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选择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选择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选择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选择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12-11T15:59:30.717Z 来源:《河南电力》2019年6期作者:章大伟

[导读] 10kV配变的保护配置基本上有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断路器等。

(衢州供电公司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10kV配变的保护配置基本上有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断路器等。负荷开关投资费用相对小,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不能隔离故障变压器;断路器性能优良,但须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投资费用高,使用复杂,大多使用在用户高配室中,适用于重要负荷区域;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可以克服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的缺点,造价不高,能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此配置作为配变的保护方式之一,在配电室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选取衢州城区配网系统两台变压器的保护方式为典型实例,探讨了其保护配置的特点,简要地分析了其配置方式的合理性,供配电网设计和运检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配置方案;配变;负荷开关;断路器;熔断器

引言

衢州市城区现已投运的配电供电网络主要有环网供电单元(环网站、配电室、厢式变电站)和终端用户高配室,其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两种: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配置,如使用在信安电力环网站信飞Q5250和信安Q5256间隔、东城华庭配电室、东方香舍配电室、铭豪公一、二变等等;断路器加装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如使用在行政高配室(用户)、东方广场1#高配室(用户)等等。无论在哪种供电方式中,在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保护主线和其他配变的安全。如何因地制宜更加合理地配置配变的保护方式,对10kV配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1 10kV配变开关设备的配置

10kV配变保护装置配置应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各种开关设备的功能,使配变的供电可靠性最高。开关设备选择是配变保护配置的基础,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和供电要求确定其型式和参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时开关安全可靠,配电变压器故障时能快速切断故障,并在技术合理的情况下力求经济,而且应便于安装维修。我国10kV配电网络的开关设备主要以断路器、负荷开关、熔断器为主。这几种开关设备的性能各有特点,现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1.1断路器

断路器能在正常负荷下断开或接通高压线路,以及电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操作或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将电路手动或自动断开,是一种担负控制和保护的电气设备。断路器具有开断容量大,保护性能好可分断次数多等优点,能作为配电变压器的短路和过载保护配置设备。

1.2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是一种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低廉,具有一定开断或关合能力的高压设备,多用于容量较小,供电要求不太高的配电网络中。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

1.3高压熔断器

高压熔断器在配电网络中用来保护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当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熔断器能单独地断开电路,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高压熔断器用在在容量不大的变压器过载或短路保护中,可靠性较高,造价低,但是高压熔断器不能分合负荷电流,一般与负荷开关组合使用。

1.4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组合

将负荷开关与高压熔断器串联形成组合电气设备,用负荷开关切断负荷电流,用熔断器切断短路电流及过载电流,在配变容量不太大的情况下,作为配变保护配置的一种方式性价比很高。

1.5以上几种开关设备综合比较

表1列出了四种保护设备技术性能的比较。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压熔断器不能分合负荷电路,两者都不能单独作为配变的保护配置,但两者串联组合能实行配变的保护,而且造价经济,维护成本较低。断路器在加装继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控制和保护配变,但结构相对复杂,造价贵,维护成本高,应用在配电系统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参考国内一些权威电力著作和文献,断路器、负荷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组合三者的重量比

为1:0.25:0.3;开断容量比为1:0.5:1;价格比为1:0.12:0.2;可以看出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组合性价比最高,断路器造价昂贵,能运用到一些重要负荷区域,负荷开关价格低,只能用来分合负荷电流。

