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冶市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全市已发现矿产65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一前言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上游产业。大冶以矿立市、因矿兴市,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大冶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重要资源保证。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大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矿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02年—2010年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深入分析大冶市市情、矿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规划的目标,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安排和优化布局,是指导全市未来5——10年矿产资源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政策性文件,是市政府和矿产资源管理

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保护与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大冶市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市政府赋予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的职能而制定。

《规划》基准年为2002年,近期到2005年,远期到201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大冶市所属的16个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及农场。

二矿产资源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处在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

大冶市属低山丘陵区,处在长江中游平原与幕阜山脉的过渡地带。总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平坦,东西两翼为湖盆低地,地形分布为南山北丘东西湖、南高北低东西平。境内最高海拔太婆尖为838.8米,最低为大冶湖海拔11米。

大治市属典型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达40.1℃、平均无霜期261天,年均降水量1385.8毫米,年均光照时数1813小时。

2.社会经济情况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3.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65亿元。国民经济增长率9.8%。乡镇企业总产值153亿元。

大冶市辖1乡10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1个农场。市域总面积16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763公顷,耕地面积中,水田34041.49 公顷,旱地16721.76公顷,园地2100.17公顷,未利用土地29159.25公顷。截至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8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53万,占总人口的41%。

大冶市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武九铁路通过

市区与京广线相接,并有3条支线通过市内8个乡镇;106、316国道穿过大冶,与大金、斗龙、铁贺等3条省道构成公路交通网络;另有长江黄金水道濒临大冶,并与境内相通。

3.矿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大冶市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大冶因矿而建,由矿而兴。古人叹之为“开缘凑合,宝藏遂兴”,今人则誉之为“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大冶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其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形成了门类多样、实力雄厚、具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大冶市矿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煤炭三大支柱产业。2002年冶金、建材、煤炭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占大冶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3,若加上因采掘业和矿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实现的增加值,因矿业开发所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矿产资源开发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2年,大冶市财政收入的30%以上来自矿业及相关的加工业。其中矿业重镇陈贵和灵乡财政收入的80%来自矿业经济。同时,矿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一批小城镇建设,为扩大社会就业做出了重要

贡献。2002年采掘业及矿产品加工业的从业人员已超过50000人。

(二)矿产资源特点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全市已发现矿产65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保有矿石储量2317万吨,占黄石市的39.6%;金属矿产以铜、铁、金、银为主,金属铜保有储量110.92万吨,铁矿石保有储量26637 万吨,金的保有储量为69581千克,银的保有储量595吨,分别占黄石市的63%、79%、67.5%和30.6%;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等,其中硅灰石、方解石、陶瓷土以及水泥用灰岩的储量均十分丰富,是大冶市矿业发展的新生和后续力量。(附表1-1 附表1-2)

大冶市矿产资源共伴生矿产多,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大冶市上表的86处矿区(床)中,有共伴生组分的有28处,占32.6%。其中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高度集中了铁、铜、金等主要有用组分和银、钴、钼、硫、铅、锌以及镓、硒、碲、钨等伴生组分,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价值。

大冶市矿产资源分布面广,矿产地相对集中。全市除

了东风农场外,每个乡镇都有矿产资源。其中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保安、还地桥及汪仁等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金山店、灵乡、陈贵、金湖等地,铜矿主要分布在金湖、铜山口、大箕铺等地,金矿则集中分布在金湖、大箕铺、殷祖等地。

金属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非金属矿床以小型为主。全市268个矿床(含矿点)中,大型矿床6个,中型矿床17个,其余全部为小型及小型以下规模。非金属矿床(点)中98%为小型、小矿以及零散矿。

(三)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现状

大冶市地质工作历史悠久,但系统地开展地质矿产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从1954年至今,中央和湖北省地勘单位在大冶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活动,完成了全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重力测量和化探工作,基本完成1:5万地质调查、航空磁测、航空电测及化探工作,为矿产勘查提供了大量信息和依据。

50年间30多家地质工作单位先后提交勘查报告96份,对大冶市的86处矿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查。其中达到勘探程度的占45%,达到详查程度的占38%,普查程度的占17%。大冶市的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总体偏低,90%以上处于简测阶段。

经过三轮成矿远景区划工作,划分出2个Ⅳ级成矿区

和8个Ⅴ级成矿远景区。(附图3)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煤、铜、铁、金、银、铅、锌、钨、钼、锰、硅灰石、方解石、石膏、陶瓷土、建筑用砂、耐火用粘土、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板岩、沸石、膨润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矿泉水等30多种。

2002年全市共有矿山企业265家,其中煤矿46家、铁矿26家、铜矿17家、金矿8家,铅、钼、锰、硫铁矿各1家,其它非金属矿山154家。市属以上企业18家,占6.8%,乡镇集体及个体企业247家,占93.2%。大型矿山企业2家,中型4家,其余均为小型。全市矿业从业人员16685人,矿业产值10.19亿元。

