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掌握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达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二、展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 亚宣战。、、、英国相继投入 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 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 国力量大增。1918年11月,无 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四、合作探究 (一)生生合作: 1、试着概括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 2、试着说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二)师生合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此有人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高度发展,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新

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滦县第四中学刘金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述说。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等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影响。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帝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3、情感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学生用)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课前延伸: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战的性质、影响。 3.认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我们应该为避免战争贡献自己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进入___阶段。 3、造成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发展不平衡加剧。 合作探究一:结合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员”回答,你如何理解垄断组织?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合作探究二: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2)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塞尔维亚青年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2、经过:: (1)爆发:___________年7月底,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英、法、俄很快卷入战争,__________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协约国作战, (2)交战双方: (3)战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1916年的______________造成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条。 ★阅读内容:“两次巴尔干战争” ★基础知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20世纪初的世界,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阶段过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国,赶上和超过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1)矛盾:法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欧洲大陆的地位。国深怕法国复仇,试图压制国。国被法国视为最大的敌人。

(2)矛盾:英国一贯奉行维持欧洲大陆的政策,不愿看到国过分强大。加上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两国矛盾逐步激化。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的争夺上。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①1879年,德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性质。 ②德国利用意大利同国的矛盾,把他拉入同盟。 ③年,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①1892年,法国和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的局面。 ②随着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年,与、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欧洲最终形成。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 ①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帝国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复杂。 ②20世纪初,国和投入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 和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2、萨拉热窝事 年6月28日,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二、大战的爆发及成为世界性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根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由和平与战争引出萨拉热窝事件,回顾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大家还记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吗? 汽车、飞机…… 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今天我们来拍摄一场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的影片。 二、新课内容 第一幕原因篇—根本原因、导火线

镜头一:一战的根本原因 展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殖民地面积情况表》 问题:上表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答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镜头二:两大集团 在课文地图中,划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镜头三:一战导火线 1、一战最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区?素有什么之称?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观看《萨拉热窝事件》影片,回答以下3个问题。 2、一战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 3、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你对塞尔维亚青年的暗杀行为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 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拓展延伸:展示“火烧日系车”图片,思考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突出个人行为不可以损害国家、他人、自己的利益。 第二幕过程篇—开始、主要战线、主要战役 展示问题:制片们,请阅读课文,找出镜头四、镜头五、镜头六答案。 镜头四:一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镜头五:战前的变化。 意大利国家由三国同盟加入到三国协约(以自身利益出发) 镜头六:一战主要战场、主要战役。 观看《凡尔登战役》影片,回答以下4个问题 1、主要战场?欧洲 2、凡尔登战役被称为什么?——凡尔登绞肉机 3、从死伤的人数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战争的残酷性 4、战役中使用了什么武器?——坦克、大炮、毒气弹…… 第三幕结束篇—扩大、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了解“三国同盟”及“三国协约”两个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战争结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能力。通过发挥图片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三、情感培养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起捍卫和平、远离战争的正确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评价。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应耐心地将概念和相关史实讲述清楚。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3分钟) 二、自主学习(7分钟) 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阶段。(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包括和。 知识点二大战的爆发: 1、直接原因(导火线):事件。 2. 开始: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宣战。德国和俄国、英国、法国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到了一方作战。 知识点三空前的灾难 1、战场:主要集中在。 2、著名战役: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一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 3、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 和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4、结果: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5、战争性质:是一场 6、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引导讲述与合作交流(23分钟) (一)、战争之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一战的原因、著名战役和影响 【自学导航】 1.1882年,由__ __、__ __和__ 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 __分别与__ __、__ 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 __。1914年,__ 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 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 __一方作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 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 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4.1917年,美国参加__ 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 __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 __的失败而结束。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 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 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 __。 【合作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姓名: 一、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 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二、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对 东线;俄国对 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 ,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激化了的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 三、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这一突发事件有何重大影响?一个国家皇储的遇刺是否足以引发一些场世界性的战争?如果不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协约国: 主要战场: 三条战线;线;线;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线 重大战役:战役;战役;战役 列举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型武器:

