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复习

上海市三灶学校张贵

一、教学任务分析

电路故障指电路中其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同时发生短路、断路的故障,但绝不允许电源短路。电路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成为中考热点之一。

学习本内容的知识基础有: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短路和断路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生对知识基础里每个知识点能够理解,但电路故障分析是对以上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本设计通过圈划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题干中关键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通过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树立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认识再复杂的物理问题也是由简单的物理问题组合而成。

(2)通过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感受由电路故障分析电路现象的唯一性,由电路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圈划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题干中关键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树立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难点: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

四、教学资源

1、演示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固定电阻、小灯泡、电压表、电键、导线若干。

2、自制PPT幻灯片、学生活动纸、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并联电路故障分析和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思路为主线。运用演示实验感性认识串联电路中故障引起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再通过分析、判断上升到理性的思考;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并由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两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方法是:通过教师对例题的讲解和板演,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通过学生应用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讨论和交流,巩固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方法是:通过对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变式训练,由其他学生找出答错学生的错误和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突破思维过程中的障碍,认识到由电路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的多种可能性,突破电路中出现两处故障的题型的解题方法这一难点。

本设计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决物理问题的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教学流程

1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I 讲解例题1

并联电路简单电路故障分析。

活动II 应用练习1、2、3

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并联电路故障的应用解题。

情景I 演示实验

演示串联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活动III 讲解例题2

串联联电路简单电路故障分析。

活动Ⅳ应用练习4、5、6

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串联联电路故障的应用解题。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并联电路故障分析。通过并联电路故障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再运用解题方法解并联电路一处故障和两处故障的题目。

第二环节,串联电路故障分析。通过演示串联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和串联电路故障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再运用解题方法解串联电路一处故障和两处故障的题目。

七、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特点

电路故障指电路中其中一个元件或几个元件同时发生短路、断路的故障,但绝不允许电源短路。

涉及知识: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和电压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短路和断路等,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题形式出现。

电路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中考热点之一。

2、并联电路的故障分析

(1)师生共同分析、判断并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电路现象,归纳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

(2)学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并联电路一处故障的题型,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并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两道题,教师巡视,寻找

解题错误的学生进行交流,由其他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再进行交流。

3、串联电路的故障分析

(1)师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共同分析串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教师演示串联电路故障引起的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再共同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的原因。

(2)学生运用电路故障分析题型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联电路一处故障的题型,由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第一题,教师巡视,寻找解题错误的学生进行交流,由其他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再进行交流。

(4)学生运用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串联电路两处故障题型的第二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交流。

4、小结

八、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方法讲课教案

电路故障的种类及判断方法 一、电路故障及其种类: 1、电路故障: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通电时,发现整个电路或者部分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叫电路故障; 2、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断路原因:元件损坏、接触不良 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两种。 ○1电源短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 电源短路,有如下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或者电流表。这两种情况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2局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元件(含用电器、电表、开关)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 电路中不起作用(无电流通过该元件),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根据短路元件的不同又分为:用电器短路、电表短路、开关短路几种。 注意:在并联电路中,一旦用电器短路,同时就会造成电源短路。 3、家庭电路的电路故障: 家庭电路的故障是常考的题型之一,家庭电路常见故障有四种:断路、短路、过载和漏电。 断路电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表明电路中出现断路。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该故障可用测电笔查出。 短路短路就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保险丝自动熔断。若保险丝不合适,导线会因发热,温度迅速升高,而引发火灾。 过载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通过导线的总电流大于导线规定的安全电流值。出现这种情况轻者导致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重者导线会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漏电如果导线外层或用电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则有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漏”入地下,漏电会造成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也能造成人体触电。使用漏电保护器能预防漏电的发生。 例1 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B.进户线零线断了

