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最新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最新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最新西南大学复试题汇总

复试题汇总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

1、IPM: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2、3R:即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3、经济阈值: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或病情指数或害虫密度

4、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

5、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

6、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或者简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体躯的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1对口器、1对触角、一对复眼及1-3个单眼;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分为前中后胸,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腹部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其他节肢动物如蛛形纲身体通常分为头腹两个部分,四对足无翅无触角,甲壳纲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5对足,无翅;唇足纲和多足纲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胴部,无翅,前者身体各节着生1对足,后者2对

2、昆虫的主要口器类型、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1)吸收式口器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

危害特点:吸取汁液,剥夺营养,造成直接为害,如刺吸和虹吸式。刺吸式口器还可,唾液带毒素,造成失绿.畸形和虫瘿等,如蚜虫、蝽象和螨类等。造成伤口,引起病害,如烂果,还可传播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等等

防治策略: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表面喷施、根施(如呋喃丹等)、涂干、涂根、种衣剂等。虹吸式口器:使用糖醋液等

(2)咀嚼式口器

危害特点:主要为直接取食危害。造成田间缺苗断垄,顶芽停止生长,叶片残缺不全(潜食,蚀食,剥食,吞食),茎叶枯死折断。花蕾果实受害

防治策略:使用胃毒剂,表面喷施(雾、粉、烟、超低)、拌种、毒饵(防治苗期害虫)、生物农药的使用

3.与农业关系紧密的重要昆虫目有哪些(中文及拉丁学名)?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共8个,见书P65

4.为什么IPM成为害虫防治的主要策略

5.谈谈你对植物保护的认识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植物保护学的范畴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植物保护的方式为两种,即防和治。防是阻止有害生物与植物的接触和侵害,或阻止有害生物种群增长,治是指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达到经济危害水平,采取措施

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减轻危害造成的损失。

植物保护并非保护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损害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不致影响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为度

同时植物保护对农业生态,生态环境具有双重作用,会产生3R问题

6. 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1)有翅能飞翔

(2)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3)繁殖能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化。

(4)口器的分化和食性多元化。(

(5)具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适应能力强。

7. 变态发育对昆虫适应性的作用

为了解决成虫和幼虫的矛盾,昆虫进化出三种解决途径:一是幼期适应水生,这是原变态昆虫所走的道路。二是延迟出卵,胚胎发育到更进步的程度出卵,这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所走的途径。三是成幼发育分化,幼虫和成虫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走向不同的发育方向而有的生活及发育的分化,这是全变态昆虫所走的途径。

例如在蛹时期,体内的结构分解再重新组合,比如甲虫(鞘翅目)的成虫大多数都包裹着硬壳,可以防御天敌,并且甲虫幼虫可以在土里,朽木里,树里,落叶里度过冬季,再说蝴蝶,蛾等(鳞翅目),蛹时期与环境成保护色,可以防止天敌,有些种类的蝴蝶与蛾在秋天化蛹,度过冬天,然后再在春天羽化,可以防止气候寒冷将他们杀死。

8. 简述昆虫排泄系统和循环系统

P56

9. 害虫防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我国现已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从而结束了集约化化学防治时代,开创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新纪元。综合治理策略的提出,促进了农业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以及各种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

发展趋势:综合防治策略仍处于发展阶段,至今尚未有一个完美定义,未来将更突出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朝着防治方法的选择及协调应用,维护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防治的决策标准以及对多种有害生物的综合考虑方向发展。

四.填空题

寄主植物对害虫的抗性表现为: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通常按照昆虫取食的食物类别把昆虫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写出下列昆虫的变态类型,蜚蠊:不完全变态,蝴蝶:完全变态,天牛:完全变态

吸式口器又可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刮吸式

植物病理部分

1.简述柯赫式法则的具体步骤

(1).在病株罹病部位经常可以发现可能的病原体,但不能在健康个体中找到。(2).病原菌可被分离并在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

(3).纯粹培养的病原菌应该接种至与病株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并产生与病株相同的病征。

(4).从接种的病株上以相同的分离方法应能再分离出病原,且其特征与由原病株分离者应完全相同。

2. 如何理解寄生性和致病性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寄生物从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对寄主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寄生性与致病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从寄主中获取营养的能力,后者强调破坏寄主的能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 什么是病害循环和病程,各包含哪些时期,有何特点

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延续发病的过程。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发生前,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经过传播与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经不同的途径侵入、在寄主体内潜育、然后发病并形成繁殖体,又经过传播和再侵染,造成植物群体发病达到高峰。生长季节结束后,病原物又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或越夏,度过寄主的中断期或休眠期,到下一生长季节开始时,病害的发生过程又开始。一般包含病原物越冬越夏,传播和初侵染与再侵染三个时期

病程及病原物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殖、扩展、进而为害直至寄主表现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到发病的过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等4个时期。

