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测试题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测试题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测试题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测试题

第一次阶 段性 练习 初四化学 试题
时 间 90 分 钟 温馨提示: 将本试卷的答案认真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Mg-24 Al-27 Cl-35.5 满 分 100 分
一 、 选 择 题 ( 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1. 化 学 科 学 的 发 展 促 进 了 人 类 社 会 进 步 , 提 高 了 人 们 的 生 活 质 量 . 下 列 与 人 类 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 ( )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②③④ )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功能材料研究 ④生命过程探索
A. ① ②
2.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下 列 变 化 , 其 中 一 种 变 化 与 其 余 三 种 变 化 类 型 不 同 的 是 ( A. 酒 精 挥 发 B. 海 水 晒 烟 C. 煤 的 焦 化 )
D. 石油分馏
3. 下 列 物 质 的 用 途 主 要 利 用 其 化 学 性 质 的 是 ( A. 石 墨 棒 作 干 电 池 电 极 C. 稀 有 气 体 制 成 霓 虹 灯 4. 某 学 生 测 定 下 列 数 据 合 理 的 是 ( A . 用 100ml 量 筒 量 取 7.5mL B . 用 pH 试 纸 测 得 某 地 水 的 PH 为 5.52 C . 用 托 盘 天 平 称 得 某 食 盐 样 品 的 质 量 为 15.6g D . 用 烧 杯 量 取 200.0mL 盐 酸 5. 下 列 实 验 操 作 正 确 的 是 ( ) )
B. 一 氧 化 碳 用 于 炼 铁 D. 铝 用 于 制 造 导 线
A. 点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1

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6. 下 列 说 法 中 错 误 的 是 ( A. 原 子 核 由 质 子 和 电 子 构 成 B. 化 学 变 化 中 原 子 不 能 再 分 C. 分 子 和 原 子 都 在 不 断 运 动 D. 原 子 的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 )
D. 读取液体的体积
7. 不 法 商 家 在 黄 金 中 掺 入 了 铱 损 害 了 消 费 者 的 利 益 .由 图 中 信 息 可 知 ,下 列 说 法 中错误的是( )
A . 铱 的 原 子 序 数 是 77 B . 铱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是 192.2 C . 铱 的 质 子 数 是 77 D. 铱 属 于 非 金 属 元 素 8. 下 列 物 质 含 有 氧 分 子 的 是 ( A. 高 锰 酸 钾 ) C. 过 氧 化 氢 D. 空 气
B. 二 氧 化 碳
9. 达 菲( Tamiflu )对 人 感 染 H7N9 禽 流 感 病 毒 繁 殖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达 菲 的 化 学 式 为 C 16 H 2 8 N 2 O 4 ? H 3 PO 4 . 下 列 关 于 达 菲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 达 菲 由 六 种 元 素 组 成 B. 达 菲 分 子 中 含 有 7 种 原 子 C . 达 菲 中 氮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50% D . 达 菲 中 氮 、 磷 两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为 28 : 31 10. 下 列 有 关 化 合 价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 化 合 价 与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无 关 B . 氨 气 ( NH 3 ) 中 氮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3 C . 氧 气 中 氧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2 ) )
2

