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及税务处理

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及税务处理 [ 标签:视同销售,账务,税务] 火焰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09-10-28 22:09 检举 满意答案视同销售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二)用于交际应酬;(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四)用于股息分配;(五)用于对外捐赠;(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对于视同销售,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会计上不按视同销售处理,将发生的支出直接列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例如企业将外购商品用于市场推广,直接计入销售(营业)费用,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另一种是会计上按视同销售处理。当业务发生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商品出库,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对于第一种账务处理,会计与税法上会产生差异。按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国税发〔2008〕101号)的规定,在填列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要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纳税人对视同销售如何在报表中填列产生了争议,有些纳税人认为,企业已经将外购的礼品支出计入了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在税前作了扣除,在填表时,作视同销售处理。那么,所对应的视同销售成本是否还要填写?如果填写视同销售成本,是否存在重复扣除的情况? 例如,某企业购买了100元礼品,计入业务招待费,按照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标准,最多允许税前扣除60%,即60元。如果作视同销售处理,则需要调增100元,再作视同销售成本处理,调减100元。这样做,不是相当于100元的视同销售收入,对应了100元的视同销售成本和60元的管理费用,实际扣除了160元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看一下会计处理。 不作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117 贷:库存商品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规定,企业视同销售行为中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故管理费用按购入价计算。 该企业如果作了以上会计处理,则需要进行如下纳税调整:第一,视同销售行为中,视同销售收入应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第2行作纳税调增100元,同时按配比原则,在第21行“视同销售成本”作纳税调减100元。第二,比较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和销售收入5‰部分,按照孰低原则确定准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2列。将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数额大于准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的数额填入附表三第26行第3列。经过以上调整,收入减除费用等于0,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发生117元,进入损益,影响企业利润117元。实际纳税调增46.8元(117×0.4)。 视同销售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会计作为岗位大类,细分为很多职能的会计工作。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将就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做出比较,让大家能对二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税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吧~ 关键词: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也就是说,税务会计的资料一般来源于财务会计,它只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并作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帐簿或报告之中。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是按照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按照税法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为国家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 2、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而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只是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事项。 3、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税法。 4、核算原则不同。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使报表公允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而税法则主要是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一般不允许企业估计收益和费用。 怎么样,现在大家对于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小伙伴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在校园招聘中关于相关岗位~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_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https://www.doczj.com/doc/7e11831441.html,/knowledge/articles/56710e3d0cf2c053fb9fb32c

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

会计报表的财务分析 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都会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所以,在年终结账时,财务人员应对会计报表进行税务分析以发现企业隐藏的财务风险: (1) 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为:存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 账务处理混乱、账实不符。比如说,企业在采购时为了控制成本,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处采购,它不能出具合规的发票,采购回来的货物没法入账,仓库里面有实物,就会造成实大于账的现象。 (2) 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 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漏洞百出。建议企业应该对根据账目拟出来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如毛利润比率、净利润及费用增减比率、应收款项账期和存货期等是否合理,不合理的会计比率和不合理的利润及费用增减率只会招引税务部门的注意。 从利润表中看出破绽检验企业经营状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同时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 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你知道通过利润表如何检验企业的经营状况吗? (1) 把握结果利润表是把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 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中有5个醒目的会计指标,依表中的顺序为:营业收入T营业利润T 利润总额T净利润

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差异案例分析

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差异案例分析 所谓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劳务行为后,会计上对此一般不作为销售来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却规定为视同销售,并要求计算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一种涉税业务。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所得税法、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陆续颁布与实施,一些人会认为,会计和税法在视同销售项目上已经基本趋同,其实不然,现本文主要

二、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案例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如上表八种情况视同销售货物:其中(1)至(3)很容易理解,存在异议很小。(4)- (8)在企业实务操作中不少会计工作者对这块的会计处理颇感困惑,下面就针对这五项进行举例说明。 1.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0条规定:非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在企业实际经营中,经常发生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以及职工福利等方面。这是一种内部流转关系,不符合销售成立的标志,企业不会由于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增加现金流量,

