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最新整理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最新整理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最新整理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中考历史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1.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力排众难收x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3.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x 疆的是 ( )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4.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5.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6.向列强保证今后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 ( )

A.慈禧太后

B.李鸿章

C.光绪帝

D.阿古柏

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

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

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 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 )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中日《马关条约》中,除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外,还割让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广州

10.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农*动的八国之一的“奥国”是指 ( )

A.澳大利亚

B.奥地利

C.奥匈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 ( )

A.发动了洋务运动

B.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12.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的12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帮他挑选出来( )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13.近代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4.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15.“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

A.南京

B.南昌

C.北京

D.武昌

18.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1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20.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中外纪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5个小题,共30分。其中21题6分,22题10分,23题5分,24题5分,25题4分)

21.相关链接(6分)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标志是。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签订了《》

(4)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形成的标志是。

(5)近代中国两场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侵略运动的名称是和

2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完成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图2图3图4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运动的口号

是什么?(2分)

(2)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

质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仁人志士怎样

的启示与教训(2分)

(3)依据图3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此历

史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4)图4中的人物领导了一次什么运动?这次运动发展到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是指什么?(1分)

(5)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引自马克思的话

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

劫掠情景?(2分)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1分)

(3)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1分)

(4)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赔款

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个?(3分)

(2)除了在“第一次较量”中失败外,清政府还打了哪些败仗?(列举两个即可)(1分)

(3)这段屈辱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B B A B A A D D C C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B B C D D A D B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5个小题,共30分。其中21题6分,22题10分,23题5分,24题5分,25题4分)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2分)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1分)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1分)

(3)辛亥革命。(1分)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分)。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

(4)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1分)

(5)民主、科学。(1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成理即可)(1分)

24.(5分)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辛丑条约》(3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成理即可)(1分)

25.(4分)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争回青岛其中任意一项即可,(1分) 1919年(1分)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

(3)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