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复习题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复习题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复习题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复习题归纳总结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了实验材料;

(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的设计了试验程序(演绎推理,假说演绎法)

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状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

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示出来的性状;

隐形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和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方法: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母本)-----套袋------授粉-----套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与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可用来区别(1)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一致。

(2)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均与其母本相同。

4.表现性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水毛莨的叶形在水下和水上不同

5.常见遗传学符号

6.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1)方法:假说演绎法

(2)实验现象、解释与验证

现象(发现问题):解释(假说):

推理

检验验证:测交法

7.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对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中遗传图解的给分点:

(1)要写出P、F1、♀、♂等各种遗传符号

(2)要写出亲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二.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鉴别方法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三.测交、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的应用

(1)杂交

(2)测交

(3)自交

(4)正交和反交

四.杂合子(如Aa)连续自交问题

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子代杂合子的概率为。

子代中纯合子概率为。

子代中显性(或隐性)纯合子概率为。

②杂合子自交一次,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子代显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五.子代性状比推测双亲的基因型

1.一对性状: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

(2)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

2.两对性状:

(3)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双亲。( 9:7,15:1,12:3:1,9:6:1)

(4)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双亲。

(5)F2代表现型,基因型,遗传因子的组合方式。(6)跟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7)F2代中纯合子种,每种个,单杂合子种,每种个,双杂合子个。

六.假说—演绎法及分离比模拟实验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2.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两个方形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 、d ),然后每次分别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一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 :Dd :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下列建议和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

A .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按上述方法重复抓取并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

B .将方形桶换成圆柱形桶,以便摇动容器时,积木能混合均匀

C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让人为误差

D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七.自交与自由交配

1. 一杂合子(Dd )植物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

型比例是( )

A .1:1:1

B .4:4:1

C .2:3:1

D .1:2:1

2. 某种群中,AA 的个体占25%,Aa 的个体占50%,aa 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 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 :Aa :aa 的比值是( ) A .3:2:3 B .4:4:1 C .1:1:0 D .1:2:0

3.种植基因型为AA 和Aa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 、Aa 、aa 的数量之比为( )

A .7:6:3

B .5:2:1

C .3:2:1

D .1:2:1

4.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F 2植株都能成活,在F 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 .

8

1

B .

8

3

C .

16

1 D .

16

3 八.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1.在调查某种小麦种群时发现T (抗锈病)对t (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 为20%,Tt 为60%,tt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

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九.复等位基因

1.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 d决定深紫色,P m决定中紫色,P l决定浅紫色,P v决定很浅的紫色(接近白色)。其相对显性顺序(程度)为P d>P m>P l>P v。假使一只浅紫色企鹅(P l P v)和一只深紫色企鹅(P d P m)交配,则它们生下的小企鹅表现型及比例为()A.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B. 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1浅紫:1很浅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

2.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群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3.下图为人的ABO决定示意图,其中IA、IB、i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IA、IB对i为显性,H、h位于19号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A基因

H基因凝集原A

前体物质 H物质

凝集原B

血型决定方式

(1)人类中ABO血型系统的基因型有种,AB型血的基因型有种。

(2)若要测定基因H、h、IA、IB、i的碱基序列差异,至少需要选个人提取其基因进行检测。

(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出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

(4)若两个O型血的人结婚,他们子女中既有A型血又有B型血和O型血,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

十.同一基因型在不同个体上的差异性

1.在某种绵羊中,雄羊只有基因型为hh时才表现为无角,而雌羊只有基因型为HH才表现为有角。某科研机构利用纯种绵羊进行杂交实验一、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绵羊有角和无角的等位基因(H、h)位于染色体上。(2)请写出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F2无角雌羊的基因型及比例。

(3)若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雌羊杂交,也可让,预期测交子代雌羊,雄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十一.致死

1.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巴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2.尖头野山椒果实橘色和淡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果实形状圆头和尖头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橘色尖头品种甲和淡黄色尖头品种

乙进行杂交,子代都是橘色。在子代中发现一株圆头变异植株丙。丙进行自交,结果如图:

圆头橘色 ↓

F 1 圆头橘色 圆头淡黄色 尖头橘色 尖头淡黄色

6 : 2 : 3 : 1

(1)圆头变异来至 产生的基因,该基因不仅控制野山椒的果形,还有 的遗传效应。

(2)植株丙的基因型是 。丙自交所得F 1中圆头橘色个体的 基因型为 。 (3)将F 1圆头淡黄色个体与品种乙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圆头淡黄色:尖头淡黄色=1:1。将F 1圆头淡黄色个体与品种甲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十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

1.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 )

A. A ,a 与D ,d

B.B ,B 与A ,a

C.A ,a 与C ,c

D.C ,c 与D ,d

2.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

A .