因此,在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但由于自产自用的产品包含着购进货物或原材料所含的进项税金,通过加工环节又形成了增值,因此,对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处理,虽然不计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但应按售价计提销项税金。对于购进货物用于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原来借记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冲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同样,正是基于”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的转移“,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精神,在计缴企业所得税时也没有被视同销售。 [例]A企业将自产的商品10件用于本企车间的改建工程,该商品售价为200元/件。 按商品单位生产成本16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940 贷:库存商品 1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2.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及非货币资产交换 根据《新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帐,分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①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投资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应当按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帐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即按照货物的原账面价值转账,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的不被视同销售,也只能按成本予以转账。②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其以外的其他方式的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成本。购买货物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收入计算增值税。两种情况下,增值税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均将该类货物的投资视同销售而相应地要确认销项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 [例]某A企业10月份将购入的原材料一批对外投资,其账面成本1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17 贷:原材料1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若上述对外投资不是外购原材料,而是A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投出的甲产品成本100 万元,市场售价150万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对外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1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投出甲产品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产成品——甲产品100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税务会计 (一):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国家产生并开始征税后,作为税款的缴纳者,与关心自己的生产耗费一样,也必然会关心自己的税收负担,自然也会有纳税计量和记录的要求。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国的税制也远未走向法制化,在这种纳税环境下,纳税的原始记录和计量不可能形成规范的体系。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所得税的产生,各国税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社会也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逐步走向工业经济,税务会计(纳税会计)产生也就逐步具备了经济、法律等环境。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E.S.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所说,很多小型企业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填制所得税申报表,他们在报税以前都不记账。甚至在大公司,收益的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所得税法规对建立会计的通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影响就不足为奇了。这些程序转过来也就有助于会计理论的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税务会计是在税法和财务会计不断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税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会计合二为一,共同发展时期。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法庭等)的开支,需要不断向纳税人征税以满足其需要,同时为保证税款征集的法律条文即税法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起来。起初很长时间,会计和税法的互动发展十分明显,当时税法中与会计最为紧密相关的要属所得税法。1793年法国采用战时财政措施,实行综合所得税;1799年英国也效仿法国,到1842年长期有效的不列颠所得税法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完善;1849年的奥地利,1850年的德国,1864年的意大利也先后实行了当时和平时期的所得税法。从当时实施的这些所得税法来看,所得税的出现对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纳税会计和财务会计逐步分离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税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健全,而财务会计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下也得到广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财务会计通过从审查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这

报表涉税分析

《会计报表阅读与涉税分析》 《会计报表阅读与涉税分析》 第一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述 (一)利润表的定义和格式 1、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一张动态的会计报表。 2、利润表通过三个层次分步计算净利润,第一步计算营业利润,第二步计算利润总额,第三步计算净利润,所以利润表的格式是多步式。 (二)利润表的作用第一,利润表充分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有助于使用者判断净利润的质量及其风险,有助于使用者预测净利润的持续性,帮助税收征管人员做出正确的税收计划。 第二,可以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费情况。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直接在利润表中列示。第三,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净利润的实现情况,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 此外,将利润表中的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相结合,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将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存货周转率;将净利润与资产总额进行比较,计算出资产收益率等,可以反映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及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

