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基础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度量;

3、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4、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6、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为震源;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的统称。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

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最大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2、鞭梢效应:当结构上部刚度较小时,变形在结构顶部集中的现象;

23、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楼房等建筑的各层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设计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24、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5、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6、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

27、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

28、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29、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30、覆盖土层厚度: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

简答题一:

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概括起来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频度较高、强度较低的多遇地震时,一般不损坏也不需要修理。第二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基本烈

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是建筑物遭受罕遇的强烈地震时,不至于发生结构倒塌或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方法:依据三个地震烈度水准,使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我国采用6度起设防。 2、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选址时应当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比开始应采取有效地抗震措施。在危险地段,不应建造非临时性的建筑物,尤其是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物。 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答:(1)砌体房屋(2)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物: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基础荷载与上述一般民用框架房屋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抗震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4、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答:(1)土层的地质年代(2)土的组成和密实程度(3)液化土层的埋深(4)地下水位深度(5)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危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整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 5、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答:先求出各阶震型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在通过震型组合求结构最大底部剪力和结构的顶点位移。

5、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及计算步骤。答:适用条件:(1)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3)

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6、什么时候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答:《抗震规范》规定,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8、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答:对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逐步积分求解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以下情况:①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②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和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③烈度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④采用隔墙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9、何谓“抗震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

答: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与计算设计的不同:计算设计是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而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该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概念设计需要辅以必要地计算设计。简答题二:

10、什么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答:强柱弱梁原则: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地弯矩设计值略大于两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强剪弱弯原则:对同一杆件,是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剪力设计值略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及梁上荷载反算出的剪力。促使梁以弯曲形式产生较大变形,在设计中利用结构的延性体现。

11、怎样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如何进行节点设计?

答: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发生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地约束箍

梁抗震设计原则: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 12、框架结构在什么部位应加密箍筋?答:在塑性铰区应加强箍筋的约束,加密柱上下端箍筋。对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框支柱和一、二级抗震的框架角柱应沿柱全长加密箍筋。柱在刚性地坪表面的上下各500mm的范围内也应按加密区地要求配置箍筋。底层柱柱根处不小于1/3柱净高范围内加密箍筋。梁柱的中线不重合且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8时,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13、抗震设计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答:当结构体系的高宽比大时,地震时易于发生整体弯曲破坏。为了保证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限制

3

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14、如何计算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答:反弯点法和D值法。

15、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答:底部剪力法: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震型分解反应谱法:除上述结构体系外,宜采用震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特别不规则建筑、甲类建筑和一些高层建筑采用此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16、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答:构造柱的作用:可以部分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大大增强房屋的变形能力。墙体开裂后,构造柱与圈梁形成的约束体系可以有效地限制墙体散落,使墙体以滑移等方式大量消耗地震能量,保证房屋不至倒塌。圈梁的作用:与构造柱整浇在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框架,共同约束墙体,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延性,增强房屋的抗倒塌能力。

17、在砌体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如何确定结构底部固定端标高?答:(1)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基础埋置较浅时,取为基础顶面(2)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0.5M 处(3)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4)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半地下室时,取地下室室内地坪处。 18、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答:特殊设防类(甲):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9度比9度高。重点设防类(乙):应按高于本地区设法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措施。标准设防类(丙):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适度设防类(丁):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第一章绪论

1、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约增加30倍。大于2.5级地浅震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2、地震破坏作用:地表破坏(表现为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沙)、建筑物破坏(主体强度不足和结构丧失整体性两种破坏)、次生灾害(地震时,水坝、燃气管、供电线路的破坏,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器的破坏)

3、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

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4、设置多道防线注意:一、不同的设防阶段应使结构周期有明显差别,以利避免共振。二、最后一道防线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变形能力。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1、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

3、影响土层液化的因素:土层所处的深度、地下水深度、饱和涂的粘粒含量以及地震烈度。第三章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1、地震反应谱: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影响因素:体系阻尼比,地震动。

2、结构抗震验算内容: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结构强度验算:1)6度时建筑2)7度时一、二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m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m。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8度三、四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的横向排架;2)7到9度时屈服强度小于0.5的框架结构;3)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结构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5)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第四章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1、震害:水平裂缝和斜裂缝。震害规律:刚性楼盖,上层破坏轻下重,柔性上重下轻;横墙承重房屋轻于纵墙承重;坚实地基轻于软弱地基;预制楼板比现浇破坏重;外廊式,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较重。

2、高度不宜超过3.6,不应3.9。为保证房屋的稳定性,限制高宽比。抗震横墙间距大抗震性差。

3、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确立计算简图、分配地震剪力、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鞭梢效应:对于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其地震作用应乘以地震增大系数3。

4、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加强结构的连接;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合理布置圈梁;重视楼梯间的设计;

第五章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结构布置不合理破坏:扭转破坏、薄弱层破坏、应力集中、防震缝处碰撞。

2、强柱弱梁原则: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地弯矩设计值略大于两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强剪弱弯原则:对同一杆件,是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剪力设计值略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及梁上荷载反算出的剪力。

3、框架节点破坏形态:抗剪能力不足,节点区出现多条交叉斜裂缝,斜裂缝间混凝土被压碎,柱内纵向钢筋压屈。一、填空题

1. 地震按其成因也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较:纵波最快,剪切波次之,面波最慢。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以面波为主。

3. 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4.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用符号 M 表示。

5.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6. 震源是造成地震发生的地方;震中是指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7.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低。 8.世界两个主要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带、中亚-地中海带。

9.《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四类,分别为甲、乙、丙、丁类。 11.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12.震害调查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层愈厚,建筑物的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 13.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

定。

14.建筑场地的类别,按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15.土层液化的判别分两步进行:初步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6.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划分为三级轻微、中等、严重。 17.“三水准、二阶段”抗震设防目标可简单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8.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是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9.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和旱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20.《抗震规范》规定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 21. 《抗震规范》规定对高度不超过 40 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2. 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

质点自振周期的变化曲线称为地震反应谱。

23.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有:瑞利法(能量法)、顶点位移法、经验公式法。 24.考虑地震效应的基本组合S=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Swk中,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是,地震作用分项系数γEh的取值为 1.3 。 25.为保证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宜采用的承重体系为:横墙承重、纵横墙承重。 26.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 尽端和转角处。 27.《抗震规范》规定,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强度验算时,可只选择: 从属面积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2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层间剪切变形为主。

