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

《建筑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画图题、简答题、论述

●●参考书目:

教材:高等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

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工出版社

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4、《中国建筑史图集》

5、《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基本内容:

总纲及基本要求:

1、总纲:

建筑史是建筑学本科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史的发展概况、规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设计信息,这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基本要求:

⑴熟练掌握建筑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

⑵掌握各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流派以及特点;

⑶掌握典型建筑(或布局)的设计人、平立面图(教材上)及主要特点;

⑷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相似或相近的建筑风格、流派进行比较与分析;

⑸对一些理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论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⑹对现代建筑应该广泛涉猎,弥补教科书上的不足;

⑺答题中尽量多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可以更好的说明试题,并表现本专业特色。

考核重点:

1、考生对各时代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及技术情况的掌握;

2、考生对各时代代表性建筑的掌握;

3、考生对整体风格的全面把握;

4、考生对各时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了解。

涵概内容及要求:

1、《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了解各时期建筑发展的情况,尤其注意它对后期建筑形成的影响。

§1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居住方式的种类,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2 奴隶社会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各朝代建筑、城市特点: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第二章城市建设

了解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掌握各朝代主要城市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洛阳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宋平府江

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

§1,宫殿

熟练掌握宫殿建筑的沿革,重点掌握明清北京故宫

§2,坛庙

熟练掌握坛庙的沿革,重点掌握北京天坛

§3,陵墓

熟练掌握各个朝代陵墓的特点(沿革)

第四章宗教建筑

掌握宗教建设的发展历程;熟练掌握佛教寺庙、道教寺观中的重要建筑单体及其特色;掌握塔幢的分类、特色及实例;了解石窟的情况。

第五章,住宅

了解各时期各地域内典型住宅的布局,样式等情况。

第六章园林

了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发展概况,熟练掌握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设计方法及相关实例。

第七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熟练掌握中国古代木结构的结构体系;屋顶形式;台阶栏杆样式;大木作;屋架作法;小木作等作法;以及名词解释。

第八章清式建筑做法

注意清式建筑与宋式建筑的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大木作、小木作、屋架作法、石作、瓦作,彩画等及名词解释。

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

掌握府邸和宫殿、金字塔的演化,悬崖陵墓、太阳神庙、及建材、结构体系及技术。

第二章两河流域的建筑

了解建材、结构体系及技术,掌握山岳台。

第四章古希腊建筑

掌握三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重点掌握雅典卫城的布局,建筑等。第五章古罗马建筑

掌握五种柱式画法,名称及特点,掌握这个时期的券拱技术掌握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相同与不同;掌握古罗马广场及其它重要的公共性建筑;《建

筑十书》。

第七章拜占庭建筑

掌握穹顶帆栱和圣索菲亚教堂。

第八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掌握巴西利卡罗马风建筑、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建筑及特点。了解意大利中世纪建筑及西班牙伊斯兰建筑。

第九章文艺复兴建筑

掌握文艺复兴建筑开端和结束的两个穹顶特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生平,作品等;掌握文艺复兴在建筑理论上所做的贡献;掌握巴洛克建筑形成的原因,特点及事例。

第十章法国古典主义

掌握宫廷建筑如商堡;广场;掌握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掌握法国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

3、《外国近现代建筑》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熟练掌握复古思潮,城市改建。

第二章十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熟练掌握欧美探求运动中各国家的风格,风格特点及建筑(或对建筑的影响)。

第一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掌握现代派四位建筑大师在二战前的建筑活动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掌握二战间的建筑流派,重点掌握四位建筑大师的生平,功绩,理论,作品及风格,他们是格罗彼乌斯,密斯,柯布,赖特。掌握本世纪60年代后的各种流派:高技派,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掌握现代之后建筑思潮的实质。了解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新发展和简约的设计倾向。

命题原则及宗旨:

共150分的试题中,《中国建筑史》(一册)占试题分数的60%,《外国建筑史》(2册)占试题的90%。

《古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古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编号:19399088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1.5 学时:24(其中: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 ) 适用专业:建筑学本科专业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古建筑设计》是一门继中国建筑史之后的选修课程。古建筑设计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真正的古建筑,包括文物建筑和古代遗留下来的有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复建、重建的设计。②旅游文化性的风景园林建筑和出自商业及文化目的的仿古建筑设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今天,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日益重要,古建筑设计也逐渐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主要部分。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关系 先修课程:中国建筑史、一般建筑或古建筑测绘 后修课程:中国民居、中国民居认识实习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古建筑设计课程主要是在《中国建筑史》和《一般建筑或古建筑测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古建筑的历史特征、结构形式、外观形象和空间构成等内容系统而综合的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控制古建筑从构思到设计的整个过程,把握古建筑的细节部分,如门窗的设计、墙体的设计、屋顶的梁架关系等内容。由于该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悉一定的古建筑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必须在上该课程之前,要主动温习之前《中国建筑史》和《一般建筑和古建筑测绘》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单元绪论(2学时) [知识点] 1.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的差别; 2.建筑材料的特点,框架结构体系; 3.建筑的技术特征;