10KV变压器

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最新作文、总结、范文、毕业论文 时间:2006-11-03 10:10 来源:网络作者:admin 点击:647次 摘要:10 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等。负荷开关投资省,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很少采用;断路器技术性能好,但设备投资较高,使用复杂,广泛应用不现实;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既可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弥补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的缺点,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 关键词:10kV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负荷开关熔断器保护配置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 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 kV 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保护方式的配置一般有两种:一种利用断路器;另一种则利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的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这两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各有优缺点,以下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1 环网供电单元接线形式 1.1环网供电单元的组成 环网供电单元(RMU)由间隔组成, 一般至少有3个间隔,包括2个环缆进出间隔和1个变压器回路间隔. 1.2环网供电单元保护方式的配置 环缆馈线与变压器馈线间隔均采用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实际运行证明,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 1.3环网供电单元保护配置的特点 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 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为保护元件, 可开断短路电流,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满足配电系统各种正常和故障运行方式下操作保护的要求。断路器参数的确定和结构的设计制造均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兼具操作和保护两种功能,所以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量使用不现实。环网柜中大量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装置,把对电器不尽相同的操作与保护功能分别由两种简单、便宜的元件来实现,即用负荷开关来完成大量发生的负荷合分操作,而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对极少发生短路的设备起保护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合理可靠的保护配置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现代生产的变压器,虽然在设计和材料方面有所改进,结构上比较可靠,相对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故障机会也比较少,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可能发生备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这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第一章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 (一)变压器的故障 变压器的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因此,当变压器发生各种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尽快的将变压器切除。实践表明,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形式,而变压器油箱内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比较少。 (二)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冷却能力的下降等。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会使绕组和铁芯过热。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过热。变压器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发出告警信号,使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变压器

《变电站及主变压器保护设计》

第五章主变压器保护 第一节概述 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现在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它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并提供电力服务。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考虑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当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它的故障将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也是十分贵重的电力元器件,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考虑其装设性能良好和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布置。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的故障两种。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心的烧损等,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尽快加以切除。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上述接地短路均系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的一侧而言。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等原因而引起的油面降低。 此外,对于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相当接近于铁心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和低频率等异常运行方式下,还会发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一般为: 应装设反映内部短路和油面降低的瓦斯保护; 应装设反映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的多相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的纵差联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应装设作为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和内部短路的后备保护的过电流保护(者带有负荷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或抚恤电流保护);

10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doc

10 kV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 - 摘要:10 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等。负荷开关投资省,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很少采用;断路器技术性能好,但设备投资较高,使用复杂,广泛应用不现实;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既可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弥补负荷开关不能开断短路电流的缺点,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该配置可作为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方式,值得大力推广,为此,对10 kV环网供电单元和终端用户10 kV配电变压器采用断路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供配电网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部门参考。 关键词:10 kV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负荷开关;熔断器;保护配置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 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 kV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保护方式的配置一般有两种:一种利用断路器;另一种则利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的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这两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各有优缺点,以下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比

较分析。 1环网供电单元接线形式 1.1环网供电单元的组成 环缆馈线与变压器馈线间隔均采用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实际运行证明,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1.3环网供电单元保护配置的特点 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 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为保护元件, 可开断短路电流,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满足配电系统各种正常和故障运行方式下操作保护的要求。断路器参数的确定和结构的设计制造均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兼具操作和保护两种功能,所以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量使用不现实。环网柜中大量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装置,把对电器不尽相同的操作与保护功能分别由两种简单、便宜的元件来实现,即用负荷开关来完成大量发生的负荷合分操作,而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对极少发生短路的设备起保护作用,很好地解决问题,既可避免使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

