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理想国》:理性主义的“模仿说”——理念至上的哲学思量,即绝对的真理。提出“诗如画”的命题,对诗不齿,“一个秩序有定的理想国,有充分的理由对诗人关上大门。”但敬神的诗和歌颂名人的诗可以进入理想国。他强调诗是影子的影子(即不真实,是谎言的),与真理是隔层的。同时强调“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是一个权宜之计,要是哪一天诗人肯改邪归正,随时欢迎回来。”——即诗人要遵循他理想国的统治—哲学家的法则。(也是其道德标准的意愿)。其诗学思想:“为迷狂说”,代表作《伊安篇》。迷狂的诗不同于模仿的诗。迷狂是言神之言,即代神而言。可以说是代表西方非理性主义诗学的一个渊源。

亚里士多德:开启注重经验主义层面的哲学传统。思想体系;“形式”哲学,(其“形式”即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他反对柏拉图把理念抽绎出来高架在个别之上的做法,而肯定形式就存在于事物之中。《诗学》:核心议题之一为模仿正名。表现:①肯的模仿是人的天性②强调模仿具有普遍性。诗正是通过必然的认知逻辑和可能的想象虚构,在个别的形象中表述出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诗人应该避免用自己的身份来说话。判定诗的题材在于叙写行动的人,“高尚的

人模仿高尚的行为”,反之亦然。《诗学》的主要框架是悲剧结构的探讨。悲剧是以行动为形式因(《物理学》提出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说明行动是悲剧的灵魂。他把悲剧分六个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其中情节最重要。他解释,悲剧是行动的模仿,行动势必涉及人物,而人物必然具有性格和思想。所以依次看,行动的模仿是情节。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人生。诚然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但是他的幸与不幸,都是取决于行动。“净化说”:净化可以视为悲剧的最终效果。以“卡塔西斯”(即原词)作净化解,那么悲剧的最后目的便是借情节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之两种情感得到净化。它意味着悲剧的最终目的,要在观众那里得到最后的完成。

古罗马贺拉斯:《诗艺》秉承亚里士多德思想。一、合式法则,即尊重规则。1、反对诗的随意虚构,诗必须切近真实。2、恰如其分的表现诗中描写的人物:类型说的描述;剧中人物语言要与他的身份遭遇相符合;诗人必须有生活经验和真实感情,特别是倡导寓教于乐,体现文学的教育作用。二、天才和艺术:不赞成诗为迷狂说;

正确的思考是好诗的起源所在;艺术模仿生活;与柏拉图的诗如画思想比较,贺拉斯认为诗可以有多种类式,同样的阅读也可以有多种方式,而并非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

奥古斯丁:教父思想,《上帝之城》《忏悔录》,《论基督教教义》。一、文学的罪责:1、新柏拉图主义,把诗人驱除出理想国是民智之举,能起到扶正社会风气的作用,文学的道德作用得到强调。2、语言问题,文学的做大祸害是不敬神明而为世俗的洪流所驾驭。3、继承了柏以道德标准为唯一标准的文学评价传统,认为文学偏离理性刺激情欲。二、论符号:1、区分了事物和符号:把符号定位在指意功能上,显示了符号最一般的特征;语言以言指物事符号,事物也可以指物,也是符号;这里强调的以物指物的符号功能并不涉及每一件日常事物。2、符号的特征:人言及事物是指事物本身不超越本身之外的意指,言及符号必须超越符号本身。中世纪阿奎那,基督教神学家(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神学大全》隐喻的权利:圣经应该用隐喻,用隐喻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隐喻产生再现,人从中得到快感。经为寓意说:每一个词都有字面义和精神义两个方面,精神义又分为寓言义、道德义、神秘义,即四义。神圣

的历史既是真实又是符号、既有字面义又有精神义,而世俗历史只是真实不是符号,只有字面义没有精神义。

中世纪但丁:《神曲》又叫《喜剧》。《论俗语》诗为寓意说:主要讲字面义、隐喻义、道德义、神秘义,神秘义高于一切。把阿奎那的四义说用于解诗。论俗语:俗语是自然的,文言是人为的,俗语是雅俗共赏;但丁的俗语是一种崇高的文学语言;俗语必须经过提炼,然后才能入诗,光辉的俗语是最好的俗语,应匹配安全、爱、美德这样好的主题。

文艺复兴锡德尼(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英国,《为诗辩护》针对《骗子学校》。诗的自由创造特征:对亚《诗学》创造性阐释,对诗的本质功能职责等问题深入研究,不把诗的研究依附于圣经;肯定诗人的崇高地位;受亚影响,认为模仿是一种创造,是为了教育和怡情从事模仿;强调诗的自由创造的本质,诗人的创造不受束缚,创新,造出比自然产生的更好的事物,自然是铜质而诗人能创造一个金质的。诗的虚构问题:诗人超越现实的虚构能力,有没有想象力,诗人的职责是虚构、创造完满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教育和提高道德的目的;诗人是虚构

者不是说谎者,虚构是诗人自由想象下的自由创造;诗人通过虚构表达善意能达到怡情和教诲的双重目的,其作用比哲学家和史学家效果更好;诗明白易懂,适用范围广,更具感染力。文艺复兴卡斯特尔维屈罗:修正发扬并反驳了亚的思想,意大利《诠释》、《亚里士多德〈诗学〉诠释》。诗的特性和目的:与历史和科学比较诗是想象的艺术,偏重于创造性的模仿;诗不同于历史:历史是推理的语言,合逻辑的语言,诗语言是韵律形象化的语言,诗是创造性的模仿,是想象的虚构;诗不应采用科学技术的题材,接近现代看法是一个创见;诗的目的在于娱乐平民大众,题材应该是通俗化平民化大众化的。悲剧理论:1、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一致。2、悲剧人物的性格和动作不可分割,把行动是否性格看做是悲剧成功与否的关键。3、悲剧行动及其产生的根源,产生于处在困境或不幸中的悲剧性人物的心灵搏斗,悲剧行动与悲剧人物的利害关系紧密相关。4、悲剧的目的是给人以快感及娱乐,而不是实用及教益。5、悲剧的快感,从怜悯和恐惧来的快感是真正的快感。

