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公式概图)

西方经济学(公式概图)

西方经济学(公式概图)
西方经济学(公式概图)

西方经济学

一、需求与供给

1. 线性需求曲线

Q d=α?ββ?PP

(常数α,β>0)

2. 线性供给曲线

Q s =?δ+r?P

(常数δ,r>0)

3. 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需求价格弧弹性公式:

e d=?Q?P?P Q

e d=??Q?P?(P1+P2)2/(Q1 +Q2)2(中点公式)

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

e d=?dQ dP?P Q

需求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

E XY=?Q X?P Y?P Y Q X

=dQ X dP Y?P Y Q X

需求收入弹性公式:

e M=?Q?M?M Q=dQ dM?M Q

二、效用

1. 总效用函数:TU=f(Q)

2. 边际效用函数:MU=?TU(Q)?Q=dTU(Q)dQ

3.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4. 消费者均衡(消费效用最大化)

P1X1+P2X2+?+P n X n=I (收入)

MU1P

1=MU2P2=?=MU n P n=λ(货币边际效用) 5. 消费者剩余

Q00?P0Q0

CS=∫f(Q)d(Q)

(即愿意支付减实际支付)

6. 边际替代率

MRS12=??X2?X1=?dX2dX1

7. 预算线

P1X1+P2X2=I X

2=?P1P2X1+1P2

8. 消费者均衡条件

MRS12=MU1MU2=P1P2

三、生产

(短期)

1.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Q=aL+bK (常数a,b>0)

2.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Q=min?L U,K V? (常数U,V>0) L, K满足最小的要求投入组合的要求:Q=L U=K V K L=V U

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

(A,α>0,β<1)

4. 劳动的总产量:

TP L=f(L,K?)

劳动的平均产量:

AP L=TP L L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 L=?TP L?L=dT P L dL

(长期)

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K?L=?dK dL

=MP L MP K

6. 成本方程:

C=wL+rK

(w工资率,r利息率)7. 最大产量或最小成本

(生产者平衡)MRTS LK=MP L MP K=w r=P L P K

四、成本

1. (短期)

总不变成本:TFC

总可变成本:TVC=TVC(Q)

总成本:TC(Q)=TFC+TVC(Q)

平均不变成本:AFC(Q)=TFC Q

平均可变成本:AVC(Q)=TVC(Q)Q

平均总成本:AC(Q)=TC(Q)Q=AFC(Q)+AVC(Q)

边际成本:MC(Q)=?TC(Q)?Q=dTC dQ

2. 短期生产函数:

Q=f(L,K?)

短期总成本:

STC(Q)=w?L(Q)+r?K?

=Φ(Q)+b

(即可变成本加固定成本)

3. 长期总成本:LTC

长期平均成本: LAC(Q)=LTC (Q)Q

长期边际成本: LMC(Q)=

?LTC ?Q

=

dLTC dQ

五、完全竞争市场

1. 总收益:

TR(Q)=P?Q

平均收益:

AR(Q)=TR(Q)

边际收益:

MR(Q)=?TR?Q=dTR dQ AR=MR=P

2. 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MR=SMC (短期)

3. 停止营业点(关闭点): AR=AVC

4. 生产者剩余:

Q0

PS=P0Q0?∫f(Q)dQ

5. 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LAC=SAC

(MR=AR=P)

