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自行车电机效率和功率

电动自行车电机效率和功率

电动自行车电机效率和功率
电动自行车电机效率和功率

电动自行车电机效率和功率

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电机的效率和功率成为“说不清”的问题,无论是有关标准的叙述,还是商品的样本、铭牌标注;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销售、采购人员,电动自行车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始终没有一个公认和明确的定义。所以重新讨论电动自行车电机的效率和功率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工业标准电机的设计,大体上有2类原则:

1.发热原则:

电机的绕组、永磁材料或导电部分,主要的结构部分(如轴承)在经济使用寿命期(工业电机为15-20年,电刷允许定期更换)内允许安全运行的极限温度。一般对于上述部位分别有明确的温度(或温升)限制,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允许极限温度。例如以聚酯薄膜聚酯纤维纸为槽绝缘和高强度聚酯漆包线组成的电气系统为B级绝缘。连续运行时允许的绕组温升极限为80K(用电阻法检测)。

2.性能原则:

性能原则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其它性能等。电气性能通常指力能指标(如效率、功率因数),转速,转速变化率,转矩,短时过载能力,换向等。机械性能一般有外形和安装尺寸限制(如在轴向或径向尺寸上有所限制),转动惯量,材质,极限转速等。其它性能一般有噪声,振动,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特殊环境用途等。

根据用途,电机大体可以分为2类。一类为驱动用,另一类为控制用。很显然,电动自行车用的电机,应当归为驱动用电机。在长期的实践中,工业驱动用的电机标准,巧妙地将上述2个原则融汇成一个整体。如交流电机的温升和效率实际上都非常接近标准的上限,你很难说它属于“发热原则”设计还是“性能原则”设计。温升和效率同时满足标准上限的电机通常效率值并不算高。还有一种“高效率”电机,通常比普通电机效率高4-7%(与功率、转速等有关),它的温升就非常低,属于“性能原则”设计。对于短时使用的(如阀门电机,有时几天,甚至一年才能运行一次)电机,通常没有考虑效率的必要,在保证基本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应当用“发热原则”设计。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台电机的额定功率是不确定的,按照“发热”或“性能”来确定,同一台电机的额定功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是变值。

电动自行车由于它的能源的特殊性,电机设计应当采用“性能原则”设计,即尽可能将电机效率设计得

高一些。通常高效率电机的温升不会发生问题。

相信很多人会说:“那我们就把电机效率设计的高高的,不就成了吗?”。不成!因为提高效率是以有效材料(铜线、导磁材料,永磁材料)的付出为代价,即效率越高,材料消耗越多,成本越高,电机也越重。传统的电机设计有一种经典理论,即效率提高1%,有效材料要多消耗10%。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机来说,想要大幅度提高效率不仅仅是单纯的材料成本问题,整车重量和体积恐怕都是不允许的。

上面我们说过,电动自行车电机设计应当采用“性能原则”设计,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标准性能呢?

电动自行车的车体状态参数(轮胎花纹,规格,充气状态),和骑行状态参数(骑行速度,路面状况)复杂,还无法用用一个标准的参数去描述骑行状态。一般来说,在以20Km/h的速度恒速平地骑行、标准负载质量(75千克)和无风的条件下,电动自行车消耗的功率为95-115W,平均功率为105W,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电动自行车“标准骑行状态”时的电机功率。考虑到在有弱风和非连续性的小的坡度下也能骑行(允许速度有所降低),而且要有一定的动态性能(加速度),电机的功率150-180W也足够了。电动自行车在城市骑行经常运行于起动-加速-恒速-减速-制动状态,恒速状态常常是十分短暂的。在加速过程中,电机的极限输出转矩或功率(更准确的说应当是转矩,因为功率还与转速有关)取决于控制器的限流。3倍额定电流(标准骑行状态105W时电流,36V时大约为3.6-4.0A,与电机效率有关)为12A(24V为18A),可以获得大约3倍的额定转矩。如果要想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和爬坡性能,就要求电机的额定功率达到200 W以上,此时电机在“标准骑行状态” 运行,可能并不是最省电的。

大量的计算和实践表明,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机,其性能差异主要是电机的转速,而不是有刷或无刷电机。对中、高速电机带2-3级减速机构(俗称有齿电机)和低速不带减速机构的直接驱动电机(俗称无齿电机)进行比较,并用一个统计的曲线(20km/h,610mm电动自行车)来描述(图1)。

