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运放电路试题及答案

集成运放电路试题及答案

集成运放电路试题及答案
集成运放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集成运放电路

一、填空题

1、(3-1,低)理想集成运放的A ud=,K CMR=。

2、(3-1,低)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输入电阻ri=,开环差模输出电阻ro=。

3、(3-1,中)电压比较器中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电压Uo只有或

两种的状态。

4、(3-1,低)集成运放工作在线形区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 。

5、(3-1,难)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形区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1,中)集成运放在输入电压为零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输出电压,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7、(3-2,低)反相输入式的线性集成运放适合放大(a.电流、b.电压) 信号,同相输入式的线性集成运放适合放大(a.电流、b.电压)信号。

8、(3-2,中)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组成电压(a.并联、b.串联)负反馈电路,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组成电压(a.并联、b.串联)负反馈电路。

9、(3-2,中)分别选择“反相”或“同相”填入下列各空内。

(1)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而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等于输入电压。

(2)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小。

(3)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4)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大于1,而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小于零。

10、(3-2,难)分别填入各种放大器名称

(1)运算电路可实现A u>1的放大器。

(2)运算电路可实现A u<0的放大器。

(3)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大于零。

(5)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小于零。

11、(3-3,中)集成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路有、等。

12、(3-3,中)在运算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

13、(3-3,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区应用的重要依据。

二、选择题

1、(3-1,中)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输入失调电压

B、开环放大倍数

C、共模抑制比

D、最大工作电流

2、(3-1,低)差模输入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

A、和

B、差

C、比值

D、平均值

3、(3-1,低)差模放大倍数是指什么之比。

A、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

B、输出差模量与输入差模量

C、输出共模量与输入共模量

D、输出直流量与输入直流量

4、(3-2,难)如图所示理想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Uo应为。

A、-6V

B、-4V

C、-2V

D、-1V

5、(3-2,中)集成运放组成_________输入放大器的输入电流基本上等于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

A、同相

B、反相

C、差动

D、以上三种都不行

6、(3-2,中)集成运放组成_______输入放大器的输入电流几乎等于零。

A、同相

B、反相

C、差动

D、以上三种都不行

7、(3-2,中)集成运放组成__________输入放大器输入电阻大。

A、同相

B、反相

C、差动

D、以上三种都不行

8、(3-2,难)在多个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要求各输入信号互不影响,宜采用________输入方式的电路。

A、同相

B、反相

C、差动

D、以上三种都不行

9、(3-2,低)如要求能放大两信号的差值,又能抑制共模信号,采用_____ 输入方式电路。

A、同相

B、反相

C、差动

D、以上三种都不行

10、(3-2,低)输出量与若干个输入量之和成比例关系的电路称为________。

A.加法电路

B.减法电路

C.积分电路

D.微分电路

11、(3-2,中)_________运算电路可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

A、微分

B、积分

C、乘法

D、除法

12、(3-2,中)如果要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13、(3-2,中)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A、加法运算电路

B、减法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14、(3-2,中)欲实现A 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15、(3-2,中)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16、(3-2,中)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微分运算电路

17、(3-3,中)集成运放放大电路调零和消振应在_______进行。

A、加信号前

B、加信号后

C、自激振荡情况下

D、以上情况都不行

18、(3-3,难)相对来说,_____________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强。

A、单限

B、滞回

C、窗口

D、集成电压

三、判断题

1、(3-1,中)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形区时,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 )

2、(3-1,低)理想的差动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

3、(3-1,中)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 IO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

4、(3-1,中)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I IO是两端电流之差。( )

5、(3-1,低)运放的共模抑制比c

d CMR A A K ( ) 6、(3-1,难)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7、(3-1,难)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8、(3-1,低)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负反馈。( )

9、(3-2,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数值一定大于或等于1。( )

10、(3-2,低)在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

11、(3-2,低)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 )

12、(3-2,中)集成运放电路必须引入深度负反馈。( )

13、(3-2,难)运放在深度负反馈情况下,放大特性与运放本身参数无关,仅取决于外接电路

元件及其参数,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运放的特性参数。( )

14、(3-2,中)集成运放构成放大电路不但能放大交流信号,也能放大直流信号。( )

15、(3-2,难)为了提高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增益,可选用10MΩ电阻作为反馈电阻。

( )

16、(3-2,中)反相输入式集成运放的虚地可以直接接地。( )

17、(3-3,中)只要集成运放引入正反馈,就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

18、(3-3,中)一般情况下,在电压比较器中,集成运放不是工作在开环状态,就是仅仅引入了正反馈。( )

四、简答题

1、(3-1,中)理想运算放大器有哪些特点?什么是“虚断”和“虚短”?