4. 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在流行学方面有何特点

(1)单年流行病害一般都是多循环病害,病害潜育期短,一年繁殖多代,繁殖力高,当年就能积累大量菌源,形成流行。单年流行病害多为地上部、局部性病害,多为气流传播及雨水传播,(稻瘟,反叶株)病原物对环境敏感,因此,单年流行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

(2)积年流行病一般都是单循环病害和少循环病害,只有初次侵染或只有很少次数再次侵染,并起的作用不大,所以流行要求的菌源数要经多年积累。这类病害多为系统性病害,从地下部开始为害、多为土传和种子传播,传播体一般是休眠体,寿命长、病原侵入寄主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小麦腥黑穗病粒线虫、棉花枯枝、黄萎病)。

5. 就你所了解,列举生物技术在植物病理学应用一列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植物病害的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单克隆抗体技术由于只能识别单个抗原的位置,不与宿主蛋白起交叉反应,故对难以提纯的病毒特别重要。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用来鉴定植物病毒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更快更精确。

在植物病害诊断上已经采用的另一种生物技术是所谓DNA探针。科学家们针对某种类病毒(RNA)作成相应的互补DNA,并用同位素加以标记,使这种DNA具放射性,这就是所谓的DNA探针。将待测植物汁液样品固定在硝化纤维素膜上,然后将这种DNA探针加入其上,除去没与类病毒(RNA) 结合DNA,用放射性自显影法检查是否有结合的DNA,从而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该植物是否带有类病毒

6. 植物病原物有哪些类型?他们在侵染,传播方面有何特点?

类型: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侵染:真菌大都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真菌还能从角质层或者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

病原细菌主要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

植物病毒与菌原体主要从各种方式造成的微伤口侵入.

线虫一般以直接方式刺穿寄主细胞和组织

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产生吸根进入

传播(1)、气流传播:主要传播产生孢子的真菌性病害,可远可近,如小麦白粉菌。

(2)、水传播,雨水和流水可传播细菌病害,少数真菌病害。如孢子有粘性的,孢子在土壤中的真菌病害,产生菌核的真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菌;(3)、介体传播,主要是昆虫介体,可传播病毒、细菌、真菌病害,造成的伤口有利病害的发生,虫口数量和迁飞与病害关系密切,如天牛传播松材线虫;

(4)、人为传播,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商业活动、农事操作可将病害远、近传播,是检疫性疫害的传播途径

7. 什么是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1)侵染性病害:由寄生性病菌引起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病害可相互传染发病,既有病状也有病症(即病原物在被害部位的表现症状)。而且有侵染过程,由点(发病中心)到面逐步扩大危害,全株发病或局部发病。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或叫生理病害。有病状而无病症,发生范围比较大,均匀发病,病情可由轻到重,但无发病中心,不传染。感病植株基本上都是全株发病,如缺素症和雨涝引起的发病;若是高温引起的(如果实上的日灼病)或药害、肥害引起的,仅局部表现病状。土壤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不足或过多、温度过高或过低、有害物质(如有毒气体)、农药和肥料施用过量等都会引起发病。

8. 植物病害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1)植物要生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感病的植物,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和有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2)植物本身是植物发病的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生理状况和发育阶段决定植物对于外界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反应能力。

(3)植物生长环境中存在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是病害发生的前题条件。植物生什么病,由该因素决定。

(4)当感病的植物和具有侵染力的病原物同时存在时,环境条件就是病害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并且病害严重与否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9.植物病原物侵染过程中的侵入期和潜育期分别指哪一段时间?

(1)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营养或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2)潜育期。从病原物初步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一段时

间。

10. 植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线虫病害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其在病害诊断过程中所起到什么作用?

真菌病害一般在病部后期会出现霉状物,粉状物或粒状物,细菌病害将病健交界处剪下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或出现菌溢或在潮湿状况下在病部的边缘产生溢脓,

细菌性病害主要产生软腐溃疡青枯

病毒病害一般或出现畸形或花叶,但看不到病原物,

线虫病害从外观症状上只是表现营养不良,可在局部出现病原线虫,如小麦粒线虫会在病粒中出现白色的颗粒状物即病原线虫,还有花生根结线虫或在病部产生要结,也是线虫在内寄生出现的病状.

作用:帮助人们在田间快速初步判断病害发生类型与在实验室进一步准确判断植物病害类型

农药部分

1.新农药创制一般有四种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

(1)随机合成:利用化学化工知识合成大量新化合物,并利用生物测定技术筛选出对有害生物有较高毒力的先导化合物,再通过基团改造和优化开发出高效化合物,进而通过安全评估开发出新农药

优点:可开发出全新的先导化合物,形成新的农药系列,在早期农药的开发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缺点:新化合物的合成越来越困难,且方法随机,工作量大,成功率小

(2)类推合成:是以已有的农药分子为模板,通过电子重排,改变分子中某些结构,元素及基团,进而开发出新农药

优点:具有明确目的性,工作量较小,成功率较高

缺点:无法创制新的先导化合物,同时容易引起专利纠纷

(3)天然活性化合物改造:是以自然界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存在的活性化合物分子为模板,通过分子改造开发新农药化合物的方法。