西方经济学符号及公式

西方经济学符号及公式 1.D:商品的需求 2.S:商品的供给 3.P:商品的价格 4.Q: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5.E d:需求价格弹性 6. E m:需求收入弹性 7. E cx:需求交叉弹性 8. E S:供给弹性 9.TR:总收益10.TU:总效用11.MU:边际效用12.MRS XY:边际替代率13.TP:总产量14.AP:平均产量15.MP:边际产量16. MRTS XY:边际技术替代率17.STC:短期总成本 18.FC:固定成本19.VC:可变成本20.SAC:短期平均成本21.AFC:平均固定成本22. A VC:平均可变成本23.SMC:短期边际成本24.AR:平均收益25.MR:边际收益 26.HHI:赫芬达尔指数 1.GDP:国内生产总值 2.C:消费 3.I:投资 4.G:政府支出 5.X-M:净出口 6.NDP:国内生产净值 7.NI:国民收入 8.PI:个人收入 9.PDI:个人可支配收入10.GNP:国民生产总值11.AD:总需求12.AS:总供给13.APC:平均消费倾向14.MPC:边际消费倾向15.APS:平均储蓄倾向16. MPS:边际储蓄倾向17.1/(1-c):乘数18.R:原始存款19.r:法定准备率20.m=D/R=1/r:简单货币乘数 1.需求价格弹性E d=△Q/ Q÷△P/ P 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E d =(Q2-Q1)/((Q1+Q2)/2)÷(P2-P1)/((P1+P2)/2) 3.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E d =Q'·(P/Q) 4.需求收入弹性E m=△Q/ Q÷△Y/ Y 5.需求交叉弹性E cx=△Q X/ Q X÷△P Y/ P Y 6.供给弹性E S=△Q/ Q÷△P/ P 7.边际效用MU=△TU/△Q 8.消费者均衡的条件:P x*Q x+ P y*Q y=M;MU X/P X= MU Y/P Y=MU M 9.边际替代率MRS XY=△Y/△X 10.TP=AP*Q;AP=TP/Q;MP=△TP/△Q 11.TR=AR*Q;AR=TR/Q;MR=△TR/△Q 12.生产者均衡的条件:P k*Q k+ P l*Q l=M;MP k/P k= MP l/P l=MP M 13.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为劳动力参工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 14.实际增长率G=S/C;有保证的增长率G w=S d/C r;自然增长率G n=S0/C r 15.新古典增长模型G=a(△K/K)+ b(△L/L)+△A/A 16.新剑桥增长模型G= S/C 17. APC=C/Y;MPC=△C/△Y;APS=S/Y;MPS=△S/△Y 18.D=R/r;mm=M/H=(cu+1)/(cu+r) 19.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 20.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 2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

工程经济学计算公式

工程经济学计算公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⑴利息与利率: ①利息I=F-P; 其中I:利息,F:还本 付息总额,P:本 金。 ②利率i=I t/P×100% 其中i:利率,I t:单位时间内的利息, P:借款本金。 ⑵单利计算:I t=P×i d 其中I t:第t年计息期的利息额,P:本金, i d:计息期单利利率。 ⑶复利计算:I t=i×F t-1其中i:计息期利率,F t-1:第(t-1)年末复利本利和,第t年末复利本利和: F=F t-1×(1+i) 一次支付情形的复利计算:⑴终值计算(已知P求 F) 现有一向资金P,按年 利率i计算,n年以后 的本利和为多少 F=P(1+i)n,式中(1+i)n 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 (F/P,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 F=P(F/P,i,n) ⑵现值计算(已知F求 P) P=F(1+i)ˉn 式中(1+i)ˉn成为一次 支付现值系数,用符号 (P/F,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P=F (P/F,i,n) 多次支付的情形计算 等额系列现金流量 F=A{[(1+i)n?1]/i} [(1+i)n?1]/i称为等 额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 终值系数,用符号 (F/A,i,n)表示, 故上式可改写成 F=A(F/A,i,n) ⑴现值计算(已知A求 P) P=F(1+i)ˉn =A[(1+i)n-1]/i(1+i)n 式中[(1+i)n-1]/i(1+i)n 称为等额系列现值系数 或年金现值系数,用符 号(P/A,i,n)表 示,故上式可改写成 P=A(P/A,i,n)。 ⑵资金回收计算(已知 P求A) A=P[ i(1+i)n]/ (1+i)n-1 式中[ i(1+i)n]/ (1+i)n-1 称为等额系列资金回收 系数,用符号(A/P, i,n)表示,故上式可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整理】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微观部分 第一章绪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1 -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E 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独立品:E xy=0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 - 2 -