(word完整版)初三物理《电路故障分析》试题.doc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例:如图当闭合开关时,L1 亮, L2 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故障可能原因是() A. L1短路 B.L2 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题目变式1:】如上图,当闭合开关时,L1 不亮, L2 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可能原因是() A.L1 短路 B.L2 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题目变式2:】如上图,当闭合开关时,L1 不亮, L2 亮。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和两表示数的情况可能是( ) A.L1 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B.L1 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C.L2 短路,两表都无示数 D.L2 短路,两表都有示数 例:如图 6 所示的电路,开关S 闭合时,发现L1、 L2 都不亮,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 是 Uad=6v, Uab=0, Ubc=0, Ucd=6V,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 S 接触不良; B、灯L1断路; C 、灯 L2 短路; D 、灯 L2 的灯丝断了 例: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 L1, L2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 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现象的原因是:() A、灯 L1 知路; B、灯L2短路; C 、灯 L1 开路;D、灯L2开路。 【题目变式】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 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两只电表中一只电表示数变小,另一只电表示数 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L1 开路B.L2开路 C .L1 短路 D .L2 短路 1、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小,电 流表示数突然变大,下列故障判断可能是() A、 L1 短路; B、L2灯短路;C 、 L1 灯丝断开;D、L2灯丝断开。 2、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 S2 都闭合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 L1 发光; B、只L2发光; C、L1,L2都发光; D、L1,L2都不发光。 3、如图所示三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5V,当开关 S 断开时,三只灯泡全发光,那么当S 闭合 时:() A、 L1, L2 不亮, L3 亮; B 、三灯都亮; C、 L1 不亮, L2, L3 亮; D 、三灯都不亮。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灯泡L1, L2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 只灯泡突然熄灭,另一只灯泡仍然发光,而电压表V1 的示数变小, V2 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A、灯 L1 开路; B、灯L2开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 L1, L2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 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现象的原因是:() A、灯 L1 知路; B、灯L2短路;C 、灯 L1 开路; D、灯 L2 开路。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发现两灯均不亮,电 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该 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 L1 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 L1, L2 的灯丝都断了; D、电流表坏了。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不动,现将两灯泡L1 和 L2 的位置对调,再次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故障分析 串联电路中的故障分析:(以电路中两盏为例子) ①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盏灯亮。 故障分析:既然有灯亮,说明电路是通路的,那盏不亮的灯可能被短路了。 例:如图当闭合开关时,L1亮,L2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故障可能原因是()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分析:由于是串联电路,而且还有一盏灯亮。所以可以判断电路中可能存在短路现象。L1亮,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L2被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恰好印证了以上判断正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测L1的电压,且有读数说明L1没有被短路。如果L1被短路那么电压表就相当于测一段导线的电压,此时它没有读数。综上所述答案选(B) 【题目变式1:】如上图,当闭合开关时,L1不亮,L2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可能原因是()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题目变式2:】如上图,当闭合开关时,L1不亮,L2亮。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和两表示数的情况可能是() A.L1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B.L1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C.L2短路,两表都无示数 D.L2短路,两表都有示数 参考答案:A,D ②开始时两盏灯都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盏都不亮。 故障分析:既然所有灯都不亮了,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现象。即此时电路是开路的。 常用判断方法:用电压表依次测试某段两端,有读数或者无读数,以此判断故障的原因。 电压表有读数:说明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此时连接电压表的电路应该是通路的。 电压表无读数:说明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此时连接电压表的电路是开路的。 例:如图6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时,发现L1、L2都不亮,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d=6v,Uab=0,Ubc=0,Ucd=6V,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S接触不良; B、灯L1断路; C、灯L2短路; D、灯L2的灯丝断了 分析:L1、L2都不亮,又是串联电路可以判断电路中可能存在断路现象。Uad=6,表示电源电压为6v,Uab=0,说明在bd之间存在断路现象。Ubc=0,表示在cd之间存在断路现象。Ucd=6v=电源电压,进一步说明cd之间存在断路现象。因此答案选D,L2灯丝断了。 总结:

《电路出故障了》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 《电路出故障了》教学设计 执教者: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第七小学卢建学 教材分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有的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一课中,一是分析造成电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二是学做电路检测器,并经历一个检测和完善电路的过程,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技能。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组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但在电路组装过程中,有时小灯泡没有亮,学生感到诧异,本节课,我们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回路叫电路;电路有时会出故障,我们可以用替换法、检查法或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来检查电路出故障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一个故障电路进行有根据地猜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出故障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和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的兴趣,进一步激发探究电的欲望。 重点和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有根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查故障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正确、科学地检测电池、电池盒、灯座与灯泡等元件。 教学思路 从复习简单电路的知识入手,教师出示两组简单电路元件(其中有一电路元件坏了),请两名同学上台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一位同学的小灯泡顺利点亮,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另一位同学的电路连接中小灯泡不亮,引导学生分析电路故障可能出在哪里?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而使小灯泡亮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个电路检测器,然后分组实验操作(先讲解电路检测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排除“电路”中的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最后,进行安全教育,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探索。 教学准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本章重点: 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本章课时安排: 1 本章的具体内容: 1节 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 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分析方法精讲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分析方法精讲 在电学中,用电器不工作、突然变亮变暗或变暗或者电表示数异常等,统称为电路故障。 如下图 L 1 L 2 L 1 L 2 L 1 L 2 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L1被短路(部分短路),电源被短路(整体 短路),L1、L2 电源会被烧坏 部分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电流 短路 电路故障整体短路,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电路有电流且较大 断路(开路) 电路故障分析思路:1. 是什么? 2.在哪里? 3.怎么分析? 具体分析 (一)电路断路分析 1.电压表法:将电压表并接到接到可能发生开路的地方,用电压表把电路连通,电压表有示数,而且它的示数等于___________。但电路中的灯___,电流表 _______示数. 断开区域

小结:无电流,是开路, 并接电压表,电压表有示数断 路在接点内且接近电源电压 例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当开关K闭合时,两灯泡都不发光, 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3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解析:两灯不亮无电流,是开路 并接电压表,电压表最大示数 3V 断路在接点内,L1断路(开路) 举一反三:在电学实验中,遇到开路时,常用电压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 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 表进行测量,结果是, 则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 开关S接触不良 B. 小灯泡灯丝断了 C. d、e间出现断路 D. e、f间出现断路 2.导线法:把一根导线并接到可能发生开路的地方,电路被连通,可以观察到 _______有示数, _______发光。 小结:无电流,是开路并接导线,电流表有示数,灯亮断 路在接点内 例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几 乎没有偏转。某同学拿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他将导线 并接在bc、 cd 、ed 两端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将 导线并接在ab 两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由此可 知电路故障可能是( ) A.e点断路 B.L1开路 C.电流表短路 D.L2开路 3.灯泡法:灯泡法:将灯泡并接到可能发生开路的地方,电路被接通,可以观察 到电流表_______, 灯泡____________。 断开区域 V U U U V U de bd ab ae 3 3= = = =, , , 断开区域 断开区域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初中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2012电学练习—电路故障专题 知识要点分析: 短路原因:接线柱碰线现象:灯泡不亮灯泡断路原因接线柱接触不良灯丝烧坏(断) 现象:灯泡不亮电短路原因:接线柱碰线现象:电压表无示数路断路原因:接线柱接触不良或损坏电压表现象:电压表无示数故与用电原因: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器串联现象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障电路电流几乎为0不能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短路原因:接线柱碰线 现象:电流表示数为0 电流表断路原因:接线柱接触不良,或电流表已烧坏 现象:电流表无示数 短路原因接线柱错接“一上,一上” 闭合开关前没有调节滑片p位于“阻值最大处” 现象:起不到保护作用,电路电流很大滑变断路原因:接线柱接触不良或烧坏现象:整个电路被断开接法错误,连原因:接“一下,一下” 入电阻最大并现象:阻值不变,较大不改变开关短路:不存在,相当于开关闭合断路:相当于开关断开 电路故障分析一直是电学主流的题型之一,中考中一般都会有体现,出现在选择、填空、或实验题中。考察对电表使 用、电学实验操作常规的把握,及其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造成电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元件的短路、短路两种。故障的原因与现象