新古典德莱顿:英《论诗剧》《悲剧批评的基础》。

一、变革古典戏剧法则。1、既继承又发展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对于古代法则后人应努力追随但也要有所变动。2、从英国戏剧实践谈戏剧原则:要有个性与激情;情节必须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富于想象;语言明快而有气势,不在于有么有韵而在于语言本身生动和明快。3、对三一律的突破,把戏剧限制在情节时间地点一致上不利于戏剧主旨的表现,悲剧和喜剧可以结合在一起。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则。1、肯定了情节的基础作用,但是提高了性格在戏剧中的意义和作用2、性格塑造原则:必须具有鲜明性;性格必须与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一般因素相符;注意性格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注意人物性格的连贯性,但要保持其首要特征;激情与性格相统一3、情节与性格不应当想冲突,情节也应当影响到人物性格的鲜明性。

新古典布瓦洛:法,《诗的艺术》《书简诗》一、理性与自然。1、推崇理性观念,追求理性就是追求善。2、艺术的使命是传达真理的教化而不是其他。3、艺术创作上处理题材要以理性为宗旨,写作时智慧思考的结果而非迷狂。4、同时重视情感对艺术创造的意义和价值。5、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对形式起统帅作用,但形式美也有其独立价值。6、自然也是理性。二、三

一律和语言问题。古今之争,是崇古派和厚今派围绕三一律是否被采用展开。

启蒙卢梭:《论戏剧》《新爱洛伊丝》《忏悔录》。1、关注灵魂和情感,指责科学技术发展会使人伤风败俗,提出回归自然,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2、抑制戏剧。

启蒙狄德罗:《论戏剧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画论》。1、继承了亚里士,强调模仿主要是模仿自然,认为文学和艺术的真实性是通过模仿自然实现的。2、《论戏剧诗》中认为,想象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诗人善于想象,哲学家善于推理,文学想象离不开逼真。3、严肃喜剧:即市民剧,以英国的感伤剧为依据,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中间的类别,又称为正剧,以家庭题材与宫廷题材相对立,倡导把人物性格放在情境中区表现,在严肃喜剧里当以情境为主,人物性格为次,情境成为文学作品的基础,性格由情境决定。4、重视戏剧的道德教育作用,与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思想相近,强调了喜剧的教育作用。

德国古典康德:《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一、哲学体系:1、二元论和

不可知论,强调认识的主体性,忽视了物质世界对于精神世界的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认识论。

2、审美判断和美的特点:审美判断完全不关系功利目的,是无利害关系的自由快感,即美的无功利性;审美判断不凭借概念而是普遍令人愉快,即美的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无目的性;无概念必然令人愉快性。二、美的艺术:1、艺术是自由的游戏,用排除法论证。2、美的艺术包含审美判断的特点:美的艺术具有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美的艺术具有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美的艺术具有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性;美的艺术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三、天才与审美意向:1、天才的四个特点:独创性典范性自然醒仅限于美的艺术。2、想象力与悟性的自由活动就产生艺术的灵魂;想象力受理解力的约束,可就他的审美内涵来说又是无系无缚自由的,可以给理解力提供素材;想象力和理解力相结合自由协调,就产生了审美活动。

3、审美意象有以下特点:灌注生气;直觉形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德国古典席勒: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审美教育书简》《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论悲剧艺术》《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一、游戏说:1、审美和艺术的自由游戏状态可以恢复人

性的完整,游戏是非功利的,在游戏的自由状态中人的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就统一起来了。他反对法国的暴力革命。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2、游戏说即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凸显文学和艺术的非功利性,游戏说的过程是:从动物性需要逐渐发展到物质过剩和精神过剩,进而为物质的游戏,又通过想象把物质游戏转化为审美游戏,审美的游戏使人追求美的本身,因为产生了由外向内变化的美的追求,这样就产生了各种艺术。二、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1、人性处在不同的状态由此产生了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即人处在自然状态时就会产生朴素的诗人、创作朴素的诗,而当人处在文明状态时就会产生感伤的诗人、创作感伤的诗。2、朴素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的区别就是古代诗人和近代诗人的区别:朴素的诗人模仿现实,与现实有单一关系,具有感觉真实和谐有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回归到生活;感伤诗则表现理想,与现实有双重关系,具有表现向往之情紧张无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隐逸逃避生活走向恬静。朴素诗和感伤诗之间的对立是最早阐明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的区别。

三、悲剧冲突论:最早提出冲突论的是黑格尔,席勒比较明确的提出了悲剧冲突论。1、道德原则只有在冲突之中才最能惊心动魄的表现出来,道德正是在同一切非道德因素的斗争中,充分的彰显自身,换言之最高的道德快感必随时随地都有痛苦相伴随。悲剧的本质是道德的合目的性与别的反目的性的矛盾冲突。2、悲剧冲突论:悲剧是表现道德的合目的性与自然的或者道德的反目的性的冲突,通过痛苦使人获得道德快感,它是崇高,特别是道德崇高的集中表现。悲剧的功用是通过激烈的合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使人的道德本性得到表现和高扬,从而使人性完全实现。3、席勒始终坚持悲剧的道德崇高性。道德主动性即在激烈的合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中所显示出来的人的道德上的崇高和自由,不仅是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根本原因,而且是悲剧发挥它的使人成为人的人类学功能的最主要依据和途径。

