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B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B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B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B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解析)

语文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憎.恶(zēng)雏.形(zhú)玷.污(diàn)拾金不昧.(mèi)

B. 悖.论(bèi)奢侈.(chǐ)确凿.(záo)大名鼎.鼎(dǐng)

C. 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chè)

D. 滇.池(diān)客栈.(jiàn)寝.室(qǐn)谆.谆教诲(zhūn)

【答案】B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

B. 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

C. 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

D. 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

【答案】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

..的情况。

B. 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

..在沙漠中心。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

....地涌向岸边。

D. 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

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使用不恰当,“滔滔不绝”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此成语不能用来修饰海浪。

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A项正确,此语段讲了面对生活的烦恼,要选择停下来。③开启了话题,是第一句;④“那么”衔接第③句,应为第二句;②写“停下来”的感受,紧接第④句,为第三句;①句总结,为最后一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④②①。

点睛: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语段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

5. 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

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

【答案】示例:善良是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活着的心态;善良是在最孤独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一剂良药;善良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一缕阳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语句的能力。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语句时要注意: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

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平时作文中也要多运用一些排比的句式,有助于提高仿写的能力。按照所给例句的格式“……是……”,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表述正确即可。

6. 名著阅读。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情节?

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斯性命!”放将起来。

(2)《水浒传》中,“李逵打死殷天锡”这一情节表现了李逵怎样的性格?

【答案】(1)真假李逵。

(2)富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有勇无谋、做事不计后果。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水浒传》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段是什么故事情节。通读文段,这是李逵在回家接老娘上梁山的路上遇到拦路抢劫之人,此人冒充李逵,真名李鬼。李逵把他打倒在地要杀他之时,他说家里有九十多岁老母,李逵不忍杀他放他回家的事。是真李逵遇上假李逵。(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故事内容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分析人物性格。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在高唐州居住,因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要强占其花园,呕气卧病。柴进、李逵带人来给做主。柴皇城去世第三日,殷天锡带人要强占房屋。李逵一顿拳脚,打死了殷天锡。高廉抓住柴进好生痛打,关进牢里,强占了房屋园院。此事件表现了李逵富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有勇无谋、做事不计后果的性格。

7. 综合性学习。

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下联:选项

A.丝竹韵悠悠绵长

B.鼓点响阵阵送暖

C.琴音起首首入梦

D.琵琶响嘈嘈切切

(2)晚会共有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并填入下表。要求:句式与“活动三”基本一致。

(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

【答案】(1)B

(2)活动一:名歌尽欣赏轻松听歌,享受魅力

活动二:歌曲由我写快乐写歌,表达情感

(3)示例:王丽,你的歌唱的真好,大家还想免费再听呢,但你何不歇一歇,既可让嗓子得到及时的休息,还可以吊吊大家的胃口,多好呀!

【解析】(1)本题考查对联的选择。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A项“韵”为名词与“飘”动词不相对应,“绵长”为形容词与“传情”动词不相对应,此句不合适。B项结构、词性、内容都与上联相对应,合适。C项“琴音”与“笛音”重复用字,不合适。D项“嘈嘈切切”与“声声传情”结构、词性不符,不合适。故选:B。(2)本题考查活动名称与内容的设计。活动的名称要求与内容相匹配,并注意与所给出的活动三的名称结构一致;活动的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与“音乐”相关,其表述形式也应与所给出的示例相同。如:轻松听歌,享受音乐的魅力,可拟写名称为:名歌尽欣赏等。(3)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此题主要是劝说王丽,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王丽;其次针对情况:王丽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末尽,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参与;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8. 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福。

【答案】(1). (1)在河之洲(2). (2)山岛竦峙(3). (3)沉舟侧畔千帆过(4). (4)忽如一夜春风来(5). (5)梦回吹角连营(6). (6)山河破碎风飘絮(7). (7)安得广厦千万间(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 (8)但愿人长久(10).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竦,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淫雨霏霏”,鄂教版写作“霪雨霏霏”;“日星隐曜”,鄂教版写作“日星隐耀”。