七级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七级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末,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 A.水排 B.筒车 C.风车 D.曲轅犁 2.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 )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 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皮罗阁 B.史思明 C.安禄山 D.骨力裴罗 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 A.突厥 B.白族 C.彝族 D.回纥 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 A.苏州、湖州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7.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8.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 (A) 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人多穿着棉布 (B) 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 (C) 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 (D) 荡漾。 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 ( ) ①东京的人民烧煤做饭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商人剑茶馆商谈生意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 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 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如图),这种纸币是 ( ) A.会子 B.银元 C.交子 D.汇票 11.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尼布楚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12.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 ①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唐朝印制的白居易诗集 B.唐朝印制的历法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印制的《十三经》 14.古人对右图建筑物的描述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 新月出云霄”。此建筑物是 ( ) A.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园林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园林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工程:以工艺过程为基础而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得专业课程。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 高低变化与协调统一得设计。 3土方工程:在建设区域,与地形整理与改造相关得设计以及施工过程 4土壤得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得土壤重量,单位为kg/m3 5土壤安息角:也叫士壤得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得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得夹角 6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得性质 7设计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流入设计管段得雨水量 8海漫:向下游与护坦相连接得透水层。 9径流系数:流入灌渠中得取水量与落到地面上得雨水量得比值。 10零点:不挖不填得点 11零点线:用平直得设计等高线与拟平垫部分得同值等连接点得相邻点得联线。 12延缓系数:即延迟系数。就是设计降雨历减去地面集水时间后与雨水在管 渠内流行得时间得比值 13设计降雨历时:指连续降雨得时段。可以就是整个降雨经历得时间。 14平整标高:把一块高低不平得地面在保证土方平衡得提下,挖高垫低使土地成为水平得而形成水平面得高程 15地面集水时间 16汇水面积:汇水区内各类地面所占面积 17倒滤层:为了排除淤积,根据水重力原理,就是由小到大过滤得,使排水能够通过暗沟排出得一层。 18驳岸:可分为湖底以下地基部分、常水位至湖底部分、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得部分与不受淹没得部分。 19用水量标准:就是根据国家各地区城镇得性质,生活水平与习惯,气候房 屋设备及生产性质等不同情况而制定得一项基本参照数据 20护坡 21日变化系数:我们一年中用水最多得一天得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得比值, 22时变化系数:我们把最高日那天中用水最多得一小时,叫做最高时用水量。 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得比值, 23管道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管道得量 24水头:水力学上又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 25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与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得势能 26经济流速:既不浪费管材、增大投资,又不致使水头损失过大得流速

《园林设计初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设计初步》 英文名称: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时:72 学分:4 适用对象:园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园林设计初步》是对园林设计基本技能与表现技法进行初级训练的基础性学科,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设计初步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素材表现、园林综合图表现,在此基础上能简单地进行园林初步设计。 二、课程的重难点 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效果图。 三、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48个学时,实践教学20个学时,机动课4个学时。 四、考试和考查 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教材:赵建民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 1、石宏义主编《园林设计初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 2、董晓华主编《园林规划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六、说明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将以室内作图及园林实地考察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七、课程具体讲授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掌握园林设计的涵义以及园林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园林设计的涵义 2.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思考题:试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几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规划设计

