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

1.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2.理筋复位:筋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分为一般损伤、撕裂伤、滑脱、嵌顿。

3.整复错位:改变病理组织位置、调整关节、纠正错位。

4.推拿的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四因制宜。

5.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示指按压髌骨,若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为浮髌试验阳性。

6.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二者鉴别要点:前者有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后者有臀部和下肢疼痛麻木,属于根性神经痛和干性神经痛;前者腰部压痛、叩击痛伴下肢疼痛麻木,后者局部肿胀压痛或伴下肢痛;前者有肌力感觉反射减弱等神经症状,后者很少出现;CT或MRI影像学检查,前者有突出征象,后者没有。

7.对神经系统的作用:①通过反射传导调节中枢神经②调节周围神经兴奋性③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内啡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儿茶酚胺↓④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改善肌肉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改变突出物位置、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促进水肿血肿吸收。对脊柱相关系统:(正骨推拿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源性心律失

常、颈源性高血压、~头痛。机制:调整脊柱解剖结构、改变筋膜应力集中点、解除或缓解相关神经功能、促使机体恢复自我调节功能。对皮肤:①提高局部皮肤温度,改善皮肤组织新陈代谢②调节皮肤触压感受器,上传中枢反作用于各器官组织。对循环作用: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强化心脏功能,调节人体体温、脉搏、血压等。对消化系统:①调节肠胃蠕动②调整肠胃分泌吸收功能③促进胆汁排泄。

8.推拿治疗的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如呼吸道、肠道以及结核等。

2.皮肤有破损,如烫烧伤感染。

3.恶性肿瘤局部,包括转移灶的局部。

4.感染性疾病的局部。

5.局部有出血以及止血凝血功能障碍,如急性软组织损伤,内脏溃疡穿孔血友病。

6.内脏器官功能衰竭或体质极度虚弱者。

7.严重的骨质疏松。

8.精神疾病患者、极度疲劳或酒醉后不配合者。

9.经期或妊娠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

9.推拿意外情况的处理:(一)昏厥:终止操作,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歇息,配合掐人中、十宣,合谷等。出现心慌气短脸色苍白冷汗予口服温糖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必要时请内科会诊。(二)瘀斑:小瘀斑无需处理,血肿明显者先冰敷,不超过8min,视出血程度24~48h后予以湿热敷,对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终止治疗。(三)疼痛:情况小不处理,自消失,疼痛剧烈可服非甾体抗炎药止痛,局部配合湿热敷,原有病变部位疼痛加重,对症处理做相关检查,排他因。(四)肋骨骨折:停,健侧卧位,安抚,稳情绪,单纯性肋骨骨折无移位者,采用胶布外固定胸廓,防止断端发生移位,减轻胸壁呼

吸运动引起的疼痛,静养休息。骨折合并胸部并发症转骨科或胸外科处理。(五)肩关节脱位:停,采肩关节脱位常规复位法,即足蹬手牵拔伸旋转法复位,三角巾托肘悬吊固定。复位后仍疼痛、活动障碍,做X线摄片检查,更严重转骨科手术治疗。

10.脊柱常用特殊检查:1.压顶、扣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医者用双手重叠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按压,如引起颈痛和放射痛者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正位时,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窜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属阳性。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颈部前屈,医者一手抵住患者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做相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为阳性,提示脊神经跟或干受累。

1.落枕: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晨起颈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肌肉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肩胛提肌)病因病机:①肌肉扭伤(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过硬,睡卧姿势不良)②风寒湿邪清寒③颈部外伤。诊断:症状(诱因,如颈部受风寒;颈项部疼痛,多偏于患侧;颈部活动受限)体征(肌痉挛,压痛点,活动受限,其他检查)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解痉止痛,手法:一指禅推法,扌袞法、按揉拿弹拨拔伸扳擦。取穴:落枕穴、风池天柱天宗、颈夹脊、肩外俞阿是穴及受累部位。操作: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施术约3-5分钟;用推拿方法提拿颈项旁开1.5寸处软组织,以患侧为重点部位,并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放松;瞩患者放松局部肌肉术者施以颈部斜板法;术者按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手法由轻到重,然后轻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