黑格尔:1、黑格尔关于“三种艺术类型”的论述。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观是以“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为核心和发展线索的。他以理念与感性显现形式的统一与否,将艺术分为象征的、古典的、浪漫的三种类型和阶段。象征型是艺术的

开端,这一阶段感性形式压倒了精神内容,它经历了不自觉地、崇高的到自觉地象征的艺术三阶段;古典型阶段中,理念找到了自己的感性形象,艺术进入了古典时期才算真正的艺术时期,比如雕刻艺术。浪漫型艺术的精神性最强,突破了感性形式的束缚,突出了主体的精神特征。这三门艺术都以主体性为原则,偏重于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遵循精神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分类原则。

2、黑格尔什么是“美的理念”?

基本特征:具有确定的外在的感性形象,呈现为一种特殊的个别事物的形态,同时又不停留在外在形象上,而在本质上显现着某种理念的普遍性。因此,美的理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抽象的、普遍性的内容,一个是体现这个内容的感性形式。

3、黑格尔关于诗的划分(史诗、抒情诗、戏剧诗)

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答: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点是用辩证法因素来论述的。一方面,认为艺术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包含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且要用热爱之心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歌德认为艺术超越自然,高于自然,艺术的最高任务在于

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因此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既主宰,又奴隶。奴:必须用自然的材料来使人了解;主宰:使这些自然地材料服从自己的意旨,为自己的意旨服务%歌德这样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了文艺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这正是艺术家思考的结果。据此,歌德主张文学是生活的结果,天才的成长与经验和传统密不可分。

浪漫华兹华斯:英国,湖畔派。《抒情歌谣集》1、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人是有感而发,心动于中然后见于诗,感情强烈本身需要自然而然入诗。2、诗的语言和题材主张到乡野田园中汲取灵感。题材上主张采用日常的事件和情景,描写农村的田园生活;语言风格上主张用乡村中日常生活的语言,即发展民歌的艺术传统,认为乡村语言是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3、写诗所需要的能力:观察和描绘的能力;感受性即感知能力;沉思,等待感情冷静下来的过程;想象和幻想,华兹华斯特别重视,认为其特点是创造;虚构,凭借虚构能力诗人可以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来塑造人物。

浪漫雪莱:英国《无神论的必然性》《麦布女王》文论观点在《诗辩》中体现。1、诗是想象的表现、生活的映像、时代的精神、民族觉醒的先驱和战斗的号角。特别突出了诗永远具有时代精神,突出诗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密切联系。2、给诗人崇高的地位,是典型的以诗为宗教以诗为先知的浪漫主义思想。3、充分肯定诗的社会作用,肯定诗有伦理教育作用,但雪莱同样肯定诗的审美娱乐功能。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三种作用:一是给人以真的知识,二是给人以善的信念,三是给人以审美享受。类似于贺拉斯寓教于乐的思想。4、重视诗语言的音乐性。强调诗的音乐性和不可翻译性。

浪漫斯达尔夫人:法国,《论文学》《德国的文学与艺术》浓厚的宗教感情。1、在《论文学》中第一次提出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概念。2、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特征:北方文学更关注痛苦想象丰富,而南方文学更关心逸乐;北方文学多理性迷信较少,而南方则多宗教迷信,所以北方更适合自由民族惊声;北方尊重妇女具有女性的敏感性,这一点南方缺少;北方因新教缘起更具有哲学精神。2、在《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中对古典诗与浪漫诗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古典诗重情节,浪漫诗重性格;古典诗形象完整浪漫诗倾向自省;古典诗单纯浪漫诗复杂;古典诗是移植文学而浪漫诗是土生土长的文学。浪漫雨果:法国,《〈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莎士比亚研究》1、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诗属于原始时期只是一首赞美歌,第二阶段是古代的诗,由抒发思想过度到描写事物。第三阶段是近代,诗得到精神性的提升,对人自身精神的发现。2、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美丑对照原则,崇高与滑稽、优美与丑怪总是处在相对统一的状态之中,近代诗歌的滑稽丑怪的崇高特征可以比一些古代的美更纯洁、更伟大也更高尚。浪漫主义文学不仅应当表现美还要给滑稽丑怪一席之地。是为了表现美去描写丑,是一种反作用无损美本身的表现。3、艺术真实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真实不是绝对真实。

现代文论的先声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意志主义文论强调理性至上,认为理性是把握真理的途径,把艺术及审美经验看做非理性的直观活动,认为艺术更能把握真理。文论思想:1非理性的哲学生存意志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是无目的无止境的追求,意志是世界的本体2天才与想象力艺术高于科学-艺术天才具有直观本质的天赋才能-天才需要想象力3艺术等级建筑艺术造型艺术文学音乐4悲剧学说人生的本来面目就是悲剧,而悲剧艺术揭示人生的真相,给人无尽的痛苦。悲剧三种类型。

尼采:日精神和酒精神,《悲剧的诞生》

1、如果你想在舞台上再现阿客硫斯受崇拜的故事……从头到尾要一致,不可自相矛盾。

贺拉斯*《诗艺》*合式原则恰如其分的表现诗里所描写的人物,强调言如其人语言风格

2、为了阐明我们要说的话……前一种为字面义,后一种则为寓言义或神秘义……

但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3、历史和诗有别,因为历史的题材……诗的题材……卡斯特尔委屈罗《诠释》诗在语言和题材上不同于历史。

4、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不能成为诗人\\\\狄德罗《论戏剧诗》关于艺术想象问题,他把艺术想象能力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诗人擅长于想象,想象帮助诗人描写出事物之间联系的逼真性。