29.多层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及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5

30.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 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 m。

31.砌体结构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 120 mm。 32.我国目前的结构构件抗震设防标准—抗震等级,共分为四级,其中一级抗震要求最高。 33.《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6度、建于Ⅰ~Ⅲ类场地上的结构,不需做抗震验算,但需按抗震等级设计截面,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34.框架结构的布置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横向承重框架、纵向承重框架、纵横向承重框架。其中,地震区的框架宜双向设置。

3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设计原则。

36.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截面尺寸,宽度与高度均不宜小于 300 mm,柱剪跨比宜大于 2 。 37.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38. 框架梁的控制截面为两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框架柱的控制截面为上下两端截

面。 39. 场地土对地震波的作用,不同的场地土对地震波有不同的放大作用。 40. 厂房结构支撑的形状,要使总用钢量较少又有较大的回转半径,以减少杆件的长细比。

1.地震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2.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3.构造地震:地壳的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

4.地震波:由地下岩层断裂错动引起的振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就形成了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是沿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分为横波和纵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包括瑞雷柏和乐夫波。

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故在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区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6.地震动:地震波传播到地面引起的振动。其三要素:峰值、频谱、持续时间。

7.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一种度量,用M表示。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微震M<2,有害地震27,特大地震M>8。

8.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遇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9.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10.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和次生灾害三种形式。地表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滑坡、塌方等形式;建筑物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主体结构强度不足形成的破坏和结构丧失整体性两种形式。

11.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2.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破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遇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遇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安全生命的严重破坏。

13.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大震是罕遇的地震,它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在50年内超越概率12%左右,这个烈度又可称为罕遇地震烈度。

1.地震设计方法:采用简化的两阶段设计方法+良好的构造措施。

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2.抗震规范将建筑按用途的重要性分四类:特殊设防类(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6

标准设防类(丙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适度设防类(丁类):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当降低要求的建筑(允许比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的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3 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所形成的基本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4概念设计内容: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结构因素 5建筑抗震设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6场地指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建筑物的震害与场地土的软硬和覆盖厚度有关。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重与坚硬场地。

7卓越周期:在振幅谱中振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

8多层土的地震效应取决于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石阻抗比

9覆盖层厚度;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 10场地的类别:根据场地的覆盖层厚度,等效波速将场地划分四类。

11软弱土地基的失效不能用加宽基础,加强上部结构等措施克服,而应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土的动力不稳定性或者用桩基

12地基震害的防治:当基本烈度为7度以上时采取防地震措施。例如,对于砖结构房屋,设置现浇整体基础墙梁。

13地震抗震承载调整系数≥1.0 原因:地基土抗震承载力一般高于地基土静承载力,其原因可以从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这一角度解释。 1、地基抗震验算满足要求:P≤Fae。Pmax≤1.2Fae

2、液化——在地下水位以下,饱和的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图客厅里有密实的趋势,但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除,使土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抗剪强度为零,这种现象为液化。地基土液化概念P20.

3、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1土层的地址年轮。越古老密实,固结度约好,抗液化强。○

2土的组成,细沙较粗砂易液化,颗粒均匀单一的较级配良好的易液化。○

3土的密度,密度大不易液化。○

4地下水位,浅易液化(当地下水位超过4m以后不易液化)○

5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7度以上地区地震烈度大,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化。 4、液化的判别——初步判别标准贯入试验判别。两大步骤

7、液化等级:轻微、中等、严重P23表2-7P26第四题判断题,计算题场地类别。 8、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速度、加速度统称… 9、地震作用:是间接作用,是通过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的动态作用。

10、结构动力计算简图:工程上通常采用集中质量方法确定:首先定出结构质量集中位置:可取结构各区域主要质量的质心,将该区域主要质量集中于该点上,忽略其他次要质量或将次要质量合并到相邻主要质量的质点上去。描述结构质量的方法有两种:○1连续性描述(分布质量)○2集中化描述(集中质量)。

11、地震反映普Sa(T)——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加速度反映谱简称….你们懂的…P32求多点的结构自振周期(能量法) 12、影响地震反应谱的因素:体系阻尼比,地震动。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Sa(T)越大。地震作用越大。P37 3-9 3-10及解释(判断)。13、设计反应谱:反应α(T)和(T)的关系的曲线地震作用反应谱直接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需要专门研究可供抗震设计的涉及用反应谱。 1,结构抗震的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震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三种方法应用什么情况?见p85~2,时程分析法要注意的问题: 1)地震波的选用,(最好选用本地历史上最强记录,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可选用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相近的其他地区的强震记录,或者用主要周期接近的场地卓越周期或者其反应谱接近当地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

2)最小底部剪力要求(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呈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震型分析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余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震型分解反应谱的80%)

3)最小地震波数(最少选用两条实际强震几句和一条人工横拟的加速度时呈曲线,取三条或以上地震波反应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的进行抗震验算)

3,中级荷载代表值(GE)概念----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 4,结构抗震验算内容,(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防止非结构构件破坏)(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3)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防止结构构件倒塌)

5,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RE小于等于1.0,各类结构构件宜取1.0

2 楼梯间不宜设计在房屋的尽端或者转角处,否则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如在楼梯间四角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等,

3.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计算的归结点,是对薄弱区断的墙体进行抗剪强度复核

4多层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三步骤:一,确立计算简图;二,分配地震剪力,三对不利墙段进行抗震验算

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缺点…?

答:这类房屋的底部刚度小,上部刚度打大,竖向刚度急剧变化,抗震性能较差,地震时,往往在底部出现变形集中,产生过大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6 在抗震设计中必须在结构底部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裂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分4级,丙类建筑采用基本裂度,乙类抗震措施提高一度与主楼相连的裙房,除应按裙房本身考虑外,其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7,框架结构的震害(1)整体破坏形式(2)局部破坏形式梁端柱端易发生震害所以要加密。 1. 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考虑三方面:(1)强柱弱梁的原则(2)强剪弱弯的原则(3)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2. 在柱的非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箍筋间距对一、二级抗震不应大于10d,对三、四级抗震不宜大于15d(d为纵筋直径)。

3. 节点区的破坏形式为由主拉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4. 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1)节点连接破坏(2)构件破坏(3)结构倒塌