9.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

②百废具.兴(________)

③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

④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 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12.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答案】9. (1). ①景象(2). ②通“俱”,全,皆(3). ③国都(4). ④日光

10. ①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1. B

12.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解析】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9.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观:景象。

②词语所在句句意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是通假字,通“俱”,全,皆。③词语所在句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④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

1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句话的意思是滕子京虽为“谪守”亦

政绩显著。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可以看出不管何时都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风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

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举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己,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制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日: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

13. 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的“争执”的内容。

14. 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15.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16. 文章题目“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17. 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拇指和食持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 “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 “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 “妈妈总是把她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答案】13. ①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14. 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15. ①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

②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③积极乐观的残疾人。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16. 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

③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

④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17. B

【解析】

13.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测。根据后文中对下到井底里的工人出来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井底的工作很危险,而且很脏,所以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这井里这么脏,到底要下到里面去维修。再根据后文的情节,小翠认为这两个人是温暖的使者,并以他们为画作的内容参加画展获奖,可以看出小说要赞美这两个工作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从这一点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14. 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画线句主要突出阳光的灿烂,从内容来看,是为了以灿烂的阳光来陪衬一高一矮两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突出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灿烂;从全文要表现的主旨来看,小说以“风景”为题,而这风景正是出现在灿烂的阳光下,所以此处的环境描写还起到了照应标题的作用,以此引出小翠画作的构思,从而为文末点明主旨服务。

15.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章第③段,“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可以看出小翠的善良、热心,她愿意主动去帮助一个福利院里的孩子;从⑨⑩两段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小翠画作的内容以及其所获得的奖项,可以看出她画艺的高超,对生活的观察力强,可以用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从文末我们才知道,原来小翠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再结合前文中她的所做所想,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面对生活积极而乐观的人。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6.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标题的“风景”一语双关,既指小翠所看到的美丽的生活实景,还指人物的美好品质,了解了这一点根据小说内容逐一概括即可。首先表现的是小翠醒来后隔窗所见到的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然后是指她所见到的一高一矮两个工人在窨井

里工作却很开心的美景;最后可以看出坐在轮椅中作画的小翠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福利院里的佳佳能捕捉到这个风景,他本身也是美丽的风景。

17. 本题考查小说中相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B项理解分析错误,“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从下文的情节可以看出,是为了以这个细小的动作表现天气的寒冷,突出一高一矮两个工作工作人员的艰辛,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段的妇女中,缺乏维生素D的体质指数(BMI)平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妇女高3.4。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应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对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BMI的划分是:正常范围为18.5~24.9<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足),≥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29.9。一级肥胖30~34.9。二级肥胖35~39.9。三级肥胖≥40。这一标准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此前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其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肥胖人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

(摘自《百科知识》2017年04A期,有修改)【材料二】

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另外10%来于食物。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分为两类,来源于植物的是维生素D2,来源于动物的是维生素D3。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人类皮肤中存在维生素D的前体-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维生素D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要经常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只在特定的食物中含量较多,因此如果想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你就要有意识的吃一下几种食物:1.深海鱼:各种深海鱼的鱼肉或鱼卵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其中三文鱼含量最高,其次是金枪鱼、红鳟鱼;2.牛奶:无论是全脂还是脱脂牛奶,都含有天然维生素D.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多牛奶还会额外强化维生素D;3.鸡蛋:鸡蛋的蛋黄部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4.动物肝脏:其中鸡肝维生素D含量较多,猪

肝、羊肝等次之;5.菇类:植物类维生素D中菇类含量最丰富,如果食用前给蘑菇照一下太阳,维生素D 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头和牙齿方面的疾病。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正常成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5-15微克的维生素D.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应翻倍。

(摘自石星亮《什么是维生素D》,有修改)【材料三】

下面是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一)生活习惯

上午7:40-12:20,上5节课,课间较少出教室。

中午12:20-13:00,用午餐;13:00-14:30,在教室休息。

下午14:30-17:45,上4节课,课间几乎都在教室做作业。

周末双寒暑假;不喜欢出门,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呆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和上网。

(二)饮食习惯

早餐;一般是包子,慢头、油条,豆浆和鸡蛋(不喜欢吃蛋黄)

中餐和晚餐;主要是米饭、猪肉、牛肉和蔬菜。

18. 请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给成人的“肥胖”下定义

19. 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一”,请在下面这幅“维生素D控制肥胖流程图”中的序号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20.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哪方面的疾病?