- 3 -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Q 000 ()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最全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

e x,p=?P?Q?dP?Q e x,p=?P?X1+X2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 ?Q P dQ P 其中: dQ dP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时的变动率 当e x,p=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X P1+P2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0:劣等品 e m>0:正常品e m<1:必需品; e m>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0为替代关系;e xy<0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y=f(P)——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效用λ= MU1 P1 =MU2 P2 =…… 2.收入是确定的m:收入约束线 3.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1,2=MRS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 - ?X 2 ?X 1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E (在切点 E 处,无差异曲线 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MU 1 P 1 = MU 2 P 2 (= λ) ⑵图形表示: px 1+px 2=m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y = f (L , K )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 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 = f (L , K ) = AL α K β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 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考研必备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 T S C M X G I C ++=-+++)(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 APC = 边际消费倾向:Y C MPC ??=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Y S S =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Y S C Y ++=+=βα ∵0I I S == (I 0为自主投资) 于是 0I Y Y ++=βα ? β α-+=10I Y ——(Ⅰ)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 ∴Y Y Y C Y S )1()(βαβα-+-=+-=-= Y C βα+=)]([Y C C =即S I =S I Y +=

又∵)(0I I S == ∴0)1(I Y =-+-βα β α-+=?10I Y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 0, T=T 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 d =Y=T 0,于是有: )(0T Y Y C d -+=+=βαβα 于是:0 00)(G I T Y Y G I C Y ++-+=++=βα β βα-++-=10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 β -=11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111I I Y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 β -=11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 ?=?111G G Y 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 β 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ββ -?-=--??=?11T T Y 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 1)1(11=--+-β ββ,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 (或ΔT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i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1 P与TR成正比 E d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 xy <0 :E xy =0 E M >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蛛网理论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最全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答案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 e x,p = 其中: dP 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 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 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0:劣等品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 e m >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 ==2 2 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 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Q P dP dQ Q P ?????P Q 2 12 1X X P P P X ++???)(P f y =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 2 X X ??-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px 1+px 2=m ⑵图形表示: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 (2211λ==P MU P MU β αK AL K L f y ==),(),(K L f y =

西方经济学全部公式

第二章 (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三)交叉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四)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点弹性系数 弧弹性系数 第三章 (一)边际效用均等原则 (二)预算线 X Y P X P Y M += Y X P P dX dY - = = 斜率 (三)跨时期选择 用于今年消费 用于明年消费 假设某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 U=xy,Px=l,Py=2,M=40,现在PPy,下降到l。试求:(1)y价格 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她买更多还就是更少的y?(2)y价格 下降对y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她增加或就是减少多 少收入的效应,收人效应使她购买更多就是就是更少的 y?(3)y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她买更多还就是更少的x? 收入效应使她买更多还就是更少的x? y价格下降对x 需求的总效应就是多少?对y需求的总效应又就是多 少? (1)先计算y商品价格没有下降时,她购买的x与y 的数 量,根据已知效用函数U=XY,得: MUx=y MUy=x 又预算方程:M=X+2Y 得:x=20, y=10 再计算购买20单位x,10单位的y在新价格下需要的收

