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旗袍改良与民国时期女性地位变化的关系

浅析旗袍改良与民国时期女性地位变化的关系

一.绪论
在中国,服装自古不仅仅有遮蔽身体、保暖御寒的功能,更是有“衣冠之治”的说法,人们凭借服饰的不同来区分阶级,统治者更是利用它来维系封建体制,确立自身统治的正统性并将其延续下去。因此每次的政权变革后都会伴随服饰变革。
民国时期的服饰改革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原因是笔者对于旗袍非常喜爱,觉着它是一种相当有气质的服饰,且之前在长辈家中听了一些有关她和旗袍的故事,不禁联想到现在人们提到民国时期的女装不可避免就会浮现出旗袍的模样,好像当时的女子从日常穿着到婚礼服饰都是旗袍,更是对其源起以及为何能得到如此多女子的偏爱感到好奇与兴趣。(少有一种服装能够在这样短时间内达到如此之高的普及度。)
参看了一些前人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关于民国旗袍的著作和论文材料还是比较全面和充足的,在起源、发展、风格特征、结构、工艺等各方面都有单向或全面,不同深浅的文章。包铭新在《中国旗袍》这本书中以十年为一个阶段总结了民国初年到40年代期间的旗袍的风格演变,使读者对整个民国期间旗袍的发展历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以及在《20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一文中论述了海派旗袍和京派旗袍的区别。于振华在《民国旗袍》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资料系统地讲述了旗袍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于旗袍的外部结构、面料风格以及造型特征的变化有了全面的分析。卞向阳在《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一文中从社会美学的角度简述了旗袍的流行起源。袁宣萍在《民国旗袍与海派文化》一文中从旗袍式样、材质和花纹变迁等方面来研究海派文化对于民国旗袍的影响。在相关的服饰政策方面的文章有张竞琼,刘梦醒写的《修正服制条例草案的制定与比较研究》讲述了随着1912年的《服制》,1929年的《限制条例》和1939年的《修正服制条例》这三部法令的颁布以服饰来分地位阶级的时代过去了。
有关女性解放运动的文章如吴小玮在《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写到民国初期天乳运动兴起的原因以及女性对于身体自由的渴望。于继增在《女子缠足兴亡录》写的女子裹小脚的缘由以及天足运动的产生。这些大多讲述身体革命是非常艰难的斗争,其背后各种缘由、因素,以及妇女为男女平等的愿景所付出的努力。其中涉及服饰变革的文章也有一些,如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陈渊峰:《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服饰剧变》,认为旗袍的演变发展是女性思想改变的外在表现,女性开始拥有自主审美,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化发展。但是它们所选取的服饰范围较大,

虽也有涉及旗袍,但其内容相对较少,或是对于旗袍改革原因的分析也不够具体。
由此发现,前人对于旗袍,对于当时女性地位的研究文章是已经比较丰富的了,但有关其两者之间联系的很少且他们对于旗袍之所以改良,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成为大势的原因分析得都比较简单。本文就试图从几个原因出发深入探究一下旗袍改良的因素,并探讨一下旗袍改良的过程中,女性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何在,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
二.旗袍的发展与改良
1.旗袍的源起
旗袍,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之典范。说到旗袍诞生的时间,一般被认为在20世纪民国之初,如郑逸梅先生说的: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是在民国之后才出现的。出版于1948年的《上海市场大观》中也写到:旗袍的流行不过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最开始在上海流行,后来慢慢传到内地。关于具体到什么年份,已有的研究没有一个确切的论定。周锡保先生通过画报推测得出了和张爱玲女士在《更衣记》中相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旗袍的流行是在1921年之后。其实,当时作为时尚中心,潮流的风向标的城市是上海,以其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度,如若有一阵新掀起的流行,那么势必可以在《申报》上发现其踪迹,但是在1925年5月前几乎找不到有关旗袍的文章,大量的资料都是在那之后出现的。而在北京《大公报》上也有关于旗袍流行开始于1925年的记载。所以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是较为合理的。
有关于旗袍形制的起源在学术界也是各有说法,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旗袍是从清代女子所穿着的袍服直接发展演变而来的,以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于振华先生认为虽然民国旗袍与清代旗女之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民国时期的旗袍更加注重凸显人体自然之美,在审美和后期发展道路上与其有着巨大的差别。 第二种认为旗袍是中西文化结合交流的产物,以卞向阳教授的《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他认为旗袍虽然仍拥有中国传统服装的部分款式特征,但其流行之初就已经烙上了西方的标记。即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第三种认为旗袍最初是女子为了追求男女平权而蓄意仿照男子着装穿长袍而诞生的。以王宇清先生认为旗袍这个后来流行了大半个世纪的女装是新时代女性在争取女性权利,追求平等道路上的衍生物的观点为代表。还有一些民国学者如曹聚仁、李寓一却认为旗袍源自袄裙。
由此可见,对于旗袍形制的起源还未能有一个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其自身的道理。但是从中可以发现旗袍虽有着明清时期服饰的特点但又有了很