2.颈椎病:颈椎综合征,因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失稳、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综合症候群。病因病机:内因(颈椎间盘退变),外因(各种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侵袭)分型:①颈型颈椎病(病情最轻,处于早期)②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③脊髓型颈椎病(致残率最高)④椎动脉型颈椎病(45岁以上,5-60岁多见)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⑥混合型颈椎病。诊断:①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少,肌紧张性疼痛,颈部有僵硬感,易于疲劳,肩胛肩区有酸痛沉重感,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减轻②颈项部或肩背部阵发性持续性隐痛或剧痛,走行方向有灼烧样刀割样疼痛,伴针刺或过电样麻感,颈部活动发硬发僵或呈痛性斜倾,上肢放射性痛麻,伴无力肢冷④持续性

眩晕恶心耳鸣记忆力减退,伴视物模糊,精神萎靡,头部活动时出现急性发作如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可伴颈肩臂痛,血管性头痛⑤后枕部疼痛,头痛头沉头晕偏头痛,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前区闷痛、心悸不适。肢体发热或发凉,肤色发白或发红,多汗或无汗。治疗:消除肌痉挛,纠正椎骨错缝,恢复颈椎内、外平衡①纠正颈椎紊乱缓解肌紧张②活血化瘀疏通经络④行气活血,益髓止晕⑤益气活血平衡阴阳。取穴:五线(督脉线,夹脊线,颈旁线)五区(肩胛带、背、间区)十三穴(风池风府颈根颈臂肩井天宗肩外俞)

3.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因外力作用于颈部,是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刺激脊髓,而出现精髓神经支配相应区域的症状和体征的病症。分型:膨出,突出,脱出。诊断:病史,长期低头,反复发作,休息减轻,活动功能受限,活动触及上肢过电样放射性疼痛麻木,常放射到手指,上肢无力,感觉及皮肤温度改变,甚至肌肉萎缩。颈椎拔伸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治疗原则:疏通经络,理筋整复,以扩大椎间隙,减轻或解除神经根和脊髓受压。取穴:风池风府肩井秉风天宗曲池手三里等及颈根颈臂等经验穴,突出节段相应椎旁及患侧上肢部。

4.脊椎小关节紊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小关节紊乱,是指脊柱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由于姿势不当而引起脊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异常,导致疼痛及脊柱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病因病机: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直接导致脊椎小关节错位,滑膜嵌顿;腰背肌肉损伤,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并反射性的引起

肌肉痉挛,导致脊椎小关节错位。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状:外伤史,起病急,颈部疼痛,活动不利,肌力减退,持物坠落。体征:颈部肌肉痉挛,压痛;病变颈椎棘突偏歪,压痛。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外伤史,胸背疼痛,走路振动、咳嗽、深呼吸则疼痛加重。常可出现胆囊、胃、阑尾区的疼痛。体征:胸椎棘突偏歪,压痛;胸椎后突或侧倾的强迫体位(滑膜嵌顿)。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状:剧烈腰痛,表情痛苦,惧怕别人搬动。体征:腰部僵硬屈曲位,患椎棘突偏歪、压痛,腰椎侧凸。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理筋整复。取穴:阿是穴,华佗夹脊,膀胱经。

5.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闪腰)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急性损伤,多为突然受到扭挫闪等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作用,超越腰部承受能力,出现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体征。症状:腰部疼痛,以腰部一侧多见;牵涉痛,部位多为臀部腹股沟或大腿后部;腰部活动受限,活动牵掣作痛。体征:压痛点以大肠俞肾俞及第三腰椎横突尖、髂嵴后部、腰骶部等处居多;肌痉挛多发生于骶棘肌和臀大肌,腰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向患侧侧弯;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骨盆旋转实验阳性。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取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阿是,腰臀部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腰段。操作:①按揉法、扌袞法在腰椎两旁的膀胱经往返治疗②拇指按揉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阿是穴,压痛处重点治疗③弹拨法④后伸扳法⑤直擦法,透热为度。

