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效果分析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效果分析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效果分析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效果分析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猪圆环病毒的七大主要症状 我们相信科学指导生产,我们相信数据客观真实,我们相信改变才能突破提高。 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由于圆环病毒能破坏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因而本病常与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及猪副嗜血杆菌、气喘病、胸膜肺炎、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圆环病毒对免疫器官有严重的侵害性,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的高度抑制。通俗的讲,圆环病毒可以是疫苗免疫失效,机体免疫力减弱或消失。圆环病毒的代表性疾病有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腹泻综合征以及仔猪的中枢系统疾病。 一、PIDS(猪免疫缺陷综合症) 1:猪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混合感染有关的原因。 2:对减弱疫苗或低致病性微生物可以引起发病。 3:疫苗接种不产生免疫应答。 4: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 二、PMWS(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最常见的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其他症状有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被毛蓬乱、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较少发现的症状为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 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断奶后2~3周的仔猪(40~70日龄)。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仔猪也有该病的发生,病毒可随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传播或者可能经胎盘垂直传染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高达20%~30%。如果该病与猪细小病毒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时,仔猪的死亡率会更高。 三、PRDC(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特性,制定控制蓝耳病策略

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特性,制定控制蓝耳病策略 一、在控病中难以驾驭的蓝耳病病毒特性 1.病毒的持续感染性 蓝耳病病毒(PRRSV)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被感染猪产生的毒血症,相对于其他病毒感染,其病毒血症时间长达28天以上。病毒血症消失后,病毒仍可在组织中存活数月。病毒持续感染包括长时间不间断的低水平的病毒复制,带毒猪的血液、淋巴结、脾脏及肺脏等组织中病毒可存在很长时间,向外排毒达4个月之久。病毒还可通过胎盘和精液传播,其妊娠母猪产下的仔猪可长期带毒,在猪群中表现出持续性感染。PRRSV之所以在体内持续存在,是因为宿主免疫体系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 2.抗体依赖性效应(ADE) 感染后的PRRSV在巨嗜细胞中复制,巨嗜细胞不能将病毒杀死。当病毒与抗体在巨嗜细胞上结合后,病毒更容易进入巨嗜细胞,这种作用被称为抗体依赖性效应(ADE)。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RRSV在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非但不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反而能刺激PRRSV在巨噬细胞中的复制。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也会降低中和抗体应答的效力,低效价的抗体会增加病毒粒子与巨噬细胞结合机会,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和持续感染。 3.病毒的免疫原性低 该病毒中真正有抗原作用的是E蛋白(囊膜蛋白),但量非常少。猪产生的大部分抗体是核蛋白,而核蛋白对抗原性的增加几乎没有作用。这是由于产生的有用抗体很少,无用抗体多,且抗体产生很慢造成的。 4.病毒能逃逸免疫监视 PRRSV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的时间很晚,要到蓝耳病毒血症消失后或感染后30 d才能检测到中和抗体,而注射猪瘟疫苗后3-4d就能出现有活性抗体。同时,PRRSV中和抗体的能力也很弱。研究发现,对于一般病毒,只需要1个活性抗体就可以中和1个病毒粒子;而对于PRRSV,需要10个活性抗体才能中和1个病毒粒子。中和抗体延缓产生是PRRSV逃逸免疫监视的主要机制,也是PRRSV感染的主要特征。 5.细胞免疫也无大作为

猪圆环病毒的八大危害

猪圆环病毒的八大危害 技术专题"猪圆环病毒病的八大危害 作者:华传仙江西派德农实业有限公司 2003年,第四届国际新出现与再出现猪病大会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此届猪病大会的主题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流感(SIV),表明猪圆环病毒病已成为世界猪病热点。南京农业大学吴增坚教授等(2006)对2004年6~12月间华东地区送检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料进行PCR基因测序,病毒病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为:蓝耳病病毒:82%(68/83);圆环病毒:80%(52/65);猪瘟病毒:76%(19/25);细小病毒:42%(15/36);伪狂犬病病毒:33%(4/12)。 猪圆环病毒(PCV)在1982年被发现,当时被认为是PK-15细胞系的一种污染物。血清学调查证实德国(1982)、加拿大(1989)、新西兰(1991)、英国(1994)、美国(1995)都有本病毒存在,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病自1996年首次报道后,近10年中几乎遍及所有养猪比较发达的国家,许多规模化猪场均受到重创,致使不少染病猪场保育猪死、淘率高达20%,少数猪甚至高达50%左右。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证明,圆环病毒Ⅱ在蓝耳病病毒或者某些免疫增强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深了对淋巴系统的侵害,造成淋巴细胞缺少和淋巴肉芽肿的特殊病变,继而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引发多种相关疾病。 一、与蓝耳病并发是造成保育猪和生长前期育肥猪(6~13周龄)死亡的主要原因