5. 支撑的类型及作用:类型:柱间支撑,屋盖支撑作用:合理布置支撑,使厂房形成空间传力体系。

6. 围护墙的布置多跨厂房的气体维护墙宜采用外贴式,不宜采用嵌入式。

7. 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刚性结构体系柔性结构体系延性结构。

8. 隔震:通过某种隔离装置将地震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隔震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

9. 减震:通过采用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递给主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振动。减震的主要方法有耗能减震、吸震减震、冲击减震等类型。

10. 隔震系统通过降低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系统的阻尼来降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从而大幅度降低结构的地震内力,但这种设计方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为隔震系统不宜用于软弱场地土和高层建筑结构。

11. 耗能减震是利用耗能构件消耗地震传递给结构的能量的减震手段。(耗能装置:阻尼器、耗能支撑、耗能墙)

12. 吸震减震是通过附加子结构使主体结构的能量向子结构转移的减震方式。 1底部剪力法是适用于重度和刚度延高度分布而均匀结构 4.计算题底部剪力法求多支点体系地震作用 p57 3-6

8

5.W(i)为体系一个自有震动圆周频率,一个n自由度体系,有n个自振原频率,w必须从小到大排序,自振周期从大到小排列

6.振型具有以下特征:对于串联多质点多自由度体系,其第几阶振型,在振型图上就有几个节点(振型曲线与体系平衡位置的交点)单选

7.振型组合时振型反应数的确定,结构的低阶振型反应大于高阶振型反应,振型阶数越高,振型反应越小,因此结构的总地震反应以低阶振型反应为主,而高阶振型反应对结构总地震反映的贡献较小,故求结构地震总反应时,不需要去结构全部振型反应进行组合,振型反应的组合数按下列规确定,○1一般情况下,可取结构2-3阶振型反应进行组合,但不多于结构自由度数○2当结构基本周期T(1)》1.5s时或建筑高宽比大于5 时,可适当增加振型反应组合数。 8.鞭梢效应---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由于该部分的结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即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反应有加剧的现象

9.p58计算题计算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需乘以增大系数,抗震规范将该增大系数取3,应考虑地震反应的一般情况—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筒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

10.竖向地震影响系数av1:近似可取竖向地震影响系数位水平地震的影响系数,最大值为65%即av1=0.65amax

11一般结构角部构件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时,就原计算时只考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但将角部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提高30%,然后其他荷载组合

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ζy=Vy(i)/Ve(i)概念即其中Vy(i)为第i个楼层实际抗剪承载力,Ve(i)罕遇地震下楼层i弹性地震建家里剪力

13,结构薄弱层概念—在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集中发生在最小成相对较小的某一个或几个楼层结构薄弱层沿高度均匀分布的框架结构可得底层做结构薄弱层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薄弱层一般出现在上柱

1、高层建筑结构中结构轴力、弯矩和位移与结构高度的关系大体如何?答:高层建筑结构中

轴力和结构高度成线性关系;弯矩和结构高度成二次方关系;位移和结构高度成四次方关系。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什么?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哪几个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答: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使“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高层建筑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应维持在弹性状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为第一水准;在中等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可以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结构不允许破坏,震后经一般修复可以继续使用,为第二水准;当遭受强烈地震作用时,建筑物不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为第三水准。

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是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除了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布置时考虑抗震要求外,还应按照小震作用进行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二阶段设计:主要针对甲级建筑和不规则的结构。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

3、高层建筑结构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答: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宜采用规则结构,[即体型(平面、立面)规则,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并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结构竖向布置均匀,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的结构];应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应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载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

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宜设置多道防线。

4、高层结构剪力墙设计中,剪力墙的布置应满足什么要求?答:(1)高宽比限制高层结构剪力墙的最大适用高宽及高宽比应满足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要求。(2)结构平面布置

①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L型、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

②关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③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短肢和连梁。

④同一轴线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该用楼板(不设连梁)或细弱的连梁分成若干各墙段,每个墙段相当于一片独立剪力墙,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

⑤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剪力墙的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刚度和重量都太大,,不仅材料用量大而且地震力也增大,一般采用大开间剪力墙比采用小开间剪力墙更好。(3)结构竖向布置①普通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整个建筑竖向连续,上应到顶,下要到底,中间楼层不要中断。②为减少上下剪力墙结构的偏心,一般情况下厚度宜两侧同时内收。③剪力墙的洞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使剪力墙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④剪力墙相邻洞口之间及洞口与墙边缘之间要避免小墙肢。

5、什么是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在进行概念设计时的要点主要有哪些?

答: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在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从宏观上,总体上和原则上去决策和确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最基本、最本质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主要涉及结构方案的选定和布置、荷载和作用传递路径的设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判定和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和耗能作用的发挥以及承载力和结构刚度在平面内和沿高度的均匀分配;结构分析理论的基本假定等。在进行概念设计时的要点:①结构简单规则均匀;②刚柔适度,性能高

③加强连接,整体稳定性强;④轻质高强、多道设防

6、什么是结构的延性?结构应具有哪些特点才能具有较好的延性?

答:结构延性是结构屈服后变形能力大小的一种性质,是结构吸收能量能力的一种体现,常用延性系数来表示。

结构应具有较好延性特点:①强柱弱梁;②强剪弱弯;③强节弱杆;④强压弱拉

7、多道抗震防线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对于框架、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多道防线分别是哪些?

答:多道抗震防线的含义,一是指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将各分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工作;二是指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的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遭受破坏也易于修复。

框架-剪力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二个系统组成,剪力墙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框架-筒体体系是延性框架和筒体组成,筒体为第一道防线,框架为第二道防线;筒中筒体系是内实腹筒及外空腹筒组成,内内实腹筒为第一道防线,外空腹筒为第二道防线; 8、框架结构定义及优点、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如何?答:框架结构是指由梁柱杆系构件构成,

能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优点: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根据需要分隔成小房间或者改成大房间;结构自重较轻。

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层数不多的结构

9、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是什么?

答: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梁端抗弯承载力首先达到其极限承载力,出现塑性铰区域,相应地梁端截面转角位移显著加大,内力向跨中发生转移,导致跨中弯矩进一步提高,跨中挠曲变形增大,直至破坏。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受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同时由水平力引起的倾覆力矩,使框架的近侧柱拉伸、远侧柱压缩,形成框架的整体弯曲变形,水平力也引起楼层剪力,使梁、柱产生垂直其杆轴线的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形成框架的整体剪切变形,直至破坏。

10、为什么对高层建筑结构来说,必须验算结构的侧向位移?