2、(3-1,难)关系式u o =A(u +-u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深度负反馈才能使运放工作于线形区?

3、(3-2,中)试从反馈的角度比较同相比例放大器和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的异同点?

4、(3-2,易)试列举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5、(3-3,易)试列举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五、计算题

1、(3-2,中)加法器电路如图所示,设R1=R2=R F,试根据输入电压波形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2、(3-2,中)运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F=2R1,Ui=-2V,求Uo。

3、(3-2,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1=3KΩ,若希望它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7,试估算Rf 和R2的值。

4、(3-2,难)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Uo 的表达式(可用逐级求输出电压的方法)。

5、(3-2,中)电路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下,U O 和U i 的关系式。

(1)S 1和S 3闭合,S 2断开时;

(2)S 1和S 2闭合,S 3断开时。

6、(3-2,难)在下图所示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12R =k Ω,2=2R k Ω,F 10R =k Ω, 318R = k Ω,1i u =V ,求o u 。

7、(3-2,难)电路如下图所示,110R =k Ω,220R =k Ω,F 100R =k Ω,i10.2u =V ,i20.5u =-V , 求输出电压o u 。

8、(3-2,难) 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填表。

u I /V 0.1 0.5 1.0 1.5

u O1/V

u O2/V

9、(3-2,中)有一个比例运算电路, 输入电阻R i =20kΩ, 比例系数为-100,则其采用何种比例运算电路?反馈电阻值为多少?

10、(3-2,难)电路如右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u I为2V的直流信号。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1)R2短路;(2)R3短路;(3)R4短路;(4)R4断路。

顶尖电子工程师笔记(不看后悔)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一) 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元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算放大器有好些个型号,在详细的性能参数上有几个差别,但原理和应用方法一样。 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有且只有一个输出端。部分运算放大器除了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外,还有几个改善性能的补偿引脚。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而明显的变化。所以,能够用来制作智能窗帘、路灯自动开关、照相机快门时间自动调节器等。 干簧管是能够通过磁场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元件。干簧管内部由软磁金属簧片组成,在有磁场的情况,金属簧片能够聚集磁力线并使受到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二) 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电容能够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通高频交流电,阻碍低频交流电。 电容的作用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这八个字是根据“充放电”三个字得出来的,不理解没关系,先死记硬背住。 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是比较合适的。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三) 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因为这四个字,电感能够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通低频交流电,阻碍高频交流电。电感的作用再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这八个字是根据“电磁转换”三个字得出来的。 电感是电容的死对头。另外,电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电流和磁场必需同时存在。电流要消失,磁场会消失;磁场要消失,电流会消失;磁场南北极变化,电流正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张冶沁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基本运算电路设计 实验类型: 电路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2.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方法。 3.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现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实现反相减法运算电路 3.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4.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选做) 5.查看积分电路的输出轨迹(选做) 三、主要仪器设备 HY3003D-3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 实验箱LM358运放模块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1) 按设计的运算电路进行连接。 2) 静态测试:将输入接地,测试直流输出电压。保证零输入时电路为零输出。 3) 调出0.2V 三角波和0.5V 方波,送示波器验证。 4) V S1输入0.2V 三角波,V S2输入0.5V 方波,用示波器双踪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确认电路功能正确。记录示波器波形(坐标对齐,注明幅值)。 2. 减法器(差分放大电路) 减法器电路,为了消除输入偏置电流以及输入共模成分的影响,要求R1=R2、RF=R3。

1) 按设计的运算电路进行连接。 2) 静态测试:输入接地,保证零输入时为零输出。 3) V S1和V S2输入正弦波(频率和幅值),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确认电路功能正确。 4) 用示波器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幅值,记到表格中。 3.用积分电路转换方波为三角波 电路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 IO、V IO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 在t<<τ2(τ2=R2C)的条件下,若V S为常数,则V O与t将近似成线性关系。因此,当V S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 P<<τ2时(T 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 O将转变为三角波,且方波的周期越小,三角波的线性越好,但三角波的幅度将随之减小。 1) 连接积分电路,加入方波信号(幅度?)。 2) 选择频率,使T P <<τ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和输入波形,记录线性情况和幅度。 3) 改变方波频率,使T P ≈τ2,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线性情况和幅度的变化。 4) 改变方波频率,使T P >>τ2,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的线性情况和幅度的变化。 4.同相比例运算电压传输特性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同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其特点是输入电阻比较大,电阻R’的接入同样是为了消除平均偏置电流的影响,故要求R’=R1//R F。 1) 连接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 静态测试:输入接地,保证零输入时为零输出。 3) 加入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验证电路功能。 4) 用示波器测出电压传输特性:示波器选择XY显示模式,选择适合的按钮设置。 5) 适当增大输入信号,使示波器显示整个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即包含线性放大区和饱和区)。

