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2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2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2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2

106

习题12

12-1 对题12-1图所示的开关电路,试列出其真值表,并写出其逻辑关系式。

解:设开关合上为1,断开为0;灯亮为1,灯不亮为0。可得真值表如表题12-1。

ABC AB C B A BC C B A Y ++++=

C AB +=

12-2 已知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题12-1,试写出其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其逻辑电路图。 解:其函数表达式为

C B B A C B A C B A C B A Y +=++=

电路图如题12-2图所示。

12-3 试画出题12-3图中各门电路的输出波形,输入A 、B 的波形已经给出。 解:Y1:有0出1,全1才0。

Y2:有1出0,全0才1。 Y3:A 、B 相同为0,不同为1。

可得波形如题12-3图。

12-4 用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分别写出下列逻辑函数的反演式和对偶式

题12-1图Y 题12-2图Y 1

Y 2Y 3Y t

t

t t t

107

(1) D BC A Y )(+= (2) )(BD AC D C C B A Y ++= 解:(1)D C C B A Y +++=)( D C C B A Y +++=')(

(2)))(()(D B C A D C C B A Y ++++= ))(())((D B C A D C C B A Y ++++++='

12-5 应用逻辑代数推证下列各式

(1) 1=+++C B A ABC (2) 1)()(=++++B A B A B A B A

(3) B C B BD ABC D BC ABD D ABC =+++++ 证明:(1)左边==+=1ABC ABC 右边

(2)左边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1A A B A B A AB B A 右边

(3)左边)(C D AC D C AD D AC B +++++= )]()()[(D C D AD D C D AC B +++++= ==+++=B C D D D C B ][右边

12-6 用代数法化简下列各式

(1) B A B B A Y ++= (2) BC B A Y +=

(3)))((C B A C B A C B A Y ++++++= (4))(G F ADE D B D B C B C A AB Y ++++++=

108

(5) B AD CD B A Y ?+++=

解:(1))()(B A A B B A B A B A B B A Y ++=++=++= B A B A B +=++=

(2)C B B A A C B A B A BC A B A Y ++++=++++=+=)()( 111=++=C

(3)])([])[())((B C A B C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Y ++++++=++++++= C A C C A A A C A C A A +?++?+=+++=)()( C A C A C A +=+=

(4))(G F ADE D B D B C B C A AB Y ++++++=

D B C B C A G F A D E

D B AB Y ++++++=)()]([ D B B A C B C A D B AB +++++=)( D B C B D B C A B A AB +++++=)(

D B C B D B A +++=

12-7 分析题12-7图所示两个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化简、判断其逻辑功能并用与非

门实现。

解:(a )))(())((1ABC C ABC A ABC C ABC A ABC C ABC A Y ++=+?+=++= ABC C B A =++=)( 实现ABC 的与非功能。

B

C

Y 1题12-7图(a)(b)

109

(b )))(())((2B A B A B A B A B A B A Y ++=+== B A B A AB ⊕=+= 实现A 、B 的同或。 电路如题12-7(a)图所示。

12-8 用卡诺图化简下列各式

(1)C B C B B A B A Y +++=

(2)D B A D C B A D C B A Y +??+++=)( (3)∑=1,14),6,7,8,9,1(0,1,2,3,4)(m A,B,C,D Y (4)∑=

4),9,10,12,1

(0,1,2,5,8)(m A,B,C,D Y (5)D B B A D C Y ?++⊕=)(,给定约束条件为0=+CD AB (6)∑∑+=

)(0,5,10,151,14)(2,3,7,8,1)(d m A,B,C,D Y

解:卡诺图如题12-8所示,其化简后的结果为 (1)C B C A B A Y ++=

(2)D B A B D B A C B A Y +??++= D B B A +=

(3)C B D A CD Y ++=

(4)D C A C B D A D B Y +++= (5)D B B B A D C Y ?+++=)( AC D A B ++= (6)AC D B CD Y ++=

1

C

(a)

(b)

题12-7图(a)

B

(1)

(2)

(3)

