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

精品文档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⑴HT/QR4.4-04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⑵HT/QR4.4-04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精品文档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⑶HT/QR4.4-04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化学危险品物质性能表(4)HT/QR4.4-04

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 MSDS表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序号化学品名称主要物质成份理化性质危害性处理措施 1苯C6H6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蒸汽有毒2密闭储存 2甲苯C7H8无色透明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1,2,7密闭储存 3二甲苯C8H10无色易燃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2,7密闭储存 4乙醚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吸湿性,味甜1、2、7密封存于阴凉、干燥处5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有特殊甜味,微溶于水不易燃7,10密闭储存 6甲醇CH3OH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毒2,7密闭储存 7乙醇C2H5OH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易溶于水2密闭储存 8丁醇C4H9OH无色有酒味的液体,微溶于水2密闭储存 9硝酸HNO3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腐蚀性5密闭保存,避光10丙酮C3H6O无色透明略带香味的液体,易着火,与水、乙醇互溶1,2,7密闭储存 11苯酚C6H6O白色晶体,有臭味,有毒,有腐蚀性,易溶于酒精7密闭储存 12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有毒,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3、7密闭储存 13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易聚合,有还原性1、3、5、7密闭储存 14氢氧化钠NaOH白色半透明晶状固体,有强吸湿性,溶于水5密闭储存用自来水 冲洗 15三氯甲烷CHCl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成剧毒光气 7,10密闭储存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危险化学品清单及MSDS资料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一、油漆MSDS 编号:MSDS-02 学品名称:油漆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特性及注意事项:各种颜色及粘度的液体。有不适宜气味。闪点及水溶性依成分而定。含有“P”的物质10%或10%以上及及含标有“PP”的物质1%以上为海洋污染物。 闪点:23-61℃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干粉、抗溶泡沫、二氧化碳,禁用水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备注:油漆类中某些货物可能含有20%或20%以下、含氨量不超过12.6%的硝化纤维素。本规定不适用于这些货物。应按硝化纤维素的规定运输。散装和罐柜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 应急措施:适用于易燃液体,闪点23-61℃c.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防护服。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泄漏处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吸收材料收集起溢漏物,并用安全的方式处理。当发生火灾时,用水雾、泡沫或干粉灭火。不得用水射流。用大量水保持相领的容器冷却。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作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就医。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吸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就医。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必要进行人工呼吸,症状

严重时迅速就医。 二、天那水MSDS 编号:MSDS-05 化学品名: 天那水 第一部分成份/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天那水(混合物)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吸入或吞食有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蒸气可能造成头痛、恶心、麻木、头晕等症状。 环境危害:该混合物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注意。 燃爆危险:天那水中溶剂为易燃易爆化学品,其蒸气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会造成着火和爆炸。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脱去被沾染之衣物,要风干并洗涤干净后再穿,受沾染之皮鞋要在空气中完全风干后方可再穿。 眼睛接触:如果与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并请医生诊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呼吸困难,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保暖,立即送医。 食入:应由医生决定是否应催吐。

解读《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解读《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 浙江泰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李中元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的相关要求,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铁路局、民航局等十部委历经几年完成了《危险化学品目录》(以下简称“2015版目录”)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3月9日正式发布,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届时《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以下简称2002版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同时废止。 2015版目录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规定了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说明了《危险化学品目录》各栏目的含义和其他的相关注意事项,这使得使用者对《目录》的使用更加清晰和准确。 一、分类标准与国际接轨 2015 版目录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从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三个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其中危险化学品的分类采用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X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是我国执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简称GHS,又称“紫皮书”,是由联合国出版的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的具体措施之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合理使用GHS制度中的“积木块”原则,得到适应于我国的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其关于化学品危害的分类标准与联合国GHS 第4修订版完全一致,将化学品的危害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28个大项和81小项,详见表1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危害分类一览表所示。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5类

目录 5.1类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 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 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 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 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 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 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 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