110kV 线路保护配置一般装设反应相间故障的距离保护和反应接地故障的零序方向电流保护(或接地距离保护) ,采用远后备方式。当距离、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或110kV 线路涉及系统稳定运行问题或对发电厂、重要负荷影响很大时,考虑装设全线路快速动作的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距离、零序电流(或接地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必须指出,目前110kV 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一般同时具有接地距离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功能,在零序电流保护整定特别是Ⅱ段整定出现灵敏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降低电流定值,延长保护动作时间等方法进行整定,由于接地距离保护一般灵敏度都能满足要求,因此保护对于接地短路的速动性不会受到影响。 1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以反映从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阻抗大小(距离大小)的阻抗继电器为主要元件(测量元件) ,动作时间具有阶梯特性的相间保护装置。当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实际阻抗大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动作;当上述阻抗小于预定值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之内,保护动作。当再配以方向元件(方向特性)及时间元件,即组成了具有阶梯特性的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可以应用在任何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的电力系统中,能有选择地、较快地切除相同短路故障。在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采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保护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则应考虑采用距离保护装置。距离保护的基本原则如下: (1)距离保护具有阶梯式特性时,其相邻上、下级保护段之间应在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相互配合。同时,距离保护也应与上、下相邻的其他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上相配合。例如:当相邻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时,应与其过电流保护相配合;当相邻为变压器或线路时,若装设电流、电压保护,则应与电流、电压保护之动作时间及保护范围相配合。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保护某段的灵敏度,采用所谓“非选择性动作,再由重合闸加以纠正”的措施。例如:当某一较长线路的中间接有分支变压器时,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第Ⅰ段可允许按伸入至分支变压器内部整定,即可仍按所保护线路总阻抗的80%~85%计算,但应躲开分支变压器低压母线故障;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线路距离保护第Ⅰ段可能与变压器差动保护同时动作(因变压器差动保护设有出口跳闸自保护回路) ,而由线路自动重合闸加以纠正,使供电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3)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达到保护配合的目的。采用重合闸后加速方式,除了加速故障切除,以减小对电力设备的破坏程度外,还可借以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这可在下述情况下实现: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线路由距离保护断开,线路重合闸动作,进行重合。此时,线路上、下相邻各距离保护的Ⅰ、Ⅱ段可能均由其震荡闭锁装置所闭锁,而未经震荡闭锁装置闭锁的第Ⅲ段,在有些情况下往往在时限上不能互相配合(因有时距离保护Ⅲ段与相邻保护的第Ⅱ段配合) ,故重合闸后将会造成越级动作。其解决办法是采用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Ⅲ段,一般只要重合闸后加速距离保护Ⅲ段在 1.5~2s,即可躲过系统震荡周期,故只要线路距离保护Ⅲ段的动作时间大于2~2.5s,即可满足在重合闸后仍

最新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10K V变压器保护配置 方案

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本文作者未知摘自机电之家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 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kV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保护方式的配置一般有两种:一一种利用断路器;另一种则利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的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这两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各有优缺点,以下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1环网供电单元接线形式 1.1环网供电单元的组成环网供电单元(RMU)由间隔组成, 一般至少有3个间隔,包括2个环缆进出间隔和1个变压器回路间隔. 1.2环网供电单元保护方式的配置环缆馈线与变压器馈线间隔均采用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实际运行证明,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1.3环网供电单元保护配置的特点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 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 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为保护元件, 可开断短路电流,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满足配电系统各种正常和故障运行方式下操作保护的要求。断路器参数的确定和结构的设计制造均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兼具操作和保护两种功能,所以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量使用不现实。环网柜中大量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装置,把对电器不尽相同的操作与保护功能分别由两种简单、便宜的元件来实现,即用负荷开关来完成大量发生的负荷合分操作,而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对极少发生短路的设备起保护作用,很好地解决问题,既可避免使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3种保护配置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 a) 断路器具备所有保护功能与操作功能,但价格昂贵;b) 负荷开关与断路器性能基本相同,但它不能开断短路电流;c) 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可断开短路电流,部分熔断器的分断容量比断路器还高,因此,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不比断路器效果差,可费用却可以大大降低。 1.4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的优点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容量熔断器组合,具有如下优点:a) 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好。环网柜的负荷种类,绝大部分为配电变压器,一般容量不大于1 250 kVA,极少情况达1 600kVA,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左右,较大的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较小。环网柜开合空载变压器小电流时,性能良好,不会产生较高过电压。b) 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对于油浸变压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比采用断路器更为有效,有时后者甚至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当油浸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弧产生的压力升高和油气化形成的气泡会占据原属于油的空间,油会将压力传给变压器油箱体,随短路状态的继续,压力进一步上升,致使油箱体变形和开裂。为了不破坏油箱体,必须在20ms内切除故障。如采用断路器,因有继电保护再加上自身动作时间和熄弧时间,其全开断时间一般不会少于60ms,这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变压器。而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具有速断功能,加上其具有限流作用,可在10ms之内切除故障并限制短路电流,能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因此,应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而尽量不用断路器来保护电器,即便负荷为干式变压器,因熔断器保护动作快,也比用断路器好。c) 从继电保护的配合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在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这是因为环网配电网络的首端断路器(即110kV或220 kV变电站的10 kV 馈出线断路器)的保护设置一般为:速断保护的时间为0 s,过流保护的时间为0.5s,零序保护的时间为0.5s。若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即使整定时间为0s动作,由于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分散,也很难保证环网柜中的断路器而不是上一级断路器首先动作。d) 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可对其后所接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缆等都可提供保护。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保护范围可在最小熔化电流(通常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2~3倍)到最大开断容量之间。限流熔断器的电流-时间特性,一般为陡峭的反时限曲线,短路发生后,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熔断,切除故障。如果采用断路器作保护。必定使其它电器如电缆、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套管等元件的热稳定要求大幅度提高,加大了电器设备的造价,增大工程费用。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时,两者之间要很好地配合,当熔断器非三相熔断时,熔断器的撞针要使负荷开关立即联跳,防止缺相运行。 2 终端用户高压室接线形式标准GB 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选择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开关设备时,当容量等于或大于800kVA,应选用带继电保护装置的断路器。对于这个规定,可以理解为基于以下两方面的需要:a) 配电变压器容量达到800kVA及以上时,过去多数使用油浸变压器,并配备有瓦斯继电器,使用断路器可与瓦斯继电器相配合,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有效地保护。b) 对于装置容量大于800 kVA的用户,因种种原因引起单相接地故障导致零序保护动作,从而使断路器跳闸,分隔故障,不至于引起主变电站的馈线断路器动作,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供电。此外,标准还明确规定,即使单台变压器未达到此容量,但如果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总容量达到800 kVA时,亦要符合此要求。目前,多数用户的高压配电室的接线方案是基本的结线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一