2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王鹏是否有可能患肥胖症。

【答案】18. 18周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达到30或以上的被认为是肥胖。

19. ①维生素合成D;②食物(肠道吸收);③维生素D;④瘦素(脂肪抑制素);⑤增加能量消耗。

20. 肥胖、血钙降低、骨头软化和牙齿容易脱落。

21. 有可能,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日光照射的途径,另外10%来源于特定食物。而在王鹏的生活习惯中平时在户外的时间很少,因此很难接触阳光,也就是说大量产生维生素D的途径有限。另外在食物中,深海鱼、牛奶、动物肝脏、菇类为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在王鹏的饮食习惯中,虽然喜欢吃鸡蛋,但不喜欢吃蛋黄(蛋黄部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D)。综上,王鹏通过两种途径获取维生素D的机会有限。所以王鹏很有可能患肥胖症。

【解析】

18. 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注意找出合适的段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概括,根据材料二对成人BMI的划分数据来看,所谓的肥胖指的是十八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达到30或以上。

19.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根据材料二中的第二句,可以看出日光照射下,除了动物合成维生素D和人体合成维生素D外,还有维生素合成D这种途径;而维生素合成D和动物合成维生素D都以食物的方式,通过人体的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可见③处应填“维生素D”;根据“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见④处应填“瘦素”;然后根据材料一中的第三段,可以看出⑤处应填写的是“增加能量消耗”。

20.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维生素D是身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防止产生骨头和牙齿方面的疾病”,由此可见人体缺乏维生素D一是会有肥胖的风险,二是会发生骨头软化和牙齿容易脱落的现象。

21. 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材料三介绍了中学生王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根据“天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日光的照射”一句,可以看出王鹏的户外时间很少,接受日照的时间很少,所以产生维生素D的途径有限。再根据材料二中对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介绍,可知深海鱼、牛奶、动物肝脏、菇类为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而材料三中给出的王鹏的饮食习惯,他不喜欢吃含有非常多维生素D的蛋黄,所以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又减少,因此他肥胖的可能性很大。

四、写作

22.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看自己答:“我合适。”子路反问

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改,还勇于不敢呀!”

请以“敢与不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歌诗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大漠边上有一个小花园,里面栽了一株玫瑰,玫瑰的周围长满了骆驼刺。玫瑰迟迟不开花,主人焦急地问:“你为什么还不开花呢?玫瑰答道:“你看周围,那些骆驼刺也没开花啊!”主人说:“可你不是骆驼刺。”玫瑰说:“我是啊,因为我和它们一样有刺。”主人只好又栽了我了一株玫瑰。春天到了,新来的那株玫瑰,开出了娇艳的花朵。原来的那株玫瑰十分震惊,终于明白自己本是一玫瑰。不久后,它也鲜花满枝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歌诗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答案】(1)范文

敢与不敢

面对挑战,一些人敢于直面对抗,有些人则选择积累经验之后在去对抗。这就是敢与不敢。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推翻腐朽清王朝的事业,为中华民国诞生做出巨大贡献。这就是敢,敢第一个站出来去推翻清王朝,那个腐朽的朝代。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没有像孙中山那样“敢为天下先”的人,恐怕就没有现在这样繁荣昌盛的中国了吧。

二十世纪时,有像孙中山先生那样“敢为天下先”为人民造福的勇士。同样,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中也有这样的勇士。