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 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 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 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 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 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 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 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 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 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 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 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1.83,相对蒸气密度:3.4,沸点(℃):330,熔点(℃):10.5,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爆炸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爆炸品 爆炸品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表A1 序号品名别名分 子式(或结构式)主(次)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标志 1 2,4,6-三硝基甲苯(干 的或含水小于30)trinitrotoluene 梯恩梯茶色炸药CH3C6H2(NO2)3 爆炸性(有毒)5.13,5.17,5.37,5.57,5.110,5.1201(26)2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2,4,6- trinitrophenylmethyl nitramine 特屈儿(NO2)3C6H2N(NO2)CH2 5.13,5.31,5.38,5.57,5.95,5.1103 2,4,7-三硝基芴酮2,4,7-trinitrofluorenone C6H3(NO2)COC6H(NO2)2 5.9,5.57,5.85,5.1104 2,4,6-三硝基苯胺2,4,6- trinitroaniline 苦基胺NH2C6H2(NO2)3 爆炸性 5.13,5.57,5.1101 5 1,3,5-三硝基苯(干的或含水小于30)1,3,5-trinitrobenzene 均三硝基苯C6H3(NO2)3 5.13,5.57 6 2,4,6-三硝基苯甲酸(干的或含水小于30%)2,4,6-trinitrobenzoic acid 三硝基安息 香酸C6H2(NO2)3COOH 5.13,5.57 7 三硝基苯甲醚trinitroanisole 三硝基茴香醚 苦味酸甲酯C6H2(OCH3)(NO2)3 5.13,5.23,5.57,5.1108 2,4,6-三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小于30%)2,4,6-trinitrophenol 苦味酸(NO2)3C6H2OH 爆炸性(有毒)5.13,5.57,5.94,5.1101(26)9 2,4,6-三硝基苯酚铵(干的或含水小于10%)2,4,6- ammonium trinitrophenol 苦味酸铵C6H2(NO2)3ONH4 爆炸性5.13,5.32,5.36,5.57,5.711 10 2,4,6-三硝基氯苯2,4,6-trinitrochlorobenzene 苦酰氯苦基氯C6H2Cl(NO2)3 5.13,5.57 11 三硝基萘trinitronaphthalene (NO2)C10H5 5.13,5.57,5.9012 六硝基二苯胺(含水<75%)hexanitrodiphenyl-amine 二苦基胺、六硝炸药(NO2)3C6H2NHC6H2(NO2)3 爆炸性(有毒) 5.13,5.18,5.32,5.57,5.94,5.105,5.1121(26)[next]13 2,3,4,6-四硝基苯胺2,3,4,6- tetranitroaniline C6H(NO2)4NH2 爆炸性5.13,5.57,5.1101 1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黑索金、旋风炸药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甲烷理化特性表项目内容 标识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危险货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74-82-8UN编号197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 状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182.5燃烧热(kJ/mol)889.5 沸点(℃)-161.5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相对密度(水 =1) 0.42(-164℃) 临界温度(℃) -82.6 相对密度(空气 =1) 0.55 临界压力(MPa) 4.59 燃烧爆炸危险性 火灾危险 类别 甲类 稳定性 闪点(℃)-188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 条件 爆炸下限 (V/%) 5.3燃烧(分解) 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上限 (V/%) 15禁忌物 强氧化剂、氟、氯。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与储存运输 包装标志 包装类 别 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存注意 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 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 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 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 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 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接触极限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300 TLVIN: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 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目录 4.1类易燃固体 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 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 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 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 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 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 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 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4.2类自燃物品 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 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 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 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 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 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 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 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 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 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 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doc