大冶矿业不仅是本市经济的支柱,也为黄石及湖北省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年来大冶为武汉钢铁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省三鑫公司等大中型矿山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矿产原料,已经形成金山店、灵乡、陈贵铁矿开采基地,铜绿山铜金矿开采基地,铜山口(陈贵)铜矿开采基地以及还地桥煤炭开采基地。区内已形成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三鑫股份公司、黄石市冶金工业总公司、黄石金铜硅灰石矿业公司、陈贵矿业集团等一批矿产

品开发与加工企业。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萎缩。国家对地勘费的支持急剧减少,商业性勘查机制尚未形成,主要矿产的资源储量无法满足矿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国有大中型矿山的接替资源紧缺,寻找深部矿、外围矿、盲矿的难度加大。非金属矿产的勘查程度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不尽合理,矿业结构尚需调整。近98%的小型矿山与“矿业大市”的称谓极不协调,小矿过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大矿小开”、“大矿小企业”、“小矿大企业”等现象也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程度低且缺乏统筹规划,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益。对煤矿、砖瓦粘土等限采矿种的限制力度不够。

矿业权管理欠规范,矿业市场不发育。大冶市有偿取得矿业权业已展开,但是矿业权流转尚不规范,矿业权市场尚不发育,矿业权未经批准、不进行评估、私自转移变更矿业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未能完全理顺矿业权主体之间、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经济关系。此外,矿业资本市场、矿业中介市场、矿业技术市场、矿业信息市场和

矿产品流通市场均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率”指标偏低,资源浪费较严重。非金属矿山和小型金属矿山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平均不足70%,大部分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小选厂过多过滥,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的普遍存在都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矿业开发与环境协调不够紧密。大冶走的是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建立资源开发型产业的传统发展道路,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贯彻的不够。采剥作业方式的粗放导致植被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采选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也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污染,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不完善、不系统,对环境恢复治理的意识和投入都有欠缺。

(六)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

大冶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以煤、铁、铜、金、硅灰石、石灰石、方解石矿为主,其中,非金属矿储量丰富,质量上乘,除了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外,进一步加大深加工力度还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外汇收入;煤矿基本能实现自给,但铁矿、铜矿的产量不能满足武钢及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需要,而且缺口较大。(附表5)

(1)煤矿的供需形势

“八五”和“九五”前期,大冶市煤炭年产量100万吨左右,之后随着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年产量下降至40万吨以下。预计“十五”期间通过矿业结构调整和矿井建设,煤炭产量会有一定回升,到2005年,产量可达50万吨。截至2001年底,大冶市保有资源储量2317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460.2万吨。说明资源潜力较大,按现有生产规模,储量的保证程度较高。本市煤炭主要用于水泥、电力、建材等工业生产,部分销往外地,少量民用。

(2)铁矿的供需形势

“九五”期间,大冶市铁矿生产呈强盛态势,铁矿石平均产量达400多万吨/年,近两年随着资源的耗竭,铁矿石产量以年平均6%的速度逐年递减,预计至2005年产量将下降到270吨左右。大冶市的铁矿以原矿或经过粗加工供给武钢和鄂钢。“十五”期间,武钢、鄂钢、东钢对铁矿石的需求预计可达到3500-4000万吨,而整个黄石市供给的铁矿石也不足15%,缺口相当大。

2001年底大冶市保有铁矿资源储量26637万吨,占原探明储量的76%,其中保有可采储量20793万吨,储量对开采规模的保证程度较高。不过“十五”以后铁矿开发利用的条件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很大难度。

(3)铜矿的供需形势

“九五”以来铜矿石的生产比较稳定,年产量保持在200

万吨以上,2001、2002年铜矿石产量分别为216.36万吨和233.82万吨,预计“十五”期间铜矿石产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可能很大。

大冶市铜矿石绝大部分由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加工。“十五”期间该公司实施15万吨铜冶炼技改工程后,2005年粗、精铜冶炼能力将达到双15万吨,可加工处理铜矿石1000万吨。而整个大冶市开采的铜矿也只有200多万吨,只能供其所需的20%左右,整个黄石市的铜矿石供给能力最大可以达到400万吨,依然有60%缺口的缺口。

大冶市2001年底保有金属铜资源储量154.7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10万吨,储量的保证程度较高。通过对铜绿山、石头咀、铜山口三个主要矿山挖潜以及提高民营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矿的供给程度。

(4)金矿的供需形势

大冶市的金矿资源集中在鸡冠咀、桃花咀、金井咀和铜绿山矿区,金矿资源储量105.32吨,“九五”以来金矿生产发展稳定,经营效益显著,2002年开采金矿石62.34万吨,产黄金(含综合回收伴生金)2029千克,基本能满足三鑫公司及其它金矿的选冶需求。“十五”期间,各矿山正处于发展中期阶段,主要矿山达产,金井咀矿投产,金矿生产将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