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习题解答

第7章 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了集成运放的比例、加减、积分、微分、对数、指数和乘法等模拟运算电路及其应用电路以及集成运放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表为本章的教学基本要求。 表 第7章教学内容与要求 学完本章后应能运用虚短和虚断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掌握比例、求和、积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理解微分电路、对数运算电路、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和输出与输入的函数关系,并能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上述有关电路。 本章主要知识点 1. 集成运放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的特点 由于实际集成运放与理想集成运放比较接近,因此在分析、计算应用电路时,用理想集成运放代替实际集成运放所带来的误差并不严重,在一般工程计算中是允许的。本章中凡未特别说明,均将集成运放视为理想集成运放。 集成运放的应用划分为两大类: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 (1) 线性应用及其特点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必须引入深度负反馈或是兼有正反馈而以负反馈为主,此时其输出量与净输入量成线性关系,但是整个应用电路的输出和输入也可能是非线性关系。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它的输出信号o U 和输入信号(同相输入端+U 和反相输入端-U 之差)满足式(7-1) )(od o -+-=U U A U (7-1) 在理想情况下,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满足虚短和虚断。虚短:是指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几乎等于零;虚断:是指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即 虚短:0≈-+-U U 或 +-≈U U 虚断:0≈=+-I I

(2) 非线性应用及其特点 非线性应用中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电路为开环或正反馈状态,集成运放的输出量与净输入量成非线性关系)(od o +--≠U U A U 。输入端有很微小的变化量时,输出电压为正饱和电压或负饱和电压值(饱和电压接近正、负电源电压),+-=U U 为两种状态的转折点。即 当+->U U 时,OL o U U = 当+-

运放设计原理

运放设计原理 一、集成电路及其特点 集成电路是利用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集成工艺,把晶体管,电阻,导线等集中制作在一小块半导体(硅)基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按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大类,其中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线性集成电路,以下简称集成运放)是模拟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它实质上是一个高增益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的特点 1.单个元件精度不高,受温度影响也大,但元器件的性能参数比较一致,对 称性好。适合于组成差动电路。 2.阻值太高或太低的电阻不易制造,在集成电路中管子用得多而电阻用得少。 3.大电容和电感不易制造,多级放大电路都用直接耦合。 4. 在集成电路中,为了不使工艺复杂,尽量采用单一类型的管子,元件种类也 要少所以,集成电路在形式上和分立元件电路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和特点。常用 二极管和三极管组成的恒流源和电流源代替大的集电极电阻和提供微小的偏量 电流,二极管用三极管的发射结代替 5.在集成电路中,NPN管都做成纵向管,β大;PNP管都做成横向管,β小 而PN结耐压高。NPN管和PNP管无法配对使用。对PNP管,β和(β+1) 差别大,I B往往不能忽略。 二、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组成

2.作用 如图所示,集成运放电路由四部分组成,输入级是一个双端输入的高性能差动放大电阻,要求其R i高,A od大,K CMR大,静态电流小,该级的好坏直接影响集成运放的大多数性能参数,所以更新变化最多。中间级的作用是使集成运放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故多采用复合管做放大管,以电流源做集电极负载。输出级要求具有线性范围宽,输出电阻小,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偏置电路用于设置集成运放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三、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1.符号 同相输入端表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相位相同,若u P >0,则u O >0;u P <0,则u O <0. 反相输入端表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相位相反,若u N >0,则u O <0;反之u N <0,则u O >0. 2.电压的传输特性

运放的应用实例和设计指南

1.1运放的典型设计和应用 1.1.1运放的典型应用 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虚断,虚短。对于不熟悉的运放应用电路,就使用该基本分析方法。 运放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1) 运放在有源滤波中的应用 图有源滤波 上图是典型的有源滤波电路(赛伦-凯电路,是巴特沃兹电路的一种)。有源滤波的好处是可以让大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更快速的衰减,而且滤波特性对电容、电阻的要求不高。 该电路的设计要点是:在满足合适的截止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233和R230的阻值选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选取一致(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滤波性能的情况下,将器件的种类归一化。 其中电阻R280是防止输入悬空,会导致运放输出异常。 滤波最常用的3种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为 巴特沃兹,单调下降,曲线平坦最平滑; 切比雪夫,迅速衰减,但通带中有纹波; 贝塞尔(椭圆),相移与频率成正比,群延时基本是恒定。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 电路的画法和截止频率 2) 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应用 R785K1 ACH_BF1 FREN1 U85PS2801-1 1 2 4 3 R273 1K R274 1K C213 22nF FREN1 R292 200K - + U87B LM393DR2G 5 6 7 R275 1K 图电压比较 上图是典型信号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通过比较器LM393,将其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存在反相,让软件处理一下就可以),该电路在交流信号测频中广泛使用。 该电路实际上是过零比较器和深度放大电路的结合。 将输出进行(1+R292/R273)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高,方波的上升边缘越陡峭。 该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器件的阻值要注意,那就是R275,R275决定了方波的上升速度。 3)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如图所示,恒流原理分析过程如下: U5B(上图中下边的运放)为电压跟随器,故V4 V1=; 由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原理,对于运放U4A(上图中上边的运放)有:V5 V3=;