入:M=xPx+yPy=20*1+10*1=30 最后,计算y降价后与新收入(30元)下,她购买的x与y 的量。 将MUx=y , MUy=x,Px=1,Py=1 带入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 /Px=MUy/Py 得:x=y代入新的预算方程x+y=30 得x=15, y=15 因此,y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就是她购买更多的y,多够买 了(15-10)=5单位 (2)先计算y价格下降后,她实际购买的x与y的量 有消费者均衡得:x=20,y=20 可见,y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让她购买更多的y,多购买了 (20-15)=5个单位,由于在新的价格与收入30元时,她购 买15个单位的x与15个单位的y。在新的价格下,要就 是她能够买20单位的x与20单位的y,需增加10元收 入,即收入为40所以,要增购5单位y,必须增加10元收 入。因此y价格下降对y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她增加 了10元的收入效应。 (3)Y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就是她购买更少的x,少买 (20-15)=5单位。收入效应就是她购买更多的x,多买5 单位。因此,y价格下降对x的需求额的总效应为零。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应使她多购买5单位y,收入效应 也使她多购买5单位y。因此,y价格下降对y的总效应 为10单位。 第四章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一)C-D生产函数 Q=A·KαLβ (二)成本方程 L K P L P K C ?+?= L K P dK dL P ==- 斜率 (三)规模报酬 生产函数为Q=f(K,L) 递增f(λK, λL)>λf(K,L) 不变f(λK, λL)=λf(K,L) 递减f(λK, λL)<λf(K,L) 第六章 (一)利润极大必要条件:MR=MC (二)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其中式(1)~(2)为定义方程式,式(3)~(4)为行为方 程式,式(5)~(7)为均衡条件。 (三)总收益、边际受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四)垄断势力 (五)价格歧视 与就是两个独立市场的销量,利润最 大化均衡条件: MR1=MR2=MC 第七章 (一)古诺模型 C=0 A与B利润函数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③点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 ②平均成本(AC)= TC/Q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 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 6均衡条件Qd = Qs 7边际替代率MRS = 8总效用最大化= = ……= = λ 预算线:I = P1Q1 + P2Q2 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 9.边际产量:MP = d TP/d L 平均产量:AP = 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MP=0,无穷大) 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MPL/wL= MPK/r,wL+ rK=C 捷径L=K=Q 11.平均收益AR = = P 边际收益MR ==d TR /d Q 1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 ,即MR=0 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15.垄断厂商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 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 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MC=MR1=MR2 (Q=Q1+Q2) 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 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 TR2 = P2Q2 总利润=TR1+TR2-TC 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 第一章引论 1.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 5.(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2)、动态分析: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符号汇总

《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符号第一章 PPC-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二章 D-demand(需求) S-supply(供给) Q d=f(P , P′, I , T , A , E…)(需求函数) Q s=f(P , P′,C…)(供给函数) P-price(价格) I-income(收入) T-tastes(偏好) P′-prices of related goods(相关产品的价格) A-advertisement(广告) E-expectations(预期) C-cost(成本) Q d-Quantity demanded(需求量) Q s-Quantity Supplied(供给量)

Ed =P P Q Q d d ?? E -elasticity (弹性) E 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E m =Y Y Q Q d d ?? E m (其它书上常常用E I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E cx = △Q X Q X △Py Py E cx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弹性) Es = △Q S Q S △P P 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弹性) TR =P·Q TR -total revenue (总收益)

U -utility (效用) 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 MU x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 P x ·Q x +P y ·Q y =M 有的书上写成 P x ·X +P y ·Y y =M X Y MRS xy ??=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边际替代率) PCC -price-consumption curve(价格消费曲线) 第五章 Q = f ( L ,L ,N , E) Q = f ( L·K) Q -代表产量(在第二章中代表需求数量或者供给数量) L -代表劳动 K -代表资本 MUm Py MUy Px MUx ==MUm Py MUy Px MUx ==

西方经济学全部公式

第二章(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三)交叉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四)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点弹性系数弧弹性系数 第三章 (一)边际效用均等原则 (二)预算线 (三)跨时期选择 用于今年消费 用于明年消费 假设某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U=xy,Px=l,Py=2,M=40,现在PPy,下降到l。试求:(1)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y?(2)y价格下降对y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或是减少多少收入的效应,收人效应使他购买更多是是更少的y?(3)y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x?收入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x? y价格下降对x需求的总效应是多少?对y需求的总效应又是多少? (1)先计算y商品价格没有下降时,他购买的x和y 的数量,根据已知效用函数U=XY,得: MUx=y MUy=x 又预算方程:M=X+2Y 得:x=20,y=10 再计算购买20单位x,10单位的y在新价格下需要的收入:M=xPx+yPy=20*1+10*1=30 最后,计算y降价后和新收入(30元)下,他购买的x和y的量。 将MUx=y , MUy=x,Px=1,Py=1 带入消费者均衡条件 X Y P X P Y M += Y X P P dX dY - = = 斜率