(5)石灰石矿的供需形势

2002年大冶市石灰石矿(包括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饰面用灰岩)的产量为82万吨和140.2万立方米。大冶市水泥产量为190万吨,而水泥用灰岩的产量只有66.2万吨,不能满足需要,“十五”期间,随着区内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水泥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对水泥用灰岩的开发力度可以适度加大。大冶市石灰石矿资源相当丰富,总储量60亿吨左右,可以充分满足一般建筑材料市场和水泥工业的需求。

(6)硅灰石的供需形势

大冶市的硅灰石以其质地优良、结构独特闻名,主要分布在大箕铺的冯家山矿区和下马林矿区。硅灰石产品广泛用于塑料、橡胶、陶瓷、电子、冶金、建材、造纸、涂料、汽车等领域,工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冶市硅灰石潜在资源量570多万吨,但实际生产能力不到3万吨,深加工力度也不够,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2004年世界范围内禁止石棉产品,硅灰石作为其主要替代品市场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大。

(7)方解石的供需形势

随着建材、造纸、橡胶、化工工业发展的加快,我国对重质碳酸钙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方解石的需求量在6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的方解石矿年产量不足400万吨。大冶市方解石矿的估算储量

44465万吨,批准占用储量5500万吨,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大冶市的方解石质量并不占优,氧化钙的含量基本达到要求,而原矿的白度大多低于90%,部分矿山有害杂质超标,而且从目前的生产加工能力来看,实际产量只有3万吨/年,远远达不到设计的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深加工程度不足30%,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缺乏自己的品牌。因此,开发市场、创立品牌、形成优势将是规划期内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主线,以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矿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为总要求,依托资源再创业,超越资源再发展,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真正把大冶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大冶建成具有青铜文化特色的现代化中等明珠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1.处理“三大关系”,转变增长方式

一是处理发展矿业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矿业经济增长方式,延长矿业产业链,由原材料开采向产品加工转变,由初级产品向下游产品延伸。矿山企业也要加强管理,保持采掘平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处理宏观调控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大冶市矿产资源规划要和国家、省、市各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在严格控制矿产资源总量的同时,合理布局,科学开发。

三是处理正确利用本地资源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本地矿产资源越来越少,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年矿业开发所积累的管理、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大力做好生产探矿、努力增加储量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西部地区的矿业开发中去。

2.实践“三个跳出”,树立大矿业观念

一是立足矿业,跳出矿业。大冶因矿而立,由矿而兴。然而仅仅依靠矿业是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城市,甚至会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因此,只有依托矿业、大力发展非矿产业才能达到“矿虽竭,城犹兴”的境地。

二是跳出大冶,发展大冶。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大冶必须和外部经济融合,大冶

矿业同样也要学会借用“第三方力量”在更大范围的立场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跳出地面,及时转移。发展地面产业,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以及开发新产品,增加附加值,尽快摆脱销售原矿的现状。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矿业关联度高的产业。

3.加大“三个力度”,实现有序发展

一是加大矿政管理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进行整顿,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矿山的寿命,延长矿业对城镇的支撑时间。从源头入手打击非法采矿,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武器和经济杠杆规范矿业市场,使矿业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有序走向科学。

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用地复垦制度和地质环境备用金制度,把环境保护作为首要的矿业准入条件,使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矿山用地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保护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推进矿业技术开发和科技投入,重点加强地下开采矿床、低品位矿产、难选矿产品的利用以及共伴生元素的综合回收和利用,做好各类矿产的采选工艺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

利用率。

4.实施“三大战略”,推进结构调整

一是多元发展战略。国有矿山积极探求机制体制改革,鼓励引导民营矿山企业,引进外资合资经营或合作开发。在保证金属矿山稳定发展的同时,重点做好具有丰富资源优势、市场前景看好的非金属矿产品的延伸加工。通过矿业发展积蓄力量,大力发展非矿工业企业,建设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出口创汇的科技工业园区,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第三产业。

二是集约经营战略。推广“陈贵”经验,针对矿山企业过小过多的局面,一方面通过分期分批对小矿山进行调整和改造,重新规范矿业开发布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入世,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兼并联合、投资入股等方式重新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一批有竞争力的矿业集团。

三是适度开发战略。根据矿产资源储量把年度开采量或阶段开采量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过量会影响矿山寿命,过低又会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适度开发,尽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以确保一定时期内矿山生产相对稳定,为全市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转换和城市转型赢得时间。

(二)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立足地区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对市情、矿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对资源形势的判断、规划目标和任务的确定和规划实施措施的制定,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矿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矿业的先导和基础作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原则

在国内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提高矿业竞争能力,建立开放型矿业体系,抓住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机遇,立足本市,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多渠道、全方位利用内外资源,逐步建立高效、稳定、多元化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保障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供给。

