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体格检查1

下肢体格检查1

下肢体格检查1

《下肢体格检查》评分表(100分)

姓名编号:得分:

考官签名: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之体格检查

膝关节损伤就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得损伤之一,早期准确得体格检查以及诊断损伤,对于避免进一步得损伤以及后期得恢复都有重要作用,也就是对于关节外科医生以及运动医学医生得基本要求,现将常见得检查方法以及提示得可能得损伤总结如下 接上文 体格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得解剖轴线(FTA角):5°-7°得外翻 膝关节得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与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得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得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得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得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得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与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 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意义 急性外伤所引起得关节积液:关节血肿 陈旧性损伤所导致得关节积液:关节内得组织结构损伤尚未修复 无明显外伤原因得关节积液:关节退变物对滑膜刺激所引起或全身性疾病于关节部位得反映,如风湿热 2.髌股关节炎 病人仰卧位,让病人慢慢地过度屈膝几次,检查者手放在髌骨上,当病人伸屈时触及髌骨,疼痛伴有捻发间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炎 3.髌骨活动度: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向内推移髌骨。一般将髌骨得四分之一宽度定为一度。正常情况下髌骨得内移程度在1-2度之间,超过二度说明髌骨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汇总

肩关节特殊检查 杜加征(Dugas)又称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前方,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关节特殊检查 肘三角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腕伸肌紧张试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手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斯征。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第三掌骨纵向叩击痛手桡偏位,沿掌骨纵轴方向叩击第三掌骨,震痛为阳性,提示舟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历模板[1]

住院病历 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 姓名:陈六籍贯:云城区 性别:女职业:农民 年龄:60 病史陈述者:本人 婚否:已婚入院日期:2011-7-8 民族:汉记录日期:2011-7-8 地址:云浮市云安县前锋镇 主诉:反复左膝关节疼痛办活动受限5年,加重7天 现病史:自诉5年前开始出现左膝关节反复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无向他处放射,疼痛可因体位改变而诱发,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由于病情较轻没特殊治疗。于1周前再发,并出现左下肢放射痛,伴左下肢乏力、活动受限,晨起出现左膝关节僵硬,时间少于30分钟,活动后改善,近一周出现静息痛,休息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效果欠佳,到本院门诊就诊,行X光提示左膝骨关节炎,门诊拟“左膝骨关节炎”诊断收入本科。患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午后潮热,无间歇性跛行,无消瘦、无抽搐、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体格良好。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有疫水、毒品接触史。否认有烟酒不良嗜好史,否认有冶游史。 婚育、月经史:已婚,育有1子,体健。 家族史:家人体健。无家族传染病、遗传病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CoP 85次/分R 20次/分BP 114/71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被动卧床,体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异常结节。皮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头颅大小形态异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先天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无紫绀,咽无红肿,扁桃体未见肿大。颈无抵抗感,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先天畸形,无压痛。呼吸运动自如,双肺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 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 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 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

小儿体格检查(1)

小儿体格检查 一、 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 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 (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 6、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2.5岁出齐20颗牙。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二、 (一)、测头围: 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2、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过大或过小均为发育异常的表现,故2岁以前测量头围最有价值。 3、新生儿平均头围约34cm,6个月时为42cm,1岁时46cm,周岁以后增长缓慢,2岁时为48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二)、测胸围: 1、测量方法:用量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2、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新生儿胸围平均约32cm,周岁时头、胸围几乎相等,以后则胸围超过头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3、胸围大小与肺、胸廓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密切相关,胸围过大过小均为发育异常。 (三)、测体重: 一般平均出生体重3kg,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哺乳量不足,水份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即迅速恢复和增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可用公式:(1)、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0.7(kg)×月龄(2)、7~12个月:体重(kg)=6(kg)+0.5(kg)×(月龄-6)(3)、1~12周岁:体重(kg)=7或8(kg)+2(kg)×年龄,来粗略计算。体重是代表体格生长的主要指标,若体重过高过低均为发育异常,须进一步寻找原因以纠正之。 (四)、测身(长)高: 1、测量方法:用量尺测量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站位测量身高。 2、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有婴儿期和青春期2个增长高峰。 3、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cm,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约25cm,上半年比下半年快,第二年增长速度缓慢,平均为10cm,到2岁时身高约85cm,2岁以后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脊柱特殊体检 1.上臂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sign: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麻木感,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及加强试验Bragard sign: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始感腘窝不适。本 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抬高到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其阳性率约为90%。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 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 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4.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直腿抬高健侧肢体时,健侧神经根袖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动。从而使患侧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 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 检查时病人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5.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 阳性。此方法用于检查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7.屈颈试验(linder征):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而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疼痛为阳性。 骨盆特殊体检 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撑开两髂嵴,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得更紧贴,而骨盆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医生用双手挤压病人的两髂嵴,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2.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 sign:病人仰卧,屈健侧髋、膝,让病人抱住;病侧大腿垂直于床缘外。检查者一手按健侧膝,一手压病侧膝,出现骶髂关节痛者为阳性,说明腰骶关节有病变。 3.腰骶关节过伸试验Naoholos sign:病人俯卧,检查者前臂插在病人两大腿前侧,另一手压住腰部,将病人大腿向上抬,若骶髂关节有病,即有疼痛。 4.骶髂关节斜扳试验:病人仰卧,充分屈曲病侧髋、膝关节,检查者一手按住患侧肩部,一手按住患侧膝部外侧,向健侧推去,骶髂关节疼痛者为阳性。 上肢特殊体检 1.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之体格检查