由曲线可以看到,低速电机(无齿电动轮毂)在A区和B区附近有较高的效率,一般可以达到82-73%。在C区(加速运行状态)效率表现较差。减速电动机则有相反的表现,即在B区(标准骑行状态)效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总体平均值比低速电机低一些,一般在72-78%之间(与减速器有关)。在加速区表现比低速电机好,效率的最大值发生在C区甚至D区。在D区,低速电机的表现比减速电动机差很多,不过限流区是非工作区,所以没有实际意义。单就效率指标而言,低速电动轮毂和减速电动机相比,都没有压倒优势,可以说各有优缺点,目前不可能排斥掉任何一方。

由于电动自行车运行的特殊性,用单一的“标准骑行状态”也不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用一个统计的加权系数来修正效率曲线,并取A,B,C三个实际运行区间曲线下所包络的面积来确定“等效”的效率,是比较客观的,不过这样会使数据的处理变的特别复杂,难以操作,尤其在电动自行车这个行业。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引入“标准骑行状态”是必要的。

具体来说“标准骑行状态”就是

功率P2=105W(可以通过进一步认证确定更合适的数值)

车速V=20km/h

V=π*D*N*60*10-6 =1.885*N*D*10-4 km/h

D——计算轮径,mm(实际骑行时车胎直径会比空载时车胎直径小一些)

N——转速, r/min

以610mm电动自行车为例,电动轮毂的转速是

N=106103.3/D=106103.3/610=174 r/min

转矩M=9.55*P2/N=9.55*105/174=5.76 Nm

之所以引入功率概念而不是转矩,是因为在一定的车速下,不同的轮径转矩不同,而功率基本相同。

P2=M*N/9.55=D/2*F*N/9.55=K*F*V=常数(V一定时)

F——电动自行车驱动力(水平分量)

M=D/2*F

如果标准中同时规定在“标准骑行状态”105W和C区的中间点,约150-180W两种状态下的效率(或效率平均值)就可以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实际运行性能。105W 时功率称为“标准骑行功率”;150-180W的输出功率可以规定为“额定功率”。

目前有许多企业用效率曲线的最高点作为产品的“额定”状态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低速电动轮毂还是减速电动机,其“工作点”都不在效率曲线的最高点。再者,电动自行车运行是一个区段而不是一个点。

另一误区是商家竭力把自己的产品功率标注得很大,有时甚至超过了电机可能达到的最大功率(也许功率也与销售价格成正比吧!)。

由于电机输出功率

P2=M*N/9.55

随着转矩M的增加(电流成比例增加),而转速N却在减少,所以P2有一个最大值,当电机的转矩小于负载转矩时,电机就制动了(N=0),此时电机的转矩最大(电流也达到最大,称为短路),而输出功率P2=0。

对于低速电动轮毂来说,最大功率一般做不大。例如额定转速为180 r/min的电机,最大功率达到210 W就不错了。转速越高,最大功率也越大。额定转速2000 r/min以上的电机,最大功率达到400W就不足为奇了。

就电机的额定功率问题。YAMAHA认为他们将电机的额定功率定在235W(我们国家标准定在240W是否参考了日本技术条件,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运行在日本的丘陵地带,这是他们的国情。YAMAHA的电动机毫无例外的采用高速电机(有刷无刷均如此)235W的额定功率并不难达到。我们国内的中轴驱动用的电机(转速约2000r/min)也能达到这个水平,甚至力能指标还比日本高一些。应当指出高速电机(4000r/min左右)可能要用到3级齿轮减速或2级摩擦减速(YAMAHA和国内有一家企业生产的迷你轮毂曾经用过),电机空载电流较大,效率的最高点有可能超出实际运行区,而进入限流区,电动自行车实际耗电较大,并不一定节能。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和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 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N × Ae)B=F/IL 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电动机效率取决于功率因数

