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高清版)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

无--------------------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会会徽。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

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

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有删改)7.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

度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

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隔篁竹,闻.水声

B.以伤先帝之明.明.灭可见

C.兵甲已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D.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之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

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9,20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2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__________让我更出彩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

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解析】A. jiā/jiá,chèn,shí/shè;B. cuì,qì/qiè,jié/è;C. guī/jūn,dòu/ dǒu,f ā/fà;D. jǐ/jí,jīn/jìn,kān。

【考点】辨析汉字的字音。

2.【答案】B

【解析】A.脱贫攻艰--脱贫攻坚;C.迭罗汉--叠罗汉;D.急燥--急躁。

【考点】辨析汉字的字形。

3.【答案】(1)在河之洲

(2)温故而知新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答案】(1)①示例:《西游记》中把孙悟空聪明好动的性格和猴子机灵顽皮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孙悟空拜师学艺,听讲时抓耳挠腮,手舞足蹈,被祖师训斥;菩提老祖传口诀后,他很快就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和驾筋斗云等本领,后因人前卖弄被祖师驱逐。

②示例:《西游记》中把猪八戒懒惰的性格和猪好睡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唐僧师徒途经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才走出不远,就钻在草里睡觉,后来又编造谎言搪塞,不去巡山。

(2)①示例:野猪林中,公人(董超、薛霸)要杀害林冲,林冲泪如雨下,哀求放过自己。正在这时,鲁智深从松树背后暴喝一声,抡起禅杖打两个公人,林冲连忙替两个公人求饶。鲁智深的疾恶如仇与林冲的逆来顺受得以充分展示。

②示例:宋江在江州初遇李逵,李逵便找借口向宋江借银子,戴宗知道李逵好赌,劝阻宋江,宋江表示由他去赌输了罢,若要用时再送些与他使。李逵得了银子后,想赢钱来请宋江,结果又把银子输光了。李逵的好赌、耍小聪明和宋江的仗义疏财得以充分展示。【解析】(1)答题时要明确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动物的习性是什么;从提供的两个人物中选择自己理解透彻的一个,答题时要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2)答题时要“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不能自己随意选择情节;注意在一个事件中分析人物来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

【考点】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

5.【答案】(1)将“改善”改为“提高”。

(2)就是诗歌的格律化

【解析】(1)答题时要从句子的搭配、句意表达的效果及修饰限制的成分来分析。材料中画线句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即可。

(2)根据“唐诗中多七言律诗……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敬的节奏感”可知,“格律化”为唐诗流传甚广的另一重要原因。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

6.【答案】(1)示例: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

(2)示例: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微。请看会微的主体图形,它由龙、凤及两侧的弧形图案(飘带)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意龙凤呈祥;弧形图案(飘带)上的“2019”“郑州”标明举办时间和地点。主体图形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寓意“中华民族”或“中原”。欢迎您来参加此次盛会!

【解析】(1)答题时要仔细阅读新闻材料,新闻标题一般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的要素:主体和事件。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是中心句,后面的语句都是对中心句的具体展开。主体也就是新闻报道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事件是“举行”。答题时注意字数要求。

(2)答题时要仔细审题,明确题于的要求,一是要介绍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二是要说明寓意。会徽的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是龙、凤及两侧的弧形图案(飘带),对会微的介绍要紧紧扣住活动的主题和意义,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考点】拟写新闻标题、查图文转换。

二、现代文阅读

7.【答案】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③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

【解析】由第②段可概括出①;由第③段可概括出②;由第④段可概括出③;由第⑥段可概括出④。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8.【答案】①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抓住母亲梳头的细节描写,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长发的羡慕以及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结构上,小时候看到母亲的乌黑浓密的长发与后来“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形成对比,为“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

【考点】分析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9.【答案】“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

“修辞手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

【解析】从词语运用角度答题,首先要点明表达精妙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题,首先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该手法的表达效果。【考点】赏析语句。

10.【答案】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母亲的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解析】答题时要整体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多角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容是探究的基础。答题时无论赞同哪种说法,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合理分析。

【考点】探究作品的主题。

11.【答案】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理解内容:第①段引出议论的话题;第②段论述“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第③段举例论证督促身边的人养成读书习惯;第④段指出做一粒“读书种子”能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第⑤段指出“‘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第⑥段指出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由此整理概括作者的观点即可。

【考点】概括文章的观点。

12.【答案】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

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内容上:用黄庭坚的话,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结构上: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表达效果上:引用名人的言论,增强文章说服力。在首段引用又起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考点】分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13.【答案】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阅读画横线的句子所在的段落,明确段落的内容。第③段段首提出分论点“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接着举出彭德怀的例子作为论据加以论证。因此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考点】分析论证方法和作用。

