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物基体论文

聚合物基体论文

聚合物基体论文
聚合物基体论文

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摘要:针对苯并噁嗪树脂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苯并噁嗪树脂的单体合成、树脂改性、固化机理及催化研究、工业应用。

关键词:苯并噁嗪树脂,苯并噁嗪,应用,合成,性能,改性,固化研究

1.引言

苯并噁嗪单体是以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苯并六元杂环化合物。聚苯并噁嗪树脂作为一种新型酚醛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而且克服了传统酚醛树脂在成形固化过程中释放小分子的缺点以及在分子设计中有更大的灵活性。此外,聚苯并噁嗪树脂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及电气性能,并且吸水率极低。因此,苯并噁嗪树脂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然而,苯并噁嗪树脂具有显著的缺点,如热固化温度高,固化诱导期及固化时间长,交联密度低,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脆性,导致苯并噁嗪树脂在工业应用中的受限。围绕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分别从单体合成、树脂改性、固化机理及催化研究、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苯并噁嗪单体合成研究

2.1合成方法比较

对苯并噁嗪的合成表明:随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在成环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成环率的大小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各项性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Ishida等就对酚类、醛类和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的苯并噁嗪预聚物。其中Ishida[1~4]等用得较多的就是溶液法,将酚类、醛类和胺类反应物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进行合成,聚合过程完成后再蒸发溶剂,干燥,制得产物。采用的溶剂主要有二噁烷、甲苯、乙醇等。各种文献报道的加料顺序和反应条件各有不同,但成环率均较高。值得关注的是用二噁烷作溶剂,用聚甲醛代替通常使用的甲醛溶液,合成的含苯并噁嗪基的硅偶

联剂,其纯度超过了99%。

在溶液法的基础上,Ishida[5]又开发了熔融法,熔融法使用的反应物一般是固体(或部分为液体),将固体反应物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物形成熔融体系,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直到反应完成。熔融法简单方便,但树脂成环率相对较低。

另外,,四川大学顾宜等采用悬浮法[6],以水为反应介质,制备粒状苯并噁嗪单体。利用水为反应介质,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良好的环保等社会效应。另外,这种合成方法还具有反应平稳、收率高及易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合成的粒状苯并噁嗪预聚物性质见表1。

2.2苯并噁嗪树脂的分子设计

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苯并噁嗪单体优异的分子可设计性,通过在分子结构中引

入反应性基团等方法,最终得到具有更高玻璃化温度(Tg)、热稳定性更好和更优越的机械性能等优良性能的高聚物。

Ishida[3]等合成了带有马来酰亚胺和降冰片烯官能团的苯并噁嗪单体,此单体含的碳碳双键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噁嗪环受热开环聚合,从而使

交联密度提高。在

N气氛中,此类聚合物800℃残碳率达到55%以上,Tg达

2

250℃,且比双酚A型苯并噁嗪单体的黏度更低,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固化物的耐热性也大幅增强。

Takeichi[7]等也合成了含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苯并噁嗪单体,并通过伯胺化合物的变化,再引入炔基、烯丙基等反应性官能团,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交联密

度、Tg及耐热性能。

Su[8]等制备了氟化苯并噁嗪,降低了苯并噁嗪的介电常数,氟化共聚物可使

介电常数降低到K=2.36,可用于制备绝缘材料。

Andreu等合成了带有环氧基团的苯并噁嗪;通过DSC研究发现,该单体固化放热峰温度

T分别为269℃和30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max

后一阶段的

T仍然在250℃以上。

max

余鼎生[9]等合成了酚酞苯并噁嗪,不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而且对碱性

环境具有变色响应的特性,可作为酸碱指示剂。

Liu等合成了聚合过程能形成糠胺Mannich桥结构的带呋喃基团的苯并噁嗪,其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900℃时残碳率为53%,氧指数为31,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另外,Lin还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苯并噁嗪(Dopot-m),其可用作阻燃添加剂,与苯并噁嗪(F-a)和环氧树脂(DGEBA)共聚。随着Dopot-m含量的增加,失重5%的T d从323℃增加到351℃,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级。

3.苯并噁嗪树脂的改性

针对苯并噁嗪树脂的缺陷,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除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合成新型单体外,对苯并噁嗪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有以下:

3.1共聚

Ishida[10]等研究了环氧树脂/苯并噁嗪/酚醛树脂(BEPl21)三元共聚体

系。通过调节三种物质的比例,可以使预聚物的粘度较小,100℃时为0.3 Pa·s,可以符合许多工艺的要求,易加工。体系中酚醛树脂起到固化促进剂的作用,环氧树脂则提高了苯并噁嗪的交联密度。调节三者比例,可以使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达170℃。不同树脂的吸水性能见表2。其中BEPl21为m(苯并噁嗪):m(环氧树脂):m(酚醛树脂)=1:2:1,BEP893为m(苯并噁嗪):m(环氧树脂):m(酚醛树脂)=8:9:3。从表2可看出,BEPl2l和BEP893浸泡24 h后,吸水率只有0.10%。因此,苯并噁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元共聚物体系可以用作优良的电子封装材料。

表2 不同树脂的吸水性能

Rimdusit合成了BA-a苯并噁嗪与聚氨脂(PU)的共聚物,通过与柔性环氧

(EPO732)增韧苯并噁嗪聚合物比较发现:前者Tg有明显的提高,从165℃升高到220℃,后者Tg则下降。另外,两者韧性都有明显提高。

Espinosa合成了含有苯并噁嗪环的线性酚醛树脂,改性度达到80%。该聚合物体系固化温度明显降低,交联密度增加。若再将其与环氧树脂共聚,并用异丁基双缩水甘油丁基醚磷化氢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可制成一种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较

