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非常完整)

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非常完整)

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非常完整)
高支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非常完整)

模板体系设计计算书

结构类型:框架;建筑高度:42.8m;

(一)超高支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1)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5;纵距(m):1.05;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16.48;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kN/m3):25.1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施工集中荷载(KN):2.5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10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7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Ф48×3.5;

4.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10;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

(mm2):397.600;

楼板的计算长度(m):4.00;施工平均温度(℃):20.000;

楼板的计算宽度(m):4.40;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5.00×1.80×1.80/6 = 56.70cm3;

I = 105.00×1.80×1.80×1.80/12 = 51.03cm4;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面板计算简图1

1.荷载计算

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500kN/m2;

120mm厚新浇砼标准值24.000×0.120=2.88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00×0.120=0.132 kN/m2;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4.000 kN/m2及跨中集中荷载2.5kN考虑两种情况分别作用;

(布料机上料活荷载标准值:4kN/m2)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q1=0.9×[1.2×(500+2880+132)+1.4×4000]×1.05

=9275 N/m

q1=0.9×[1.35×(500+2880+132)+1.4×0.7×4000]×1.05

=8185 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1=9275 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q2=0.9×1.2×500×1.05=567 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0.9×1.4×2500=3150 N

2.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3.00N/mm2;

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

M = 0.100×9275×0.300×0.300=83.48N·m 以施工集中荷载进行验算:

P

面板计算简图2

M = 0.100×567×0.300×0.300+0.175×3150×

0.300=170.478N.m

施工均布荷载与施工集中荷载二者取较大值:M=170.478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170.478×

1000/56700=3.007N/mm2

截面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9275×0.300=1669.5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669.5/(2×1050.000×

18.000)=0.132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677×3.512×3004/(100×6000×510300)=0.06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按模板面板荷载计算;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4.000 kN/m2及跨中集中荷载2.5kN考虑两种情况分别作用;

(布料机上料活荷载标准值:4kN/m2)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q1=0.9×[1.2×(500+2880+132)+1.4×4000]×0.3

=2650 N/m2

q1=0.9×[1.35×(500+2880+132)+1.4×0.7×4000]×0.3

=2339 N/m2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1=2650 N/m2作为支撑方木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支撑方木自重线荷载设计值q2=0.9×1.2×500×

0.3=162 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P=0.9×1.4×2500=3150 N

方木楞计算简图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验算分两种情况,一种以施工均布荷载计算,一种以施工集中荷载组合计算(集中荷载2.5KN),计算公式如下: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最大弯矩M = 0.1ql2=0.1×2650×1.05×

1.05=29

2.16N.m

最大剪力Q=0.617×1.050×2650=1716.8kN

最大支座力N=1.2×1.050×2650=3339kN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最大弯矩M = 0.1q2l2+0.175Pl=0.1×162×1.05×

1.05+0.175×3150×1.05=596.67N.m

最大剪力Q=0.617×1.050×162+0.5×3150=1680.0kN

最大支座力N=1.2×1.050×162+0.575×3150=2015.4kN 弯矩取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较大值,即取集中荷载作用力计算;

2.木方的计算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7.00×7.00×7.00/6 = 57.17cm3;

I = 7.00×7.00×7.00×7.00/12 = 200.08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596.67×103/57166.7=10.437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716.8/(2×70×70)=0.52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最大变形v =0.677×3.152×10504/(100×10000.00×2000833.4)=1.296mm

最大允许挠度*ν+=1050/ 250=4.2 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250,满足要求!

四、托梁材料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Ф48×3;

W=10.16 cm3;

I=21.56 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092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 = 1.151 kN·m ;

最大变形Vmax = 1.979 mm ;

最大支座力Qmax = 11.993 kN ;

最大应力σ= 1150849.729/10160 = 113.273 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13.273 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1.979mm 小于1050/150与10 mm,满足要

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678×16.48 = 2.765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0.3。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5×1.05×1.05 = 0.551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12×1.05×1.05 = 3.321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 = NG1+NG2+NG3 = 6.637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 1.0 ×1.05×1.05 = 1.103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设计值组合一