优点:具有模拟合成的优点,并且能开发出先导化合物,也不易引起专利纠纷缺点:天然化合物在自然界以极地浓度存在,且通常结构复杂,不稳定,易失活,且分离纯化和分子改造均较困难

(4)农药分子设计:在充分了解有害生物体内关键功能物质性能的基础上,依据分子互作的原理。设计效应化合物,筛选开发新农药的方法

优点:理论上可以开发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农药品种

缺点:需要较强的有害生物基础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知识,以及计算机模拟你辅助技术

2为什么说农药毒力、毒性、选择和药效是农药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毒力是指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的指标。新农药的开发或确定农药防治对象,首先要对化合物进行毒力测定,以确定化合物对有害生物的活性和开发潜力

毒性是指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有机体器质性或功能损害的能力,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是农药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农药能否商品化的重要依据。一般高毒农药使用会受到许多限制,而且具有三致作用的活性化合物不能商品化选择性是指农药对不同生物的毒性差异。农药的开发必须注意农药对目标生物和非目标生物之间的毒性差异

药效是农药在特点环境下对某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它是化合物的毒力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剂型,防治对象,寄主作物,使用方法和时间以及田间因素。因此,药效好坏是一种农药能否推广的依据。

3. 按农药的剂型和处理方式,农药一般分为哪6种使用方法,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选用

喷雾法:将液态农药用机械喷洒成雾状分散体系的方法。主要用于作物茎叶处理和土壤表面处理

喷粉法:利用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吧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植物上或土壤表面的方法。由于工效高,速度快,用于及时控制有害生物大面积爆发

撒施或泼浇法:将农药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泼浇的人工方法。用于具有一定内吸渗透性或熏蒸性的药剂,防治在浓密作物层下部栖息危害的有害生物

拌种:用粉剂,种衣剂或毒土拌种,或将可用水稀释的药剂兑水后浸种或浸苗的

方法。用于防治种苗携带的有害生物,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鼠害等苗期病虫害毒饵法:用有害动物喜食的食物为饵料,加入适口性较好的农药配制成毒饵,让有害动物取食中毒的方法。用于一些其他方法较难防治的有害动物,如鼠害,软体动物和一些地下害虫

熏蒸法:利用药剂熏蒸防治有害生物是一类方法。用于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如烟雾剂防治仓库,温室大棚,森林,茂密作物层或封闭容器里的有害生物

4如何正确评价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使用方法简便,效率快,见效快,可以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在有害生物大爆发,能及时控制危害,这是其他防治措施所无法比拟的。

但使用化学防治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当其冲便是3R问题(农药残留,再猖獗,抗药性),破坏环境,同时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所以,使用化学防治必须注意发挥其优点,克服缺点,才能达到化学保护的目的,并对有害生物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

5. 试述急性杀鼠剂和慢性杀鼠剂的主要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急性(速效)杀鼠剂:指毒杀作用快速,潜伏期短,仅1?2d甚至几小时,即可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特点:①对害鼠毒杀作用快速,大面积使用时,只需1次投药,鼠取食1次后即可致死;②毒饵用量较少,使用方便,容易见效;③对人、畜毒性较大,使用不安全;④鼠类中毒迅速,害鼠易出现拒食反应而导致药效降低。

慢性(缓效)杀鼠剂:主要是抗凝血杀鼠剂。此类杀鼠剂毒性作用缓慢,潜伏期长,一般2?3d后才引起鼠类中毒。特点:①适口性好,能让害鼠反复多次取食,充分发挥药效,又可以减少非靶标动物误食中毒的机会,对人、畜毒性较小,使用比较安全;②对害鼠作用缓慢、症状轻,不会引起鼠类的警觉拒食。当鼠害大面积爆发是使用急性杀鼠剂,为达到好的效果使用慢性杀鼠剂。

6. 试述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药剂通过害虫表皮接触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害虫中毒死亡

胃毒:药剂通过害虫口器摄人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称胃毒作用

内吸:农药制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熏蒸:药剂以气体状态经害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拒食:农药被取食后,造成害虫正常的生理机能的破坏,引起厌食和饥饿死亡忌避一些农药挥发的气体分子,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害虫的嗅觉器官,使之逃离现场的一种非杀死保护作用

引诱:与忌避相反,吸引害虫前来接近,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一般与毒剂或其他物理性捕获配合使用,杀灭害虫

不育:化合物通过破坏生殖系统,形成雄性,雌性或雌雄两性不育,使害虫失去正常的繁殖能力

生长调节:阻碍或抑制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之失去危害能力,甚至死亡7.简述农药安全使用的主要事项

保证农药的安全储运

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科学用药

注意施药措施与安全防护

增强清洗施药机械与处理废弃物

8. 写出十种农林牧害鼠的种名

黄毛鼠黄胸鼠大足鼠小家鼠社鼠大仓鼠北方田鼠东方田鼠林鼠布氏田鼠

9. 杂草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抗逆性:杂草具有强的生态适应性,表现在其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及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可塑性:杂草在不同的生境下,对自身个体大小,种群数量和生长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长势:杂草中多为C4植物,而C4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高