5、我所说的灌注生气的原则,无非是显现审美意象的能力……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意象论:他认为能把概念转化为审美意象,并且准确的表现出来。审美意象的特点:灌注生气】直觉想象】感性理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有限无限的统一,眼有尽意无穷。

6、单单满足自然和需要所要求的东西,已不能使人感到满足,他还要求有剩余。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从人性的根源上说明了艺术起源于游戏,这一剩余精力游戏说突出了艺术的非功利特征。

但丁的“诗为寓意说”。

他把诗的意义确定为四种,用阿奎那《神学大全》中字面义、隐喻义、道德义、神秘义用来解经的名称及解释,来解释诗。在《乡食宴》中具体有:一切文字都可以用四种意义来解释,字面义,严格限制于字面上的意义;寓言义,用美丽的虚构外衣包裹起来的真理;道德义,老师教导人的道理;神秘义,高于一切他义,所指的事物属于永恒光辉中更高层次的东西。

1、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答: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点是用辩证法因素来论述的。一方面,认为艺术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包含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且要用热爱之心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歌德认为艺术超越自然,高于自然,艺术的最高任务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因此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既主宰,又奴隶。奴:必须用自然的材料来使人了解;主宰:使这些自然地材料服从自己的意旨,为自己的意旨服务%歌德这样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了文艺来源于自然又

超越自然,这正是艺术家思考的结果。据此,歌德主张文学是生活的结果,天才的成长与经验和传统密不可分。

2、席勒的游戏说(出自《审美教育书简》:剩余精力游戏说)。

席勒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游戏说的过程:从动物性需要逐渐发展到物质过剩和精力过剩,又通过想象,把物质的游戏转化为审美的游戏,使人开始追求美本身,于是开始产生了由外向内变化的美得追求,从而产生了各种艺术。

3、黑格尔关于“三种艺术类型”的论述。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观是以“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为核心和发展线索的。他以理念与感性显现形式的统一与否,将艺术分为象征的、古典的、浪漫的三种类型和阶段。象征型是艺术的开端,这一阶段感性形式压倒了精神内容,它经历了不自觉地、崇高的到自觉地象征的艺术三阶段;古典型阶段中,理念找到了自己的感性形象,艺术进入了古典时期才算真正的艺术时期,比如雕刻艺术。浪漫型艺术的精神性最强,突破了感性形式的束缚,突出了主体的精神特征。这三门艺术都以主体性为原则,偏重于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遵循精神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分类原则。

4、黑格尔什么是“美的理念”?

基本特征:具有确定的外在的感性形象,呈现为一种特殊的个别事物的形态,同时又不停留在外在形象上,而在本质上显现着某种理念的普遍性。因此,美的理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抽象的、普遍性的内容,一个是体现这个内容的感性形式。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导论 【参考说明】: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一书是汉语言文学本科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重庆>],所以请先确定你 所参考的科目对应的是这本教材。 2.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考生比较少,所以可能没有辅导书,以前的考试资料也无从查找,至少在重庆范围内。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涉及25种差异不同的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知识面非常庞杂,涉及到政治、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而且很多文论存在“粘融”“对抗”“异化”等现象,所以对这本教材的学习我认为不能单从课本学习,应该把 触角升向生活的更多、更深的层面。 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教材种存在很多概念的“未定点”,特别是后半部分关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等文论,他们的观点总的来说都是抽象大于具体、理解大于认知、否定大于肯定,所以,我的这个笔记同意会存在很多“未定点”,特别是概述部分有些是从我所理解的角度来编写的,所以可能会存在主观性,但我仍然从教材所明确的文论的概念入手,相去不会太远,当然,可能也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所以建议参阅的时候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教材的描述来 理解。 5.因为这本书所涉及的某些文论存在“未定点”,所以存在某些主观性,其中肯定难免有某些错误或者与大家的理解所不同的地方,欢迎提出你的看法加以指 正。 6.有几章的最后一段的章末总结没有归纳,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论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积极或非积极性的影响的评价(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批评),以 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零、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 发点和归宿。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美学思想是同()一起产生的。 A.古典艺术 B.古典文学 C.自然哲学 2、()是完全的社会学观点的代表。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是() A.美在和谐 B.模仿自然 C.美即功用 4、自然美学观点认为() A.模仿自然 B.美在和谐 C.美即功用 5、伦理美学观点认为() A.美在和谐 B.模仿自然 C.美即功用 6、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A.米李都学派 B.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哲学 C.坚持和发展米利都学派的唯物论和辩正法 7、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提到唯物论认识论的高度,并强调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是() A.拉图 B.德谟克里特 C.赫拉克利特 8、《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毕达哥拉斯 C.柏拉图 9、《诗学》的作者是() A.休谟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10、贺拉斯在文论上的着作是(),,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 A.《诗艺》 B.《建筑十书》 C.《诗学》 11、标志着崇高从修辞学范围进入美学范畴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诞生的是() 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B.贺拉斯的《诗艺》 C.柏拉图的《理想国》 12、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是() A.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论美与适宜》一书中区分了美与适宜。 A.阿伯拉尔 B.圣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2、但丁最重要的文论着作是()。 A.《论俗语》 B.《神曲》 C.《新生》 D.《论美与适宜》 3、文艺复兴是从( )开始的。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B.英国的伦敦 C.丹麦的哥本哈根 D.意大利的米兰 4、(3 )开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先河。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但丁 D.马丁.路德 5、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2),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13春西方文论作业4