3.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原则

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不断发现新矿种、勘查新产地、开发新用途,提高资源可供性;加强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节约使用资源,积极寻找紧缺资源的替代品,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实现矿产

资源可持续利用。

4.坚持经济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效益统筹和比较效益原则,执行开发避让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其它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5.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规范以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和规划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和“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矿业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体运行,配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省公益性地质调查

评价工作,协调开展本地区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冶金、建材工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加速实现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等矿产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把大冶市矿业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005年近期目标

(1)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以法规、规划、政策为主要手段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体系,矿政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的权威有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实现国土资源大调查目标,加大加强国家战略性矿产和重要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基本查明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成矿远景区铁、铜、金、铅、锌、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等矿产资源远景,预测其资源量,发现一批新矿产地,为商业性勘查提供新基地。

建立商业性勘查激励机制,引导商业性勘查为资源耗竭矿山探明接替资源,为开发新矿产提供资源依据。鼓励

储量消耗较大的矿山企业,在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增长资源储量。鼓励在覆盖区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工程等综合手段勘查隐伏矿产。鼓励外资勘查各种矿产,实行勘查、开发一体化。

(3)在保证矿业产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效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改善优化矿业布局和矿产结构,组建主导产业群,建设矿产开采加工基地。

以金山店、陈贵、灵乡为重点建成湖北省铁矿原料供应基地。以金湖为中心建成湖北省有色金属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贵金属生产基地。以还地桥为重点建成大冶市重要的水泥原料供应基地和煤炭生产基地。以金湖、殷祖镇、大箕铺为重点建成硅灰石、方解石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矿产资源开发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开发利用总量增长与全市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到2005年,矿山总数控制在170家左右,铁、铜、金等金属矿产开采矿石总量达500万吨左右,煤矿50万吨左右,硅灰石、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建材非金属矿产开采总量达800万吨左右。矿业总产值达13.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10%。

矿业结构趋向合理,矿山规模与矿床规模基本相适应。积极推进矿业采选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改变矿业产业间生产能力配置不合理、选冶分散、

恩施州矿产资源

恩施州矿产资源 恩施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沉积矿产比较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37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有31种,矿产地235处,在31种矿产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202处,矿点23处。铁、煤、石煤、磷、硫铁矿、天然气、高岭土、耐火粘土、石膏、冶金用白云岩、生物大理石、硒矿、硅、等13种矿产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州前列。恩施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估算在11000亿元以上,由于目前受交通“瓶颈”和市场的限制,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恩施州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的26种,2012年底恩施州共有各内矿山企业649家,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山企业108家;黑色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4家;有色金属矿产2种,矿山企业2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9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4种,矿山企业28家;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5种,矿山企业498家;水气矿产1种(仅指矿泉水,未含天然气,建始县矿泉水厂)。 恩施州内主要矿产如下: 铁矿:探明储量13.77亿吨,经历年开采注销后,还有保有储量12.90亿吨,占全国铁矿保有储量443.1亿吨的3.1%,占全省保有储量22.46亿吨的61.3%,居湖北省第一位、全国第九位。恩施州铁矿主要赋予泥盆系上统,次为赋存于株罗系下统,以泥盆系宁乡式赤铁矿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恩施市、鹤峰县四县(市),其矿石工业类型为鲕状赤铁矿石、菱铁矿石、鲕录泥石菱铁矿石,其中以高磷低硫鲕状赤铁矿石为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矿层稳定。后者主要集中分布于利川市境内,其工业类型为菱铁矿石、褐铁矿石,矿体呈层状、透镜体状展布。恩施州已发现铁矿床、矿点、矿化点共88处,其中其大型矿床(矿石储量大于1亿吨)规模有两处,即巴东县金果坪乡黑石板、建始县官店凉水井—大庄,共计探明储量8.05亿吨(其中官店凉水井—大庄铁矿探明储量4.21亿吨,金果坪乡黑石板为3.84亿吨),占恩施州铁矿储量的58.48%。中型矿床(矿石储量0.1—1亿吨)9处,共计探明储量4.59亿吨,占恩施州铁矿探明储量的33.33%。小型矿床(矿石储量0.05—0.1亿吨)3处,共探明储量2204.6万吨,占全州探明储量的1.6%。由于铁矿石中的硫、磷有害组分含量偏高,属难选得高磷鲕状赤铁矿,目前尚未规模开发,仅零星开采用作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黄石市旅游发展规划 1 引言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黄石不仅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以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其中常住人口243万。西距武汉70mk,东接江西九江,与鄂州、黄州、武穴等周边城市接壤,是长江中游重要的通商口岸和沿江对外开放城市。 黄石市是著名的工矿业开发城市,最早以本地特有的丰富矿产为依托,然而黄石的先辈们很早就开始在铜绿山、铁山等地采矿、冶炼,铸制各种生产工具和兵器。清光绪年间兴办的大冶铁矿是中国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山。1949年后,黄石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先后建起了一批大中型企业。现已形成采矿、冶金、建材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及一批享誉全国的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城市。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及基础工业普遍滑坡等多种因素影响,单纯依赖发展工业来振兴城市经济的道路已变得越来越困难,黄石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经济停滞不前。在湖北全省地位也从前列退至中下游水平,失去了原有优势地位。 2 旅游产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 2.1发展现状与发展评估 近年来,由于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黄石市根据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和黄石“四城同创”的要求,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重点来抓,相继完成了许多市政重点工程。这一做法在大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不仅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本身也融入了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干流下段南岸是长江中游首批开放城市,黄石不仅有着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中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诸多美誉。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成果辉煌灿烂,旅游资源也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黄石大冶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探讨