杂合性:生物种群的异质性,增强了杂草的变异性,从而增强了抗逆性能

拟态性:拟态是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周围环境的形状,颜色,斑纹等,借以保护自身免受攻击的一种适应现象,杂草具有较强的拟态性。

重庆大学操作系统全英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XX大学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A) 考 试 注 意 事 项 考试时间年月日考试 课程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满分 得分 阅卷 教师 一.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Generally speaking, which one is not the major concern for a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following four options?( D ) A.Manage the computer B.Manage the system resources C.Design and apply the interface between user's program and computer hardware system D.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complier 2.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batch system is ( C ) A.CPU utilization is low B.Can not concurrent https://www.doczj.com/doc/7a548199.html,ck of interaction

D.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3.A process transforms from waiting state to ready state is caused by the ( B ) A.Interrupt event B.Process scheduling C.Create a process for a program D.Waiting for some events 4.The concurrent process is refers to ( C ) A.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parallel B.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order C.The process can be run in the same time D.The process can not be interrupted 5.In multi-process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public variables, the processes should be mutually exclusive access to critical areas. The so-called critical area is ( D ) A.A buffer B.A date area C.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D.A program 6.The orderly us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strategy can destroy the conditio n ( D ) to avoid deadlock. A.Mutual exclusive B.Hold and wait C.No preemption D.Circular wait https://www.doczj.com/doc/7a548199.html,er's applications use the system resources to complete its operation by the support and services of ( C ) A.clicking the mouse B.Keyboard command C.System call D.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8.There are four jobs arriv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execution time of each job is 2h. Now they run on one processor at single channel,then the average turnaround time is ( B ) A.1h B.5h C.2.5h D.8h 9.Among the job scheduling algorithms, ( B ) is related to the job's estimated running time. A.FCFS scheduling algorithm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则一般宜采 用()。 A、螺栓联接 B、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2、齿轮齿根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与()无关。 A、模数m B、变位系数x C、齿数z D、螺旋角b 3、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由于()。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因数偏低 C、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D、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4、带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足够的初拉力 5、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数是()。 A、最大应力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 D、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 6、对轴进行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计算时,将T乘以折算系数a是考虑到()。 A、扭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B、弯曲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C、轴上有应力集中 D、提高安全性 7、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正常工作时,其工作面的摩擦状态是()。 A、完全液体摩擦状态 B、干摩擦状态 C、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 D、不确定 8、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A、齿面胶合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磨损 D、轮齿疲劳折断 9、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对应的基本额定寿命是()转。 A、107 B、25×107 C、106 D、5×106 10、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 A、缓和冲击 B、减小链条与链轮轮齿间的磨损 C、提高链的破坏载荷 D、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11、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根据()按标准选取。 A、传递扭矩大小 B、功率大小 C、轴的直径 D、轴毂的宽度 12、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 A、减少链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荷载

重庆大学(已有10试题)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的在不断更新,目前更新这些2010原版试卷,代理价格5元一份,还价勿扰) 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10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2010 行政管理学2010 综合考试(1)(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2010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2010 工程项目管理 2010 建筑技术经济学2010 二外法语2010 二外日语2010 基础英语2010 英语翻译与写作2010 高等代数2010 数学分析2010 机械原理2010 系统工程导论(含运筹学及系统工程导论)2010 金属学及热处理(含金属材料)2010 电子技术(1)(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2010 微机原理及应用2010 自动控制原理2010 电路原理(上册)2010 材料力学2010 结构力学2010 岩土力学2010 流体力学2010 水分析化学2010 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2010 化学综合2010 化工原理(含化工原理实验)2010 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2010 安全系统工程2010 新闻传播理论2010 新闻传播学2010 贸易及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8——2009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2002——2007 科学技术史2002,2004——2009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000

经济学原理(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3——2009(2003有答案)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1998——2003,2005——2009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999——2002 政治经济学 1999——2002 教育心理学2002 教育心理学(含教育学)2003 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2004 行政管理学2002——2006 行政管理学专业综合考试2002 综合考试(1)(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2004——2006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1998——2003,2005——2009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999——2002 政治经济学 1999——2002 会计学原理(含财务管理) 1999——2000 运筹学 1998,2000 管理学(含会计学原理) 1999——2000 技术经济学(含会计学原理) 1998——2000(注:1998年有两种) 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2006 信息管理2007——2009 情报检索与情报研究2006——2009 教育心理学2002 教育心理学(含教育学)2003 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2004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工程项目管理 2001——2002,2006——2009 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 2001——2002 区域经济学2004——2005 区域经济学(1)2002 区域经济学专业综合考试(1)2003 建筑施工2001——2002,2004——2009 建筑技术经济学2006——2009 专业综合考试(3)[含工程项目管理、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 2003 土地管理学2004,2006——2009(2005的不清晰) 外国语学院 二外德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法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俄语2001——2004,2006——2009 二外日语2002——2009 英汉、汉英翻译2000——2005 英美文学2002——2009