16

1

B .

16

3 C .

16

7 D .

16

9 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

..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4.已知用植株甲(AABB)与乙(aabb)作亲本杂交后可得F1,F1的测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中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4

C.用F1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将得到四种基因型不同的植株,且比例可能为1:2:2:2

D.正交反交结果不同,表明两对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十二.9:3:3:1变形及应用

1.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

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的花粉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

2.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 和B 、b 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3.瑞典科学家尼尔逊.埃尔对小麦和燕麦的种子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的几种情况:

Ⅰ Ⅱ Ⅲ

P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红粒×白粒

F1

红粒 红粒 红粒

?

? ?

F2 红粒:白粒红粒:白粒 3:1 15:1 63 : 1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 (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 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 种。

(3)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 、 和 。

3.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 控:制灰色物质的合成,B/b 控制黑色物质的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图:

白色前体物质 有色物之1 有色物质2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薯,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

②实验一的F2中,白鼠共有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色物质,实验二的F2黑鼠基因型为。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

十三.累积叠加效应

1.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C决定红色,每个对基因型对粒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 B.6/64 C.15/64 D.20/64

2.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肤色渐变白→灰→黑

基因型渐变 aabbcc → AABBCC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 × 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B.16,9

C.27,9

D.16,7

1 2 3 4

7 8

5

6 9 11

I II 10 12

1 2

3

4

7 8

5

6 9 11 I II

10

12 十四.伴性遗传

1.某男子患色盲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 ) A .两个Y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 .两个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 .一个Y 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D .一个X 染色体,一个Y 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2.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 1全部为红眼。F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 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Ⅱ、Ⅲ): 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

F 1红眼♀×白眼♂ 红眼♀∶红眼♂∶白眼♀∶ 白眼♂=1∶1∶1∶1

Ⅲ 野生型红眼♂× 白眼♀(来自实验Ⅱ)

红眼♀∶ 白眼♂=1∶1

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 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十五.遗传图谱

1.右图是人类某种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

A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 )和乙病(显性基因B ,隐性基因b )两种遗传

的系谱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__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结婚,其中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遗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3.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请判断:

(1)甲病是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乙病是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Ⅲ-2的基因型是。

(4)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一个只患甲病的概率是,同时患

两种病的是,正常的概率是,患一种病孩子的概

率是。

A.15/24 B.1/12 C.7/12 D.7/24

十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遗传设计实验

解题方法:原理是用一种性状来指示性别的雌雄,而能用来指示性别的性状,其基因位于雌雄共有的性染色体上。选用的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如X a X a)×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如X A Y),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1.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

(1)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即雄性为zz雌性为zw)

(2)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显性,他们都位于Z

染色体上。

(3)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

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2.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

(1)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

3.芦花鸡的雏鸡的头上绒羽有黄色斑点,成鸡羽毛有横斑,是黑白相间。已知芦花基因(A)对非芦花基因(a)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鸡是ZW,雄鸡是ZZ)。某养禽场为了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多产蛋、多孵雏鸡),需要选择雌性雏鸡进行养殖,但在雏鸡时,无法直接辨别雌雄,那么,可供利用的一个交配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的子代生活能力强,而且在孵化后即可根据头上绒羽上有无____ ____,就可把雏鸡的雌雄区别开来,其中_________________为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雌鸡。

4.鹦鹉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决定机制如下图。某培育中心一只绿色雌性鹦鹉(甲)先后与乙、丙杂

交,结果如表所示。

基因A(Z染色体上)