N = 0.9×(1.2×NG + 1.4×NQ )= 8.558 kN;

设计值组合二

N = 0.9×(1.35×NG + 1.4×0.7×NQ ) = 9.037 kN;

根据上述比较,采用组合二为设计验算依据。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f]

其中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9.037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m);

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结果最不利值:

顶部立杆段:l0 = kμ1(h+2a);

非顶部立杆段:l0 = kμ2h;

k---- 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扣件式规范》表

5.4.6采用:K=1.217;

h---- 步距:h=1.5m;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2 m;

μ1、μ2 ---- 考虑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普通型构造按《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C-2、C-4采用:

μ1=1.649,μ2=2.089

立杆的计算长度计算结果最不利值:

顶部立杆段:l0 = 1.217×1.649×(1.5+2×0.2)=3.813m;

非顶部立杆段:l0 = 1.217×2.089×1.5=3.813m;

取l0 =3.813m

Lo/i=3813/15.8=241

由长细比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126;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9037/(0.126×489) = 146.67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46.67N/mm2 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 N/mm2,满足要求!

(2)250mmX700mm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梁段6L23(9)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0.25;梁截面高度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2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15;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0.80;梁两侧立杆间距(m):1.15;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5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6.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云南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2.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fv(N/mm2):1.5;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7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70.0;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200.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3;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6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mm,500mm;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48.00;壁厚(mm):3.5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mm):70.00;高度(mm):70.00;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得

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 50.994 kN/m2、16.800 kN/m2,取较小值16.8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次楞的根数为3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 =M/W < [f]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1.8×1.8/6=27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M = 0.125ql2

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6.8=10.0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5×4=2.8kN/m;

计算跨度: l = (700-120)/(3-1)= 290mm;

面板的最大弯矩M= 0.125×(10.08+2.8)×[(700-120)/(3-1)]2 =

1.35×105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25ql=1.25×(10.080+2.800)×[(700-120)/(3-1)]/1000=4.669 kN;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35×105 /

2.70×104=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 =5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 = 0.521ql4/(100EI)≤*ν+=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 = q1= 10.08N/mm;

l--计算跨度: l = [(700-120)/(3-1)]=29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1.8×1.8×1.8/12=24.3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521×10.08×[(700-120)/(3-1)]4/(100×6000×2.43×105) = 0.255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 = l/250 =*(700-120)/(3-1)]/250 =

1.1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55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16mm,满足要求!

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1.次楞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4.669/0.500= 9.338kN/m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70mm,高度7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 = 1×7×7×7/6 = 57.17cm3;

I = 1×7×7×7×7/12 = 200.08cm4;

E = 10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 = 0.233 kN·m,最大支座反力R= 5.136 kN,最大变形ν= 0.201 mm

(1)次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σ = M/W<*f+

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 = 2.33×105/5.72×104 = 4.1 N/mm2;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

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 = 4.1 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次楞的挠度验算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500/400=1.25mm;

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01mm 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

2.主楞计算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5.136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078=10.16cm3;

I = 2×12.187=24.37cm4;

E = 206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 0.449 kN·m,最大支座反力R= 5.682 kN,最大变形ν= 0.139 mm

(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f+

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4.49×105/1.02×104 = 44.2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

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 =44.2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主楞的挠度验算

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模板

枣庄学院第一届结构设计大赛第九组作品设计计算书 学校名称:枣庄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蒋文忠吴少波杨广晓黎斌邵淑营 指导教师:高志飞张秀丽 二〇一四年五月

理论分析计算书目录 一、设计说明 (3) 1、方案构思 (3) 2、结构选型 (4) 3、结构特色 (4) 二、方案设计 (5) 1、设计基本假定 (5) 2、模型结构图 (5) 3、节点详图 (5) 4、主要构件材料表及结构预计重量 (5) 三、结构设计计算 (6) 1、静力分析 (6) 2、内力分析 (6) 3、承载力及位移计算 (7) 四、结构分析总结 (8)