(三)、想一想:阅读课文10——11页,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 结果: 影响;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 (2)打击了: (3)激化了: (4)促进了: (5)建立了: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最新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汇编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内容】:(1)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和欧洲三条战线,西线的四次主要战役 大战的结束 性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进一步认识一战爆发的原因 运用列表归纳法了解战争的概况 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果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的了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欧 洲 (复习旧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形成了 哪两大军事集团?它们集团的核心是谁?请在方框内 标出这些国家大致的地理位置?(请学生代表在黑板 上演示。) 教师点评后问:在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之后产生的严重 后果是什么?(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导入新课: (小黑板展示材料):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一、大战爆发 (板书) 1、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抗) 2、“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巴尔干半岛) 3、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哪一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意大利)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结合两大军事集团简易地理位置图指导学生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并导入下一环节:大战开始啦,会涉及到哪些地区?主要战场、战线、战役会有哪些呢?学生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知识点) 二、重大战役 (板书) 1、大战涉及到欧洲、亚洲、非洲,主战场是:欧洲战场 2、战线:欧洲西、东、南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教师在黑板上标出主要战线并介绍交战国) 3、主要战役:西线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最全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7-21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备人:王珍荣审核:历史组课型:新授课 班级组名组别_________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知识链接】《战马》 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后,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影片以一匹前额有着白色十字花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Peter Mullan 饰)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泰德只好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最终灵性的乔伊真的领会了艾尔伯特的苦衷并将一片遍地石块的荒地翻耕了出来,第一次表现出其出人意料的潜力。 为了还债,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 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 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座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得不的更换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而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参军来寻找它。尽管身处在这凄凉的战壕,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它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内心却惦记着它的小主人艾伯特,最终他们相逢了。 (一)、自主学习 一、帝国主义争夺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阶段,他们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即和。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 2、爆发:年,向宣战。 三、空前的灾难 1、战场主要集中在,后来扩大到、和地区。 2、1916年的,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结束:1918年11月,投降,一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之间的一场争夺、掠夺的战 争,涉及的地区广、国家多,死亡人数多,所以是一次空前的灾难。 (二)、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与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这段话表露了德国什么样的外交倾向?“这样的时代过去了”指的是什么? (2)德国在中国“争夺阳光下地盘”做了些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3)德国为在全球“争夺阳光下地盘”作了哪些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公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同江三中王云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和欧洲的三条战线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国二月革命美国参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 高独立思考能力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 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2)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资料, 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 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五、学法分析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辩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过程与方法:(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 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 解 (2)利用影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 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3)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 性质、结局、和影响。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创设辩论情景 问题一: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比从其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对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正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会发生。 反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不一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爆发大战。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1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

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激烈展开了世界霸权的争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宜昌市二十二中陈福英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创设情景:看地图:多媒体展示: https://www.doczj.com/doc/7c13122164.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https://www.doczj.com/doc/7c13122164.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3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32 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师生共同复习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东线;俄国对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看。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多媒体展示: https://www.doczj.com/doc/7c13122164.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C%B3%B5%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下册)一、教案背景: 本课教案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的第二课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从这时候开始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教学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教材分析: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尖锐、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爆发、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学习本课,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

都围绕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展开,只有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才能使学生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对难点之二,可以引导学生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教学方法: 1、运用导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让学生对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事件,做到论从史出。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课内探究: 【视频导入,目标展示】 播放视频“萨拉热窝事件”,(超级链接世界近代史16 (2),萨拉热窝事件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引入课题:这名塞尔维亚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这次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2.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班级: 自制课件。 教具(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本课设计了四个子目,先后讲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性质及其影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一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使用本课导语,以《好兵帅克》一书导入,其中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新课的热情。方式二:由回顾中国历史中的相关史实导入,如回顾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等史实,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便于消减学生对世界历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中外历史相对照。方式三:剪辑“萨拉热窝事件”或者“凡尔登战役”的影视资料,直接以情景方式导入新课。 二、“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将英、德、法、美实力比较(参考教材分析部分),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分析。根据表格,通过观察19世纪70年代前后英、法、美、德等国家在工业产量排名上的变化,对比分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着,探究得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工业产量”的数据呈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没有直接呈现“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稍加分析说明。然后,对比1913年英、法、美、德等国家所占殖民地面积的情况,可以看出后起的强国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状况。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紧张局面。可以德国为例,结合辅栏的“说说”鼓励学生谈谈:后起的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过程。讲述“三国同盟”的形成时可以把“三国协约”的形成联系起来,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中需涉及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和冲突。讲述过程中结合教材提供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边分析边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时,使学生加深对“三国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②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组成国,了解欧洲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③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远离战争,热爱和平。在学习中培养和提升阅读分析水平。 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到国家利益是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维系国际关系的纽带,增强唯物史观。学习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和影响。 学习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知识链接: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因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国尤为重视和发展科技,所以崛起为头号和二号资本主义强国,而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占有殖民地的状况并没有和他们的经济实力成正比,于是就有争夺,矛盾就产生了。 二、自主学习获新知:(标注知识点,预习并记忆下列内容) (一)一战原因: 1、在的推动下,世纪末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美德发展迅速,英法发展相对缓慢。 2、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随着争霸斗争,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发展,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成员国有、、; ,成员国有、、。 3、一战的导火线:。 (二)一战过程: 4.一战开始的标 志:年月, 。5.一战中望风使舵的是。 6.一战的主要战役:发生在线,尤为惨烈的是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7、一战的主战场在,后来扩大 到地区,共有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国发生了革命,革命胜利后退出了一战;同年、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三)一战结束: 8、一战结束的标志:年月,德国投降。9.一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的失败告终。 10、一战的影 响: 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来说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 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2.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是指()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D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4.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它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①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安全②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③恐怖主义可能造 成灾难性后果④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材料题: 材料一:“欧洲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一战持续4年,涉及30多个国家,伤亡3000多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材料三:“今天我才懂得轰击是什么样子呀!整个森林像麦秸被割似的倒下。” 请回答: 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的什么地区? 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发生在哪一年? 3、据材料二归纳一战的特点? 4、材料三反映了一战中的哪一次战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