Harms等(2001)采用剖腹取胎,不吃初乳人工饲喂至3周的猪做实验:19头单接种圆环病毒,表现为发热、嗜睡、轻度呼吸加快,4头黄疸,14头渗出性皮炎。因黄疸死亡2头,渗出性皮炎死亡1头,出血性胃溃疡死亡3头,接种后28天死亡率26%,呈典型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眼观与组织学病变。 17头联合接种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表现为发热、昏睡,由呼吸加快发展为呼吸困难,偶见黄疸,接种后10天,死亡率91%,接种后20天全部死亡,表现为严重间质性肺炎和坏死性肝炎(Vet Pathol 38:528-539)。 以上实验表明,单一圆环病毒感染可引起消瘦、黄疸为主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而蓝耳病病毒与圆环病毒同时感染引起以呼吸困难为特征,致死率可达100%。 二、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被毛粗乱、毛竖起,皮肤苍白或黄疸(20%比例),继而呼吸加快,腹式呼吸或张口呼吸,腹部起伏明显,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最后死亡。无继发感染病例不咳嗽,不腹泻。 剖检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苍白不出血,肺部病变以间质增宽、水肿和肺浆膜面斑点状出血为特征。 三、参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圆环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孪生病,其发病原因,系由猪群在蓝耳病或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Ⅱ型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药物预防的原则: 一、治少防多。(猪群中如果有三、五头猪发病,就要对大群进行药物预防,发病猪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二、预防减量,治疗加倍,重视辅助用药。按疗程用药。(常规预防性用药适当减量适用,减少药物的种类,减少用药量,治疗则反之,同时辅助用药,如增加能量,解热,保肝护肾、平衡电解质等。) 三、合理搭配药物避免配伍禁忌。 猪群精确化用药方案: 一、按猪生长阶段的用药方案: 断奶前后十天,用药目的控制断奶应激,增强猪体体质,净化疫病(萎鼻、蓝耳、圆环、支原体)等。 1、盐酸多西环素500g+金芪强5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氟美欣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30—60kg之间,猪只本阶段的生理因素造成呼吸道病多发,强化用药,避免“18周龄墙”对猪的伤害。

1、特效阿米卡星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多西环500g+磺胺六甲氧嘧啶钠300g+小苏打300g+灵芝金维 300g/500kg饲料 二、按季节气候变化可选用的用药方案: 冬春季节以预防气喘病、链球菌、5号病、腹泻性疾病为主,可选用方案: 1、特效泰乐菌素100g+特效多西环素500g +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2、阿莫西林500g+毒疫康300g /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夏秋季节以预防高热病、血虫病、中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用药方案为: 1、菌虫统治5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金伊维200g/500 kg饲料 2、阿莫西林300g+灵芝金维500g/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特效多西环素200g/500kg饲料 猪场常备药物:金芪强、氟美欣、毒疫康、特效金伊维、菌虫统治、灵芝金维、阿莫西林、特效型泰乐菌素、特效型多西环素、特效阿米等。

猪圆环病的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于春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1 临床特征 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 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 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 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2 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经产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少数母猪(1-5%)耳朵、乳头、外阴、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为常见。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木乃伊、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早产母猪分娩不顺,少奶或无奶。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临床症状与日龄有关,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或数天内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些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 育肥猪体温可升高至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多数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无继发感染的病猪死亡率较低。 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但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 3 防治 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 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治疗可选用香港龙达生产的蓝圆免疫肽,每1kg体重0.3ml,连用3-5天。