MUx /Px=MUy/Py 得:x=y 代入新的预算方程x+y=30 得 x=15, y=15 因此,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是他购买更多的y ,多够买了(15-10)=5单位 (2)先计算y 价格下降后,他实际购买的x 和y 的量 有消费者均衡得:x=20,y=20 可见,y 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让他购买更多的y ,多购买了(20-15)=5个单位,由于在新的价格和收入30元时,他购买15个单位的x 和15个单位的y 。在新的价格下,要是他能够买20单位的x 和20单位的y ,需增加10元收入,即收入为40所以,要增购5单位y ,必须增加10元收入。因此y 价格下降对y 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了10元的收入效应。 (3)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是他购买更少的x ,少买(20-15)=5单位。收入效应是他购买更多的x ,多买5单位。因此,y 价格下降对x 的需求额的总效应为零。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应使他多购买5单位y ,收入效应也使他多购买5单位y 。因此,y 价格下降对y 的总效应为10单位。 第四章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一)C-D 生产函数 Q=A·K αL β (二)成本方程 (三)规模报酬 生产函数为 Q=f(K,L) 递增f(λK, λL)>λf(K,L) 不变f(λK, λL)=λf(K,L) 递减f(λK, λL)<λf(K,L) 第六章 (一)利润极大必要条件 :MR=MC (二)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其中式(1)~(2)为定义方程式,式(3)~(4)为行为方程式,式(5)~(7)为均衡条件。 (三)总收益、边际受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四)垄断势力 或 (五)价格歧视 和 是两个独立市场的销量,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MR 1=MR 2=MC 第七章 (一)古诺模型 C=0 A 和 B 利润函数 反应函数 十二章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二)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三) 核算国民收入 L K P L P K C ?+?=L K P dK dL P ==- 斜率

工程经济学计算公式

。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⑴利息与利率: ①利息I=F-P; 其中I:利息,F:还本付息总额,P:本金。 ②利率i=I t/P×100% 其中i:利率,I t:单位时间内的利息,P:借款本 金。 ⑵单利计算:I t=P×i d 其中I t:第t年计息期的利息额,P:本金,i d:计息期单利利率。 ⑶复利计算:I t=i×F t-1 其中i:计息期利率,F t-1:第(t-1)年末复利本利和,第t年末复利本利和: F=F t-1×(1+i) 一次支付情形的复利计算:⑴终值计算(已知P求F)现有一向资金P,按年利率 i计算,n年以后的本利和 为多少? F=P(1+i)n,式中(1+i)n 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 (F/P,i,n)表示,故上 式可改写成: F=P(F/P,i,n) ⑵现值计算(已知F求P) P=F(1+i)ˉn 式中(1+i)ˉn成为一次支付 现值系数,用符号(P/F,i, n)表示,故上式可改写成: P=F(P/F,i,n) 多次支付的情形计算 等额系列现金流量 F=A/i } /i称为等额系 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 数,用符号(F/A,i,n) 表示,故上式可改写成 F=A(F/A,i,n) ⑴现值计算(已知A求P) P=F(1+i)ˉn =A[(1+i)n-1]/i(1+i)n 式中[(1+i)n-1]/i(1+i)n称 为等额系列现值系数或年 金现值系数,用符号(P/A, i,n)表示,故上式可改写 成P=A(P/A,i,n)。 ⑵资金回收计算(已知P求 A) A=P[ i(1+i)n]/ (1+i)n-1 式中[ i(1+i)n]/ (1+i)n-1 称为等额系列资金回收系 数,用符号(A/P,i,n) 表示,故上式可改写成A=P (A/P,i,n)。 ⑶偿债基金计算(已知F求 A) A=F[i/(1+i)n-1]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E <1 P与TR成正比 d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E =0 xy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递增:f (λ L, λ K )>λ θ θ =f (L, K ) 固定:f (λ L, λ K )=λ θ 不变:f (λ L, λ K )<λ θ