高的阻燃材料,阻燃性可达UL94V-0级,

N环境中800℃下的碳化率可达48%。

2

3.2共混

王劲[11]等采用双酚A型苯并噁嗪与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制得胶液,经过浸布、烘焙、压制得到了一系列玻璃布覆铜板。发现环氧树脂的种类对基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较大,其中含溴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5.2℃,提高了耐热性;无溴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达160℃,有较好的耐热性。

Ishida等研究了聚苯并噁嗪/聚-己内酯(PCL)共混物的性能特征。当PCL的含量为0~15%时,与纯苯并噁嗪相比,共混物具有较低的Tg和熔融温度、高的热稳定性。交联密度、橡胶态高弹模量和弯曲强度等性能也得到了提高,降解温度也有所改善。

Su在研究聚苯并噁嗪(PBZZ)/聚(N-乙烯一2一吡咯烷酮)(PVP)混合物的热性能时,发现PBZZ中羟基与PVP中羰基之间的缔合产生的氢键作用(

K=-594 L

a

/mol)>PBZZ中羟基之间的自缔合(

K=72.6L/mol)>PBZZ中羟基与Mannich桥

b

的内缔合(1(c=10L/m01),因此,混合物表现较高的热性能。

3.3复合材料

1998年Ishida制备了苯并噁嗪-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颜色非常特殊,为浅黄绿色透明树脂。颜色和透明程度随对玻璃纤维的处理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当增强体并入聚合物基体时,如折光指数不一致将产生透明性差的复合材料。苯并噁嗪-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透明性好这一特点说明聚苯并噁嗪和玻璃纤维的折光指数相近。基于苯并噁嗪分子设计的灵活性!,树脂的折光指数可以设计的和纤维的折光指数相一致,以满足工业需求。这很有可能开辟聚苯并噁嗪复合材料新的应用领域。

Kimura使用双噁唑啉(1,3一PB0)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得到了高交联密度的苯并噁嗪树脂,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1,3一PBO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在140℃以下有良好的流动性,在模具中的熔融粘度为0.1~1.0Pa·s(1.5h),当温度超过140℃时,苯并噁嗪树脂发生开环反应,酚羟基与双噁唑啉反应,改性树脂的韧性和耐热性大大提高,改性树脂的性能见表3。

表3 1,3一PBO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26]

近年,纳米增强技术在苯并噁嗪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主要用蒙脱土(粘土)、蛭石等,目的是使Tg值增大,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刘永红[12]等合成了带三甲基硅氧烷的苯并噁嗪,将其与双酚A苯并噁嗪共聚,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陈桥制备了苯并噁嗪树脂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通过对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使得产物储能模量和Tg均有所提高。Agag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苯并噁嗪树脂与钛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将异丙醇钛络合物与苯并噁嗪混合,在聚合过程中,形成聚苯并噁嗪与TiO2的纳米复合材料。与纯苯并噁嗪相比,

固化起始温度下降30~70℃,聚合物的Tg和储能模量有明显增加,热稳定性和残碳率也明显提高。

4.固化机理及催化剂研究

苯并噁嗪树脂由于热开环固化温度高、固化时间长,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苯并噁嗪树脂的工业应用,特别是不适应当今“低碳”的要求;并且高固化温度会造成固化过程中聚合物的氧化及降解,使固化物性能降低。因而,研究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机理及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Ishida[2,5]等对苯并噁嗪预聚物的固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核磁、色谱等分析认为其固化反应式如下:

经过研究表明,酸、碱或热均能催化固化反应。邻位未取代的酚类也可催化此固化反应,因此,噁嗪环在固化反应中形成的羟基或预聚物中二聚体、三聚体的羟基都能自动催化固化。已发现己二酸是一种良好的固化反应催化剂。

Dunkers等研究了催化剂酸性的强弱对苯并噁嗪聚合反应的机理:强酸催化使开环与Manmch桥接基团的形成几乎同时进行;而弱酸催化为自催化反应,反应初期生成氨甲基酯,它与亚胺离子形成平衡,随着开环生成羟基,使反应体系介电常数增加,平衡偏向于生成反应性的碳正离子,接着进行芳环亲电取代反应而聚合。

顾宜等主要研究了胺类催化剂对苯并噁嗪固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法计算苯并噁嗪的分子结构参数,预测在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噁嗪环的开环机理,讨论噁嗪环上苯氧基邻、对位取代基的数量和性质(推电子或吸电子)对聚苯并噁嗪分子链空间构象及稳定性的影响[13,14]。

Jason A Macko研究了用紫外光辐射固化苯并噁嗪预聚物,结果发现固化物分子链存在氧化、断裂、分解现象,这表明这种固化方式不恰当。

5.苯并噁嗪树脂应用研究进展

5.1阻燃材料

Schreiber等对苯并噁嗪树脂阻燃性能方面有较多的研究,通过与环氧树脂进行了比较,发现苯并噁嗪树脂燃烧烟雾的浓度、毒性和腐蚀性比后者低得多。在苯并噁嗪树脂中加少量的氢氧化铝、二茂铁、溴代环氧树脂,可以使苯并噁嗪树脂的阻燃性能达V-0级。因而,苯并噁嗪树脂在阻燃材料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2复合材料基体树脂[15~17]

苯并噁嗪综合性能优良,主要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利用其开环聚合,无小分子副产物放出、聚合过程收缩小或无收缩、聚合产物阻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等特点,作为高性能复合材科的基体树脂,已得到多方面的应用,如顾宜等人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作为电绝缘材料、真空泵旋片、压缩机阀片等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苯并噁嗪固化时无小分子挥发物放出、固化过程体积零收缩或轻微膨胀的优点,使其用于RTM成型的苯并嗯嗪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将多官能苯并噁嗪与低粘度单官能苯并噁嗪共混,或加入含反应性基团的稀释剂,进而与环氧、双马等树脂共混,可得到低粘度、性能好的RTM用苯并噁嗪树脂。