变压器和母线保护配置重点讲义资料

1.1.1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和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壳内故障产生大量瓦斯时,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瓦斯保护应采取措施,防止因瓦斯继电器的引线故障、震动等引起瓦斯保护误动作。 1.1.2对变压器的内部、套管及引出线的短路故障,按其容量及重要性的不同,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并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1.1. 2.1电压在10kV及以下、容量在10M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1.1. 2.2电压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对于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1.1. 2.3电压为220kV及以上的变压器装设数字式保护时,除非电量保护外,应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当断路器具有两组跳闸线圈时,两套保护宜分别动作于断路器的一组跳闸线圈。 1.1.3纵联差动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b.在变压器过励磁时不应误动作; c.在电流回路断线时应发出断线信号,电流回路断线允许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d.在正常情况下,纵联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如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在设备检修等特殊情况下,允许差动保护短时利用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此时套管和引线故障由后备保护动作切除;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要求时,应将纵联差动保护切至旁路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 1.1.4对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变压器应装设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保护带延时跳开相应的断路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选用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负序电压和线间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流保护(负序电流和单相式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1.1.4.135kV~66kV及以下中小容量的降压变压器,宜采用过电流保护。保护的整定值要考虑变压器可能出现的过负荷。 1.1.4.2110kV~500kV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和系统联络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用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宜采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流保护。 1.1.5对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和系统联络变压器,根据各侧接线、连接的系统和电源情况的不同,应配置不同的相间

