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资料讲解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一、利用外资的概念

1、利用外资的概念

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世界近代史证明,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技术和资源。任何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与他国互通有无,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积累本国资金的同时,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逐步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资,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外资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一般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①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国内科技人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和落后地区、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④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⑤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贸易的增长;

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二、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外资情况在经过前几年的告诉增长后,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共达3078.51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更加有利。到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进入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随着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以及就业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一组摘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简单明了的显示出我国几年来的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指标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实际利用外资额 389.6 432.13 481.33 548.04 644.08 585.57 526.59

外商直接投资 275.15 337.67 375.21 417.25 452.57 454.63 403.19

外商其他投资额 2.56 1.79 2.85 4.1 71.3 20.94 21.28

指标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实际利用外资额 593.6 496.7 550.1 561.4 640.72 638.05 735.23

外商直接投资 407.2 468.78 527.4 535.05 606.3 603.25 694.68

外商其他投资额 86.41 27.9 22.7 26.35 34.4 34.8 40.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年都有

明显增加,特别是96年到9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跨度特别大。98年到2000年

基本算是稳定。2000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基本呈稳

步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406.7增长到2008年的923.95。受2008年全球经济

危机的影响,2009年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有所减少,实际金额为900.33, 同比减

少2.56%。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外商加大对我国的投

资,到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到1057.35,创历史新高。据统计,

2010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

图:2006-2009年各季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增长率变化

指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实际利用外资额 747.68 923.95

900.33 1057.35

同比增长% 13.59 23.58 -2.56 17.44

2008 年10 月-2009 年6 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和降幅(%)

时间2008.10 2008.11 2008.12 2009.01 2009.02 2009.03 2009.04 2009.05 2009.06 实际利

用外资67.22 53.22 59.78 75.41 58.33 84.03 58.92 63.79 89.61 同比下

降26.24 36.52 5.73 32.67 15.81 9.5 22.51 17.81 6.67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继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受到这场大危机的影响,经济条件有所减退,特别是美国。由此原因,外商在我

国的投资业减少了很多。由上图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

资额都是增长趋势,但到了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

明显减少,特别是4季度,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很多,从10月份开始,利用外

资总额连续数月负增长,四季度同比降低49.1%。整体来说,08年1-12月,全

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14家,同比下降27.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

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进入2009年,这种影响程度逐渐减缓,前两个季度

降幅有所收窄,分别为20.6%和15.0%;第三季度继续回升,并实现正增长。有

数据显示,2009年1季度全球直接使用下降了54%,相对来看,我国总体吸收外

资状况比较乐观。应该说,2008年年底以来,我国吸引直接外资额增速放缓的

直接诱因是国际金融危机,而我国产业结构和外资政策调整也对直接外资额流入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到了2010年,全年我国非金融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

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扭转了2009年下降2.6%的局面。其中,

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2058家,同比增长20.4%,实际投入外

资金额88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5%。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76家,同

比下降0.7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1%。欧盟二十七

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688家,同比增长6.9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5.89亿美

元,同比增长10.71%。

2011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99家,同比增长7.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9%。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43家,同比增长20.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4%。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56家,同比下降10.9%;实际使用外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32.2%。

2011年1-2月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是:

(1)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远高于东中部地区。

(3)亚洲十国/地区对华投资明显增加。

(4)外资来源集中度高。

三、我国近几年利用外资的特点

(一)原有特点

1、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我国利用外国投资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1979年到1987年,我国9年内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仅为375亿美元。1988年,我国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从1992年起,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明显扩张、而且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有规律的变化形态。

近1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个周期经历了“高速增长——达到顶峰——平稳回落”三个发展阶段;从发展变化的轨迹上看,表现为一个两端低、中部高、不对称的圆弧形态。1995年是我国有史以来利用外商投资增速最快的一年,利用外资;589.6亿美元,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02.9%:从1994年开始,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速开始明显回落,但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依然保持上升势头。1997年是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一年。此后,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长速度都保持回落态势,但每年基本保持在500亿美元的水平。

