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Ⅱ)(解析版)

二、选择题:

1.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

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

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A. 库仑

B. 霍尔

C. 洛伦兹

D. 法拉第【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圆管为金属导体,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且有电阻,当周围的线圈中产生出交变磁场时,就会在导体内部感应出涡电流,电流通过电阻要发热。该过程利用原理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其发现者为法拉第。故选D。

2.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

的卫星的周期是()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卫星在星体表面附近绕其做圆周运动,则

2224GMm

m R R T

, 343V R π= ,M V ρ

= 知卫星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

T =3.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 ,其左边缘a 点比右边缘b 点高0.5h 。若摩托车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1,它会落到坑内c 点。c 与a 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 ;若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2,该摩托车恰能越

过坑到达b 点。21

E E 等于( )

A. 20

B. 18

C. 9.0

D. 3.0

【答案】B 【解析】 【详解】有题意可知当在a 点动能为E 1时,有

21

112

E m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2112

h gt =

11h v t

当在a 点时动能为E 2时,有

22

212

E m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22112

2h gt 223h

v t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 2

1

18E E

故选B 。 4.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图

(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图(b )中M 、N 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 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为P 点。则( )

A. M 处的电势高于N 处的电势

B. 增大M 、N 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使P 点左移

C. 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 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 点左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于电子带负电,要在MN 间加速则MN 间电场方向由N 指向M ,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M 的电势低于N 的电势,故A 错误;

B .增大加速电压则根据

212

eU mv = 可知会增大到达偏转磁场的速度;又根据在偏转磁场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

v evB m R

= 可得

mv R eB

= 可知会增大在偏转磁场中的偏转半径,由于磁场宽度相同,故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会减小偏转的角度,故P 点会右移,故B 错误;

C .电子在偏转电场中做圆周运动,向下偏转,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C 错误;

D .由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会减小半径,从而增大偏转角度,使P 点左移,故D 正确。

故选D 。

5.氘核2

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2

41112106H 2He 2H+2n+43.15MeV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 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 ,1 MeV= 1.6×10–13J ,则M 约为( )

A. 40 kg

B. 100 kg

C. 400 kg

D. 1 000 kg

【答案】C

【解析】

【详解】氘核2

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2

41112106H 2He 2H+2n+43.15MeV →+

则平均每个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为

43.15=MeV 66

E ε= 1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可以放出的总能量为

0E N ε=

由Q mq =可得,要释放的相同的热量,需要燃烧标准煤燃烧的质量

0400kg E Q m q q

=

=≈

6.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处采用550 kV的超高压向B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U。在保持A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改用1 100 kV特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U′。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A. ?P′=1

4

?P B. ?P′=

1

2

?P C. ?U′=

1

4

?U D. ?U′=

1

2

?U

【答案】AD

【解析】

【详解】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ΔP=(P

U

)2·r

损失的电压

ΔU=P U

·r

当输送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损失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

4

,即

ΔP′=1

4

ΔP

损失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

2

,即

ΔU′=

1

2

ΔU

故选AD。

7.如图,竖直面内一绝缘细圆环的上、下半圆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量异种电荷。a、b为圆环水平直径上的两个点,c、d为竖直直径上的两个点,它们与圆心的距离均相等。则()

A. a 、b 两点的场强相等

B. 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

C. c 、d 两点的场强相等

D. c 、d 两点的电势相等

【答案】ABC

【解析】

【详解】BD .如下图所示,为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空间的电场分布图。本题的带电圆环,可拆解成这样无数对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沿竖直直径平行放置。它们有共同的对称轴PP ',PP '所在的水平面与每一条电场线都垂直,即为等势面,延伸到无限远处,电势为零。故在PP '上的点电势为零,即0a b ??==;而从M 点到N 点,电势一直在降低,即c d ??>,故B 正确,D 错误;

AC .上下两侧电场线分布对称,左右两侧电场线分布也对称,由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AC 正确;

故选ABC 。

8.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 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 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 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 ,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 48 kg