电动机效率取决于功率因数 电机功率效率已采取的中心舞台。政府越来越感兴趣的节约能源,现在的技术可以使可能的,经济的要求了。在电机控制算法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子元件执行进展电机驱动也创造了几乎每一个电动马达的市场革命。功率因数的控制,以有效地减少也意味着失去了能源,电动机和驱动电子两种,并在 电网电力供应的家庭,办公室,并在使用的电机工厂。 潜在节约 可节省的能源是惊人的。超过4000 万电动机用于制造业务在美国alone.1 电动机占65 至70 工业电力消费总量的比例,约百分之五十七的所有电力消费worldwide.2 保存几个百分点,甚至对世界的估计1.6 万多兆瓦小时(亿千瓦小时)电力的年消费量的数百名万亿瓦,每年小时。目前,汽车使用的平均今天 在转换了百分之八十八的效率电力为机械能。对百分之96 的数字转换效率, 以便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更大的发动机。 2010.为了比较,光伏太阳能电池发电在欧洲,所有的能力,在德国和西班牙正在带领安装基地在美国,预计将只有15 亿kWh /年,到2010 年。仅在英国,每年总有大约350 亿千瓦时,工程与技术学院电子消费5 亿kWh,估计可节省通过更有效的利用,每年电动机。此外,许多没有使用电动机以有效的方式。例如,汽车可能会过大的手头的工作,也没有多少,它的机械输出功率可能 是白费,这意味着更多的节省可能来自马达如何使用,对储蓄顶端从电机本身。1996 年,美国能源部推测,在每年5 亿kWh,到2000 年的储蓄,并以每年2010,6 节能潜力100 亿kWh 同时考虑电机和相关系统级的储蓄。 有潜力,作出就像老电机和驱动未来几年的重大进展,并被新的更有效的代替。由于电力节约成本,许多企业都自愿加速其安装汽车基地的营业额,甚至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 (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杠杆和斜面。 下面就这三种简单机械模型来讨论一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一、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竖放)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 物 轮轮 物物轮物物额外 有用有用总 有用G G G G G h G h G h G W W W W W + =+= += += = 11η 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与轮重有关: (1)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滑轮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 (2)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 答案:(1) 30 (2)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3)物体的重力有关 (4)还与动滑轮重力有关 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2)总功小于有用功测力计读数错了 (3)% (4)增大 3.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二、探究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因素 杠杆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 (1)若不计杠杆自重,则杠杆不做额外功,机械效率η=100%;如考虑杠杆自重,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提起重物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机械效率杆 物物W W W += η (2)考虑杠杆本身的重力,则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杆心杠杆额外h G W =,拉力为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Fs W =总

关于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功率: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说:“功率是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IR=(U*U)/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单位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1W=1J/s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 =2πR*每分转速(n分)/60 =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 (T*π* n分)/30 (单位W)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功率因素和供电效率关系