变压器主保护

变压器主保护 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联结组别 1.1: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电力变压器主要是由铁芯及绕在铁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绝缘绕组构成。为增强各绕组之间的绝缘及铁芯,绕组散热的需要,将铁芯置于装有变压器油的油箱中。然后,通过绝缘套管将变压器各绕组引到变压器壳体之外。 大型电力变压器均为三相三铁芯柱式变压器或者由三个单相变压器组成的三相组式变压器。 1.2:变压器的联结组别 将变压器同侧的三个绕组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某一联结组别的三相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的主要联结组别有:YNy,YNd,Dd及Dd-d。分析表明,联结组别为Yy的变压器,运行时某侧电压波形要发生畸变,从而使变压器的损耗增加,进而使变压器过热。因此,为避免油箱壁局部过热,超高压大容量的变压器均采用YNd的联结组别。 YNd联结组别的变压器中YN连接的绕组为高压侧绕组,而呈d连接的绕组为低压侧绕组,前者接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后者接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 在实际运行的变压器中,最多的即为YNd11联结组别的,以其为例,介绍一下联结组别的含义: Y代表变压器高压绕组接成Y形,N代表中性点接地,D 代表低压绕组接成d, 11代表低压侧的线电压或线电流分别滞后高压侧对应线330(即三角形侧超前星型侧30度),相当于时钟的11点,故又电压或线电流 叫11点接线方式。 2.变压器的主保护:变压器的主保护主要由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构成。 2.1瓦斯保护 2.1.1瓦斯保护定义 瓦斯保护:瓦斯保护是变压器油箱内绕组短路故障及异常的主要保护。其原理是: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在故障点产生有电弧的短路电流,造成油箱内局部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 1、主变差动保护 (1) 采用了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励磁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10%,外部短路时更小。但变压器空载合闸或断开外部故障后,系统电压恢复时出现的励磁电流,大小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称励磁涌流。励磁涌流只流经变压器的电源侧,因而流入差动回路成为不平衡电流,励磁涌流高次谐波分量中以二次谐波分量最显著,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励磁涌流中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制动,以防止保护误动作。(2)作为主变绕组内部、出线套管及引出线短路故障的主保护,其保护范围为发电机出口至主变高压侧及高厂变高压侧各CT 安装处范围内。(3)主变差动出口逻辑: (4)差动保护瞬时动作全停,启动快切、启动失灵。 (5)TA 断线闭锁功能,当差电流大于一定值时(一倍额定电流)TA 断线闭锁功能自动退出,开放保护动作出口。TA 断线0.5S 发信号。 2、发变组差动保护 与主变差动保护构成原理相同,但其保护范围是发变组及其引出线范围内的短路故障,即发电机中性点及主变高压侧,高厂变高压侧各CT 安装处范围以内的短路故障。发变组差动保护瞬时动作于发-变组全停,启动快切、启动失灵。 3、阻抗保护 (1)作为发变组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同时作为220KV 系统发变组相邻元件如线路故障后备保护。 (2)作为近后备保护,按与相邻线路距离相配合的条件进行整定,正向阻抗Z dz 1:按与之配合的高压侧引出线路距离保护Ⅰ段配合,反向阻抗Z dz 2:按正向阻抗 的10%整定。 (3)时限t 1与线路距离Ⅲ段相配合,时限45.05.31′′=′′+′′=t 发信号,该时限较 长,能可靠躲过振荡。时限t 2与t 1配合5.45.042′′=′′+′′=t 解列灭磁、启动快切、 启动失灵。 (4)该保护测量元件是主变220KV 侧CT 及220KV 母线PT 。即阻抗保护装于

变压器保护总配置原则(定稿版)2005-3-10

广东电网变压器保护配置及组屏原则(试行) 1、总则 1.1本原则为广东电网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组屏应遵循的标准及要求,适用于额 定电压为220kV~500kV的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的降压变压器保护。 1.2变压器保护选用微机型保护,按双重化原则配置(非电量保护除外)。即配置两套分设 在不同保护屏柜内且交、直流回路互相独立的保护装置,每套保护装置应配置完整的主、后备保护。 1.3非电量保护的电源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应独立设置,与电气量保护完全分开,安装位 置也相对独立;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两套完整、独立的电气量保护的跳闸回路可分别作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1.4保护装置原则上不配置非全相保护,非全相工况由开关本体保护切除。 1.5非电量保护的配置、整定,根据变压器生产厂家的要求,由变压器运行所在单位的生 技部门负责管理。 1.6非电量及非全相保护不启动失灵保护。 1.7变压器保护装置生产厂家应具有相应资质,保护装置应通过部级授权核准的检测中心 进行的动模试验及通过部级的鉴定。优先采用已取得成熟运行经验和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保护产品,并积极、慎重的支持国产新型保护的试运行工作。凡第一次在广东220KV及以上电网使用的保护装置,必须通过广电集团公司继电保护部门组织的入网动模试验考核。 1.8本原则中未含括的技术规范,应遵照现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及有 关的反事故措施要求执行。 1.9本原则由广电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保护配置及组屏