5.3苯并噁嗪/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Takeichi、Ishida、余鼎声和顾宜等人的课题组都有苯并噁嗪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的报道,他们分别在无机纳米材料(蒙脱土、蛭石等)的表面有机化处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熔融法、溶剂法等)、纳米材料的分散行为、纳米材料对苯并噁嗪固化反应的影响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Tg均有显著升高。

此外,苯并噁嗪树脂还可应用于耐烧蚀材料、胶粘剂、涂料、电器封装材料、模压复合材料等[18~21]。

6.结语

苯并噁嗪树脂作为一类新型热固性工程塑料,在国内外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是酚醛树脂由通用塑料走向工程塑料乃至高性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苯并噁嗪树脂具有合成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合成设备通用,工艺简单;固化过程挥发物,成形操作易于控制;制品孔隙率低,性能优良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树脂,加强其应用开发对于提高我国酚醛树脂行业的水平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参考文献

[1]Ning X,Ishida H.Phenolic Materials via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phenol-A Based Benzoxazines and Their Polymers.Polym Sci Part A,1994,32:1121.

[2] Ning X,Ishida H.Synthesis of Benzoxazine Functional silcon and Adhesion Propers of Glass-fiber-reinforced Po1ybenzoxazine Composites. J Appl Polym Sci,1998,69 2559.

[3] Ishida H, Allen D J. Polymer, 1996, 37(20): 4487.

[4] Ishida H,Allen D J.Physcial and Mechanical Chacterization of Near-zero Shrinkage Polybenzoxazine.J Polym Sci Part B,1996,34:1019.

[5] Ishida H. Composite Desification with Benzoxazine.WO 9216470,1992.

[6] 顾宜,裴顶峰,谢美丽,等。粒状苯并噁嗪中间体及制备方法[P]。CN:ZL 1139104A,1997。

[7] Agag T,Takeichi T.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Polymerization of Malei- midobenzoxazine Monomers as a Novel Class of Thermosetting Resin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2006,44: 1424~1435.

[8] Su Y C,Chang F C.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uorinated polybenzoxazine material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J].Polymer,2003,44:7989~7996.

[9] 鼎声,徐日炜,曹宏伟.酚酞型苯并噁嗪中间体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CNl733760A,2006。

[10] Rimdusit S, Ishida H.Development of New Class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based on Ternary Systems of Benzoxazine,Epoxy, and Phenolic

Resins.Polymer,2000, 41:7941~7949.

[11] 王劲,黄信泉,谢美丽等。双酚A型苯并噁嗪-环氧树脂基印制电路基板的研究.工程塑料应用,2002,30(2):32—34。

[12] 向海,顾宜, 苯并恶嗪树脂的共混改性研究发展, 材料导报, 18(3),2004:51-53.

[13] Liu x,Gu Y.Science in China(Series).2001,44(5): 552.

[14]Liu X.Gu Y.Chem.Res. Chinese Universities,2002,18(3): 367.

[15]顾宜(GU Yi).热同性树脂(Thermosetting Resin),2002,17(2)t:31。

[16]顾宜(GU Yi),向海 (XIANG Hai),王劲(WANG Jing),等。中国专利申请号(Chinese Patent Appl.No.):03117779.4(2003).

[17] 顾宜(GU YI).99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上册)(99 National Polymer Symposium,part 1),1999,a-5。

[18]纪凤龙(Ji Feng-long)\ 顾宜(GU Yi),谢美丽(XIE Mei-li),等。宇航材料工艺(Aerospace Materials&Technology),2002,1:25。

[19]欧育湘,陈宇等。阻燃高分子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0]凌鸿等。一种新型无卤阻燃覆铜箔板基板材料的制备[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V01.16,No.1:55—57。

[21] 顾宜,等中国专利[P]。公开号:CNll39104A,1997。

[22] 裴顶峰,顾宜,蔡兴贤.二烯丙基二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结构与固化行为.高分子学报,1998,(5):595—598。

[23]李艳亮,益小苏等.苯并噁嗪/环氧树脂共聚固化过程研究,热固性树脂,2008,23(2):15-18。

[24]孙明宙,顾兆栴,张薇薇,顾宜,苯并噁嗪/酚醛共混树脂反应特性的研究,宇航材料工艺,2004,(6):33-37。

[25]郭茂,凌鸿,郑林,顾宜,苯并噁嗪和双马来酰亚胺共混树脂性能的研究,热固性树脂,2008,23(1):4-7。

[26]李胜方,付继芳,王洛礼,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进展,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8):47~52。

The progress of polybenzoxazines’ Research

Abstract Focus on properties of polybenzoxazine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nzoxazine resins in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in synthesis、modification、Curing mechanism and catalytic research、Industri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olybenzoxazines,benzoxazine,application,synthesis,properties,modification,Curing research.

教育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论文5

市场调研之观察法调研报告 ——蛋糕面包消费调研 一、调研准备 ?调研目的:以南大南院校内各面包蛋糕售卖点为例,研究并分析消费者的多种消费心理及各类影响因素,为商家的销售及宣传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5日7:00-18:00 ?调研地点:南大南院校内各面包蛋糕售卖点 调研对象:南大南院校内消费群体 ?调研方法:直接观察法(在被观察者不被察觉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地观察并记录其外部行为表现,以分析其心理活动) ?借助工具:手机、照相机、记录本、MP3录音 ?调研执行者:所有组员 二、调研过程 1、确定调研主题及时间地点; 2、调研前的资料收集(如调研地点的考察及被调研产品的相关信息收集); 3、观察记录表格的设计; 4、进行具体的角色分工和任务分派; 5、目标地点观察法的具体实施 6、调研数据的分类、汇总、整理及分析; 7、调研报告的撰写。 1、确定调研主题及时间地点。 观察内容:性别、年龄等外貌特征、行为表现、购买商品、考虑因素、购买时间 2、调研前的资料收集(如调研地点的考察及被调研产品的相关信息

