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序言

“十二五”及未来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尽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轨道交通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运输保障能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发展,将《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列为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立足于我省交通运输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要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划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等规划,提出我省未来20年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明确“十二五”时期我省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规划》是我省轨道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也是指导各市、县编制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上位规划。

—1 —

规划基准年2010年,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是我省轨道交通加快发展时期,以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南京、苏州、无锡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建设为标志,我省步入了高铁、城际、城市等多方式轨道交通全面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轨道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全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209亿元,是“十五”的17.3倍,年均增长76.8%,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由“十五”的4.1%上升至32.7%;铁路运营里程增长近1/4,达到1908公里,在建里程1073公里(含复线改造);电气化铁路实现零的突破,完成电气化改造里程640公里,电气化率约50%;铁路运营里程折合国铁I级双线(200km/h)的铁路当量里程由“十五”期末的655公里增加至1292公里,运输能力翻一番。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约350亿元,是“十五”的4.1倍,年均增长32.7%,运营里程增加近3倍,达到85公里,在建里程142公里。

专栏1 江苏省“十一五”时期轨道交通投资概况

—2 —

专栏2 江苏省“十一五”时期铁路建设情况

(二)现代化铁路网骨架初步构建。

京沪高速铁路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南京至北京之间实现4小时直达,时空距离大大拉近;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南京至上海之间实现1小时直达,宁杭客专开工建设,长江三角洲核心区“1小时快速交通圈”逐渐形成;宁合铁路建成通车,南京至武汉之间实现4小时直达,打通了我省与长江中上游之间的铁路瓶颈;南京大胜关铁路过江通道建成,铁路过江能力提高3倍。京沪、陇海两大国铁干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宁启铁路复线电化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我省境内形成京沪、陇海、沪汉蓉3个国家级亿吨铁路运输通道,铁路网骨架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城市轨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大容量公共交通较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南京、苏州、无锡名列全国28个开工建设轨

—3 —

道交通的城市之中,开工城市数量与广东并列第一。其中,南京市建成“十字形”网络骨架,运营里程85公里,列全国第五,并有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在建,在建里程35公里;苏州、无锡全面启动了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建设,各有2条线路在建,在建里程分别为52和55公里。此外,常州、徐州等一批城市启动了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里程约1000公里。

专栏3 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至2010年底)

—4 —

— 5 —

专栏

4

(四)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加快构筑。

“十一五”期间,依托铁路客运站构建综合客运枢纽,正成为我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沿线城市建设了南京南、徐州东,以及常州、无锡等一批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和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实现了区域交通、城市交通和城乡交通的无缝衔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集铁路、公交、地铁、出租车、长途客车、机场大巴等交通方式于一体,采用多层次立体布局,实现同一枢纽体内不同方式便捷换乘,成为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同时,为积极落实和践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南京、苏州、无锡依托轨道交通积极规划建设城市客运换乘中心,南京马群、中胜等一批大型客运换乘枢纽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随着不同层次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客运枢纽相继建成,我省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不断完善。

专栏5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

—6 —

(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轨道交通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保障了经济运行安全。2010年,全省铁路完成客货运量分别为9711万人次、6374万吨,是“十五”末的1.46倍、1.25倍,年均递增7.9%、4.6%。铁路运输承担了全省40%以上的煤炭调入量和沿海港口约30%的集疏运量。

轨道交通很好支撑了大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2010年,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共完成客运量2.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58.8万人次,是“十五”末的5.1倍。南京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分担率超过20%,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初步形成。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新中心和外围新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多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格局逐步形成。

专栏6 江苏省“十一五”时期轨道交通运输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轨道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轨道交通发展不均衡。区域间、方式间发展不尽协调,新增铁路能力集中在既有通道内,苏北铁路欠账较多,轨道交通仍然是跨江运输的主要瓶颈,

—7 —

城际轨道尚难以适应都市圈、城镇群的发展要求。二是轨道交通衔接有待加强。各层次轨道交通尚未形成完善的网络布局,相互间联系仍不紧密,与其他交通方式间衔接有待加强,枢纽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三是管理机制有待理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投融资机制和运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形势要求

“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江苏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实现轨道交通的现代化,是新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两个率先”,加快发展现代化轨道交通。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省内外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人流、物流、信息流日益频繁,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客货运量将分别达到37亿人次和29亿吨,为“十二五”末的1.63倍和1.61倍,远期客货运量还将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结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货运服务正向规模化、网络化和物流化方向发展,客运服务正向高速化、便捷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和需求品质的提升,必然要求完善全省轨道交通网络,积极推动铁路建设,加快城际和城市轨道发展。总之,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要求加速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

—8 —

专栏7 全省城乡现代化目标(部分)