2.1500kV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及组屏接线 2.1.1 500kV自耦变压器保护配置 (1)主保护配置 a)配置两套不同躲励磁涌流原理(其中一套应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纵联差动 保护,动作后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b)配置两套差电流速断保护,保护不经TA断线闭锁,动作后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c)配置两套零序(或分相)差动保护,动作后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d)当220KV侧有旁路开关时,在旁路代路运行状态下,应将两套保护均切换至旁路 运行。 (2)500kV侧后备保护配置 a)配置两套相间及接地方向阻抗保护,阻抗保护带3%—5%的偏移特性, 正方向指向 变压器。每套保护按二段式设置,且每段保护可独立投退。 I段: 带一个短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II段: 带一个长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b)配置两套定时限零序电流保护,每套保护按一段一时限设置。带方向指向变压器, 带一时限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方向元件可投、退) c)配置两套不带方向的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保护动作后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 器。保护动作特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保护动作时间大(等)于1秒时,采用IEC一般反时限特性; ●保护动作时间小于1秒时,采用时限为1秒的定时限特性。 d)配置两套过激磁保护,保护为反时限特性, 过激磁保护低定值报警, 高定值延时 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e)配置两套三相式相过流保护,保护不经TA断线闭锁,带一个长时限跳开变压器各 侧断路器。 f)配置两套单相式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3)公共绕组侧保护配置

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重点:掌握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和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理解三绕组变压器后备保护及过负荷保护配置 难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能力培养要求:基本能对变压器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方法。 学时:6学时 2.1 电力变压器保护配置的原则 一、变压器的故障类型与特征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油箱内故障和油箱外故障两类,油箱内故障主要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接地短路,以及铁芯烧毁等。变压器油箱内的故障十分危险,由于油箱内充满了变压器油,故障后强大的短路电流使变压器油急剧的分解气化,可能产生大量的可燃性瓦斯气体,很容易引起油箱爆炸。油箱外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电力变压器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主要有外部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引起的相间过电流和零序过电流,负荷超过其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油箱漏油引起的油面降低,以及过电压、过励磁等。 二、变压器保护配置的基本原则 1、瓦斯保护: 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瓦斯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短路故障以及油面降低,其中重瓦斯保护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轻瓦斯保护动作于发出信号。 2、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6300K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000KVA及以上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发电厂厂用或工业企业中自用6300KVA及以上重要的变压器,应装设纵差保护。其他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大于0.5S。对于2000KVA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应装设纵差保护。纵差保护用于反应电力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发生的短路故障,其保护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并发相应信号。 3、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合理可靠的保护配置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现代生产的变压器,虽然在设计和材料方面有所改进,结构上比较可靠,相对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故障机会也比较少,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可能发生备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这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第一章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 (一)变压器的故障 变压器的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因此,当变压器发生各种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尽快的将变压器切除。实践表明,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形式,而变压器油箱内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比较少。 (二)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冷却能力的下降等。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会使绕组和铁芯过热。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过热。变