收集)。 (1)被调研地点概况:食堂、慧院附近、南区门口,人流量大,学 生上课必经之路旁。 (2)被调研产品情况: 面包种类:12种 蛋糕种类:16种 3、观察记录表格的设计。 调研结果统计表 序号时间人物行为表现购买商品考虑因素 01 02 03 04 05 〃〃〃 4、进行具体的角色分工和任务分派。 工作安排: (1)选定三个较大的面包销售点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慧苑楼下马得利、食堂风味小吃城、南区门口商店) (2)小组各成员提前十分钟(6:50)准备到各观察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3)当晚八点统一整理数据

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 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概述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概述 1概述 高分子聚合物作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因其综合性能优越、成形工艺相对简便以及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因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然而.高分子材料又有诸多需要克服的缺点。以塑料为例,有许多塑科品种性脆而不耐冲击,有些耐热性差而不能在高温下使用。还有一些新开发的耐高温聚合物又因为加工流动性差而难以成形。再以橡胶为例,提高强度、改善耐老化性能、改善耐油性等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同题都要求对聚合物进行改性。用以强化或展现聚合物某些或某一特定性能为目标的工艺方法.通称为聚合物改性(poly-mermodification)。可以说,聚合物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就是在不断对聚合钧进行改性中发展起来的。聚合物改性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者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克了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 聚合物的改性方法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划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及纤维增强复合改性、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及其他方法改性。 聚合物改性的目标如下。

1)功能性使某一聚合物具有特定的功能性,而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磁性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含能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分子分离膜等。 2)高性能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抗蠕变、硬度和韧性等,获得全面或大部分提高。 3)耐久性使聚合物的某些性能,如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药溶剂性、耐应力开裂性、耐气候性等,得到持久的提高或改善。而成为特种高分子材料。 4)加工性许多高性能聚合物,因其熔融温度高,熔体流动性差,难以成形加工,采用改性技术,可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 5)经济性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题下,采用较低廉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与聚合物共混或填充改性,可降低材料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另外采用共混或填充改性手段,还可提高某些一般聚合物的工程特性.如采用聚烯烃与PA、ABS、PC等共混,或玻璃纤维填充PA、PP、PC等就是典型的范例。 2共混改性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的产生与发展,与冶金工业的发展颇有相似之处。尽管已经合成的裹台物达到了数千种之多,但能够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只有几百种,而能够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以及广泛应用的只有

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 姓名:xx 班级:xx 学号:xx 学院:xx

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较新的材料科学,是复合材料的一个分支。随着航天、航空、电子、汽车以及先进武器系统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日益增高的性能要求,除了要求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外,还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电子、汽车等民用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制备工艺逐步完善,在21世纪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会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一、金属机体的作用: 固结增强体,与增强体一道构成复合材料整体,保护纤维使之不受环境侵蚀;传递和承受载荷,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是主要承载相,在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对力学性能的贡献也远大于在聚合物基体和陶瓷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贡献;赋予复合材料一定形状,保证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可加工性;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耐高温、耐介质、导电、导热等性能均与基体的相应性质密切相关。 二、金属基体占得比重: 基体在复合材料中占有很大的体积百分数。在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约占50%一70%的体积,一般占60%左右最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基体含量可在90%一25%范围内变化,多数额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约占80%一90%。而晶须、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含量在70%以上,一般在80一90%。 三、金属基体的优势: 金属是最古老、最通用的工程材料之一,它们有许多成熟的成型、加工、连接方法可供金属基复合材料借鉴。在使用寿命、性能测试等方面有丰富的技术资料;对金属基体自身的性能积累有丰富的数据,对它们在使用中的优缺点拥有丰富的经验。弹性模量和耐热性高;强度高,还可以通过各种工程途径来进行强化;塑性、韧性好,是强而韧(strong and tough)的材料; 电、磁、光、热、弹等性能好,有应用于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潜力。 四、金属基体的种类 金属与合金的品种繁多,目前用作金属基体材料的主要有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镍合金、钢与铜合金、锌合金、铅、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等。 五、金属基体选取的原则 基体材料成分的正确选择,对能否充分组合和发挥基体金属和增强物的性能特点,获得预期的优异综合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十分重要。所以,在选择基体金属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本科生课程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摘要 (3) 二、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3) 背景 (3) 国内现状 (4) 目的 (4) 意义 (4) 正文 (5) 一、逃课现象各方面情况论述 (5) (一)喜欢专业程度 (5) (二)课时安排 (7) (三)逃课率 (9) (四)逃课原因分析 (10) (五)逃课类型 (12) (六)逃课时间 (13) (七)逃课态度 (14) 二、减少逃课的对策 (16) 三、调研感想 (17)

一、摘要 利用周末时间研究、选择、制定、发放问卷,对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级以及2014级、地理科学学院2013级的同学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调查,通过对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从一个 层面上了解大学生逃课现状,针对不同的逃课问题可以提出一些相 关的建议,深入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比三个样本 的差异之处,从而得出相关性的结论。正文中从喜欢专业的程度、 年级的不同以及逃课频率及原因、对策及发展建议等方面总结了此 次研究报告。 二、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背景 刚刚挣开高考的束缚,很多学生就觉得是进入了天堂,却不知是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在经过刚开始的试探以后,学生就开始了有规划有目的的逃课,在一个方面影响了个人的学习成绩及期末的评优,在另一个方面又影响了整个学校学习的风貌建设。也有很多同学因为学生工作、谈恋爱等情况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因为各种事情逃课,这对一个学生、学校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从众心理的怂恿,在其它学生也逃课的诱惑下,也跟着逃课,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对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是有所限制的。 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引起全国的重视。教育与科技日益密切,教育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在当代,国家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力,基础是教育,焦点是人才”。在我们学校生活里,很多方面都用了科技,各式各样的ppt、视频、动画等。也正因为如此,一部分学生把科技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理解错了,我们可以在各种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电子图书馆等来扩大我们学习的知识面,但是一部分学生没有端正学习的态度,没有真正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反而是沉迷与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把学习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自己。一系列的逃课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说就因此而毁了大学四年。 大学教育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我们成为祖国栋梁走进社会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关乎着我们大学生的未来,因此,了解大学生的逃课现状,提出一些因地制宜的建议来帮助学生专注于学习是很多必要的。