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为现代人的购物形成了诸多的方便。他创建网上购物,以为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做法,在中国他是第一人。他的勇敢让他走向成功,他的成功给人带来了方便。倘若,当初没有像马云那样“敢为天下先”的人,我们现在如此方便、实惠的网上购物应该就不会存在了吧。

所有的为人类造福的事,都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去做。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人类的福音。我想着就是所谓的敢吧。

“不敢”并不是指真正的没有勇气,而是另一种勇气,一种淡定、沉着的勇气。

老子曾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人先,故能成长器。”老子所说的不敢为人先是指不轻易地先于人。任何的成功都是基于一定的经验的,在一次成功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你也许会更成功。

“不敢”不是一种懦弱,而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当三方作战时,有一放在一旁观战,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战斗,而是因为他们在观察作战双方的破绽。这样一来,作战时,他们就勇气与谋略并存,胜利的把握更大了。

综上所诉,“不敢”不是畏畏缩缩,“不敢”不是胆小怯弱,“不敢”不是无勇。“不敢”是明智,“不敢”是谋略,“不敢”是沉着。都是一种勇气,敢是直率的勇气,“不敢”是沉着的勇气。“敢为天下先”有作为,“不敢为人先”成大器。

智勇双全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面对生活我们要学会如何“敢作敢为”。

(2)范文:

为了自己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也曾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过,但有的人努力了很久,很久,也未曾达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结果不同?我想应该是过程中付出的汗水不一样。例如,你愿意为了你的梦想付出一生吗?很多人会回答,梦想不就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好一点吗,而现在要付出一生去换取顷刻间的顺利,太不值了。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目标,就应不顾风雨艰阻而去实现它。

正如这次考试,在考试之前,我们的目标最普通,梦想也最平凡,不就是考试有个好成绩,级部排名更往前一点儿吗!在复习中虽然累,自主必做虽然有些讨厌,但这些不也恰恰是我们成功的铺路石吗。星期五时,发下来了语文、英语和数学成绩。有的人欢欣鼓舞,有的人黯然失色,有的人欲哭无泪……

这段复习时间,就像一条石子路,而我们就光着脚在上面行走,只有被石子弄的最疼,被风吹得最冷,被雨淋的最湿,这样我们摘得的果实才会更甜。而那些不愿意经受灾难,只懂得坐享其成的人,永远也得不到果实,就算真的得到了,那也是又苦又涩而且难以下咽的果子,怎样与别人相比呢?

许老师曾经说过,到了社会上,我们都会像一匹匹饿狼,而食物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每人都有份所以我们必须先打好基础,养好体力,这样才能吃饱。就像老虎和兔子,不用比赛就能知道谁是王者。而我们现在就像一只只幼崽,都在一条路上跑步,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为老虎,而那些什么也不去体验,只在别人的保护下成长的人,一定是力气甚微的兔子。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天空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接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解析】以题目一为例,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

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经分析可知,所谓敢,是一种态度,一种无畏的态度。不敢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一种谦虚谨慎的做事风格。两者并不矛盾,做事之前,保持一种勇敢的态度,做事之中,保持不敢的敬畏。以此立意构思即可。本文可以写成议论文,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题。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以题目二为例,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这是一则寓言,寓言中主要角色有两个--玫瑰、主人。而“骆驼刺”和“新来的那株玫瑰”明显代表了外部的环境。因此,从“玫瑰”的角度来定立意那就是: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潜力;我们要有自信,敢于追求梦想。本作文写议论文或说理性散文均可。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2016年重庆市中考英语B卷及答案