35kV变电站主变主保护动作及故障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 李煜舟

35kV变电站主变主保护动作及故障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李煜舟 发表时间:2019-07-22T14:47:41.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李煜舟王俊慧 [导读] 摘要:35 kV变电站作为电力供电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转换电能和重新分配电能任务,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是主要设备之一,运作主变压器会关系到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其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丽水华阳电力有限公司浙江丽水 323400 摘要:35 kV变电站作为电力供电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转换电能和重新分配电能任务,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是主要设备之一,运作主变压器会关系到电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其影响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分析了雷击引起的变压器主保护动作以及变压器内部绕组故障等故障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关键词:主变保护动作;接地电流;小型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引言:大部分偏远山区的电力供电系统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如较长的供电线路、较低的安全水平、高雷区部分穿越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外部雷击导致主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动作偶尔发生,接地电流穿透变压器内部的高压侧绕组绝缘层并导致绕组匝间短路,从而出现永久性的故障,导致整个地区的电源故障跳闸和停电,这给电力生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安全负面影响。为了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对故障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方案和对策进行探讨,对供电安全和整个电网安全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主变压器发生故障情况 1.1故障概况 某地35kV变电站遭遇强烈雷击,在14:50左右2#主变压器(3150kV A,35kV / 10kV)机体和开关重气动作、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造成两侧主变压器开关跳闸,导致整个变电站失压。主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表明主变压器差动电流0.58A(设定起始值0.5A),变压器体和开关重气保护启动,2#主变油温报警,启动减压阀,瓦斯轻没发生警报;操作人员还反映了变压器在保护跳闸前运行的明显异响。 1.2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2#主变压器外观无异常,高低压侧开关与避雷器完好无损,变电站内部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0.9欧姆;测试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有258-260毫欧低压侧相绕组,高压侧绕组的AB和BC都表明大于2千欧,超出范围,交流绕组电阻4.05欧姆;没有进行油色谱分析测试。最先判断变压器的高压侧B相绕组存在故障,两天后,利用吊罩检查了变压器。结果发现,变压器高压侧的B相绕组分别在上部导电杆连接与分接开关两处凸出,变压器绕组燃烧后有很明显的铜渣。 2分析故障原因 基于上述事故现象、变压器的吊罩检查以及保护数据,变压器高压部分B相绕组的初步分析是由于外线遇到强雷击,不仅避雷器放电,其还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变压器有接地电流侵入并产生电弧,电压会破坏高压侧B相绕组的绝缘,并导致绕组匝间短路,从而绕组烧毁。在这里,通过简单分析,接地电流在什么条件下会侵入变压器内部,并使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动作均匀地烧毁内部绕组: (1)系统应该是一个小型的接地电流系统。如果此时雷击继续击中架空线的任何相位,通过避雷器放点变成单相接地故障,并且开关装置的保护将不起作用。由于在小型接地电流网格中发生单相接地是较小的接地电流,因此允许系统在少量接地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一小段时间。雷电如果同时撞击外线的两相或三相,线路开关柜的过流保护将起到切断入侵接地电流路径的作用。 下图为接地故障的原理图 (2)外部架空线路应靠近避雷器安装位置遭到的雷击。线路的任何相位都被雷击,然后由避雷器放电,变成单相接地故障。不动作的开关设备保护接地电流沿着低压侧母线入侵变压器,形成单相接地故障回路。由于变压器的中性点未接地,因此接地电流会在变压器内发生电弧过电压。这种电弧过电会造成两种危害:一是引起变压器中相间短路故障,变压器产生主要保护动作;另一种是故障相绕组绝缘突破,然后发展成变压器的绕组匝间短路永久故障。这两种危险对变压器绕组绝缘都具极大破坏性,对安全运行变压器有严重的威胁。(3)线路避雷器的放电时间相较于变压器保护动作长是最关键的条件。 即使外部电路受到雷击,避雷器也会立即完成放电过程,并且放电速度会超过任何保护速度。因此,正常情况下的雷击不会出现接地故障,当避雷器有着较差的放电性能,接地网在不利条件下接地,避雷器不能立即完成放电,连续放电过程易于出现单相接地故障。 在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变压器可视为具有接地故障点的小型接地电流系统。在雷击中外部线路之后,接地电流入侵变压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流过大会导致变压器产生电弧过电压,并导致相间短路故障,从而启动变压器主保护。 如果接地电流入侵变压器的内部电弧,则电弧过电压将继续损坏故障相绕组绝缘,这将导致击穿绕组绝缘并出现绕组匝间永久故障,接地电流的大小能决定电弧过电压的大小。 35kV变电站雷击后,2#变压器的出现主要保护动作,并导致内部高压方B相绕组击穿,出现匝间短路和烧毁绕组,表明应该是外部传输线的B相被雷击,并入侵变压器的内部。 3 解决对策 为了将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当线路被雷击中,避雷器要可靠放电,防止雷电波入侵通道,这是消除上述故障的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如果避雷器不良放电形成单相接地故障,怎样能最小化乃至消除接地电流。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代接地点电流:(1)越近的雷击点距离,就会有越大的接地电流;(2)接地电阻,越小的系统接地电阻,越短的雷击时间,就会有越小的接地电流,容易入侵变压器。(3)由于地理条件,电源线不可避免地会穿过雷区。在电源线中遇到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点不能改变,改善接地电阻应考虑地理、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限制,因此最小化甚至消除地电流的对策是有限的,效果可能不好。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对策是:(1)根据周期更换35kV变电站的10kV输出杆避雷器,雷暴期间避雷器的在线监测要加强,放电性能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合理可靠的保护配置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现代生产的变压器,虽然在设计和材料方面有所改进,结构上比较可靠,相对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来说,变压器故障机会也比较少,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可能发生备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这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第一章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及不正常工作状态 (一)变压器的故障 变压器的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不仅会损坏绕组的绝缘、烧毁铁芯,而且由于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因受热分解而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箱的爆炸。因此,当变压器发生各种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能尽快的将变压器切除。实践表明,变压器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形式,而变压器油箱内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比较少。 (二)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冷却能力的下降等。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会使绕组和铁芯过热。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过热。变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主变差动保护 一、主变差动保护简介 主变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 ,差动保护是输入的两端CT 电流矢量差,当两端CT 电流矢量差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 差动保护是保护两端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故障(即保护范围在输入的两端CT 之间的设备上),正常情况流进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在保护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位相同,两者刚好抵消,差动电流等于零;故障时两端电流向故障点流,在保护内电流叠加,差动电流大于零。驱动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二、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一)、纵联差动保护的构成 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被保护元件(1号主变)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而工作的。为了实现这种比较,在被保护元件的两侧各设置一组电流互感器TA1、TA2,其二次侧按环流法接线,即若两端的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端子均置于靠近母线一侧,则将他们二次的同极性端子相连,再将差动继电器的线圈并入,构成差动保护。其中差动继电器线圈回路称为差动回路,而两侧的回路称为差动保护的两个臂。 (二)、纵联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0 =∑ ? I ;式中∑? I 表示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向量和,其物理意义是:变 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若忽略励磁电流损耗及其他损耗,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等于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因此,纵差保护不应动作。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若忽略负荷电流不计,则只有流进变压器的电流而没有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其纵差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见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接线。