平,便于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经济决卒策。 二、利润表重点项目对会计利润、税收的影响 (一)“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核算的变化对税收的影响 1、视同销售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案例:将成本10000元,公允价 20000 元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原会计分录: 借:应付福利费13400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 该笔经济业务必须在纳税申报表中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0 元。 现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 贷:库存商品10000两者区别: ①取消“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并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②“应交税金”科目变更为“应交税费”,将原先在“其他应交款”科目中核算的教育费附加、河道费等纳入“应交税费”科目。 ③现行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趋于一致,视同销售业务的利润直接在利润表上反映,不用做纳税调整。 2、分期收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对税收的影响 案例:例如甲企业出售一批货物,市价为800 万元,假定乙企业现在有意愿购买该批货物,但是乙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一次性付清款项,乙企业和甲企业协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于12月20日签订合同并支付第一笔款项,余款在今后各年的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是否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情况汇总【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是否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情况汇总【2017至2018最 新会计实务】 一、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规定 在收入会计准则中,对收入的确认有会计上的标准。 比如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而提供劳务的话,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收回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建造合同》准则中,对建筑施工企业也规定了类似的按照完工进度计算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角度来说,只有某一项行为是否确认收入的问题,而不存在视同销售的问题,视同销售是税法中用到的一个词。 二、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在增值税条例和所得税法规中,都规定了视同销售的行为。所谓视同销售,就是不属于销售行为,但是要视同销售交税。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上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应该确认收入,有些视同销售行为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不应该确认收入。本文以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为例进行对比如下: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会计上需要确认收入) (2)销售代销货物;(会计上需要确认收入)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会计上不需要确认收入)

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分析论文

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企单位的一种财务分析,能从中看出其中的经营状况以及一些财务信息。下面是带来的关于会计报表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会计报表分析在高速公路企业营运管理中的作用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可以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再实际结合企业本身与会计分析相关联的信息,整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的营运评价与分析。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从偿债、盈利、营运、发展能力四方面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与控制依据,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会计分析是对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分析,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过去的发展,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高速公路会计报表分析同行业比较的局限 由于高速公路行业范围较窄,且与地方公路有明显的区别,在行业间对比存在困难性,且在不同地区存在地区发展性制约。为在同行业间起到可比性,可根据公司性质,寻找同类型行业高速公路展开进行对比,明确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性与制约性。而且,现阶段国内与国外的高速公路在建设与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国外的高速公路企业因为发展得较早,已经形成一个完整、良好的建设管理体系,所以国内与国外的高速公路企业在建设与经营管理上很难存在一定的比较性。会计报表分析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产生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状态及资金情况的实际经营数据进行监控,使经营者及时了解高速公路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时调整运营的方针与目标。同时,根据其具有长期贷款的特殊性,及时发现资金缺口情况,避免资金断裂的情况出现,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速公路会计报表分析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高速公路具有工程造价高,形成了固定资产及长期贷款较大的特点,非流动性资产及负债占企业资产负债的主要部分。使报表使用者了解行业的独特性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层更关注的是企业战略执行情况、效益情况、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等。高速公路会计报表分析,是在报表使用者可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详细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报表分析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产生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状态及资金情况的实际经营数据进行监控,使经营者及时了解高速公路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时调整运营的方针与目标。同时,根据其具有长期贷款的特殊性,及时发现资金缺口情况,避免资金断裂的情况出现,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充分的准备。 二、会计报表分析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财务报表分析反映高速公路企业年度经营成果

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一、新旧增值税法的对比 《中华人民XX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3]第38号)第4条: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货物: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其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新的《中华人民XX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XX国国务院令第538号),并据此制定了《中华人民XX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XX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其中第4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货物: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通过新旧增值税法对比,虽然在条文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结合其他法规,“”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一是扩大了的对象。新法将货物、财产、劳务均列入了的对象,取消了自产商品和产品的限制,不再区分外购和自产。尤其是将劳务也列入,解决了以前政策不明确带来的争议。 二是缩小了的X围。将自产的货物、劳务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不再列入。由于这部分的税收处理,一方面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另一方面又要增加计税基础,从时间上分析没有对所得税造成差异影响,所以给予了取消。 三是强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这一点在原所得税法中也有相同的规定,如原《中华人民XX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当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者估定。而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八条更是明确规定:纳税人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当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

公司财务会计报表的阅读及分析

公司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

公司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 过去,在打算经济时期,企业作为国家的附属物,缺乏效益约束机制,会计工作重核算,轻分析,会计信息要紧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治理需要,只向政府财政、税务、银行、统计部门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特不是资本市场的飞速进展,企业的产权和投资出现多样化、多元化,关注企业利益和与企业存在直接利益关系的人或相关利益集团也随之扩大。不论企业经营治理者依旧企业外