110

12-9 题12-9图为TTL 门电路,试求输出的逻辑状态。

解:(1)TTL 门输入端通过大电阻接地相当于接1,故Y1=0。 (2)TTL 门输入端通过小电阻接地相当于接0,故Y2=1。 (3)TTL 门输入端悬空相当于接1,故Y3=0。 (4)线与时有0则0,故Y4=0。

12-10 题12-10图为CMOS 门电路,试求输出的逻辑状态。

解:(1)CMOS 门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相当于接0,0与1同或,故Y1=0。 (2)三态门的使能控制端有效,0与1的与非,故Y2=1。

(3)传输门的使能端无效,TG 输出端为高阻状态,0与0异或,故Y3=0。

12-11 分析题12-11图电路,写出输出与输入的逻辑表达式(图中均为CMOS 门电路)。

Ω

51题 12-10图U U IL U DD

U 2U IH 3

题 12-11图

1

(a)

(b)

(c)

(d)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2

3

4

题12-9图

4

(4)

(5)(6)

题12-8图

111

解:各图的逻辑式为

A B C D Y =1;

D C B A Y +++=2; CD AB Y +=3;

)()(4D C B A Y +?+=

12-12 几种常用TTL 门和CMOS 门的参数如表12-2-1。

(1)CT54/74系列门能否直接驱动CC4000系列?为什么? (2)CC4000系列门能否直接驱动CT54/74系列?为什么? (3)CT54/74系列反相器能驱动多少个同类门?

(4)CT54/74系列反相器能驱动多少个CT54/74LS 系列反相器? 解:(1)不能。因为不满足式(12-16):2IH 1OH U U ≥

(2)不能。因为不满足式(12-19):2IL 1OL I I ≥

(3)106.1162IL 1O L O L ===

mA mA

I I N 10404.02IH 1OH OH ===uA

mA

I I N

两者中取小的一个,故可带10个同类门。

(4)404.0162IL 1OL OL ===

mA mA

I I N 20204.02IH 1OH OH ===uA

mA

I I N

两者中取小的一个,故可带20个CT54/74LS 反相器。

12-13 试设计一个三变量校奇电路。当三个变量有奇数个1时,输出为1,其它情况输出均 为0。① 用门电路实现;②用三线-八线译码器实现;③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 解:设变量为A 、B 、C ,输出为Y ,可得真值表如表题12-13。其表达式为 ABC C B A B C B A Y +++=

① 表达式没法化简,得电路如题12-13图(a )所示。

② 将A 、B 、C 分别连接到译码器的代码输入端A2、A1、A0,表达式可写为:

74217421Y Y Y Y m m m m Y +++=+++=

7421Y Y Y Y +++=

电路图如题12-13图(b )所示。

112

③ 将A 、B 、C 分别连接到数据器的代码输入端A2、A1、A0,表达式可写为: 7421m m m m Y +++= 与∑=*=7

0i i i D m Y 比较,得:

D1=D2=D4=D7=1,D0=D3=D5=D6=0

电路图如题12-13图(c )所示。

12-14 按表题12-14所示真值表,完成题12-14图所示编码器电路中的连线,实现二进制循 环编码要求。

解:当开关S 接通0—5线时,为低电平,相当于0—5的非。

5435432++=++=Q 同理有:

4324321++=++=Q ,

表题 12-14

01

23

4

5

题12-14图

(a)

(b)题12-13图A

B C 题12-13图(c)

113

3213210++=++=Q

电路图如图12-14图(a )所示。

12-15 试用三线-八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产生如下的多输出逻辑函数(画出连线图)。 (1)AC Z =1

(2)BC B A C B Z +?+?=2 (3)C AB C B Z +?=3

解:将变量A 、B 、C 分别接到译码器的A2、A1、A0端。

(1)7575751Y Y Y Y m m ABC C B A Z +=+=+=+= (2)74312m m m m ABC BC B A C B Z +++=++?+?= 5431Y Y Y Y +++=

(3)6406403Y Y Y m m m C AB C B A C B A Z ++=++=++?= 电路图如题12-15图所示。 12-16 试写出题12-16图所示电路的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

12

3

45

题12-14图(a)

