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项式与多项式知识结构图

单项式与多项式知识结构图

单项式与多项式知识结构图
单项式与多项式知识结构图

单项式与多项式知识结构图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结构图

绝对值方程

3=

6

-

+

x

x0

1

+

+

2

x5

1=

1

2=

x5

1

2+

=

+x

x

+x

3 1+

5

=

+x

=

2+

1

x5

13

+x

1

x7

x

-

+x

-

-

2= x5

-

1=

3

2

-

+x

2=

1

3

-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0=+b ax ,当0,0≠=b a 时,该方程无解;当0,0==b a 时,该方程有无穷多个解;当0≠a 时,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对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假设两根为21,x x ,不妨设21x x ≤,则有a ac b b x a ac b b x 24,242221-+-=---=;且有韦达定理a b x x -=+21,a

c x x =21。当042<-=?ac b 时,方程不存在实根;当042=-=?ac b 时,方程存在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42>-=?ac b 时,方程存在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十字相乘法的形式:

)2)(1(022+-==-+x x x x )2)(1(022-+==--x x x x )3)(1(0322-+==--x x x x

)3)(1(0322+-==-+x x x x )4)(1(0432+-==-+x x x x )4)(1(0432-+==--x x x x

)5)(1(0542+-==-+x x x x )5)(1(0542-+==--x x x x )3)(2(0652++==++x x x x

)3)(2(0652--==+-x x x x

原理))(()(2q x p x pq x q p x ++=+++

单项式和多项式知识点例题讲解1

整式 代数式 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n,-1,2n+500,abc。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 代数式书写规范: ①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中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②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④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合并同类项的步骤:(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2)运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交换位置后结合在一起;(3)利用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去括号的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整式加减的步骤:(1)列出代数式;(2)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知识点一:单项式的意义 单项式:由数字或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作单项式的系数(4x、vt、2 6a、3a、-n的系数分别是4、1、6、1、-1);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是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x、vt、2 6a、3a、-n 的次数分别是1、2、2、3、1).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典型例题 例1、单项式―x2yz2的系数、次数分别是() A.0,2 B.0,4 C. ―1,5 D. 1,4 例2、单项式- 23 2yz x 是次单项式,系数是 . 变式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知识要点分析

知识要点分析 1、幂的运算(重点)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2)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 (3)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指数_________。 (4)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__________,然后把所得的幂_________。 2、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重点、难点) (5)单项式相乘,_____、______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__________。 (6)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这个单项式_______,然后把所得的积__________。 (7)多项式相乘,就是_______,然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8)平方差公式:_____. (9)完全平方公式:______。 3、整式的除法(重点、难点) (10)单项式相除,就是______。 (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就是用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_____,然后把所得的商相加。 【典型例题】 考点一:同底数幂的运算 例1、若2x=3,4y=5,则2x-2y的值为() A. B. -2 C. D.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计算代数式的值. 【思路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可知2x-2y=,而4y=(22)y=22y=5, 所以2x-2y==. 【答案】A 反思: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考点二:积的乘方、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例2、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根据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思路分析】由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知,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进行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所以==. 【答案】D 反思:在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的运算情况. 例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确定正确选项. 【思路分析】A选项, 3a与2b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加减运算;B选项,幂的乘方,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C选项,;D选 项,=3×(-2)·(x3·x2)=-6x5. 【答案】D 反思: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整式的不同运算法则. 例4、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 如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三个代数式:①;②;③ . 其中是完全对称式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根据题目提供的完全对称式的概念判断所给代数式是否是完全对称式. 【思路分析】根据完全对称式的定义,将①,②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交换,得到的代数式都与原代数式的值相同,所以是完全对称式,但是③式中,将a,b两个字母交换后,得 到≠,所以③式不是完全对称式. 【答案】A 反思:本题属于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题,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理解题目所给的定义,再根据定义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5、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都比上一个图案多一个正六边形和两个正三角形,则第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_____个.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角的比较: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知识点综合梳理

代数式 1. 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 - × ÷ …… 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 ,x 均是代数式。 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如:2x=5这个整体因为含有等号所以不是代数式,但是等号左边的2x 和右边的5却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的限制: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1.下列式子中,是代数式的有: 。 ①a b c d +=+ ②0 ③2()1a b +- ④2s R π= ⑤32x + ⑥23410x x ++= 2.比a 多3的数是( ) A .3a - B .3a + C .3a D . 3 a 3.,a b 两数差的平方除以,a b 两数的平方差是( ) A .222()a b a b -- B .222()a b a b -- C .222a b a b -- D .222a b a b -- 4.代数式2a -所表示的意义是( ) A .比2多a 的数 B .比a 多2的数