第六章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典型例题

第六章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 运算电路 例6-1例6-2例6-3例6-4例6-5例6-6例6-7例6-8例6-9 例6-10例6-11 乘法器电路 例6-12例6-13例6-14 非理想运放电路分析 例6-15 【例6-1】试用你所学过的基本电路将一个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的三角波电压。要求用方框图说明转换思路,并在各方框内分别写出电路的名 称。 【相关知识】 波形变换,各种运算电路。 【解题思路】 利用集成运放所组成的各种基本电路可以实现多种波形变换;例如,利用积分运算电路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利用微分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 变为方波,利用乘方运算电路可将正弦波实现二倍频,利用电压比较器可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解题过程】 先通过乘方运算电路实现正弦波的二倍频,再经过零比较器变为方波,最后经积分运算电路变为三角波,方框图如图(a)所示。 【其它解题方法】 先通过零比较器将正弦波变为方波,再经积分运算电路变为三角波,最后经绝对值运算电路(精密整流电路)实现二倍频,方框图如图(b)所示。

实际上,还可以有其它方案,如比较器采用滞回比较器等。 【例6-2】电路如图(a)所示。设为A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等于5V。 (1)若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2)试说明本电路中稳压管的作用。 图(a) 图(b) 【相关知识】 反相输入比例器、稳压管、运放。 【解题思路】 (1)当稳压管截止时,电路为反相比例器。 (2)当稳压管导通后,输出电压被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解题过程】 (1)当时,稳压管截止,电路的电压增益 故输出电压

专用集成电路

实验一 EDA软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Xilinx ISE 9.2的VHDL输入方法、原理图文件输入和元件库的调用方法。 2、掌握Xilinx ISE 9.2软件元件的生成方法和调用方法、编译、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 3、掌握Xilinx ISE 9.2原理图设计、管脚分配、综合与实现、数据流下载方法。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Quartus II软件或xilinx ISE 三、实验内容: 1、本实验以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为例,在Xilinx ISE 9.2软件平台上完成设计电 路的VHDL文本输入、语法检查、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下载芯片选择Xilinx公司的CoolRunner II系列XC2C256-7PQ208作为目标仿真芯片。 2、用1中所设计的的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生成一个LS74138元件,在Xilinx ISE 9.2软件原理图设计平台上完成LS74138元件的调用,用原理图的方法设计三线八线译 码器(LS74138),实现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1、三线八线译码器(LS 74138)VHDL电路设计 (1)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的VHDL源程序的输入 打开Xilinx ISE 6.2编程环境软件Project Navigator,执行“file”菜单中的【New Project】命令,为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建立设计项目。项目名称【Project Name】为“Shiyan”,工程建立路径为“C:\Xilinx\bin\Shiyan1”,其中“顶层模块类型(Top-Level Module Type)”为硬件描述语言(HDL),如图1所示。 图1 点击【下一步】,弹出【Select the Device and Design Flow for the Project】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进行硬件芯片选择与工程设计工具配置过程。

运放内部电路结构涉及知识点讲解

运放内部电路结构涉及知识点讲解 专栏介绍本课程为运放专题讲解,重点讲解了运放的内部电路结构,帮助深入理解运放的工作原理。运放是设计使用非常频繁且非常重要器件,通常在信号放大,电流采样电路里常见,对于初学者经常感到困惑,所以掌握好能够帮助你很好的分析电路,使你在处理信号电路设计时得心应手,本课程会通过空气净化器项目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让大家快速的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能够独立做项目的研发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涉及知识点: 1、什么叫推挽电路?什么叫射极输出?推挽电路为什么能实现电压跟随,电流放大?为什么推挽电路不会出现串红现象? 2、什么叫运算放大器?为什么说运放在电路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详细讲解运算放大器内部三大结构。 4、详细讲解三极管放大电路,什么叫三极管的Q点,以及Q点如何设置,以及由此引出的直流偏置电路,什么叫交流耦合,交流信号如何传递耦合,输出极性如何? 5、什么叫差分输入?为什么要引入差分输入,如何提高差分信号的放大能力? 6、什么叫共模干扰?如何抑制共模干扰? 7、什么叫反馈,负反馈,反馈的重要作用,详细讲解运放为什么引入深度负反馈才能工作在放大区。为什么说运放的反馈网络是工作稳定的? 8、详细讲解运放的四种构成形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以及如何判断? 9、详细讲解为什么引入深度负反馈后的运放有着“虚短”和“虚断”的两个重要特征。 10、如何设计运放放大电路,如何根据“虚短”和“虚断”计算放大倍数。 受众群体有哪些? 1、如果你还是学生,正厌倦于枯燥的课堂理论课程,想得到电子技术研发的实战经验; 2、如果你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想积累一些设计研发经验凭此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理想的高薪工作;

