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金融学复习大纲

行为金融学复习大纲

行为金融学复习大纲
行为金融学复习大纲

行为金融学复习大纲

一、概念(考8 个)

1、无风险套利无风险套利指套利的同时进行保值,锁定了汇率,即称为无风险套利(亦指利

用期指与现指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Arbitrage ))。无风险套利是一种金融工具,是指把资本(一般是货币)投资于一组外汇中,规定远期汇率,取得外汇的存款收益后按既定的汇率将外汇换回本币,从而获得高于国内存款利率的收益。也就是套利的同时进行保值,锁定了汇率,这就称为无风险套利。

2、赢者诅咒系指多角化的公司因过于自信,而以较高于市价的价格去购并目标公司,此乃对

自我

经营能力过于乐观所造成的后果。赢者诅咒通指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由于拍卖

品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中标者,但他很可能

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

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3、股价溢价之谜金融理论将风险资产超过无风险利率的超额期望收益率解释为风险的数量乘以

风险价格。当风险的价格是一个代表性代理人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时,股市风险数量根据股票超额收益率与消费增长的协方差来测量。股票收益率高.而无风险利率低.意味着股票的期望超额收益率高即股票溢价高。但是消费的平滑性使得股票收益率与消费的协方差较低。

所以股票溢价只能由非常高的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将此问题称为”股票溢价之谜”。

4、杂音交易投资者对一些伪信息作出的反应。伪信息:证券经纪人或者所谓金融权威的建议、

评论等。投资者实施某种灵活性差的交易策略与大众模型进行的交易,称为杂音交易。

5、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的独断性的意志品质,是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偏

差。过度自信的决策者总是对自己的决定具有独断性,坚持己见,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实际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计划,盲目行动,一概拒绝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是缺乏自觉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现。

6、框架效应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也

就是指: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越敏感。

7、信息阶梯式传播信息阶梯式传播就是人们观察别人的行动及其后果,并进而模仿。

8、势头效应所谓势头效应就是在前阶段中业绩好的股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中会持续其良好的

业绩表现,而这种良好的业绩表现并非这些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在随后的时间中增加的结果。

9、聚居模型

由于人们各自的偏好、信念不同,因此投资者中存在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群体的投资者常常将自己的投资资金集中在某组证券,并系统性地将资金在不同组别的证券中转移。

10、幼稚性风险分散投资者在分配自己的投资资金时,将资金在各种资产中平均分配,从而导

致风险分散不足。

11、信念模式

12、类型模型

类型模型指投资者将不同证券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系统性地在这些不同类别证券之间转

移投资资金。

当某一资产被加入到某一类型中后,这一资产价格的变化同该类资产价格变化的同步性出现强化的趋向。

13、处理效应

处理效应是一种有悖于“理性人”假设的投资者行为, 描述的是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当前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当前亏损的股票。即为通常所说的“持亏售盈心理” 。研究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提高投资者理性、促进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4、股票上市之谜公司股票上市之谜包含三个异常现象:一是热市或冷市;二是低价上市;三

是上市公司长远业绩欠佳。

二、问答题(考 5 个)

第一章何为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支柱是什么?

行为金融学不是传统金融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些学者认为,行为金融学试图或者将来可能取代传统金融学。两者的区别在于:行为金融在接受传统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的同时,也考虑人们的心理、行为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1、对行为金融学的定义

运用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来研究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科学

2、行为金融学的两个理论支柱

1 )套利的有限性套利与同一价格法则是现代金融学的一个基本理论,相同的资产价格必然

相同,否则就会存在套利机会。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套利保证了同一价格法则的实现。

2 )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的心理影响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资

产定价。

第二章详细解释“盈者诅咒”

第三章为什么互联网子公司上市前母公司回报异常?

答:股权分割中母公司股票为负值

股权分割又称为部分上市,即母公司将自己在子公司中的股权的一部分向公众出售,然后子公司将通过上市筹集的部分或全部资金交给母公司。人们可能的解释:第一,市场预期母公司的营运或者未来的投资项目为负净现值,而且非常低;第二、母公司将自己在子公司中的剩余股权全部分离出来分配给子公司股东这一计划很可能不会实现。

1、卖空约束卖空成本高的股票价格可能会被高估,因为过高的卖空成本导致套利成本高昂,因此套利者缺乏进行套利活动的兴趣,从而导致定价失当的现象得以存在。

2、网络泡沫与网络公司股票卖空成本卖空约束之一就是成本过高,即回扣利率过低甚至为负。查尔斯. 琼斯与欧文. 拉蒙特(2001)通过对1926-1933 年间卖空成本的研究发现,卖空成本高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也高,投资于该股票的回报也相应地低,这一现象同卖空成本高的股票被估价过高的假设一致。2000 年 3 月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网络泡沫破裂,8 万亿美元的股市市值化为乌有。

第六章羊群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还是非理性行为?为什么?如何避免羊群行为现象的产生?