[机密] 2016年 6月111:00前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第I卷(共100分) I.听力测试。(共30分) 第一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Good morning! B. Good afternoon! C. Good evening! 2. A. It?s 8:10. B. It?s June 14th. C. It?s a fine day. 3. A. Excuse me. B. That?s OK. C. Thank you. 4. A. No, I?m not. B. Sorry, I won?t. C. Don?t mention it. 5. A. See you. B. Please don?t. C. That?s right. 6. A. Yes, please. B. Sure, I?d love to. C. You?re welcome. 第二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 A. Windy. B. Snowy. C. Sunny. 8. A. At seven. B. At eight. C. At nine. 9. A. Kate. B. Jeff. C. Tony. 10. A. Noisy. B. Soft. C. Quiet. 11. A. Meat. B. Fruit. C. Vegetables. 12.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t. 第三节(每小题1.5分,共6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1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home. B. In the hotel. C. In a store. 14.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A. To take photos. B. To buy a gift. C. To talk with friend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5和16小题。 15. What is on show in the library? A. Chinese stamps. B. British movies. C. Science books. 16. When does Betty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A. On Sunday morning. B. On Sunday afternoon. C. On Saturday afternoon. 第四节(每小题1.5分,共6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7. Mrs. Smith lost her son when she was ________. A. doing some shopping B. calling the office C. taking a walk 18. The boy is thin and has a round face with _______ hair. A. brown B. black C. yellow 19. There is a picture of Micken Mouse on the boy?s ________. A. T-shirt B. pants C. coat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ì)莲。B.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一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àn)住脚步。 C.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à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D.踏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湿了眼眶.(ku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驯良潮汛文质彬彬眼花瞭乱 B.贻误忠贞沁人心脾鬼鬼祟祟 C.粗拙竣工通霄达旦辗转反侧 D.褒奖揉躏张惶失措千钧一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 B.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 ..而美好。 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 ....的街道。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 ....,照旧乱停乱放。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 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③①⑤②④B.⑤②③①④C.⑤④②①③D.③①②⑤④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送具体形象。(4分)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 6.名著阅读(6分) (1)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一书中,法布尔用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2012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让灵魂站立。它使你在暴风骤雨中站成威严的雕像,在骄阳烈日下 站成叱咤.(chà)风云的勇士。 B.走进自然,嗅一缕沁.(qìn)人心脾的花香,听一曲微风清爽的吟唱,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向我微笑。 C.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生活就只会让你咀嚼.(jiáo) 出淡淡的苦味。 D.《济南的冬天》行文如山中高士闲庭信步,左右踱.(dù)行,醉心吟哦, 怡然自得。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懊悔销魂嘹亮中流砥柱 B.沧茫鞭策缥缈无精打彩 C.魁梧踊跃取谛获益非浅 D.狼藉屏嶂惶恐变换多姿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 了,情不自禁 ....地欢叫着。(鸟儿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舞!舞!舞!狂野的铜梁龙,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人 叹为观止 ....。(赞美舞动的铜梁龙美到了极点。) C.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 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 ....地涌出面皮,添上一口,暖透心田。(形容黑芝麻糖汁急速地往外涌。) D.李灵同学自出心裁 ....设计制作的“救护衣”,在救助伤员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受到医护人员的赞赏,展现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用心裁剪。)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题库∶文言文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借不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热水(2)破(3)答应,同意(4)肩负,扛 2.B 3.(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

重庆市2020年中考英语真题试题(B卷)(含答案)-重庆2020b卷英语中考

重庆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英语试题 (B卷) (全卷共九个大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共100分) I. 听力测试。(共30分) 第一节 (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How are you? B. Why not? C. Nice to meet you, too! 2. A. Never mind. B. Well done. C. Of course. 3. A. Me, too! B. Yes, I’d love to. C. Nothing serious. 4. A. Hold on, please. B. Not at all. C. I think so. 5. A. Good luck! B. That’s right. C. It doesn’t matter. 6. A. Have a good time! B. What a fine day! C. Just a minute. 第二节 (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 A. Blue. B. Red. C. Black. 8. A. Behind the door. B. Under the bed. C. In the schoolbag. 9. A. Watch ing TV. B. Going shopping. C. Listening to music. 10. A. Lucy’s. B. Mr. Brown’s. C. Mary’s. 11. A. 60 dollars. B. 70 dollars. C. 80 dollars. 12. A. Next Friday. B. Next Saturday. C. Next Sunday. 第三节 (每小题1.5分,共6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13.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Mike. B. Alice. C. The father. 14. What will the girl buy for her father? A. A coat. B. A jacket. C. A shirt.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5和16小题。 15.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To the hospital. B. To the post office. C. To the museum. 16. How will the woman go there?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