集成运放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日期: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 开环电压增益A ud =∞ 输入阻抗r i 输出阻抗r =0 o =∞ 带宽 f BW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 O =A ud (U +-U -) 由于A ud =∞,而U O 为有限值,因此,U +-U -≈0。即U +≈U -,称为“虚短”。 (2)由于r i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 IB =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6-1所示。对于理想运放, 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 2=R 1 // R F 。 图6-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6-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 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6-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R R U R R ( U i22 F i11F O +-= R 3=R 1 // R 2 // R F 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6-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1 F O )U R R (1U + = R 2=R 1 // R F 当R 1→∞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6-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R 2=R F , i 1 F O U R R U - =

专用集成电路AD的设计

A/D转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简单的LDO稳压电路 (2)掌握Cadence ic平台下进行ASIC设计的步骤; (3)了解专用集成电路及其发展,掌握其设计流程; 二.A/D转换器的原理: A/D转换器是用来通过一定的电路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 模拟量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信号,也可以是压力、温度、湿度、位移、声音等非电信号。但在A/D转换前,输入到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必须经各种传感器把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压信号。符号框图如下: 数字输出量 常用的几种A/D器为; (1):逐次比较型 逐次比较型AD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 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值。其电路规模属于中等。其优点是速度较高、功耗低,在低分辩率(<12位)时价格便宜,但高精度(>12位)时价格很高。 (2): 积分型 积分型AD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或频率(脉冲频率),然后由定时器/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其优点是用简单电路就能获得高分辨率,但缺点是由于转换精度依赖于积分时间,因此转换速率极低。初期的单片AD转换器大多采用积分型,现在逐次比较型已逐步成为主流。 (3):并行比较型/串并行比较型

并行比较型AD采用多个比较器,仅作一次比较而实行转换,又称FLash(快速)型。由于转换速率极高,n位的转换需要2n-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也极大,价格也高,只适用于视频AD转换器等速度特别高的领域。 串并行比较型AD结构上介于并行型和逐次比较型之间,最典型的是由2个n/2位的并行型AD转换器配合DA转换器组成,用两次比较实行转换,所以称为Half flash(半快速)型。还有分成三步或多步实现AD转换的叫做分级型AD,而从转换时序角度又可称为流水线型AD,现代的分级型AD中还加入了对多次转换结果作数字运算而修正特性等功能。这类AD速度比逐次比较型高,电路规模比并行型小。 一.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1)分辨率,指数字量的变化,一个最小量时模拟信号的变化量,定义为满刻度与2^n的比值。分辨率又称精度,通常以数字信号的位数来表示。 (2)转换速率,是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AD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积分型AD的转换时间是毫秒级属低速AD,逐次比较型AD是微秒级,属中速AD,全并行/串并行型AD可达到纳秒级。采样时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两次转换的间隔。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常用单位ksps 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 (3)量化误差,由于AD的有限分辩率而引起的误差,即有限分辩率AD的阶梯状转移特性曲线与无限分辩率AD(理想AD)的转移特性曲线(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通常是1 个或半个最小数字量的模拟变化量,表示为1LSB、1/2LSB。(4)偏移误差,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的值,可外接电位器调至最小。(5)满刻度误差,满度输出时对应的输入信号与理想输入信号值之差。 (6)线性度,实际转换器的转移函数与理想直线的最大偏移,不包括以上三种误差。 三、实验步骤 此次实验的A/D转换器用的为逐次比较型,原理图如下: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定义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一节学习要求 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恒流源 第三节差分式放大电路 第四节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第五节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要紧参数 第六节场效应管简介 第一节学习要求 1. 掌握差不多镜象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电路结构及差不多特性。 2. 掌握差模信号、共模信号的定义与特点。 3. 掌握差不多型和恒流源型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特点,会熟练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熟悉四种电路的连接方式及输入输出电压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4. 熟练分析差分放大器对差模小信号输入时的放大特性,共模抑制比。会计算A VD、R id、 R ic、 R od、 R oc、K CMR。 5.熟悉运放的要紧技术指标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一般电路