部的治理部门、监管机构、金融单位、证券分析师和宽敞的投资者,都和企业发生了利益关系,因而必定地产生了需要知晓与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途径要紧是依靠于公司披露或报告的以会计报表为要紧载体的会计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治理者,既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责任,同时还要对本单位保存和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承担责任。为此,公司曾制定并下发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及程序规范》,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经营治理者,不仅要遵守信息披露职业道德,而且需要明白得会计、明白得财务;不仅要重视财务,而且要读明白会计报表、善于会计报表分析。 第一讲会计报表的阅读 第一节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若想读明白会计报表和真正理解会计报表反映的各项指标,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报表,它的作用如何? (一)什么是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记录的交易和事项的客观反映。它是依据日常核算资料编制的,全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截止时点的财务状况的报告文件。 会计报表表现为财务报告的要紧内容和形式,它是提供给报表需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财务会计信息。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没有实质性差不。 由于公司是一级法人体制,公司对外提供或披露信息的汇合、整理由总部负责,各省级分公司上报的会计报表构成信息披露的基础,因此各省级分公司的会计报表称为基础信息。 (二)会计报表的作用 从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关系分析,会计报表信息对需用者的阻碍与重要性是特不突出的,其作用包括: 1、引导与优化资源配置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制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个会计学分支。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税务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着质的继承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种种不同,因此,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曾提出二者分离的观点。在西方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1.核算目的不同 财务会计通过对纳税人所有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将其报送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主管部门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为债权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而税务会计则是通过对企业涉税活动的反映和核算,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使纳税人的经营行为既符合税法,又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 2.核算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按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程序和方法组织会计核算和提供信息。但会计人员基于自身的理解或情况的特殊性,对某些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以致出现不同的会计结果,这是会计方法灵活性和会计准则、制度具有弹性的正常表现;而税务会计的核算依据是税收法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额并向税务部门申报,其会计处理具有强制性、客观性和统一性,一般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也不允许在计算口径和方法上有悖于税法规则。 3.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其核算范围包括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退出等过程,既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纳税事宜,都要通过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与监督,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及企业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而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等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其核算范围包括经营收入、成本(费用)与资产计价、收益分配、财产与特定行为目的、纳税申报与税款解缴、税收减免和税收筹划等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对纳税人与税收无关的业务不予核算。

如何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

如何进行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 山东省农科院郝兆国 企业在经营一年后,都会形成会计报表,来反映年末的财务状况、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报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所必须的,但是要求企业所有者都能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是不现实的,由于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他们经常借助内部审计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但是现在有些内部审计人员面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不止如何入手进行分析,以致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往往事倍功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要谈谈会计报表分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会计报表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一)明确审计目标 不同的审计项目对报表分析的目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在会计报表分析前,要明确这次审计的目标,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进行报表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但是,报表分析的作用主要在于找出审计的突破口,具体的查找问题要靠实质性测试来解决。 (二)注重审前调查 分析报表前必须根据目标进行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无异于“鬼子进村”。要调查什么?怎样调查才能掌握

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是一门学问。善于查账的审计人员,调查的时间比查账的时间肯定要多,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取证的过程。在初步审计过程中应主要调查以下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单位性质、隶属关系、经营规模与范围、机构设置及所属部门和主要负责人的经营理念、重要的规章制度等等。 2、被审计期间经营管理中的发生的重大事件。 3、审计项目发生重大影响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4、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包括外部审计报告,重点了解以前年度审计报告中所提到的问题。 5、其它对审计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 (三)准备好相关资料 二、对会计报表进行常规性检查 对会计报表的常规性检查是分析会计报表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常规性检查主要检查两方面内容: 1、要检查所编制会计报表的完整性 检查所要分析的会计报表是否完整,是否提供了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资产减值准备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财务说明书以及报表附注等,如果是企业集团还要提供合并会计报表。 2、要检查所编报会计报表的正确性