写作范文与指导: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处于大三下半学期的我们,很快就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这不仅是大学毕业的必经环节,也是我们自主研究的一次宝贵经验。 这段时间是本学院大四学生的论文修改和答辩时间,我也曾帮大四的师姐递交她们的论文,发现除了论文本身的论点论据之外,标点符号,格式要求和论文格式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见过有的师兄师姐的论文呗老师用红笔圈出几十处的标点符号错误,也见过整篇的论文立意不合要求,却很少见到完全没有错误的。论文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毕业生和他们的论文指导老师添加了许多麻烦。所以,早日给应届毕业生教授论文写作的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如论文封面的排版格式,大标题,小标题的字体要求,提取文章大意编写摘要,正文的字体要求,标点符号的主意事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如何制作目录,怎样分层文章,还有参考文献的排列格式等等。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还和我们分享了老师自己的课题论文,研究报告等等,可谓受益良多。在学习了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后,我更见深切地体会到,

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不容易,而写好自己的毕业论文则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虽然网络上有许多的可供查阅的资料,我们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必须学会如何查找、筛选,更重要的是不可以生搬硬套,只纯粹的复制粘贴是论文写作的大忌;我们必须理解并自己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精确的信息,否则,这篇论文就只是纯粹信息堆砌出来的模型而已。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使论文分数降低甚至答辩无法顺利通过。我认为,网络虽是一个资源库,但有些内容却缺乏可推敲性,始终有一定的缺点。最大型,最真实,种类最齐全的资料始终聚集在图书馆里面。虽然图书馆的藏书繁多,各种种类都有,出版时间也参差不齐,查找筛选自己所需要资料的确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细心查找,认真阅读,必然会找到自己符合自己论文要求,甚至为论文锦上添花的有用的信息。还有一点,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时事,多看报纸,利用网络观看新闻时事,关注一些经济特辑,了解国内外大事,即使在校园中叶能令自己赶上社会的变化,培养时代触觉,为我们大四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我觉得这会有很大的帮助。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

HPU-CMSE
第3章 基体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专业
https://www.doczj.com/doc/7c13114631.html,

第三章 PMC基体材料
本章教学目的:
?熟悉基体材料的基本性能 ?了解基体材料的工艺性 ?掌握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性能、用途、合成及固 化过程 ?了解高性能树脂性能和用途
本章重点难点:
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性能、用途、合成及固化过程
2

3.1 概述
力学-纵向拉伸
复合材料: 复 材料 基体+增强体 +其他添加剂
性能 成型工艺
聚合物基体是 合物基体 FRP的一个必需组分。在复合材料成型过 的 个必 组分 在复合材料成型过 程中,基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与增强纤维复 合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整体,因而整体性能 整体性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 性能。
3

3.1 概述
3.1.1 基体材料组分及作用
1. 聚合物基体 基体材料主要成分 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 成型工艺及价格 基体材料主要成分,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成型工艺及价格。 要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老化性 能,并且要施工简单,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分类 用于复合材料的聚合物基体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树脂热 行为可分为热固性及热塑性两类。
4

3.1 概述
3.1.1 基体材料组分及作用
热塑性基体如聚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砜、
聚醚醚酮等,它们是 等 它们是一类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 类线形或有支链的固态高分子,可 可
溶可熔,可反复加工成型而无任何化学变化。 按聚集态结构不同,这 类固态高分子有非晶(或无 定形)和结晶两类,而后者 的结晶也是不完全的,通常 的结晶度在20-85%范围。 %范围
热塑性聚合物的形态特征
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浅析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和对策 公共管理李依键 内容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问题等,本文对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对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新事物,近几年各地在土地流转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其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很多地方土地流转大多是农户间自发进行的,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采取口头协议进行土地流转的仍然占很大比例,如在河南省济源市被调查的117个农户中,没有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协议的占78.4%,其中,既无书面协议又无口头约定的占10.8%;而经过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登记、备案或签证及公证机关公证后流转的土地更少。在一些地方即便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但也存在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等问题,“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纠纷无法追究责任且大多数流转地没有登记并进行公证,也缺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而且对于农村流转地价的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导致农地转让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刘启营,2009)。 (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缺乏保障 一是强制流转现象违背了农民意愿。个别地区没有认识到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在工作中还存在“错位、越位”的现象,在土地流转问题上,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化操作方式,出现强制性流转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精彩试题

第一章 聚合物合金的概念、合金化技术的特点? 聚合物合金:有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链存在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 合金化技术的特点:1、开发费用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2、易于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3、有利于产品的多品种化和系列化。 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的概念? 热力学相容性:达到分子程度混合的均相共混物,满足热力学相容条件的体系。 工艺相容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剥离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相容的共混体系。 如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 1、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ΔG M )满足ΔG M =ΔH M -TΔS M <0 2、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 12 为负值或者小的正值。 3、聚合物分子量越小,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近。 4、两种聚合物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5、两种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相近。 *思考如何从改变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入手,改变聚合物间的相容性? 1、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极性基团。 2、对聚合物分子链化学改性。 3、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特殊相互作用基团。 4、形成IPN或交联结构。 5、改变分子量。 第二章 *列举影响聚合物合金相态结构连续性的因素,并说明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组分比:含量高的组分易形成连续相; 黏度比:黏度低的组分流动性较好,容易形成连续相; 内聚能密度: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在共混物中不易分散,容易形成分散相;溶剂类型:连续相组分会随溶剂的品种而改变; 聚合工艺:首先合成的聚合物倾向于形成连续性程度大的相。 说明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对形态结构有何影响?