重庆大学战略管理考试试题

《战略管理》试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企业使命:对企业长远做什么和成为什么的看法。 2.战略目标:企业使命所覆盖每一领域的具体明确的业绩指标和具体成果 3:战略:实现企业使命和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4.:战略管理:决定企业使命和目标,选择特定战略并通过特定战术活动实施这些战略的过程。 5:战略结构:指企业的战略所形成的层次。 6:战略经营单位:战略业务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它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7:战略管理者:企业中对战略管理过程承担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以及专职计划人员。 8:利益相关者:即是能够影响企业绩效或受企业绩效影响并对企业绩效有所取权的个体或团体。9:战略思维:企业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及各要素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然后作出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的过程。 10.战术:为实施战略而采取的行动。 11:PEST模型:指利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模型。12: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是一个进行归纳和评价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政府、法律、技术及竞争等方面信息的矩阵。 13:5F模型:指利用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顾客五种竞争力因素分析企业行业环境的模型。 14:退出壁垒:指企业退出某一领域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15:进入壁垒:指企业进入某一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以及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16:替代品:具有相同功能和实用价值的不同种类产品。 17: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了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18:有形资源:能看得见和量化的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的物资(实体)资源和财务(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19:无形资源:根植于企业历史,随时间而积累起来的资产,主要是指技术,信誉和文化。 20:价值链:围绕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纵向相关业务活动。即指企业各种活动的一种组合,也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21:基本活动: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产品而进行的直接相关活动。 22:支持性活动:为主要活动提供必要支持的企业整体活动。 23:竞争优势:在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它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以及风格和形象等。 24:VRIO框架:指利用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性问题、稀有性问题、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构架问题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的模型。 25: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26:相对市场份额: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与该产品主要竞争对手市场销售额的比值。 27:市场增长率:企业前后两年销售总量之比。28:BCG成长—份额矩阵:1970年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创,以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组合来研究企业经营单位市场地位的矩阵。 29: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30:公司战略:公司战略主要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类经营业务,进入哪一行业或领域。一般来说,公司战略主要包括稳定战略、成长战略、收缩战略。31: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主要关心如何将既定的业务做好,就是企业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行业中建立起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利地位,主要涉及如何在所选行业或领域内与对手展开有效竞争。 32:职能战略:为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实施制定各种职能策略和措施。 33:成本领先战略: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34: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

重庆大学2008_2009数据库系统试题A-20081129

重庆大学 数据库系统 课程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考试日期: 2008-12-22 考试方式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 NOTES:The exam is closed book and closed notes. Please write your solutions in the spaces provided on the exam. Make sure your solutions are neat and clearly marked. You may use the blank areas and backs of the exam pages for scratch work. Please do not use any additional scratch paper. Problem 1: (10 points) As is well known, A DBMS suppots concurrent access to data. It can be accessed simultaneously by many distinct processes which are called transactions. Please descript the four properties (ACID) of Transaction Problem 2: (10 points) One way to represent students and the grades they get in courses is to use the entity sets corresponding to students, to courses, and to “enrollments.”(注册) Enrollments entities form a “connecting ” entity set between students and courses and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not only the fact that a student is taking a certain course, but the grade of the student in the course. Every student has a different id, and there is a unique number for each course. Draw an E/R diagram for this situation, indicating weak entity sets and the keys for the entity sets. Is the grade part of the key for enrollments? 命 题人: 曾令秋 杨广超 组题人: 朱征宇 审题人: 罗军 命题时间: 2008-11-27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级答案07答案