1、“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因为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

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

2、对策

1)对于投资者而言,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必须在“人云亦云”的格局中(如市场大涨或者大跌)保持一种独立和创新的精神。要维持独立和创新,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传闻,在市场极端不稳定,信息极端不确定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

2)从监管部门来看,要减少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产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开展理性投资教育;

(2)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

(3)降低各种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组织方面的限制;

(4)修正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在衡量业绩时还要衡量多方面的能力,如考虑创新性、设置工资水平下限、对赢利者设置额外奖赏。

第七章人类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人们的决策行为常常受到注意力不足的约束,如何对这一说法进行检验?

有限理性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要点:

1、由于受到时间、计算能力的限制,决策者并不寻求主流经济学家所说的最优化,而是使用

快速而节省的办法,或者依靠粗浅的经验作出决策。

2、满意原则与努力水平。如果人类无法作出最优决策,那么人类在决策时,应该会有另外一个原则指导他们的决策过程。西蒙称之为“满意原则” 。

3、环境结构的影响。心理活动的周边环境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解释在什么条件下粗浅的经验能够有效运行,为什么能够有效运行等问题。

4、优化标准的主观性。大部分经济学模型都明确地或隐含地假设:经济优化问题的标准与目标是客观的,它们不因为每个人的个人感觉不同而改变。

5、有限理性的一般条件。

有限理性的支持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1)将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2)提出各种替代办法的机制;

3)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各种事实的能力;

4)适度地从上述事实中进行推论的能力。更具以上对有限性的分析,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搜索行为的有限性

2、搜寻必须包括替代方案与问题的属性

3、计算的有限性

4、认知幻觉与框架效应

5、自我控制

6、不对称性——决策具有多重属性时难以作出替换

7、方案设计

8、决策更新——当新的信息出现时,需要调整决策

9、对方法的认同——人们不愿放弃已经有的方案

第八章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金融泡沫是怎样形成的?

一、套利的有限性

1、卖空约束研究发现,卖空成本高的(回扣利率低)股票的市场价格也高,而投资于该股

票的回报也相应的低,这一现象同卖空成本高的股票被估价过高这一假设一致。

2、套利同步协调困难、出入市时机与策略问题

二、信念与偏好这些理论同样可以解释股市泡沫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1、赌场资金效应赌场资金效应会导致投资者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因此对股市的风

险厌恶程度降低。这又反过来导致投资者以更低的贴现率来对未来的分红贴现,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如果出现这种循环,就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大幅度高于期价值,形成股市泡沫。

2、过度乐观、过度自信导致对股市风险的低估人们对事物持过度乐观的看法,而且相信这种

乐观的前景真的会变成现实。

3、大傻瓜效应过度乐观与自信可能导致大傻瓜效应,进而导致股市泡沫。

三、代表性经验法则导致的外推大量研究表明,所谓神投手信念是人们运用代表性经验法则进行判断的结果。而神投手信念又导致人们拒绝相信一个含有预期总串数的系列是一个随机系列。在股市中,这种外推思维表现之一就是投资者相信,此前业绩好的股票会继续好下去,而业绩差的股票会继续差下去。

四、信息扩散与羊群效应研究发现:如果市场上存在一些投资期限短的投机性投资者,那么投资者个人对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判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般公众对股票的看法。

第九章何为信念模型?何为偏好模型?何为信念与制度损耗模型?

一、信念模型

1、保守与代表性经验法则模型

罗伯特. 维希尼等人认为:导致异常的原因有二,

一是保守倾向,即当新的信息到来后,人们在利用其更新自己的判断时,没有给予新信息足够的重视,导致反应不足;二是代表性经验法则中的小数定律。投资者认为收益率的变化依据两个模式中的一个变化的。一是平均值回归模式;二是趋势模式。

2、过度自信

丹尼尔等人创建DHS模型通过模拟投资者在处理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时出现的偏差来解释股市横向回报异常现象。DHS莫型可以解释势头效应、长期平均值回归现象以及收益报告后股票价格的持续漂移现象

3、正反馈交易按照此模型,在公司的股票价格因为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等利好消息而上涨后,投资者买入更多的该公司的股票,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持续上涨,反之亦真。正反馈模型可以解释势头效应、报告后价格持续漂移现象以及长期上的平均值回归与比率效应。

4、有限理性与正反馈交易模型

哈里森.洪与杰里米.斯坦依据有限理性理论建立了正反馈交易模型,即洪-斯坦模型。上述四个模型对势头效应的解释

二、信念与制度损耗模型

有些学者认为将投资者的非理性与制度损耗结合起来也许能解释横向回报之谜。

制度损耗中对市场的效率性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套利的有限性。这些限制与风险导致套利者不愿最大限度地卖空。投资者可能在两个方面过度自信。首先,自信自己发现新信息的能力;其次,过度相信自己对公开信息的解释能力。预期的不一致与套利的约束可以通过两种机制来推动过票价格/ 收益比的攀升,并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股票价格/收益比可以被用以预测股市横向回报。

三、偏好模型

尼古拉斯.巴伯里斯等(2001)将赌场资金效应与人们的厌恶损失倾向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解释股市泡沫形成的BHS模型,同样可以解释股市横向回报中个别股票的回归平均值与比率效应等异常回报现象。

第十章为什么封闭式基金股票价格同小市值规模股票价格变化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性?

