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2(附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2(附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2
一、请指出下列观点或事例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哪些文章中(10分)
1.评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
2.“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 把它指点出来”。
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
5.“美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12分)
1.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2.“莎士比亚化”
3. “艺术生产”

三、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10分,共40分)
1.“另一方面,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的确证,从而,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来存在着,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性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因为不仅是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总之,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P15

2.“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想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粹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3.“……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P222

4.“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亠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在这里我来谈谈阿尔诺德。这个人确实太完美无缺了。…个性就更多地消融到原则里去了。”P221

四、简答题(23分)
1.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艺术意识形态性确定的意义?(

6分)
2. 恩格斯是如何理解真实性与倾向性原则的?(5分)
3.恩格斯对典型理论的贡献有哪些?(6分)
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阐明的重要文艺理论问题有那些?(6分)

五、论述:试论述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问题。要求条理清楚、字迹清晰(15分)


参考答案
一、请指出下列观点或事例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哪些文章中(10分,每题2分)
1.《神圣家族》
2.《致敏·考茨基》
3.《德意志意识形态》
4.《致斐迪南·拉萨尔》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巴黎手稿》
二、名词解释(12分,每题4分)
1.在马克思看来,文学艺术与法律、政治、宗教和哲学一样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它的存在形态;它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即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制约的。因此,社会变革的原因不能到文艺、宗教、法律、哲学中去寻找,而文艺等的变化的原由必须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中去寻找。这就是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对文艺意识形态性的揭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思想的一大贡献。在人类思想史上,他们第一次确定了文艺在社会结构坐标系中的位置,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文艺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社会本质。
2.“莎士比亚化”是指那种依靠丰富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表现主观的思想情感的创作倾向。
3.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提出的概念,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把艺术生产归结为“精神生产”其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认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了精神生产的资料,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三、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10分,共40分)能够使用自己语言表达下列各题大意、要点的均可给分。
1.这段著名的论述是马克思美感发生论的集中表述。它十分明确而深刻地论证了人的感觉(包括对美的感觉)如何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主体一对象的关系样式是全部问题的核心。由于人有“自由自觉的本性”,即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所以人与外界可以建立这种主体一对象关系。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之处。从客体方面而言,它并不是与人无涉的纯客观的存在物,那些未与人发生联系的东西不是客体,也不是对象。客体如何向人呈现自己取决于它自己的固有属性和主体以何种方式接受这呈现。客体是什么。它取决它自

身固有属性与主体性质间的某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对象才具有了那种使它成为对象的属性。而对象的这种本质规定性也只是与人的本质力量——主体能力的某一方面相联系,所以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因而,对象也便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对象越丰富,他的本质力量也就越丰富。从主体角度看,任何主体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对象而言的,都是一定客体的主体。主体不是天马行空自由翱翔的神灵,它原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主体所以要受客体的限制,要带上客体的色彩,并不仅仅因为作为客观存在,它与自身的客体本来就有一致性,而且还在于他的主体能力正是相对于客体才存在的。并且是被这种客体所塑造的。美感的发生绝不仅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它是主客体在实践基础双向建构的过程,因此,美感的发生同时也是美的发生。美感和美都是活动范畴,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既无美感也无美。
2.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一是哲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凭借逻辑思维将客观世界变为主观世界,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将客观世界变为范畴体系,而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掌握。二是宗教的方式。这种方式首先是对人类世界的掌握,而它是凭借幻想,通过将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的方式,完成对世界的掌握的。而世界上的其他存在物则一概从神学目的论出发,被理解为异化了的人本质———神所创造的。第三是实践方式。这是人类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对世界的最普遍的掌握方式,是人类维持自身存在最基本的能力。第四,艺术的方式。这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或者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感性把握。人将世界作为一种观照的对象对它加以感受和体验,然后再将他们对对象的认识、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化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性形式,人们在这种感性形式中不仅熔铸了客观世界的特征,而且熔铸了自身的特征。因此艺术在掌握世界的同时,也掌握了它的主体。马克思将艺术视为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四大方式之一,足见他对艺术的重视。
3.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一句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这便是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地描写生活现象,而是要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阶级、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展现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恩格斯曾以巴尔扎克为例对这一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巴尔扎克的作品正是通过真实