共混体系中聚合物间的工艺相容性越好,它们的分子链越容易相互扩散而达到均匀的混合,两相间的过渡区越宽,相界面越模糊,分散相微区尺寸越小。完全相容的体系,相界面消失,微区也随之消失而成为均相体系。两种聚合物间完全不相容的体系,聚合物之间相互扩散的倾向很小,相界面和明显,界面黏接力很差,甚至发生宏观的分层剥离现象。 什么是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如何控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 微相分离:由化学键相连接的不同链段间的相分离 控制溶剂、场诱导、特殊基底控制、嵌段分子量来控制 *简述聚合物合金界面层的特性及其在合金中所起的作用。 特性:1、两种分子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相区到界面形成一浓度梯度;2、分子链比各自相区内排列松散,因而密度稍低于两相聚合的平均密度;3、界面层内易聚集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分子。 作用:力的传递效应;光学效应;诱导效应。 第三章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形变机理及形变特点。 形变机理:银纹化和剪切带形变 特点:1、橡胶的存在有利于发生屈服形变;2、力学性能受形变机理影响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形变机理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形变机理的因素。 定量研究:高精度的蠕变仪同时测定试样在张应力作用下的纵向和横向形变 影响因素:树脂基体;应力和应变速率;温度;橡胶含量;拉伸取向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多重银纹化增韧理论:在橡胶增韧的塑料中,由于橡胶粒子的存在,应力场不再是均匀的,橡胶粒子起着应力集中的作用。(脆性玻璃态高聚物受外力作用发生银纹形变时材料韧性很差) 银纹-剪切带增韧机理:银纹和剪切到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ABS 拉伸过程中既有发白现象,又有细颈形成) 试比较橡胶增韧塑料和刚性粒子工程塑料的异同点。 1、增韧剂种类不同; 2、增韧的对象不同; 3、增韧剂含量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不同; 4、改善聚合物合金性能的效果不同; 5、增韧机理不同; 6、对两相界面黏结强度的要求是相同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心得 为期九周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坚持下来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正在掌握的或者说正在消化的东西有多少,但是我确定自己多少还是有所收获的。 大二的时候,第一次上季老师的课程,觉得非常有趣,至少不是照本宣科的。不喜欢课件满满都是字的,都是书本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很枯燥很乏味,所以上季老师的课都比较感兴趣,就是因为不会催眠。这个学期的课程有所不同吧,老师讲的也都是理论,所以少了很多幽默风趣的,或者令人深思,研究的故事。这个课程中,我才正在知道很多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组成部分,写作的注意事项等等。下面是我通过课程和搜索资料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都说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选择课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

BFRP材料树脂基体一般为高分子聚合物

BFRP材料树脂基体一般为高分子聚合物,根据树脂热工性能可分为热固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两大类。BFRP复合筋采用的是热固性树脂,在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当加热至一定温度,分子链发生交联固化反应,该反应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对其再次加热,树脂已不能再次发生软化流动。 二、工艺介绍 我公司复合筋生产工艺采用的是连续拉挤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的结构形式是卧式的。拉挤成型工艺如下, 相关数据如下表。 三、使用化学原料(见下表)

名称:甲基四氢苯酐简称Me-THPA,分子量166.17,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1.2l,凝固点-15℃以下,粘度(25℃)50~80mPa?s,折射率1.498,中和当量81~85,在空气中稳定性较好。不易析出结晶。无毒。 高纯度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 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参考用量80phr。固化条件100 ℃/4h十150 ℃/4h或80 ℃/2h十120 ℃/4h。固化物电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热变形温度130℃。 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内。 DMP-30 DMP-30 结构式 Tris(dimethylaminomethyl)phenol 分子式(Formula): C15H27N3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265.40 CAS No.: 90-72-2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含量(Purity):≥95%

包装(Package): 200公斤/桶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是一种胺类的,具有延迟反应的硬质聚异氰脲酸酯的三聚催化剂。闪点:150°C;比重(25°C):0.97;水溶性:溶于水 用途(Useage) 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广泛用于硬质聚异氰脲酸酯板材料的生产,且与其它标准胺类催化剂一起使用,例如DMCHA。 性状: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简称DMP—30,分子式为C15H27N3O,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沸点约250℃,具有胺臭味,易溶于有机溶剂,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 质量指标:1.外观:淡黄色至棕色透明液体 2.胺值:600——630mgkOH/g 3.相对密度:0.970—0.990(25℃) 4.水份:≤0.01% 主要用途:DMP—30主要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可在常温下快速固化或低温固化环氧树脂涂层用作于浇铸件、密封件等。与环氧树脂配比(以E44为例)约为1:10左右,也可与其它环氧固化剂混合使用,起促进作用,提高固化速率,用量为主固化剂的5—15%,另外,在聚氨酯生产中可作催化剂。 包装:200kg镀锌铁桶包装。 贮存:贮存在阴凉、通风、清洁的库中,不要与酸性液体混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慕课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慕课这种学习模式也出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教育者对慕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2013年开始,中国知网就开始收录了关于慕课的文献。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这一研究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数量,以及文献作者和他们的所属单位进行分析。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来看慕课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它的发展领域。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慕课;发展趋势;发展领域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在教育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慕课的发展,本文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从2013年到2017年的文献,从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以及文献第一作者的所属单位来分析慕课的发展趋势。从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期间,人们对慕课的研究是逐年的增加,慕课的发展也是在逐年的进步。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慕课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有一定得预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3-2017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与慕课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梳理现状,对研究问题、研究热点等进行归纳总结。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来源于中国知网,以“慕课”为关键词,搜索到与慕课相关的文献是从2013年开始的,因此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从2013-2017年,共有3001篇文献。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相关性处理,主要选定了来自六个核心期刊的101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这六个核心期刊分别是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 (三)、研究编码体系 本文从研究过程、研究文献、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四个维度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在对文献进行统计、分类过程中是以每一篇独立的文献作为分析单元。通过对每篇文献年份分布以及每个年份的文献分布数量来分析慕课自出现以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这几年它的研究热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会通过类目表的形式体现出来。 对慕课研究的分析,本文设计了两个类目表格,其中一个是分析101篇期刊文献在2013年到2017年在六个核心期刊的分布状况,以此来得出慕课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第二个类目表格是关于文献第一作者的锁住单位,通过分析论文作者的所属单位,可以了解慕课的发展领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慕课的研究过程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论文精编WORD版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论文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题目:平顶山农村中学物理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11级物理学 姓名:刘伟伟 学号:111040131 指导教师:王凯 2014年6月24日 摘要 笔者在一次调查中意外发现,平顶山某农村初级中学存在着大面积的学生物理学业成绩不良现象。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学业不良学生而言,他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可以说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是造成他们学业不良的根本