猪蓝耳病毒

猪蓝耳病毒 猪蓝耳病毒俗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猪蓝耳病毒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根据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组及致病性的差异,PRRSV可分为2个型,即欧洲型(LV株为代表株)和美洲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株),两种毒株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8%~81% 猪蓝耳病毒来源: 该病于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91年荷兰人Wensvoot等首次从发病仔猪和母猪体内分离到了该病毒,当时称为Lelystad病毒。随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分离到了该病毒。目前,该病已遍及北美洲及欧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郭宝清等(1996)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该病传播速度快,尤其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猪群密集、流动频繁,更易引起流行。在一个严重流行期过后,此病常为地方流行性,长期危害养猪生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毒研究成果综述 研究表明 PRRSV感染后,猪体免疫系统参与了病毒导致的疾病发生和感染后的免疫保护作用。PRRSV感染后易引起T细胞亚群和肺泡巨噬细胞在数量与功能上的变化;急性期感染能够促进一些细菌和呼吸道病毒的继发感染;同时,E蛋白能够诱导细胞凋亡,PRRSV感染后N蛋白和M蛋白能够较早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但无中和作用;E蛋白产生的中和抗体有不定期的保护作用。另外,PRRSV感染后也能引起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总结近年来的研究,现将PRRS的免疫学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PRRSV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有资料报道,在肺泡的巨噬细胞培养物中,加入一定滴度的PRRSV抗体,可使PRRSV 产量明显增加,甚至会提高10倍~100倍。在某些情况下,免疫产生的抗体不但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反而有助于病毒的复制。病毒中加入PRRSV抗体可使病毒在胎儿体内的复制比单独注射病毒显著增强,刚断乳仔猪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比其他较大年龄的猪严重,说明ADE在PRRS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学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PRRS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尽管有许多假设(包括免疫抑制),但都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PRRSV在体内外都表现ADE,妊娠后期的胎儿已出现主动免疫应答,但此时形成的抗体对跨胎盘感染的PRRSV的ADE效应,可能是母猪妊娠后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猪对PRRSV易感性高归咎于亚中和水平母源抗体的存在, 这些都提示PRRS致病机制可能涉及ADE。另外,ADE可能是由GP5糖蛋白诱导的。 2 T淋巴细胞与免疫相关细胞 淋巴细胞肩负着细胞免疫功能,其中包括Th细胞的辅助功能,Tc细胞的直接杀伤功能,释放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周围细胞和组织发挥免疫效应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现已发现猪感染PRRSV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有异常变化,PRRSV自然感染猪CD2+ 和CD8+细胞数增多,CD4+细胞数量及CD4/CD8比例下降,研究还发现,感染和未感染猪的胸腺细胞亚群没有差异,这说明PRRSV不调节胸腺内T细胞的变化。猪感染PRRSV以后,肺泡巨噬细胞是该病毒的首选靶细胞,占被感染细胞的80%~94%,而使肺泡巨噬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Rossow等发现攻击PRRSV之后,淋巴组织(如脾动脉周围的淋巴鞘,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胸腺皮质)中的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这些变化都会导致感染猪易继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侵害5-16周龄的仔猪,引起仔猪渐进性消瘦、呼吸急促或困难、腹泻、贫血、皮肤苍白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导致断奶后与生长期的猪生长迟缓及高死淘率,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圆环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l)断奶后仔猪的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6-16周断奶仔猪表现为发育不良消瘦、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呼吸系统多发性炎症、呼吸困难、腹泻、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蓝色的皮下出血点,特别是最后一对乳头呈淡蓝色。有些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四肢划动,最后因衰竭死亡。 (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主要表现体温微高至正常,主要从后肢和臀部开始出现中央为黑紫色,边缘呈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肤表面,呈斑块状黑色痂皮,并逐步向前躯蔓延,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死亡率在15%以下。 (3)仔猪先天震颤症(ct):主要表现出生仔猪全身骨骼肌肉痉挛性收缩,头部、肋部四肢震颤,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吮吸不住乳头,因仔猪吃奶不足表现昏睡、低血糖症,最后衰竭而死。要与缺硒、猪伪狂犬病,单纯的由于母猪无乳综合征引起的初生仔猪低血糖症,以及猪瘟感染相区别。 猪圆环病毒的剖检