地再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阶级关系来揭示出封建贵族必然灭亡、资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的。而且,在思格斯看来,巴尔扎克为了坚持这一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甚至违背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对此,恩格斯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所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趋势,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的基本含义。
4.典型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但这仅仅是就其最一般的性质而言的。任何一个存在物都可以被看做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人物不是个性与共性的机械相加,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他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特征,对此,恩格斯称之为“一定的单个人”。恩格斯借用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典型人物的具体性和独特性。严格说来,对于一个典型人物,我们很难清楚地划分出什么是他的个性,什么是他的共性。他的共性就融会在个性之中,个性中无处不表现者共性。如果为表现个性而凭空为人物添加一些特点,不能使之与共性就融合在一起,那势必导致恩格斯所批评过的“恶劣的个性化”。按恩格斯的观点,典型作为一个“一定的单个人”、一个“这个”,他的形成并非先有共性,然后为其拼凑一些特点,使之个性化。也不是先有某些个性,然后主观臆断地赋予其某种共性。典型人物的塑造必须从具体的、有独立生命的个体出发,必须寻找人物内在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必然自始至终把他当作一个生命存在来把握,这样,才有可能塑造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人物形象。无论从个性出发,还是从共性出发,都有悖于典型塑造的规律,只有从“单个人”出发,并完成于“单个人”,才符合典型塑造的规律。恩格斯在这里借用了黑格尔的概念:“这个”(或译“这一个”),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论述人的认识活动时认为,人们开始凭感官接触外界事物,他们所接触的,都只能是“这个”,也就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随着认识的深化,“这个”也就变成了带有普遍性即共性的“这个”了。黑格尔在这里讲的是认识活动中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事物到抽象概念的转化过程。思格斯借用黑格尔的概念旨在说明,典型人物的塑造,是从个别的具体的“这个”升华为具有普通性的“这个”的过程。典型虽然具有了普遍性,不再是低层次的个别事物,但它依然是一个“这个”,即他仍然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存在,而没有抽象为一般概念。
四、简答题(23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确定,第一次把文艺真正置于一个社会结构的

庞大系统之中了,它的位置第一次被确定了。这就为后人们(如普列汉诺夫)在各种复杂联系中来研究文艺的种种特性,诸如文艺的起源、发展问题,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对艺术社会意识形态性的确定,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马克思将艺术确定为一种意识形态,尚未能真正切人艺术的内在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也从未表示过意识形态性是艺术的内在特性。马克思只是在谈及文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才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的,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性仅仅是文艺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层次上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我们没有理由将这种属性夸大为文艺的本质属性。(6分)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强调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同时,没有忽视倾向性的重要性。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鲜明的倾向性,纯客观的文学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问题:既要保证文学作品的真实,又要表达作家的主观倾向,前者强调客观,后者强调主观,前者强调主体服从客体,后者强调客体表现主体,二者如何完美的融会呢?恩格斯认为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即在符合社会生活固有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表现作家的倾向性,而这种表现并不是“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而是要在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分)
3.典型与典型环境。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典型问题上的具体反映。联系着环境来分析典型问题使恩格斯的典型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了黑格尔等人的典型理论。黑格尔凭其卓越的辩证思想发现了典型人物的许多内在特征,指出了在典型人物身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但却未能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典型问题,因此他的典型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严重缺陷。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信中的这段话说明,对于典型的判断不能就人物自身来看,必须联系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哈克奈斯笔下的人物,如果不联系他们所处的环境来看,是有典型性的。而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在当时的时代不是典型环境,因此,这些人物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典型人物了。在恩格斯看来,只有集中反映了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才称得上典型环境,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为这环境所推动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要求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6分)
4.涉及6个问题:第一是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第二文艺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第三文艺来源于生活的问题;第四文艺创作的典型化问题;第五继承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问题;第六文艺批评与思想斗争问题。(6

分)
五、论述(15分)
该题是重点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不平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该题要求学生首先阐述“不平衡”的表现,需要举例以文艺史上的具体事例说明几种不平衡类型,其次要求分析产生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本题要求学生在把握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可进行创造性发挥,阐述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斟酌给分。本题既考察学生的综合把握问题的能力,又考察学生的写作表述能力。要求表达有条理,回答有层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