结构。 学习重点: 掌握集成运放的差不多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习难点: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的分析 集成电路简介 集成电路是在一小块 P型硅晶片衬底上,制成多个晶体管 ( 或FET)、电阻、电容,组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在结构上的特点: 1. 采纳直接耦合方式。 2. 为克服直接耦合方式带来的温漂现象,采纳了温度补偿的手段 ----输入级是差放电路。 3. 大量采纳BJT或FET构成恒流源 ,代替大阻值R ,或用于设置静态电流。 4. 采纳复合管接法以改进单管性能。 集成电路分为数字和模拟两大部分。 返回 第二节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恒流源 一、差不多镜象电流源

电路如图6.1所示。T1,T2参数完全相同,即 β1=β2,I CEO1=I CEO2 ,从电路中可知V BE1=V BE2,I E1=I E2,I C1=I C2 3 / 34

简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发展及典型精典应用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科技小论文 简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发展及典型精典 应用电路 姓名: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6级5班 指导老师: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934年的某天,哈里·布莱克(Harry·Black)搭渡从他家所在的纽约到贝尔实验室所在的新泽西去上班。渡船舒缓了他那紧张的神经,使得他可以做一些概念性的思考。哈里有个难题要解决:当电话线延伸得很长时,信号需要放大。但放大器是如此的不可靠,使得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制约。首先,初始增益误差很大,但这个问题很快就通过使用一个调节器解决了。第二,即使放大器在出厂时调节好了,但是在现场应用的时候,增益的大范围漂移使得音量太低或者输入的语音失真。 为了制造一个稳定的放大器,很多的方法都尝试过了,但是变化的温度和极差的电话线供电状况所导致的增益漂移,一直难以克服。被动元件比主动元件有更好的漂移特性,如果放大器的增益取决于被动元件的话,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在这次搭渡途中,哈里构思了这样一个新奇的解决方法,并记录了下来。 这个方法首先需要制造一个增益比实际应用所需增益要大的放大器,然后将部分的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使得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反馈元件)增益取决于反馈回路而不是放大器本身。这样,电路增益也就取决于被动的反馈元件而不是主动的放大器,这叫做负反馈,是现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哈里在渡船上记录了史上第一个有意设计的反馈电路,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在这之前,有人曾无意构建过反馈电路,只不过忽视了它的效果而已。起初,管理层和放大器设计者有很大的抱怨:“设计一个30-KHz增益带宽积(GBW)的放大器已经够难的了,现在这个傻瓜想要我们设计成3-MHz的增益带宽积,但他却只是用来搭建一个30-KHz增益带宽积的电路!”然而,时间证明哈里是对的。但是哈里没有深入探讨这带来的一个次要问题——振荡。当使用大开环增益的放大器来构建闭环电路时,有时会振荡。直至40年代人们才弄懂了个中原因,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经过冗长繁琐的计算,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人能想出简单易懂的方法来。 1945年,H.W.Bode提出了图形化方式分析反馈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此前反馈的分析是通过乘除法来完成的,传函的计算十分费时费力,需要知道的是,直至70年代前工程师是没有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波特使用了对数的方法将复杂的数学计算转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形分析,虽然设计反馈系统仍然很复杂,但不再是只被“暗室”里的少数电子工程师所掌握的“艺术”了。任何电子工程师都可以使用波特图去寻找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反馈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增长。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模拟计算机!它使用预先编排的方程和输入数据来计算输出,因为这种“编程”是硬件连线的——搭建一系列的电路,这种局限性最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武汉理工大学 开放性实验报告 (A类)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日期2018.1.14 姓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采用LM324集成运放完成反相放大器与加法器设计 2、电源为单5V供电,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测试负载为50Ω输出误差 不大于5% 3、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V1≤50mV,V2=1V,输出为-10V1+V2. 二、实验原理(详细写出理论计算、理论电路分析过程)(不超过1页) 通过使用LM324来设计反相放大器和加法器,因为每一个芯片内都有4个运放,所以我们就是使用其内部的运放来连接成运算放大器电路。 我们采用两个芯片串联的方式进行芯片的级联。对于反相放大器,输出电压Vo=-Rf/R1*Vi;对于同相加法器,Vo=(Rf/R1*Vi1+Rf/R2*Vi2)。 由于对该运放使用单电源5V供电,故需要对整个电路的共地端进行 2.5V 的直流偏置。为实现2.5V的共地端,在这里采用了电压跟随器的运放模型。2.5V 的分压点用两个相同100k的电阻进行分压,并根据经验选取了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并联在2.5V分压点处,起滤除电源噪声的作用。最终由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作为后面电路的共地端。同样为使反相放大器能够放大10倍,有-Rf/R1=-10,即Rf=10R1,可取R1=10kΩ,Rf=100kΩ,则R2=R1//Rf。对于加法器,有R1=R2=Rf,均取为100kΩ,则R=100kΩ。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专用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简易电子琴 通信工程学院 011051班 侯珂