6.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滑囊炎)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导致横突处充血水肿、粘连、变性及增厚等,刺激腰脊神经而引起腰臀部疼痛的综合症候群。病因病机:外伤(腰部急性闪扭伤)横突过长(导致慢性摩擦损伤)假性滑囊形成。症状:病史,常以手撑腰弓背行走,腰部常疲乏酸胀疼痛但指不出明确位置,晨起或弯腰后加重。活动后减轻。久坐直起困难,腰痛呈持久性弥漫性,劳累天气变化剧烈运动加重,牵涉臀部,大腿后外侧,咳嗽打喷嚏对腰臀疼痛无明显影响。体征:①压痛,一侧或两侧第三腰椎横突顶端明显压痛②肌痉挛,腰部肌肉僵硬呈板状③功能障碍,腰部下坠感,转侧不利屈伸受限。④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瘀散结,通络止痛,取穴:阿是穴,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风市等以及腰三横突部。操作:①沿腰椎两侧膀胱经用掌根推法自上而下直推,袞法在腰椎两侧骶棘肌、骶骨背面、臀部往返③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风市等穴④腰三横突部拇指按揉法⑤索状物筋结弹拨法⑥拨揉法对横突部重点治疗⑦沿膀胱经走行方向擦法,透热为度。

7.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因外力作用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突出,刺激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组以腰腿痛为主的症候群。病因病机:内因(椎间盘自行退变,解剖结构薄弱)外因(损伤劳损风寒湿侵袭)分型: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向前突出、向椎体内突出、向后突出)根据髓核向后突出(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根

据髓核突出特点与神经根位置关系(根肩型、根腋型、根前型)根据髓核突出程度(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症状:病史,反复发作,一侧下肢放射痛针刺触电样,屈伸障碍明显,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早期感觉过敏,患肢怕冷,久病者迟钝麻木。中央型突出可有鞍区麻痹,重者大小便失禁。体征:弧度改变,后凸畸形;脊柱侧弯,肩上型向患侧,腋下型反,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前方无;功能障碍;相应节段同侧椎间旁深压痛;肌力改变;腱反射改变;皮肤感觉改变;屈颈试验阳性,挺腹实验,直腿抬高及加强实验阳性。治疗: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理筋整复。取穴:椎间盘突出相应节段、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居髎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丘墟及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操作:卧,腰肌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用袞法、按揉法,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至骶部,拇指或肘尖点、按、揉,椎间盘突出相应节段与脊柱成45°向椎间孔方向顶推按揉,腰部斜扳法左右各操作一次,擦法沿骶棘肌用直擦法,腰骶部横擦法,小腿后外侧顺肌纤维方向用直擦法。

8.三步定位诊法:①症状、体征定位②神经定位分布③影像学定位

9.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退行性改变、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特征: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病因病机:人到中年形体气血渐衰,骨节疏弛,复感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滞,筋失濡养,筋脉拘急。发展过程:炎症期、粘连期和肌肉萎缩期。症状:病史,初期肩部经常性酸楚疼痛,局部怕冷僵滞,肩部钝痛,日轻夜重,活动大疼痛剧

烈,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体征:肩关节周围广泛性压痛,功能障碍,尤以上举内旋后弯摸背障碍明显。(三角肌,冈上肌等)肌肉萎缩僵硬,肩峰突起。治疗原则:初期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中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后期促进功能恢复。取穴:肩内陵、秉风,天宗,曲池以及肩关节周围、三角肌部。操作:1托肘摇肩法;2肩关节多方向活动法;3患肩内收扳肩梳头法;4患肩后伸屈肘摸脊法;5扳肩旋转法;6患肩轻柔搓抖结束法。