13春《西方文论》作业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V 1. 古希腊的“四艺”是指A. 几何、哲学、音乐和天文 B. 算数、天文、文学和艺术 C. 几何、算数、天文和音乐 D. 算数、音乐、诗歌和舞蹈 正确答案:C 2. 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的文章是雨果的A. 《〈欧那尼〉序》 B. 《论莎士比亚》 C. 《抒情歌谣集.序言》 D. 《〈克伦威尔〉序》 正确答案:D 3. 在西方文论史上,标志着“摹仿”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的人物是 A. 德谟克利特 B. 赫拉克利特 C. 柏拉图 D. 毕达哥拉斯 正确答案:A 4. 荣格的理论对原型批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A. “隐微写作” B. “自动写作” C. “集体自恋” D. “集体无意识” 正确答案:D 5. 泰纳提出了“文学发展三要素”说,其中他认为作为“后天动量”构成“第三级原因”,那么“后天动量”指的是 A. 种族 B. 时代 C. 环境 D. 政治 正确答案:B 6. 亚里士多德一切论说的出发点是 A. “摹仿说” B. “四因说” C. “过失说” D. “净化说” 正确答案:B 7. 新古典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创作均产生于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正确答案:B 8. 斯塔尔夫人在对喜剧的分析中,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 时代特征 B. 种族差异 C. 社会制度 D. 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C 9. 提出“二律背反”理论的是 A. 黑格尔 B. 康德 C. 休谟 D. 柏克 正确答案:B 10. 主张诗歌要取材于“微贱的田园生活”的是 A. 柯尔律治 B. 华兹华斯 C. 施莱尔马赫 D. 施莱格尔 正确答案:B 11. 将实证的方法运用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当中的是()。 A. 雨果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C 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 A、自然 B、人为 C、天然 D、抽象 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 B、客观 C、主客 D、先天 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 B、宫廷生活 C、市民生活 D、下层生活 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 B、意象 C、意境 D、语词 16、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 B、《权力意志》 C、《人性的、太人性的》 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 17、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 A、自然现象 B、人的精神生活 C、感觉世界 D、数的和谐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

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 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17.《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________、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18.沙皇的“沙”字,是由拉丁文——转化而来的。 19.“一切左拉”指________主义文学流派。 20.19世纪初叶,以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流行,他们的理论脱离工人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主义基础上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4.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 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5. 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6. 穆卡洛夫斯基的“主体的移心化” 传统的艺术主体仅指作家,穆卡洛夫斯基主张多功能艺术主体论,除了作家,艺术品的保护人、商人、检察官、出版家、批评家等都可承担主体的功能,此即所谓“主体的移心化”。正因为主体不是单元的,是同环境联系的,故穆卡洛夫斯基强调对话,把它作为联系实际的方式。

北语春西方文论作业

北语春西方文论作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根据课本的解释,在诠释学中,“解释的循环”表明 A. 人们的解释总是难以达到有效的作用 B. 解释需要有前理解和通过局部理解整体 C. 解释要注意避免“过度诠释” D. 解释意义的生成可以与“文本语境”无关 2. 下面属于塞姆勒提出的诠释原则是 A. “共时性的文本理解” B. “历史—批判性诠释” C. “灵恩体验” D. “诠释的多样性” 3. 伽达默尔认为,敬虔派运动给早期的诠释学增加了“第三种因素”,它指 A. 理解 B. 诠释 C. 应用 D. 翻译 4. 托马斯·阿奎那的着作包括()。 A. 《忏悔录》 B. 《释维吉尔》 C. 《“本是”与“本质”》 D. 《上帝之城》

5.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提出了建立 A. “严肃剧” B. “感伤剧” C. “滑稽剧” D. “市民剧” 6. 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裂的精神领袖人物是 A. 斯塔尔夫人 B. 布瓦洛 C. 狄德罗 D. 雨果 7. 下面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 A. 康德 B. 歌德 C. 黑格尔 D. 席勒 8. 提出“美在关系”观点的是()。 A. 狄德罗 B. 莱辛 C. 帕斯卡尔 D. 加达默尔 9. 黑格尔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形式是 A. 喜剧