封闭式基金折扣之谜的四个方面

共同基金有两种: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的数量是固定的,需要购买封闭式基金股票的投资者只能在股票交易所中从其他投资者那里买入基金股票,封闭式基金股票的持有者也不能将股票卖给基金,只能在市场上以市场价格转手给其他投资者。

第一,新基金上市时溢价交易,但很快在市场上折扣交易。1985-1987 年间,7%的佣金,

在上市后最初的20天中,美国封闭式基金股票平均以5%的溢价在市场上交易,但上市120天后,平均折扣为10%。则累计回报为-25.1% 第二,封闭式基金股票在市场上以大幅度低于它的资产净值的价格进行交易。在1965-1985 年间,美国封闭式基金常常低于其资产净值10.1%的折扣进行交易。

第三、封闭式基金股票的折扣率(溢价率)波动性很大,不仅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也因为基金的不同而不同。20 世纪80年代美国最大的投资与股票的封闭式基金为

Tricontinental Fund (Tricon )

第四,当封闭式基金因为各种原因(诸如合并、解散、转开放式基金等)而结束时,基金股票的价格逐渐上涨,并最终同它的资产净值一致。

第十一章用展望理论解释投资者的处理效用现象,并举例说明之。

在展望理论中,人们的展望价值是在某一特定的决策给决策者是带来收益还是损失上定义的,即人们关心的是某一决策导致自己财富的变化,而不是财富总量;当决策给决策者带来收益时,他的展望价值函数是凹形的,因此决策者喜欢确定性并厌恶风险;当决策给决策者带来亏损时,他的展望价值函数是凸形的,因此投资者喜欢不确定性并寻求风险。

如:处理效应不仅存在于股市中,而且存在于其他市场。戴维. 杰内索夫等(2001)研究发现,处理效应同样存在于房地产市场中。他们对美国波士顿住宅市场的研究显示,那些在购买住宅后住宅的价格下跌的房产所有者在将房产出售时的要价比住宅价格没有下跌的房产所有者出售房产时的要价高25%-35%

第十二章何谓公司股票上市之谜?

公司股票上市之谜包含三个异常现象:一是热市或冷市;二是低价上市;三是上市公司长远业绩欠佳。

一、IPO 公司长远业绩欠佳

蒂姆.洛克伦等研究了1970-1990 年间美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进行的4753次IPO 与3702次SEO勺公司的股票回报。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发行股票的公司的回报率常常令股东失望。

1、市值规模大小与账面值/ 市值比效应

大部分初次上市发售股票的公司处于增长期,而增发股票的公司在增发股票前一年中股票价格大幅度上涨。因此,无论是初次发售股票还是增发股票的公司,他们的账面/ 市值比都

很低。

2、IPO 公司长远回报欠佳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3、过度乐观与对IPO 的估值过高

对于IP0公司的长远回报欠佳的可能解释有三个:第一,计算IP0公司的回报时,我们对IP0公司的风险估计不准确;第二,IP0公司的运气不佳;第三,投资者过度乐观。二、IP0 低价上市1、普遍性的低价上市

发行价格过低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蒂姆. 洛克伦等(2002)的计算,在1990-1998 年间,每个进行IP0的公司因为发行价格过低而遭受损失平均为910万美元有些上市公司的IP0 股票在首日的收盘价是上市价的数倍,因此这些公司及其股东遭受的损失尤其严重。

第十三章公司并购后,其收购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的价值是否变化?为什么?

答:并购能否创造财富是收购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公司管理层与学术界认改变为,购并能够创造财富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税收、收购对象的管理不善、协同效应。

(1)美国的税制为购并提供了某些动力。首先,公司可以利用购并来增加折旧;其次,如果购并使用的是贷款或者债券,那么债务利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再次,被收购公司的营运损失可以被收购公司用来抵消部分收入税。

(2)购并可以被用来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市场约束。当被收购后,管理不善的公司的管理层常常被替换,在新的管理层下,公司的资产可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因此,购并能创造财富。(3)公司管理层最经常提到的购并的理由是协同效应。2、购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1)对股东财富的短期影响迈克尔.詹森与理查德.卢贝克(1983)在对40篇实证研究文章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审阅后,得出结论说,总体而言,购并能够带来正的收益;被收购的公司的股东获利;收购公司股东没有损失。

(2)对股东财富的长远影响蒂姆.洛克伦与阿南德.维基(1997)研究了1970-1989 年间进行的大约1000次并购。他们计算了购并完成后的第五年这些收购公司的股票为股东带来的平均超额累积回报。

三、计算题

1 、参加常规检查的40岁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是1%,如果一个妇女有乳腺癌,则他有

80%的概率将接受早期胸部肿瘤X 射线检查,如果一个妇女没有患乳腺癌,也有

9.6%的概率接受期胸部肿瘤X 射线测定法检查。在这一年龄群的常规检查中某妇女

接受早期胸部肿瘤X 射线检查,她实际患乳腺癌的概率是多少?