1.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炎症,临床主要特征: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症状:好发于妇女手工操作者,无明显外伤史,肘关节桡侧疼痛,疼痛诱发与肘腕关节功能位密切相关,旋转前臂,背伸腕关节,握物无力。体征:肱骨外上髁压痛为桡侧腕短伸肌起点损伤;肱骨外上髁上方压痛为桡侧腕长伸肌损伤;肱桡关节处压痛为肱桡关节滑囊损伤;桡骨小头附近压痛为环状韧带或合并桡侧副韧带损伤。伴前臂桡侧伸腕肌群痉挛、广泛压痛。肱股外上髁局部肿胀,网球肘试验阳性。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取穴:曲池手三里外关阿是以及前臂上臂肌群。操作:(1)肘臂衮法:重点在肘部的内外侧周围。(2)拇指按揉法:清冷渊、尺泽、曲池、天井、痛点、外关、合谷等。(3)肘部推法:前臂,透热为度。(4)肘部屈伸弹拨法:肱骨外上髁前方及前上方周围。(5)肘关节运摇拔伸法(6)肘部旋转运动(7)肘关节扳法。屈肘曲腕前臂旋前,肘屈伸摇动数次,顺势向伸肘方向扳,常闻响声。

2.腕管综合征:(腕管卡压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症)指腕管绝对或相对狭窄使腕管内压增高,内容物压迫腕管内正中神经的一组综合症状。主要表现:桡侧手指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症状: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史,发病缓慢;早期表现,手腕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麻木、刺痛,但用力甩动手指症状缓解;后期表现,患手大鱼际肌萎缩及肌力减弱,或拇食中无名指桡侧半指感觉消失,拇指手掌一侧不能与地面垂直。体征:挤压大陵穴症状加剧,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外展功能受限;正中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大多减弱或消失但掌部刺痛感觉任在;腕管叩击试验阳性,屈腕试验阳性。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取穴:内关大陵鱼际劳宫和前臂腕部。

3.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损伤、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间接外力使梨状肌受到牵拉损伤,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综合症状。病因病机(间接外力导致的损伤、坐骨神经各种变异)症状:损伤史,臀部受凉史;患侧臀部深层疼痛,紧缩感,呈牵拉样,出现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咳嗽解便喷嚏时加剧。体征: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深层有明显压痛,在梨~区可触及条索样痉挛或弥漫性肿胀的肌束隆起,久之臀部肌肉无力松弛;功能障碍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则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治疗原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取穴:环跳承扶秩边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及下肢后外侧。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指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生理积累性关节磨损,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行走时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形变为特征。病因:损伤因素,年龄因素。症状: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有创伤史劳累史,膝关节活动疼痛加重,初期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加重,膝关节活动受限,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摩擦音。体征:髌骨之间或周围、膝关节内侧压痛;初期膝关节肿胀,后期肌肉萎缩致膝关节假性肥大;后期膝内翻,畸形;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屈伸受限。治疗: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滑利关节。取穴:鹤顶、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阴阳陵泉,足三里伏兔委中委阳承山及膝部周围。

5.踝关节扭伤:由于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的路面或腾空后足跖区落地,足部受力不均,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导致踝关节内侧或外侧副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而损伤,临床主要特征为踝部肿胀疼痛淤血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症状:有足踝急性内翻位或外翻位损伤史。踝关节外侧或内侧出现肿胀、疼痛,多数皮下出血。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跛行或不能用力着地行走。体征:损伤部位肿胀出血;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外踝下方,内~内下,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在胫腓下关节压痛,骨折压痛点在骨折断端;活动受限,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内翻试验阳性;内侧副韧带损伤,~外~。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取穴:内侧副韧带损伤(商丘照海太溪及内踝部)外~(阳陵泉足三里丘墟解溪申脉金门及外踝部)

6.头痛分为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头痛)、内伤(包括肝阳、血虚、痰浊、肾虚、瘀血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祛风散寒止痛。疏风清热止痛。祛风胜湿通窍。平肝潜阳息风止痛。滋阴养血和络止痛。补益肝肾填精生髓。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7.眩晕:分型症状: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恼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剧增,急暴易怒。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痰浊中阻(眩晕、头重、胸脘痞闷、泛泛欲吐、少食多寐。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肾精亏虚(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或四肢不温或五心烦热。补肾安神益精填髓);气血亏虚(头晕眼花,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瘀血内阻(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