重庆大学模拟电子技术(II )答案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开课学院: 课程号: 考试日期: 一、 (20分)填空 1、N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电子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空穴 。 2、PN 结具有 单向 导电特性,其伏安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1(/-=t v v s e I I 。 3、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是:发射结 正向偏置 ,集电结 反向偏置 。 4、双极型晶体管是温度的敏感元件,当温度升高时其参数I CBO 增大 ,V BE 减小 ,β 增大 。 5、通用集成运放的一般由输入级 、中间放大级 、输出级 、 偏置电路 组成,输入级的主要作用是 抑制共模信号 。 6、场效应管是一种 电压控制 元件,而晶体管是 电流控制 元件。 7、如果想要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稳定,而且对信号源的影响减小,应 该在电路中引入 电流串联负 反馈,电路等效为 电压控制电流 型受控源。 9、有源滤波器按电路的幅频特性可分为低通滤波、 高通滤波 、 带通滤波 、带阻滤波和全通滤波五种。 10、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以产生振荡的条件是 1=F A 。 二、 (10分)判断题 1、对单一正弦输入信号,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产生的失真是由于电路中晶 体管的非线性引起的。 ( √ ) 2、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的两个特点是虚短和虚断。 ( ⅹ ) 3、串联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 √ ) 4、电路中只要引入负反馈就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 ( √ ) 5、振荡电路中只要引入了负反馈,就不会产生振荡信号。( ⅹ ) 三、(20分)电路如图1所示,三极管是硅管,r bb ’=300Ω,β=100,U CES =1V 。 1、估算静态工作点(I B ,I C ,U CE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3、求A U ,A US ,R i ,R o ; 4、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解: 1..V I R R V U mA A I I A R R V V I C E C CC CE B C E B BE cc B 2.11885.0)152.6(30)(2885.085.810085.815 1011007 .015)1(11=?+-=+-==?===?+-=++-=μβμβ (6分) 2. 略。 (3分) 3. 16 .62.68.32)//)1(//(35.6//)1(//27.326)1(212 1'-=+=Ω =Ω=++=-=++-=Ω =++=u i s i us o E E be B i E E be L C u E bb be A R R R A k R k R R r R R R R r R R A k I m V r r ββββ (8分) 4. {}V R R R R R R R R I U U V C L E E C L C L CQ CES CEQ omm 4.2////////),(min 21=+?-= (3分) -V CC -15V R L 6.2k R S V S 1 命题人:唐治德 组题人:唐治德 审 题人:申利平 命题时间: 2007-11-11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大学数理统计试题

涉及到的有关分位数: ()()()()()()()()()()()()2 0.950.950.950.9750.9750.9752222220.9750.0250.0250.9750.950.97520.95 1.645,16 1.746,15 1.753,16 2.12,15 2.131,1628.851527.49,16 6.91,15 6.26,1 5.02,1 3.84,27.382 5.99 u t t t t χχχχχχχχ============= 一、设123,,X X X 是来自总体~(0,3)X N 的样本。记()2 332 i 11 11,32i i i X X S X X ====-∑∑, 试确定下列统计量的分布: (1)3113i i X =∑;(2)2 3119i i X =?? ???∑;(3)() 2 3 1 13i i X X =-∑;(4 。 解:(1)由抽样分布定理,3 1 1~(0,1)3i i X X N ==∑ (2)因311~(0,1)3i i X N =∑,故2 2 3321111~(1)39i i i i X X χ==???? = ? ????? ∑∑ (3)由抽样分布定理, ()() () 2 2 23 3 21 1 31211~(2)3 323i i i i S X X X X χ==-=?-=-∑∑ (4)因()222~(0,1), ~23 X N S χ,X 与2S ()~2t 。 二、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调查了1000人,有633人收看了该节目,试根 据调查结果,解答下列问题: (1)用矩估计法给出该节目收视率的估计量; (2)求出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并求出估计值; (3)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无偏估计; (4)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有效估计。 解:总体X 为调查任一人时是否收看,记为~(1,)X B p ,其中p 为收视率 (1)因EX p =,而^ E X X =,故收视率的矩估计量为 ^ X p = (2)总体X 的概率分布为() 1()1,0,1x x f x p p x -=-= 11 11 ()(1)(1) (1)ln ()ln (1)ln(1)ln ()(1) 01n n i i i i i i n x n x x x n X n n X i L p p p p p p p L p nX p n X p d L p nX n X dp p p ==- --=∑∑=-=-=-=+---=-=-∏

重庆大学10年传热学真题

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重庆大学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传热学一 特别提醒考生: 答题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等),直接做在试题试题上按零分记。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二十分) 1.热扩散率 2.温度边界层 3.定向辐射强度 4.传热过程 二、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70分) 1.一截面为矩形的均质长条的断面图如图1所示,底部绝热,其余各边与周围 流体进行对流换热,流体温度为t f,两侧面表面传热系数为h1,顶部为h2; 物体的导热系数为λ,内不具有均匀内热源?(W/m3)。设过程是稳态的,试写出该物体内温度场的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定阶条件)。 图1 图2 2.试说明Bi数的物理意义,Bi→0及Bi→∞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 为Bi→0代表了绝热工况,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图2所示,设有一个二维物体经历稳态导热过程,其平直边界受对流和辐 ,射冷却,已知物体导热系数为λ,表面黑度为?,流体与环境温度都为t ∞表面传热系数为h,周围环境可视为无限大空间,试列出边界结点(m,n)的