题12-16图

2

题12-15图

Z 1

Z 2

Z 3

114

解:6420642064201m m m m Y Y Y Y Y Y Y Y Z +++=+++=+++= C C A C A C AB C B A C B A C B A =+=+++=

7530753175312m m m m Y Y Y Y Y Y Y Y Z +++=+++=+++=

C AC C ABC C B A BC C B A =+=+++=

12-17 试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产生下列单输出函数 (1)C B A C B A AC Y ?++=

(2)D C B BC D C B A D C A Y ?+++=

解:将变量A 、B 、C 连接到数据选择器的A2、A1、A0。

(1)7521m m m m ABC C B A C B A C B A Y +++=+++=

与通式∑=*=7

0i i i D m Y 比较,得:

D1=D2=D5=D7=1,D0=D3=D4=D6=0 电路图如题12-17图(a )所示。

(2)

D C AB D C B A ABCD D ABC BCD A D BC A D C B A D C AB D C B A Y ?+?+++++++= D m D m D m D m D m D m D m D m D m ?+?+?+?+?+?+?+?+?=627733564 765432m m D m D m m D m ++?+?++?=

与通式 ∑=*=

7

i i i D m Y 比较,得:

D0=D1=0,D D =2,D3=D6=D7=1,D4=D5=D 电路如题12-17图(b )所示。

A B C

(a)

A B C

(b)

题12-17图

115

12-18 用双四选一CC14539连成的电路如题12-18图所示,试写出其函数表达式并化简。

解:从图中知:

D0=D2=D5=D6=1 D1=D3=D4=D7=0 代入数据选择器的通式:∑=*=7

i i i D m Y

得:

C

AB C B A C B A C B A m m m m Y +++=+++=6520

C B A C B C A ++=

题12-18图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与B,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的输出 为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与________ 。 3、模拟信号就是在时间与幅值上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就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 与________。 5、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则A-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________ 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就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就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RL=10Ω,则整流输 出电压的平均值就是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就是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就是______。 10、三极管就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就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就是指__、与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总的放大倍数就是_。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8

电子技术 习题8 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 U (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先将二极管D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 B =-4V UA =-10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 D =U BA = U B -U 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 D=0 故:U AO =UB =-4V (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点电位为0,则有: U B =-15V UA =-12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1=UOA = U O -U A =12V >0 U D2=UBA =UB -UA=-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 D1=0 故:UAO =UD1=0V (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6V U A =-9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 D1=U AB = UA -U B=-3V <0 U D2=U AO =UA -U O=-9V <0 U AO A O (a) 题8-1图 U AO A O (b)U AO A O (c)

所以二极管D 1、、D 2截止。 故:UAO =UA =-9V 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 ==U U ;(2)V 3A =U 、0B =U ;(3)V 3B A ==U U 。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 (1) U F=12V, U DA =U F -U A =12V , U DB =UF-UB =12V 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则有: UF =U A =UB=0V (2) U F =12V , UDA =UF -UA =9V, U DB =U F -UB =12V 两二极管承受不同的正向电压,承受正向电压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即: D B 优先导通,使: UF=U B =0V 则使: U DA =-3V 则二极管DA不导通。U F =U B=0V (3) UF =12V, U D A=UF-UA =9V, UDB =UF -UB =9V 两二极管承受相同的正向电压,故两二极管均导通。 UF =UA =UB =9V 8-3 在题8-3图中,已知K Ω1B A ==R R 、K Ω9=R ,二极管为理想器件,求下列几种情 况下输出端电电流位及各支路电流。 (1)V 10A =U 、0B =U ;(2)V 5B A ==U U ;(3)V 6A =U 、V 8.5B =U 。 解:(1)利用到类似题8-2的优先导通概念。 D A 优先导通,使: A F B B 图题8-2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和B,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 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则A-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________ 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总的放大倍数是_。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 12 33 +=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 3 =-2A,V B=- 3 21 + ×2=-2V。 当S断开时,I=0,V B=6- 3 21 + ×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自考网校免费试听.自考名师.课件更新.报名演示.学习卡.最权威的师资阵容 最及时的在线答疑 全程视频授课,反复观看不限次数 自考365网校数百门课程全面招生! 基础班+串讲班祝您成功每一天! 郭建华韩旺辰郝玉柱张旭娟孙茂竹白薇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18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已知图示电路中的E=2V,I k=2A。电阻R1和R2消耗的总功率为()。 A.4W B.0W C.16W D.8W 2.图示电路中,已知I1=11mA,I4=12mA,I5=6mA。I2,I3和I6的值为()。 A.I2=-7mA,I3=-5mA,I6=18mA B.I2=-7mA,I3=5mA,I6=18mA C.I2=-7mA,I3=10mA,I6=18mA D.I2=7mA,I3=5mA,I6=18mA 3.已知单相交流电路中某负载视在功率为5kVA,有功功率为4kW,则其无功功率Q为()。 A.1kVar B.3kVar C.9kVar D.0kVar 4.某电容C与电阻R串联,其串联等效阻抗|Z|=10Ω,已知容抗X c=7.07Ω,则电阻R为()。 A.17.07Ω B.7.07Ω C.2.93Ω D.10Ω 5.当三相对称交流电源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为380V,则相电压为()。 A.3803V B.3802V C.380/3V D.380V 6.一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为50kVA,额定电压为10000/230V。则此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额定电流为()。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2-2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题图2-2中3Ω电阻中的电流I 。 题题2-2 解题图12(a) 解题图12(b) 解题图12(c) 解题图12(d) 解题图12(e) 解题图12(f) 解题图12(g) 解题图12(h) 解题图12(i)解题图12(j)