8.面瘫: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气不固,风寒热等外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人体气血痹阻、经筋缓纵不收而引起的病症。临床主要症状:一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或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风寒证(受风寒史,恶风寒肢体酸痛,舌质淡苔白,脉浮紧。疏风散寒通经活络)风热证(伴咽痛,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气血不足(伴肢软无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补益气血舒经通络)

9.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

中脏腑最长可至1个月,;恢复期为发病两周或一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10.中风(卒中):是风火痰淤,致气血逆乱,痹阻脑络,或血溢脉外而引起的病症。临床症状: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分为中经络(不伴意识障碍,分风痰入络-化痰息风、风阳上扰-镇肝潜阳、阴虚风动-滋阴潜阳)、中脏腑(神志恍惚昏蒙嗜睡,昏迷,分为闭证、脱证)。

11.痛经(经行腹痛):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部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病机:气血亏虚,不容则痛;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分型:气滞血瘀(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暗紫有块块下疼痛减轻--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寒凝血淤(腰背疼痛得热则舒,畏寒肢冷,面色青白--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气血虚弱(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补益气血调经止痛)、肝肾虚损(腰部酸胀小腹空坠不温,耳鸣头晕眼花耳鸣潮热颧红--益肾养肝调经止痛)。

12.痛经病因病机:包括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虚损;颞颌关节紊乱:推拿治疗方法:治则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操作方法为用单手指腹按于颞颌关节部,配以揉法,反复操作,疼痛逐渐缓解,出现麻木等症状,配以揉法、振法缓解麻木、疼痛等症状。反复治疗,一日一次,直至以上症状消失。

13.产后缺乳:产后哺乳期内乳汁分泌不足甚至没有,不能满足乳儿生长发育需要,多由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导致。气血亏虚(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肝气郁结(疏肝解郁活络通乳)

14.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区弹响为主症的一种口腔科常见病症,且反复发作。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唯一活动关节,具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功能的左右联合关节。治疗:舒筋通络、理筋整复。取穴:下关颊车耳门听会翳风外关合谷阳陵泉及面颊部。

15.近视:因眼球前后径过长、屈光不正、眼睫状肌痉挛等原因,光线进入眼球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前形成的以近视物清晰、远视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眼病。治疗原则:补养精血,通络明目。取穴:晴明鱼腰印堂四白太阳风池及眼眶局部。分型:肝肾亏虚、脾胃虚弱、心阳不足。

a、挤压实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叠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如使头部后伸并向患侧倾斜)进行按压,如出现颈部疼痛或上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反应。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椎间孔缩小,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反射痛。

b、分离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拖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如患者能感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其机理是拉开并扩大狭窄的椎间孔,舒展小关节囊,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使疼痛减轻。

c、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置于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窜痛麻木,则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多见于神经根型颈

d、肩三角:肩峰、大节结、喙突三点组成的三角形;

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踝、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e、疼痛弧试验:瞩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当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山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外展疼痛称疼痛弧。

1.上臂外展外旋试验:患者做上臂外展外旋活动,如肱骨结节间沟处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肱二头肌长头腱的肌腱炎或腱鞘炎。

2.肱二头肌长头腱试验:患者屈肘90°,检查者用力内旋患者前臂,嘱患者阻抗力外旋前臂,在肱骨结节间沟处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病通上

3.搭肩试验:正常人手搭在对侧肩部肘尖可达前正中线,肘关节可紧贴胸壁,肘尖不能抵达前正中线或肘关节不能紧靠胸壁为阳性,常见于肩关节脱位。

4.上臂外展后伸试验:主动做上臂外展后伸活动,肩前喙突处疼痛为试验阳性,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