答:对高层建筑结构来说,其层数度,高度大,为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控制裂缝的开展及控制其宽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以及保证填充墙、隔墙及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且须对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进行限值,所以必须验算结构的侧向位移。 11、框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曲线有什么特征?

答:框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曲线特征是在整体上构成“剪切型变形曲线”形式。

12、抗震措施有多少等级?为什么有时要求高,有时要求低?有什么样的大致规律性?答:抗震措施有五个等级: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

抗震等级的不同,体现在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严格与否的程度,等级越高,结构抗震性能要求就越高,当有特殊要求时则提升到特一级,其计算和措施比一级更加严格;相反如抗震等级较低,则抗震要求较低。

对各类不同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达到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3、延性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答:四个要点:①强柱弱梁;②强剪弱弯;③强节弱杆;④强压弱拉 14、剪力墙结构定义、优点、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如何?

答:剪力墙结构定义: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剪力墙或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同时墙体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的结构体系,优点: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也很好;

缺点:墙体多,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大,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空间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小房间设计要求的高层住宅、公寓和旅馆建筑。

15、框架-剪力墙结构定义?其变形特点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有什么不同?

答: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既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克服了纯框架结构水平刚度不足的弱点,框剪结构是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体系组成的新型受力体系。

框架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剪力墙结构变形以弯曲型变形为主;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在下部楼层剪力墙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上部框架拉着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 17.多层混凝土建筑如何参照《混凝土高规》执行?《混凝土高规》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计烈度为6~9度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对于不超过10层或房屋高度不超过28m但接近10层或28m(如8层或24m)的混凝土民用

建筑科参照《混凝土高规》的相关规定执行。对于层数较少、房屋高度较矮的混凝土房屋,《混凝土高规》的某些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以下分别简称《混凝土规范》、《抗震规范》)有关多层建筑也有一些规定 18.为什么要对建筑的高宽比进行限制?

建筑的高宽比规定,是对结构整体刚度、抗倾覆能力、整体稳定、承载能力以及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性指标,是过去工程经验的总结。 19.建筑物(或构件)应优先防止什么破坏?

倾覆破坏、失稳破坏、钢筋的锚固破坏、构件的连接破坏、地基破坏 20.什么是钢筋锚固长度?

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与砼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及钢筋是受拉或受压有关,抗震时与构件的抗震等级也有关。一般取35d(35倍的钢筋直径)。

21.什么是强度?

材料抵抗某种破坏的能力。是材料的固有力学性质,与材料是否受力无关。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22.什么是刚度?(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力)

构件抵抗某种变形的能力。与构件的材料、截面形式、截面大小有关。如:抗压刚度;抗拉刚度;抗侧刚度等 23.什么是抗力?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如承载能力等 (简单讲,是构件抵抗某种内力的能力) 24.什么是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今后一定时期,是指自基本烈度颁布时起,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取无特殊规定或要求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如50年、 100年…)。一般场地条件是指标准地基土壤、一般地形、地貌、构造、水文地质等条件。因此,基本烈度就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在本区最普遍的,可能遭到的最大的地震烈度。基本烈度是在地震区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了基本烈度,才能获知设防烈度,并在此基础上按建筑物的重要性根据规范选取设防标准,之后才能按规范进行工程设计。 25.什么是设防烈度?

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通常设防烈度=基本烈度 26.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设防思想)是什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7.什么是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8.什么是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9.什么是地基液化?

地震时饱和砂土受到地面振动的影响,当振动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此即为液化。液化会造成建筑物的地基失效,发生建筑物下沉、倾斜或倒塌等现象。

30.什么是抗震等级?

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

31.结构的薄弱层、软弱层,转换层、框支层的概念是什么?

薄弱层:该楼层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结构强度判断;

软弱层:该楼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结构刚度判断;转换层:《高规》定义,转换层是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而转换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地震作用下,转换构件将其上一层的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等)的内力向下传递;

框支层:如果一个结构单元的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转换层以下为框架,那么转换层以下的楼层为框支层。

32.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1). 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

(2). 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震害;(3). 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4). 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

(5). 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结构震害较重;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2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和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4.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5.晶粒和晶界:多晶体中每个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6.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7.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相互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19.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这是金属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20.凝固和结晶: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材料的凝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成晶体,我们称之为结晶;另一种是形成非晶体。 21.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则称

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2、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来体现的。 A.建筑色彩的统一变化 B.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 C.装饰材料的颜色变化 D.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3、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4、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5、民用建筑物的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 A.利用走道两侧门上亮采光 B. 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C.走道两侧墙上开高窗采光 D. 用灯具照明 6、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 韵律 B. 均衡 C. 统一 D. 对比 8、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技术 C.建筑形象 D.经济 9、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的要求。 A.室内采光 B.室内通风 C.室内保温 D.立面装饰 10、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B.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C.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二、名词解释 1、开间 2、大厅式组合 3、高层建筑

4、耐火极限 三、简答题 1、简述建筑单体测绘的内容。 2、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 3、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确定矩形平面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要求? 4、确定民用建筑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 1、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如何处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外关系以及联系与分隔? 2、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与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5.6.18 绪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 参考答案: 1、产品标准: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指定的标准。其 围包括: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试验法、检验规则、包装、储藏、运输等。建筑材料产品,如各种水泥、瓷、钢材等均有各自的产品标准。 2、工程建设标准:是对基本建设中各类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 的事项所指定的标准。与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有关的标准,有各种结构设计规、施工及验收规等。 二、填空题 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及化学成分,将土木工程材料可以分为、和三类。 2、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和四级。 参考答案: 1、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2、标准、行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 三、简答题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2、实行标准化的意义有哪些? 3、简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的基本法与要求以及实验课学习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土木工程材料有下列发展趋势: 1)高性能化。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2)多功能化。具有多种功能或智能的土木工程材料。 3)工业规模化。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而且为了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便于机械化施工,生产要标准化、大型化、商品化等。 4)生态化。为了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生产节能型、利废型、环保型和保健型的生态建材,产品可再生循环和回收利用。 2、实行标准化对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这样就能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达到统一认识。以建筑材料性能的试验法为例,如果不实行标准化,不同部门或单位采用不同的试验法。则所得的试验结果就无可比性,其获得的数据将毫无意义。所以,没有标准化,则工程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及质量的检验就失去了共同依据和准则。由此可见,标准化为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建立了最佳秩序,并带来了社会效益。 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具有容繁杂、涉及面广、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等特点,因此学习时应在首先掌握材料基本性质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再熟悉常用材料的主要性能、技术标准及应用法;同时还应了解典型材料的生产工艺原理和技术性能特点,较清楚地认识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及性能;必须熟悉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品种和规格、选择及应用、储运与管理等面的知识,掌握这些材料在工程使用中的基本规律。