温度离散方程(不要求整理)。 4.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应包括哪些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换热 问题尚无法求得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有何意义? 5.试比较竖壁上自然对流换热与膜状凝结换热的异同。 6.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表面涂层时,涂料表面光谱吸收比随波长变化的最佳特 性是什么?有人认为取暖用的辐射采暖片需要涂上这种材料,你认为合适吗? 7.强化换热器内空气---水的传热过程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三.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用热电偶来测量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结点可近视看作圆球,设气流和热电偶结点间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h=400W/(m2K),热电偶定压比热容c p=400J/(kg.K),密度ρ=8500Kg/m3。 (1)若时间常数为1s,求热电偶结点的直径。 (2)若将初温为25℃、时间常数为1s的热电偶放入200℃的气流中,热电偶结点温度达到199℃度需要多少时间? (3)若气流通道内壁温度为100℃,热电偶结点的发射率为0.88,忽略热电偶丝的导热损失,热电偶测得的气流温度为195℃,求气流的实际温度。 2.采用测定铂丝电阻的方法可间接测出横掠铂丝的空气速度。现测得铂丝直径为d=0.1mm,长10mm,电阻为0.2 ?,通过的电流为1.2A,表面温度为200℃,空气温度为20℃。已知Nu=0.911Re0.385Pr1/3,空气的物性参数见下表,求气流的速度U to。 3.如图3为一个半球表面3,其黑度为?3 =0.475,并且处于辐射平衡中。被半球表面所覆盖的圆盘的一半为灰体表面,记作表面1,其黑度为?1=0.35,温度T1=555K;而圆盘的另一表面即表面2为T2=333K的黑体。半球的直径为0.3m.试: (1)画出该系统的辐射网络图 (2)计算表面1和表面2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图3

2020年西南大学春季[0304]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卫生学【0304】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 分 答题要求: 1.第一、二、三、四题选做三题,第五题必做。 2.认真审题,按要求回答。 3.表明要点、阐明理由;每个要点要用番号标明。 一、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什么?(20分) 答: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或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养成或改变需要相应态度和理念的建立,态度和理念的建立需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个传播知识—-建立态度—形成行为的过程模式,即KAP模式。 2.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健康的了解和认识是研究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基础和核心,关于健康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者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的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与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引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身心状况(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4)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什么是体育锻炼?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0分) 1.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锻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学前期是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适宜性原则是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的体育锻炼,应与其年龄所对应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不超出预期承受量。另一方面,要照顾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各有差异,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锻炼时,教师应针对学前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情况,合理安排不同难度的动作和运动项目,并引导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特殊儿童、肥胖儿童,以及有疾病、体质差等体弱儿童,应在体育锻炼中给予重点保护和指导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锻炼原则是指运用多种多样锻炼材料、组织形式和项目选择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可采取多种锻炼途径和活动类型,对于各类体育活动安排要考虑多样化和对称性。 (3)一贯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动作的习得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体育锻炼对机体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也是通过逐步适应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动过程的循序渐进。在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组织一些身体准备活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防止体育锻炼过程的运动伤害。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负荷也应适度,避免产生过度疲劳或造成运动创伤。在锻炼结束之前,放松身体,逐步减少运动量,促使身体能量和心率的逐渐恢复。第二,运动内容的循序渐进。学前儿童如突然从事高难度动作,易因神经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过度紧张而发生运动创伤。所以,在选择运动内容时,应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使其机体能够逐步适应,从而提高运动技能。第三,运动量的循序渐进。在确定儿童运动量时,不能一开始定的很高,应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提高运动负荷量后,也应给予一段时间适应再提高,再适应,从而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应对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20分) 答:(1)首先孩子吃饭的地方要固定,吃饭前,父母尽量不要安排孩子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看书、玩玩具等活动,应将电视等关掉,玩具、书籍收起来放好。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吃饭,研究表明,经常没有父母等亲人陪伴吃饭的孩子会滋生出孤独和被遗弃的感觉,以

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题库参考答案

第五章不定积分1(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 一、单选题 1.设)(x f 是可导函数,则?' ))((dx x f 为(A ). A.)(x f B.C x f +)( C.)(x f ' D.C x f +')( 2.函数)(x f 的(B )原函数,称为)(x f 的不定积分. A.任意一个 B.所有 C.唯一 D.某一个 3.? = +=)(,2cos )(x f C x e dx x f x 则(A ). A.)2sin 22(cos x x e x - B.C x x e x +-)2sin 22(cos C.x e x 2cos D.x e x 2sin 4.函数x e x f =)(的不定积分是(B ). A.x e B.c e x + C.x ln D.c x +ln 5.函数x x f cos )(=的原函数是(A ). A.c x +sin B.x cos C.x sin - D.c x +-cos 6.函数2 11)(x x f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 1 B.x x 1- C.32x D.c x x ++1 2 7.设x 2是)(x f 的一个原函数,则[] =' ?dx x f )((B ) A.x 2 B.2 C.2 x D.-2 8.若c e dx e x x +=? ,则? x d e x 22=(A ) A.c e x +2 B.c e x + C.c e x +-2 D.c e x +-2 9.函数x x f sin )(=的原函数是(D ) A.c x +sin B.x cos C.x sin - D.c x +-cos 10.若)()()()()(x G x F x f x G x F '-'的原函数,则均为、=(B ) A.)(x f B.0 C.)(x F D.)(x f ' 11.函数21 1)(x x f +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1 B.x x 1- C.32x D.c x x ++12 12.函数2 1 1)(x x f -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 1 B.x x 1- C.32x D.c x x ++ 12

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基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定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重庆大学10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 2