5.肩关节疼痛弧试验:①肩关节只能轻度外展且引起剧痛,肩关节脱位或骨折。②外展到上举过程中均疼痛,肩关节周围炎③外展开始时不痛,越接近水平位越痛,肩关节粘连④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三角肌下滑囊炎⑤外展上举在60°~120°范围内疼痛,超过120°反而不痛,冈上肌腱炎⑥外展动作小心翼翼,突然疼痛,锁

6.网球肘试验: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肘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掌屈,再将肘伸直,肱骨外上髁处疼痛为阳性,肱股外上髁炎。

7.前臂伸肌紧张试验(前臂伸肌抗阻力试验):屈肘90°,前臂旋前手半握拳,掌心向下屈腕,检查者一手握前臂下段,一手按手背,使患者抗组力背伸腕关节,肱股外上髁处疼痛,肱骨外上髁炎

8.前臂屈肌紧张试验(前臂屈肌抗阻力试验)患者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医者用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组力屈腕,肘内侧痛为阳性,肱骨内上髁病变。

9.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患者屈肘90°,前臂旋前,掌心朝下,医生一手握住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患侧手部,使腕关节尺偏,做屈伸运动,尺侧腕关节处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为阳性,腕三角软骨损伤。

10.屈腕试验:患者腕关节极度掌屈,1~2min后,患手桡侧三个半指麻木疼痛加重为阳性,腕管综合征。

11.屈拇握拳试验:患者握拳拇指在里,腕关节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侧副韧带损伤,远侧和近侧指间关节侧方压痛或伴有侧向活动。

1.写出叩顶试验的方法,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正坐,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为阳性,提示颈或腰神经根受压。

2.写出双膝双髋屈曲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仰卧,医者将患者屈曲的两下肢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对侧腹部,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说明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

3.写出抽屉试验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意义。

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4.简述肩关节外展试验的内容及对肩部疾患的大致鉴别。

①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②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③外展开始时不痛,越近水平位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④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⑤从外展至上举60o~120o范围内有疼痛,超越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⑥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5.写出四个可以提示骶髂关节病变的特殊检查,并简述之。

“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4”字试验: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于健侧膝上方,医者一手压住患者的膝上方,另一手压住健侧髂前上棘,使患侧骶髂关节扭转;床边试验: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床边,健侧下肢

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医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量后伸,使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患者仰卧,医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翼上,并用力向外按或向内挤压;髋关节过伸试验: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医者一手压住其骶后部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提起患侧小腿,使髋关节过伸。

6.详述腰部常见压痛点的位置及阳性意义(五处以上)。

棘突之间有压痛点——棘间韧带劳损;棘上有压痛——棘上韧带劳损;第三腰椎横突旁有压痛——腰筋膜劳损;椎间盘的棘突间及两旁有深压痛——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背肌附着区压痛——腰背肌劳损。7.写出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的操作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测量抬高时无痛范围(抬高肢体与床面的夹角)。如有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直腿抬高明显受限,一般多在60o以下即出现受压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多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然后将下肢降低5o~10o至疼痛消失,并突然将足背屈,坐骨神经痛再度出现为阳性。后者较前者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的诊断更有临床价值。因为髂胫束挛缩及胭绳肌紧张时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出现阳性,而足背屈试验阳性是单纯坐骨神经受牵拉紧张的表现。

8.写出研磨试验的检查方法及阳性临床意义。

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o医者将其大腿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

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此试验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方法。

9.试述跟骨部压痛点及其临床意义。

压痛点在跟腱上——腱本身或腱旁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腱止点处——跟腱后滑囊炎;8~12岁的儿童跟后下方压痛——跟骨骨骺炎(塞渥氏病);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偏后——跟骨棘或脂肪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靠前——跖腱膜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跟骨本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直下方——距下关节。

10.试述膝部压痛点的临床意义。

髌骨边缘——髌骨软化症;髌下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损伤;关节间隙——半月板损伤;胫骨节结——胫骨节结软骨病;侧副韧带附着点——侧副韧带损伤;髌骨下端——髌下韧带病变。

1.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有: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③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④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