2、假设有100 个盒子每个盒子中有100张扑克牌,其中45%的盒子中有700张红牌

和300 张黑牌,另外55%的盒子中有300 张红牌700 张黑牌。在不允许看的情况

下,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个盒子然后考虑其中的两个选择:(1)你认为有多大的可能

性抽取的盒子中红牌的数量较多?

(2)假设再从盒子中随机抽取12 张扑克牌,其中有8 张红牌 4 张黑牌,那么你愿意修正(1)的答案吗?如果愿意,新的可能性有多大?

行为金融学

一、填空题 1、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P2 2、同简答题1 P3 3、“理性人”的两层含义:一是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标准金融学中投资者的心理具有三个特点: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 P12 4、传统的金融学中一个经典理论就是“市场有效假说”,也就是说证券价格可以及时准确地体现可获取信息变化的影响。P23 5、有效市场假说是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该假说的提出源于早期对价格形成的不确定性进行的研究探索,可以追溯到“随机游走”理论。P25 6、实证表明,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套利交易会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等因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有限套利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围绕与套利相关的风险和成本进行的.P39 7、一价定律:按照EMH,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必然反映价值,那么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以后,一个资产不肯能按不同的价格出售。“孪生证券”——违背一价定律P30 8、噪声交易者风险,即噪声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P40 9、传统的讨论理论认为:由于套利的存在,基本相同的资产一定会以基本相同的价格卖出。但实际并不总是这样,由于噪声交易风险的存在使得这种基本相同证券的价格存在背离。有名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孪生证券”现象,如本章案例中的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的普通股的价格差异。P41 10、股票溢价是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P46 11、Benartzi和Thaler(1995)对股票溢价之谜的解释是,如果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短视的损失厌恶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回报率,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P47 12、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P57 13、预期效用函数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在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P63 14、预期效用理论的公理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假定主要保括:优势性、恒定性、传递性P64 15、风险寻求效用函数:U(PX,(1-P)Y) < P×U(X)+(1-P)×U(Y)风险厌恶效用函数:U(PX,(1-P)Y) > P×U(X)+(1-P)×U(Y)风险中性效用函数:U(PX,(1-P)Y)=P×U(X)+(1-P)×U(Y) P65 16、偏好反转是决策者在两个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选择偏好出现差异,甚至逆转的现象。P73 17、成对赌局之间的选择似乎主要受输赢的概率之影响,而买卖价格却主要是由输赢的货币数额决定的。P73 18、一些预测信息的预测能力是有局限的,而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他们往往做出“非回归预测”,也就是说他们用线性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预测与推断,而没有考虑到,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事情的发展趋势往往存在回归的倾向。P86 19、锚定还导致“货币幻觉”。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对通货膨胀率没有做出足够的调整,并混淆了货币的名义数量和真实数量。货币幻觉会影响人们在认知上、情绪上处理通货膨胀的方法。P91 20、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P106 21、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帐户”,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P108 22、“羊群行为”,即“从众行为”,是指行为上的模仿性和一致性。该词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P112 23、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他们发现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等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导致在决策中形成禀赋效应与“短视的损失厌恶”。P114 24、由于人放弃他所拥有一个物品所感受的痛苦,要大于得到一个原本不属于他的物品所带来的喜悦,因而在定价方面,同一种物品在这种情况下的卖价高于卖价,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禀赋效应”。人们由于禀赋效应,使个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偏差”,禀赋效应导致了“交易惰性”。P114 25、后悔厌恶定理3: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有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骄傲,不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后悔。如果后悔比骄傲大,责任者会尽量避免采取这一行动。P116 26、Gigerenzer和Todd(1999)将“熟悉”描述为“一个人对任务或事物拥有的知识或经验的程度”。熟悉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熟悉偏好是一种普遍感知。P119 27、前景理论引入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将人类的心理特征引入到了价值预期和估算中。P125 28、人们在时间维度上的偏好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即时效应,即与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时间相比,决策者偏好立即发生的事件;②同一段时间并不被感知为相同长度,时间感觉依赖于距参考点的远近,离参考点越远,时间段就越会被低估。P138 29、权重是由真实概率函数决定的,在该函数中人们倾向于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本文将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投资者不够理性,市场不够完善,或者投资者并不追求利益最大,等等,这些都不符合经典金融学的假设。所以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行为金融学以一种源自心理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上的。但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根据主观判断来做出抉择,有时太过自信,有时太够保守;再加上条件的限制,如信息的不完全等也会影响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人有时会因自己的多样性选择而放弃理性行为。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判断加总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经典金融学还假设,理性人总能抓住非理性人找到套利机会,因此理性人最终会在资本市场上存活下来。而实际上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是太理想化了,显然在实践中的“反常现象”还需要其他理论来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预期理论。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论点: 1.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针对风险的态度。人们总是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 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因此更注重于预期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2.损失规避。人们的偏好与财富的增量决定,而非财富总量,所以人们对损失 的敏感要高于收益,即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效用。例如,在居民储蓄问题上,若实际率为正的,人们宁愿选择收益保障的银行存款,而非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认为,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 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接近总体的事件发生概率。这就不难解释中小散户的亏损问题了,因为长期看来,这些人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因此证券市场就不按照原先的规律,即贝叶斯法则运行。 4.框架效应。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注意到环境的关系,会考虑问题以何种 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股市上呈现收益状态时,人们选择确定性收益,同时规避风险,反之勇于择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牛市时卖出,熊市时不抛现象。