第二节园林与绿地 第三节中外园林发展概况 第四节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园林制图基本知识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常用制图工具,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制图常规知识,并掌握绘图步骤与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基本制图常规 思考题:1.设计制图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2.正确绘制园林绿地设计图纸,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3.绘制园林设计图纸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节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二节基本制图常规 第三节绘图步骤与方法 第三章立体构成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 2.了解立体构成的组成要素,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投影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1.投影有哪些类型? 2.三面投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什么是点、线、面和空间?在园林中,常见的点、线、面有哪些?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点与线 第三节面与体 第四节空间 第四章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园林组成要素的表现手法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4、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x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探索。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发展军事工业 8、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的发表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的建立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10、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阐发的思想()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11、“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2、中国近代,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4、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统一战线 C.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D.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6、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试题整理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 2、绿化 3、体量对比 4、流动景框 5、尺度 6、建筑庭园 7、什么是园林建筑小品? 8、什么是花架? 9、什么是梯级与蹬道? 二、问答题 1、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创造中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 2、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来加以区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3、述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之处。 4、简诉承德避暑山庄在立意上的巧妙利用? 5、叙述园林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 6、取得庭景的相互延伸效应,一般可以通过哪三种手法? 7、庭园组景手法 8、庭院灯可分为几类? 9、园林铺地分为几种? 10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建筑中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1、园林的基础地貌是() A. 土地和水体 B. 土地 C. 水体 2、研究如何去创造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 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学科称为() A. 造园学 B. 园林学 C. 环艺学 3、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 A. 江南园林 B. 皇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4、“枯山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法国 C. 日本 5、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 A. 古埃及和古希腊 B. 古埃及和古罗马 C. 古希腊和古罗马 6、()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A.京都龙安寺南庭 B. 桂离宫 C. 茶庭 7、法国的凡尔赛宫,由()大师设计建造。 A.孟萨 B. 勒诺特 C. 勒沃 D. 路易十四 8、颐和园又名() A.畅春园 B. 清漪园 C. 静宜园 D. 静明园 9、()重建清漪园并改名。 A. 光绪十四年 B. 咸丰十年 C. 光绪十年 10 、辋川别业是由()所设计。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林设计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园林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林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美术基础、园林制图和设计基础三部分组成。园林美术部分主要介绍美术作品鉴赏、素描、色彩,考虑到本层次学生美术基础的状况和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本部分从美术作品鉴赏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素描、色彩,使学生对园林美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园林美术的表现技法得到基本的训练。园林制图部分是从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讲起,分别介绍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园林设计图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使学生了解了园林制图的相关知识,掌握园林制图基本技能。设计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讲述设计的理论和构成相关知识,为学生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做铺垫。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林设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制图和识图能力,还为学习者以后进一步学习《园林设计》、《绿地规划》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重点掌握园林美术、制图和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重点掌握素描、色彩的表现方法、园林设计图的制图方法和平面、立体、空间的构成方法;一般掌握造园要素的表现手法和设计的理论基础。对美术作品鉴赏和计算机辅助园林制图也应了解。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了解的内容是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而设置。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课内学时90,学分5。文字教材30万字。电视学时为14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章内容课内学时各章字数(万) 第一部分园林美术基础知识