14.【答案】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却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审题,按照题干的要求从“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选出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角度,答题时要能举出自己所读的某本书,结合书中的内容谈对自己的影响或意义。

【考点】领悟作品的内涵。

三、古诗文阅读

15.【答案】D

【解析】A.闻名/听到;B.圣明/明亮,看得见;C.充足/值得;D.谋划。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6.【答案】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7.【答案】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兴复汉室的决心。

【解析】追述“先帝三顾茅庐”,写出“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追述“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写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和对刘备父子的忠心。

【考点】分析作者的情感。

18.【答案】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解析】“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可见其用兵仁义;“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可见其忠心赤诚;“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见其感恩图报;“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终身不易”可见其颇具政治远见;“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可见其治国有方。

【考点】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言文译文】

(一)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按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换,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现,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家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因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以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二)诸葛孔明是千年中少有的一个人,他用兵行军,都是本着仁义和节制的原则,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没有像他这样的人。大概因为他的思虑行动,全部都是出自诚意,他生在乱世,亲身在田地上劳作,假使没有徐庶的推荐之语,没有刘玄德的三顾茅庐,

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名声显达是一定的了。他一开始见到刘玄德,就论述不能同曹操争强,可以和孙权互为援手但不能谋取他,只有荆州、蜀地可以谋取,(这些)论断像占蓍、龟卜(一样准确),终身没有改变(这个策略)。

19.【答案】①“牵黄”“擎苍”的行为。②“锦帽貂裘”的装束。③“千骑”狂奔的场面。④自比孙权的语气。

【解析】答题时要先读懂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的打猎装束。诗歌描绘了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的“狂”劲和豪兴来。

【考点】理解诗歌内容。

20.【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示例二: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解析】赏析词中句子可从意象的选取、表达技巧、炼字以及表情达意等角度分析。结尾描绘了英雄形象,抒发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的表达技巧。答题时要先表明赏析的角度,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考点】赏析词中句子。

【诗歌鉴赏】

这是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句指直出会猎缘由,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阙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四、作文

21.【答案】略

【解析】(一)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作文立意前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中“我”字,提示考生用第一人称写作,写真事、抒真情。半命题中,前面要填的内容给了考生很大的自主性,可以填“努力”“梦想”“坚持”“勤奋”等表现正能量价值取向的内容,还可以填“母爱”“友情”“读书”等词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写。“出彩”一定是积极的、正能量的、散发光芒的,如取得好的成绩、受到表扬或提升了思想品德等,彰显了一种自信。副词“更”字,是理解题目的关键,要求所写内容具有一定的对比性,体现出某种变化。

选材与立意:(1)选材: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每个人都有拥有梦想的权利,只要努力,梦想终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在追梦的路上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希望,领略一路的繁华风景,收获一路的精彩故事,努力让我的人生更精彩。立意:努力让我更出彩。(2)选材:在我的成长路上,伴着我的是淡淡的书香。书,如一条幽静的小路,把我引入一片辽阔的天空;书,如一片蔚蓝的海,让我沉溺在这片蓝中;书,如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给在漆黑中迷途的我以指引……书带给我的,是一个纯净的世界,一片自由的天空,还有那让人心静的芳香。读书,读的不仅是文字,更多的,读的是一种心境,一种素养。立意:读书让我更出彩。

(3)选材:在静静的书房中,我常常思考,生活中的我与人群中的我,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生活中的我真挚勤奋,人群中的我呢?我也常常思考,自己奋斗的意义,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思考中,做人的思路就清晰了,努力的方向就更明确了,学习的动力就充足了。立意:思考让我更出彩。

(二)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寓言式的,内容是时钟和指南针的对话,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在“固执”“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当垃圾扔掉”等关键词的引导下,透过材料,考生可以多角度获得启示,从而确定不同的作文立意:从指南针的角度,可以确定“坚持自己、凸显自身价值”“坚守使命,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作文立意;从二者自身的角度,可以得出“每个人(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司其职”的作文立意;从反面角度,可以确立“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作文立意。考生需认真审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选材与立意:(1)选材:坚持是茫茫大海的一盏航灯,使人走向成功,获得辉煌人生。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阿里,坚持梦想,才使自己站立在梦想巅峰。科比,酷爱篮球,坚持三小时的休息,把

磨难当成一种习惯,坚持每日刻苦练习,即使在一次次失败中,也能吸取教训,坚持拼

搏于此,用坚强之笔谱写人生的华章。立意:坚持。

(2)选材: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杜子

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份朴素的心灵……立意:坚

守。

(3)选材:史铁生命运坎坷,在经历身患残疾的苦闷和彷徨后,他开始奋发创作,发

表了一些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在经历不幸时,他没有放弃,而是思考人的命运,并认

识到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

过程。史铁生已无法用双腿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远。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实

现了无限的价值。立意:凸显自身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