2、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以亚洲为中心,但趋向多元化

近10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来源呈现出“一个重心,多方向拓展”的特征。“一个重心”是指我国外来资金的主要来源地是亚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亚洲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资金来源重点地区,所占比重超过6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过70%;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所占比重接近10%。亚洲地区的资金主要来自香港,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超过40%;美洲地区的资金主要来自美国,所占比重超过8%。199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32亿美元,其中,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分别为259.9亿、40.9亿、37.2亿和2.45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60.2%、9.5%、8.6%和0.6%。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61.4亿美元,其中,亚洲565.1亿美元,所占比重为65%;欧洲43.13亿美元,所占比重为7.7%;北美洲53.34亿美元,所占比重为9.5%;大洋洲1.73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3%。从累计数据看,截止到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14.71亿美元,其中香港资金就占到44.4%,资金的集中程度非常高。

(二)新增特点

有数据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利用外资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

2000年开始,工业制造业占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基本呈上升的态势。这不仅加重了我国部分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而且也成为我国资源和能源

紧张的原因之一。2006年,这一趋势发生逆转,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近6年来首次下降。特别是,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有利于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以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2、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

虽然我国服务业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但2006年我国在服务领域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29家,全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了33.5%,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教育、房地产业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都超过50%,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32.3%,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2007年1-2月,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1亿美元,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有利于改善和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独资企业投资比重大幅上升。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共有五种基本形式,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合作开发。从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利用外资第一次超过合资经营企业以来,比重不断加大。2006年外商独资企业实际投资46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增幅高于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个百分点;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73.4%。 2007年1-2月,外商独资企业实际投资7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这说明,实际利用外资的形式逐年在发生改变,外商在中国经营的主动权加大,长期经营趋势增强。 4、外资企业成为进出口主力军。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成为主流。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增幅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表现出出口规模增长较稳定,进口规模呈现加快趋势。2007年1-2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57.9%,其中进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增幅比同期全国进口额高1.2个百分点。

5、外资企业效益增长大幅提高。

2006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62.0亿元,比上年增长

26.7%,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19.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比重为

27.5%。2007年1-2月,实现利润79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1.4个百分点。2006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高0.3和4.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2%。2007年1-2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增幅比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2.9个百分点。

四、我国吸收外资的基本方式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

出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各种方式最早兴办和数量最多的一种。目前在吸收外资中还占有相当比重。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3、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4、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

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可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以等额股份构成,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中外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其中外国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以上。

5、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

五、我国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一)利用外资的正面效应

1、弥补了建设资金之不足。截至2000年8月底,中国协议利用外资64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77亿美元,创办外资和合资企业35.56万家,外资已成为我国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2、推动了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实用技术,填补了国内不少产业和产品的空白,使一大批老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改善,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缩小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3、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外商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带来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经营销售等各方面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国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4、增加了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8月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就业的中国员工达2300万人,占到全国城镇职工人数的15%。中国GNP的年增长率中,有2至3个百分点源于外资。

5、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他们在资本市场、技术开发、营销网络、管理人才与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国际联系,开拓了外贸产品的出口渠道,提高了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6、有助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资企业采用国际通行的组织形式,导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大量外资企业的出现,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建立起一整套运用利率、税收、汇率与法律规范调控经济的新型管理机制和协调体

系,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内经济拉动因素从出口向内需转变,外资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也进一步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早期以填补资金缺口为导向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越来越暴露出诸多弊端,致使外商投资没有限制地大规模进入,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对国内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

首先,外商投资将导致对国内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占用、对国内市场的垄断,进而阻碍国内投资的可持续增加,这是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根本原因。其次,流入外资的投向、来源与技术特征等是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直接原因。从外商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结构上,内外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在技术上,外资主要投向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的一般加工业;在来源上,来自港澳台的中小企业投资占有较高比例。而且,内外资投资方向大体相同,在产业构成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出现争夺同一投资领域的现象,加剧了外资的挤出效应。

2、超国民待遇的不平等竞争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资企业贯彻“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普遍地给予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外资企业在职工工资的税收抵扣方面也享受了特殊的优惠,内资企业则要同时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超国民待遇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对外资进入也起到了不合理的引导作用。促使一部分内资外逃,以“外资”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享受税收优惠。外资企业由于优惠政策而获得较高的报酬,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还进一步诱致外资大规模进入。

3、影响国际收支,加剧通货膨胀

外资的大量流入将导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从国际收支情况来看,中国长期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当前中国存在的巨额“双顺差”主要来源于外资的大规模流入。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巨额顺差导致国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至2006年3月,国家外汇储备进一步达到8750.7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外汇不能在市场直接流通,中央银行为买入外汇需要投放大量本币,构成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随之增加,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因此,外资的大量流入将引起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将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