膝关节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早期准确的体格检查以及诊断损伤,对于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以及后期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对于关节外科医生以及运动医学医生的基本要求,现将常见的检查方法以及提示的可能的损伤总结如下 接上文 体格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角):5°-7°的外翻 膝关节的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的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 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意义 急性外伤所引起的关节积液:关节血肿 陈旧性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积液:关节内的组织结构损伤尚未修复 无明显外伤原因的关节积液:关节退变物对滑膜刺激所引起或全身性疾病于关节部位的反映,如风湿热 2.髌股关节炎 病人仰卧位,让病人慢慢地过度屈膝几次,检查者手放在髌骨上,当病人伸屈时触及髌骨,疼痛伴有捻发间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炎 3.髌骨活动度: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向内推移髌骨。一般将髌骨的四分之一宽度定为一度。正常情况下髌骨的内移程度在1-2度之间,超过二度说明髌骨活动度太大,小于一度说明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即髌骨内移受限检查阳性。 4.内侧滑膜皱襞嵌夹症(Shelf症): 伸膝位,向内侧持续推移髌骨,而后逐渐屈曲膝关节,在屈膝接近45°时产生髌骨内侧的明显疼痛,进一步屈曲膝关节则产生弹响感,而后疼痛缓解,此为内侧滑膜皱襞嵌夹症阳性。 4.内侧滑膜皱襞嵌夹症(Shelf症):分型 Ⅰ型发育不全型,靠近内侧滑膜壁处仅有一条滑膜皱襞的残迹Ⅱ型正常发育型,内侧滑膜皱襞如一层货架(Shelf)由上到下纵行置于前内侧关节囊壁,但是在膝关节伸屈活动中与股骨内髁无接触 Ⅲ型异常增生型,指滑膜皱襞增生肥厚呈条索样,在膝关节伸屈活动中与股骨内髁摩擦。滑膜皱襞综合症Ⅲ型滑膜皱襞所产生的膝关节前内侧疼痛症状。当内侧滑膜皱襞呈Ⅲ型时,在伸膝位向内推移髌骨即将该皱襞挤压于髌骨与股骨内髁之间,随着屈膝程度的增加,髌骨与股骨内髁之间的压力增加,因而疼痛症状加重,而当进一步屈膝,滑膜皱襞从髌股间隙脱出滑向股骨髁内侧时,则症状缓解 5.恐惧症 完全伸膝位,向外侧持续推移髌骨,而后逐渐屈曲膝关节。在屈膝接近45°时患者产生髌骨脱位的恐惧感而拒绝该检查继续进行,此为恐惧症阳性。恐惧症检查是检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一个最敏感的检查方法。