项目 标识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甲烷理化特性表 内容 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危险货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 74-82-8 UN 编号1971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 (℃) 燃烧热 (kJ/mol) 沸点 (℃) 饱和蒸汽压 (kPa) ℃ ) 相对密度 (水=1) (-164 ℃) 临界温度 (℃ ) 相对密度 (空气 =1) 临界压力 (MPa) 火灾危险类别甲类稳定性 闪点 (℃) -188 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条件 爆炸下限 (V/%) 燃烧 (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 (V/%) 15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包装与储存运输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接触极限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 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类别052 钢质气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中国 MAC(mg/m 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 3):300 TLVI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 烷达 25%~ 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 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措施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公司化学品管理,正确存储、使用、废弃危险化学品。 2.范围:。 3.职责: 采购部 3.1.1确定供应商资格、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 3.1.2确保获取供应商所送入公司危险化学品的MSDS(见附件4)。 物资部 确保化学品的规范管理并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管制。 使用部门 负责对使用化学品的人员进行培训并按其操作说明进行使用。 4.定义: 名词定义: 4.1.1危险化学品:列入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及对人体和环境有显 着危险性的化学品。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 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毒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 八类:腐蚀品。 4.1.2 MSDS:是描述化学品的性质和搬运、防护等注意事项的文件。MSDS应包括以下主要内 容:物理和化学性质、化学品名、毒性、安全和健康影响、着火及爆炸危险性、安全 防范及应急措施等。 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将本公司的化学品分为:一般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本公司危险化学品有:烧碱、天那水、酒精、乙炔、氧气、双氧水、漂白粉、浓硫酸、浓盐酸。一般化学品:除危险化学品以外的化学品。5.内容: 化学品的采购 5.1.1采部购在采购新的或首次采购化学品时,先要识别是否为危险化学品,如属危险化学品

的必须从供应商处获得MSDS并分发一份给储存仓库、各使用部门及质监部,如属于一般化学品的也需要获得相应资料(如安全、使用存储性能),并保证所购化学品包装上有化学品使用储存标签采购。 5.1.2对危险化学品采购: 5.1.2.1采购员在发出采购订单时要向供应商索取危险化学品的MSDS或在采购文件中明确 规定此项要求,没有MSDS的危险化学品不得采购。 5.1.2.2采购经理在验证MSDS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后,签发MSDS至所有保存和使用化学危险 品的场所,并抄送一份完整的MSDS资料给质监部及存放MSDS仓库备案,对不完善的 MSDS,可要求供应商补充,或查阅有关资料补充完善。 危险化学品入库及贮存管理: 5.2.1仓管员应验证所采购的危险化学品是否附有MSDS,对没有MSDS以及缺少相应标志的 来料有权拒收。 5.2.2 仓库将化学品列入《化学品一览表》(见附件2),将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管 制清单》(见附件3),在危险化学品入库前,检查化学品数量、标签等,当进入公司 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标签脱落时,应查明原因进行补贴或退货处理。 5.2.3仓库对采购回来的化学品、油品应按其类别分类存放,对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 或着火方法不同的化学品,不得同库储存,并设立化学品标识加以区分; 5.2.4对于液体化学品、油品应严禁倒置存放,注意密封,防止泄漏、挥发等; 5.2.5易燃化学品、油品的存放现场及附近应严禁烟火,除具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外还需配备 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应急沙/土/抹布等器具; 5.2.6对有毒、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应专柜保存; 5.2.7危险化学品、油品应储存在危险仓内,并根据储存化学品、油品的特性采取必要的 通风、防泄漏、防盗、防爆等措施。而且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中规定特 性有禁忌的化学品应分开贮存。 5.2.8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5.2.9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 5.2.10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通风管不宜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 应用非燃烧材料分隔; 5.2.11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度,不得使 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相对蒸气密度:,沸点(℃):330,熔点(℃):,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合理,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或灰混合,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8类 腐蚀品

目录 8.1类酸性腐蚀品 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 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发烟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 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 亚硫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 氢氟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 溴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氟硅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氟硼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 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 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 三氯化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4) 四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6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三氟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 苯酚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苯甲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正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 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3) 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4) 氨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氯铂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硫酸羟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硫酸氢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三氯化铝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硫酸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1) 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 三氯化铁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三氯化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 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 乙酸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6) 醋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 三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 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 丁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2)