C .比2少a 的数 D .比a 少2的数 5.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 ) A .代数式22x y +的意义是,x y 的平方和。 B .代数式5()x y +的意义是5与x y +的积。 C .x 的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52y x + 。 D .x 的12 与y 的13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是1123x y -。 6. 在式子x+2,3a 2b,m,S=,2R πc b a y x 2,3>+-中代数式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7.一项工作,甲独做x 天完成,乙独做y 天完成,甲、乙合作a 天后还剩( ) A 、y x a +-1 B 、y x a 11+ C 、???? ??+-y x a 111 D 、xy a -1 2. 代数式的书写规 ① 代数式中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使用“· ” 乘表示,或省略不写,如v ×t 通常写成v ·t 或 vt ;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③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或写成“· ”;5×8,不能省略乘号写成58也不能写成5·8; ④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a ×2 11应写成23 a ;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1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两点说明: 一、初中数学知识总共包括代数、几何、统计概率三部分。本资料亦按照这一架构汇总。 二、背诵本资料请一定把握以下三点: 1、背诵定义,不仅要背诵定义内容,而且一定要牢记定义中的条件要素; (注:大部分定义等同于公式,同样可以用于解题。比如定义的条件就是选择、填空甚至大题必考的考点。) 2、背诵公式,不仅要背诵公式内容,而且一定要熟记书上的标记例题,掌握公式的运用; 3、不管是背诵定义还是公式,头脑中务必要时刻与平时所做的练习题尤其是错题结合起来,加深对有关公式 定义的理解。 (注:以上三条同样适用于其他各学科。) 1 / 16

2 / 16 1、代数(这部分主要包括实数、代数式、方程式、不等式、函数五个内容。) 1.1 实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它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带循环节符号,如5.? 36?4)。 1.1.1概念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①带省略号......;②与π 有关;③带根号且开不尽。如5.63……;3π;3;33) 正整数:如1,2,3...... 整数 零: 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如 -1,-2....... ① 正分数:如21,34,5.2 ...... 分数 负分数:如-3.5,-65...... 有理数 (通常有 正整数(正数“+”可省略不写,“-”不行。但具体生活题最好写正号,如往东100米写作“+100”) 两种分 正有理数 (我们常常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往东计正,往西就计负) 类方法) 正分数 ② 零:0 ① 负整数 负有理数 1.1.2 负分数 实数 正无理数 分类 无理数 (通常 负无理数 两种) 正实数(包括正有理数和正无理数)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知识点汇总 一、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1、单项式 a)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b)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 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系数为1或-1。 c)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常数项的单 项式次数为0) 2、多项式 a)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 式的次数. b)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 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 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 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 高的那一项次数. 二、整式的加减 a)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 项式. b)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 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同底数幂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a n m n ?(m,n都是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 a a+ 注意以下几点: a)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 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b)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c) 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 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d)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 n 、p 均为整数); e) 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a)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 ,n 都是整数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 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b) ),()()(都为整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c)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 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d) 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e) 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 b 均不为零)。 f)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g) 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同底数幂的除法 a)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 b)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 中a ≠0。 2)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如1100=,(-2.50=1), 则00无意义。 c)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 p p a a 1=-( a ≠0,p 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 -p 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 -p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41(-2)2-=,8 1)2(3-=-- d) 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汇总 一、轴对称与旋转 1、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线段、角。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有长方形、菱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2)、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3)、按顺序连接各对应点。 6、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图形旋转后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练习: (1)判断并改正: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1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1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 16、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 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 )形。 3、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 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 到( )个面。 【知识点2】 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 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棱长和的变形: 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 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 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 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 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宽×2+打结部分长度 20×4+30×2+10=150cm

整式知识点总结

15整式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指加、减、乘、除、乘方及今后要学的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 2.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一般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5.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6.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二、基本运算法则: 7.整式加减法法则:几个整式相加减,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8.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时,把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9.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 m·a n = a m+n (m,n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0.幂的乘方法则:(a m)n = a m n (m,n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1.积的乘方的法则:(a b)m = a m b m (m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2.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13.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 b+b2,(a-b)2=a2-2a b+b2.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14.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m(a+b+c)=am+bm+cm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5.多项式乘法法则:( m+n)(a+b)= m(a+b)+ n(a+b)=am+bm+an+bn.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 1