4、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在外资流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一些高污染产业也纷纷转移过来,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增长。制革、印染、电镀、杀虫剂、造纸、橡胶、塑料等产业一般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然而,这些产业一度成为外商在沿海地区投资的“热点”。

更重要的是,由于环保标准的缺失或较低,发达国家有可能将不符合本国环保要求的产业与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中国没有为外资企业设立单独的环保标准,不少外资企业利用这一点,向中国转移具有高污染的产业和设备,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如一些外商通过直接投资向中国转移别国限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流程,有些投资者甚至把外国垃圾转移到中国,进行循环再利用。

5、导致国民财富流失与财政收入减少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过多的政策优惠以及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国民财富流失和财政收入减少现象十分严重。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上升,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采取的转移定价手段也加剧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这些企业往往提高进口设备与配件价格,降低出口产品价格,结果出现“明亏实赢”的情况,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还不断追加投资。目前,这种“假亏损”已成为众多外资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手段。

在外商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设备形式投资,外方往往高估设备价值,实际上是减轻了外方的出资义务和出资风险,并能为其带来诸多的相关经济利益,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方经济利益的损失。在无形资产出资和估价方面也存在这个问题,外方往往对其无形资产漫天要价,中方许多企业则对自己无形资产的价值缺乏认识,由此对双方的利益分配产生重要影响,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六、对于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应先利用好内资

从当前我国投资、储蓄和外汇储备来分析,均没有大量利用外资的必要。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为此,要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扩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应允许私人以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参加金融活动,增强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好内资。金融改革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要拓宽直接投资渠道,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方能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变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确保资本金这一稀缺资源在我国不闲置浪费,从而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内资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再由外资弥补。

(二)实行市场一体化原则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优惠待遇、超国民待遇,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使各参入主体不能均等地按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并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负。因此,我国必须逐步取消外资的各种优惠待遇,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这样,可以将外资企业投资行为引向更加成熟和合理。因为,一个法制健全、稳定、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短期内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三)按我国产业政策利用外资

我国应该改变目前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状况,今后利用外资都应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投向。引进外资,要着重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如电子、机械、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医药、建材等。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引导外资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于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外资准入自由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顺应这种潮流,引进外资投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应有计划,有步骤适当放宽,促其深化改革,使我国利用外资投向结构合理化。另外,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一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要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开放范围和幅度,可利

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资源丰富等特点,来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中西部。

七、结语

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吸收外资情况还面临一些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应对得当,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统一外资立法,健全外资并购的法律制度,增强利用外资对中国市场环境的信心,积极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排忧解难,改善投资软环境,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性发展的服务业引资环境,就继续发挥外资在对中国的财政收入、居民就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摘要: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使得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已经不能有效 适应当前发展需求,所以现代化的管理就比较重要,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有 着促进作用,而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代化;现状 1 企业管理现代化内涵及特征分析 1.1企业管理现代化内涵分析 企业发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愈来愈大的竞争,所以在管理的现代化 方面就显得比较重要,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就是通过对管理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 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企业实施的管理。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解有着几种不同 的概念,首先这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是在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下企业经营管理 所达到的水平,是随着时间及空间变化进行发展的。 1.2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特征分析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主要就是对经营决策的突出,将管 理的重心放在经营上,而经营的重心则是在决策上。另外在后发效应上也比较显著,这和我国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进程是有着一致性的。而在区域差异性 大的特征也有着显著的呈现,在管理创新和企业机制以及体制的变革交替上也有 着重要呈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也是交替进行的,现代化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为 重要的管理理念,对员工的教育比较重视。 2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成就 2.1企业经营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 (1)客户导向的市场观念已经基本建立。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调查和客户关系 管理,重视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2)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意识增强。企业 盈利意识、理财意识、成本意识大大增强;(3)机遇和风险意识初步确立。为 了加快企业发展,企业比较重视机遇的利用;(4)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建立。企 业开始反思自己的经营目的和价值观,单纯盈利的观点开始得到修正;(5)以 人为本的观念得到强化。企业不仅注意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而且开始倡导与员 工共同发展。 2.2企业制度改革和组织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1)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公众公司形成规模。中国单一的国有和 集体所有产权制度向多元化的产权制度转变,更多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为股份 制企业;(2)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按照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基本完成公司化改造,初步建立起公司治理构架;(3)风险管理体制构架初步形成,从信用管理体系上避免了财务丑闻以及屡屡发生的 风险损失;(4)组织发展取得进展,企业不断改进管理组织,提高效率。 2.3战略管理初显成效 (1)战略意识普遍增强,战略规划日益清晰。企业成为自主经营主体以后, 战略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制定了长远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根据前15届国家级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统计,企业战略方面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经营战略 实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2)逐步适应国际化竞争,中国企业勇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战略取得初步成效;(3)积极运用现代竞争策略。中国企业充分发挥 成本优势,并逐步提高商品性价比,赢得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观念深入人心,盲 目多元化有所遏制,市场细分、业务集中、价值链延伸广泛开展;(4)重视创