如图1所示。上述电路中,分析等L1、L2、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处于短路或短路状态的时候,分析两个灯泡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 数情况。 逆向思维练习 1 用心爱心专心 灯L1发光情灯L2发光情况电流表示数情况电压表示数情 况况 灯L1短路 灯L1断路 灯L2短路 灯L2断路 电压表短路 电压表断路 电流表短路 电流表、开关断 路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

电路出故障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电路出故障了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科学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页至第10页,本课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有的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一课中,一是分析造成电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二是学做电路检测器,并经历一个检测和完善电路的过程,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技能。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组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但在电路组装过程中,有时小灯泡没有亮,学生感到诧异,本节课,我们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利用电来点亮电灯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路)。 2.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猜测,描述什么地方的电路出故障了,并明白电路出故障,电流会中断。 3.经历检测简单电路装置的过程和检测自己小电动玩具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加以创新并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检测电路中的知识。 难点: 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树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旨在让学生当遇到“灯泡不亮”这一问题时,能依照“电路出故障了—哪儿出了故障—如何排查”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思维分析,经历动手实践,有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长此以往,必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分析、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尊重事实、善于动手探究的科学素养。。 【课前准备】 1.每组一套坏的电路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电灯泡、三条不同颜色的电线) 2.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元件(一个电池、一个电池盒、一个灯座、一个小灯泡、三条电线)、 3.好的备用电池、电线、小灯泡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电路知识,谁能说一说一个简单电路包括哪些电路元件?(生:电源、 用电器、导线和电器元件等)谁能用这些电路元件点亮小灯泡?(请两名同学个连接一个电路,尝试点亮小灯泡) 2.小结:(一位同学的小灯泡顺利点亮)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3.提问:(另一名同学连接的电路小灯泡没亮)小灯泡没亮说明什么?(板书:电路出故障了。) (二)学习新课:分析故障原因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授课时间第14周星期三第1节授课班级15机电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反馈及反馈电路 2. 掌握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3.掌握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培养学 生实事求是精神和严谨的作风。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子电路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反馈及反馈电路的基础上,本节内容进一步学习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反馈、掌握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为后面技能实训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反馈类型及判别 教学难点正负反馈的判别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归纳、练习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教师讲解反馈放大器框图,提问学生反馈的定义,为本节内容学习做好铺垫)一.反馈及反馈电路的意义 反馈:从放大器的输出端把输出信号的一部份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器输入端的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电路:由电阻或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反馈信号传送电路,称为反馈电路。 图中vi 为输入信号, vo 为输出信号, vf 为反馈信号。 反馈放大器 框图

导入新课(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判断是否存在反馈?问题探索,引出本次教学内容)二、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 判别电路是否存在反馈 找出电路的反馈元件,一般来说,任何连接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的元件,都是反馈元件。 有反馈元件,电路就存在反馈。