膝关节的常用体格检查

膝关节的常用体格检查 全网发布:2011-06-23 21:37 发表者:袁锋(访问人次:1722) 膝关节的常用体格检查 一压痛压痛部位往往是病变部位,所以检查压痛是最重要的检查,为手术前对病 变得初步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无论如何强调压痛检查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压痛与损伤的关系 1.外侧副韧带损伤 2.半月板损伤 3.脂肪垫损伤 4.上胫腓关节损伤 5.髌前滑囊炎 6.内侧副韧带钙化 7.股骨髁软骨病 8.内侧副韧带深层损伤 9.内侧副韧带浅层损伤 10.髌腱下滑囊炎 11.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其起止点,也可在其通过的关节间隙处. 半月板损伤: 关节间隙半月板边缘的任何一点, (阳性率88.74%). 脂肪垫损伤: 膝关节伸直位髌韧带旁压痛最明显. 压痛和病变关系 髌韧带区及周围压痛—髌腱腱围炎、髌腱下滑囊炎、胫骨结节皮下滑囊炎髌骨表明压痛--髌骨骨折、髌前滑囊炎、伸膝筋膜炎 髌骨压痛 国窝后垫枕或以手托起以防止膝关节过伸痛而出现假阳性。 意义:髌骨软骨类疾病、滑膜皱襞综合症 髌骨缘指压痛 意义:髌骨软骨类疾病、髌骨旁筋膜炎,伸膝筋膜炎,髌旁滑膜炎。 髌骨抽动痛 意义:同髌骨缘指压痛 应两侧对比,不然易出现假阳性 磨髌试验 意义:髌骨软骨类疾病、OA、滑膜皱襞综合症。 主动伸屈受限 关节积液、关节交锁、粘连 过伸痛或伸直受限

脂肪垫炎、滑膜炎、半月板前角损伤交锁、内侧副韧带钙化、关节内游离体 屈曲受限 半月板后角损伤、交锁、滑膜炎、内侧副韧带钙化 膝关节粘连时伸屈明显受限 主动屈伸痛 髌骨处痛-髌骨软骨痛(30-60度) 外侧痛:膝外侧痛症候群 内侧痛:鹅足下滑囊炎或内侧副韧带下滑囊炎 半月板损伤、滑膜皱襞嵌入 单足半蹲试验 1.髌骨或股骨软骨病 2.假性髌骨软骨病 3.骨软骨切线骨折 4.半月板区股骨软骨病 5.髌腱腱围炎 6.伸膝筋膜炎 全蹲痛 后侧痛-半月板后角损伤 前侧痛-髌腱腱围炎 抗重力直腿抬高试验 髌骨骨折、髌腱断裂、股四头肌腱断裂 伸膝抗阻力试验 髌骨髌骨软骨病、髌腱腱围炎、伸膝筋膜炎、股四头肌腱损伤、髌腱损伤、胫骨 结节骨软骨炎 髌骨软骨病-(30-60度) 髌腱-90度左右 髌骨软骨镜像损伤-在某一角度突然失力 推髌伸膝抗阻(推髌半蹲起)试验 髌骨或股骨关节软骨病变 浮髌试验 节积液诱发膨出试验 外翻试验 伸直位外翻试验-内侧副韧带纵束损伤 屈曲30度位侧翻试验-内侧副韧带斜束损伤 屈曲30度应在床边做,如果下肢抬高做由于肌肉痉挛、紧张易出现假阴性。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用特殊检查 颈部检查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该试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手部放射即为阳性。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后仰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 test):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上,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头顶部扣击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一手平按患者头顶,用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部叩击力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如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如果患者能正确说出平日吞咽食物时有疼痛,也是阳性体征。常用于检查颈部病变是否影响吞咽活动。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阿德森试验(Adson)*: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的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受压。需加以鉴别 挺胸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嘱患者立正尽量将肩部转向后下方作挺胸动作,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即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医者摸及患肢的桡动脉,并将患肢被动充分外展,若桡动脉搏动减少或消失者为阳性。 上肢外展握拳试验:嘱患者将两侧上肢外展90°并旋外,双手作连续快速握拳,展开动作。如患侧上肢迅速自远端向近侧出现疼痛、无力、自动下落;而健侧不出现症状,维持1分钟以上者,为阳性。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上肢过度下牵试验:嘱患肢提携重物,或向下牵拉患肢,患肢出现麻痛或紫暗发凉等神经、血管症状者为阳性。常见于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 肩部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的方法、顺序

《检体诊断》技术实践技能操作指导 xx的方法、顺序 一、一般检查 1、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仰卧位.医师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病人予以配合,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状况。 2、取体温表,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中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秒脉搏搏动次数,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3、测量右上臂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平齐,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45°,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1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 6~ 4.00KPa),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取最低值为血压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将体温表放入托盘。分别记录每分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和体温。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二、头部