B. 史诗 C. 悲剧 D. 神话 10.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要取材于 A. “微贱的田园生活” B. “可信的现实生活” C. “自由的生活” D. “高贵的田园生活” 11. “我思故我在”,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 奥古斯丁 B. 帕斯卡尔 C. 笛卡尔 D. 霍布斯 12. 涉及诠释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其一是意义的开放性,其二是 A. 解释的有效性 B. 解释的循环 C. 解释的全面性 D. 解释的语境 13. 《论戏剧诗》的作者是()。 A. 狄德罗 B. 莱辛 C. 帕斯卡尔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试题《西方文论选读》(共3套)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一) 西方文論選讀試題 (課程代碼08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論家の作品() ①亞裏士多德②賀拉斯③王爾德④柏拉圖 2、賀拉斯寫作了() ①《詩學》②《詩藝》③《為詩辯護》④《詩學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語言の來源有() ①一個②三個③六個④五個 4、認為詩高於其他學術,是學術之父の是哪一位文論家?() ①海涅②雪萊③華滋華思④錫德尼 5、萊辛論詩與畫の區別時他主要想說の意思是() ①詩歌の節奏感優於繪畫②繪畫の表現力優於詩歌 ③詩歌在表現力和整體の優越性上強於繪畫④詩與畫二者無所謂誰更優越 6、是誰說詩性智慧是人類各種文化產生の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萊爾③維柯④但丁 7、“悲劇の本質……為酒神陶醉の夢境”是哪位文論家說の?() ①亞裏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華④杜夫海納 8、弗洛伊德認為() ①白日夢與夜夢沒有什麼區別②白日夢是夢,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夢是幻想,與夢有相似之處③詩人の創作與童年遊戲無關 9、黑格爾斷言() ①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想像②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虛構 ③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摹仿④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創新 10、《藝術與現實の美學關係》是一篇() ①深刻闡釋浪漫主義美學の文獻②深刻闡釋現實主義美學の理論文章 ③關於自然主義美學の文章④討論表現主義美學文體の文獻 11、秦納是() ①英國文論家②法國美學家③德國藝術理論家④美國文學批評家 12、詩歌の“他者”理論是誰提出來の?() ①蘭波②羅蘭·巴爾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爾 14、美意味著對世界の本質結構の否定這是誰の理論觀點() ①薩特②瑞恰茲③盧卡挈④堯斯 15、堯斯是() ①意識流文學理論の代表②象徵主義文論の代表③接受美學の代表④新批評の理論家 16、誰在《對幾位同代人の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論?() ①波德萊爾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 17、席勒認為“樸素の詩”主要是() 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會 18、王爾德是()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狄德罗着作的是。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C 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 A、自然 B、人为 C、天然 D、抽象 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 B、客观 C、主客 D、先天 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 B、宫廷生活 C、市民生活 D、下层生活 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北大17秋《西方文论选读》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教材第一章,视频课件03、04。务必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斐多篇》的作者是(D ) A. 休谟 B. 贺拉斯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2. 【教材第一章,视频课件03、04】( B )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尼采 D. 苏格拉底 3. 【教材第二章,视频课件05】贺拉斯载《诗艺》中提出了( A )原则。 A. 寓教于乐 B. 潜移默化 C. 以情感人 D. 以美动人 4. 【教材第三章,视频课件06】但丁最重要的文论著作是( B )。 A. 《论俗语》 B. 《神曲》 C. 《新生》 D. 《论美与适宜》 5. 【教材第六章,视频课件12】卢梭在文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A)。 A. “浪漫主义之父” B. 静寂主义 C.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 儿童中心论 6. 【教材第十一章,视频课件17】《诗与真》阐释了歌德的美学思想“诗与真的辩证法”,不包涵(C) A. 自然和第二自然 B. 个别和一般个别 C. 感伤的诗与素朴的诗 D. 文学和世界文学

7. 【教材第十六章,视频课件23】(D )是尼采的重要著作。 A.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B. 《基督教的本质》 C. 《美育书简》 D. 《悲剧的诞生》 8. 【教材第十七章,视频课件24】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 B )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卢卡契 D. 尼采 9. 【教材第十八章,视频课件26】“文化霸权”是( B )提出的。 A. 荣格 B. 葛兰西 C. 卢卡契 D. 阿多诺 10. 【教材第二十二章,视频课件28】( B )是结构主义的直接源头。 A. 存在主义 B. 形式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实主义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1. 三一律【教材第一章,视频课件08】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和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2. 游戏说【教材第十章,视频课件16】 斯蒂芬森提出的传播的一种功能,认为传播是为了获得满足和快乐,而这种满足和快乐在心理上对人是有益的。 13. “美是生活”【教材第十三章,视频课件22】 美学理论之一。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认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美,所以真正的美、最高的美属于现实生活本身,生活是美的本质。 14. 酒神精神【教材第十六章,视频课件23】 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里,借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基本心理经验。在这两种中,酒神精神更为原始,这种精神是由麻醉剂或由春天的到来而唤醒的。这是一种类似酩酊大醉的精神状态。在酒神的影响下,人们尽情解放人类的原始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痛饮狂歌狂舞,寻求性欲的满足。

13春西方文论作业3

13春《西方文论》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V 1. 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正确答案:A A. 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C. 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 D. 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 2. 发表《作者之死》的作者是正确答案:B A. 福柯 B. 罗兰.巴尔特 C. 伽达默尔 D. 卡勒 3. 下面对“符号”和“象征”予以区分的著作是正确答案:D A. 《符号学:批评的科学还是科学的批评》 B. 《符号学原理》 C. 《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 D. 《诗学语言学的革命》

4. 心理分析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A A. 彼得.布鲁克斯 B. 克里斯托娃 C. 哈贝马斯 D. 格林布拉特 5.《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析》一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D A. 罗兰.巴特 B. 皮尔士 C. 克里斯托娃 D. 卡勒 6. 《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正确答案:D A. 柏克 B. 鲍桑葵 C. 沃尔夫 D. 康德 7.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正确答案:B A. 休谟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 8. 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的是()。正确答案:D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康德 9. 为心理分析理论引入语言学范式的是正确答案:B A. 弗洛伊德 B. 拉康 C. 荣格 D. 布鲁克斯 10. 被认为最早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的著作是正确答案:C A. 《叙事的话语》 B. 《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 C. 《民间故事形态学》 D. 《含混的七种类型》

2018年10月福建自考00815西方文论选读试卷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0815)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3.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写成于_______年1月。 2.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分别是《_______》、《奥赛罗》、《李耳王》和《麦克佩斯》。 3.文艺随着经济基础和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4.1836年英国工人创立了“_______协会”。 5.《济金根》是以德国l6世纪济金根和_______为首的一次骑士反对皇帝和诸侯的 叛乱为题材的剧本。 6.1517年10月,路德发表了著名的《_______》,该文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7.l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名利场》的作者是_______。 8.福斯泰夫是莎士比亚创作的《_______》和《亨利四世》两剧中的人物。 9.恩格斯在《致费迪南·拉萨尔》信中第一次把“_______”这一范畴用于文艺批评,并且作为文艺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提倡。 10.敏·考茨基的作品中被恩格斯批评为“低级趣味小说的拙劣模仿”的小说是 《_______》。 11.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的是_______。 12.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的作品是《_______》。 13.《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_______、风俗研究和分析研究。 14.《玩偶之家》的作者是挪威著名剧作家_______。 15.被高尔基称为“l9世纪文学中最伟大的杰作”的作品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l小题,每小题8分,共8分) 16.史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7.简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18.简述黑格尔在艺术典型的个性描写方面的三个特征。 19.简述对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信中“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的理解。 20.简述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的原则。 21.简述托尔斯泰的作品在反映俄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同时所塑造的三种人物形象。 22.简述斯大林关于正确对待和开展文艺领域的斗争的原则。