解:根据题目的要求,应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将题图2-2所示电路按照解题图12所示的变换顺序,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2(j)所示的电路,电流I 为 A 2.08 22 I =+= 注意: (1) 一般情况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视为短路、而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开路。故题图2-2所示电路最左边支路中的2Ω电阻可视为0; (2)在变换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待求电流I 的支路不被变换掉; (3)根据电路的结构,应按照a-b 、c-d 、e-f 的顺序化简,比较合理。 2-3 计算题图2-3中1Ω电阻上的电压U ab 。 V 题题2-3 V 解题图13(a) Ω解题图13(b) Ω 解题图13(c) Ω解题图13(d) Ω解题图13(e) 解:该题采用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法解题比较简便。按照解题图13的顺序化简,将题图2-3所示的电路最后化简为解题图13(e)所示的电路,根据电阻串联电路分压公式计算电压U ab 为 V 37.21 18.08 .2U ab =+= 2-5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5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V 45题题2-5 V 45解题图15

解:首先对于题图2-5所示电路的三条支路电流分别确定参考方向,如解题图15所示。然后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定律列出下列三个方程: ?? ? ??+=++=+=++==-+3223231131321I 6I 5I 3I 6I 245I 6I 20I 10I 6I 10700I I I 解之,得 A 3I A 5I A 2I 321=== 2-6 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如题图2-6所示,电路中的四条支路均为并联,其中一条支路电流为已知,根据支路电流法可知,只需列出三个独立方程即可求解。为看图方便,将电路中4Ω电阻支路改画到解题图16所示的地方,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结点a 列出一个电流方程,再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电路左边回路和中间回路列出两个电压方程,即 ?? ? ??+=+==++-I 4I 4.0116I 4I 8.0120010I I I 2121 解之,得 A 13.28I A 75.8I A 38.9I 21=== 2-8 电路如题图2-8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中电阻R L 两端电压U ,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Ω 8L R A 解题图16 I 题题2-6 Ω Ω8L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闭卷) 9、基本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 10、能够实现“有0出1,全1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与非门。 11、能够实现“有1出0,全0出1”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或非门。 12、能够实现“相异出1,相同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异或门。 13、在交流电中,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称为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14、工频电流的频率f= 50 Hz。 15、设u=311sin314t V,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 311V ,频率为 50HZ ,初相位为 0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I1 = 1A,I2 = 3A ,I5 =4.5A,则I3 = 4 A,