精简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函数Q d = f (P ,M ,P r ,H ,N) 2需求弹性 e d = P/P Q/Q ?? (2)弹性计算 ①弧弹性计算 /e d /= Q P ΔP ΔQ ?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 /e d /= 21212121Q Q P P ΔP ΔQ 2P P P 2Q Q Q ++?=? ? ? ??+?? ?? ??+? ③点弹性 /e d/ = Q P P Q lim p ? ??→? = Q P dP dQ ? 3需求收入弹性:点弹性:E I = Q % / I % =( d Q /d I)/( I / Q) 弧弹性:E I = Q % / I % =( Q 2- Q 1/ I 2- I 1)/(I 2 + I 1 / Q 2+ Q 1)4供给弹性e d = Q P dP dQ ? 5供给函数Q s = f (P ,C ,Pr ,T ,N ) 6均衡条件Qd = Qs 7边际替代率 MRS = X Y ?? 8总效用最大化 11P MU = 22P MU = …… = n P MUn = λ 预算线:M = P 1X 1 + P 2X 2 消费者均衡 21P P = X Y ?? 生产函数:一般表达式 Q = f (x 1, x 2, …… x n ) 简化形式: Q = f (L ,K ) ①短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 f (L ,K )= f (L ) ②长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 5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Q = AL α K β 4短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 f (L ,K )= f (L ) 长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 A :技术系数 α:劳动的产生系数 β:资本的产出系数 一般来说,α+β=1 6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TP = Q = f (L ,K )= f (L ,K )= f (L ) 即在K 不变的情况下 边际产量:MP = 斜率 1 X 2 12 1 22X P P P M -= X (预算

西方经济学全部公式

第二章 (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三)交叉弹性系数 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四)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点弹性系数 弧弹性系数 第三章 (一)边际效用均等原则 (二)预算线 X Y P X P Y M += Y X P P dX dY - = = 斜率 (三)跨时期选择 用于今年消费 用于明年消费 假设某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U=xy, Px=l,Py=2,M=40,现在PPy,下降到l。试求:(1)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y?(2)y价格 下降对y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或是减少多少 收入的效应,收人效应使他购买更多是是更少的y?(3)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x?收入效 应使他买更多还是更少的x? y价格下降对x需求的总效 应是多少?对y需求的总效应又是多少? (1)先计算y商品价格没有下降时,他购买的x和y 的 数量,根据已知效用函数U=XY,得: MUx=y MUy=x 又预算方程:M=X+2Y 得:x=20,y=10 再计算购买20单位x,10单位的y在新价格下需要的 收入:M=xPx+yPy=20*1+10*1=30

最后,计算y 降价后和新收入(30元)下,他购买的x 和y 的量。 将MUx=y , MUy=x ,Px=1,Py=1 带入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 /Px=MUy/Py 得:x=y 代入新的预算方程x+y=30 得 x=15, y=15 因此,y 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是他购买更多的y ,多够买了(15-10)=5单位 (2)先计算y 价格下降后,他实际购买的x 和y 的量 有消费者均衡得:x=20,y=20 可见,y 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让他购买更多的y ,多购买了(20-15)=5个单位,由于在新的价格和收入30元时,他购买15个单位的x 和15个单位的y 。在新的价格下,要是他能够买20单位的x 和20单位的y ,需增加10元收入,即收入为40所以,要增购5单位y ,必须增加10元收入。因此y 价格下降对y 需求的收入效应相当于他增加了10元的收入效应。 (3)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是他购买更少的x ,少买(20-15)=5单位。收入效应是他购买更多的x ,多买5单位。因此,y 价格下降对x 的需求额的总效应为零。Y 的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应使他多购买5单位y ,收入效应也使他多购买5单位y 。因此,y 价格下降对y 的总效应为10单位。 第四章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一)C-D 生产函数 Q=A·K αL β (二)成本方程 L K P L P K C ?+?= L K P dK dL P ==-斜率 (三)规模报酬 生产函数为 Q=f(K,L) 递增f(λK, λL)>λf(K,L) 不变f(λK, λL)=λf(K,L) 递减f(λK, λL)<λf(K,L) 第六章 (一)利润极大必要条件 :MR=MC (二)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其中式(1)~(2)为定义方程式,式(3)~(4)为行为方程式,式(5)~(7)为均衡条件。 (三)总收益、边际受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四)垄断势力 (五)价格歧视 和 是两个独立市场的销量,利润最大 化均衡条件: MR 1=MR 2=MC 第七章 (一)古诺模型