白色物质蓝色物质

绿色

白色物质黄色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定律,相关基因通过控制,进而控制毛色。

(2)鹦鹉甲产生的配子种类有种。鹦鹉乙的基因型为,鹦鹉丙毛色为。

(3)实验组一子代中的绿色雄性鹦鹉和实验二子代中的绿色雌性鹦鹉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鹦鹉的概率为。

(4)实验室欲通过两纯合的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代,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组合的基因型:。

十七.XY同源区域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经典练习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共__小题) 1.下列有关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种皮的白色和豆荚的绿色B.羊的白毛和马的棕毛 C.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D.人体肤色的白化与正常 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出现新性状 D.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同胞兄弟或姐妹个体之间的性状总有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 4.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删除了猪细胞中对人产生排斥的基因,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转基因猪”.从变异的角度看,这种变异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不遗传变异 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A.由单个基因引起的B.涉及许多个基因和环境的 C.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6.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H2O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碘检测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分解作用 C..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中含有还原糖

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Aa自交后代中出现aa个体的原因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或3或4 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B.基因突变的突变率很低 C.基因突变都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9.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晚出现 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10.下列各种遗传现象只,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 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 1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有() ①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 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等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 ③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更易于表现. ④一对等位基因中,显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 ⑤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原核细胞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更复杂. ⑥胰岛素的分泌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 ⑦在植物的一生中,分化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达到最大. A.2个B.3个C.4个D.5个 12.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推荐)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 (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 )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 )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 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 A. aa B. Bd C. Ff D. YY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例: (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 ) A.YR B. Dd C.Br D.Bt (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 ) A.1/2 B.1/3 C.1/4 D.全部 (3)已知兔的黑色对白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只黑色雄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选用与它交配的雌兔最好选择(A ) A.纯合白色 B.纯合黑色 C.杂合白色 D.杂合黑色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54661

1、右图为某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 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6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2、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D.Ⅲ5一定不是纯合子 4、下图为某家族中单基因遗传病的传递情况,若③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D、X染色体显性遗传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 ,Ⅲ3的基因型 。 (3)Ⅲ3和Ⅲ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 7、(12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 、a )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 、b ),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 (4)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基因型为 。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 8、30.(16分)遗传性胰腺炎是人类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患遗传性胰腺炎病和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遗传系谱图。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定律练习题

生物练习一遗传定律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人的高鼻梁与塌鼻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 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的分离B.遗传因子的分离 C.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A、B、C均是 3.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 4.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试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5.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两个遗传定律;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两者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B.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6.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 B.yR C.Yy D.yr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 型的比例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8.基因型是Dd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3︰1 B.l︰l︰l︰l C.l︰2︰1 D.9︰3︰3︰l 9.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0.为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自交B.测交C.正交D.反交11. 下列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12.在10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如果全部受精,能形成受精卵的数目是 A.5个B.10个C.20个D.40个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B.第二次分裂结束 C.着丝点分裂D.联会 1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开C.分离开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15.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7. 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 Ab、Ab、ab、ab B. aB、Ab、AB、AB C. Ab、aB、Ab、aB D. AB、AB、ab、aB 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测试题

1、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人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 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 D、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F1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2、有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 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 D、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3、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从该家系图上可以判断出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B、从该家系图上不能判断出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C、若该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Ⅲ-6是携带者,且致病基因一定来

自于Ⅰ-2 D 、若该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Ⅲ-5和Ⅰ-6婚配生下的女儿一定不 患该病 4、如图所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分析该家系图且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Ⅲ-3和Ⅲ-6的致病基因来源的描述,不可能的是()A 、B 、Ⅰ-2→Ⅱ-4→Ⅲ-6 C 、 D 、5、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图所示系谱图。经分析得知,该病由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 、Bb 表示)控制,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 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X 隐性遗传 B 、Ⅰ-1、Ⅰ-2、Ⅱ-3和Ⅱ-4只能为杂合子 C 、若Ⅱ-6为纯合子,则Ⅱ-6与Ⅱ-7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可能为1/2或3/4 D 、两种致病基因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同 Ⅰ-1或Ⅰ-2→Ⅱ-4 Ⅱ-5 }→Ⅲ-6 Ⅰ-1和Ⅰ-2→Ⅱ-2 Ⅱ-1 }→Ⅲ-3 Ⅰ-1或Ⅰ-2→Ⅱ-2 Ⅱ-1 }→Ⅲ-3