I4 = 0.5 A,则I6 = 3.5 A。 17、半导体三极管是由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个电 极,发射结、集电结两个PN结构成。 18、三极管按其内部结构分为 NPN 和 PNP 两种类型。 19、晶体三极管作共射组态时,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类似,但其输出特性 较为复杂,可分为放大区外,还有截止区和饱和区。 20、二极管具有单相导电性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为20KΩ,则电压表的指示为( B )。 20KΩ 20KΩ A.5V B.10V C.15V D.30V 2、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三角型连接时,线电流与相电流的 相位关系是( D )。 A.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 B. 线电压滞后相电压300 C. 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0 D.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 3、叠加定理可以用在线性电路中不能叠加的是( C )。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电动势 4、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阻从2Ω变到10Ω,则电流i( C )。 R i s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 A 和 B,且 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 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 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 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 ________ 和________。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 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 A=1011010;B=10111,则 A - 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 ________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 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 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 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 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 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 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 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 总的放大倍数是_。

青岛科技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U1=2V,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31、Y —△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 Y 形 ,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 △形 ,使电动机全压运行。这种启动方法适用于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 △形 连接的电动机。 32.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方向与通入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流的 相序 有关。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旋转磁场的方向 相同 。旋转磁场的转速决定于旋转磁场的 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 。 33.熔断器在电路中起 短路 保护作用;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 过载 保护作用。 34.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 和 转子 两大部分组成。电机的铁心是由相互绝缘的 硅钢 片叠压制成。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可以联接成 三角形 或 星形 两种方式。 35.在RL 串联电路中,U R =16V ,U L =12V ,则总电压为 20V 。 36.已知电流A )20314sin(230 A,)30314sin(22021?-=?+=t i t i 。则电流i 1的相位 超前 电流i 2的相位。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0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10

92 习题10 10-1 对于题10-1图所示的典型差动放大电路, 若V 6EE CC ==U U ,Ω ==K 1.5C E R R 、 Ω =K 10B R 、Ω =001P R 、50=β、V 0.7BE =U 。试求:①静态工 作点;②差模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③若在两管的集电极之间接上负载Ω =K 1.5L R (如图虚线所示),则差模和共模电压放 大倍数又为多少? 解:① 由于电路是对称的,只需要计算一个管子 的静态值即可,画出直流通路题10-1图(a ) 所示。由输入回路有 EE E E BE B B 2U R I U R I =++ 上式中前两项比第三项小得多,故可略去。则有 R C 题 10-1图 R C R B R B R E R P T 1 T 2 U CC -U EE 1 i u 2 i u O u 1O u 2 O u R L R C R B T 1 R E U CC -U EE I B I C 2I E U BE 题10-1图(a) 直流通路

93 mA 59.01 .526 2E EE E C =?=≈ =R U I I 02E E E ≈-=EE U R I U uA 8.112E EE C B =≈ = R U I I ββ V 31.559.06C C CC CE =?-=-=R I U U (2)在差模输入时,R E 相当于短路;在共模输入时,R E 相当于2R E (对每一个管子而言),其交流通路如题10-1图(b ) 2 id 1id id 2id 1id u u u u u -=-= K Ω55.226 )1(300E be =++=I r β 2u 1u ud A A A ==3 .20be B C -=+- =r R R β 0ic Oc uc == u u A K Ω1.25)(2be B id =+=r R r K Ω2.102C od ==R r R C 题10-1图(b)交流等效电路 R C R B R B T 1 T 2 1 id u 2id u od u 1 od u 2 od u R L R C R C R B R B T 1T 21 ic u 2 ic u oc u 1 oc u 2 oc u R L 2R E 2R E R L (1) 差模信号输入(2) 共模信号输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

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与答案[1]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工程近似的观点,a 、b 两点间的电阻值约等于( ) A. 0.5k Ω B. 1k Ω C. 2k Ω D. 100k Ω 2.直流电路如图所示,E=15V ,I k =5A,R=5Ω,恒压源E 的工作状况是( ) A.吸收功率30W B.发出功率30W C.吸收功率75W D.发出功率75W 3.R 、L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如图所示,若u R =52sin(ωt+10°)V ,u L =52sin(ωt+100°)V ,则总电压u 为( ) A. 5sin(ωt+45°)V B. 10sin(ωt+55°)V C. 52sin(ωt+110°)V D. 102sin(ωt+70°)V 4.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若每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为30W ,则三相有功功率为( ) A. 0 B.303W C. 90W D. 903W 5.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某负载的有功功率P=1000W ,无功功率Q=577var ,则该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 A. 0.5 B. 0.577 C. 0.707 D. 0.866 6.正弦电压u 的波形如图所示,其正确的解析表达式是( ) A. u=-311sin(250πt+ π4 )V B. u=311sin(250πt- π4 )V