01105023 目录 1 引言 (1) 1.1设计的目的 (1) 1.2设计的基本内容 (2) 2 EDA、VHDL简介 (2) 2.1EDA技术 (2) 2.2硬件描述语言——VHDL (3) 2.2.1 VHDL的简介 (3) 2.2.2 VHDL语言的特点 (3) 2.2.3 VHDL的设计流程 (4) 3 简易电子琴设计过程 (5) 3.1简易电子琴的工作原理 (5) 3.2简易电子琴的工作流程图 (5) 3.3简易电子琴中各模块的设计 (6) 3.3.1 乐曲自动演奏模块 (7) 3.3.2 音调发生模块 (8) 3.3.3 数控分频模块 (9)

3.3.4 顶层设计 (10) 4 系统仿真 (12) 5 结束语 (14) 收获和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15) 附录 (16)

1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这些电子产品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学习的是计算机组成的理论知识,而课程设计正是对我们学习的理论的实践与巩固。本设计主要介绍的是一个用超高速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的一个具有若干功能的简易电子琴,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时钟分频器。 摘要本系统是采用EDA技术设计的一个简易的八音符电子琴,该系统基于计算机中时钟分频器的原理,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它可以通过按键输入来控制音响。系统由乐曲自动演奏模块、音调发生模块和数控分频模块三个部分组成。系统实现是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按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编程、时序仿真、整合。本系统功能比较齐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字电子琴、EDA、VHDL、音调发生 1.1 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在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的基础上,了解EDA技术,掌握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方法和思想,通过学习的VHDL语言结合电子电路的设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所学的课程知识,例如本课程设计就是基于所学的计算机原理中的时钟分频器和定时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巩固和综合运用计算机原理中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且提高自己通过所学理论分析、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实验类型:同组学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研究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三种输入方式。 3.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4.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5.学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波形变换 二、实验容和原理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2.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 3.实现单一信号同相比例运算(选做) 4.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测量闭环传输特性:Vo = f (Vs) 5.实现两个信号的减法(差分)运算 6.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 7.实现积分运算(选做) 8.设置输出初态电压等于零;输入接固定直流电压,断开K2,进入积分;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变化(如何设轴,Y轴和触发方式) 9.波形转换—方波转换成三角波 10.设:T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τ=R2C 11.在T p<<τ、T p ≈τ、T p>>τ三种情况下加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和输入波形,记录线性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集成运算电路实验板;通用运算放大器μA741、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2.MS8200G型数字多用表;XJ4318型双踪示波器;XJ1631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DF2172B型交流电压表;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第六节 集成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典型例题

例6-6例例 例例 例例 【例6-1】试用你所学过的基本电路将一个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的三角波电压。要求用方框图说明转换思路,并在各方框内分别写出电路的名称。 【相关知识】 波形变换,各种运算电路。 【解题思路】 利用集成运放所组成的各种基本电路可以实现多种波形变换;例如,利用积分运算电路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利用微分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变为方波,利用乘方运算电路可将正弦波实现二倍频,利用电压比较器可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解题过程】 先通过乘方运算电路实现正弦波的二倍频,再经过零比较器变为方波,最后经积分运算电路变为三角波,方框图如图(a)所示。 【其它解题方法】 先通过零比较器将正弦波变为方波,再经积分运算电路变为三角波,最后经绝对值运算电路(精密整流电路)实现二倍频,方框图如图(b)所示。

实际上,还可以有其它方案,如比较器采用滞回比较器等。 【例6-2】电路如图(a)所示。设为A理想的运算放大器,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等于5V。 (1)若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2)试说明本电路中稳压管的作用。 图(a) 图(b) 【相关知识】 反相输入比例器、稳压管、运放。 【解题思路】 (1)当稳压管截止时,电路为反相比例器。 (2)当稳压管导通后,输出电压被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解题过程】 (1)当时,稳压管截止,电路的电压增益 故输出电压