高一生物遗传学试题

高一生物遗传学试题 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用纯合德抗 病无芒 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 开花前, 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1/16 D.3/16 2、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 子代基 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元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4、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 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 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 A.1/4 B.1/6 C.1/8 D.1/16 6、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 ) A.2 B. 4 C. 8 D. 16 7、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 A.杂交时,须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8、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 和r2决定 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 红粒(R1R1R2R)r)2与白粒(rrr112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9、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 完全

高中生物遗传题三

高中生物遗传练习题三 18.(2009·武汉模拟)玉米籽粒种皮的颜色是种皮透出胚乳的颜色。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现在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自交,在所结玉米穗上黄粒玉米与白粒玉米的比例及其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黄粒白粒=3:1,因为Aa自交后代为AA、Aa、aa,其比例为1:2:1 B.黄粒白粒=3:1,因为Aa自交所结种子胚乳的基因型为AAA、AAa、Aaa、aaa,其比例为1:1:1:1 C.全为黄粒,因为玉米种皮是由母本植株发育来的,故显黄色 D.全为黄粒,因为玉米果皮由母本子房壁发育而成,故显黄色 【解析】玉米的种皮是无色的,玉米的颜色其实是玉米胚乳的颜色。所以白粒还是黄粒主要是看胚乳的颜色,而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要看受精极核的基因型。基因型为Aa的玉米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A和a,也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极核A和a。受精极核是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所以有四种类型AAA、AAa、Aaa、aaa,其比例为1:1:1:1。 【答案】 B 19.(2009·大连质检)一对夫妇,妻子为白化病患者,其父亲为色盲患者,丈夫表现正常。已知人群中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的概率是4%,则这对夫妇生出的儿子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100 B.1/200 C.3/400 D.1/400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知识,本题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该女性基因型为aaX B X b,该男子基因型为AAX B Y或AaX B Y,后者的概率为4%,故该夫妇生出基因型为aaX b Y的患病儿子的概率为:4%×1/2×1/4=1/200。 【答案】 B 20.(2009·西城高三抽样)人类的ABO血型是由I A、I B、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的,I A、I B对i为显性,I A和I B间无显隐性关系,每个人的细胞中只能有其中两个基因。一个男孩的血型为O型,母亲为A型,父亲为B型。该男孩的妹妹和他的血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解析】本题考查血型遗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概率计算的掌握。由题意男孩血型为O型可知男孩的基因型为ii,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I B i、I A i。而妹妹的基因型就有四种可能,分别是I A I B、I A i、I B i、ii,与男孩相同的概率是1/4,答案是B。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9分)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亲本性状 甲乙丙丁非糯性抗病花粉粒长形非糯性不抗病花粉粒圆形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糯性不抗病花粉粒长形

高一生物遗传专题练习

江苏省姜堰市蒋垛中学高一生物遗传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 A.近亲者基因的相似性高 B.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C.近亲结婚者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D.近亲结婚者的后代发生基因突变的比例增高 3.血友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II 一 3 为血 友病患者, II一4 与 II一5 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I一1 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I一2 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II一4 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II一5 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4.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5.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携带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⑥能运载氨基酸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科学研究表明生物体内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其意义是() A.使不同生物可以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对于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有重

要意义 C.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可避免生物因氨基酸种类过多而引起变异 7.某一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经转录翻译后产生两条共含2000个肽键的多肽链,则该基因所含的碱基对数是() A.12012 B.12000 C.12006 D.6006 8.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46%、54% B.23%、27% C.27%、23% D.46%、27% 9.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 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10.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草履虫、噬菌体体内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8、4、8、4 B、4、4、8、4 C、4、4、8、8 D、8、4、8、8 11.1928年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成功地表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能促成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D.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中的DNA已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12.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13.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14.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 缬氨酸(GUA) B. 组氨酸(CAU) C. 酪氨酸(UAC) D. 甲硫氨酸(AUG) 15.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G-C-C-C-… ②…-U-A-C-G-G-G-…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A.雌配子︰雄配子 = 1︰1 B.雌配子︰雄配子 = 1︰3 C.A雌配子︰a雄配子 =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避免小球损坏 D.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全部是患者 B.全部是正常C.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A. B. C. D.100 % 1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这能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黑色为隐性性状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什么也不能说明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A. B. C. 0 D.l 14.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5.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2019年上海市高中生物一模专题汇编:遗传与变异(学生版)