金融与证券专业求职信

金融与证券专业求职信 金融与证券专业求职信 金融与证券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 感谢您在百忙中浏览我这份求职信,给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机会,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 久闻贵公司实力不凡,年轻有实力的工作团队使贵公司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公司业绩也在非凡的竞争力上完美得体现。据悉贵公司为了做大做强,正在招聘员工,所以特写此自荐书,希望加盟贵公司,成为你们优秀团队的一员。 本人基本情况如下:我是从XXX学院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依照我所学的金融与证券专业,学习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比如,《金融期货》《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等,还有专业课程如《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对于计算机,也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不仅如此,本人在校期间还通过学习取得了计算机一级证书。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证券市场,我还积极的实地了解了很多证券公司,在网上关注证券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因为我知道,想要在证券市场上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除了对证券这行业有独特的偏爱以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炒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点上我还是有明显的自信的。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女孩,能够在认真够做好工作的同时,

也能较好的融洽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证券这行业,我知道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刚好,这一点是我的强项;开朗的性格也能让我对生活变得坚强,从容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用积极热诚的态度迎接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挑战。我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如果我进入公司,时间会证明一切。仔细、负责、热情是我的个性。我清楚的认识道:过去的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我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坚持不懈的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会尽力为贵公司付出我的一份赤诚的力量,真心的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展现平台的机会!选择单位,工资和待遇不是我考虑的首要条件。我更重视单位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员工的士气及工作气氛。我相信贵单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我很自信地向您承诺:选择我,您绝不会后悔。 最后谨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金融与证券专业求职信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记录(A股H股溢价分析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记录(A股H 股溢价分析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作者:————————————————————————————————日期:

摘要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和演化证券学(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简称EAS)一道,是当前金融投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重点研究领域。 行为金融学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本文通过三个板块来说明行为金融学:心理账户、过度自信、A股H股溢价分析(行为金融学角度)让我们能够直观的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状况,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总之,通过实习,我们对行为金融学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本次实习报告从实习目的和意义、工作方法、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收获及体会来具体说明下实习的过程。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A股H股溢价分析

目录 论文总页数:14页 1实习的目的 (3) 2实习的时间 (3) 3实习的地点 (3) 4实习内容 (3) 4.1 A、H股溢价问题 (3) 4.1.1 A股与H股的价差能说明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市场中有一个市场不是有效 的吗?为什么? (3) 4.1.2 你认为导致A 、H股价差的原因有哪些? (4) 4.2 心理账户 (5) 4.2.1 概况 (5) 4.2.2 实验 (5) 实验一——成本与损失的不等价实验 (5) 实验二——赌场资金效应实验 (6) 实验三——沉没成本效应实验 (8) 4.3 过度自信 (9) 4.3.1 概况 (9) 4.3.2 实验 (9) 实验一——打折和邮购返券 (9) 实验二——创业 (10) 5实习心得体会 (12) 6教师评语 (13)

行为金融学

① 1.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曼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把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 ②以Edwards和Magee为主的技术分析派,1948年《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之父 ③以Graham 和Dodd为代表的基本分析派,1934年《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 ④1952年,Markowitz 在其《投资组合选择》,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诞生的标志 ⑤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 ⑥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疯狂》是两本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⑦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中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作出了深刻反思。 ⑧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选美竞赛”理论。 2.法玛提出了区分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1970年,其关于EMH的一篇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 ①弱式有效市场: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②半强式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所以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 ③强式有效市场:它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的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3.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 ①反转效应、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②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③反转效应 ④领先-滞后效应 4.“消息真空”:与上市公司的基础价值无关的公司事件。 指数效应:股票入选股票指数成分股后带来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提高。 公司更名效应:案例2-5 公司更名效应:公司更名公告不包含未能预期到的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依照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对这类事件应该不做反映。然而,从一些证据来看,公司的更名确实引起了股价的显著运动,这种异常现象在2000年前的网络浪潮中尤其明显。 股价溢价: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 股票溢价之谜(为什么股票的收益率会高于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的解释: A.通常的解释:①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证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由于风险溢价的存在,股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②投资短期股票可能出现损失,但长期会获得较大收益。 B.Benartzi和Thaler(1995)的解释:如果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短视的损失厌恶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会把女,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据上课时老师说必考) 5.“股票溢价之谜”指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日历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