D. 有 些 元 素 在 不 同 条 件 下 可 表 现 出 不 同 化 合 价 11.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 将 河 水 经 过 沉 淀 、 过 滤 、 活 性 炭 吸 附 等 净 化 处 理 后 , 所 得 的 水 就 是 纯 水 B. 用 肥 皂 水 不 可 以 区 分 硬 水 和 软 水 C. 洗 涤 剂 能 洗 涤 餐 具 上 油 污 的 原 因 是 洗 涤 剂 可 以 使 油 脂 乳 化 D. 实 验 室 中 含 有 盐 酸 的 废 水 可 以 直 接 倒 入 下 水 道 ( 铸 铁 管 道 ) 12. 下 列 关 于 氧 气 和 二 氧 化 碳 两 种 气 体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① 氧 气 在 空 气 中 的 体 积 分 数 约 为 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也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⑤在实验室中这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A. ② ④ ⑤ B. ① ③ ⑤ ) C. ② ③ ④ D. ①③④⑤ )
13. 下 列 试 验 现 象 的 描 述 正 确 的 是 ( A. 蜡 烛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和 水
B. 红 磷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 产 生 大 量 白 色 烟 雾 C. 木 炭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 发 出 黄 色 火 焰 , 生 成 有 刺 激 性 气 味 的 气 体 D. 铁 丝 在 氧 气 中 剧 烈 燃 烧 , 火 星 四 射 , 生 成 黑 色 固 体 , 放 出 大 量 的 热 14. 实 验 室 中 利 用 过 氧 化 氢 、 氯酸钾、 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 其原因是 ( A. 都 属 于 氧 化 物 C. 都 含 有 氧 气 分 子 B. 都 含 有 氧 气 D. 都 含 有 氧 元 素 )
15. 雾 霾 是 由 大 量 烟 雾 、 灰 尘 等 微 粒 悬 浮 而 造 成 空 气 污 染 现 象 . 下 列 做 法 有 利 于 减少雾霾产生的是( A. 露 天 焚 烧 垃 圾 C. 开 发 利 用 太 阳 能 ) B. 用 煤 火 力 发 电 D. 乱 砍 滥 伐 树 木 )
16. 下 列 有 关 二 氧 化 碳 的 检 验 、 制 备 和 用 途 能 达 到 目 的 是 ( A. 干 冰 用 于 人 工 降 雨 B.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通 入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中 , 溶 液 变 蓝
3

C. 用 块 状 石 灰 石 和 稀 硫 酸 迅 速 制 备 大 量 二 氧 化 碳 D. 将 燃 着 的 木 条 伸 入 集 气 瓶 , 火 焰 立 即 熄 灭 , 证 明 瓶 内 原 有 气 体 就 是 二 氧 化 碳 17 .硝 酸 是 一 种 具 有 强 氧 化 性 的 酸 ,它 不 仅 能 与 活 泼 金 属 发 生 反 应 ,也 能 与 许 多 不 活 泼 金 属 发 生 反 应 .其 中 金 属 铜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Cu+8HNO 3 (稀) =3Cu ( NO 3 ) 2 +2X ↑ +4H 2 O , 则 X 的 化 学 式 为 ( A . NO 2 B . NO ) C. N2O D. N2O4
18 .在 一 个 密 闭 容 器 中 放 入 X 、 Y 、 Z 、 Q 四 种 物 质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 20 未测 Y 2 32 Z 1 1 ) Q 37 12
A. 物 质 Z 可 能 是 该 反 应 的 催 化 剂 B . 反 应 后 物 质 X 的 质 量 为 15g C. 反 应 中 Y、 Q 的 质 量 比 为 6: 5 D. 物 质 Y 一 定 是 单 质 19 . 下 列 关 于 “ 燃 烧 和 灭 火 ”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 煤 炉 生 火 时 , 用 木 材 引 燃 是 为 了 提 高 煤 的 着 火 点 B. 档 案 室 着 火 用 水 基 型 灭 火 器 ( 泡 沫 灭 火 器 ) 灭 火 C. 把 煤 做 成 蜂 窝 煤 是 增 大 煤 与 空 气 的 接 触 面 积 , 使 煤 燃 烧 更 充 分 D. 炒 菜 时 油 锅 着 火 , 立 即 向 油 锅 内 浇 水 20 . 逻 辑 推 理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化 学 思 维 方 法 , 以 下 推 理 合 理 的 是 ( A. 因 为 H2O 和 H2O2 的 组 成 元 素 相 同 , 所 以 它 们 的 化 学 性 质 相 同 B . 因 为 蜡 烛 燃 烧 生 成 CO 2 和 H 2 O , 所 以 蜡 烛 组 成 里 一 定 含 有 C 和 H C. 因 为 燃 烧 需 要 同 时 满 足 三 个 条 件 , 所 以 灭 火 也 要 同 时 控 制 这 三 个 条 件 D. 因 为 碱 溶 液 呈 碱 性 , 所 以 呈 碱 性 的 溶 液 一 定 都 是 碱 溶 液 21 . 下 列 对 宏 观 现 象 的 微 观 解 释 正 确 的 是 ( ) ) )
A. 水 和 过 氧 化 氢 的 化 学 性 质 不 同 , 因 为 组 成 元 素 和 分 子 构 成 不 同 B. 稀 有 气 体 可 做 保 护 气 , 因 为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层 达 到 稳 定 结 构
4