总结税法上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令人纠结“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的描述 视同销售(狭义),是指企业或纳税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法上要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二、视同销售的分类 增值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所得税视同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三、视同销售的涉税处理及会计处理 (一)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二)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作视同销售的行为; (三)不具有销售性质,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不作视同销售处理。

摘要-如何通过会计报表识别分析税收风险(上)

识别分析税收风险(上)铂略电话会议 2014年3月18日

目录 Part One 会计指标与税收风险 ●识别税收风险所依托的主要会计信息 ●把握若干纳税评估的财务指标 ●纳税“健康”分析须解决的问题 Part Two 基于税收风险管理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总体分析 ●趋势分析:一种纵向分析的方法 ●可比分析:一种横向分析的方法 ●结构分析:分析各会计要素的内部构成 ●因果分析:将相互关联的指标配合起来进行分析Part Three 互动问答

会计指标与税收风险 识别税收风险所依托的主要会计信息 税务机关对于企业的征收管理,有两种方式: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税收征管是基于企业的财务信息,所以财务信息是揭示税收风险和企业应纳税义务的最直接因素。那么识别税收风险主要依托哪些会计信息呢? 1. 财务会计报告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会计报表附表; 5)会计报表附注。 2. 科目余额表 3. 审计报告 4. 其他信息:工商、房产、土地、金融、证券、海关、外管等。 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税务机关往往要求企业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会计报表附表。这是税务机关对于企业进行税收情况分析的重要信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还需要报送审计报告。同时,税务机关也会从其他部门,如工商、房产、海关、外管等,抓取相关信息,而所有的信息,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核心。 企业相较于税务部门,还有科目余额表,而科目余额表是对财务会计报表的构成、结构所做的分检,可以更方便地将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呈现出来。 把握若干纳税评估的财务指标 换思路,找出路 以前财税工作人员认为,将纳税工作做好的重要前提是对税法的掌握,但结果恰恰不是这样的。假设一个刚考完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的大学生,脑子里都是税法条款,但是面对财务报表可能一片茫然,并不知道每个指标背后所揭示的经营信息和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对这些指标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联想,没有经验的累计就没有分析判断的思路,离称职的税务管理人员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要转换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路,要将单一重视税法的学习和理解,转为对本公司涉税财务指标的关注和分析。 现在国税、地税系统也纷纷承诺,对一个企业上门检查原则上不得超过一次,国税总局牵头发布的文件中,取消了大量进企业上门核查的项目。税务征管和检查调整了思路,还责于纳税人,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和递交信息,税务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其行政网络捕捉到其他信息,对企业进行信息的跟踪、分析、筛选、监控和判断。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改为后台的信息分析,所以企业也应该进行内部税收风险管理的调整。

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一、新旧增值税法视同销售的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3]第38号)第4条: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其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并据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其中第4条: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通过新旧增值税法对比,虽然在条文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结合其他法规,“视同销售”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一是扩大了视同销售的对象。新法将货物、财产、劳务均列入了视同销售的对象,取消了自产商品和产品的限制,不再区分外购和自产。尤其是将劳务也列入视同销售,解决了以前政策不明确带来的争议。 二是缩小了视同销售的范围。将自产的货物、劳务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不再列入视同销售。由于这部分视同销售的税收处理,一方面要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另一方面又要增加计税基础,从时间上分析没有对所得税造成差异影响,所以给予了取消。 三是强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视同销售。这一点在原所得税法中也有相同的规定,如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当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者估定。而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八条更是明确规定:纳税人取得的收入为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的,其收入额应当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或估定。