黄石大冶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探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筹区域发展,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需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十二五”时期黄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转型发展目标的实现。 黄石从大冶分离发展而来的,经过五十余年相对独立的发展,黄石已经成长为湖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大冶市借助矿冶经济近几年发展迅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而今黄石大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城区出现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态势。这种趋势既是区域一体化必然,也是两地城市规划不断对接的结果。 1、黄石大冶一体化符合全省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得到国家肯定 2000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全省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襄樊、宜昌为顶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壮大黄石、襄樊、宜昌的城市规模,其中最有效的工作就是实施强强联合,拓展三大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三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增强三大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2001年,国务院批准襄阳县、宜昌县并入两大城市,合并后两大城市的面积大大扩展, (附:宜昌县,于2001年7月并入宜昌市城区,名夷陵区。“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坐落在区内。2001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93号)撤销襄阳县,设立襄樊市襄阳区,同时对襄阳区、樊城区的区划进行部分调整)。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65种之多,大小矿床273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42种。铁矿石储量3.5亿吨,是全国10大铁矿生产县(市)之一;铜矿石550万吨,名列全国6大铜矿石生产基地之一;黄金122吨,白银750万吨,储量居全省之冠;煤矿1.32亿吨,跻身全国重点煤矿生产县(市)之列;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大冶的铁矿,大体上可分为金山店、灵乡、陈贵等铁矿区;大冶的铜矿,大体上可分为铜录山、龙角山、铜山口等铜矿区;煤矿主要分布在还得桥、保安等煤矿区;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还地桥、保安、金山店、金湖、陈贵、灵乡等地;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大萁铺等地。探明储量大的非金属矿还有方解石和膨润土,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等地,膨润土分布在灵乡、陈贵、保安等地。大冶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品味高,储量大,国家重点冶金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的主要矿山均在大冶境内。 1、还地桥镇 还地桥镇素有“煤铁之都”、“建材基地”之称,已勘明的矿产品种达20余种。全镇境内煤田遍布五分之三的村组,以柴煤为主,量大质优。铁矿石类型多,分布面较广、品位高。石灰石、白长石、方解石、花岗石、大理石等。 该镇煤炭储量为大冶之冠,储量约6000万吨。铁的润藏量已初步探明储量为850万吨。铁矿石种类多,分布面较广,绝大部分分布

在铁贺线以北的地方,有沙子垴、分伙山、太平山、鸡墩包、艾家庄、罗家庄等处。主要是磁铁矿、此为假磁铁矿、伴生有硫、磷、硅、砷等矿。硫矿储藏量约600万吨。石灰石矿分布于屏峰山、秀山、陈家山、桂树、西野山、银山等处,总储量约15亿吨。白云石矿分布于大井村的陈家山、西野山等处。土红矿分布于大山垴,陶瓷粘土。 2、保安镇 保安镇辖区内以探明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6种,其中铁储量300万吨,平均品位在43%;工业用烟煤储量14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卡至6500卡;膨润土储量1900万吨,蒙脱石含量≥66%;高岭土储量1000万吨,含氯化硅68%;沸石储量近600万吨;石灰石储量75亿吨以上,碳酸钙≥54.6%。主要资源中得膨润土储量占全市第一位,石灰石、沸石矿等资源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3、金山店镇 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之称。中央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武钢金山店铁矿就坐落在镇区腹地。除武钢金山店铁矿红线区划内的矿产种类外,分布其他各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10余种,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硫铁矿,其中铁矿石储量为3200万吨,硫铁矿储量120万吨;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黑曜岩、辉绿岩、膨润土、石膏,其中石灰石储量10000万吨,白云石储量400万吨,黑曜岩储量800万吨,辉绿岩储量800万吨,膨润土储量500万吨,石膏储量1536万吨;燃料矿产有烟煤,探明储量达450万吨。

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八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编制的依据 (1) (二)指导思想 (1) (三)基本原则 (2) (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3) 二、规划背景 (4) (一)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4)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三)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12) (四)社会经济背景 (14) 三、规划目标 (15) (一)总体目标 (15) (二)2016—2020年规划目标 (15) (三)2021—2025展望期目标 (19)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20)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20)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20) (三)矿产资源勘查 (22)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8) 五、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32) (一)调控开采总量 (32)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3)