C . NaOH 溶 于 水 温 度 升 高 , 因 为 Na + 、 OH - 扩 散 吸 收 的 热 量 大 于 水 合 放 出 的 热 量 D. 水 通 电 生 成 氢 气 和 氧 气 , 因 为 水 分 子 中 含 有 氢 分 子 和 氧 分 子 22 . 下 面 关 于 水 电 解 实 验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 . 水 电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H 2 O=2H 2 ↑ +O 2 ↑ B. 实 验 说 明 水 是 由 氢 气 和 氧 气 组 成 的 C. 实 验 说 明 水 是 由 氢 氧 两 种 元 素 组 成 的 D . 如 图 若 a 试 管 气 体 为 5mL , 则 b 试 管 气 体 为 10mL 23 .在 今 年 的 化 学 活 动 周 中 ,某 校 兴 趣 小 组 同 学 在( 培 养 中 学 生 基 本 科 学 素 养 的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组 老 师 的 指 导 下 ,将 课 本“ 测 定 空 气 中 氧 气 的 含 量 ”实 验 装 置( 如 甲 图 )改 进 为 新 的 实 验 装 置( 如 乙 图 ),改 进 后 的 实 验 装 置 相 对 于 原 装 置 ,以 下 评 价 不 恰 当 的( ) )
A .反 应 容 器 体 积 小 ,药 品 消 耗 少 B .装 置 简 洁 ,减 少 了 甲 图 装 置 中 导管引起的误差 C .白 磷 比 红 磷 着 火 点 高 ,使 用 更 安全 D. 容 器 内 径 相 等 , 易 准 确 推 算 出 空 气 中 氧 气 的 含 量 24 .同 学 们 设 计 了 如 图 所 示 装 置 来 探 究 二 氧 化 碳 的 制 取 和 性 质 ,下 列 关 于 该 实 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移 动 粗 铜 丝 能 控 制 反 应 的 发 生 和 停 止 B. 该 实 验 能 证 明 二 氧 化 碳 的 密 度 比 空 气 大 C. 浸 有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的 棉 花 会 变 蓝 D. 产 生 的 二 氧 化 碳 可 用 生 石 灰 干 燥 25.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 B.27:24:51 C.27:24:43 D.4:3:2 )
5

二、基础填空 21、 (6 分)现有①葡萄糖, ②纯净的空气,③铜粉,④纯净水,⑤纯碱,⑥冰水混合物, ⑦液氧,⑧5%的过氧化氢溶液,⑨水银。 (1)属于单质的是(填编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6)含有氧分子的是 . ; ; (3)属于盐的是 .(5)属于混合物 。 ;
22、 (6 分)物质构成的奥秘。请将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填在空格内: 物质(产品)名称 化学式 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 23、(8 分)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 Sr 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 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元素 Sr 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1 示. 氦气 NaCl CH3CH2OH
(1)Sr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位于第 ;
周期;
(2)如图 1 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3)图 2 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4)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填序号,下同),与 Sr 。
,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
(5)图 1 表示的微粒与图 2 中的 E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4、(5 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某 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氧化物有 (2)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是
6
种,