设计基础复习参考资料汇总

1.设计艺术 设计“design”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个思维过程和一定程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2.包豪斯 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设计师、建筑师、工艺技师和画家的新型设计学院,由德国工业联盟的主要成员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也就是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艺术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具体设计作品中的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 4.CI设计 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 MI:理念识别 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BI:行为识别, 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VI:视觉识别,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1.简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和技术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出,“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受日本的影响,“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与图案一样,“工艺美术”一词最初也表示“Design”的。 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两者不但属性不同,其目的和存在方式也不同。从艺术的发展及其本质来看,艺术与技术又是不可分的。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百年来,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正是这种技术化和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得设计在今天日趋艺术化。 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有什么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设计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2分) 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性特点: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是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分) 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因而美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3分) 3 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分) 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设计艺术是人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3分) 2 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3 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整体说来,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3.设计艺术美的特点有哪些? 功能美: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大全

《机械工程材料》 基础篇 一:填空 1. 绝大多数金属具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立方三种类型,α-Fe是体心立方类型,其实际原子数为 2 。 2.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3.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4.铸造时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接近共晶成分、单相固溶体)的合金。5.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织构现象的产生。6.金属磨损的方式有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7.金属铸件否(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8.疲劳断裂的特点有应力低于抗拉极限也会脆断、断口呈粗糙带和光滑带、塑性很好的材料也会脆断。 9.钢中含硫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热脆。 10.珠光体类型的组织有粗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1.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退火获得平衡组织;正火获得珠光体组织。 12. 淬火发生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淬火后造成很大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13. 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选用45钢,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各是铁素体+珠光体、回火索氏体。 14.40Cr,GCr15,20CrMo,60Si2Mn中适合制造轴类零件的钢为 40Cr 。15.常见的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6.用T12钢制造车刀,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的预备热处理为正火、 球化退火。 17.量具钢加工工艺中,在切削加工之后淬火处理之前可能的热处理工序为调质(退火、调质、回火)。 18.耐磨钢的耐磨原理是加工硬化。 19.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高温退火。 20、材料选择的三原则一般原则,工艺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21.纯铁的多晶型转变是α-Fe→γ-Fe→δ-Fe 。 22.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 4 。 23.在立方晶格中,如果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时,那么该晶面与晶向间存在着晶面与晶向相互垂直关系。 2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的关系为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25.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位置可分为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26.金属单晶体滑移的特点是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下发生、滑移总是沿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滑移时必伴随着晶体向外力方向转动。 27.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有消除金属铸态组织的缺陷、改变内部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