功率因素和供电效率的关系 【摘要】在供电过程中,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文章介绍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法。【关键词】功率因数;节约电能;供电质量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factor and supply efficiency taizhou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nter yu shui abstract:druing the process of power supply , power factors are related to the power loss and electric energy loss from the power network , related to loss of voltage and voltage pulsation of charging line and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power . this passage tells us the main factors and several practical methods of low tension . key words : power factors , save power , quality of supply 功率因数是指电力网中线路的视在功率供给有功功率的消耗所 占百分数。在电力网的运行中,我们所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如能做到这一点,则电路中的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以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力系统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地发挥发、供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线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影响纤维过滤器过滤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微粒直径、纤维粗细、过滤速度和填充率微粒 形状、尺寸的影响分散性微粒通过空气过滤器时,由于各效应的作用,粒径较小的微粒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在滤材上沉积,当粒径由小到时,扩散效率逐渐下降;粒径较大的微粒在拦截和惯性效应的作用下在纤维上沉积,当粒径由小到大时,拦截、惯性效率逐渐增大。所以与微粒的粒径有关的效率曲 线就有最低点,在此点的总效率最低或穿透率最大,一点双人双吹风淋室被称最易穿透粒径或最大穿透粒径(MPPS,是MOSTPENETRATINGPARTICLESIZE的缩写)或最低效率直径。 许多实验证明,对不同性质的微粒、不同的纤维滤层、不同的过滤速度,最低效率粒径是变化的,在大多情况下,纤维过滤器的最大穿透粒径为0.1—0.4rim。(MPPS)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参数,得到了MPPS效率的数据,并使过滤器具有保证这点粒径的捕集效率,则对其余粒径的微粒就能可靠地捕集了。 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在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EN1882标准,该标准是基于MPPS效率的高效过滤器(HEPA)和超高效过滤器(ULPA)扫描测试和分级的最新标准。通常空气中的微粒的形状是不规则的,而对不锈钢风淋室纤维过滤的实验或进行理论计算时常常采用球形微粒,由于球形微粒与纤维滤料接触时的接触面积比不规则形状微粒要小,所以实际上的不规则形状的微粒的沉积几率较大,球形粒子具有较大的穿透率,因此,实际过滤效率会略高于实验或计算值。纤维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较少的纤维直径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所以在选择滤料时一般都希望选用较细的纤维,但由于纤维直径越细,通过纤维滤层的气流阻力越大,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通常认为纤维断面形状对过滤效率影响不大。过滤速度的影响。每一种过滤器具有最大穿透粒径,同样每一种过滤器也有自身的最大穿透滤速。一般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扩散效率下降,惯性和惯性效率增大,总效率则先下降,随后上升。滤速在2.Scm/s时,过滤效率将会提高近一个数量级,但是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则需增大1倍或流过的风量需减少一半。过滤器纤维层填充率的影响。若增大纤维滤料的填充率,则纤维层的密实度随之增大,风淋传递窗流过的气流速度将会提高,扩散效率下降,惯性和拦截效率增加,总效率得到提高,但过滤器阻力降增大,一般不采用增大填充率来提高过滤效率。气体温度、湿度的影响流过纤维过滤层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扩散效率增大,但因温度升高,气体黏度增大,微粒的沉降率下降,并且阻力降增加。 实验表明,当流过的气体的湿度提高时,微粒容易穿透纤维滤层,过滤效率下降。容尘量的影响。随着纤维表面沉积的微粒增多,容尘量增大时,通常过滤效率将随之提高,但是纤维滤层容尘量的增大,由于积尘的阻碍,过滤器的阻力增大。实际上,现在过滤器的应用中均按未积尘时的过滤效率考虑。 项目单位: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省威海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10月,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经营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集科、工、贸为一体化的集团公司。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其中风量Q单位为m3/h,全压P单位为Pa,功率N单位为kW,η风机全压效率(按风机相关标准,全压效率不得低于0.7,实际估算效率可取小些,也可以取0.6,小风机取小值,大风机取大值),K为电机容量系数,参见下表。 1、离心风机 2、轴流风机:1.05-1.1,小功率取大值,大功率取小值。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风机的功率P(KW)计算公式为P=Q*p/(3600*1000*η0* η1) Q—风量,m3/h; p—风机的全风压,Pa; η0—风机的内效率,一般取0.75~0.85,小风机取低值、大风机取

高值。 η1—机械效率: 1、风机与电机直联取1; 2、联轴器联接取0.95~0.98; 3、用三角皮带联接取0.9~0.95; 4、用平皮带传动取0.85。 如何计算电机的电流: I=(电机功率/电压)*c 功率单位为KW 电压单位:KV C:0.76(功率因数0.85和功率效率0.9乘积)

解释一下风机轴功率计算公式:N=QP/1000*3600*0.8*0.98 Q是流量,单位为m3/h,p是全风压,单位为Pa(N/m2)。 注意:功率的基本单位是W,在动力学中,W=N.m/s。 QP的单位为N.m/h=W*3600。 风机轴功率一般用kW表示。 1000是将W换算为kW。 3600将小时换算为秒。 上述计算获取的是风机本身的输出功率,风机轴功率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也等于电机的输出功率。风机输出功率除以转换效率就是风机的轴功率。 0.8是风机内效率估计值。 0.98是机械效率估计值。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 电机功率和转速的关系:P=T×n/9550其中P是额定功率(KW) 、n是额定转速(分/转) 、T是额定转矩(N.m)你没给速度,假设是3000rpm,那么电机T=9550XP/n=9550X11/3000=35N.m,35X 减速比847=29645N.m输出扭矩。 三角带传动速比如何计算?传动装置:电机轴转速n1=960转/分,减速机入轴转速n2 =514转/分,电机用皮带轮 d1=150mm ,求减速机皮带轮d2 =? 带轮速比i=? i=n1÷n2= 960÷514=1.87 根据d1/d2=n2/n1d2=d1×n1÷n2=150×960÷514=280㎜ 答:减速机皮带轮直径为:280毫米; 带轮速比为: 1.87。1.减速机用在什么设备上,以便确定安全系数SF(SF=减速机额定功率处以电机功率),安装形式(直交轴,平行轴,输出空心轴键,输出空心轴锁紧盘等)等 2.提供电机功率,级数(是4P、6P还是8P电机) 3.减速机周围的环境温度(决定减速机的热功率的校核) 4.减速机输出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校核。需提供轴向力和径向力 减速机扭矩计算公式: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2.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摆线针轮减速机原理: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铸造公司是为集团公司提供钢铸件的分公司,主要生产五十铃最新技术的高档商用车汽油、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变速箱、车桥等铸件。根据公司组织培训学习的布置,通过对铸司现生产状况的调查,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人员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人员数量差缺较多,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集中表现设备没有维护保养时间导致设备维护保养差,设备故障率高,维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翻找等等。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现在铸司生产100多种产品,每天每条线生产 5、6种产品,每天换模具的时间都在100-120分钟,影响生产效率。 二、提出的对策措施建议: 1、人员问题:对差缺的人员及时补充,并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