(3)生成的 C 和 D 的质量比是
(4)分析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还有(各写一条) : 宏观方面: 微观方面: .
三、实验探究 25 . ( 10 分 ) 结 合 下 列 实 验 装 置 , 回 答 有 关 问 题 .
( 1 ) 若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 选 用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B 装置应注意 。 ( 2) 某 同 学 用 排 水 法 收 集 一 瓶 氧 气 , 将 带 火 星 的 木 条 伸 入 集 气 瓶 中 , 木 条 不 复 燃,原因可能是 . ( 3 )若 C 装 置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石 灰 石 应 放 在 ,选 用 此 装 置 的 优点是 。收集该气体应选用装置 ,且气体从 端进入. ( 4 )用 D 装 置 除 去 CO 中 混 有 的 少 量 CO 2 气 体 ,D 中 最 好 盛 放 溶 液 ;若 用 D 装 置 干 燥 CO 2 气 体 , D 中 应 盛 放 . 26 、 ( 7 分 ) 对 比 分 析 是 化 学 学 习 基 本 方 法 , 116 班 化 学 兴 趣 小 组 按 如 图 所 示 的 实验方案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甲方案 白 磷 燃 烧 ,产 生 浓 浓 的 白 烟 ,放 出 热 量 , 气球 乙方案 ,天平平衡 化学方程式
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7

丙方案
镁条燃烧,发出白光
【 交 流 讨 论 】通 过 分 析 ,导 致 乙 方 案 前 后 质 量 不 相 等 的 原 因 是 ,用 天 平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发现反应前的质量 (“不等于”或“等于”) 反应后的质量. 【 探 究 反 思 】在 探 究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时 , 进行. 的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中
四、简答计算 27、 (3 分)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 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XX 钙片 [药品规格]每片含 CaCO3 0.8g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 2 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 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 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28、(5 分)长期使用的水壶底部结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较准 确测定水垢中氢氧化镁的含量,实验小组分别取三份同样的水垢样品各 7.00g,利用如图所 示装置连续进行三次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装置 B 的质量变化记录于下表 第一次 B 装置增加的质量 2.17 第二次 2.22 第三次 2.21 平均值
分析上面实验与数据后回答; (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较低的原因是 ;
(2)计算平均每份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

9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阶段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及空气氧气中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氧气+氢气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 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8、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 无关 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 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 ⑤⑥ 11、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水鉴别NaCl、NH4NO3、NaOH三种白色固体 B.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可用大量水清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 D.实验室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 C.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4.鸡蛋壳中Ca3(PO4)2、Mg3(PO4)2约占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A.金属单质B.酸C.氧化物D.化合物 5.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溶液变蓝 B.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液变红色 C.加入蒸馏水,搅拌,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6.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物质一定是碱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D.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8.下列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C.室温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D.酸与指示剂作用