2019-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年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分×20=60分)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B、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沙俄 C、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D、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3、“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国皇帝报告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反映了哪次战争中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洋务运动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 A、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有效地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5、在戊戌变法中,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支持变法。他属于: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开明地主阶级的代表 6、最能够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7、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是: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要完成的革命任务不同 C、社会性质不同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8、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9、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B、要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 C、借以削弱张学良的军事力量 D、慑于日本的军事实力,惧怕战争 10、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案。他们屠杀的是: A、正在作战的中国士兵 B、正在抵抗的中国武警 C、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D、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 1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嫩江大桥之战 12、重庆谈判的最大功绩是: 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2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二 一、名词解释 1、景观营造 2、三山五园 3、什么立意? 4、点景 5、布局的定义 6、什么叫尺度? 7、园林的定义 二、问答题 1、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常见的有几种? 2、中外的园林,尽管内容及其丰富多样,风格也各自不同;如果按照山水植物建筑四者本身的经营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加以考虑可分为四种形式?并简要概述。 3、计应掌握的哪几个要点? 4、试根据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形态论述园林建筑的自身特征 5、造型与类型是什么? 6、根据园林建筑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来看,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哪四大类? 7、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8、亭子具有哪些特点 9、亭和水榭的设计要点分别是什么? 10、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并简要的说说在园林中的意义。 三、选择题 1、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A.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要求 B.功能需要,空间需要,艺术需要 C.空间需要人文需要,艺术需要 D.功能需要,社会需要,空间需要 2、()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的一种最多的建筑形式。 A.亭 B.廊 C.榭 D.坊 3、()是园林建筑中系指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A.比例 B.色彩 C.尺度 D.质感 4、廊的基本功能是室内交通和对建筑空间的分隔与() A.阻断 B.联络 C.合并 D.结合 5、门洞的形式可分为(),(),()。 A.曲线型 B.直线型 C.圆形 D.混合式 6、园林建筑分为四大类,下列选项中不是的是() A.风景游园建筑B.交通建筑C.辅助建筑D.庭园建筑 7、所谓的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A.选址要求B.外观要求C.艺术要求D.设计要求 8、系列说法有误的是() A.设于园中心地段的饮食B业建筑,辅助部分难于利用视野死角掩蔽。 B.内容复杂体量庞大的营业性建筑其基地面积,所在位置等因素与周围环境难以去得协调时,应考虑项目集中。 C.有些体量较大的饮食业建筑把它安置于主要游览线的外侧,在建筑体型和组合上加以适当的处理,就不会做成压风景之弊端。 D.点景是风景饮食业建筑的精神功能。 9、有“身在园外,仿佛已在园中”之感的著名园林是() A.留园B.拙政园C.沧浪亭D.网狮园 10、景栽的首要问题是() A.庭园花木如何发挥观赏效能B.景栽品种的选择C.景栽的位置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 2.总课时:28课时 3.总学分:1.5学分 4.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5.适用专业:农学 6.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7.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二、课程简介 风景园林基础是农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工程、设计、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素、园林空间设计、总体布局等规划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学科基本动态、园林发展历程和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把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并能理解和运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以A (了解)、B(识记)、C(应用)三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了解――认识、记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并能正确表达; 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记忆和归纳;能运用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归纳总结; 应用――能综合运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原理、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课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指导意义等。 3.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中国园林的类型;风景园林设计原则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2.教学难点:风景园林的概念;不同类型园林比较;风景园林设计原则;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和生态环境评价;风景园林各要素的功能;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庭院设计、雨水花园和道路绿化设计的工作重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的规划;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园林设计小品的类型;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期末历史试题1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本套试题包括Ⅰ、Ⅱ两卷,其中第Ⅰ卷共两道大题,请用2B铅笔将答案认真地涂写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共四道大题,请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卷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D A B B A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C C A D C B 题号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D 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末,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 A.水排 B.筒车 C.风车 D.曲辕犁 2.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 )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 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皮罗阁 B.史思明 C.安禄山 D.骨力裴罗 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 A.突厥 B.白族 C.彝族 D.回纥 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 A.苏州、湖州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 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7.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8.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 (A) 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人多穿着棉布 (B) 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 (C) 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 (D) 荡漾。 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 ( ) ①东京的人民烧煤做饭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商人剑茶馆商谈生意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B答案解析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A)答案 (适用班级:园林08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立意: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3.空间序列:在园林建筑的创作中,将一系列不同形状与不同性质的空间按一定的观赏路线 有次序地贯通、穿插、组合起来。 4.舫:中国造园艺术中具有舟楫意象的组合式水景建筑。 5. 园林建筑小品: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设计者艺术加工处理,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使 用功能的小型建筑设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土地)、(水体)、(建筑)、(植物)。 2、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 3、园林中常说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五园是指(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 4、在园林建筑个体设计中,亭的造型在立面上一般可以分(屋顶)、(柱身)、(台基)。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颐和园又名( B ) A.畅春园 B.清漪园 C.静宜园 D.静明园 2、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 ) 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 B.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C.观景;范围园林空间; 3、用( C )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A.砖块 B.石材 C.青瓦 D.软石 4、在建筑物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属于(A )类型的廊。 A.双面空廊 B.单面空廊 C.复廊 D.双层廊 5、设计自然式园林沿水体周边的道路一般要求(D) A.尽量贴近水面,有亲切感 B.避免接近水面,有安全感 C.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平行 D.与水面有远有近,若接若离 6、园林的基础地貌是(D ) A. 建筑 B. 土地 C. 水体 D. 土地和水体 7、(A )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的一种最多的建筑形式。 A.亭 B.廊 C.榭 D.坊 8、系列说法有误的是(B ) A.设于园中心地段的饮食的业建筑,辅助部分难于利用视野死角掩蔽。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葡萄酒专业《园林工程制图》(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06004 课程中文名称:园林工程制图 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drawing 课程性质:限选、考查 使用专业:葡萄酒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学时:36+18 总学分:3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发酵工程 课程简介:《园林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听课及反复的作业练习,逐步掌握园林制图和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建议:《园林制图》,全国高职高专园林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黄河水利出版社。 参考书: 1、《园林制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园林制图》,王浩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3、《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江苏科技出版社 4、《建筑制图与识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 本课程是葡萄酒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园林制图技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概念,掌握三面正投影规律、学会绘制一些基础图形,掌握园林制图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会利用园林绘图方法绘制园林图纸,能够初步识读工程图。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 1. 教学内容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基本制图标准;绘图步骤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制图标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基本制图标准。 难点:基本制图标准的掌握。 第二章投影原理 1. 教学内容 投影基本知识、三面投影及其对应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和特点;理解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楚投影概念、分类,熟练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几何特性。 难点:掌握三面投影图的内在对应关系。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 1. 教学内容 点、直线、平面正投形的基本规律。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准确的判断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来正确进行绘图和识图的能力。 第四章曲线和工程曲面 1. 教学内容 曲线的形成、分类、投影特性;各种曲面投影的画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曲线及工程曲面的形成及其投影的画法。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曲线、曲面的形成和分类 难点:柱面、锥面、柱状面、锥状面、单叶回转双曲面、双曲抛物面、正螺旋面的投影作图方法。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4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B.《古兰经》 C. 《诗经》D.《圣经》42.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43.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丝绸之路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44.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①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③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45.“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4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 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47.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48.小王同学想了解宋词豪放派的特点,通过网络他找到以下四个与宋词相关的网页,访问哪个网页可以找到最多的豪放派作品 A.柳永词爱好者网页B.东坡词爱好者网页C.李清照词爱好者网页D.婉约词爱好者网页 49.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50.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D.好汉比武的擂台 51.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经历的场景是 A.宋辽“澶渊之盟”B.去杭州旅游夜宿邸店C.欣赏辛弃疾的词作D.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5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A.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B.新的造纸技术C.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D.书籍装帧技术