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员工队伍。 2、设备工装问题:生产部门协调,给设备部维修保养设备的时间,设备部针对影响现生产的主要问题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把设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做好备件的准备工作,不要出现发生设备故障而没有备件的情况,造成延长停机时间;对设备维修人员加强培训,养成良好维修习惯,提高维修质量,防止同样故障反复出现。 3、现场物流问题:做好仓库与收发衔接,提高配料效率;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各部门一体化办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减少待料问题;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建议把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外委加工,减少生产产品的种类;生产部在安排每天生产计划时,尽量少品种多量,每天减少换模具次数,降低每天的生产准备时间。 以上是通过学习,对于现生产中存在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的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方法带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思考相关问题,并且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成为自己的工作风格和工作习惯,用以剖析,解决其它问题,这样,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管理者。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 算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 X 电机电流 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 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 =×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

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现在也常常是取。 2.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就是*线电压*线电流*功率因数。那你的实际电压是395V,实际电流是140A,那么它的实际功率就是: *395*140*=81kw 如果是空载,功率因数还要小,功率也就还要少,消耗电能也就少。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结合我国实情浅谈影响行政效率主要因素 [内容提要]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比率关系。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出发点和归宿,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追求最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都认识到行政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行政部门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凝聚力,行政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效率、技术和组织革新频率。提高行政效率,对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最重要、最主要东西。 [关键词] 加强政府机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绪论 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来保证我国能够及时快速地运用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环境,不断地提高

全社会系统整体效率,逐步赶超发达国家。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那么,什么是行政效率?影响我国行政效率有那些呢? 一、影响我国行政效率主要因素 现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是不容忽视。无论是秩序导向型政府还是发展导向型政府,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当今社会发展走向。公共行政效率作为政府能力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基本综合指标。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分别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是社会行政管理活动主体。衡量政府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政府行政办事效率,还要分析政府行政行为结果即社会效率。因而,分析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因素,也要从政府职能发挥和政府行政决策运行过程及社会效果方面进行综 合考虑。当今,影响我国行政效率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合理。(2)行政职位设置是否合理。(3)管理方式是否科学。 (4)行政人员素质状况与使用状况。(5)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所遵循原则和运用方法如何等等。 (一)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我国行政效率主要因素之一。 什么都管政府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中国现在面临最大挑战在于促进市场良好运作间接经济管理手段,关键又在于建立一个保证经济稳定、在间接管理下活跃发展市场及全面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政府职能与商业职能混淆日益加重。应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哪些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哪些由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管理,哪些应归非政府机构自行管

电机转矩与功率的关系

电机功率与转矩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的条件下,转速转速越高,扭矩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比如同样1.5kw电机,6级输出转矩就比4级高也可用公式M=9550P/n粗算对于交流电机:额定转矩=9550×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对于直流电机比较麻烦因为种类太多。大概是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与励磁电压成反比。 转矩与励磁磁通和电枢电流成正比。 在直流调速中调节电枢电压属于恒转矩调速(电机输出转矩基本不变) 调节励磁电压属于恒功率调速(电机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电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 ②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 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P=F×V /1000 (P=计算功率KW,F=所需拉力N,工作机线速度m/s) 对于恒定负载连续工作方式,可按下式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P1(kw):P=P/n1n2 式中n1为生产机械的效率;n2为电动机的效率,即传动效率。按上式求出的功率P1,不一定与产品功率相同。因此.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所得的功率。