(1)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a)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继电器不动作。 (2)区内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b)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此时为两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之和,电流很大,故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 由上分析可知,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就是两侧电流互感器所包围的全部区域,即被保护元件的全部,而在保护范围外故障时,保护不动作。因此,纵联差动保护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在动作时间和动作值上进行配合,是全线快速保护,且具有不反应过负荷与系统震荡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微机变压器纵差保护的主要元件介绍 主要元件有:1)比率差动保护元件,2)励磁涌流闭锁元件,3)TA饱和闭锁元件,4)TA断线闭锁(告警)元件,5)差动速断元件,6)过励磁闭锁元件 下面对各个元件的功能和原理作个简要的介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原则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一、概述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一次设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包括相应的通信、继电保护(含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等设施(二次设备)。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指运行中所有电力设备必须在不超过它们所允许的电流、电压、频率及时间限额内运行(强调充裕性)。不安全的后果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大面积停电。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纽约、底特律和克利夫兰以及加拿大多伦多、渥太华等城市均发生停电事故。事故原因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第一能源公司的两根高压电线其中一根因树枝生长碰至线路后跳闸,另外一条线路因安全自动装置误动,导致第二条线路跳闸,最终导致各个子电网潮流不能平衡,最终系统解列。 可见,要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配置安全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顾名思义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隔离故障点保护一次设备,同时能够让电力系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 二、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配置方式要满足电力网结构和厂站的主接线的要求,并考虑电力网和厂站的运行方式的灵活性。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要根据保护对象的故障特征来配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提取保护对象表征其运行状况的故障量,来判断保护对象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工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自动装置。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电力系统周围条件而异。使用最普遍的工频电气量,而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它量,如功率、序相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方向保护、阻抗保护、差动保护等。 2)根据保护对象的电压等级和重要性。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的保护配置要求不同。在高压电网中由于系统稳定对故障切除时间要求比较高,往往强调主保护,淡化后备保护。220kV及以上设备要配置双重化的两套主保护。所谓主保护即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无延时跳闸,此外还要考虑断路器失灵保护。对电压等级低的系统则可以采用远后备的方式,在故障设备本身的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动作时相邻设备的保护装置延时跳闸。 3)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二次回路。 继电保护系统是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二次回路虽然不是主体,但它在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复杂的二次回路可能导致保护装置不能正确感受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而不正确动作。因此在选择保护装置是,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简化接线。 4)要注意相邻设备保护装置的死区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