初中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1]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0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1、单项式的概念 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三是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 知识点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 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 (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 xy 的系数是-1;2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 知识点3、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 (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2+3+4=9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实验室的次数进行命名。如x 6是一次单项式,xyz 2是三次单项式。 知识点4、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整理与习题

来源:网络 2009-07-27 10:02:14 [标签:图形总复习六年级苏教版数学]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7-9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7 -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整理与复习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3.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为什么图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可以怎样分?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三角形的概念。 “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巡视。

“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 2、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知识点综合梳理

1. 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 — X 十……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 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 5,a ,x 均是代数式。 ① 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 代数式中不含有“=、>、<、工”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 式, 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如: 2x=5这个整体因为含有等号 所以不是代数式,但是等号左边的 2x 和右边的5却是代数式。 ③ 代数式中的字母的限制: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 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1 ?下列式子中,是代数式的有: 2. 比a 多3的数是( 4 .代数式2 a 所表示的意义是( ) A. 比2多a 的数 B.比a 多2的数 C.比2少a 的数 D .比a 少2的数 5 .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 ) A.代数式x 2 y 2的意义是x, y 的平方和 B. 代数式5( x y )的意义是5与x y 的积 C. x 的 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5x 丄。 代数式 ①abed ②0 ③2(a b) 2 R ⑤3x 2 ⑥ 3x 4x 1 0 A. a 3 B . a 3 C. 3a D . a 3 3. a,b 两数差的平方除以 A 止 2 . 2 a b B . a,b 两数的平方差是( a 2 b 2 (a b )2 D . a 2 b 2 a b 2

2 11 一1 1 D. x的一与y的一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是—x - y。 2 3 2 3 6. 在式子x+2,3#b,m,S= R :口,a b 2c中代数式有() y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7. —项工作,甲独做x天完成,乙独做y天完成,甲、乙合作a天后还剩( ) 典 a a A 、1 B、 x y 1 — x y 1 1 c、1 a 1丄 x y D 1 —xy 2.代数式的书写规范 ①代数式中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使用“ ?”乘表 示,或省略不写,如v x t通常写成V ? t或vt ;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x5应写成5a; ③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x”号,即“x”号不省略或写成“? ”; 5X 8,不能省略乘号写成58也不能写成5 ? 8; ④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a x』应 2 写成3a; 2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4宁(a-4) 应写作4/ (a-4 ),3十a写成3的形式. a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a2-b2)平方米 ⑦ 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 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fraction.) 整式可以分为定义和运算,定义又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运算又可以分为加减和乘除。加减包括合并同类项,乘除包括基本运算、法则和公式,基本运算又可以分为幂的运算性质,法则可以分为整式、除法,公式可以分为乘法公式、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整式和同类项 1.单项式 (1)单项式的表示形式: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2、单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单个的数是单项式 4、字母与字母相乘成为单项式 5、数与数相乘称为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是正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是负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中的符号,看作各项的性质符号。一元N次多项式最多N+1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所以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来交换各项的位置,而保持原多项式的值不变。 为了便于多项式的计算,通常总是把一个多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整洁简单的形式,这就是多项式的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同类项的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结构图 相交线 相交线垂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移命题、定理 二、知识定义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六章实数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等都称为自然数 【质数与合数】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称为质数。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还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知名人士为合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实数,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为零。 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距离。 【倒数】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完全平方数】如果一个有理数a的平方等于有理数b,那么这个有理数b叫做完全平方数。 【方根】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n是大于1的整数)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 【开方】求一数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 【算术根】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叫做a的n次算术根,零的算术根是零,负数没有算术根。 【代数式】用有限次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所得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当这个字母取这个数值时的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的分类】 【有理式】只含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有理式 【无理式】根号下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整式】没有除法运算或者虽有除法运算而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分式】除式中含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2

(完整版)整式的乘除知识点归纳

整 式 的 乘 除 知识点归纳: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如:bc a 22-的 系数为2-,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如:122++-x ab a ,项有2a 、ab 2-、x 、1,二次项为2a 、ab 2-,一次项为x ,常数项为1,各项次数分别为2,2,1,0,系数分别为1,-2,1,1,叫二次四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多项式按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如:1223223--+-y xy y x x 按x 的升幂排列:3223221x y x xy y +-+-- 按x 的降幂排列:1223223--+-y xy y x x 5、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如:532)()()(b a b a b a +=+?+ 6、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如:23326)4()4(4== 已知:23a =,326b =,求3102 a b +的值; 7、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如:(523)2z y x -=5101555253532)()()2(z y x z y x -=???- 8、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n m n m a a a -=÷(n m a ,,0≠都是正整数,且)n m φ