此外.最常用的是类比法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所谓类比法。就是与类似生产机械所用电动机的功率进行对比。具体做法是:了解本单位或附近其他单位的类似生产机械使用多大功率的电动机,然后选用相近功率的电动机进行试车。试车的目的是验证所选电动机与生产机械是否匹配。验证的方法是:使电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将测得的电流与该电动机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进行对比。如果电功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与铭脾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上下相差不大.则表明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合适。如果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低70%左右.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大,应调换功率较小的电动机。如果测得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比铭牌上标出的额定电流大40%以上.则表明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小,应调换功率较大的电动机。 实际上应该是考虑扭矩(转矩)、电机功率和转矩是有计算公式的。即T = 9550P/n 式中:P —功率,kW;n —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T —转矩,Nm。电机的输出转矩一定要大于工作机械所需要的转矩,一般需要一个安全系数。 关于功率、转矩、转速之间关系的推导如下: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F=T/R---公式2 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πR*n分/30=π/30*T*n分-----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电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是指在此数据下电机为最佳工作状态。 额定电压是固定的,允许偏差10%。 电机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是随着所拖动负载的大小而不同; 拖动的负载大,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 拖动的负载小,则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大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电机会过热烧毁; 实际功率和实际电流小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则造成材料浪费。 它们的关系是: 额定功率=额定电流IN*额定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实际功率=实际电流IN*实际电压UN*根3*功率因数 二,280KW水泵电机额定电流和启动电流的计算公式和相应规范出处 (1)280KW电机的电流与极数、功率因素有关一般公式是:电流=((280KW/380V)0.8.5机的电流怎么算 答:⑴当电机为单相电机时由P=UIcosθ得:I=P/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⑵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由P=√3×UIcosθ得:I=P/(√3×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 小于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对于功率因数改善

电机功率因数

什么是电机的功率因数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φ的余弦cosφ来表示。cosφ称为功率因数,又叫力率。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和用电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cosφ——功率因数;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S——视在功率,kV。A; U——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V; I——用电设备的运行电流,A。 功率因数分为自然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和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1)自然功率因数:是指用电设备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的功率因数,或者说用电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电阻性负荷(白炽灯、电阻炉)的功率因数较高,等于1,而电感性负荷(电动机、电焊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都小于1。 (2)瞬时功率因数:是指在某一瞬间由功率因数表读出的功率因数。瞬时功率因数是随着用电设备的类型、负荷的大小和电压的高低而时刻在变化。 (3)加权平均功率因数: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改善自然功率因数,另一种是安装人工补偿装置。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的重要技术数据之一。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和分析、研究电能消耗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电路中消耗的功率P,不仅取决于电压V与电流I的大小,还与功率因数有关。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负载的性质。对于电阻性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0,因此,电路的功率因数最大();而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π/2,并且是电压超前电流;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则为-(π/2),即电流超前电压。在后两种电路中,功率因数都为0。对于一般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就介于0与1之间。 一般来说,在二端网络中,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潜力。因为用电器总是在一定电压U和一定有功功率P的条件下工作。 可知,功率因数过低,就要用较大的电流来保障用电器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输电线路上输电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线路上焦耳热损耗增大。另外,在输电线路的电阻上及电源的内组上的电压降,都与用电器中的电流成正比,增大电流必然增大在输电线路和电源内部的电压损失。因此,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输电电流,进而减小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充分利用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容量,减小设备、线路中的损耗,电机的有效功率会提高。 1) 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 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例如:当cos?=0.5时的损耗是cos?=1时的4倍。 3) 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 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 5) 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故提高cos?也就使发电机能多出有功功率。 在实际用电过程中,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是最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方式。 在现今可用资源接近匮乏的情况下,除了尽快开发新能源外,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是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唯一办法。而对于目前人类所大量使用和无比依赖的电能使用,功率因数将是重中之重。 高功率因数,可提高电机设备出力。 对于3相电动机:P=√3UIcosφ所以功率因素从0.8提高到0.9,出力提高0.1UI√3其它: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有两种,即自然功率因数和总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就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功率因数,其值决定

浅谈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

浅谈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中,有“静心调息”这一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下面的内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的分析,可以给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一些启发。 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关键,首先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阅读效率的提高又与阅读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阅读心理越好,阅读效率就越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学生良好阅读心理的获得,又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呢?笔者曾针对不同的学生,分组进行过反复的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不断提取带规律性的东西,得出了最佳阅读欣赏心理构成的几大要素: 一、心境 所谓纯洁的心境,就是专心致志,目无旁务。具体表现为阅读阅读之前要把一切芜杂的、混乱的、繁琐的念头全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清水。这样,对阅读的文章,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牢固,理解才会深透。如果没有这种心境,心中乱草一团,头绪纷繁,视力在书本上,心绪在课文外,口中伊伊呀呀,心中万马奔腾,当然就不会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古人在开始阅读时,先要燃一柱香,就是为了驱除杂念,纯洁心境。有的语