大的差异,无论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是为了向男子服饰借鉴,都可以反映出旗袍它在当时是具有改革性的服饰,也是女子开始逐渐拥有主体意识的萌芽。
2.旗袍的特征演变
旗袍从诞生到流行再到风靡全国,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良调整。民国旗袍诞生之际,还是有着强烈的“旗女之袍”的特点,按张爱玲的说法,是有着“清教徒”的风格的。但之后随着各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很快就脱离了旧传统的束缚,不断革新,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成品。
清末民初以前的旗袍一直维持着造型简约、结构宽松、版型平直、及腕袖长、及踝衣长、重复镶滚等特征。这主要与满人的身体比例、生活生产方式所相一致。受此影响,在民国初期刚流行起来的旗袍大多扁大宽直,裁剪平整,不收腰,袍长及脚踝,袖长及小臂中部。(如图1 (a))
图 1 20 世纪旗袍滚边装饰工艺的演变
而后经过改良,在20世纪10年代(如图1(b)),衣长没有明显的改变,袖长有所缩短,且上身从胸部位置往下略有缩合之势,阔大的袖口逐渐变小,但底摆仍显宽松。滚边纹饰等装饰工艺也有所简约,初初摆脱了初创时期的模样。
20 世纪20年代后,上海这一时尚先都出现了穿长袍的女子,一种无袖的长马甲,也可称之为“旗袍马甲”,通常穿在短袄之外。起初只有少数时髦女性穿着,后渐渐增多,最终满大街的女人都穿起了长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上海女学生引起了一股新的旗袍风尚,她们喜欢穿着素色短上衣,袖子呈宽大的倒喇叭型,下着黑色裙子,裙长上提至小腿处,下着长袜、皮鞋或布鞋。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女装被称为“文明新装”,整体呈现出一种素雅简洁之美,被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女性所效仿。总的来说,20年代,旗袍的刺绣和镶滚工艺由繁变简,腰身和底摆明显向里收拢,袖子逐渐缩短(如图1(c)),旗袍成功地迈出了衣身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的第一步,突出了人体曲线美。
20世纪30年代,随着政府颁布相关国家着装规范,女性礼服被定为了旗袍和袄裙。至此,旗袍作为日常服饰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之中,不论是总统夫人还是平民女性都选择旗袍。其中一个原因是此时的旗袍已有了多样化的风格,可以是雍容华贵的,可以是淡雅朴素的,也可以是风情万种的,各种款式、面料、价格任凭挑选。从设计上看,只有单立领与衣襟的形式仍然延续了传统,连盘扣也被简单的按扣所代替了。尽管服装结构还是相对比较平面,但裁剪更为贴身了;为了贴合颈部的曲线,领子变得更高了;为了显示出身材,腰部收得更窄了;为了突出腿部的轮廓,底摆