2019年上海市高中生物一模专题汇编:遗传与变异 【选择部分】 (2019年崇明一模)5.线粒体内的mtul基因突变后,会导致3种“氨基酸运载工具”无法准确识别相关信息,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由此可知,该基因突变阻断了下列活动中的() A.DNA→DNA B.DNA→RNA C.DNA→蛋白质D.RNA→蛋白质 (2019年崇明一模)10.某试验田中,有一株二倍体黑麦的基因型是aabb,其周围还生长着其它基因型的黑麦,若不考虑突变,则这株黑麦的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019年崇明一模)11.图4为DNA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决定DNA分子多样性的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年崇明一模)15.蚕豆病是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伴性遗传病。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双方都健康,所生男孩都有50%的患病概率。由此推测这类家庭母亲的基因型(用字母Aa表示)是()A.X A X A B.X A X a C.X a X a D.X A Y a (2019年崇明一模)19.健康人的HTT基因含有6~35个CAG重复序列,而引起亨廷顿氏疾病的HTT基因中含有36个或以上多至250个CAG重复序列。引发该疾病的变异类型是() A.碱基对替换B.碱基对缺失 C.碱基对增添D.染色体片段重复 (2019年崇明一模)20.滇粳优1号水稻中含有毒性蛋白基因(ORF2)和解毒蛋白基因(ORF3),两者紧密连锁(交换概率极低),ORF2产生的毒蛋白可杀死其它不含ORF3的配子。图6所示杂种水稻类型中能够产生的可育配子多数为()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④ 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受粉 ⑥受粉后套袋隔离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D.杂合子测交后代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1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自花传粉、闭花传粉的豌豆是孟德尔杂交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运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D.进行测交试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5.基因型为 RrYY 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 3:1 B . 1:2:1 C .1:1:1:1 D .9:3:3:1 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 ) F2 豌豆杂交, 种子为 480 粒,从理论上推测, 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A. yyrr ,20粒 B .YyRR,60 粒 C. YyRr,240粒 D . yyRr , 30 粒 7.番茄的红果( A)对黄果( a)是显性,圆果( 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 .1:2:1 C .1:1 D .1:1:1: 1 8.基因型为 ddEeFf 和 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 3 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 1/4 B .3/8 C . 5/8 D .3/4

高一生物遗传学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学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相关叙述准确的是 (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个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 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 A.5∶4 B.4∶3 C.3∶2 D.3∶4 3.研究表明,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外的荚膜中含有一种毒蛋白,它能够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而R型肺炎双球菌细胞外没有荚膜,不能使小鼠患病。根据荚膜中毒蛋白的生理作用,试推测相关基因可能位于( ) A.S型菌拟核部位的大型环状DNA B.R型菌拟核部位的大环型状DNA C.S型菌细胞质中的质粒 D.R型菌细胞质中的质粒 4.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 A. 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 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能够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能够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 中错误的是( )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6.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准 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7.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实行杂交, 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8.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

高中生物遗传试题(供参考)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23. 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患病家庭的 部分遗传系谱图如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4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3/8 C. 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该遗传病的发生 D .调查发现人群中该病的患病概率为1/2500,则Ⅲ7 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为1/153 答案:C 49.(8分)下列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 性遗传病,乙病的是 性遗传病。 (2)Ⅱ-3的基因型是 ,Ⅱ-4的基因型是 ,Ⅱ-5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3)假设Ⅲ-9与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生育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如果Ⅲ-9与Ⅲ-10 已生下一个患两种病的孩子,再生一个两种病均患的孩子的概率是 。 答案: 30.(8分)下图是一个尿黑酸症(D 对d 显性)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该致病基因在 ▲ 染色体上,Ⅲ11的基因型是 ▲ ,如果Ⅱ4已经怀孕,为了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 ▲ 。 (2)如果在人群中控制尿黑酸症的基因频率是110-2。则Ⅳ14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尿黑酸症男孩的几率是 ▲ 。 (3)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红绿色盲,则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于第一代的 ▲ ,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儿子的概率是 ▲ 。 答案:30.(8分) ⑴ 常 Dd 产前诊断(基因检测) ⑵1/404(2分) ⑶ 1号 3/16(2分) 30.(8分)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 型和O 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据图表回 答问题: (1)控制 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性)染色体 上,判断依据是 。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 红细胞裂面A 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血型A 有 (显性) O 无 (隐性)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8章遗传与变异8.2伴性遗传教案(5)沪科版