C. u=-311sin(500πt-3 4 π)V D. u=311sin(500πt- 3 4 π)V 7.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U=220V,R=ωL= 1 ωC =100Ω,此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是( ) A. 2.2×100W B. 2.22×100W C. 2.2×300W D. 2.22×300W 8.电磁系仪表的符号是( ) 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 ) A.定子电流成反比 B.定子电压成正比 C.定子电压平方成反比 D.定子电压平方成正比 10.在磁电式仪表中,为使指针平稳达到应指示位置而不发生摆动,要利用( ) A.螺旋弹簧的反作用力 B.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 C.空气阻尼 D.放置可动线圈的铝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11.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当负载转矩不变而增加转子电路电阻时,电动机的转差率s(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忽大忽小 12.一台单相变压器额定容量为S N=15kV A,额定电压为10kV/230V,满载时负载阻抗|Z| =3.45Ω,cos?=0.85,则变压器满载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为( ) A. 15kW B. 14.75kW C. 13.75kW D. 12.47kW 13.图示稳压电路,稳压管V1与V2相同,其稳压值U Z=5.3V、正向压降0.7V,输出电压U0 为( ) A. 1.4V B. 4.6V C. 5.3V D. 6V 14.欲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U i及输出电压U0,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U i及U0 B.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U i及U0 C.用直流电压表测U i,用交流电压表测U0 D.用交流电压表测U i,用直流电压表测U0 15.三极管各极对公共端电位如图所示,则处于放大状态的硅三极管是( )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课后习题答案(徐秀平、项华珍编)

电工与电子技术(下篇) 习题8 8-1 试判断题8-1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AO U (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解:分析此类包含有二极管的电路时,应首先断开二极管,再分别求出其阳极、阴极电位, 从而判断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在此基础上再求解电路。 (a )先将二极管D 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4V UA =-10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UBA = UB -UA =6V>0 所以二极管导通,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 =0 故:UAO =UB =-4V (b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15V UA =-12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OA = UO -UA =12V>0 UD2=UBA =UB -UA =-3V<0 所以二极管D1导通,D 2截止。其实际的端电压为UD1=0 故:UAO =UD1=0V (c )先将二极管D1、、D 2断开,设O 点电位为0,则有: UB =-6V UA =-9V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1=UAB = UA -UB =-3V<0 UD2=UAO =UA -UO =-9V<0 所以二极管D1、、D 2截止。 故:UAO =UA =-9V 8-2 在题8-2图中,求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1)0B A ==U U ;(2)V 3A =U 、0B =U ;(3)V 3B A ==U U 。 解:类似于题8-1,除了要先断开二极管,求阳极、阴极电位外,此类二极管共阴、共阳电 路的题,还需要用到优先导通的概念,即阳极和阴极之间电位差大的二极管优先导通。 先断开二极管D A 、D B : (1) UF =12V, U DA =UF -UA =12V, U DB =UF -UB =12V U AO A O (a) 题8-1图 U AO A O (b)U AO A O (c)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解答(重庆科技学院免费版)

习题 5.1试判断如题5.1 图所示的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电压信号?为什么? 题5.1图 解:(a)能(b)不能(c)不能(d)能 5.2已知如题5.2图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均为硅管,且β=50,试估算静态值I B 、I C 、U CE 。解:(a)751)501(1007.012=×++?=B I (μA)75.3==B C I I β(mA) 825.3)1(=+=B E I I β(mA) 75.01825.3275.312=×?×?=CE U (V) (b)CC B C C B B BE ()U I I R I R U =+×++CC BE B C 120.716(1)200(150)10 B U U I R R β??===++++×(μA) C B 0.8I I β==(mA)CE 12(0.80.016)10 3.84U =?+×=(V) 5.3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5.3图所示,已知U CC =15V ,R B =500k Ω,R C =5k Ω,R L =5k Ω, β=50,r be =1k Ω。 (1)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题5.2图题5.3图 解:(1)CC BE B B 1530500 U U I R ?=≈=(μA)C B 5030 1.5I I β==×=(mA) CE CC C C 15 1.557.5 U U I R =??=?×= (V)