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DOC)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 (2015届) 题目浅谈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其对策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浙江外国语学院 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01~08页)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目录 (四)正文 (五)参考文献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09~12页)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09页 (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页 (三)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表……………12页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13页

摘要 本文将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外国企业投资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述。文章从外国企业的投资额,所投资的行业,投资国别等角度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外国企业对国内投资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根据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提出适当的建议。当前在我国投资的企业正处于从高潮阶段至稳步阶段的过渡期,这对未来吸收外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各国在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外资在华投资增速减缓,步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如何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成为当前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现状战略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分析.doc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由于缺乏战略管理,使其在战略决策上接连失误。透视我们很多企业,甚至很多企业集团,虽然有战略管理的机构,或由于主要领导人不注重战略管理,或由于战略管理班子自身存在问题,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但企业永远做不大也做不强。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所回答的经营管理问题 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战略确定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相吻合。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发展战略并不神秘,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分析工具和一种较长远和整体的计划规划,与我们通常说的企业长远规划差不离。 一、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 二、企业将来需要实现的目标; 三、企业现在和将来应该从事的业务; 四、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于预定的时间内实现设定的目标; 五、在预定的时间内,企业将变成什么样子; 六、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 七、风险应该如何加以控制; 八、企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 中国企业常见战略管理问题分析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整体水平低下,对战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够、战略决策的随意性大、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主要类型和表现为如下:

A类型: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战略变化频繁; B类型: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C类型: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盲目,缺乏量化的客观分析; D类型: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企业投资过度多元化; E类型:企业战略计划流于书面报告,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F类型:企业战略计划难以得到中高层的有力支持,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中国企业的战略制定方式 一、领导层授意,自上而下逐级制定 一般由企业高层领导者讨论并授意秘书或办公室人员草拟整个企业的战略,然后逐级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上级的要求发展这个战略。这一方式的优点是,领导层重视战略,有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去思考战略方向。 二、领导层建立制定战略方案的业务单位 由设立企业的、具有一定权威的、赋予平衡各业务部门权力的“企业最高参谋部门”负责制定,或者由企业的规划部门负责制定。其好处是,业务班子,熟悉本企业情况,了解领导意图。 三、以战略事业单位为核心制定战略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高层管理对各战略事业单位先不给予任何指导,而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战略计划。高层领导只加以检查与平衡,然后确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各战略事业单位受到的束缚较小,可根据所在事业领域的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有利于竞争的计划。 四、企业与咨询公司合作进行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模式。但是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起点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阻碍企业的前进。此时企业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的企业管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1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契机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大部分是白手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有规范制度的现代企业。他们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事事亲力亲为,当作坊成为企业之后,他们依旧习惯于所谓的家长制管理,习惯让自己的家人亲戚成为这个企业的管理层。于是我们经常看的一种现象就是,财务、人事、销售、宣传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自己家人。当企业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企业的宏观利益来考虑,而是从每个人的私利来盘算。这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优秀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1.2 企业管理规划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都是浮于表面,各个企业互相抄袭,缺少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毫无创新能力。国内很多企业不会主动做长远规划,对企业的未来和产品做出长远的研判。大部分企业只会被动做出应对,而这种应对往往是滞后的。 1.3 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性管理人才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创业团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但企业缺乏专业性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些企业的薪酬体系有问题,很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待遇和付出、知识储备不成正比。他们的价值也无法体现,二是国内的很多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甚至没有。很多企业都是临时抱佛脚,或去挖其它公司的技术人才,这样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对企业的归属感不足。不过很多企业管理层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开始注重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储备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利用外资的 现状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自1991年以来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国际投资达到最高点1.38万亿美元此后经历了三年下降。20__年开始回升20__年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国际组织预计20__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国并购已达58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预计全年总流量将达1.4万亿美元。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 (一)发达国家仍是引资的主力。国际投资流量很多钱都流到了发达国家。以20__年为例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增长了40%国际投资吸收美国是第一名达1700亿英国第二第三名是法国第四名是中国全部资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不是有钱的地方往没钱的地方流是有钱的地方往有钱的地方流。发达国家既是外资的提供者又是外资的吸收者20__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来自欧盟。过去人们总认为钱多的地方往钱少的地方流而实际上往往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互相流动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上升较快。近20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面向服务业其比重在不断上升。到21世纪初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已从50%上升到60%特别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