201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卷)解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戎.装(róng)迂.腐(yū)被褥.(rù)刨.根问底(páo) B. 檀.香(tán)字帖.(tiè)荒僻.(pì)白驹.过隙(jū) C. 坎坷.(ke)污垢.(gou)誊.写(teng)绰.绰有余(zhuo) D. 肋.骨(lèi)麻痹.(bì)烙.印(lào)失之东隅.(y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C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改为:坷kě;垢gòu;誊téng;绰c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 A. 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 B. 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 C. 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 D. 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 惰—堕;B.瞻—赡;C.蔫—焉;苍一疮。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 B. 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 C.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 ....了。

重庆中考语文A卷及答案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重庆三面濒.(bīn)水,清澈的江水孕育了重庆的清丽与柔媚. B.新苗破土,绿芽初绽.春,已在耳畔.(bàn),年少的你,切勿懈怠.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需你屏息潜心,聆.(líng)听语言的声音. D.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的迎接暴风雨,毫不畏缩胆怯.(qi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羁绊高梁彬彬有礼沧海桑田 B.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 C.竣工板栗斩钉截铁眼花瞭乱 D.霹雳抱歉惊涛澎湃诲人不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

重庆市中考英语试题(B卷,,含答案)

[机密] 20XX年 6月14日11:00前 重庆市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英语试题(B卷) (全卷共九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共98分) I.听力测试。(共30分) 第一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All right. B. Goodbye. C. How do you do? 2. A. Certainly! B. Let’s go! C. Have fun! 3. A. Come on! B. Take it easy. C. You’re welcome. 4. A. Not at all. B. Good idea. C. Never mind. 5. A. Thank you. B. Here you are. C. Nice to meet you. 6. A. Well done! B. Sorry to hear that. C. I agree with you. 第二节(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 A. A doctor. B. A teacher. C. A writer. 8. A. Max. B. Jenny. C. Tommy. 9. A. Great. B. Fresh. C. Boring. 10. A. Spring. B. Summer. C. Winter. 11. A. Tea. B. Coffee. C. Water. 12. A. Because they’re kind. B. Becaus e they’re cute. C. Because they’re ugly. 第三节(每小题1.5分,共6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第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13. When did Steve give the card to his father? A. Last Sunday. B. Last Monday. C. Last Tuesday. 14. What did Steve write on the card? A. I need you. B. I miss you. C. I love you. 听第二段材料,回答第15和16小题。 15. What does Frank usually do in his free time? A. He uses the Internet. B. He listens to music. C. He watches movies. 16. How does rock music make Kate feel?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解析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 A. 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 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 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 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B棱.(léng)角,所以选B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 B. 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 C. 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 D. 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喧器——喧嚣 B.蹂蔺——蹂躏怡笑大方——贻笑大方 D.娇揉造作——矫揉造作所以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 A. 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 ..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 ..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 让人惊叹不已 ....。 D.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 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 【答案】D 【解析】 【详解】A伫立:(1)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2)泛指站立。B依稀:彷佛,粗略、不清楚的样子;些 许、微少。C惊叹不已: .....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 凑,也指一件事接连不断的完成。家风的形成不能一气呵成。所以选D。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 ④②①⑤③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②⑤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首先通过确定第一句话,只能是第四句。所以排除B、D选项。第2话只能放到1句前面,所以选 择A选项。 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 【答案】示例:操场一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的挥洒青春。 【解析】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B卷)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校园繁花似锦,花香沁人心脾,这样的环境里,任何不文明的言行都会大煞.(shā)风景。 B.父母的谆谆教诲、夸赞鼓励是爱,怒目嗔.(zhēn)视、唠叨训斥也是爱,儿女都要用心体会。 C.地球因为有了树,变得适宜居住;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的栖.(qī)居才成为可能。D.面对亲人的猝.(cù)然长逝,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悲痛中,要勇敢地走出来,投入新生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萧索雏形悬涯无原无故 B.诀别妖饶恻隐张惶失措 C.镶嵌蹒跚晦暗碌碌终身 D.蔓延端祥茏罩郑重其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 ....,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 D.他苦心孤诣 ....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英语_2013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B卷)(含答案)