原因。因此,想方设法改变他们不会、不能、不愿有效学习的现状,引导他们能够有效学习,既是解决他们学业不良问题的难点,也是解决他们学业不良问题的希望。可以说,解决他们学业不良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针对他们的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分析 目录 一、成绩不良的现象表征............................................... 二、面对学业成绩不良的现实,教师的感受和体会 ................... 三、学生们对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认识和看法 ........................ 四、教师们对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认识和看法 ................... 五、学习适应性测验反映出来的问题 .................................. 六、笔者对这些学生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思考 ........................参考文献:.............................................................. 正文

高聚物概述

聚合物生产技术绪论 高聚物的概念:高聚物指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通常可达10^4~10^6)化合物。例如聚氯乙烯分子是由许多氯乙烯分子结构单元—CH2CHCl—重复连接而成,因此—CH2CHCl—又称为结构单元或链节。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小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为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高聚物的基本特点: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长(一般在~m),同时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高弹形变和黏弹性是聚合物特有的力学性能。这些特性均与大分子的多层次结构的大分子链的特殊运动方式以及聚合物的加工有密切的关系。聚合物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以及电绝缘性、透光性、气密性等都是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聚物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众多,按其元素组成可分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如石棉,云母等)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橡胶,蛋白质);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天然橡胶,蛋白质,石棉,云母)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合成塑料,橡胶,纤维)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又可按生成反应类型分加聚物(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缩聚物(聚酰胺,聚酯,酚醛树脂):按链的结构可分线型高分子(合成纤维)和体型高分子(酚醛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各种官能团,都能正常反应,如羰基加成,脱碳,酯和酚胺水解等。由于分子量大,结构特殊,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作为高分子材料证实利用了这些性质。 结构:对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的化学组成一般研究得比较清楚,它取决于制备聚合物时使用的单体,这种结构是影响聚合物的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链柔顺性的重要因素。键接方式是指结构单元在高聚物中的联结方式。在缩聚和开环聚合中,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一般是明确的,但在加聚过程中,单体的键接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单烯类单体(CH2=CHR)在聚合过程中可能有头—头、头—尾、尾—尾三种方式:对于大多数烯烃类聚合物以头-尾相接为主,结构单元的不同键接方式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聚氯乙烯链结构单元主要是头-尾相接,如含有少量的头-头键接,则会导致热稳定性下降。

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考试整理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考试整理 复材1108班 第一章(12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不饱和聚酯在乙烯基类交联单体(例如苯乙烯)中的溶液。不饱和聚酯:是由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经缩聚反应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高的聚合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熔融缩聚法、溶剂共沸脱水法、减压法、加压法。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过程包括:线型不饱和聚酯的合成、用苯乙烯稀释聚酯。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三个阶段:凝胶、定型、熟化。 最常用的交联单体:是苯乙烯。 酸值:中和一定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固化:粘流态树脂体系发生交联反应而转变成为不溶、不熔的具有体型网络结构的固态树脂的全过程。 引发剂:是能使单体分子或含双键的线型高分子活化而成为游离基并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的通式为:R-O-O-H或R-O-O-R。其中的R基团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碳酸酯基。 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是用:活性氧含量、临界温度、半衰期来表征的。 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下列技术指标:粘度、酸值、凝胶时间、固体含量。工业上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有:一步法、二步法。 增粘剂:能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增加的物质。 阻聚剂:使单体与不饱和聚酯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物质。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一种游离基型共聚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 链终止三个游离基型聚合反应的特点。 影响树脂增粘过程的因素:树脂的起始粘度、不饱和聚酯的结构、增粘剂的种类与用量、体系的水分含量、填料的种类。 常用的交联剂分为:单官能团单体、双官能团单体、多官能团单体。 酸酐中的反式双键比顺式双键活泼。 第二章(6分) 环氧树脂: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那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环氧树脂分5类: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线型脂肪族类、脂环族类。 环氧值:是指每100g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克当量数。 环氧当量:含有1克当量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 半衰期:在给定温度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常用的脂肪族胺类固化剂有:二乙烯三胺(H2NCH2CH2NHCH2CH2NH2)、三乙烯四胺(H2N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四乙烯五胺(H2NCH2CH2NHCH2CH2NHCH2CH2NHCH2CH2NH2)。 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有两类:反应性固化剂、催化性固化剂。 E-44表示主要组成物质为:二酚基丙烷,环氧平均值为0.44。 稀释剂:用来降低环氧树脂的粘度。主要有两种:活性稀释剂、非活性稀释剂。增韧剂:能够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抗冲击强度、耐热冲击性能。主要分为:活性增韧剂、非活性增韧剂。 第三章(4分)