(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40) (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42) 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4)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5)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7) (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7) 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8)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布局 (48)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1)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3) 八、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 (一)完善规划体系 (56) (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56) (三)推进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实施 (58) (四)加强规划基础建设 (58)

【城市规划】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1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3.2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不得超过附表2的规定。 3.3建筑基地面积不大于2公顷的成片开发区,应先确定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容量控制的前提下,区内各地块的建筑容量可参照本规定附表2的规定调整。 3.4建筑基地面积小于或等于2公顷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设计中已确定的,应按已批准的规划执行(规划包括控规、详规、城市设计及总平面设计等)。尚无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设计的,其建筑容量控制安附表2执行。 3.5附表2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的划分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3.6对未列入附表2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2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3.7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的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4.1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防震、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4.2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市建筑用地的实际情况,多层及低层条式居住建筑(长度)24米)的间距符合下列规定: 一、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两建筑物之间的夹角<30度)时的间距: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倍,新区不小于1.15倍。 不平行的建筑以最窄处为准(下同)。 二、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60度<两建筑物夹角<90度)的间距:不小于东南侧建筑高度的0.4---0.5倍,且最小值为9米。 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宽度必须小于等于15米,山墙宽度大于15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三、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非平行也非垂直(指30度<两建筑夹角<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南侧(或较高)建筑高度:旧区0.7倍,最小值8米,新区0.8倍,最小值10米。 4.3多层或低层点式建筑(长度<24米)遮挡居住建筑时,其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长高比小于等于1的其间距不小于0.9H。 二、当长高比在1.0---2.0之间的其间距不小于1.0H。 三、当长高比大于2.0的按条式建筑间距规定执行。 4.4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应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

湖北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湖北省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勘查(鄂西片,2018年度)编制说明 鄂西片区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勘查(鄂西片)工作主要职责任务:开展宜昌~神农架~荆门一带经常性成矿区划工作,围绕本区优势矿产以及找矿突破的需要,进行资料二次开发、找矿前期项目调研、靶区筛选;与扶贫工作结合,与中央事权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以及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衔接,开展日常选区选点、立项论证以及重要的专题研究工作。 (一)总体目标任务: 在分析研究片区内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集精准扶贫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片区主攻矿种及其勘查布局和工作部署,加大紧缺矿产、新兴产业矿产、扶贫开发矿产勘查力度;以先进成矿理论为指导,以新的思路、用新的观念开展成矿区划,依据最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进一步深化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Ⅴ级成矿远景区,圈定Ⅵ级找矿靶区;利用矿产资源区划指标体系,开展专项区划、选区、选点研究,圈定一批新的找矿远景区,提交一批具工作价值的找矿靶区,为指导和部署片区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地质科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加强省、市、县三轮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研究,并搞好规划与项目衔接。

(二)项目起止时间:2018年1月-12月。 (三)项目工作经费:80万元。 及方法 (一)总体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思路 (1)以成矿专属性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成矿作用为主线,深入研究片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综合地、物、化、遥、矿等找矿信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矿产资源区划,不断完善和充实Ⅴ级成矿远景区和Ⅵ级找矿靶区。 (2)工作原则:全面区划,确保重点矿种,兼顾优势矿种,区域展开,重点突破。重点区划矿种基本符合片区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实际情况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客观需要。 (3)以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对潜在优势资源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对有望取得找矿新发现的成矿区开展调研,对有望获得找矿重大进展的找矿靶区(优选点)进行矿产前期勘查。 (4)继续加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矿产地质找矿工作,进一步加大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成矿区划力度;力争重要矿产找矿有新进展,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找矿有新发现。 (5)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超前谋划。战略性新材料大多是通过对传统不太重视的非大宗资源新型功能开发而获得的新材料。区划可为战略性新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发布部门:规划处发布人:发布时间: 2011-11-16 14:21:22 浏览次数:8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矿产资源概况 (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2)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4) (四)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5)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规划原则 (7) (三)规划目标 (8)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1) (二)矿产资源勘查 (12) (三)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 (14)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15) (二)有序集约开发矿产资源 (16) (三)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和开采规划区块 (16)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8) (五)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9) (六)矿产资源保护 (19) 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20 (一)矿业经济空间布局 (20) (二)矿业经济结构调整 (21)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2) (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22)