国际金融案例Case

Cas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0) Objectiv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Question: Stakeholder objectives using UK as a case (a) 'The objectiv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o maximise the value of the firm.' You are required to discuss how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objective might be compromised by the conflicts which may arise between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in an organisation. (10 marks) Answer: Stakeholder objectives (a) If it is agreed to maximise the value of the firm, it is necessary to ask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who is the firm? ?what do we mean by value?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traditional view has been for the interests of a firm to equate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equity shareholders. But it is now recognised that this is much too narrow. The employees and lenders to a business certainly have a legitimate interest, probably also the government. Japanese influences on UK thinking would add a company's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as part of the stakeholders. Perhaps the general public also belong to the list. Each of the members of the above list has different key objectives. For example employees might want their labour remuneration to be larger, while the shareholders want labour costs to be low so that higher profits can lead to higher dividends. Shareholders might be uninterested whether the company invests in 'unethical' areas of business such as armaments or cigarettes, as long as their investment is profitable, while certain sections of the public will discourage unethical products. The value of an investment in term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i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cash returns available from the investment. However this varies from investor to investor depending on personal discount rate, tax position, period of investment, etc. For example the value of a share bought today and expected to be sold in five years time will b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five years dividends plu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expected net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 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 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 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六、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 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具有核心地位 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 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 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 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储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标准 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 (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 (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 (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 (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 (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金本位制的特点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 (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 (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 (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 (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 (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 (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缺点: (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2)如果发行不适度,往往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定等现象产生; (3)各个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都极为重视,并且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比较金本位制与纸币本位制 (1)纸币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进行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是一种信用货币。

国际金融案例

国际金融案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帐户是( A )。 A.经常帐户 B.资本帐户 C.金融帐户 D.储备与相关项目 2.根据吸收分析理论,如果总收入大于总吸收,则国际收支( B )。 A.平衡 B.顺差 C.逆差 D.无法判定 3.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导致该国货币( C )上升。 A.即期汇率 B.远期汇率 C.商业汇率 D.金融汇率 4.( C )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国际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 A.交易风险 B.会计风险 C.经济风险 D.转换风险 5.( D )指在进出口合同中使用两种以上的货币来计价以消除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 A.平衡法 B.组对法 C.LSI法 D.多种货币组合法 6.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价称为( B )。 A.单一汇率 B.复汇率 C.市场汇率 D.买入汇率 7.1980年代中期以后,( B )已取代国际银行贷款成为国际融资的主渠道。 A.国际债券 B.国际证券 C.国际股市 D.政府债券 8.除按规定允许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现汇帐户外,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外汇收入,均须按银行挂牌汇率,全部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这种制度称为( A )。 A.外汇收入结汇制 B.银行售汇制 C.外汇留成制 D.外汇台帐制 9.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源于( D )。 A.墨西哥 B.韩国 C.印度尼西亚 D.泰国 10.“马歇尔—勒纳条件”指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 C ) 时,该国货币贬值才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行为金融学第3章答案

行为金融学第3章答案

第3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一名词解释 股票溢价之谜: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动量效应:也称惯性效应,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的趋势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股票的规模效应:股票的总收益率和风险调节后的收益率都与公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股票收益率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日历效应: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投资收益率在不同的时间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一月效应:股市在每年一月份中的回报明显高于它在其他月份中的回报。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 反应不足: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地、及时地反应。 异象: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的股票市场收益异常的现象。 二问答题 1 我国股票市场有哪些典型的异象? (1)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噪声交易明显存在, 且在持续时间、涉及范围及表现程度上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严重得多,噪音交易比重显然已经超过“适度”标准; (2)羊群行为,中国证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一种从众行为,表现在机构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操纵、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庄等方面; (3)处置效应,投资者在风险投资时,急于卖出赢利的资产,而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资产。许多投资者得到蝇头小利就卖出手中的证券,却长期持有套牢的证券; (4)日历效应,中国深沪两市在一定程度上郜存在周末效应,中国的年关效应受益最小的月份,一般都集中在下半年,多数收益最高的月份集中在每年三月。