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服务业外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这些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产品这一行业也就成为可贸易的行业。因此这一行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关注。服务外包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日美国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受的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特别是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量发展都是因为接受了制造业的转移和制造业外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服务外包承接最多的虽然是亚洲但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菲律宾等国。在未来十年我国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也就是在服务业外包中能不能赢得像上世纪90年代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三)跨国并购是国际投资的重要形式。国际投资主要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还可通过绿地投资也就是新建一个企业但这一比重越来越低。收购、兼并的两种形式作为直接投资的形式越来越多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购投资占全球国际投资流量的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凡是国际流量上升的阶段就是并购比重上升的阶段凡是投资流量下降的阶段就是并购投资份额下降时期。换句话凡是国际投资流量上升就意味着跨国并购活动很活跃。现在正处在国际投资流量上升的阶段达到13000亿-14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国际跨国并购活动非常活跃。并购的双方有可能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帮助现有企业脱困减轻失业压力;通过收购兼并原来的生产能力得到稳定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企业也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具体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具体分析报告

200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目录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制度建设现状 (6) 一、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6) 二、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状况分析 (9) 三、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途径分析 (12) 四、不同背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比较 (12)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岗位管理现状 (13) 一、我国企业当前岗位管理的总体状况 (13) 二、不同地区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4) 三、不同性质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4) 四、上市与非上市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5) 五、不同规模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5) 六、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管理状况 (16)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劳动用工招聘现状 (18) 一、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 (18) 二、不同地区劳动用工现状 (19) 三、不同类型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0) 四、不同行业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1) 五、企业上市促进了企业劳动用工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22) 六、不同规模企业劳动用工现状 (23)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4)

一、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较差,考核效果一般 (24) 二、不同地区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5) 三、不同类型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6) 四、不同行业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7) 五、上市促进企业提高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27) 六、不同规模企业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8)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29) 一、不同背景公司培训经费投入情况 (29) 二、不同背景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情况 (30) 三、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 (31) 四、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的主要方式 (31) 五、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 (33) 六、不同背景公司实施培训对改善员工绩效的作用 (34) 七、不同背景公司培训结果对员工晋升的影响情况 (35) 八、不同背景变量在培训方面的差异比较 (36) 九、结论与建议 (37)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薪酬管理现状 (38) 一、不同背景公司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大部分满意 (38) 二、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大部分实行分类管理 (39) 三、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 (39) 四、销售人员的薪酬结构 (41) 五、技术、销售以外人员薪酬结构 (43)

企业管理现状

企业管理现状 . 随来争着信息时代的到~中小企时的生存和时 时中小企时而言~信息化无时作时时略时境时生了根本性的时化。 手段时是时时手段~均已在企时时时中时时着时足时重的作用。时合我目前的情国国来看~改革时放以~我的中小企时得到了迅速时展。到来国2006年底~我中国小企时量超时数4200万家。时些中小企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时金不是十分雄厚~管理不是非常完善~信息化基时普遍时差~面时着常激烈的市时时异争国个体。中小企时是民时时的重要时成部分~是一富有活力的时时群。4200多万中小企时~占全企时时的国数99%以上~时造的最时时品和服时价时相于当国内生时时时的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时就时时位。吸时了80%有企时下时 人时国时时了再就时。不时如此~中小企时时正在成时我技时时新的生力时。国65%的时明时利、75%以上的企时技时时新、80%以上的新时品时时~都是由中小企时完成的。 中小企时不时时时新时展~直接时系整民时时的可持时时展。中小企时是我断个国国 国将构民时时的基本时元~时时中小企时信息化~有效的推时时时时时整和时时时化升时~促时形成民时时信息化~时建时社主时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时国会国;推时中小企时信息化是促时我时时增时~建立和时社的重要手段国会;是时时我工时跨越式时展国 的必由之路;普及中小企时信息化是增强时合时力的强大基时时力~同时也争 与