讲授新课 一、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正反馈与负反馈) 二、讲解正负反馈的意义,为后面判断正负反馈奠定基础 三、详细讲解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举一例子来分析正负反二.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反馈一般有三种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3.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1.正反馈与负反馈 a.正负反馈的意义 正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 负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 b.正负反馈判别方法: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为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则为负反馈。 2.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采用瞬时极性法。先假定输入信号在某一瞬时的极性为正,分析放大电路各点相位的变化,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的极性:如果反馈信号极性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极性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 反馈放大器框图 假设输入信号在某一时刻的极 性为“+”,由于信号从集成运放的 反相输入端输入,则集成运放输出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与动态电路分析讲课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1、电压表示数为零的情况 A 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B 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C 电压表故障或与电压表连线发生断路(两灯都亮,电流表有示数) 2、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的情况 A 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注:此时不能把电压表看成断路,而把它看成是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 同时会显示电压示数的用电器,由于电压表阻值太大,根据串联电路 分压作用,电压表两端几乎分到电源的全部电压,电路中虽有电流但 是很微弱,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也不足以使灯泡发光。如 果题目中出现“约”、“几乎”的字眼时,我们就锁定这种情况。 B 电路中旁边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总结:如图,两灯泡串联的电路中,一般出现的故障问题都是发生在用电器上,所以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1.若两灯泡都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此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无示数。 2.若一个灯泡亮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此只供学习与交流 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有示数

只供学习与交流 3、用电压表电流表排查电路故障 A 、 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重要结论: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和电压表串联的线路正常,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有故障。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压表无示数时,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一定正常。 电源电压为6V ,用电压表测得:Uab=0;Ued=6v;Ucd=0;Uac=6v,灯泡不亮,哪里出现故障? 解题思路: 先找有示数的,Ued=6v 说明从e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d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Uac=6v 说明从a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c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这样将故障锁定在ac 之间了,由Uab=0,说明bc 之间出现故障,故电阻出现断路。 B 、用电流表测电路的通断,有示数说明和电流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没有示 数则有两种情况:1断路 2 电路中电流太小,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例如: 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见上面2A ) 互动训练 1、如图1是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 作的过程中对两只电表的量程选择是正确的,但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则闭合 开关S 后( ) A 、 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 、电流表损坏,电压表 示数为零; C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 数为零; D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2、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B 、电压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C 、两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D 、电流表将会被烧坏。 3、如图3所示,两只电灯L 1和L 2并联在电路中,当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中可能出现 ( ) A 、电流表被烧坏; B 、电压表被烧坏; C 、两只灯会被烧坏; D 、两只灯都能发光。 4、如图4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 A 、 电源接线接触不良; B 、电流表损坏,断路,其他元件完好; C 、灯L 1发生灯丝烧断; D 、灯L 2发生短路,其他元件完好。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判断专题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现象分析判断专题 惠丰中学周崇田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电路故障分析与诊断。 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的电路故障题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为此,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此为同学们做个总结(仅供参考)提供一点练习巩固,希望能为同学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只有几类:1)、短路(包括电源短路和局部用电器短路);2)、断路; 3)、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4)、电压表串接等等。 ▲断路(即开路)的判断 1、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 2、具体到那一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方式: 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则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 则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断路(电源除外); 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电流表有电流,则当时与电流 表并联的部分断开了。(适用于多用电器串联电路) 根据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总结几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的主要判断方法:一、电路中故障及原因 故障1:闭合开关后,灯泡忽明忽暗,两表指针来回摆动 原因:电路某处接触不良排除方法:把松动的地方拧紧 故障2:闭合开关前灯泡发光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了两表也无示数 原因:开关与电源并联导致所有东西都被短路后果:极容易烧坏电源 故障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所呈示数几乎为电源电压 原因1:灯泡(电压表2接线柱之间)断路故电压表串联到了电路中 分析:如果电压表与一灯泡并联而这个灯泡断路了就相当于直接把这个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I=U/R 因为电压是恒定的电阻巨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就很小了而串联式靠电阻分压的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巨大在这么大的电阻前灯泡的电阻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电压表显示的几乎是电源电压 原因2: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接反了 这样也是相当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里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几乎分到了全部电压而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大电路中电流几乎为零故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补充一下啊:有时做题会问你如果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或是电路图中只有一个灯泡两表)如果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会有什么后果就答: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其实就是没示数)电压表所示几乎为电源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 故障4: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与两表示数均无改变 原因:变阻器没有按照一上一下的方法来接 补充一下:变阻器全接上接线柱时:相当于导线(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造成电路电流过大)变阻器全接下接线柱是: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故障5: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亮 原因1:电路某一处断路原因2:灯泡被导线或电流表短路 故障6:灯泡亮两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两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二、电路中出现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 诊断:(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电路故障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电路故障分析 5.(09·天津)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l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1.灯泡的灯丝断了换新灯泡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换新线并接好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 不良 检查加固 A.短路 B.通路 C.断路 D.支路 答案:C (09·四川雅安市)10.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 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S接触不良B.电灯L1灯丝断了 C.电灯L1短路D.电灯L2短路 答案:B (09·福建莆田市)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各元件工作正常。一段时间后,若其中一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另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 B.其中有一盏灯亮度不变 C.灯L2可能断路 D.灯L2可能短路 答案:C 5.(09·昆明)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用电压表检测得到 的结果是:U ab=U bc=U de=U ef=0,若故障只有一处,则 可能的原因是 A.电路a、b间短路 B.电路b、C间断路 C.电路d、e间短路或断路