重庆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试卷 2009 ~2010 学年第1学期 开课学院:机械学院课程号:11033325 考试日期:2010/01/06/ 考试方式: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分/每小题,共10分) 1.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的是(B)。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切削宽度 2.轴类零件加工中,为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常采用(C)作为定位基准。 A、选精度高的外圆 B、选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C、两端中心孔 D、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不加工的外圆 3.经济加工精度系指采用某种加工方法(C)。 A、能达到的最高精磨 B、能达到的平均精度 C、在正常条以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D、在最不利条以下所能保证的精度 4.下列陈述错误的是(D)。 A、加工所要求的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限制是欠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B、欠定位和过定位可能同时存在。 C、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精度较高,夹具的定位元件的精度也高,过定位是可以允许的。 D、当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大于六个时,才会出现过定位。 5.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 时,则应以(A)为基准。 A、不加工表面 B、加工表面本身 C、精基准 D、三者都对6.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可将切削层划分为三个区,那么,加工硬化现象发 生在(C)区内。 A、第一变形区 B、第二变形区 C、第三变形区 D、第一变形区和第三变形区 7.砂轮的硬度是指(B)。 A、磨粒的硬度 B、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C、结合剂的硬度 D、磨粒、 结合剂、气孔的体积比例 8.减轻或消除自激振动的措施有(B)。 A、增大系统刚度 B、增大系统阻尼 C、增大系统质量 D、隔振 9.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A)的车 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后角 D、刀尖圆弧半径 10.在材料为45#的工件上加工一个Φ40H7的孔(没有底孔)要求Ra=0.4, 表面要求淬火处理,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C)。 A、钻-扩-粗铰-精铰 B、钻-扩-精镗-金刚镗 C、钻-扩-粗磨-精磨 D、钻-粗拉-精拉 二、填空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 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确定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先基面后其它、先粗后精、先主后 次、先面后孔。 3.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 间以及准备终结时间组成。 4.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进行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PLC试题和答案

PLC试题 一、填空题 1、电气控制图中,接触器的索引如果为:则表示在图中接触器KM1有 3 个主触点在图中 2 区;接触器KM1有1个辅助常闭触点在图中 13 区。 2、电气控制电路图中,接触器的索引如果为右所示,则表示在图中接触器KM1有 3 个主触点在图中 2 区;接触器KM1有 0 个辅助常闭触点。 3、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进行长期过载保护的电器。 4、电气控制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 5、按国标规定,“停止”按钮必须是红色,“启动”按钮必须是绿色。 6、熔断器是短路保护的电器。 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的互锁种类可以分为电气互锁和机械(按钮)互锁。 8、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二、简答题 1、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相应直流电源,或者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相应交流电源,将分别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直流电磁线圈匝数多,接到交流电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能平衡外部电压,器械不动作; 交流电磁线圈匝数少,接到直流电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足以平衡外部电压,易烧坏器械。 2、简述速度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答:速度继电器的转子空套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定子中嵌有磁性导条,一旦电动机转动,带动转子在定子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继而产生电磁转

矩,使定子向轴转动方向偏摆一定角度,从而使定子柄拨动触点系统动作。当转速下降,转矩减小,定子柄在弹簧力的反作用力下复位,触点系统也复位。 三、设计题 1、试设计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要求加入基本的保护环节。参考电路: 2、试设计一可以实现两地同时控制同一电动机起停的控制电路。 参考电路: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数学考试试题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数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86题)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 A.2x+3 B.-(2x+3) C. D. 3. 化简3a+2b-4a= A.2b-a B. C.-2ab D.b 4. A. B. C. D. 5. 因式分解 A. B. C. D.

6. A.(x+6)(x+1) B.(x-6)(x-1) C.(x+2)(x+3) D.(x-2)(x-3) 7. 分母有理化 A. B. C. D. 8. A. B.-15 C. D. 9. x=-1是方程3a-2x=a的解,则a的值为( ) A.-1 B.1 C. D.以上都不对 10.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k=( ) A.-5 B.9 C.-9 D.5 12. 的解是( ) A.x=-1 B.x=-5 C.x=-1和x=-5 D.x=1和x=5

13. 集合用区间表示是( ) A. B. C. D. 14. 集合用区间表示是( ) A. B. C. D. 15. 设集合,则这两个集合满足的关系是( ) A. B. C. D. 16. 设集合,则( ) A. B. C.空集 D.实数集 17. 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1,5) D.[-1,5] 18. 下列4个函数中,与函数定义域相同的函数是( ) A. B. C. D. 19. 已知函数,则( )

A.-1 B.0 C.-4 D.5 20. 设函数且,则( ) A. B.1 C.2 D. 21. 下列函数中,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是( ) A. B. C. D. 22. 函数的奇偶性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23. 已知在上单调递增,则在上的最大值是(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24.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25. 一次函数是奇函数,则( ) A.1 或 2 B.1 C.2 D.以上都不对 26. 反比例函数是减函数,则( ) A.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