文课,上课之前学生还在争论上节课的数学题,物理题,好些学生的数学、物理课本和作业、绘图的文具还凌乱地摊在课桌上,而老师不让学生收起,也不要求他们起立,走上讲台,就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去欣赏文章,这样做当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不要小看“起立”这一声号令,它意味着旧心境的转换,新思维的开始,能起到清除杂虑、除去干扰的作用。 二、心绪 安静的心绪,就是要求学生情绪要安稳,心境要宁静,以平静的心态进入阅读的佳境,要克服慌乱、浮燥、激动、紧张的情绪,心跳应该平稳,呼吸应该均匀,情绪应该舒缓。比如上一节是体育课,学生进行了剧烈的运动,本节课铃响之后,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情绪还处于亢奋状态。这时老师一定不要急着上课,不要催促学习马上去阅读,而是告诉同学们进行几次缓慢的深呼吸,减缓心跳频率,让情绪平静下来,然后再引导同学阅读文章。这样说明老师懂得如何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谁都懂,而如何去捕好鱼呢?如在在得到了精英特速读技巧的教授后,需要多加以练习,多花功夫琢磨,最终熟练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捕鱼方法”。 三、心情 乐观的心表对于做任何事情都很必要,对于阅读面欣赏尤其重要。阅读者对环境、处境、心境应该保持一种惬意的、快乐的、主动需求的、顺向接受的心理,而不应该处于反感的、厌恶的、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算公式: 1、三相:P=1.732×UI×cosφU是线电压,某相电流。 当电机电压是380伏时,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 电机功率=根号3*0。38*电流*0。8 将1千瓦代入上式,可以得到电流等于1.9A。 2、P=F×v÷60÷η 公式中P功率(kW),F牵引力(kN),v速度(m/min),η传动机械的效率,一般0.8左右。 本例中如果取η=0.8,μ=0.1,k=1.25,则: P=F×v÷60÷η×k=0.1×400×60÷60÷0.8×1.25=62.5 kW 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fi) 例如:单相电压U=0.22KV,cosfi=0.8则I=P/(0.22*0.8)=5.68P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

I=P/(1.732*U*cosfi) 例如:三相电压U=0.38KV,cosfi=0.8则 I=P/(1.732*0.38*0.8)=1.9P 根据经验220V:KW/6A、380V:KW/2A、660V:KW/1.2A、3000V:4KW/1A 功率包括电功率、机械功率。电功率又包括直流电功率、交流电功率和射频功率;交流功率又包括正弦电路功率和非正弦电路功率;机械功率又包括线位移功率和角位移功率,角位移功率常见于电机输出功率;电功率还可分为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在电学中,不加特殊声明时,功率均指有功功率。在非正弦电路中,无功功率又可分为位移无功功率,畸变无功功率,两者的方和根称为广义无功功率。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功率功率电功率计算公式:P=W/t=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新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资料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一——生产车间的原因 1、人员问题: 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纪律松散,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 集中表现设备维护保养不善导致故障率高,机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才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 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会翻找等等。 4、工艺品质问题: 生产工艺,品质标准不明确,经验错误未加预防而重犯,成功经验未能总结推广。。。。这些现象不但导致没有生产效率,还会导致错误作业。 5、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混乱导致物料的大量查找与重复搬运,工作场所与工作台面混乱阻碍生产作业顺畅进行,任务分解不合理,很多作业员上班时间内并未有效的工作。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二: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原因 1、计划管理问题: 出货计货——生产计划——物料进度/外协进度计划,各种计划间缺乏衔接,生产负荷,车间负荷,工序负荷间缺乏平衡,必然导致生产停停走走。生产前期工作缺乏充分准备,生产指令缺乏合理性,让生产流程的衔接性,平衡性遭到破坏,生产过程与进度缺乏有效控制,导致作业计划无法落实,也无法针对异常进行有效的补救。 2、运作问题: 运作流程经常脱节,计划和车间,车间与班组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大大妨碍了管理效率;各单位间缺乏协调,配合,服务意识,也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人力的给生产效率带来障碍。 3、工作方法与习惯: 管理干部未能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