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119 (2)(3)C L u be //125R R A r β=?=?i B be //1R R r =≈(KΩ) O C 5R R ==(KΩ) 5.4 在题5.3图的电路中,已知I C =1.5mA ,U CC =12V ,β=37.5,r be =1k Ω,输出端开路,若要求u A =-150,求该电路的R B 和R C 值。 解:由于C L C u be be //150R R R A r r ββ=?=?=?C u be 150R A r β ==则C 1501437.5 R ×==(KΩ)CC B 6B 12300 (K ?)4010 U R I ?===×5.5试问在题5.5 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题5.5图 解:(a)B 60.12 (mA)50I ==12121 CS I ==(mA)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B )。 A 零 B 无穷大 C 约几百千欧 D 以上都不对 1.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B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 (b)电容电压 (c)电容电流 4.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 (D)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 5.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V t u BC )180sin(2380-=ω,则相电压=C u ( D )。 (a)V t )30sin(2220-ω (b) V t )30sin(2380-ω (c) V t )120sin(2380+ω (d )2202sin(30)t ω+ 6.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 (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Φ1和Φ2 关系是( B )。 (a)Φ1 >Φ2 (b)Φ1<Φ2 (c)Φ1=Φ2 7.一负载电阻为RL ,经变压器接到内阻R0=800Ω的电源上,变压器 原、副绕组的额定电流为2A /20A ,若使从变压器原绕组看进去的等 效负载电阻RL ′=R0时,则RL 等于( B )

(a) 0.8Ω (b) 8Ω (c) 80Ω (d) 800Ω k的电阻中通过2mA的电流,试问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D )。 1、3Ω A、10V B、6mV C、1.5V D、6V 2、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线绕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D )。 A、2500 B、100 C、1 D、0.1 3、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 B )W。 A、125 B、250 C、500 D、1000 1. 稳压管起稳压作用,是利用它的( D )。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 C 双向导电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2.某一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为300W,消耗的无功功率为400var,则 该负载的视在功率为( c )。 (a)700VA (b)100VA (c)500VA 3.图右所示电路中P点电位为( a ) (a)5V (b)4V (c)3V (d)2V 2.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B ) A 加强电路对称性 B 抑制零点漂移 C 增强放大倍数

电工与电子技术(徐秀平、项华珍)课后习题4

习题4 4-1 在题4-1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元件原未储能。① 求开关S 闭合后瞬间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② 求开关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值。 解:①由于开关闭合前,电容元件未储能,故由换路定律可知,0)0()0(==-+C C u u 。开关闭合后,电容元件相当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1图(a )所示,则在+ =0t 时各电压、电流为 A 66 //312 //)0(21=== + R R E i A 46636 )0()0(2121=?+=+= ++ i R R R i A 266 33 )0()0(2112=?+=+= ++ i R R R i V 12)0()0(21===+ + E u u ② 开关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定状态时,电容元件相当于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1图(b )所示。则当S 闭合后∞=t 时各电压、电流为 A 43 12 )()(11===∞=∞R E i i 0)(2=∞i V 12)(1==∞E u 题4-1图 E +) 0(2+ 题4-1图(b) )(2∞) (∞C

0)(2=∞u V 12)(==∞E u C 4-2 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标明的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及稳态值。 解: ① 求初始值: 在开关S 断开之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电容相当于断路,电感相当于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4-2图(a )所示。则- =0t 时电容两端的电压及电感中的电流为 V 410406040 )0(=?+= - C u A 10 1406010)0(=+= - L i 由换路定律可知:V 4)0()0(==-+C C u u ,A 10 1)0()0(= =- + L L i i 那么开关S 断开的瞬间即+ =0t 时,电容元件相当于恒压源,电感元件相当于恒流源,其等效电路如题4-2(b)所示。根据节点电压法,A 和B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 20 1601) 0(20)0(6010+-+=++ i u u C AB V 420 16011012056010=+- += 题4-2图 题4-2图(a) - =0题4-2图(b) + 0+B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