机械设计基础_试题及答案(四)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3×3,共9分) 1、机构: 2、压力角: 3、运动副: 二、填空题(1×10,共10分) 1、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V带传动的应力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弯曲变形产生的弯曲应力。 4、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轴可以分为转轴、_____和_______。 5、齿轮传动的五种失效形式分别为轮齿折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齿面塑性变形。 三、选择题(2×10,共20分) 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 ) 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的厚度不太大,且需经常拆装,一般宜选用什 么联接? ( ) 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3、下列计算蜗杆传动比的公式中()是不对的。 A、i=ω1/ω2 B、i=n1/n2 C、i=d2/d1 4、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几个自由度? ( ) A、1个 B、3个 C、无数个 5、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径向间隙系数在哪个面上的值为标准值?() A、法面 B、端面 C、轴面 6、带传动的打滑现象首先发生在何处? ( ) A、大带轮 B、小带轮 C、大、小带轮同时出现 7、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区别是:( ) A、弹性联轴器内有弹性元件,而刚性联轴器内则没有 B、弹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较大的偏移,而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 C、弹性联轴器过载时打滑,而刚性联轴器不能 8、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①按轮毂长度确定键的长度②按使用要求确定键的类型③按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④对联接进行强度校核。在具体设计时,一般按下列哪种顺序进行?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9、为使套筒、圆螺母或轴端挡圈能紧靠轮毂零件端面并可靠地进行轴向固定,轴头长度L与被固定零件轮毂宽度B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A、L>B B、L=B C、L<B 10、将转轴的结构设计成阶梯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便于轴的加工 B、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 C、提高轴的刚度 四、判断题(1×10,共10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 2、极位夹角θ是从动件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夹角。( ) 3、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 ) 4、对于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接触应力和许用接触应力分别相等。( ) 5、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头数越多,其传动效率越低。( ) 6、设计键联接时,键的截面尺寸要根据轴径d选择。( ) 7、销主要用于轴上零件的周向和轴向固定。( ) 8、提高轴的表面质量有利于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 9、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承载能力越高。( ) 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是:联轴器靠啮合传动,离合器靠摩擦传动。( ) 五、简答题(3×5,共15分) 1、说明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冲击特性及应用场合。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光学显微部分 1.图像分析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结构特征分析。 2.衍射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晶相及晶格常数。 3.成分谱分析主要用于研究测定材料的化学成分。 4.光学显微镜按照成像原理可分为几何光学显微镜,物理 光学显微镜,信息转换显微镜。 5.光的波粒二象性:按照量子理论,光能量是由一束具有 极小能量的微粒即“光子”不连续的输送着,表明光具有微粒与波动的双重性,即波粒二象性。 6.自然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波)振动方式:垂直于光的 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任意振动 7.偏振光振动方式:只在垂直于光的平面内的某一方向振 动(自然光经过某些物质的反射、折射、吸收或其他方 法,使它只保留某一固定方向的光振动) 8.光性均质体: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 振动方向均不会改变,因而只有一个折射率值 9.光性非均质体:传播速度随振动方向不同而改变,因而 折射率值有多个,一般发生双折射现象,即自然光分解成两束偏振光。 10.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物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11.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矿物属于光性非均质体。 12.数值孔径为N.A. = n sin θ(n:镜头介质折射率θ:光 圈半角孔径),数值孔径表征了物镜的聚光能力,放大 倍数越高的物镜数值孔径越大;对于同一放大倍数的物镜,数值孔径越大则分辨率越高 13.正交偏光镜:下偏光镜和上偏光镜联合使用,并且两偏 光镜的振动面处于相互垂直位置。 14.如果在正交偏光镜的物台上不放置任何晶体光片时,视 域是黑暗的,为什么? 因为:光通过下偏光镜,其振动方向被限制在下偏光镜的振动面PP内,当PP方向振动的光到达上偏光镜AA时,由于两振动方向互相垂直,光无法通过上偏光镜,所以视场暗。 15.消光现象:晶体在正交偏光镜下呈现黑暗的现象,称为 消光现象。 16.全消光现象:均质体以及非均质体垂直光轴切片,不改 变偏振方向 17.四次消光:非均质光率体切面均为椭圆,则椭圆长、短 半径四次重合消光,其余则有部分光通过。 18.四次消光是非均质体的特征。 19.偏光显微镜属于透射显微镜,用于透明晶体的观察。 20.金相显微镜属于反射式显微镜,用于不透明物体的研 究。 21.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 22.显微分析分辨率:仪器分辨两个物点的本领。仪器能分 辨两个物点间的距离或角度越小,则分辨率越大。 23.分辨率极限:最临近两个物点间的距离以及角度 24.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相邻物体的距离为r 25.提高分辨率的途径:更短的波长、更大的折射率、增大 孔径角 衍射部分 5、X射线的产生原理:凡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或其他高能辐射流(如γ射线、X射线、中子流)被突然减速时均能产生X射线。 6、X射线管原理:钨丝发热释放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高速轰击阳极靶,电子突然减速,产生X射线及热能,X射线通过窗口射出为实验所用。 7、X射线谱由两部分叠加而成,即连续谱和特征谱。 8、连续谱的产生:由于阴极产生的电子数量巨大,这些能量巨大的电子撞向阳极靶的撞击条件和碰撞时间不一致,因而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各种波长的连续谱。 9、连续谱的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 10、特征谱的波长一定、强度很大。 11、特征谱的产生:当管电压超过一定值V k(激发电压)时才会产生,只取决于光管的阳极靶材料,不同的靶材具有其特有的特征谱线。特征谱线又称为标识谱,即可以来标识物质元素。 12、为什么特征X射线的波长为一定值?对于某一固定物质,各原子能级所具有的能量是固定的,跃迁时所转化成的光子能量为一定值,根据原子结构壳层理论,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也为一定值。 15、吸收限:μm与λ关系曲线中出现的跃增,是原子所俘获的光子量恰好等于该原子某壳层(K,L,M…)电子的结合能,光子被物质大量吸收,吸收系数就发生突增。在曲线的突变点处的波长称为吸收限。 7、外标法原则上只适用于两相物质系统的含量测试;内标法适用于多相体系。 电子显微部分 8、电磁透镜的分辨本领主要由衍射效应和球差决定。 9、电磁透镜的几何像差:由于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像差。又可分为球差与像散。 色差:由于电子波的波长或能量发生一定幅度的改变而造成的像差。 10、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磁场的近轴区与远轴区对电子束的会聚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一个物点散射的电子束经过具有球差的电磁透镜后并不聚在一点,所以像平面上得到一个弥散圆斑,在某一位置可获得最小的弥散圆斑,成为弥散圆。还原到物平面上,则半径为 rs=1/4 Cs α3 rs 为半径,Cs为透镜的球差系数,α为透镜的孔径半角。所以减小透镜的孔径半角可减少球差。 像散:是由于透镜磁场不是理想的旋对称磁场而引起的。可减小孔径半角来减少像散。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通电的短线圈就是一个简单的电磁透镜,它能造成一种轴对称不均匀分布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电子在磁场作用下将作圆锥螺旋近轴运动。而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电子通过电磁透镜时将被聚焦在主轴的某一点。 1、透射电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电源系统、真空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2、透射电镜中电子枪的作用是产生电子束 3、透射电镜中聚光镜的作用是会聚电子束。 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取决于物镜的分辨本领。 4、电子衍射基本公式的推导 5、选区电子衍射:是指在物镜像平面上放置一个光阑(选 区光阑)限定产生衍射花样的样品区域,从而分析该微 区范围内样品的晶体结构特性。 6、扫描电镜的特点 7、扫描电镜成像的六种物理信号概念 8、背散射电子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 9、二次电子形貌像中图像显示亮的部分对应试样的凸起 处。 10、二次电子形貌像中图像显示暗的部分对应试样的凹处。 11、吸收电子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少。 12、样品的质量厚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吸收系数越大。 13、扫描电镜的构造:六个系统组成: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扫描系统、信号收集系统、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 系统和电源系统。

201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6力学与建筑工 程学院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89人左右 081300建筑学 8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4人左右 01中西建筑文化研 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中 外建筑史④514建筑设计(共6小时) 报考本专业只能 在北京报名点

(1163 )报名考试 02建筑形态构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中外建筑史④514建筑设计(共6小时) 03建筑设计方法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中外建筑史④514建筑设计(共6小时) 04人居环境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中外建筑史④514建筑设计(共6小时) 05历史建筑与环境 保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中外建筑史④514建筑设计(共6小时) 二、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考试科目 政治 外语 专业一 专业二 总分 建筑学 38 38 57 57 302 三、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科目名称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620中外建筑 史 《中国建筑史》 潘谷西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620中外建 筑史《外国建筑史》 陈志华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620中外建 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教 材编写小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14建筑设 计 《建筑设计初步》 罗文媛 清华大学出版 社 514建筑设 计 《建筑设计基础》 王崇杰 建筑工业出版 社