(1)pmws:猪尸体消瘦,有不同程度贫血和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呈苍白色,可见间质性肺炎、肺门淋巴出血肿大、支气管黏脓性炎症引起的肺部表面散在隆起的胶状硬块。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支气管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切面结构致密、灰白色或见出血。 (2)pdns:除确皮肤表现外,双侧肾肿大到原来3-4倍,颜色苍白,表面有出血点,切面多汁并伴有灰白色坏死灶。脾肿大、肝脏呈橘黄色外观,心脏肥大。肺脏呈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肺炎病变,病变部变硬,呈灰红色或灰白色。 (3)繁殖障碍:检验可见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胸腹腔积水,心脏扩大成苍白色。肾脏肿大,色变淡,表面或切面皮质部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点(白斑肾)。 猪圆环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1)本病确诊须进行病毒的分离,证明病原的存在,也可以用血清学方法诊断。 (2)实验室诊断通常取发病猪肺、脾、淋巴结和肾等病理组织样品,制成组织悬液接种于pk-15细胞,分离纯化病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电镜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常用的病原学诊断程序。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可直接采用pcr方法或原位杂交技术(ish)进行快速诊断。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将被用来确定组织或器官中的病毒或核酸。采集剖检所见典型的病料,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诱发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探[1]

342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bbo咖Animl柚dComparatiVeMedici∞0ct.201O,30(5) 图l发病猪呼吸困难、腹式呼吸 Fi驴n1Dyspn∞锄dabdoIIIinmb弛athing 图3试验猪肺水肿 Figu他3L叫gede眦 图2组织缺氧,皮肤发绀FigllM2Cyan鸺is 图4试验猪肺小叶间隙增宽Figllre4Stromawiden A:肺泡扩张融合,成气肿状(脏×40)A:Alveolare咖sia(眦×40) B:支气管粘膜脱落(脏×100)B:Tunicamucosabronchiomm柚0do(眦×100)C:肺泡腔表面形成透明膜(HE×40)C:Vin∞usmembr孤e(HE×401 D:肺胞壁间质内巨噬细胞增多(HE×400)D:Macpophagecytosis(脏×400) 图5猪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Figu豫5PathoIogicaIob∞rvaUon蛐Iungfr伽恤e pig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诱发病毒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初探 作者:李吉达, 徐守振, 王建琳, 尹燕博, LI Ji-da, XU Shou-zhen, WANG Jian-lin,YIN Yang-bo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266109 刊名: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英文刊名: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年,卷(期):2010,30(5) 参考文献(11条) 1.朱自强SARS研究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08) 2.Guan Y;Zheng BJ;He YQ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 related to the SARS corona virus from animals in southern china 2003(02) 3.赵景民;周光德;孙艳玲SARS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期刊论文]-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07) 4.杨秀红;秦川SAR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04) 5.章光志;周艳君;郝晓芳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7(05) 6.张青娴;王克领;张立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畜牧兽医 2008(09) 7.纪小龙;尹彤;申明识从SARS患者肺部病变的病理特点探讨SARS的损伤机理[期刊论文]-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3(05) 8.刘佩红;齐新永;王建人工感染高致病性PRRSV肺脏的病理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的形态学化 9.张卿;胡成平SARS病理特征与临床病理联系[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3(06) 10.Franks TJ;Chong PY;Chui P Lung patholog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a study of 8 autopsy cases from Singapore 2003 11.丁彦青;王彗君;申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学观察[期刊论文]-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3(3)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邓舜洲.刘文峰.戴益民.张文波.万文忠.陈松昌2006年夏江西蓝耳病流行毒株的分离及初步鉴定[期刊论文]-养猪2006(6) 2.卓曲.武力.陈宝妮.蔡鑫华.冯宝仪蓝耳病病毒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期刊论文]-养猪2009(5) 3.张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ORF7基因的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研究[学位论文]2010 4.高晓磊.刘思当.娄忠子.王天户.GAO Xiao-lei.LIU Si-dang.LOU Zhong-zi.WANG Tian-hu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自然病例与美洲株(VR-2332)人工感染猪的比较病理学[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2009,29(4) 5.张毅.尹燕博.韩丽敏.张巧燕.王新.王建琳.崔尚金2007-2008年同一地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连续分离毒株HA基因序列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兽医杂志2009,45(5) 6.李吉达.尹燕博.徐守振.王建琳.王光.刘兴彩.韩丽敏.郭妍妍.LI Ji-da.YIN Yan-bo.XU Shou-zhen.WANG Jian-lin.WANG Guang.LIU Xing-cai.HAN Li-min.GUO Yan-yan PRRSV的分离鉴定及与其他5种猪病毒混合感染情况调查[期刊论文]-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 7.袁世山.余丹丹.谭菲菲.刘长龙.袁海峰.丛雁芳.韦祖樟.孙志.高飞.吕键.王小敏.庄金山.李祥健.张建武.郑海红猪蓝耳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及应用[会议论文]-2008 8.王守春.尹燕博.王晓红.李海英.王建琳.张毅.郭妍妍.WANG Shou-chun.YIN Yan-bo.WANG Xiao-hong.LI Hai-ying.WANG Jian-lin.ZHANG Yi.GUO Yan-yan6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分析[期刊论文]-畜牧兽医学报2011,42(2)