(二)落实“两大战略”,加快构筑完善的网络体系。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轨道交通乃至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新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区域正处于一个构筑更高平台的关键时期,区域空间拓展和重组要求轨道交通在引导和支撑城镇、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沿海地区加速发展,特别是苏北地区振兴,更大力度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尽快改变轨道交通发展滞后的局面,构筑沿海大通道,完善区域网络,提升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的枢纽地位。推进长江三角洲北翼核心区域的联动发展,加强跨江轨道交通建设,促进苏中全面融入苏南板块。苏南地区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实施国家长江三角洲战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以交通运输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9 —

(三)抓住“两个关键”,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

加速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两个关键”。我省城市化水平已超过60%,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都市圈和城镇群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未来城市交通建设必须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大容量、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集约发展。与此同时,必须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际轨道建设,以适应都市圈、城镇群一体化发展要求。为落实“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增长、惠民优先”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实现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逐步加大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推动交通运输步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需求预测

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和市场化完善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和运输需求都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客运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出行日益频繁,客运需求将保持较旺盛的增长态势。尤其在高度城市化的城市群、都市圈地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趋紧密,内部交流更加频繁,中短途城际出行需求更加旺盛。

据预测,到“十二五”末,全社会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将达—10 —

到37亿人、3050亿人公里,年均增长10%、13%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将是“十一五”末的2.4倍、2.8倍左右,年均增长约9%左右,2020年至2030年,增速将有所减缓。

随着高标准铁路的大规模建设,铁路客运比重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铁路客运量、周转量将达到2.7亿人、837亿人公里,年均增长23%、19%左右,在综合客运量、旅客周转量中的分担比例为7.3%、27.4%,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6个百分点;到2020年、2030年,铁路分担比例将进一步明显提升。

随着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全省城市轨道客运量将显著增长。到2015年,全省城市轨道客运量将达到9亿人次,年均增长约33%。预计到2020年,城市轨道客运量是“十一五”末的11倍左右,年均增长约28%,2020年之后增速将逐步放缓。

专栏9 江苏省分方式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预测值

—11 —

(二)货运需求。

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货运需求稳步增长。据预测,到2015年,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达到29亿吨、108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0%、14%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将是“十一五”末的2.4倍、2.9倍左右,年均增长约9%左右,2020年之后,年均增速将有所放缓。

铁路在中长途货运中的比重有所提高。预计到2015年,铁路货运量、周转量达到1.5亿吨、81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9%、19%左右,在综合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中的分担比例为5.2%、7.5%,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1.6个、1.5个百分点,2020年之后,铁路分担比例仍将小幅提高。

从区域需求看,沿沪宁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率先向—12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高附加值货物运输比重上升而总体运输量增速放缓,但对往中西部的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轻快货运等现代化铁路运输提出更高要求;沿江地区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扩大,大宗货运需求将持续增长,要求铁路提供更加可靠的运输保障;沿海及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将逐步形成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加工产业密集带,原辅材料、半成品等的货运需求较大,连云港港及周边重要沿海港口作为我国内陆物资进出的便捷出海口和石化、造船、新型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基地,货运呈现大进大出特征,对直达港区和临港产业区的运输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海铁联运和铁水联运需求也将大幅上涨。

专栏10 江苏省全社会货运需求预测

专栏11 江苏省分方式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预测值

—13 —

四、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着力提升铁路主通道能力,加快建设城际轨道网,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突出加强枢纽建设,注重多种方式有机衔接,加速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1.适度超前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总体上满足客货运输需求,有条件和重点地区运输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统筹发展原则。

—14 —

坚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人口资源、产业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布局不同层次运输通道和枢纽,积极发展铁路干线、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多种形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促进轨道交通在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内的协调发展。

3.创新发展原则。

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走出一条江苏特色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投融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4.一体化发展原则。

有效整合交通资源,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优势,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树立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轨道交通在节能、减排、降耗上的优势,注重节约土地资源,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走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30年,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快速高效的铁路干线网,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输主动脉;建成快速、便捷的城际轨道网,适应都市圈和城镇群互联互动发展

—15 —

要求,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建成优质、普惠、便捷、安全、通畅的多种形式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作用;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高效运转的轨道交通枢纽体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整体优势,大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整体效率;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

——全面形成“四纵四横”铁路运输通道格局,国家级通道实现客货分线;全省铁路干线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复线率及电气化率达95%以上。

——全省重点发展三大都市圈城际轨道,线路运营里程约1000公里,其中沿江地区城际轨道网约800公里。

——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150万以上城市基本建成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其他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建成多种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全省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

——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枢纽全面形成,长江三角洲门户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全省形成4大铁路编组站、3大集装箱作业站、100个以上铁路综合客货运枢纽,依托城市轨道建成100个以上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和停车换乘枢纽,建成较为完善的客货运枢纽体系。

——铁路干线覆盖全省13市及47县(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覆盖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

—16 —

——实现与全国主要城市8小时通达,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间2小时通达,沪、宁、杭之间1小时通达,省内主要城市之间2小时通达。

——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占综合运输的比重超过33%和12%;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发挥主导和骨干作用,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出行中分担额达45%以上,苏州、无锡达35%以上,常州、徐州达30%左右。