金融学案例分析复习

复习资料 一、案例分析 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 背景资料 当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时,经济上的“一国四币”即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及新台币早已在两岸四地相互流通,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是很具有独特性的。 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大陆流通的港币现金已超过150亿港元,占香港货币发行总量的30%左右。而从台湾涌向大陆和香港的资金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新台币流到大陆,已在福建等地流通。由于受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港元、澳门元与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关系十分密切,除金融机构相互挂牌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如珠江三角洲一带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接受港元、澳门元的店铺随处可见。内地城乡居民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货币收入分散化以及投资或收藏等原因,他们也都以拥有港币、澳门元及新台币为荣。与此同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已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以人民币为“硬通货”及结算货币。在香港或澳门的街头上,除银行外,还随处可见公开挂牌买卖人民币的兑换店。更有趣的是,香港、澳门大多数的商店、饭店、宾馆等很多消费场所都直接接受人民币,一些商店门口甚至挂上“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招揽顾客。台湾也同样出现了人民币的流通现象,许多人将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来看待,台湾警方已视伪造人民币为非法,不少台胞回大陆探亲后,都带着人民币回去使用或留作收藏纪念。思考题 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试问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什么? 答题要点: 1.“一国四币”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少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我国股票市场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我国股票市场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本文即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股 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股票市场 Abstract:The behavior finance study is the financial study newest research front, it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finance study viewpoint, studied investor's behavior from the psychology angle, this article namely analyzes our country stock market from the behavior finance study angle the investor behavior。 Key words :Behavior finance、Investment, stock market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的基础上的。在传统金融 理论中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 切信息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在此基础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市 场假说”。这里的假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市场的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 策时都以实现期望效用最大为准则;二是市场的各参与主体都能够根据他们得到 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差估计;在该假设前提下,一个必然的推论便是 证券的价格反映了一切可以得到的公开信息:投资者无论多么明智,都不能够获 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 但是投资者在事实上并不都是像理论上的那样理性,而是具有某种情绪,许 多投资者在决定自己对资产的需求时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与理性假设不同,现 实世界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在股票市场上,有许多不能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来 解释的现象,本文即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 一、行为金融学及其创新意义 所谓行为金融学,从字面上理解,是将人的行为融入金融学研究范畴的一门 学科。但更确切地讲,行为金融学是以心理学上的发现为基础,辅以社会学等其 他社会科学的观点,研究投资者如何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并尝试解释金融 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或是金融文献中论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异常现象的 一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非理性革命”,充分地说明了其理论创新意义,具体说来: 1、描述和解释了行为与金融行为的科学内涵,创新性地提出了行为金融学 的范式这一科学范畴,强调行为金融学是人们感知金融市场的理论和方法。其基 本的逻辑是,由于金融活动主体是具有理智和情感等完整心智结构的现实“行为人”,每个人既是自利的,又是利他的,因而就可能不一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在市场活动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偏差,人们的行为不一定符合市场 规律的要求,使得“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即所谓的市场失灵。 2、无效市场理论。论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有效性,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经 济现实中,信息是复杂的,收集信息是有成本的,交易者占有的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即他们是噪声交易者,金融市场不是有效率的市场。 3、投资者心态模型。分析和研究了投资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出现 各种决策行为偏差如过度自信和反应偏差、处置效应、从众行为等,强调人的行 为的非理性对于金融市场的运行和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行为金融学教学案例

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 (1)我国的股票市场为什么会呈现大幅波动,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我国股票市场呈现大幅波动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造成的,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都具有投机性,不注重股票的价值。另外,中国的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及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等等。 (2)我国的股票投资者更喜欢在股票指数呈现什么样的态势下参与交易,为什么? 我国的股票投资者更喜欢股票指数呈现上涨状态下参与交易。因为我国的投资者的非理性程度较高,已受到情绪和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缺少对整个股市行情和股票的分析和判断。(3)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如何影响股票价格的。 从图1-3可以发行,上证综指的换手率越高,上证综指相应的点位也越高。投资者的交易活动越活跃,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也代表了投资者的情绪,易造成股票的大涨大跌,加剧了股票的波动。 我国的A股和H股的差价 (1)A股与H股的价差能说明内地和香港市场中有一个市场不是有效的吗?为什么? A股与H股的价差能说明内地和香港市场中有一个市场不是有效的。市场的有效性反映的是市场对信息的效率,对于同一只股票其基本面的信息一样的,如果市场都是有效的,其在各市场上的价格应该都是一样的。 (2)结合本章所学内容,你认为导致A、H股价差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A、H股价差的原因有:投资者学历、理性程度不同,中国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价值判断基准不同,市场环境、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不同等等。 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分析 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封闭式基金折价这种现象?封闭式折价能否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基金的日常运作需要成本,如基金管理人的报酬、管理费用等。由于这些成本的存在,基金的市场价格应当低于其资产净值。如果管理费用太高或将来的投资组合管理达不到预期标准,则代理成本就可能导致基金折价。行为金融学学者认为,基金折价率的变化反映的是个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由此认为具有相同投资者结构的投资品种,将会受到类似的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一方面,封闭式基金发行上市时,由于新基金没有可供比较的历史经营记录;另一方面,为保证新基金的发行成功,基金发起人通常也要做大量的宣传,将基金未来的收入前景描述得极近完美,给投资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噪音交易者对封闭式基金会非常乐观,这种乐观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基金未来业绩的理性预期,从而导致基金的过度交易,使基金的交易价格高于其资产净值,产生溢价。 中国股市的“春节效应” 1、我国的“春节效应”与西方国家实证发现的“一月效应”有什么异同? 我国的“春节效应”与西方国家实证发现的“一月效应”相同点都是发生在各国的“年初”,收益率都是超过其它月份,但是我国与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差异要大。 2、如何解释中国股市中的春节效应? 人们把年末视为结算时间而把春节过后视为新年的开始,他们倾向于在年度交替之际有不同的行为,从而造成了“春节效应”。

国际金融案例考题(有答案)

《国际金融学》案例集 案例9 境外游资正在大量流入我国 随着近期一系列相关金融数据的公布,市场关于境外游资进入中国的种种猜测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对于游资涌入中国的规模和途径仍存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快速进出的游资正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游资规模的估算 根据最新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为1539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之和达到近700亿美元。一些人以其间差额来计算,由此认为一季度进入中国的游资超过数百亿美元。 不过,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认为,并不能简单地以外汇储备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的差额来计算游资的规模。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多与外汇储备盈余收益、储备中非美元货币的大幅升值等因素有关。 “游资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多。”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元汇率疲软,我国非美元外汇资产增多,因此一季度外汇储备剧增离不开我国前期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增加因素。此外,企业外汇掉期交易到期也导致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较多。” 游资流入的缘由 尽管如何甄别游资数目绝非易事,但当前快速进出中国市场的游资数额的确有增加之势,游资为什么“相中”中国?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分析认为,中美“利差倒挂”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和套汇加剧了海外短期资金入境规模。“仅套利和套汇,就可让游资收益超过至少10%。”李扬说。 随着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联储为拯救市场,从去年9月起,连续7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至目前的2%,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去年起连续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当时的2.52%提高到目前的4.14%。一年之间,中美利差反转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加剧了海外套利资金的进入。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