猪圆环病毒治疗方法

由于受到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的侵袭,猪只的抵抗力下降,猪越来越难养,猪病也越来越难治。所以做好圆环病毒的防控是猪场的重要工作。 一、病原:对猪有危害的是圆环病毒2型(pcv-2),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强。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公猪的精液常常带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的猪只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而且往往与蓝耳病毒混合感染,使猪只的免疫力下一步下降,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如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更可怕的是由于免疫抑制剂,猪瘟抗体水平下降不能保护,猪场感染猪瘟等疾病而无法治愈,使猪场遭受很多的损失。临床上常见的与圆环病毒有关的疾病有: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消化道疾病综合征;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二、流行特点: 1、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在我国猪场广泛存在,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超过20%。严重的高达60%以上。将成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2、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呈散发,死亡率很低。

三、临床症状: 1、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只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淋巴结明显的肿,腹泻,皮肤苍白、贫血部分猪有黄疸症状。 2、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猪皮肤上形成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红色到紫色的病变,病变中央呈黑色,病变常融合成大的斑块。 四:剖检病变:肾脏灰白色、水肿,脾脏轻度肿胀或萎缩,肝脏肿大、可出现中等程度的黄疸,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肺脏肿胀,质度坚硬或似橡皮,其上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变区,全身淋巴结,特别是颌下、腹股沟、纵隔、肺门和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为灰黄色,有的可见出血。 特别注意:该病通常与副猪嗜血杆菌一起感染,临床解剖中常见有胸膜炎、胸壁粘连、纤维素渗出肺脏出血(点、斑、成片)、脓肿,心包炎、心包液增多,腹膜炎、腹腔纤维素渗出,关节炎。 五;防控办法: 1、疫苗;没有高效的疫苗能控制猪圆环病毒疾病的发生。很多猪场反映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后断奶猪的整齐度提高了,似乎对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对皮炎肾病综合征没有什么效果。

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怎么办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直接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控制难度增大,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一例齐齐哈尔市某猪场病猪病例进行了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例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导致的患病猪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疾病综合征(PRDC)、新生仔猪先天震颤(CT)。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猪可通过鼻液、粪便等排泄物排出病毒,经口腔和呼吸道途径可传染给健康的猪。 猪蓝耳病(PRRS)称为“神秘猪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防治:推荐药物;猪益肽,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5倍-10倍 特点:本品从高免猪血清抗体中分离,冻干,包被得到的特异性血清冻干粉,其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活性,并具有调理,凝集和沉淀病原体,以及中和病毒的作用.能有解机体发热、炎症和疼痛。该药作用迅速,30分钟内可减轻疼痛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症状。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这3种疾病可造成仔猪大量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现在猪蓝耳病是一个还有没出现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的猪的疾病。本文就浅谈,总结一下一个据目前市场上来说的一个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猪蓝耳病是由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其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国外称其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已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一、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1、保护易感猪群 ●首选PRRS灭活苗(安全、不散毒)。 ●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拌料饲喂15-20天。 ●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饮水15-20天。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2、隔离已感猪群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群一定要隔离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或者没效果可以放弃淘汰了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3、治疗感染猪群