13春西方文论作业

13春《西方文论》作业1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V 1. 具体到文学创作,柏拉图分出三种叙述方式,喜剧和悲剧的对白属于正确答案:A A. 摹仿叙述 B. 单纯叙述 C. 混合叙述 2. 被视为古希腊美学创立者的是()。正确答案:B A. 普罗塔哥拉斯 B. 德谟克里特 C. 赫拉克利特 D. 苏格拉底 3. 西塞罗关于文论的最主要著作是正确答案:B A. 《古代美学》 B. 《论演说术》 C. 《致奥古斯都书》 D. 《论崇高》 4. 《理想国》的作者是正确答案:C

A. 亚里士多德 B. 但丁 C. 柏拉图 D. 赫拉克利特 5. “对立产生和谐”出自正确答案:B A. 毕达哥拉斯 B. 赫拉克利特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 下面被视为古希腊美学的创立者的是正确答案:A A. 德谟克利特 B. 毕达哥拉斯 C. 柏拉图 D. 赫拉克利特 7. 柏拉图所区分的三种叙述,包括“摹仿叙述”、“单纯叙述”和正确答案:A A. “混合叙述” B. “对话叙述” C. “独白叙述”

D. “表现叙述” 8. “四因说”是由谁提出的正确答案:B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贺拉斯 9. 后世的“灵感说”来自于下面的正确答案:C A. “理念说” B. “摹仿说” C. “迷狂说” D. “幻觉说” 10. “数即宇宙”是正确答案:C A. 基督教神学的思想 B. 柏拉图的思想 C.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 D. 伊壁鸠鲁学派的思想 11. 但丁阐述“诗歌四重意义”的文章是正确答案:B

A. 《论俗语》 B. 《致斯加拉亲王书》 C. 《神曲》 D. 《诗辨》 12. “寓教于乐”见于贺拉斯的正确答案:D A. 《论演说术》 B. 《致奥古斯都书》 C. 《论崇高》 D. 《诗艺》 13.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父中著作最多的一位是正确答案:D A. 赫拉克利特 B. 普罗提诺 C. 波伊修 D. 奥古斯丁 14. 英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是正确答案:A A. 德莱顿 B. 锡德尼 C. 华兹华斯 D. 柯尔律治

西方文论选读作业答案

1.下列属于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A A. A. 车车尔尼雪夫斯基 B. B. 什克洛夫斯基 C. C. 雅可布森 D. D. 维谢洛夫斯基 2.下列着作中具体论述了诗画界限的是A A. A. 《诗学》 B. B. 《新科学》 C. C. 《拉奥孔》 D. D. 《论崇高》 3. 简述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关系的认识,并举例进行阐释。(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答:柏拉图是文艺史上对文艺和文艺家谴责最厉害的一个人,他的“模仿说”也必将导致对文艺的否定。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世界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而文艺是“摹本的摹本”。另一方面,柏拉图认为,文艺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即“浸润心灵”,并把它称为“诗的力”,因而,他尽管将“模仿的诗”斥为“影子的影子”,但仍主张在起理想国中保留一部分“颂神的赞美好人的诗歌”。总的来说,他的观点是唯心的。 4.论述莱辛《拉奥孔》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诗画的不同点的,并结合你的理解进行具体阐述。 答:《拉奥孔》一书的副标题为“论诗与画的界限”,莱辛在书中从总体上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一是模仿的媒介不同,“绘画运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诗运用在时间中明确发出的声音,前者是自然的符号,后者是人为的符号,这就是诗和画各自特有的规律的两个源泉。”因此,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形体为符号,易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易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表现静态的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诗表现动态的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模仿的艺术,但由于模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艺术,混淆两者的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莱辛通过对维吉尔的诗所描写的拉奥孔和雕塑“拉奥孔”的比较,提出了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在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上,莱辛接近温克尔曼的观点。他认为美的规律是艺术的首要规律,“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在谈到丑时,他认为丑可以入诗,丑在诗里可以加强喜剧的可笑性和悲剧的可怖性;但丑在绘画中却不然,作为美的艺术来讲,绘画拒绝表现丑。为了达到造型艺术的最高目的,完成造型艺术的最高使命,艺术家们宁愿违反真实。为了避开面孔丑,他们把拉奥孔的哀号冲淡成叹息,为美而牺牲了表情;为了展现人体美,他们让拉奥孔这位祭司赤身裸体,为美牺牲了习俗。莱辛认为,在空间中表现时间,艺术家应采取的诀窍在于“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绘画的这“一顷刻”应该是能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它要能激发人们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诗人们可能按照艺术家所描绘的那“一顷刻”的情景而揣摩现象的发展,推测过去和未来。造型艺术在描绘人物时特别注意通过激情和姿态来反映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

春西方文论》作业

春《西方文论》作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2春《西方文论》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 A ) A. 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 B. 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C. 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 D. 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 满分:5 分 2. 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的是(D )。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康德 满分:5 分 3. 一般认为,“新批评”之说来自( B )的着作《新批评》. A. 布鲁克斯 B. 兰色姆 C. 燕卜荪 D. 理查兹 满分:5 分 4.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B)。 A. 休谟 B. 柏克 C. 鲍桑葵 D. 艾布拉姆斯 满分:5 分 5.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应用到下面哪一派的分析理论?( A ) A. 心理分析 B. 形式主义