的高度有所调整,也有了开衩。加之复杂典雅的盘扣,美轮美奂的花边装饰,使旗袍变得更为精致美好了。(如图1(d))从材料质地上看,做工考究,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半透明的绮、绞、纱,外来的尼龙绸、乔其纱、金丝绒等等都可以成为材料。
到20世纪40年代,旗袍在款式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旗袍变得更为简洁,特别是以往尤其重视的装饰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装饰能免则免。所以简洁朴素而不失优雅是这一时代旗袍所追求的主题。另外,在旗袍的整体剪裁上也出现了变化,下摆又裁短了,直到小腿肚高;袖子也缩短了,至肩下5—8厘米,有些干脆裁光,直接露出两条胳膊,改成无袖款;同时领子也适度地随着整体造型而减少高度。(如图1(d))流线型旗袍时代以其流畅的线条和充分展现女性魅力为主旋律拉开了旗袍改良的序幕。裁缝们为了使旗袍更为合身,在裁剪工艺上也融合了一些西方服饰的裁剪方法,旗袍开始采用腰褶或胸褶,它的肩部也出现了缝线和接袖,这就与以往的传统服装有了明显的不同。传统服饰一般前肩部和后肩部不裁剪,也更为保守。反观改良之后的旗袍则是越来越注重释放女性的独特韵味,在裁剪上更为大胆,旗袍的开衩越来越高,几乎与臀部齐平,摆身也长至脚踝,使女性穿上它时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别有一番韵味。经过40年代中西剪裁方式的融合使旗袍变得更加立体化,也将女性得天独厚的美展露得淋漓尽致。
30年代和40年代的旗袍已经与20年代初的旗袍有了天壤之别,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性服装,可谓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对于旗袍的改造充满兴致,因此其变化也更加频繁,主要表现在底摆、领口、袖子、开衩等方面的高低长短变化。但最重要的是在此时期内出现了腰省和胸省,这是旗袍完全立体化的主要标志,也表明了此时的旗袍制作已经是根据女性的体态来决定了。
50年代社会情况逐渐稳定下来,女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劳动的需求逐渐脱去旗袍,改换上衣裤作为日常服饰,但出席正式场合时仍然会着旗袍。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旗袍的特点和元素都基本稳定下来,虽然仍会有一些细节处的改动,但其已经蕴含了中西方服饰文化特点的气质,既兼顾了时尚变化的趋势又保留了民族特性,成为了一种兼容并蓄的近代中国女子经典服装,其“国服”地位基无可动摇。
旗袍造型和装饰特征的转变,不仅开启了人体潜在的素质,也表现出了女性个体主体意识的复兴。改良后的旗袍适应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骨、形等生理因素,充分调动

、挖掘和展示了女性身体的潜在素质。它是尊重女性身体文化,弘扬女性品位的体现。
三.影响旗袍改良的因素
在中国,女性的服装穿着从来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事情,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推行,社会舆论的抨击,日常生活的需求所有一切的时代背景都影响着改良旗袍的发展。
1.文化交流
随着近代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的几大沿海城市设立公共租界,中国被迫被拉进了世界市场,西方文明一股脑地涌入了中国,这其中也包括了服饰文化。中国传统保守的服饰观念受到了西方窄衣文化的冲击,国人对于这外来的文化侵入,从排斥不屑到学习仿效再到理解创新。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后,西方“人文主义”“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我国援引了欧美女权运动的思想,介绍、传播了西方女性自由独立的社会生活。此后女权组织掀起了争取女性权利和自由独立的运动。女性不再被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所束缚,不再禁锢自己的思想,她们开始接受并认可来自西方的文化思想,使得中国女性重新获得希望。但由于当时的女性受时代的局限性并没有能够理解到人文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深度,而仅仅局限于看到非常具体的现实情况,所以她们最终在服装上找到了突破点,将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第一次面向世界的载体。
在民国之前,旗袍的发展是仅仅存在于国家内部的,是纵向的传承。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中国开始了解西方服饰文化,两个地区之间来往渐渐频繁,这是横向的传播。据说,当时巴黎服装的最新流行趋势在三四个月后就能传到上海为人们所知道。当时的年轻女子更以身着洋装为潮流,追求时尚更是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从通商口岸的大城市到深入内地的城乡市镇,穿中国传统服饰的人占十分之二三,穿洋装的人占十之七八。”更是说明在民国时期,旗袍能在中国的流行,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西服饰文化的交流。也可以说不经过旗袍的“国际化”过程就不会有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在全中国妇女中的大流行。
而西方文化对旗袍改良的影响具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的裁剪方式,运用“省道”,使旗袍更加适身合体,更为立体化,在服饰上追求人体的曲线表达。二是西方服饰的穿搭方式出现在了旗袍上。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服饰的文化交流是相对单向化的,中国主要作为一个接受者、学习者。这次服饰交流的意义也比较深刻,其促进了中国妇女服饰物的现代化,促进了服装造型的机能化,冲击了传统服装等级制。使得女性的身体美逐渐被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