方案-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随着我国 制度和 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我国的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因此,将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在财务会计系统外单独反映的税收会计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税收会计是核算与监督税收资金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目前分析研究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对于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目标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税收业务信息,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上交入库和公平税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偷漏税款的行为,有利于保护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满足国家经济 的需要。它根据国家 权力的需要,确定应税所得的范围,超过成本费用扣减范围的要依法征税,所提供的业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税务部门和企业经营 者,税收会计主要是依法纳税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会计计量及其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合法,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以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 。税收资金属于国家所有,税务机关无权支配和使用,它的取得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向支付者(纳税人)付出任何报酬和费用(税收的无偿性),它既不周转,也不增值,因此税收会计不存在成本与盈亏的核算,会计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综合的税收业务信息,控制税收活动,加强税收管理。企业资金归企业所有、支配和使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要考虑资金周转,又要考虑价值增值,这就要求会计部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经营信息,并利用核算信息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企业财务会计必须核算经营成本与盈亏,以创造盈利,增加收入。 二、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依据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的税收法令、条例为依据,以稳定的税收收入为出发点,采用统一税收制度确认计税标准,按照一般会计原则处理各种纳税义务,具有强制性,并随着国家税法的不断完善,处理纳税义务的具体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财务会计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来处理会计事项,企业可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管理制度的不同对某些相同的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自主性。税收会计更多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财务会计主要是满足微观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体现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的需要。 三、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核算原则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在处理企业由于纳税活动而引起的资金运动时,虽然不必完全摆脱财务会计的原理和方法,但两者在存货计价、工资支出、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折旧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根本区别是在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方面,税收会计是按照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合并使用,采用分段联合制作为核算原则。而财务会计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计算收益和费用。收付实现制要求纳税人只有在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时,才能在年度列报损益或列报费用;而权责发生制则是以收入和费用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只要已经发生了收益与费用,不论是否已经实现,均列入当期收益和费用之中。税收会计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便于征收管理,一般不允许估计收益与费用,要求贯彻税收刚性的原则,在会计期间内的现金税金、上解税金、在途税金、入库税金、提退税金(包括征后减免退库)和损失税金方面,按照收付

财务报表涉税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 1.货币资金:与应交税费对比,分析纳税能力。 2.短期投资:如果期末比期初大幅减少,应关注投资收益是否确认。 3.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的增减幅度要结合利润表中收入的增减幅度,防范隐瞒收入。 (2)应收账款如发生大幅下降应分析: 核销的应收账款是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是否进行过债务重组,债务人是否存在财务困难,重组损失是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应收账款如发生大幅上升应分析: 企业是否在税收优惠期结束之前集中开票销售; 是否存在借方发生额直接对应存货类账户,故意隐瞒收入。 4.其他应收款:如果其他应收款的余额比应收账款的余额还大,或者占总资产的比重比较大,一定要检查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注意关注以下问题: (1)关联方占用资金(关联方借款)。 (2)个人股东挪用企业借款。 (3)利用其他应收款隐匿收入。 5.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1)结合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检查企业有无股利所得,是否正确申报投资收益。 (2)结合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检查企业有无利息收入。 (3)本项目需要结合现金流量表中“收回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这两个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6.存货 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发生额与税负率呈反向变动。存货发生大额下降,当期税负率应提高;存货发生大额上升,当期税负率应下降。如企业税负与存货呈同向变动时,则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或销售未申报行为。 (1)原材料 用企业发出材料汇总表上的数据与成本计算单上的数据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原材料除了用于生产外,还可能对内用于在建工程和职工福利,对外用于投资、抵债、换货、捐赠等。 (2)库存商品 用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与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成本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企业的产品可能有视同销售的用途。除检查“库存商品”明细账外,还要关注企业可以增设的“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商品”等账户。另外还要关注是否在税收优惠期结束之前故意少转存货成本的行为。 (3)存货是否有合法扣除凭证。 (4)存货发出是否采用了后进先出法。 (5)对比材料成本差异率与“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检查是否存在调节利润行为。 (6)是否存在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者用于在建工程的工程物资混入存货项目。 7.长期股权投资 (1)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是否按税法规定作为视同销售处理。 (2)持有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损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成本是否正确。 8.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 A:增值税方面 (1)在建工程(不动产)领用了本企业产品,如果是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是否按视同销售确认了销项税金;如果是外购的,是否作进项转出。 (2)属于应征增值税范围对外出售的固定资产,是否未按相应办法计缴税金; (3)外购的非生产用或不动产固定资产,是否错误地抵扣了进项税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