C. 后殖民主义 D. 新历史主义 满分:5 分 6. 新历史主义批评所采纳的主要素材是( C )。 A. 古希腊神话 B. 古希腊史诗 C. 莎士比亚的作品 D. 悲剧 满分:5 分 7. “延异”的概念是由( C )提出的。 A. 福柯 B. 托多洛夫 C. 德里达 D. 艾柯 满分:5 分 8. 提出“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的是( D ) A. 格林布拉特 B. 蒙特罗斯 C. 格登伯格 D. 罗兰.巴尔特 满分:5 分 9. 《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的作者是(C )。 A. 柏克 B. 鲍桑葵 C. 鲍姆加登 D. 沃尔夫 满分:5 分 10.《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析》一书的作者是( D ) A. 罗兰.巴特 B. 皮尔士 C. 克里斯托娃 D. 卡勒 满分:5 分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 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 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思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秦纳是() 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 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 15、尧斯是() 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

最新整理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讲解学习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资料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结业考试 西方文论教程试题试卷 注意:学员证号和姓名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1

2 1. 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2.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 3. 三一律 4. 游戏说 2.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 3. 模仿说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C 6.D 7.B 8. A 9.B 10. D 11. A 12. D 二、填空题 1. 高尔吉亚 2. 朗吉努斯 3. 逻辑 4. 恩格斯 5. 应用 6. 人 7. 象征型 8.《欧那尼》 9. 杜勃罗留波夫 10. 莎士比亚 11. 复制理念 12. 感伤的诗 13. 世界文学 14. 俄狄浦斯 15. 为艺术而艺术 三、名词解释 1. 尼采的日神、酒神论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2.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3.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4.游戏说席勒关于艺术起源与本质的理论,是对康德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认为文艺起源于游戏或本质上就是游戏。席勒认为,人在现实世界中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但人有过剩精力,并总想利用这种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这就是游戏,这种人所固有的本能是艺术产生的原因。 四、简答题 1. 贺拉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抒情诗人和讽刺诗人,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诗艺》,只是一些经验之谈,但成为古典主义的经典,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诗艺》中把“艺”即写诗的技巧放在首要地位;模仿希腊古典成了贯穿《诗艺》的一条重要原则;具体介绍如何模仿。贺拉斯提倡模仿,但也不反对创新。但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表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倾向。论述天才和技巧问题;论述艺术的功用即教益或快乐的问题。贺拉斯《诗艺》的总体评价 2.左拉是自然主义创作和理论的真正代表,他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有:首先,自然主义是19世纪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 其次,自然主义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 第三,自然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 第四,自然主义要求艺术的社会道德目的。(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 3.柏拉图接受先辈哲人的模仿说,将文艺模仿经现实客体而指向超现实的“理式”。理式世界第一性,现实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艺术世界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诗的根源是模仿,诗是对现实拙劣的模仿,而现实是 对理念不完全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的“模仿天性”以及“对模仿的作品感到快感”,承认了现实世界的真是性,艺术的真实性。 五、论述题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是在19世纪40—60年代产生和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别林斯基。他的文学评论论述了几乎所有文学理论的命题,他尽量把人们的视线导向革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他的美学是运动的美学,战斗的美学。 1.文学的民族性。别林斯基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他认为文学的民族性是民族 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包括民族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理解、情操、宗教、语言等,还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还区分了民族和人民两个概念,民族的外延更广,人民的内涵更深。 2.文学的形象性。别林斯基指出,用言辞、声响、线条和色彩把大自然一般生活的理 念描写出来,再现出来:这便是艺术的惟一而永恒的课题。他还把艺术和科学进行了比较。 3.文学的典型性。别林斯基把典型性提得很高,认为典型性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 没有典型性就没有创作。只有是通过对立物的调和才能塑造典型。他的这种把典型看成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理论,影响颇为深远…… 3

西方文论选读

西方文论选读20090727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亚里士多德是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著有《诗学》、《修辞学》等多部文艺论著。《诗学》一开始就讲:“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模仿。”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柏拉图不同。他认为感性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模仿现实的艺术也是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形式”命题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 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根据这一思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总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之所以要想像,要虚构,要表达理想,就是因为它是艺术。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并不等于自然;艺术是一种创造,但又不能脱离自然。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全部涵义。 简述维柯的美学思想。 维柯是历史哲学的创始人,“美学科学的发现者”。他发现,精神哲学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根源,但这种精神哲学不应该是形而上学,而应该是美学;把人类的认知创造原则引入美学,从而把它变为行动的美学,创造的美学;他还发现由于美的现象的普遍性,美学同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具有相关性,从而扩大了美学研究的领域,把它从囿于哲学一隅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1.诗的发生学。诗不是起源于理智,而是起源于感官。2.想象的功能。想象的主要功能是比喻;还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形式上,还体现在诗性任务性格上。3.想象和理性的对立。维柯认为美的本质是和谐。 3 简述柏格森的滑稽论。 柏格森是法国“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是1900年出版的《笑》,其中收入了他论滑稽的意义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形态、体态、姿势、情景、行动和语言等方面论述滑稽的表现,最后论述了滑稽的性格。首先是形式的滑稽;其次是姿态和动作的滑稽;再次是情景的滑稽;第四是语言的滑稽;最后是性格的滑稽。 简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虽说是古典学问的再生,但它是从中古世纪的遗产起步的,而且经历了一个逐步发的过程。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但丁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河,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早阶段。 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恩格斯曾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只是一个贵族运动,它并没有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文艺复兴还只是一场文化思想运动,它虽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仅仅是初步的,还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 简述夏夫兹伯里关于美的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