金融学复习 1.案例:30题。根据案例材料,结合国内外实际,运用金融知识, 具体分析实际状态,即运用。 2.论述:10题。理解,纯粹理论分析。从概念内涵,到基本知识 点(如构成要素、结构类型、历史发展、性质特点、实现机制、影响因素、监督管理等),归结为基本理论。 3.名词:8个。背诵。 格法贝打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 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 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 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一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 币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 派生存款,所谓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 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通货膨胀,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实质是币值 下跌。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国际收支。 案例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确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 规定流通中的各种货币; 种类:主币、辅币及其规格; 能力: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限法偿);权限:铸造或发行权限的与流通;程序:流通程序和范围等。 规定准备制度。 2.金币本位制度的基本特点。 国家规定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 (1)黄金作为币材,铸造金币流通。 (2)金币是主币,是足值货币。 (3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保证金币的国内价值稳定。(4)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保证世界黄金市场的价格统一,保证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汇率)相对稳定。 (5)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波幅限制在土1%,各国政府有 义务通过外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 4.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纸币由官方集中垄断发行。 无限法偿力。4与黄金完全割裂开来,无任何关系。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货币流通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5.我国与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有何不同? 从西方国家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实践经验和总的趋势看,初期的货币供给量控制大多以M1为 主,近年来更多的国家则从M1转向M2。 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近期看,应以M0和M1为重点。 第二步,从中长期看,应以M2为重点。 6.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宏观经济因素1?平均利润率2?通货膨胀预期3?经济周期(二)微观经济因素 4.

货币金融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朱新蓉)

一、名词解释 1、货币: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2、货币的本质即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 3、货币市场的定义: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4、经济周期:是指社会经济状况沿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过程周而复始的变化。 5、外汇: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6、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 7、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8、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实际需求。 二、填空 1、利率的分类:(1)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借贷的期限不同)(2)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3)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借贷期内是否调整)(4)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有中央银行规定并强制执行) 2、外汇的分类:按外汇是否能够自由兑换划分为:自由外汇、记账外汇 3、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 4、金融市场的功能: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转移和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调节经济运行。 5、投资银行的类型:合伙制投资银行、股份制投资银行 6、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7、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 8、信用特征:1:信用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2:价值的有偿活动。3:特殊的运动过程。4:风险性 9、资本的分类:普通资本、优先资本、其他资本 三、简答 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职能。具体包括: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体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是货 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储藏手段职能是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支付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功能、世界货币职能也叫国际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功能。 货币的作用:1:货币作为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2:作为价值的衡量器,成为计价、统计、核算、预测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工具3:作为交换的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因而使社会总供给迅速扩大。4:作为社会分配的工具,服务于工资分配、利息分配、财政分配等。5:从宏观上来看,货币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2、信用形式:按照信用主体划分可分为:1、商业信用: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发生的信用,其主要的形式是预付和赊 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2、国家信用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向国外各类主体举借债务而形成的信用3、银行信用是指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4、消费信用是商业银行货专门的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发放的以大型耐用消费品为抵押的贷款。 3、汇率变动影响经济的制约因素:1.货币兑换性。一国货币的自由兑换程度越高,在国际支付中使用的频率越高,该国受汇率变 化的影响越大。2.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与国民总值的对比。对外贸易系数越改的国家,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越大。 3.商品的多样化程度。汇率变化对单一商品生产国的经济影响大,而对商品生产多样化的国家影响较小。 4.金融市场发育度及 开放度。一国金融市场发育度越高,且对外越开放,则该国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越大。5.政府的干涉程度。政府干预经济运行会改变市场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得汇率变化的影响复杂化。 4、股票、债券的异同:相同点:1:基金、股票、债券都是有价证券,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2:基金份额的划分类似于股票:股票是按“股”划分;基金资产则划分为若干个“基金单位”。3:股票、债券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4、三者的收益率相互影响。不同点:1.投资者地位不同: 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债券的持有人是债券发行人的债权人;基金份额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与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之间体现的是信托关系。2. 风险程度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股票的风险大于基金;而债券本金能够得到保障,收益相对固定,风险比基金要小。3. 收益情况不同: 股票和基金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债券的收益是确定的。4. 投资方式不同:与股票、债券的投资者不同,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 5. 价格取向不同:股票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和公司基本面(经营、财务状况等)的影响巨大;而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基金的价格则主要决定于资产净值。:6. 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股票一般无存续期限;债券有一定的存续期限,期满后收回本金;投资者投资基金则要视所持有的基金形态不同而有区别:封闭式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投资者可按持有的份额分得相应的剩余资产,在封闭期内还可以在交易市场上变现;开放式基金一般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