鲁教版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鲁教版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 B.16 C.5 D.10 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4.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5.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7.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是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3∶5 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石油中含有的两种主要元素是() A.氢和氧B.氧和碳C.氢和碳D.碳和硫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越高,空气的质量就越高 C.2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由氮气、氧气和氦、氖等稀有气体组成 D.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3.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B.C.D. 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5.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天然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机动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②液化石油气罐中残留液体倒入下水道;③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④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抽油烟机;⑤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A.全部B.除①外C.除①③外D.除③⑤外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B.液态氧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要确保室温下一杯(约100mL)澄清的石灰水为饱和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石灰水用冰水冷却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加一药匙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后静止D.添加适量的水 10.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下列关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白磷比红磷使用更安全 B.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D.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1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通入O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②立即改通N2,燃烧的红磷熄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验①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②说明N2不支持燃烧 C.实验②可以改用CO2进行实验 D.实验①②对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后,测得物质如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x y z q 前(g)2202020 后(g)待测102624 A.y是反应物 B.z、q是生成物 C.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B.用水吸收CO 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 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 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 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 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 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 体中 木条熄灭 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 氧化碳 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 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 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 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 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 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用嘴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灯帽要重复盖一次,避免负压,灯帽不易打开。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3.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7.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二次阶段性化学练习卷2011-12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 =12 Ar(O)=l6 Ar(Fe)=56 Ar(Zn)=65 Ar(Mg)=24 Ar(S )=32 Ar(Cl )=35.5 Ar(K )=39 Ar(Na)=23 Ar(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百炼成钢 C .沙里淘金 D .花香四溢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铁锈 B 、天然气 C 、蔗糖 D 、石灰石 3、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为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人们正逐渐采用垃圾分类回收。在某些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 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 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餐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 5 .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6.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主要实验目的 A 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 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B 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 证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 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 证明不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②塑料 ③通风口 ①压电陶瓷 (产生电火花) ④铁皮 ⑤燃料(丁烷)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 A.碳酸钠小苏打 Na2CO3 B.碳酸氢钠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 D.二氧化碳干冰 CO2 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点燃,后检查气体的纯度 C.蒸馏时,水先从冷凝管的上口进,后从下口出 D.过滤时,应先把上层清液过滤,后把沉淀物倒入过滤器 3.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 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 g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烧碱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生石灰可作食品袋中的干燥剂D.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5.一定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 A.温度B.压强C.溶剂的量D.溶质的质量6.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7.实验:20℃时,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右图中的 b 表示 B .①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5 C .②中的溶质质量为 40 g D .①~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①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木炭粉中混有CuO :在空气中灼烧 B .KCl 溶液中混有2CaCl :通入过量的2CO 过滤 C .2C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2CO 中混有HCl 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 溶液和浓24H SO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t 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 3℃时,若将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 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鲁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变浑浊 D.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生石灰碳酸钙先加水,再过滤 B铁粉铝粉先加入稀HCl,再过滤 C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D CO2CO点燃 A.A B.B C.C D.D

4.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5.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 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 6.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 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7.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9.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 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加入KNO3的量 A 加入KNO3的量 D 加入KNO3的量 C 加入KNO3的量 B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包含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 .4Fe +3O 2 2Fe 2O 3 B .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C .HCl +Al(OH)3=== AlCl 3+H 2O D .Ca(OH)2+Na 2CO 3=== CaCO 3+2NaOH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依据化学方程式: 32 24NH +3O 2X+6H O 点燃,可推出X 的化学式为N 2 C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 .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4.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 B .盐酸能与铁反应,用于除铁锈 C .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D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废水 5.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需加以改正的是( ) A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B .8gCaO 溶于92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C .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1-2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溶解性 D.熔点、沸点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D、锅炉爆炸 6.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河水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 D、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 ) A、集气瓶 B、蒸发皿 C、烧杯 D、试管 10.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用③ 1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的中下部小心地加热 D、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滴瓶 C、使用酒精灯前,必须向酒精灯里添满酒精 D、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食品的包装是充氧以防腐 C、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形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作大棚肥料 14.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全)

★鲁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加现象,尤其适合推断题的解题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 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4 + 5H2O = CuSO4·5H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5、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6、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17、制取四氯化硅:Si + Cl2 =SiCl4(液态)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工业制取氧化钙、二氧化碳)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2、氯化镁电解制取金属镁:MgCl2通电Mg + Cl2↑ 2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纯碱:2NaHCO3△Na2CO3 + H2O + CO2↑ 2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MnO2 2KCl + 3O2 ↑ 2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 CuSO4 + 5H2O 28、溶洞的形成碳酸氢钙的分解: Ca(HCO3) 2==CaCO3 ↓+ H2O + CO2↑ 29、工业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 2Al2O3通电4Al + 3O2↑ 30、加热氧化汞:2HgO△2Hg + O2↑ 三、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3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 3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2 + H2↑ 3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30-35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 3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6-37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9、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Cu + 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Cu == C u(N O3)2 + 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2、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Zn == Z n(N O3)2+ 2Ag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43、铁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 + Fe == F e(N O3)2+ 2A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