一、设计说明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制作的材料抗压特性,冲击荷载形式和静力加载大小要求等方面出发,结合节省材料,经济美观,承载力强等特点,采用比赛提供的木材细杆和木板,502胶水味粘结剂精心设计制作了结构模型。 1、方案构思 模型主要承受竖直静荷载,竖直静荷载较容易满足。 (1)本结构主要构思是想利用腹杆的轴力来抵抗荷载的作用 (2)设计的总原则是:尽可能的利用竖向支撑的腹杆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而在柱子之间辅以细杆来稳定结构,并利用木材的抗拉性能,及抗压性能来抵抗荷载的作 2、结构选型 由于梯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在平面上容易找平,我们选择梯形为主体结构框架,桁架受力均匀简单,仅受轴力,便于木材性能的发挥。 2.1结构外形 结构上平面为跨度为900mm的等边三角形,内部采用空间桁架结构加强稳定性。 2.2材料截面选择

主体下弦杆截面为四根8*6的杆件粘接而成,两边的两个侧杆截面为5*3的杆件,保证抗压的同时减轻材料的质量。上弦杆为截面为四个5*3的杆件,两侧腹杆为两个截面8*6的杆件,中间三个腹杆为截面5*3的杆件。 2.3节点设计 主体框架结构相交的节点由于杆的倾斜在加静载时会引起较大的剪力,在连接时用小木片填充密实,再用水平短木条相连使木条在下面顶住节点上部斜梁,在加载处节点贴上薄木片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来增大节点强度,从而在结构受力计算时一些节点模拟成刚节点。 3、结构特色 这个结构是在我们制作结构对结构进行试验的多次循环反复而后的出来的结构,它凝聚了所有的试验所得的经验。 它的优点: (1)从结构的外形上看,我们选择梯形作为主体形状,受力均匀,加载方便,上宽下窄,形状渐随着高度逐渐变化,有活力。 (2)根据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建立的模型分析,可得出结构位移最大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改造出变截面柱,成为我们结构一大特色。 (3)斜梁相交时,用胶水加固,这大大提高了斜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4)结构有效的节约了材料,采用合适的杆加固,经济适用。 (5)结构模仿实际工程,采用腰梁,增强抗震性和稳定性。 (6)根据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建立的模型分析结果,我们加强顶部和支座强度。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1.1.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7层宾馆,首层层高为 4.5m,二至七层层高均为3.6m,考虑通风和采光要求,采用了南北朝向。设计室内外高差为 0.45m,设置了3级台阶作为室内外的连接。 1.2.平面设计 本宾馆由客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组成。设计时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尽量做到符合现代化宾馆的要求。 (1)使用部分设计 1.客房:客房是本设计的主体,占据了本设计绝大部分的建筑面积。考虑到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故将宾馆南北朝向,东西布置。 2.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人流分散的交通枢纽,对于宾馆而言,门厅要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给人舒适的第一感觉,因此,门厅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形象。 (2)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廊连接各个客房、楼梯和门厅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本设计中走廊宽度为2.4m。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本方案中设有三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为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本宾馆设置了两部电梯。 (3)平面组合设计 该宾馆采用内廊式,由于本建筑的特殊功能,各个客房与服务台都需要有必要的联系。 1.3.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宾馆对采光的要求,立面布置了很多

推拉式玻璃窗,样式新颖。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乳白色的外墙,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一改过去的沉闷和死板,使旅客可以轻松自在的在宾馆休息与生活。 1.4.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窗台高9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排水坡度为2%,结构找坡。 为了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中采用了两部电梯,满足各分区消防和交通联系的要求。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使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设计院通用工作表格全套

附一: 关于图纸修改的统一规定 一、已出图归档的图纸需要做修改、增补时,都应填 写A4大小统一规格的“设计修改通知单”,应填写序号、修改日期和所属专业,并写明修改原因、因甲方原因需修改的须清单确认书面文件 (1)甲方要求(2)现状问题(3)图纸变动、修改内容以及涉及被修改的有关图纸的图别、图号。 二、已出图归档的图纸需要做修改、增补时,可采用 下列三种方式进行并应做好相应的标识。 1.直接在“设计修改通知单”上填写方式 当设计人对图纸做较少修改时,可直接采用A4大小统一规格格式的“设计修改通知单”。“设计修改通知单”以文件表达为主,此时修改图和“设计修改通知单”合在同一张底图上。“设计修