当时,稳压管导通,电路的输出电压被限制在,即。根据以上分析,可画出的波形如图(c)所示。 图(c) (2)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当输入信号较小时,电路能线性放大;当输入信号较大时稳压管起限幅的作用。 【例6-3】在图(a)示电路中,已知, ,,设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试分别求出当电位器的滑动端移到最上端、中间位置和最下端时的输出电压的值。 图(a) 【相关知识】 反相输入比例器。 【解题思路】 当时电路工作闭环状态;当时电路工作开环状态。 【解题过程】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及应用(完整电子教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及应用(完整电子教案) 3.1 集成运算放大器认识与基本应用 在太阳能充放电保护电路中要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17 实现电路电压检测,并通过 三极管开关电路实现电路的控制。首先来看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项目任务】 测试如下图所示,分别测量该电路的输出情况,并分析电压放大倍数。 信息单】 集成运放的实物如图3.2 所示。 图3.2 集成运算放大 1. 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符号 各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相似,主要都是由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以及偏置电路组成,如图3.3 所示。输入级一般由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的差动放大电路组成;中间级的作用是获得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由共射极电路承担;输出级要求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一般采用射极跟随器;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各级电路供给合理的偏置电流。

图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集成运放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如图3.4 所示。 图3.4 集成运放的图形和文字符号 其中“ -”称为反相输入端,即当信号在该端进入时,输出相位与输入相位相反;而 “+”称为同相输入端,输出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 2. 集成运放的基本技术指标集成运放的基本技术指标如下。 ⑴输入失调电压U OS 实际的集成运放难以做到差动输入级完全对称,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规定在室温(25℃ )及标准电源电压下,为了使输出电压为零,需在集成运放的两输入端额外附加补偿电压,称之为输入失调电压U OS,U OS 越小越好,一般约为0.5~5mV 。 ⑵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 集成运放在开环时(无外加反馈时),输出电压与输入差模信号的电压之比称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它是决定运放运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常用分贝(dB) 表示,目前最高值可 达140dB(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达107)。 ⑶共模抑制比K CMRR K CMRR 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即K CMRR = A A od,其含义与差 动放大器中所定义的K CMRR 相同,高质量的运放K CMRR 可达160dB 。 ⑷差模输入电阻r id r id 是集成运放在开环时输入电压变化量与由它引起的输入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即从输入端看进去的动态电阻,一般为M Ω数量级,以场效应晶体管为输入级的r id 可达104M Ω。分析集成运放应用电路时,把集成运放看成理想运算放大器可以使分析简化。实际集成运放绝大部分接近理想运放。对于理想运放,A od、K CMRR 、r id 均趋于无穷大。 ⑸开环输出电阻r o r o 是集成运放开环时从输出端向里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其值越小,说明运放的带负载能 力越强。理想集成运放r o趋于零。 其他参数包括输入失调电流I OS、输入偏置电流I B、输入失调电压温漂d UOS/d T 和输入失 调电流温漂d IOS/ d T、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 Icmax、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 Idmax 等,可通过器件

复旦微电子《电子线路与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复旦大学2007年入学研究生 《电子线路与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本复习大纲是为了便于考生对《电子线路与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进行复习而制定。大纲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 第一部分模拟电路 考试题型:问答题,分析计算题。 参考书:①童诗白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谢嘉奎等,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蓝鸿翔,电子线路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总分:50分 一、电路分析(③的第一章或其他电路分析教材) 基本电路定律与定理: 掌握基尔霍夫电压与电流定律;等效电压源定律;等效电流源定律;叠加原理。 能够运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线性电路网络。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能够写出线性电路网络的传递函数。 了解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掌握线性网络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基本概念。 能够利用波特(Bode)图进行频率特性分析。 二、半导体器件(①或②) 了解PN结的结构与原理,掌握PN结的伏安特性。 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和特性参数及其基本应用:整流、限幅、钳位。 双极型晶体管: 了解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和放大原理; 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晶体管的基本模型,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的交流小信 号等效电路,并能计算其中的各个参数。 场效应晶体管: 掌握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清6种类型场效应管的区别; 掌握场效应晶体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并能计算其中的各个参数。 三、基本放大电路(①或②)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增益(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掌握它们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 分清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用近似估算法确定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用小信号等效电路方法估算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用图解法确定输出动态范围以及输出波形失真情况。 晶体管共基和共集放大电路: 了解上述两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 能够简单估算上述两种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熟悉三种接法的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异同,能够在不同场合正确选择合适的电路; 了解三种接法的放大电路在频率特性方面的异同。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能够根据场效应晶体管的伏安特性确定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用小信号等效电路方法估算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差分放大电路: 熟悉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估算方法。 互补输出电路: 熟悉互补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点; 了解互补输出电路中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以及消除方法。 多级放大电路: 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估算方法。 四、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①或②) 反馈的基本概念: 正确理解开环与闭环、正反馈与负反馈、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 馈、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等概念; 能够正确运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的极性。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 正确判断四种不同的负反馈组态; 掌握四种不同负反馈组态的电路特点以及对电路性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异同; 能够根据需要在电路中引入合适的反馈形式。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掌握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方法。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 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了解消除振荡的方法。 五、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基础(①或②) 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 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输入失调、单位增益带宽、转换速率等。 基于集成运放构成的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