景观设计 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最近更新:2015 年3月/Revision:2015/3 课程编号Course Code 4000006 课程名称 Course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课程类别Course Type 必修 学分 Credits 3 总学时Total Contact Hours 54 开课学期 Semester 第6学期 授课教师Instructor 林敏慧 教学助理 Faculty Assistant / 上课时间Class Time 周一8-10节 上课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教学楼 C505 答疑时间Office hour 周一17:00-18:30 任课老师联系方式 contact 21748865@https://www.doczj.com/doc/7d11918748.html, 一、课程描述 I Course Description 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该门课为本科生讲授了不同类型景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要求 II Aims and Objectives 1.介绍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2.学习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介绍旅游景观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4.掌握不同类型景区设计的要点。 5.通过对指定地块进行小游园设计掌握简单的景观设计、平面和空间组合。

三、教学进度 上课时间上课内容上课形式 第1-2周景观设计概论课堂讲授/讨 论/野外考察景观设计相关学科介绍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3-4周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5-6周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和特性课堂讲授/小 组ppt/ 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7-8周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人文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9-10周城市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度假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1-12周主题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城市开放游憩空间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3-14周实践课:读图绘图课堂讲授/设 计指导/ 实践课:地形设计课堂讲授/设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同等学力申硕《建筑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设计

第五章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2.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 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现代设计方法论思潮的兴起对各学科设计领域都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区别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主要依据。现代设计方法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建筑设计方法逐渐走向强调理性程序,重视跨学科小组合作,容纳公众参与的现代之路。在此应注意:

1.建筑设计的“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 建筑及场地就像有生命一样,每次建筑设计的结果只是建筑体或者建筑所处的环境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原来认为的每座建筑造成后,其存在“目标”就完成了。 2.建筑设计的“精英决策”与“公众参与” 当代建筑师开始重视建筑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让使用者可以享受建筑。使用者在设计前期的“参与”也成了很热门的话题。这种思想与以往由建筑师团体“决策”成果形象,然后交给使用者的方法形成了对比。 3.建筑师的“主体意识”与“小组合作” 建筑设计是一项团队工作。现代建筑的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建筑设计无法靠建筑师独立完成。在这个前提下,建筑师开始思考其主体意识必须建立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4.感性经验准则与理性逻辑准则 感性经验与理性逻辑永远相伴在设计的左右。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理性逻辑的成分远远大于感性经验。但是感性经验所产生的效果,又总是大于理性逻辑。 二、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 建筑设计的连续判断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首尾相接、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分析、综合与评估。 1.分析 分析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收集与设计项目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层次和类型划分,然而研究其相互间的各种关系。分析的目的是要提出目标假设。 (1)资料、信息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条件、规划条件、任务内容、历史资料、今后的建造条件、类似项目

园林工程教学大纲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 英文名称: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课程综合成绩=6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系统地讲授园林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施工知识,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理论与方法,具备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园林施工与管理知识的机会,能扩大园林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从事园林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课程研究的中心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作用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达到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园林工程设计与实践中自觉地把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意识,使学生既能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又具备将工程景观化的能力和技巧,并能将理论用之于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园林绿地中的竖向设计和土方计算、园林道路工程、水景工程和假山工程等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园林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土方计算与施工、园路、水景、假山设计与建造等技术,并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设计、自学、答疑、期末考试;课堂理论讲授基本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信息量和直观性;实验课设计结合实景参观、调研,重点放在实际案例设计上,着重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及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章绪论 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作用、发展及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园林工程的概念 二、园林工程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