●柴胡10ML+利巴韦林2ML+恩诺沙星10ML注射,50公斤/体重用量,一天两次。(用于退热,适用于发热在41.5°C以上的猪群)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 ●复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牛磺酸5克/500ML水喂服,一天两次。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掉。 ●紧急加强接种PRRS灭活苗,使用建议量的2倍接种,间隔7-9天后再接种一次。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4、猪群病毒净化 ●一般来说,一但感染了猪蓝耳病都是伴有的猪瘟混合感染,建议在上述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抗猪瘟血清,猪瘟血清50ml/支,2—4ml/10公斤体重,只用一次。(放置常温后注射) ●如果伴有附红细胞体、链球菌感染,在上面说的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磺胺六甲氧800克+5%青蒿素1000克+复方花青素1000克/T,拌料饲喂9~10天。 文中只是本人总结出来的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如果大家可以提供讨论大家的经验那就更加的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地猪地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二类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地北卡罗来纳州发现.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地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地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地损失. 3、猪蓝耳病地传播途径是什么? 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地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地主要来源.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地主要传播方式.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地危险性越高. 4、猪蓝耳病病毒地抵抗力强吗? 总地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地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在自然感染流行中,只感染猪.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生感染. 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哪些病? 因为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常伴有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地混合或继发感染. 该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多数为双重、三重感染,或多重感染. 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9、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肉眼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地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以上病变随猪地个体差异、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危害及面临地形势 10、猪“高热病”是怎么回事?

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贵州省黔南州2013年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监测犹银俊1倪兴维 1 罗齐英2王兴辉 3 李洁3董保豫1* (1 贵州省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558000 2贵州省三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三都558100 3贵州省都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都匀558000) 作者简介:犹银俊(1982-),女,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诊断和检测工作。* 通讯作者:董保豫(1963-),男,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13年对贵州省黔南州12县(市)1390个场(户)猪群随机采集6887份血样, 应用 ELISA 方法对全州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390猪场(户)6887份血清中, 抗体合格数5796份, 总体合格率84.2%,其中种畜场72.1%,商品场88.7%,散养户80.4%。[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黔南州蓝耳抗体免疫状况较好,有效的控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关键词:黔南州; 猪蓝耳病; 抗体水平监测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 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变 异株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黔南州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了强制免疫措施,从而确保应免密度达100%,保证免疫质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疫情的发生。为了解黔南州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控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猪蓝耳病(Blue Ear Disease)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但症状不同。成年猪(母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即配种返情率高、受胎率低、早产、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等;仔猪特别是保育猪感染后则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由于PRRSV感染肺泡巨噬细胞后会导致该免疫细胞的数量下降和功能障碍,从而降低呼吸系统抗感染的能力而导致严重的并发和/或继发感染。猪蓝耳病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首次爆发;1991年,荷兰分离到LV株病原,欧盟提议将该病原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此即为欧洲型PRRSV的代表毒株;美国于1992年分离得到VR-2332株PRRSV,即美洲型PRRSV的代表毒株。我国猪病专家郭宝清等于1996年首次在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到PRRSV(美洲型),从而证实了我国存在该病,并且对该病毒进行了分离鉴定工作[1]。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猪群中爆发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严重疫情,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国内诸多兽医专家及时对该疫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终于2007年4月确定此次疫情是由变异后的高致病性的PRRSV引起,即“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不同日龄的仔猪,而育肥猪发病相对温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秋季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呈地方性流行,严重者呈爆发性流行,传播速度快。感染母猪有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本病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呼吸道是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环境恶化、气候骤变、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均是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由于耐过本病的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所以PRRSV 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的一个重要流行病学特征[2]。 2 发病原因 2.1 环境控制不力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传统粗放型的养猪模式相比,当前这种高密度、大群体、流水线式的集约化生产工艺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比如大群体的饲养导致疫病传播蔓延速度加快、限位栏饲养导致猪只体况下降、疫病易感性增强等。猪只长期遭受不良环境的刺激会降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疫病的抵抗力,很容易受到病原的侵袭而发生疾病,即使不发病,也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成为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与蓝耳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养殖环境问题主要有猪舍设计建设不合理,生物安全措施执行难度大;猪场生产工艺如饮水器安装高度不合适、水压过大,消毒液配置浓度误差大、消毒不够彻底及粪污处理措施不健全等;猪舍养猪密度大,空气质量差,尘埃及有毒气体浓度高;猪舍内温度和湿度调控不当等。在养猪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应激性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猪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有利于或诱导了HP-PRRS的发生[3]。 2.2 引种隔离检疫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蓝耳病稳定猪场爆发蓝耳病的主要原因还是引进后备猪。在引种时没有制定严格的引种措施,引进的后备猪体重较大,引进后备猪后未进行足够时间的隔离和必要的检疫便合并入生产猪群,如此则导致了外源PRRSV毒株的引入,打破了猪场原本的PRRSV毒株的稳态,便会导致PRRS在猪场的爆发与流行。 2.3 养殖投入缩水 在当前养猪利润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不少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便将原本的饲料更换为稍劣质且价格便宜的饲料,或者将原本使用的疫苗更换为价格更低的疫苗,或缩减免疫的疫病种类和免疫剂量等等。如此,一方面饲料适口性的变化导致生猪营养状态异常,采食量下降;另一方面,疫苗免疫投入的降低,会导致生猪抵抗力的下降,而造成猪病在场内的爆发。 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差异较大,最短为3天,最长可达37天左右。实际生产中的症状表现也因饲养管理、病毒