D.电路e、f间断路 答案:C 18.(09·福建晋江)如图7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 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B.L1短路C.L2短路D. L2断路 答案:C 10.(09·衡阳)如图7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L。和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故障原 因可能是 A.开关接触不良 B.灯L1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2.(09·广安)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也 不亮;接触c、d_两点时,两灯都亮了。由此可以判断( ) A.开关S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2短路 D.灯L1断路 6.(09·十堰)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 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 灭,两只电表中一只电表示数变小,另一只电表示数不变。出 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馈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等基本概念; 2、反馈类型判断:有无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 4、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馈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6、深度负反馈的概念,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 〖本章学时分配〗 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一、 主要内容 1、反馈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反馈 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反馈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馈的示意图见下图所示。反馈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馈,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馈,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 是反馈信号,i X 称为净输 入信号。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i X < i 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馈能稳定与反馈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i X > i 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馈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 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 交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馈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负反馈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馈的判断 1)有无反馈的判断 (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 (2)反馈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则不是反馈。 2)正、负反馈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 (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 (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注意:* 极性按中频段考虑; * 必须熟悉放大电路输入和输出量的相位关系。 * 反馈类型主要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而与Ui的极性无关。 对单个运放一般有:反馈接至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 反馈接至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 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1)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采样输出电压); (2)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采样输出电流)。 (3)判断方法: 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回来的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 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应用中,若要稳定输出端某一电量,则采样该电量,以负反馈形式送输入端。 电压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求和方式)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一、短路、断路和开路 1、短路:(1)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 (2)用电器短路:指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2、断路: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有且只有一条通路,若在某出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3、开路:一般情况下等同于断路。就是负载断开或者电路断开出现一个端口,一般是电路的干路没有连接电源正负极,也有可能是导线断了,或者是干路串联了电压表等特大电阻的元件。 二、电路故障分析 (一)针对串联电路中的断路故障 方法1:将完好的用电器与被测电路并联。若用电器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用电器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的电路上发生断路。 方法2:用导线与被测电路并联。若未测电路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未测电路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二)利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 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电路(或支路)中部分用电器被短路(若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则电流表烧毁)。 (2)示数减小,说明电路(或支路)中发生断路。 2.(针对串联电路)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无示数,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三)利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 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未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被短路。 (2)示数减小,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2.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是通路的。 (2)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串联电路的断路或短路故障分析,一般先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或用电器是否均工作),以确定故障到 底是短路还是断路;然后可根据电压情况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地方。 三、动态电路部分 类型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明确电路(电压表直接去掉,简化电路); 看准每个电表分别测的是谁的电压和电流;先看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电压的变化。 类型2: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明确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画出等效电路(电 压表直接去掉,简化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电流表无示数断路 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电流表有示数大) 短路 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并联以外电路短路 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5讲电路故障与分析教案浙教版(最新整理)