B. 53 kg

C. 58 kg

D. 63 kg

【答案】BC

【解析】

【详解】设运动员和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0m 规定运动员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运动员开始时静止,第一次将物块推出后,运动员和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v 、0v ,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1000mv m v =-

解得

010m v v m

= 物块与弹性挡板撞击后,运动方向与运动员同向,当运动员再次推出物块

100200mv m v mv m v +=-

解得

0203m v v m

=

第3次推出后

200300mv m v mv m v +=-

解得

0305m v v m

=

依次类推,第8次推出后,运动员的速度 08015m v v m

=

根据题意可知 08015m/s m v v m

=

>5 解得 60kg m <

第7次运动员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则

07013m/s m v v m

=

<5 解得 52kg m >

综上所述,运动员的质量满足

kg 60kg m 52<<

AD 错误,BC 正确。

故选BC 。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B ,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

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 释放时的高度h 0=0.590 m ,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 =0.100 m ;由h 0下降至h 所用的时间T =0.730 s 。由此求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100.0 g 和150.0 g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 =9.80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m/s 2(保留

3位有效数字)。

可以看出,a ′与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1). 1.84 (2). 1.96 (3). 滑轮的轴不光滑,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或滑轮有质量)

【解析】

【详解】①有题意可知小球下降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012

h h aT

代入数据解得a =1.84m/s 2;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小球A 有

A A T m g m

a

对小球B 有

B B m g

T m

a 带入已知数据解得21.96m/s a ;

③在实验中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实际计算值偏小。

10.某同学要研究一小灯泡L (3.6 V ,0.30 A )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电流表A 1(量程200 mA ,内阻R g1=10.0 Ω),电流表A 2(量程500 mA ,内阻R g2=1.0 Ω)、定值电阻R 0(阻值R 0=10.0 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 Ω)、电源E (电动势4.5 V ,内阻很小)、开关S 和若干导线。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a )所示。

(1)根据图(a ),在图(b )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______。

(2)若I 1、I 2分别为流过电流表A 1和A 2的电流,利用I 1、I 2、R g1和R 0写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_______,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 =_______。为保证小灯泡的安全,I 1不能超过的

_______mA 。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开关闭合后两电流表的示数为零。逐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并读取相应的I 1和I 2。所得实验数据在下表中给出。

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得,当I 1=173 mA 时,灯丝电阻R =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4)如果用另一个电阻替代定值电阻R 0,其他不变,为了能够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 (2). 110g I R R (3). 21I I (4). 180 (5). 11.6 (6). 8.0

【解析】

【详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2)①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电流表A 1和R 0的总电压,故根据欧姆定律有

110g U I R R

②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21I I I =-

③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 ,故根据题目中已知数据带入①中可知I 1不能超过180mA ;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I 1=173mA 时,I 2=470mA ;根据前面的分析代入数据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3.46V ;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 =297mA=0.297A ;故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3.46Ω11.6Ω0.297U

R I

(4)要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灯泡两端的电压至少要达到3.6V ,而电流表A 1不能超过其量程200mA ,此时结合①有

03.6

0.210R

解得08ΩR =,即要完整的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8Ω。 11.如图,在0≤x ≤h ,y -∞<<+∞区域中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可调,方向不变。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度v 0从磁场区域左侧沿x 轴进入磁场,不计重力。

(1)若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y 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分析说明磁场的方向,并求在这种情况下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m ;

(2)如果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 2

B ,粒子将通过虚线所示边界上的一点离开磁场。求粒子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及该点到x 轴的距离。

【答案】(1)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0m =

mv B qh ;(2)π6

α=;(2y h =-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粒子刚进入磁场时应受到方向向上的洛伦兹力,因此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设粒子进入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根据洛伦兹力公式和圆周运动规律,有

200v qv B m R

=① 由此可得

0mv R qB

=②

粒子穿过y 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其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y 轴正半轴上,半径应满足