猪圆环病毒病 概述

猪圆环病毒病概述:本病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病原-----PCV 1、分类:1995年列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在本科里还有其他的病毒,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 V)、鹦鹉喙羽病病毒(BFDV)。PCV、BFDV列为圆环病毒属,CA V列为环形病毒属。 2.核酸类型:DNA。其单链环状DNA染色质有1759个碱基组成。且已克隆测定了序列。有11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1种蛋白质。引起PMWS的PCV和引起PK-15污染的PCV,同属于圆环病毒属,且高度的同源,但抗原性及DNA序列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区别,日前将PCV-PK15称为PCV-1,而将PMWS称为PCV-2。3、形态大小:为无囊膜二十面体,大小约4~26.5nm。4、PCV可在猪源细胞上复制,但CPE不明显。5、存在:淋巴结,骨髓,血液。流行病学1、PCV易引起猪发病,一般不与CA V 和BFDV发生交叉感染,但用ELISA证实人血清有30%、小鼠血清12%~69%、牛血清35%抗体阳性。2、血清学调查表明:猪的阳性为20%~80%,且分布极其广,几乎世界各处都有。3、6~8周龄的猪多发,在PRRS阳性猪群中更易继发本病。4、发病率高,病死率有高有低,但即使不死,亦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症状①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②猪皮炎肾病综合症;③相关性繁殖障碍综合症;④相关性肺炎; ⑤相关性肠炎;⑥相关性神经系统病。体重减轻,渐进性消瘦,虚弱。呼吸困难,过速,偶有咳嗽。皮肤苍白,结膜黄染。下痢、腹泻。中枢神经紊乱。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淋巴结为最,肿大达3~4倍,切面充血、出血。肺弥漫性病变,比重增加,坚实成橡皮样,表面呈花斑状。肝花斑状,萎缩。脾肿大,切面呈肉状。肾被膜有白色病灶,肿大。回肠有花斑状。诊断:一、临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肾肿大,肝萎缩,渐进性消瘦,有诊断价值。二、实验1、原代肾细胞或PK-15可用作培养PCV-2,但在细胞培养物上还不能判是否有病毒存在。需要特异抗体用免疫荧光或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确认。2、用PCR扩增病毒。3、待检材料做组织切片,观察有否包涵体。4、ELISA测定抗体。防治1、预防:圆环病毒-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二联苗。首免:10-15日龄。二免:30-35日龄。2、发病后的处理:1)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妥咽或病毒灵或病毒唑,多维。2)注射圆环·蓝毒康或圆环抗毒杀。3)注射猪用干扰素

猪蓝耳病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张华)

病原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为圆形,直径为50~60nm,含有20~35nm的核衣壳,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19g/cm3;有囊膜,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股RNA,分子量约1.5×106道尔顿。不凝集鸡、哺乳动物和人的O型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高温敏感。在深冻组织中病毒可存活数年,但在4℃仅存活1个月,37℃存活18h,56℃存活15min以内。在pH6.0时稳定,在pH5.0以下和pH7.0以上均易失活,将肉尸保存于4℃18h仍能发现其中有活病毒。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 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 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发病机理 ?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 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