改通知单”应填写序号、修改日期和所属专业并写明修改原因、修改内容以及涉及被修改的有关图纸的图名、图号。 2.重绘制底图 当图纸做较多修改时,可采用重绘底图方式进行。局部修改的地方应做彩云状标记,并在图签栏上加注修改日期及内容,底图的版次应作相应修改。设计人应用文字形式同时填写“设计修改通知单”通知顾客/业主或相关单位。 3、插入图纸方式 当有内容需要增加补充,涉及的相关图纸继续有效、且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修改增补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插入图纸的方式进行。与原图纸无关的补充图纸一般按顺序排列在已出图纸之后。 设计人应同时用文字形式填写“设计修改通知单”通知顾客/业主或相关单位

三、修改、插入、删除、补充图纸的图号标识。 通知单——“设计修改通知单”应分别按专业排列顺序号,通知单的类别及序号可简称“景修—3”“结修—3”等。 修改—— 重绘底图产生的新图应采用A、B、C等顺序的版次标识。如:景施—18修改后被景施—18A替代,在景施—18A的图纸中必须加注“原景施—18作废。” “设计修改通知单”重绘时也按此条办法标识,如“景修—3”修改后被“景修—3A”代替,在“建修—3A”的图纸“说明”中必须加注“原景修—3作废”。 插入—— 需要在原先图号中“插入增补”产生的新图纸,应采用加注第二层注脚的方式加以标识,如需在景施—18与景施—19中间插入补绘三张图纸,应标“景施—18.1” 、“景施—18.2” 、 “景施—18.3。” 删除——删除的图纸应在更新的“图纸目录”中添注文字说明。如“景施—18图纸已删除,无此图。”其余图号均可不变。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 齐家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墙模板的总计算高度(m):H=3.00;模板在高度方向分 2 段进行设计计算。 第1段(墙底至墙身高度1.50米位置;分段高度为1.50米):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1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450; 主楞间距(mm):45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45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2.50;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4.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1.5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模板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设计资料和结构布置 ---------------------------------1 1. 铺板设计 1.1 初选铺板截面----------------------------- 2 1.2 板的加劲肋设计---------------------------- 3 1.3 荷载计算------------------------------- 4 3. 次梁设计 3.1 计算简图-------------------------------- 5 3.2 初选次梁截面----------------------------- 5 3.3 内力计算------------------------------- 6 3.4 截面设计------------------------------- 6 4. 主梁设计 4.1 计算简图 --------------------------------- 7 4.2 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 7 5. 主梁内力计算 5.1 荷载计算------------------------------- 9 5.2 截面设计------------------------------- 9 6. 主梁稳定计算 6.1 内力设计 --------------------------------- 11 6.2 挠度验算 --------------------------------- 13 6.3 翼缘与腹板的连接 ---------------------------- 13 7 主梁加劲肋计算 7.1 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 14 7.2 连接螺栓计算----------------------------- 14 7.3 加劲肋与主梁角焊缝 -------------------------- 15 7.4 连接板的厚度 -------------------------------15 7.5 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15 8. 钢柱设计 8.1 截面尺寸初选----------------------------- 16 8.2 整体稳定计算----------------------------- 16 8.3 局部稳定计算 -------------------------------17 8.4 刚度计算------------------------------- 17 8.5 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 18 9. 柱脚设计 9.1 底板面积 --------------------------------- 21 9.2 底板厚度------------------------------- 21 9.3 螺栓直径 --------------------------------- 21 10. 楼梯设计 10.1 楼梯布置------------------------------ 22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建筑概况 1、设计题目:++++++++++++ 2、建筑面积:6500㎡ 3、建筑总高度:19.650m(室外地坪算起) 4、建筑层数:六层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二、工程概况: 该旅馆为五层钢筋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6500m2,建筑物平面为V字形。走廊宽度2.4m,标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45m,其它轴网尺寸等详见平面简图。 三、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本地区基本风压 0.40kN/㎡,基本雪压0.35kN/㎡(按你设计的城市查荷载规范) 2、抗震烈度: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1g(按你设计的城市查抗震规范) 3、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M;(按你设计的城市查地基设计规范)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任务书如无,可按此) 场地土层一览表(标准值)(可按此选用)