R h ≤③

由题意,当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m 时,粒子的运动半径最大,由此得

0m =mv B qh

④ (2)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m 2

B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仍在y 轴正半轴上,由②④式可得,此时圆弧半径为 2R h '=⑤

粒子会穿过图中P 点离开磁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P 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α,

由几何关系

1sin 22

h h α==⑥ 即π6

α=⑦ 由几何关系可得,P 点与x 轴的距离为

2(1cos )y h α=-⑧

联立⑦⑧式得

(2y h =⑨

12.如图,一竖直圆管质量为M,下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顶端塞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圆管由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已知M =4m,球和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mg, 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1)求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瞬间,管和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在上升过程中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3)管第二次落地弹起的上升过程中,球仍没有从管中滑出,求圆管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a1=2g,a2=3g;(2)

113 25

H H

=;(3)

152

125 L H ≥

【解析】

【详解】(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的瞬间,小球仍然向下运动。设此时管的加速度大小为a1,方向向下;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2,方向向上;球与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Ma1=Mg+f ①

ma2= f– mg 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a1=2g,a2=3g③

(2)管第一次碰地前与球的速度大小相同。由运动学公式,碰地前瞬间它们的速度大小均为

0v =④

方向均向下。管弹起的瞬间,管的速度反向,球的速度方向依然向下。

设自弹起时经过时间t 1,管与小球的速度刚好相同。取向上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

v 0–a 1t 1= –v 0+a 2t 1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1t = 设此时管下端高度为h 1,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21011112h v t a t =-⑦ 011v v a t =-⑧ 由③④⑥⑧式可判断此时v >0。此后,管与小球将以加速度g 减速上升h 2,到达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有

222v h g =⑨ 设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则

H 1= h 1+ h 2⑩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⑩式可得 11325

H H =? (3)设第一次弹起过程中球相对管的位移为x 1。在管开始下落到上升H 1这一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 (H –H 1)+mg (H –H 1+x 1)–4mgx 1=0?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145

x H =? 同理可推得,管与球从再次下落到第二次弹起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球与管的相对位移x 2为

2145

x H =? 设圆管长度为L 。管第二次落地弹起后的上升过程中,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

x 1+ x 2≤L ?

联立????式,L 应满足条件为

152125

L H ≥? (二)选考题:

13.下列关于能量转换过程的叙述,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有_______,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汽车通过燃烧汽油获得动力并向空气中散热

B. 冷水倒入保温杯后,冷水和杯子的温度都变得更低

C. 某新型热机工作时将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D. 冰箱的制冷机工作时从箱内低温环境中提取热量散发到温度较高的室内

【答案】 (1). B (2). C

【解析】

【详解】

A.......................................................

B.............................................

C..............................................

D..............................................................................

14.潜水钟是一种水下救生设备,它是一个底部开口、上部封闭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潜水钟在水下时其内部上方空间里存有空气,以满足潜水员水下避险的需要。为计算方便,将潜水钟简化为截面积为S 、高度为h 、开口向下的圆筒;工作母船将潜水钟由水面上方开口向下吊放至深度为H 的水下,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大气压强为p 0,H h ,忽略温度的变化和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1)求进入圆筒内水的高度l ;

(2)保持H 不变,压入空气使筒内水全部排出,求压入的空气在其压强为p 0时的体积。

【答案】(1)0gH l h p gH ρρ=+;(2)0

gSHh V p ρ= 【解析】

【详解】(1)设潜水钟在水面上方时和放入水下后筒内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 0和V 1,放入水下后筒内气体的压强为p 1,由玻意耳定律和题给条件有

p 1V 1= p 0V 0 ①

V 0=hS ②

V 1=(h –l )S ③ 的

p 1= p 0+ ρg (H –l ) ④

联立以上各式并考虑到H h ,h >l ,解得

0gH l h p gH

ρρ=+ ⑤ (2)设水全部排出后筒内气体的压强为p 2;此时筒内气体的体积为V 0,这些气体在其压强为p 0时的体积为V 3,由玻意耳定律有

p 2V 0= p 0V 3 ⑥

其中

p 2= p 0+ ρgH ⑦

设需压入筒内的气体体积为V ,依题意

V = V 3–V 0 ⑧

联立②⑥⑦⑧式得

0gSHh

V p ρ= ⑨

15.用一个摆长为80.0 cm 的单摆做实验,要求摆动的最大角度小于5°,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_______cm (保留1位小数)。(提示:单摆被拉开小角度的情况下,所求的距离约等于摆球沿圆弧移动的路程。)