(三)积极推进矿山土地复垦 (22)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23) (五)实施重点工程 (23)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4 (一)推进规划的法制建设 (24) (二)完善规划的管理体系 (24)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25)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 (25) (五)推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26)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在中国矿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上承殷商春秋战国,下启两汉唐宋元明清。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铸就了黄石成为中国具有工业文明特殊职能的历史文化名 城。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矿冶历史光辉灿烂。黄石已发现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77种。其中,硅灰石储量居中国第一。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矿冶文化是黄石城市之魂,矿冶文化的元素已经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入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国矿冶历史文化名城——黄石》一书,就很好地反映了黄石概貌、矿冶历史遗迹、矿冶工业文明、矿冶历史文化、矿冶地名与名人、历史名胜,意在弘扬矿冶文化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和创造热情,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黄石实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把黄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生态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庆典活动于2010.8.21-23日举行。 是为了更好地向国内外来宾宣传推介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为了以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响应党中央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一)黄石的历史地位重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黄石。进入80年代,黄石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90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黄石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2007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黄石的区位优势明显。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导则

黄石市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技术导则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 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导则制定背景及依据 第二条导则生效日期、执行主体与解释权 第三条黄石市色彩规划总体目标 第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适用范围 第二章名词解释 第五条色彩三属性与色调 第六条建筑物外立面色彩类型与比例划分 第七条建筑色彩调和法则 第八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十大方针 第九条黄石市城市标识色 第十条城市色彩主旋律 第十一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区域划分 第十二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八大控制体系 第十三条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控制与分段控制 第三章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具体应用 第十四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系统的控制层次与实施步骤 第十五条黄石市建筑色彩规划实施建议 第十六条各色谱色彩与实际建筑涂料、建材色彩间对应统一标准与实操方法第四章相关色彩规划控制与引导 第十七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底部色彩控制

第十八条黄石市道路两厢建筑外立面色彩连续性控制 第十九条建筑外立面色彩分部与分段控制及引导 第二十条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管控 第二十一条建筑外立面玻璃与金属色彩控制 第二十二条沿街建筑与街区内部建筑色彩控制 第二十三条构筑物色彩控制 第二十四条街具小品色彩控制 第二十五条地面铺装色彩控制 第二十六条新兴建筑材料的色彩控制 附图一黄石市总体规划图 附图二城市色彩总谱 附图三黄石市建筑外立面色彩比例与配色调和法则 附图四黄石市城市色彩八大分区图 附图五色彩控制体系——清、厚、史、新 附图六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清、厚 附图七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史、新 附图八色彩控制体系——雅、产、港、田 附图九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雅、产 附图十城市色彩分区色谱选取范围——港、田 附图十一街具小品色彩规划示意图 黄石市城市色彩控制技术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塑造统一有序、特色鲜明、山水交融、新兴时尚,兼具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印象的黄石,

黄石旅游业情况简介

黄石旅游情况汇报 一、旅游资源情况 黄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资源类型多样,对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在全国八大主类、15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我市具备七大主类(除天象气候景观)、79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其中古迹及建筑类资源种类多,占全国类型的65.6%,古迹及建筑类资源是黄石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总体看,我市旅游资源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矿冶文化旅游资源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青铜是湖北三大世界级旅游品牌之一:一江、两山、青铜),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据统计,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4大类,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不含延伸加工)达4000余亿元以上。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让我们黄石享有了“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这也是新中国刚一诞生就在我们这里设立省辖市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黄石的历史就是一部工业发展史。我们的大冶市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黄石港区有五十年代曾被毛泽东誉为“远东第一”的华新水泥厂旧址;西塞山区有全国十大特钢基地之一的湖北新冶特钢里面的栈桥、高炉等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和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黄石源华煤矿;铁山区有亚洲第一“矿冶大峡谷”的大冶铁矿东露采天坑遗址。这“五大工业遗址”中前三个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密集于一个城市的1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包含着多种矿冶技术,其完整性、先进性在全国唯一、世界罕见,市政府已将以上四处工业遗产打包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并已列为申遗预备名单,并且是名单中唯一一处工业遗产项目。自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开始,黄石地区诞生了一大批钢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黄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试行本) 报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 第三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四章建筑容量 第五章建筑间距与退让 第六章公共设施 第七章城市绿地、景观和文化保护规划 第八章道路交通工程 第九章市政工程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一章管线综合工程 第十二章附则、其它 附录 A建筑间距的计算 B建筑高度的计算 C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 D沿路一般建筑高度控制 E居住建筑间距图示 F干道交叉口建筑红线退让范围(示意) G名称解释 H本标准用词说明