注:1)地下稳定水位居地坪-6m以下; 2)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4、屋面做法: 防水层:二毡三油或三毡四油 结合层:冷底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保温层:水泥石保温层(200mm厚)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结构层:100mm厚钢筋砼屋面板 板底抹灰:粉底15mm厚 5、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或铺地砖 120㎜厚现浇砼板(或按你设计的楼板厚度) 粉底(或吊顶)15mm厚 6、材料 梁、柱、板统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PB335,箍筋采用HPB235,板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四、建筑要求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抗震等级为3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五、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2、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Ⅱ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三个(按设计),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因该为旅馆的总高度超过21m属多层建筑,因而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规定,楼梯间应采用封闭式,防止烟火侵袭。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六、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1.建筑设计 1.1.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0002m,层数为8层,底层层高3m,余层层高3m。本建筑位于城市主干道南侧,交通便利。绿化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考虑到场地面积较大,故可设大面积绿地,花坛等,在建筑物两向可布置一些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改善日晒环境,并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 1.2.平面设计 本建筑布局应紧凑,平面组合符合柱网规格要求,符合建筑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的要求。 1.3.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建筑物的体量大小、体型组合、里面及细部处理等。本建筑立面简洁大方,给人以庄严、挺拔、明朗、轻快、朴素、大方、亲切的印象。 1.4.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中房间的形状除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考虑结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长方形的剖面形状规整、简洁、有利于梁板式结构布置,同时施工也比较简单。即使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也宜优先考虑采用矩形剖面。

1.5. 设计资料 1.5.1. 工程名称 明珠花园8层框架住宅楼毕业设计 1.5. 2. 设计数据 某房地产开发一栋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0m ,楼层层高3.0m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风向:地区主导风为西北风。 风荷载:基本风压0.45a KP ,基本雪压0.35a KP 。 地基承载力:从上至下,填土层:厚度0.8m ,重度16/KN m γ=,地其承载力90ak a f kp =; 粉质粘土层:厚度0.8m ,重度19/KN m γ=,地基承载力140ak a f kp =; 粉土层:厚度0.7m ,重度18/KN m γ=,地基承载力130ak a f kp =; 中沙层:厚度0.5m ,重度17/KN m γ=,地基承载力150ak a f kp =; 精密卵石层:厚度3.1m ,重度20/KN m γ=,地基承载力300ak a f kp =. 地下水位标高-4.0m 。 1.5.3. 施工说明 (1)楼面采用水磨石楼面 10厚水磨石楼面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0厚水泥砂浆抹底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资料和结构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铺板设计 1.1初选铺板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2板的加劲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次梁设计 3.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2初选次梁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3内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4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主梁设计 4.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2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主梁内力计算 5.1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2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主梁稳定计算 6.1内力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6.2挠度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6.3翼缘与腹板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7主梁加劲肋计算 7.1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2连接螺栓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3加劲肋与主梁角焊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4连接板的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5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8.钢柱设计 8.1截面尺寸初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2整体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3局部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4刚度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5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9.柱脚设计 9.1底板面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2底板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3螺栓直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0.楼梯设计 10.1楼梯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上海某设计院高层计算书

第册/ 共册本册共页 计算书 CALCULATION DOCUMENT 工程名称:XXXX花园二期 工程编号:A-1-13 项目名称:13号楼 设计阶段:施工图 设计专业:结构 计算人: 校对人:

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 三. 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提供的《仁恒河滨花园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及补充资料 四.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kN/㎡) 五.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 (一)楼面荷载 ·首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25kN/m2 厨房、普通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35kN/m2 带采暖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20x0.13=2.6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6.85kN/m2 门厅、电梯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65kN/m2 ·标准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 110厚砼板 2.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天津模板设计方案-计算书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配料楼工程(包括FC1廊道、混合料转卸楼、FC2廊道),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北围堤路炼油厂西侧天津耀皮玻璃有限公司厂区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2576 m2,檐高37.85m。钢砼独立基础,埋深约为-6.5 m。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0.00高程 3.85m,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上海三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 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支设材料选定 针对工程质量要求及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美观,在材料上选用了18mm九合木胶板作为梁、柱、墙、板的模板,木档采用6×8cm松木方料,支架全部采用φ48-A3钢管。 三、模板安拆施工 A.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a.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b.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c.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d.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e.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f.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B.模板支设 1、地下室底板、承台、地梁 ①底板下翻,地梁及承台侧模全部采用砖胎模,为增强基坑边坡强度及稳定性,基槽土方开挖后,由施工员进行放线。外围梁的侧胎模厚为240mm,M5水泥砂浆砌筑。砌体砂浆饱满,以防止基坑外出现的渗水。

结构设计大赛计算书模板

第1组 设计说明 作品名称龙骨桥 作品重量342g

建筑方案说明 1、建筑材料 A0绘图纸两张、200ml白乳胶、线。在实际制作中常常在白纸之间刷上胶,故所用的材料实际上是纸胶复合材料。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参考资料可知:纸胶复合材料受拉时呈现线弹性和脆性,受拉弹性模量为E t=2492.2 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 t=32.91N/ mm2;不失稳的情况下纸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E c=7.18 N/mm2,是理想的弹塑性材料,受压弹性模量为f c=831.89 N/mm2。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 t是抗压强度设计值f c的4倍多,可见纸的受拉性能比受压性能好的多。 2、建筑工程 我们利用纸胶的抗拉、抗压和抗弯性能,及绳子的抗拉强度高而无刚度特点,用纸胶构件和绳子搭制一座跨度1040mm,桥宽190mm 的纸桥。通过最合理的结构设计,构件尺寸设计和最优的构件组装方法,以达到在用料最省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通过更大的荷载,使荷质比达值最大,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的选型 按设计要求,小车的速度较慢,故可以不考虑荷载的动态效应,即把每一时刻的荷载都当作静荷载处 理。小车从杆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内应 力最大处的包络图如右图所示,为一抛

物线方程y=-(x-1/2)^2+1/2,取其为设计拱轴线,在拱的构造上我们用三根杆做成梯形来代替合理拱轴线。 拱桥按桥面的位置分为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 上承式桥优点是桥面系构造简单,拱圈与墩台的宽度较小,桥上视野开阔,施工方便;缺点是桥梁的建筑高度大,纵坡大和引桥长。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 中承式桥的优点是建筑高度较小,引道较短;缺点是桥梁宽度大,构造较复杂,施工也较麻烦。 下承式桥的优点是桥梁建筑高度很小,纵坡小,可节省引道长度;缺点是构造复杂,拱肋施工麻烦。一般用于地基差的桥位上。 按照有无水平推力分可分为有水平推力和无水平推力。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脚对墩台无水平推力作用的拱桥。其推力由刚性梁或柔性杆件承受,属于内部超静定、外部静定的组合体系拱桥。适用于地质不良的桥位处,墩台与梁式桥基本相似,体积较大,只能做成下承式桥,建筑高度很小,桥面标高可设计的很低,降低纵坡,减小引桥长度,因此可以节约材料。但是,结构的施工比较复杂。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拱脚对墩台有水平推力作用的拱桥。水平推力可减小跨中弯矩,能建成大跨度的桥梁。造型美观,城市桥梁一般优先选用,可做成上承式、中承式桥。缺点是,对地质要求很高,为防止墩台移动或转动,墩台须设计很大,施工较麻烦。 我们知道在纸桥加载的时候,并没有提供水平力,由这一点在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我们采取的是下承式拱桥。主拱和承梁的截面选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提要: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矩形梁模板和顶撑计算 梁长6.9米,截面尺寸为250*550mm,离地面高m,?梁底钢管顶撑间距为600m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600mm。木材用红松:fe=10N/mm2fv=/mm2 fm=13N/mm2 1.底板计算 底板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设底模厚度为4mm。 底模板自重 .2×5××=/m 砼荷重 .2×24××=/m 钢筋荷重