工程材料基本术语

1 工程材料基本术语 一.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 晶胞:晶格中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空间几何单元。 2. 晶格常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晶胞的三条棱边长a 、b 、c 和三条边之间的夹角α、 β、γ等6个参数来描述,其中棱边常数a 、b 、c 称为晶格常数。 3. 致密度:晶胞中所包含的原子所占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 4. 配位数:晶格中与任一原子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个数。 5. 多晶体:由多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6. 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7. 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晶面和晶向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8.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又称变质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 晶核或抑制晶核长大来细化晶粒。 二. 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1. 相:体积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 组织:在合金中由单相或多相组成的具有某种相貌或形态特征的聚合物。 3.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替换了溶剂晶格某些节点上的原子的固溶体。 4.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的间隙之中的固溶体。 5. 固溶强化:溶入溶质原子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从而提高合金的 强度和硬度。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6. 间隙化合物:当r X /r M >0.59时,一般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化合物。 7. 间隙相:当r X /r M <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结构的化合物。 8. 晶内偏析: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成为枝晶偏析(晶内偏析)。 9. 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所 形成的具体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 三. 铁碳合金 1. 同素异构转变:单质元素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2. F :铁素体,碳在α-Fe 中形成的固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 3. A :奥氏体,碳在γ-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较大的溶碳能力 4. P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 5. Fe 3C :渗碳体是铁和碳的金属化合物。 6. L d :高温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7. L d ':低温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四. 钢的热处理 1. A 本质晶粒度:将钢试样加热到(930±10)℃、保温3h~8h ,冷却后得到的晶粒大小。 本质晶粒度代表着钢中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2. A 起始晶粒度:珠光体刚刚抓变为奥氏体的晶粒度。 3. M :马氏体,将奥氏体自A 1以上温度快速冷却到M s 以下,使其冷却曲线不与C 曲线相 交,将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转变一般在M s ~M f 温度范围内连续冷却完成。 4. B :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550℃~M s 的中温区等温转变的产物称为贝氏体。贝氏体是碳 化物(如渗碳体)分布在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 5. Vk :上临界冷却速度,它是避免发生非马氏体转变的最低冷却速度。 6. M s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线。

设计基础完整试题

《设计基础》试题(第三章) (课程代码10177)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招贴内容属于社会公共招贴的是(D ) A.企业形象招贴 B.音乐演出宣传画 B.电影海报 D.“预防爱滋病”宣传海报 2.包装设计必须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下可不考虑进行定位的是(C ) A.生产者 B.商品 C.销售渠道 D.销售对象 3.下列不属于包装设计审美的是(C ) A.材料美 B.结构美 C.文化美 D.装饰美 4、连接封面和内页,目的在于封面和内页牢固不脱离,常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制作的版面叫(A ) A.封面 B.扉页 C.环衬 D.目录 5.企业形象设计是围绕(B )为主体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设计。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C.吉祥物 6.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作用的包装外观形体,是指包装审美的() A.结构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材料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平面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 A 1922年美国设计师德维金斯在讲述自己的书籍装帧设计时第一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B 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C 它的一个现代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D 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 E 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基本元素 2.下面属于平面性广告的是( ADE)。 A 杂志广告 B 报纸广告 C 广播广告 D 路牌广告 E 车身广告 3.下面属于招贴内容美的有(BCD )。 A 社会现实 B 图形 C 文字 D 文化内涵 E 思想情感 4.标志按构成要素分类可分为(ABDE )。 A 公共标识 B 文字标志 C 图形标志 D 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标志 E 徽标 5.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要素的是(BC )。 A 标志 B 标准字 C 企业的各种制度 D 名称 E 标准色 6.在我国,用于公益或文化宣传的招贴可称为() A 广告招贴 B 公益招贴 C 文化招贴D宣传画 E 商品宣传画 三、填空题 1.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______是最具煸动性的要素。 2.招贴按服务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I系统是由__________(MindIdentity简称MI)、_______(BehariourIdentity简称BI)和_________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习题集名词解释 1.30.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2.52.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组织完全转变为 奥氏体的过程。 3. B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 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4. B 3 5.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又称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 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5. B 43.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 向的组织叫做“变形织构”。 6. B 53.本质晶粒度:在规定条件下(930±10℃,保温3~8h) 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奥氏体本质晶粒度,用以评定刚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 7. C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 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k表示。 8. C 54.残余奥氏体:多数钢的Mf点在室温以下,因此冷却到 室温时仍会保留相当数量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之为残余(留)奥氏体,常用′或A′来表示。 9. C 57.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 或Ac1(对共析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 10.冷或水冷)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操 作。 11.C 59.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也称淬透层)深 度的能力。 12.C 60.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即硬化能力。它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和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的相对量及其组织形态。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13.D 58.等温淬火: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硝盐 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贝氏体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14.E 70二次硬化:含W、Mo和V等元素的钢在回火加热时由 于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以及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 15.E 33.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 体。二次渗碳体通常沿着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 16.F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 或容器壁形核,则称为非自发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17.G 26.杠杆定律:即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 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分线段之比。在杠杆定律中,杠杆的支点是合金的成分,杠杆的两个端点是所求的两平衡相(或两组织组成物)的成分。这种定量关系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完全相似,因此也称之为杠杆定律。 18.G 28.共晶转变:在恒温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 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19.G 82.固溶处理:经加热保温获得单一固溶体,再经快速冷

(完整word版)建筑设计基础试题(附有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公共建筑空间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下列哪项不在其中()。 A.使用空间 B.辅助空间 C.过渡空间 D.交通空间 2.下列()项有误。 A.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 B.住宅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 C.公共建筑超过24米时为高层 D.公共建筑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 3.在居住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木门是()。 A.推拉门 B.弹簧门 C.转门 D.平开门 4.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设计规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宽度不应小于0.9m B.坡道两侧应设扶手 C.坡度不应大于1/8 D.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 5.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A.0.9 B. 1. 0 C 1.2 D 1.1 6.“尺度”的含义是() A.要素的真实尺寸的大小 B.人感觉上要素的尺寸的大小 C.要素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的关系 D.要素给人感觉上各部分尺寸大小的关系 7.可持续能源的基本特征是() A.不间断、高效、无污染 B.可重复利用、经济、寿命长 C.清洁、安全、永久性 D.清洁、廉价、稳定性 8.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的使用年限() A.20 B.50 C.100 D.200 9.以下柱式中哪一个不是古希腊时期创造的() A.塔斯干式 B.多立克式 C.科林斯式 D.爱奥尼式 10.车流量较大的基地,其连接城市道路的出入口位置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 A.60m B.70m C.80m D.90m 11.消防车道的宽度B和道路上空遇有障碍物时的净高H分别应符合()A.B≥3.5 H≥3.5 B.B≥4 H≥4 C.B≥3.5 H≥4 D.B≥4 H≥3.5 12.以下哪些属于低层住宅的有点() a,适应性强 b,结构简单 c,利于通风采光 d,节约投资 A.a,b,c B.b,c C.a,b,d D.a,c,d 13.下述何为点式住宅的突出优点()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题库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复习提纲 一、工程材料部分 1.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2. 三种晶体缺陷。 3. 相的概念。 4.固态合金有哪些相。 5.过冷度的概念。 6.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7.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 8.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9.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10.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特殊点、成份、温度、组织、相)。11.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12.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1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14.加工硬化的概念。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16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17.钢的热处理概念18.热处理工艺分类。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20.决定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因素。21.马氏体的概念。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知道淬透性与C曲线的关系。23.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24.淬火的概念。25.一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6.影响淬透性的因素。27.回火的目的28.何为回火脆性?29.回火的种类。30.一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31渗碳的主要目的。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33.钢按质量分类34 钢按用途分类。35机器结构钢的分类36 钢中S、P杂质的影响。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39.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 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 1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3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3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4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5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6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9. 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10.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11.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1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3.防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14.如何根据碳当量的高低评估钢的焊接性?为什么?15.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2.结晶;3.加工硬化;4.屈服强度;5、过冷度;6.钢的热处理;7.再结晶;8、马氏体;9、钢的淬火……10、铸造……11疲劳现象.; 12.同素异构转变; 二、填空题: 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固溶体可分(间隙固溶体)