2013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B卷) II.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 My daughter is a great fan of Justin.________ has most of Justin's CDs.() A She B Her C He D His 2. Walk along the street,and you'll see the hospital ________ your left.() A in B past C on D over 3. It's Father's Day.I'll get ________ tie for my father.() A an B a C the D / 4. ﹣Is this your ________ visit to Chongqing,Nina? ﹣No,I've been here three times.() A one B first C three D third 5. Miss Zhou _____ rides a bike to work.Riding keeps her thin and fit.() A never B ever C usually D hardly 6. ﹣Could you tell me what ________ it is today?() A time B year C mouth D day 7. Oh,look at the ball it's ________ to hold hundreds of people.() A tall enough B big enough C too tall D too big 8. You ______ drive on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A mustn't B can C needn't D should 9. ﹣Oh,Nancy!Do you live here? ﹣No.This house is _________.I'm here to see his baby.() A my son B my son's C the baby D the baby's 10. When the child saw his uncle,he ran up ________ hello to him.() A say B said C says D to say 11. ﹣Excuse me,where is Mr.Brown's office? ﹣Sorry,I ________ here for only a few days.() A works B worked C have worked D will work 12. Look,everyone in the group ________ talking actively about their ideals.() A is B are C has D have 13. —Who is the little girl in the picture? —It's me. The picture ______ 10 years ago. A took B is taken C has taken D was taken 14. These yellow dresses are very nice.I hope to have ________.() A little B few C one D it 15. It's not polite to speak loudly ________ you are having a meal.() A while B after C until D since 16. ﹣Can I take a seat here,Sir? ﹣________My cousins will be back soon.() A Nothing serious. B What's up? C How are you? D I'm afraid not. 17. Be sure to ______ your names before you hand in your papers. A write down B look up C turn down D send up 18. ﹣Hi,Betty.Do you know________ from our school to the shopping center?() A how long is it B how far is it C how long it is D how far it is

重庆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

重庆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2 .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的生活。 ②既能,把握方向,又能,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A.①闲暇闲适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B.①闲适闲暇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C.①闲暇闲适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 D.①闲适闲暇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 3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祖先或者神灵的崇拜,体现了“天人合一”和“慎终追远”的理念,同时也起到汇集人心、提振气势和凝聚向心力的社会作用。 B.“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执,能够合群而不与人勾结。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 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 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 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 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 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4 分)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 6.名著阅读(6分) ⑴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2 分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 ③鲁公治国________ 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1)筑径通之 / 设栏护之 / 又何忧焉? (2)改变;穷尽;修建;决断或决定

2018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B卷(含答案)

2018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B卷 第I卷(共95分) I.听力测试。(共30分) 第一节(每小题 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A.Nice to meet you, too. B. Thank you. C. Goodbye. 2、A.Don’t worry! B. Good idea! C.Hurry up! 3、A. You’re welcome. B. It doesn’t matter. C. Take your time. 4、A.That’s right. B.Take it easy. C. With pleasure. 5、A.Sorry, I won’t. B. Well done. C. Here you are. 6、A.Never mind! B. What a pity! C. Have a good time! 第二节(每小题 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8、A. Grace. B. Alice. C. Paul. 9、A.In the library. B. In the museum. C. In the classroom. 10、A. Math. B. Chinese. C. Science. 11、A. Clever and lovely. B. Friendly and lovely. C. Friendly and clever. 12、A. At 8:00. B. At 9:00. C. At 10:00. 第三节(每小题 1.5分,共6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第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13、Where did John go for a holiday? A. To Beijing. B. To Taiwan. C. To Hong Kong. 14、How was John’s tri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