.2×××=/m 振捣砼荷载 .2××=/m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V=?的折减系数,所以q=×=/m 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 底模下面顶撑间距为米,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 L= L= L= L= Mmax=-=-××=·m 按下列公式验算 Mmax/wn≤kfm Mmax/Wn=×106/﹛250/(6×402)﹜=/mm2 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验算 Vmax==××= Lmax=3Vmax/2bh=3××103/(2×250×40)=/mm2 Kfv=×=/mm2>/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砼的荷载 q’=++=/m wA=×q’l4/100EI=××6004/﹛100×9×103×(1/12)×250×403﹜=? 允许挠度为h/400=600/400=> 满足要求 2、侧模板计算 (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24×200/20+15×1×1×(2)=/m2 F=24H=24×=/m2 选择二者之中较小者取F=/m2 振捣砼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m2 总侧压力q1==/m2 化为线荷载q=×=/m 验算抗弯强度 按四跨连续梁查表得: Mmax=-=-××=kn·m=- 钢模板静截面抵抗矩为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格式模板)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作者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 双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i 1.07 10 5 p °型;三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N s i N i P i 16 100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一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R —单轴一单轮、单轴一双轮组、双轴一双轮组或三轴一双轮组轴型 i 级轴载的总重KN ; N i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轴一轮型系数,单轴一双轮组时, i =1 ;单轴一单轮时,按式 3 2.22 10 P 0.43 计算; 8 0.22 2.24 10 R 计算

N i1 NA 注: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 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g r 0.08,则 , :t 30 N N s (1 g r ) 1 365 834.389 (1 0.08) g r 4 4 量在100 10 ~ 2000 10中,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 ~中。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 级,查表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 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 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 20cm 。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 3.75m ,长5.0m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式中:E t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E 0——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 E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E 1,E 2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 h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1 365 0.2 6900125362 其交通 0.08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 设计弯拉强度:f cm 结构层如下: E 。 35.0MP a ,水泥碎石 E 1 1500MP a ,石灰土 E ? 550 MP a 5.0MP a E c 3.1 104 MP a 水泥混凝土 24cm E = . x .g'-iF 水泥碎石20cm E :=150OMP Q 石灰土 20cm E =53C MPa E x h 2 D x h ; E z h ; h x 12 3 1500 0.2 12 4.700(MN ( 12D ( W E t 12 6.22 0.202 1500 0.202 550 2 2 1025MP a 0.202 0.202 m 0)2 ( 1 4 3 550 0.2 (0.2 12 m) ( 1025 0.380m 1 )1 E 2h 2 0.2) 4 2 ( 1500 0.2 550 0.2 1 )1 1.51(牙) E 。 0.45 6.22 1 1.51 (^) 0.45 35 4.165 E x 、0.55 1 1.44( ) 1 E E 1 ah E ( -) 4.165 0.38635 1.44 (些)0.55 35 0.786 1025 丄 ( )3 212276MP a 35 按式() s tc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h 12 E 1 h ;E 2 2 3) 确定基层 E , E

设计院通用工作表格全套

设计院通用工作表格全套 一、已出图归档的图纸需要做修改、增补时,都应填写A4大小统一规格的“设计修改通知单”,应填写序号、修改日期和所属专业,并写明修改原因、因甲方原因需修改的须清单确认书面文件(1)甲方要求(2)现状问题(3)图纸变动、修改内容以及涉及被修改的有关图纸的图别、图号。 二、已出图归档的图纸需要做修改、增补时,可采用下列三种方式进行并应做好相应的标识。 1、直接在“设计修改通知单”上填写方式当设计人对图纸做较少修改时,可直接采用A4大小统一规格格式的“设计修改通知单”。“设计修改通知单”以文件表达为主,此时修改图和“设计修改通知单”合在同一张底图上。“设计修改通知单”应填写序号、修改日期和所属专业并写明修改原因、修改内容以及涉及被修改的有关图纸的图名、图号。 2、重绘制底图当图纸做较多修改时,可采用重绘底图方式进行。局部修改的地方应做彩云状标记,并在图签栏上加注修改日期及内容,底图的版次应作相应修改。设计人应用文字形式同时填写“设计修改通知单”通知顾客/业主或相关单位。 3、插入图纸方式当有内容需要增加补充,涉及的相关图纸继续有效、且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修改增补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