2.近期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设施,启动建设沿江地区城际轨道,初步建成南京、苏州、无锡城市轨道线网骨架,全面贯通国家铁路通道,主要通道能力和枢纽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两纵两横”国家铁路大通道基本贯通,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省内“三纵三横”铁路运输通道格局,全省铁路干线新增里程约1000公里,运营里程达3000公里左右,铁路干线复线率及电气化率达到70%。

——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城际轨道建设全面启动,新开工里程约160公里,期末建成运营约80公里。

——全省5大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运营里程超过200公里,运营线路总规模达300公里左右;南京形成“两纵三横”网络骨架,苏州、无锡形成“十字形”网络骨架,常州、徐州启动建设。

—17 —

——南京、徐州枢纽作为长江三角洲门户作用进一步强化,连云港枢纽海铁中转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工建设南京龙潭集装箱办理站,新建成20个以上铁路综合客货运枢纽,新建成10个以上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和停车换乘枢纽。

——铁路干线覆盖全省13市及30县(市),覆盖率达到68%以上。

——实现沪、宁、杭之间1小时通达,大部分省辖市与南京2小时左右通达,与上海3小时内通达。

——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大幅增加,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占综合运输的比重超过25%和7%;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承担份额逐渐提升,南京达30%左右,苏州、无锡达20%左右。

3.中期发展目标。

到2020年,多层次的轨道交通设施水平适度超前,运输服务能力适应全省率先基本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我省境内的国家铁路干线网全面建成,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南京轨道交通骨架线网基本建成,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等城市轨道网络骨架得到进一步强化,客货运枢纽体系功能更加完善。

——“两纵两横”国家级铁路运输大通道功能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四纵四横”铁路运输通道格局,全省铁路干线新增里程约1200公里,运营里程达4200公里左右,复线率及电气化率达85%以上。

——沿江地区城际轨道网络加速构建,城际轨道新增里程约—18 —

240公里,运营线路总规模超过32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加速,全省新增里程200公里以上,运营里程达500公里左右;南京、苏州、无锡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常州、徐州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其他有条件城市启动建设。

——南京枢纽在华东地区的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徐州枢纽在长江三角洲北翼门户功能凸显,连云港枢纽国家重要出海通道功能得到强化;开工新建连云港铁路编组站,扩建南京铁路编组站,升级连云港集装箱作业站,新建成20个以上铁路综合客货运枢纽,新建成20个以上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和停车换乘枢纽。

——铁路干线覆盖全省13市及42县(市),覆盖率达到94%以上。

——实现沪、宁、杭之间1小时通达,全部省辖市与南京2小时左右通达、与上海3小时内通达。

——轨道交通作用进一步发挥,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占综合运输的比重超过30%和10%;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承担份额不断提升,南京达40%左右,苏州、无锡达30%左右,常州、徐州达20%左右。

五、规划布局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镇及产业布局重组的需要,协调推进铁路干线、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建设。铁路干线,包括高速客运铁路和客货混行干线铁路,主要满足我省对外及中长距离运

—19 —

输需求;城际轨道满足都市圈和城镇群内城市之间中短距离客运需求,满足区域内互联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城市轨道满足大城市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和主要城市组团间的客运需求,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

(一)铁路干线。

在提升“两纵两横”四大国家级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国家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沿海开发战略,加速建成“四纵四横”省域铁路运输通道,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集聚发展。铁路干线里程约5800公里。

“四纵四横”铁路运输通道

1.“纵一”京宁杭通道。

该线路为京沪铁路大通道组成部分,通道内南京以北段形成4线布局,南京以南段形成2线布局,线路总规模364公里,其中,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南京段和京沪铁路徐州至南京段已通车运营,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该通道主要保障我省煤炭、钢铁、能源等大宗物资输入,以及我省与环渤海等地区间的长途出行,承担长江三角洲宁杭城镇轴内城际联系。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宁杭铁路客运专线:该线为在建项目,是联系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南京与杭州的快速通道,全长约249公里,江苏境内途经溧水、溧阳、宜兴,里程约146公里,定位为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徐州至淮北铁路:该线为远期规划待建项目,全长50公里,—20 —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豫政办[2013]32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3 【实施日期】2013.05.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 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3〕32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进度安排。涉及多个单位的工作,牵头单位要负总责,加强协调,其他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工作落实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5月3日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一、基本公共教育 (一)重点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种方式并举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省教育厅牵头。只明确牵头部门的,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一一列出,下同) (二)基本标准。执行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实施国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规范等标准。(省教育厅负责)(三)保障工程。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造工程。(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劳动就业服务 (四)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城乡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以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供更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五)基本标准。实施国家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加强劳动标准体系建设。执行国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二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迈出坚实步伐,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是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资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上传者知盟网https://www.doczj.com/doc/7b12202494.html,

六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较快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我省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应对危机和复杂局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持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加大;我省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自身看,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11〕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 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谋划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20.3%、18.7%、38.1%和9 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