第 1 章第 1 次 专业 班 学号 2009 姓名 一、填空题 1.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指定电流与电压的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 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 。 2.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 3.线性电阻上电压 u 与电流 i 关系满足 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 式 为 。 4.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 有关,而与 无关。 5.KCL 实际上是体现了 或 的性质。 6. KVL 实际上是体现了电压与 无关的性质。 1.电路如图 1所示,已知 i 1 1A ,u 3 2V , R 1 R 3 1 ,R 2 2 ,则电压源电 压 u S ( )。 2.电路如图 2 所 示, 已知 i 1 2A , u 5 2V ,R 3 R 4 1 Ω, R 5 2 Ω,则电流源 电 流 i S ( )。 A .3A B .6A C .( 2 R 2 i 1)A D .2(R 1 R 2)A 3.电路如图 3 所 示, 电流源功率如何?( )。 A .发出 B .吸收 C .为零 D .不确定 选择题 D . 9V A .7V B .9V C . 7V

A .吸收20 W B.发出20 W C.发出10 W D.发出10 W 三、计算题 1.电路如图 5 所示,试校核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 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2.试求如图6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 ,并讨论计算各个元件和端口功率。

第1 章第2 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 一、填空题 1.电压源空载时应该放置;电流源空载时应该放置。 2.电路中某一部分被等效变换后,未被等效部分的与仍然保持不变。即电路的等效变换实质是等效。 3.结点电压法是以为独立变量,实质上是体现。 4.列结点电压方程时,先指定一个结点为,其余结点与该结点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5.支路电压等于结点电压之差,它与无关。 二、选择题 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I S 3A,R0 20 Ω,欲使电流I 2A,则R=()。 A.40ΩB.30 ΩC.20ΩD.10Ω 2.电路如图2所示,u S 3V, i S 1A,R 1 Ω,电流源发出(产生)的功率P()。A.1W B.1W C.4W D.4W 3.电路如图3所示,若电流表A的内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即内阻为零),已知U S 20V,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试题库(答卷)

中专《电工电子》课程试题库 建设负责人:李和清适用专业及层次:焊接(中专) 第五章电动机 一.填空题 [5 1]1.电机是用来实现电能能与机械能能之间相互转换的设备。从产生和消耗电能的角度出发,电机主要可分为发电机与电动机两大类。 [5 1]2.旋转磁场的转向由通入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决定的。 [5 1]3.三相异步电动机中旋转的部分称为称转子,它主要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等组成。 [5 1]4.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速是由频率和磁极对数决定的。 [5 1]5.要使异步电动机反转,主要将接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中的任意两根,即可实现反转。 [5 1]6.当异步电动机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时,绕组应作三角形联结。 [5 1]7.异步电动机轴上产生的转矩与外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5 1]8.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是描述电磁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5 1]9.单相交流定子绕组中通入单相交流电所产生的磁场是脉动磁场。 [5 1]10.单相罩极电动机磁极铁心加装短路铜环,起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二.选择题 [5 1]1.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向决定于三相交流电源的( B ) A. 频率 B. 相序 C. 相位 D. 幅值 [5 1]2.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空间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 B )决定的。 A. 电压值 B. 相序 C. 频率 D. 相位 [5 1]3.常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的转差率s约为( B ) A. 0.2~ B. ~0.06 C. 1~ D. ~1 [5 1]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铁心采用的材料应为( A ) A. 硅钢片 B. 钢板或铁板 C. 剩磁大的磁性材料 D. 铅或铝等导电材料 [5 1]5.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的作用是(C ) A. 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 B. 起美观装饰作用 C. 固定定子铁心及定子绕组 [5 1]6.对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与转差率相同 B. 与转子电流频率相同 C. 与转子速度相同 D. 与电网电压频率成正比 [5 1]7.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是,转子速度总是( B ), A. 大于同步转速 B. 小于同步转速 C. 等于同步转速 D. 与同步转速无关 [5 1]8.转差率s是反映异步电动机“异步”程度的参数,当某台电机在电动机状态下工作时( C )。 A. 转差率s=1 B. 转差率s>1 C. 转差率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