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新单摆,要求新单摆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与原单摆摆动11个周期的时间相等。新单摆的摆长应该取为_______cm 。

【答案】 (1). 6.9 (2). 96.8

【解析】

【详解】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1)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 C.6.0×102kg?m/s D.6.3×102kg?m/s 2.(3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3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3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Ⅱ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Ⅱ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 B. C. D. 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学科&网A.B.C.D.

201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题

目录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 (2)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2)...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江苏)......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浙江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安徽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北京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福建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山东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9166= =k ,V U B. 91 22==k ,V U C. 3166==k ,V U D. 3 1 22==k ,V U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b M Q N P c d R R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 2 1 ωω____________。 (2).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Li 73 +H 11→He 42+___,B 105+_______→Li 73+He 4 2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 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中。电场强度E =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 =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 向 ;离子速度大小v = 米/秒。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 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 而形成的。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5的能级时的能量为 电子伏特。 (7).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 1和S 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标出了三个点a 、b 、c.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二、(16分) 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 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的号码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少量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号码,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

2016年新课标(3)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新课标(3)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 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 C. D. 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B. C.m D.2 m 18.平面OM和平面ON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PM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成30°角。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上另一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粒子离开磁场的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的距离为 A. B. C. D.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3.(6分)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U=66V,k=B.U=22V,k=C.U=66V,k=D.U=22V,k= 4.(6分)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5.(6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v<L1B.<v< C.<v<D.<v<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第14~17題只有一項符 合題目要求,第18~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の得6分,選對但不全の得3分,有選錯の得0分。 14.將質量為1.00kg の模型火箭點火升空,50g 燃燒の燃氣以大小為600 m/s の速度從火箭噴口在很短時間 內噴出。在燃氣噴出後の瞬間,火箭の動量大小為(噴出過程中重力和空氣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發球機從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兩個速度不同の乒乓球(忽略空氣の影響)。速度較大の球越 過球網,速度較小の球沒有越過球網,其原因是 A .速度較小の球下降相同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多 B .速度較小の球在下降相同距離時在豎直方向上の速度較大 C .速度較大の球通過同一水平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少 D .速度較大の球在相同時間間隔內下降の距離較大 16.如圖,空間某區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 向裏,三個帶正電の微粒a ,b ,c 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 a ,m b ,m c ,已知在該區域內,a 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 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選項正確の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氚核聚變反應釋放の能量用來發電,氚核聚變反應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の質量為2.0136u ,32He の質量為3.0150u ,10n の質量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變反應中釋放の核能約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3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Ⅲ(物理) 14.D5、E2[2017·全国卷Ⅲ]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 .周期变大 B .速率变大 C .动能变大 D .向心加速度变大 14.C [解析] 由天体知识可知T =2πR R GM ,v =GM R ,a =GM R 2,半径不变,周期T 、速率v 、加速度a 的大小均不变,故A 、B 、D 错误.速率v 不变,组合体质量m 变大,故动能E k =1 2 m v 2变大,C 正确. 15.L1[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B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5.D [解析] 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则其速度v 方向向右,由右手定则可得,金属杆PQ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Q 到P ,则PQRS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PQRS 中感应电流产生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故环形金属线框T 中为阻碍此变化,会产生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T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 正确. 16.E1、E2[2017·全国卷Ⅲ]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 3l .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2016年江苏省物理高考试题含标准答案(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和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m/N (B)40N/m (C)200m/N (D)200 N/m 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

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4.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A)U2>U1,U2降低 (B)U2>U1,U2升高