【新】七年级 数学 人教版 单项式和多项式讲义(知识点+练习题)【精编版】

单项式和多项式 ☆☆☆知识讲解 1、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说明:代数式书写时需注意: (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如1 2 ab ; (2)数字因数是1或-1时,“1”省略不写,如-mn ;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化成假分数,如:ab 211要写成ab 2 3 的形式; (4)除号要改写成分数线,如:a ÷b 要写成 b a ; (5)书写单位时要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如(1 2 ab +2R π)平方米。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或字母的乘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①定义中的“积”是对数与字母而言的,只能是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是加、减、除等其他运算. 如ab 2+2, 32y x -,m n 2等都不是单项式. ②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数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2)多项式的项数:一个多项式中有几个单项式就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几项式。 (3)常数项:在多项式中,不含有字母的项叫做多项式的常数项。 (4)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5)降(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升)幂排列. 4、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注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分式

简单图形的认识知识梳理

第四章 简单图形的认识 [知识梳理] 1.知识结构及要点归纳 (1)怎样认识立体图形? ①理解并识别柱体、锥体、球体这三种空间图形.柱体包括圆柱、棱柱,锥体包括圆锥、和棱锥.根据底面的多边形的边数多少,棱柱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同样,棱锥又可分为三棱锥、四棱锥…….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②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对事物形状进行抽象概括与类似的立方体图形对号入座)来发展空间观念. (2)怎样理解立体图形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是由人的思维从三维向二维空间转变的过程,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是从二维向三维空间转变的过程. 画同一个立体的三视图时,如果立体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就可能不同,或者说选取得旋转 视图与投影 切截 灯光与影子 视点、视线、盲区 视图 投影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直三(四)棱柱、圆柱、圆锥、 球及它们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圆柱、圆锥和球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正方体 棱柱 空 间 图形 线

图⑵ 物AB ∥EF ,连接AC ,过E 作ED ∥AC ,过F 作FD ∥BC ED 、FD 相交于点D ,则DF 即是EF 的影子。 BC 、FD 分别是AB 、EF 在同 一时刻的影子,则连接CA 、CE 并分别延长总交于O 点,O 点就是光源的位置。 正视方向不同,画出的三视图就可能不同,一般选取适当的位置作为正视方向.画图时要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①主视图与俯视图要长对正; ②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但宽不一定相等); ③俯视图与主视图要宽相等; ④不要漏画看不见的棱(用虚线画).如图⑴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要注意对观察到的视图进行分析和综合,首先要抓住俯视图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再“嫁接”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从俯视图入手确定上下底面形状,从主视图、左视图入手“嫁接”前后、左右形状,并结合实线、虚线表示的意义,确定看得见部分或看不见部分的轮廓.在得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后再去检验它的三视图是否与已给的三视图吻合. (3)怎样把握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换? 首先要了解:①圆柱展开图由侧面展开的矩形和上下底两个圆组成;圆锥的展开图由侧面展开的扇形和底面的圆组成. ②棱柱、棱锥的展开图是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再展开、平铺成一个平面图形. 其次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进行展开与折叠的实验,这样不但可以验证我们想象的结果,还能进一步发展我们的 空间想象能力. (4)怎样确定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中的物体或影子的位置? ①平行投影中的物体或影子的位置可用平行法确定. 在平行投影现象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地面的物体与物体平行,则它们的影子也是相互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过不同物体顶端和该物体影子顶端的光线 也是相互平行的,因此;可根据它们的这种平行关系,运用平行线 的作法在平面图形中确定物体或影子(如图⑵). ②中心投影中物体或影子的位置可用相交法确定. 同一光源下的物体的影子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过不同物体顶端 和该物体影子顶端的光线相交于一点,因此可根据这个特征, 用直线相交的作法确定物体或她的影子或光线(如图⑶) (5)怎样把握线段和角? 关于线段、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①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②有关点和线的两个公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③两点之间地距离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④比较线段的大小有两种方法,一是度量法,而是叠合法. ⑤点和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点在线上,另一种是点在线外. ⑥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关于角: 图⑴ 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