2019-2020 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 15 讲电路故障与分析教案浙教版 电路故障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 如何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一.串联电路单故障判断方法 二.并联电路单故障判断方法

三.串联电路双故障判断方法R 断路、L 短路无示数(变小)有示数(变大)不亮 R 断路、L 断路无示数(变小)无示数(变小)不亮 R 短路、L 断路无示数(变小)无示数(变小)不亮 R 短路、L 短路烧坏无示数不亮 四.并联电路双故障判断方法 两个灯泡一起断路,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均无示数。 五、电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用电压表判断(电路已有故障) 如图所示,可先让电压表与 L1 并联,若无示数,则电源可能损坏,或电源处断路,若和 L, 并联时无示数,则可能从 b 经L2、开关、电源再到 a 的这部分电路中出现断路;若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应是从 a 到 b 的这部分电路出现断路 2、用电流表判断(电路已有故障) 若开关闭合后,两灯泡不亮,可以用电流表(或导线)来检查电路的故障,将电流 表(或导线)逐个与小灯泡并联,若另一个灯发光则和电流表(或导线)并联的部分 有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或另一个仍不亮,则可能是通向电源的部分(除和电流表 (或导线)并联部分的余下部分)有断路 六.注意: 1、在串联电路中,有些题目会将电压表放在灯泡两端,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此时电阻和灯泡发生故障时,电路中的现象和两个电表的变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2、在串联电路中,题目还会将电阻换成灯泡,即两个灯泡的电路故障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电阻和灯泡的区别就是电阻式不会发光的,并和学生讨论,两个灯泡发生故障时电路的现象和电表的变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并联电路基本上不考短路故障,因为题目规律性太强,所以没什么出题考点,因此重点需要放在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上来,但不可忽略。 【经典例题】

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本章内容简介 (一) 教学目标:利用反馈原理来获得更稳定的放大电路 (二) 教学侧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 深入研究:在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四) 主要内容 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问题;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反馈类型及组态的判别。 2.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 ?难点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六) 学习目标 1. 会看,即会判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会定性分析其作用。 2. 会引,即会根据需要正确引入反馈。 3. 会算,即会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4. 会消振,即会通过实验调试消除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 (七)学习方法

1. 反馈放大电路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2. 为达到本章的学习目标,首先必须针对几个电路实例,深入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反馈、反馈网络、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开环与闭环、直流和交流反馈、负反馈和正反馈(即反馈的极性)、电压和电流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 3. 在此基础上,用瞬时极性法、输出短路法等方法判断反馈的极性和反馈的类型,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引入符合要求的反馈。 4. 另外,不仅要会定性分析反馈,还要会定量计算,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重要性。基本公式表明了开环和闭环增益之间的关系。它是在中频区推导出来的,其中的(1+ )决定了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程度,在的条件下,可由估算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5.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是必须要加以消除的,因此,要清楚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从而懂得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八)参考资料说明: 1. 清华大学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关章节 2. 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 3. 王小海编《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4. 王远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书》 5.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

电路故障分析辅导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辅导教案 温故知新 1、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A。 2、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 3、小梅同学按图7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4节新的干电池。 (1)小梅首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先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然后将5 Ω的电阻改接成10 Ω的电阻,小梅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闭合开关,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 为 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若要完成这个实验,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要Ω。 (2)接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先将一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1.0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然后小梅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重复上述实验,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上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若滑动变阻器坏了,又没有其它器材可用,怎么办? (3)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通过计算可知,此次实验所用的电阻为Ω。 (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你认为在本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5)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课前热身 1: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一会儿,两个电表的示数均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阻R可能短路 B、电阻R一定断路 C.灯L可能变亮 D、灯L一定熄灭 2、如下中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 是() A.电阻R断路 B、电流表A断路 C、灯L断路 D、灯L短路 3、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C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几乎看不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指针始终指在一个较大的数值上,这可能是因为() A.电阻R太小 B、R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相当 C.电阻R太大 D、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