教育研究方法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研究 D.预测研究 答案:D 解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属于预测研究。 2、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题录、书目、索引、提要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级文献 B.一级文献 C.二级文献 D.三级文献 答案:C 解析:二级文献包括题录、目录等内容。 3、从教育整个历史发展看,两千多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大体上经历的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其中()是以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 A.直觉观察时期 B.分析为主的时期 C.独立学科时期 D.现代教育时期 答案:B 解析:分析为主的时期重思辨、逻辑和分析。 4、下列不属于比较研究法的运用条件的是()。 A.同一性 B.多边性 C.可比性 D.定量性 答案:D 解析:定量性也可以进行比较,与题目不符。 5、在选题时,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晰,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这体现了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A.问题要有可行性 B.问题必须明确具体 C.问题要新颖 D.问题须有价值 答案:B

解析:问题明确具体要求选题不能太大。 6、一般来说,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参考文献等内容。 A.研究方法与手段 B.致谢 C.结语 D.摘要 答案:A 解析: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是开题报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7、教育调查、观察、访谈、测验及教育实验等均属于(),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实证研究 D.理论研究 答案:C 解析:实证研究是区别理论研究的一种研究类型。 8、下列场合,不适合使用定性分析的是()。 A.注重对过程的探讨 B.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描述 C.教育数据的统计分析 D.有关观念意识方面材料的分析 答案:C 解析:数据的统计属于定量分析。 9、()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A.行动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叙事研究 答案:A 解析:行动研究就是在实际行动中的研究。 10、下列不属于定性研究的特点的是()。 A.建构社会实相 B.价值中立 C.倾向寻求特殊性 D.研究者可置身其中 答案:B 解析:寻求特殊性是定量研究的特点。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论。实际在我们处理问题时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研究思维、管理工作思维和教学思维。这三种思维各不相同:管理研究者思维主要特点是重归纳,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造性。表现形式多为学术论文,课题申请书及研究报告。管理工作思维主要特点是重视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表现形式多为工作报告、会议报告。教学思维主要特点是重演绎,强调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表现形式多为教材学习。对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形成完善的一整套的研究路径对任何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同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在理论的形成上主要是前人的思辨的探索,不同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来自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试验。这在一方面决定管理学科很难有一套完整的如同试验步骤一样的研究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却显示了社会科学的魅力。社会科学强化对问题的思索,同样可以建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但却容易超越前人。比如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得物理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后人的工作只能在其强大的领域下耕耘,而经济学的发展却大大不同于科学研究,从亚当斯密以来,后继者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学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突破。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对社会发展轨迹简单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没有人能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于管理学来说,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也是来自于管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对以往积累知识的吸收和发展,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而形成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单纯对管理学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了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进而对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形成的基本方法。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教育研究方法》课题论证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课题论证报告

韶关学院学生 研究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班额过大环境下的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韶关学院文学院为例 课题负责人:_所在院系:_专业班级:_课程组别:_指导教师: 骆晓结 文学院 2014 级新闻学2 班 教育研究方法第20 组 王剑兰 申请日期:_____2017.3_____ 预期成果课程论文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采取了扩招政策,此举在一定程度能解决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班级管理难度加大、教育质量下降。本课题研究以韶关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分析班额过大环境下的教学利弊,从而更好地为解决大班额教学弊端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二)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班额过大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影响,为班额过大环境下的课题 研究提供具体策略。为学校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办学管理提供意见、解决问题,让教学质量和办学环境得到提高和改善,同时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研究计划(预期目标、阶段成果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计划 选定课题,项目申报书、课题论证报告的撰写-- 2017.03.26-2017.04.15:收集关于课题的相关资料,定下调研进度表、各成员工作 安排和各阶段要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7.4.15--2017.04.30:小组成员按照调研进度表和工作安排分工合作,全面开展调研工作,收集整理文献,派发问卷获取样本数据,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在此阶段,将完成调研所需的各种数据,以便调研的下一步进行。 2017.05.1-2017.05.15:小组在此阶段将进行多次组内交流,将前一阶段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讨论,开始着手撰写课题论文,最终得出论文的初稿。 2017.05.15-2017.06.30:小组成员与指导老师进行密切交流,就论文初稿进行多次的 修改,最终定稿 预期目标: 征集学生和老师对于班级人数数量过多的意见以及者他们存在的困扰;小组共同完成学术论文;向学校的相关领导询问他们的看法,同时传达同学以及老师们的建议,促进校园中存在因班额过大而出现教学难题的现象的解决。 阶段成果:完成申报书、课题论证报告、课程论文的撰写。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书刊上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促进研究。 2. 观察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典型群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与 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真实、准确、有代表性的信息。 3.行动研究法:要求各课题研究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研究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4.访谈调查法:通过在校区内对同学们进行采访以及约定相关老师进行访谈。 5.问卷调查法:通过在上、下学时段在校区的饭堂或者是宿舍点进行样卷的派发,获 得数据样本,得到目前韶关学院班级数量过大的现象,以及老师和学生对此现象的看法。四、可行性分析,包括以前的研究工作基础、现有条件等 (一)研究工作基础 小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明确清晰,团队协作能力强,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理论基础知识支撑: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思想课程等,运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理论知识。 (二)研究工作现有条件 1.校内图书馆的研究文献教委丰富,也可通过查询网上有关的论文和文献资料作为 参考。 2.得到韶关学院教育学院王剑兰老师的专业指导; 3.选取的是我们所就读的本校的文学院新闻班,调查较易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