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含超级详细解答)

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第1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1.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2.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3.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B.C.D. 4.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C.D. 5.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

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 A.:2 B.:1 C.:1 D.3: 二.多选题(共5小题) 6.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7.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m、总电阻为0.005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第7题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 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m/s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在t=0.4s至t=0.6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N 8.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2016学年高考最新物理大题及答案

2016年最新高考冲刺题 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有射线OA,OA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30°,OA与y轴所夹区域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其他区域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沿着x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Q点垂直于射线OA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过y轴 正半轴上的M点再次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已知OQ=h,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2)电场强度E和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粒子从Q点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 2.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Ⅰ和Ⅲ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分别 为E和;Ⅱ区域内有垂直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Ⅲ区域的匀强电场中.求: (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O、M间的距离 (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

3.坐标原点O处有一点状的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内的x轴上方各个方向发射α粒子,α粒子的速度大小都是v0,在0<y<d的区域内分布有指向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 小为,其中q与m分别为α粒子的电量和质量;在d<y<2d的区域内分布有垂直 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ab为一块很大的平面感光板,放置于y=2d处,如图所示.观察发现此时恰无粒子打到ab板上.(不考虑a粒子的重力) (1)求α粒子刚进人磁场时的动能;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将ab板平移到什么位置时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并求出此时ab板上被α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虚线MN平行于y轴,N点坐标(﹣l,0),MN与y 轴之间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的某区域有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虚线MN上的P点,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并从y轴上A点(0,0.5l)射出电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30°角,此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并从圆形有界磁场边 界上Q点(,﹣l)射出,速度沿x轴负方向.不计电子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是多少? (3)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是多大?

201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详解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和答案(word 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 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14.如果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 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 .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 .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15.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 ,使输出电压有效值有220V 降至110V 。调节前后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 )和质子(1 1H )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 A . 运动半径之比是2:1 B . 运动周期之比是2:1 C . 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 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

17.图6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A.内能增大 B.压强增大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 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 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4321 4.9e X Y H H MeV +→++和234 11217.6e H H H X 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X 是中子 B.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19.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 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0.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越大 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变大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Ⅱ(物理)
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 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图1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4.A [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
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
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 错误.
15.D4[2017·全国卷Ⅱ]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982U→23940 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5.B [解析]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根据 p2 Ek=2m,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所以 B 正确,A 错误;半衰期是一半数 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C 错误;衰变过程放出能量,质量发生亏损,D 错误. 16.B7[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Ⅱ)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 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 v a C. a b>a c>a a,v b>v c> 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 25 B. 12 C. 35 D.23 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 .3 B ω B .2B ω C .B ω D .2B ω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 、Q 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5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分)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6分)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 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3.(6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4.(6分)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5.(6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动量专题 (2015新课标I-35(2)).【物理—选修3-5】(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B 、C 位于同一直线上,A 位于B 、C 之间。A 的质量为m ,B 、C 的质量都为M ,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 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 和M 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答案】 ( – 2)M m < M 【2015新课标II-35】(2)(10分)滑块a 、b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ⅰ)滑块a 、b 的质量之比; (ⅱ)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答案】(1) 8 121=m m ; (2)21 =?E W 【2015重庆-3】.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mg + mg - mg + mg - 【答案】A 【2015山东-39(2)】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 、B 、C ,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轨道上。现给滑块A 向右的初速度v 0,一段时间后A 与B 发生碰撞,碰后AB 分别以01 8v 、034 v 的速度向右运动,B 再与C 发生碰撞,

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极短。求B、C 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2015广东-16】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a粒子(4 2He)和质子(1 1 H)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 相等,则a粒子和质子 A、运动半径之比是2:1 B、运动周期之比是2:1 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 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 【答案】B 【2015广东-36】36.(18分)如图18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2)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docx

精品文档2017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某种细胞有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 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 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 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0~4h 内物质 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 内物质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 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 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 0.1N A B. 2.4gMg 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 2.24L 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 0.1mol H2和 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