机械设计基础名词解释

A安全系数:材料的机限应力与许用应力之比。 B变位齿轮:采用齿轮刀具变位的方法,即把齿条刀具的中线移动蜗杆传动的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主平面。 标准件:是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等) 大批量制造的常用零件。 C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对定速比传动齿轮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始终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定点。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破坏能力的指标。 传动轴:仅传递扭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从动件一个工作循环的位移时间曲线。 D打滑:由于张紧不足,摩擦面有润滑油,过载而松弛等原因,使带在带轮上打滑而不能传递动力。 T弹簧的特性曲线:表示弹簧载荷和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 弹簧刚度:弹簧的载荷增量与变形增量之比。 弹性变形:随着外力被撤消后而完全消失的变形。 弹性滑动:带具有弹性,紧边拉力大,应变大,松为拉力小,应变小。当带由紧边侧进入主动轮到从松边侧离开主动轮有个收缩过程,而带由进入从动轮到离开从动轮有个伸长过程。这两个过程使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动。 弹性系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D低副: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定轴轮系:轮系齿轮轴线均固定不动,称为定轴轮系。 断面收缩率:Ψ=(A-A1)/ A×100%,A为试件原面积,A1为试件断口处面积。 G刚度: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刚体的平面运动:当刚体运动同时包含平动和在平动平面内的转动时,即为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各个质点的质量与该质点到轴线距离平方成正比。 高副:两个构件之间以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

根切现象: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齿数太少,刀具会把轮齿根部齿廓多切去一部分,产生根切现象。 功:当力的作用点或力矩作用的物体在其作用方向发生线位移或角位移时,力或力矩就要作功。 功率:力或力矩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 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能独立完成某种运动的单元 H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虎克定律:在轴向拉伸(或压缩) 时,当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伸长(或缩短) Δl与轴力N及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A成正比。 J机构:由若干零件组成,可在机械中转变并传递特定的机械运动。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当机构给定主动件运动规律的数目等于自由度数时,即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机械运动方式或传递能量的装置。 机械:机器、机械设备和机械工具的统称。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急回性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摇杆往复摆动时所需时间一般并不相同,要求返回空行程明显快于工作行程。 挤压强度条件:为了保证构件局部受挤压处的安全,挤压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挤压应力:挤压力在局部接触面上引起的压应力。 间歇运动机构:指专用于产生从动件间歇运动的机构。 剪切强度条件:为了保证受剪构件在工作时不被剪断,必须使构件剪切面上的工作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剪应力:剪切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方向沿着剪切面。 节点:啮合线与两轮连心线的交点必是定点,即为节节圆:过节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乘模数的圆,称为分度圆。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资料

材料工程基础复习资料 一、 题型介绍 1.填空题(15/15) 2.名词解释(4/16) 3.简答题(3/21) 4.计算题(4/48) 二、复习内容 1.名词解释(Chapters 2-4) 热传导: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温差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热传导。(依靠物体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传递热量) 热对流:指流体不同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把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依靠流体质点的宏观位移而传热) 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向外传递能量并能明显引起热效应的辐射现象称为热辐射。(不借助于媒介物,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温度场:某瞬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的集合,称为该物体的温度场。 稳态温度场: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 导热系数:在一定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 热射线:能被物体吸收并转变成热能的部分电磁波。 光谱辐射强度(E λ):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表面向半球空间辐射从d λλλ+到波长间隔内的能量。 辐射力(E ):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辐射的全波段的辐射能,称为辐射力。 立体角:以球面中心为顶点的圆锥体所张的球面角。 角系数:任意两表面所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表面(如F 1)所辐射到另一表面 上的能量占其总辐射能量的百分数,称为第一表面对第二表面的角度系数,简称角系数,记为12?。

有效辐射: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称为物体的有效辐射。 照度:到达表面单位面积的热辐射通量。 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和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 空间热阻:由于物体的尺寸形状和相对位置的不同,以致一物体发射的辐射能不可能全部到达另一物体的表面上,相对于全部接受辐射能来说,有热阻的存在,称为空间热阻。 表面热阻:由于物体表面不是黑体,所以它不可能全部吸收投射到它表面上的辐射能,相对于黑体来说,可以看成是热阻,称为表面热阻。 光带:把具有辐射能力的波长范围称为光带。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指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比。 含湿量:1Kg的干空气所携带的水蒸气的质量。 湿球温度计:在普通温度计外包裹湿纱布,湿纱布的一端浸入水中,使得纱布保持湿润,这种温度计称为失球温度计。 露点:当未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或含湿量不变时,湿空气冷却到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露点。 平衡水分:当物料表面水蒸气分压与湿空气水蒸气分压达到平衡时,物料的含水量不再随与空气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此时物料的含水量就是该空气状态下的该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干燥过程中空气的湿度、温度、速度以及与湿物料的接触状况都不变。 发热量(热值):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当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时所放出的热量。 结渣性:煤在燃烧的高温状态下灰分的粘结能力。 闪点:当有火源接近时,若出现蓝色的闪光,此时的油温称为闪点。 燃点:油温继续升高,用火源接近油表面时在蓝色闪光后能持续燃烧,此时的油温称为燃点。 着火点:油温达到一定程度,油表面蒸气自燃,此时的油温称为着火点。 爆炸浓度极限:当空气中燃料油蒸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温度升高到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