膝关节查体的方法是什么

膝关节查体的方法是什么 膝关节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关节。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产生了问题,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会相应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尤其是老年群体,定期的检查定期的治疗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1、相关外伤史,没有外伤史就无法成立交叉韧带损伤。 2、浮髌试验,检查有没有关节内积血积液。因为70%的外伤性关节积液都可能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损伤,车祸的相对多一点。 3、抽屉试验。前后抽屉试验是检查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针对性体格检查。但也有假阳性。 4、排除关节骨折。 5、MR确诊。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角):5°-7°的外翻 膝关节的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

半月板的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的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

外科膝关节体格检查

膝关节外科检查法 (一)望诊 1.步态观察步态是否平稳而有节律。仔细观察有无因膝关节僵直或疼痛而引起异常步态。 2.膝关节肿胀外伤是膝关节肿胀最常见的原因。膝关节病变如急性化脓性炎症、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肿瘤等均可出现关节肿胀。 3.膝周围局限性肿块如髌上滑囊炎、胫骨结节骨骺炎、胭窝囊肿、骨软骨瘤可出现局限性包块或高凸畸形。 4.股四头肌萎缩观察膝关节上方肌肉的轮廓,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萎缩。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结核、下肢骨折长期固定,可出现股四头肌萎缩。 5.膝关节畸形正常的膝关节有5~10°的生理外翻角,若超过15°则为膝外翻畸形.如单侧出现膝外翻畸形称“K”形腿;两侧膝外翻畸形称“X”形腿。反之,正常生理外翻角消失,形成小腿内翻畸形,若为两侧称“O”形腿。正常的膝关节伸直可有0~10°的过伸,如过伸超过15°,则称为膝反张畸形。 (二)运动检查 1.屈曲检查时患者俯卧位,两腿并齐,医者一手按住大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足部,嘱患者做屈膝动作,正常可达145°。如测肌力,医者可用扶足部的手对屈膝施加阻力。 2.伸直检查时患者坐于检查床边,双小腿下垂,嘱其主动伸膝,正常为0°。若测肌力,医者用手对伸膝施加阻力。 3.内、外旋膝关节完全伸直后无侧屈和旋转运动。当屈曲90°时,内、外旋转运动可达10~20°。 (三)触诊 1.骨触诊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两膝屈曲90°,膝关节的骨隆起和关节边缘容易触诊清楚。先于膝关节前面触诊股骨和胫骨间关节间隙。在膝关节内侧可扪清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在膝关节外侧可扪清股骨外侧髁、胫骨外侧髁及腓骨小头。膝关节前下方可触及胫骨结节,检查有无压痛和异常隆起。髌骨在膝关节前方,屈膝位时位置固定,

膝关节体格检查 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

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 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 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 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 二、触诊 首先应对所有的骨性标志进行触诊,包括髌骨、股骨髁、腓骨头、胫骨结节、Gerdy结节、胫股关节间线等。着重于压痛、皮温、肌张力的检查。 压痛可为弥漫的和局限的。局限的压痛点一般提示相应结构的损伤。如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可引起髌骨内侧缘压痛,常见于髌骨脱位;侧副韧带损伤可引起韧带附着点的压痛;肌腱止点的压痛提示肌腱损伤或滑囊炎;胫股关节间