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试行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开发区、城市托管区、城市共建区、工业园区各项建设工程。大冶市、阳新县城市规划区可以参照执行。其他区域参照国家、省市相应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本规定中有关具体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指导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规划编制管理中使用的勘察测量资料必须采用国家统一高程系统和黄石统一座标系统。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 第五条本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括法定规划和非法定规划两个系列。法定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含近期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非法定规划包括概念规划、基础研究等。 城市设计的编制应贯穿于法定规划的各个层次,法定规划应体现城市设计的原则与思想。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彰显黄石滨江环湖依山特点和历史文化城市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编制城市规划必须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等必要的基础资料。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应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包括综合交通、历史文化保护、绿地、供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邮政、抗震、防灾、环卫、教育、公交、物流及社会公共设施等等)、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层次各项专业规划之间应相互衔接,避免互相矛盾。 重要规划项目编制前,编制管理部门应下达规划编制任务书。编制过程中应分别进行社会公示、专家评审、部门审核等程序,最后完成审批和备案。 各级风景区规划应与城乡总体规划相协调并依据国家规范单独组织编制。 第八条各层次城市规划的编制深度,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省市相关技术规定。 专业规划应由规划主管部门会同专业主管部门联合编制并依法审批。 第九条城市规划编制成果应包括数据文件和纸质文件各项内容(规划文本、图件、说明书和附件),成果中对社会公示、专家评审、部门审核相关意见的采纳与否应予以说明解释。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定期由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评估,确定下一轮修改和完善意见。 第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按照《黄石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或开发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编制成果按照《黄石市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执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 -2010)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1 住宅(T01)、商业(T02)、服务(T03)、办公(T04)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的取值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住宅、商业、服务、办公类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取值范围表 城市和镇人口规模(万人)项目位置建设项目新增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住宅类项目商业、服务、办公类项目 100~200 城市中心区2~5 1~2 其他地区3~8 2~5 <100 - 2~8 1~5 注: 1人口规模是指正在执行的城市和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 2 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有建筑设计方案时按总建筑面积计算,无建筑设计方案时按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doc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 发文单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7-12-3 执行日期:1997-12-3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条为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保护国家矿产资源、保障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地质矿产部门或者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有关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协助同级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维护和巩固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秩序.保障矿区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 省地质矿产部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省矿产资源地区开发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五条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申请。经批准取得采矿权,并办理登记成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的制度。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 第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在项目立项前应当持经批准的矿产勘查报告或者相应的地质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 已建矿山企业开办新项目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七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办理矿山建设项目立项和企业设立手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区范围保留期:大型矿山为三年,中型矿山为二年。小型矿山为一年。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可在期满前三个月内向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保留期延长不得超过一年。 采矿权申请人逾期不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视为自动放弃。 第八条采矿权申请人应持下列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一)申请登记书和经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划定的矿区范围图; (二)与其申请开采的矿种和开采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设备的证明文件;

湖北矿产资源分布

湖北矿产资源分布

作者: 日期: 湖北的地矿资源 湖北省已发现矿产143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 8种(含亚

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40种、非金属矿产51种、地下水及矿泉水各1种。其中有铁、铜、磷、石膏、石灰石、芒硝、岩盐等5 6种矿产资源储量列居全国前十位。已探明储量矿床(区)80:L 个(矿产地1406处),包括大型矿床9 5个,中型矿床225个,小型矿床481个。 湖北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地区集中分布铁、铜、金、银、铝、铝、钻等矿产;鄂中埋藏有石油、岩盐、石膏、芒硝、漠、碘、硼、轨、锂、锂等矿产;鄂西南主要分布磷、硫、铁、煤等矿产;鄂西北的银、金、机、稀土矿产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缺煤、少油、乏气;铝、铅、锌、铝、锡、铠、锤资源前景不容乐观,钳族金属、钾盐、锯铁矿资源严重短缺。二种类 有铁、钛、铜、锤、银、磷、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石灰石、耐火粘土、膨润土、岩盐、磷、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砂岩、化肥用白岩、建筑用花岗石及碘、漠、硼、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 三?矿产分布 1?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江汉油田、建南气田。

地热:有33个县、市中分布有温泉和地热田6 9处,主要分布在咸宁、黄石、英山、应城、京山、洪湖、神农架等地,地热流体温度在25。C 至 72.5O C 之间。 铀矿:房县土城(为军事禁区) 煤(含石煤):主要分布在黄石、咸宁、恩施、远安和当阳等40个县市区。主要煤田(含煤区)有大冶含煤区、蒲圻含煤区、松宜煤田、稅归煤田及长阳含煤区等。 2?金属矿产资源 铁矿:鄂州程潮铁矿、大冶铁矿,大冶金山店铁矿,大冶李万隆、鄂州 磨石山铁矿;鄂西高磷赤铁矿 铜矿:大冶市铜录山铜铁矿、铜山口铜矿、阳新县丰山铜矿等 金矿:湖北三金铜公司的桃花嘴金矿、鸡笼山金矿、鸡冠嘴金矿、 嘉鱼蛇屋山金矿 银矿:竹山银洞沟银矿、兴山白果园银机矿、神农架林区冰洞山银 矿等 3.非金属矿产资源 磷矿:宜昌、荆襄、黄麦岭和保康(白竹矿区除外)四大磷矿,宜 昌晓峰、保康白竹、鶴峰走马坪和神农架资源新区磷矿 宝玉石矿:员0县,员0西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 大理石矿:黄石 盐矿:潜江、应城盐矿 重晶石、萤石:柳林重晶石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