用插入图纸的方式进行。与原图纸无关的补充图纸一般按顺序排列在已出图纸之后。 设计人应同时用文字形式填写“设计修改通知单”通知顾客/业主或相关单位 三、修改、插入、删除、补充图纸的图号标识。通知单“设计修改通知单”应分别按专业排列顺序号,通知单的类别及序号可简称“景修3”等。修改重绘底图产生的新图应采用A、 B、C等顺序的版次标识。如:景施18A替代,在景施18作废。” “设计修改通知单”重绘时也按此条办法标识,如“景修3A”代替,在“建修3作废”。插入需要在原先图号中“插入增补”产生的新图纸,应采用加注第二层注脚的方式加以标识,如需在景施19中间插入补绘三张图纸,应标“景施 18、2” 、“景施18图纸已删除,无此图。”其余图号均可不变。补充补充图纸一般按顺序号排列在最后,不必在图号中写“景施—补1”等字样。 四、所有修改内容凡涉及到相关图纸或相关专业的,都应在修改图的文字说明中写清楚,修改后的图纸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的验证并签署。 五、图纸目录的添注和更新

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 计 算 书

一、概况: 现浇钢筋砼检查井,板厚(max=200mm),最大满包截面为300×600 mm,沿梁方向梁下立杆间距为800 mm,最大层高4.7 m,施工采用Ф48×3.5 mm钢管搭设滿堂脚手架做模板支撑架,楼板底立杆纵距、横距相等,即la=lb=1000mm,步距为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杆或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100 mm。剪力撑脚手架除在两端设置,中间隔12m-15m设置。应支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450-600。搭设示意图如下: 二、荷载计算: 1.静荷载 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5KN/ m3 楼板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2 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 m3 浇注砼自重标准值:24 KN/ m3 2.动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 KN/ m2 掁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 KN/ m2 架承载力验算: 大横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q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 qK1=0.3×1+1.1×1×0.16+24×1×0.16=4.32 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 q1=1.2 qK1=1.2×4.32=5.184 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标准值: qK2=1×1+2×1=3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设计值: q2=1.4 qK2=1.4×3=4.2 KN/m 大横向水平杆受最大弯矩 M=0.1q1Ib2+0.117q2Ib2=0.1×5.184×12+0.117×4.2×12=1.01 KN/m 抗弯强度:σ=M/W=1.01×106/5.08×103=198.82N/ m2<205N/ m2=f 滿足要求 挠度:V=14×(0.667 q1+0.99 qK2)/100EI =14×(0.667×5.184+0.99×3)/100×2.06×105×12.19×104 =2.6 mm<5000/1000=5 mm滿足要求 3.扣件抗滑力计算 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 R=1.1q1Ib+1.2q2Ib=1.1×5.184×1+1.2×4.2×1=10.74KN>8KN,不能滿足,应采取措施,紧靠立杆原扣件下立端,增设一扣件,在主节点处立杆上为双扣件,即R=10.74KN <16KN,滿足要求。 4.板下支架立杆计算: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为大横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与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之和,即: N=R+0.5×1.2+10.74+0.5×1.2=11.34KN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海天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浙江电大仙居学院奥鹏学习中心[22]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2 年春季 学号: 学生:张奇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一、设计资料 海天多层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一层平面如图所示,露面周边支撑于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烧结承重多孔砖砌体承重外墙,钢筋混凝土内柱尺寸为400×400㎜。 1.楼面做法 20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抹底。 2.荷载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水泥砂浆容重为20KN/㎡,混合砂浆容重为17KN/㎡,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照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3.材料 混凝土楼板采用 C25,梁内受力钢筋为 HRB400级,板内钢筋及箍筋为 HPB235 级。 二、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按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M,l 2/l 1 ==3 按照单向板设计。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000×1/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取板厚为80㎜。 次梁截面高度要求h= l 0/18 ~l /12 =6000 /18 ~ 6000 /12= 333 ~ 500 ,考虑到 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 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要求 h= l 0/15 ~l /10= 6000 /15 ~ 6000 /10 =400 ~ 600 mm ,取 h=600mm。截面宽度取为 b=300mm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