第二节伴性遗传 一、教材分析: 性别的决定和伴性遗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是伴性遗传的基础。性别是有染色体决定,染色体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主要讲述的是遗传学中的特殊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过程,这部分知识建立在第一节两大遗传规律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前面学习的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知识、染色体、基因等相关知识,本节知识点学习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它在高中生命科学的遗传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了解遗传病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b、知道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及性染色体的类型。 c、理解性别决定及其主要类型(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决 定)。 d、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在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e、掌握红绿色盲为代表的伴性遗传的原理和特点。 f、了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等遗传特点。 (2)能力目标: a、通过对果蝇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通过观察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图解,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性别决定,让学生了解子代性别的决定取决于精子的类型,培养科学 的认识生命规律现象。 b、通过学习伴性遗传,让学生理解禁止近亲结婚、优生优育政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XY型的性别决定 b、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先写性染色体的符号,再将基因符号写在性染色体符号的 右上角。如: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等。 c、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教学难点: a、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特点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判断题50题 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3.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4.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一定会得到纯合子 5.同源多倍体生物的可育性一定比二倍体生物低。多倍体中偶数倍体(如四倍体)可以发生联会现象,但是要比普通的二倍体生物结实率低。 6.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9.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称为三倍体。 10.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纯合子。 11.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发育不全的种皮 12.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则可育,如果是奇数则高度不育。 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片段的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14.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

15.如果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可能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 18.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 19.一个家族仅一个人出现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20.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21.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aabbCC的个体占1/8。 22.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3.单倍体育种离不开组织培养技术,多倍体育种可以不需要组织培养技术。 24.自然界中发生的自发突变的突变率非常低,诱发突变的突变率则很高。 25.如果隐性纯合子致死,则Aa连续自交n次,每代中的杂合子占(2/3)的n次。 26.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的物种;骡因为没有后代,所以不是一个物种。 27.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28.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遗传题练习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若干只棕色鸟与棕色鸟相交,子代有52只白色,48只褐色,101只棕色。若让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棕色个体所占比例大约是________,要想进一步判断白色与褐色的显隐性关系,可以用________色和________色的鸟相交( ) A.100% 褐色褐色B.75% 褐色棕色 C.50% 褐色白色D.25% 棕色白色 【解析】本题充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遗传定律的应用能力。棕色鸟和棕色鸟相交,后代中白色棕色褐色大约为1: 2:1,则可以推测出亲本为杂合子(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 aa=1:2:1,所以白色与褐色可能为AA或aa。棕色(Aa)与白色相交,后代棕色(Aa)总是占1/2。要想进一步判断褐色和白色哪个是显性,可以让两者杂交,看其后代的表现型,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答案】C 2.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b产仔为7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中,最可能为纯合子的是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解析】因黄色雄鼠a与黑色雌鼠c交配,其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对黄色最可能为显性,所以黄色雄鼠a最可能为隐性纯合子;而黑色雌鼠b与黄色雄鼠a杂交后代有黑色和黄色,所以黑色雌鼠b为杂合子。 $ 【答案】B 3.(2009·孝感模拟)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B.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比例是1∶2∶1;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3∶1;杂种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有两种,比例为1∶1,表现型也有两种,比例为1∶1。 【答案】C 4.果蝇中,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果蝇 黑身、分叉毛 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3/83/81/81/8 0♀3/40。 1/4 【答案】C 5.(2009·南通质检)女娄菜的叶形有披针形和狭披针形之分,已知其披针叶雌株与狭披针叶雄株杂交,子一代全为披针叶,子一代中的披针叶植株之间杂交,所得子二代雌株全为披针叶,雄株有披针叶、狭披针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狭披针叶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B.亲本与F1中的披针叶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