体格检查1

体格检查 一、检查类(共七项):分别是体温测量、脉搏测量、身高、体重、呼吸频率、血压及头围测量。 1、体温测量: 首先向被检者交待测量的目的,以取得配合;并请其安静休息三十分钟。然后取出一只消毒后的体温计并检查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如果不在应先甩至35℃以下,接下来为被检者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头臵于被检者腋窝顶部,让其夹紧,十分钟后取出读数。并为被检者整理好衣服,扣好纽扣。最后向考官汇报:该被检者体温为36.5℃,属于正常体温。体温的分度:体温按其温度高低分为四度:36.0-37.3℃,正常体温,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热度,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2、测量脉搏:首先向被检者交待测量的目的,以取得配合;并请其安静休息三十分钟。检查者右手食、中、环指三指并拢,指腹臵于被检者左腕部桡动脉上,以适当的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触诊时间为15-30秒钟,数其脉率,以多少次每分钟计数。左右对比测量。测量完毕后为被检者整理好衣服,箱考官汇报,该被检者的脉搏为75 次/分,属于正常脉搏。 3、身高测量:首先向被检者交待测量的目的,以取得配合;请被检者脱鞋站立于身高测量仪上,背靠测量仪站好,其头部、臀部和脚跟部紧靠身高测量仪,头顶最高处与身高测量仪立杆的垂直线的交叉点读数即为身高数值,测量完毕后向考官汇报该被检者身高为175厘米。 4、体重测量:首先向被检者交待测量的目的,以取得配合;请被检者脱鞋、着单衣站立于体重测量仪底座上,站立位臵正确,身体站直,观察体重测量仪指针的读数即为该被检者的体重。请被检者下来后箱考官汇报:该被检者体重为70公斤。 5、呼吸频率测量:首先向被检者交代检查的目的,以取得配合,让被检者安静休息30分钟;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右侧,观察被检者呼吸,至少观察三十秒,为被检者穿好衣服后向考官汇报:该被检者呼吸频率为18次/分,呼吸频率正常。 6、血压测量:首先向被检者交代检查的目的,以取得配合,让被检者安静休息30分钟;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为被检者脱去衣袖,使肘窝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坐位时肘窝平第四肋间,卧位时平腋中线;直立放臵血压计,将血压计水银柱归零;将血压计袖带紧贴上臂皮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插入一个手指为宜;触摸肘窝处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将听诊器体件臵于肱动脉表面,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肱动脉搏动,待声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声声响的数值为该被检者的收缩压,声音消失的数值为舒张压;松开袖带,为被检者整理好衣服,收好血压计,向考官汇报:该被检者血压为120/80mmHg,属于正常血压。 7、头围测量:首先向被检者交代检查的目的,以取得配合,被检者取坐位,用软尺从被检者头枕骨粗隆经耳颞部至前额水平围成一周(头围最大径),向考官汇报:该被检者头围为57cm 。

体格检查1

臂丛神经损伤 1.轴索反射试验:以确定牵拉损伤的部位。用1%磷酸组胺注射于前臂内侧、桡侧各两处以及手背尺、桡侧各一处皮内(共6处),健侧对照。局部血管舒张形成皮丘,并向周围扩散为正常反应。无扩散为阴性,且表明有椎间孔外神经根损伤,轴索反射消失。 2.神经瘤征:叩击颈部患处,可在该神经分布区感到电击样疼痛,提示神经根有断裂。 腋神经损伤 梳头试验:参见肱二头肌长腱腱鞘炎。 正中神经损伤 1.握拳试验:患手握拳时,拇指与示指不能屈曲,中指屈曲不完全。 2.拇指对掌试验:正常拇指对掌运动时,拇指末节指腹可与小指末节指腹面面相对,正中神经损伤时,拇指只能与小指的侧缘相接触,不能与指腹相接触。 3.拇指与小指尖相对试验:当拇指尖与小指尖相对时,正常此两指末节的中轴(或指甲的中线)可在同一直线上。如拇指不能对掌,拇指尖只能对小指尖的一侧,则两个中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有交角。 4.两手互握试验:患者取坐位,两肘支于桌上,两手举起,手指交叉互相握手,即可见其患侧示指、中指不屈曲。 5.屈指试验:检查者将患手举起,固定示指近侧指间关节使之伸直,然后让患者主动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若正中神经损伤,则不能主动屈曲;或将患者手掌平放于桌面上,五指张开,然后五指做搔抓桌面的动作,即可见其示指不能搔抓。此征阳性说明损伤部位在前臂以上,引起指深屈肌麻痹。 6.拇指屈曲试验:患者手放于桌上,手掌朝上。检查者固定拇指掌指关节于屈曲位,然后让患者主动屈曲指间关节;或检查者用右手示指顶住患者拇指末节指腹做对抗,嘱其抗阻力地屈曲指间关节,如无力或不能屈曲,说明拇长屈肌无力,正中神经损伤部位可能在肘部以上。7.拇指小指夹纸试验:嘱患者患手拇指与小指夹一个纸片,检查者如能轻易抽出纸片,即为试验阳性,说明拇指对掌肌无力。 8.瓦顿伯格(Wartenberg)试验:患者取坐位,双手四指并拢,拇指桡侧外展,然后两手示指及拇指尖侧面相靠拢,放在自己面前,可见患侧拇指无力外展而逐渐变内收姿势。 肩关节外展试验:参见肩胛骨颈部骨折。 尺神经损伤 1.花托试验:患手五指不能汇拢呈花托状,故不能托起一只水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