西方经济学字母符号的中文意思word精品

西方经济学 需求量(数量)Q 需求量的变量△Q 供给 S 价格P 价格的变量△P 曲线D――需求曲线曲线Qs――供求曲线弹性系数E 需求价格弹性e d 需求交叉弹性E AB 均衡价格P E 字母下方有0的都表示为“原”比如:原需求曲线D0 原供给曲线S0 原均衡点E0 原均衡价格P0 Qe?表示均衡数量不确定但是 C0 表示自主消费I o表示自主投资 T0 表示自主税收 字母下方有e的都表示为“均衡”比如:均衡价格W e 均衡收入Y e 消费者的收入M 边际替代率MRS MRS X Y xy表示x代替y yx表示y代替x 总收益TR 平均收益AR 边际收益MR 总成本TC 平均成本AC 边际成本MC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劳动L 资本K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短期总成本STC

总固定成本TFC 总可变成本TVC 短期平均成本SAC 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 边际成本SMC 长期总成本LTC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边际成本LMC 生产可能性曲线MRT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边际转换率)边际收益产品MRP 边际物质产品MPP 边际产品价值VMP 工资率(货币工资) W 储蓄S 税收T 个人消费支出(消费) C 投资(私人投资支出)I 政府购买G 进出口(X-M)=NX 进口M 出口X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收入NI 国民生产净值NNP (折旧指未消耗的劳动产 MRTxy 品) 个人收入PI 国民总产出(收入)Y (国民)总需求AD 总供给AS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进口倾向m 平均消费倾向APC 边际储蓄倾向MPS=(1- ) 平均储蓄倾向APS 社会平均税率t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Y d 转移支付TR 充分就业收入Y* 均衡收入Y e 高峰收入Y m 持久性收入Y p 暂时性收入Y t 资本边际效率( MEC) =资本的预期收益率(r)利息率i 投资对利息率变动的反应系数b 产出比率B IS曲线是指投资一储蓄曲线,也是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LM曲线是指货币需求一货币供给曲线,也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货币供给记为M 或M s 基本上是指M1 货币需求L 或基M d M o二现金 M i二现金+活期存款 M2= M什小额定期存款+其他货币的交易需求L1 自主支出水平A 均衡就业量N 预算盈余BS 财政政策乘数丫 Y 是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商品与劳务的实际数量及其交易流通次数的乘积)

最全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答案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 e x,p = 其中:dP 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 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 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0:劣等品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 e m >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2 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 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px 1+px 2=m ⑵图形表示: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Q P dP dQ Q P ?????P Q 2 121X X P P P X ++???)(P f y =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弹性 ①弧弹性计算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 ③点弹性 A A A A dA Q P dP dQ e - = 2.需求收入弹性:%%M Q Q E M M ?=?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TC )= 固定成本(TFC )+ 可变成本(TVC ) ②平均成本(AC )= TC/Q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 TFC/Q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 TVC/Q ⑤边际成本(MC ) =d TC /d Q= d TVC /d Q 6均衡条件Qd = Qs 7边际替代率 MRS = X Y ?? 8总效用最大化 11P MU = 22P MU = …… = n P MUn = λ 预算线:I = P 1Q 1 + P 2Q 2 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 9.边际产量:MP = d TP/d L 平均产量:AP = L TP 三阶段生产函数 第一阶段 【0,MP=AP 】【MP=AP .MP=0】【MP=0,无穷大) 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 ;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 MP L /w L = MP K /r , wL+ rK=C 捷径 L=K=Q 11.平均收益AR = Q Q P Q TR ?= = P 边际收益MR =Q TR ??=d TR /d Q 1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 ,满足一阶导数为0 ,即MR=0

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 15.垄断厂商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 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 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MC=MR1=MR2(Q=Q1+Q2) 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 TR2 = P2Q2总利润=TR1+TR2-TC 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