MSDS物质化学安全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1.1化学品中文名:甲醚;二甲醚;氧代双甲烷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1.2 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 Methoxymethane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1.3 生产企业名称:东莞市九丰化工有限公司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中英文全名[A]。 1.4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立沙岛石化基地 1.5 邮编:523988 1.6 传真号码:+86-769-88869936 1.7 企业应急电话:+86-769-82279277 1.8 电子邮件地址:zhengln@https://www.doczj.com/doc/7e2567913.html, 1.9 技术说明书编码:填写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A]。 1.10 生效日期:填写该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印或修订的日期[A]。 1.11 国家应急电话:填写紧急事态下拨打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号码、消防应急电话号码 2、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2.1 主要成分 a)混合物填写主要危险组分及其含量或含量范围。 b)纯品填写有害组分的品名和浓度范围。 2.2 CAS号: 115-10-6填写该化学品中有害组分的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 3、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1 危险性类别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填写。 3.2 侵入途径: 吸入化学物质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如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3.3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填写毒物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主要靶器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症状及表现和致癌性等。 3.4 环境危害:简要描述化学品在一定浓度时对各种生物造成的危害及其造成危害的程度[B]。 3.5 燃爆危险:简要概述化学品在空气中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的危害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保护。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4.4 食入: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2018 年 11 月 19 日发布 2019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 18218 — 200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 1 章 d,2009 年版本的第 1 章 d】;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 3.1 、3.4,2009 年版的 3.1 、3.4 ); ——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 3.7 ); ——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源 (见 4.1.1 ,2009 年版的 4.1.1 );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 1,2009 年版的表 1);——修改了危险化学 品分类方法(见 4.1.2,2009 年版的 4.1.2 );——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 在量的确定方式(见 4.2.2 );——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 4.2.3 ); ——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 4.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 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 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18218-2000、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3类

目录 表- 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表- 2,2-二甲基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 3,4-二甲基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 表- 正癸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 硝基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 表- 1-溴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 邻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 表- 间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 对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 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 表- 1,3,5-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 表- 1,2,3-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 表- 1,2,4-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表- 邻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 甲基异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 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 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 异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 仲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 乙二醇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 乙二醇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

表- 乙二醇二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2) 表- 乙二醇异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 丙二醇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 乙酸乙二醇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 表- 正庚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 表- 二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 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 表- 原甲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 表- 乙酸异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表- 丙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 表- 丙酸正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 表- 丙烯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 表-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4) 表-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 表- 丙烯酸异丁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 表- 丙烯酸异辛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 表- 乳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 表- 乳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 表- 正硅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 表- N,N-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41) 表- 乙烯三乙氧基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 表- 松节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汇总

目录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表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表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 表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 表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 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 表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表 2-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表1,2-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9) 表1,3-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0) 表1,4-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 表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 表-13 2,2-二甲基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3) 表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1,2-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1,3-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1,4-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 1,3-环戊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环戊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 表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2) 表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表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 表2-甲基-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

表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 表甲醛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 表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 表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 表汽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 表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表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 表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 表1,2,3-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表1,2,4-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 表1,3,5-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 表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1) 表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 表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 表叔丁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4) 表1,2,4,5-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碘酸)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碘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碘酸 英文名:iodic acid 分子式:HIO3 相对分子质量:175.91 CAS号:7782-68-5 危险性类别:第5.1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酸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斜方结晶或有光泽的白色结晶。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制造药物等。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易燃物硫、磷、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发生化学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或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场中与可燃物混合回爆炸,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居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可燃物、还愿剂、硫、磷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坏。 第八部分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性质 熔点(℃):110(分解)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4.63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无水乙醇、乙醚、乙酸、二硫化碳。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禁忌物:强还原剂、醇类、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分解)产物:碘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19mg/kg(小鼠腑腔内); LC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