将学会构数有效的促时大生就时~提升企时管理水平~时化社人力时源时。有据时示~在时去5年~美超时国33%的时时增时自信息化的拉时~超时了其他任何来 行时。时此~我时立了“家中小企时信息化推时工程”~由家时展和改革国国国 委时、信息时时部和时院信息时三部委共同时时时施~旨在时一步推时中小企时信会国 息化建时~助中小企时提升信息技时时用水平和时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技时时帮 步~增强市时时力~促时中小企时和非公有制时时持时、健康时展。争 中央时院高度重时中小企时的时展。《党国2006?2020年家信息化时展时略》国 指出~要制定和时布中小企时信息化时展指南~分时指时~时时扶持~建时面向中小企时的公共信息服时平台~促时中小企时时展活多时的时子商时活时。灵中首次中小企时信息化抽时时时时果时示~中国国80.4%的中小企时具有互时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时已时互时用于企时信息化。艾瑞咨时更时时,将网2007年中小企时时子商时时用的交易时到达6975时元~同比增时60%。且时言并,未来5年~中小企时时子商时交易时保持将50%左右的高速增时率。 前中小企时信息化具有时和深刻的容~其中管理信息化是一重要当广内个 方面。如何用信息技时增强企时的管理和技时时新能力~如何制定企时信息化运 时展时略提升企时的核心时力~如何把信息化系时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时企来争 时时效益~是信息化建时者时所面时的重要时时。来

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学生姓名:刘静学号:I01014147 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姓名:闵树琴职称/学位:副教授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论文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五月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摘要 中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引进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商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引用外资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资;利用外资;问题 目录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3) (一)引进外资总量 (3) (二)外资来源和投资方式 (4) 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5) (一)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5) (二)利用外资的同时未利用好内资 (5) (三)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6) (四)生态环境成本加大 (6) (五) 引进外资质量差,技术含量低 (6) 三、应对措施 (7) (一)充分利用内资 (7) (二)要重视“本土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 (7) (三)按照新的产业指导目标, 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8)

(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8) (五)实行地区政策倾斜, 吸收更多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9) 结束语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 (一)引进外资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吸收的外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且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萌芽试探阶段(1979年一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第二阶段: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一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一2001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以列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自此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仅在1992年当年便比1991年增加一倍以上,超过了100亿美元。到1996年,更是突破了400亿美元大关。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三四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2018年利用外资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完成全市外资指标情况 市给区下达外资指标任务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120611.52 万元,增幅10% 1-5月份完成实际到账外资46826.86万人民币,完成年计划的38.82%,增幅345.57 %,完成年计划的38.82%,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市第4名、第4名。1-5月份我区新增合同外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完成193980.44万元,同比增长250% 二、完成全年任务的工作措施 (一)紧抓重点外资项目,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确保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认真梳理了6个重点外资项目。其中:XXXXX)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其中外资额4.9亿元,外资已经到位3.27亿元,预计10月份进行土地招拍挂,若土地取得顺利,剩余资金11月份能到位;XXXXX项目,项目涉及用地约1000亩,总投资120亿元,利用外资约5亿元。目前规划院正在完成修订街区控规方案。若该项目今年进行部分土地招拍 挂,年底能到位部分外资;XXXXXXX? 目,规划面积。本项目用 地约1537亩,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米。投资规模。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利用外资不少于10亿元。预计2018年8月底底前进行部分土地招拍挂,若土地取得顺利,部分外资年底前就能到位;经过预测,上述项目共完成XXXXXX^元,预计能够完 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积极推行利用外资新模式。

目前外资到位快且数额大 的项目是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和采用PPP莫式参与投资建设,投资方承诺按投资的20% 的比例使用外资投入。我区将积极推动地产外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以尽快完成全区外资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狠抓在谈、签约外资项 目落地。围绕外资项目支撑条件,继续跟进在谈、签约项目,帮助项目尽快落地。重点跟进XXXXXX 等外资项目,专人负责,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履约和落地推进工作,确保签约项目履约、外资到位。 (二)继续跟进在建项目、关注老企业,督促外资尽快到位。首先重点跟XXXXX等项目,派专人负责落实外资尽快到帐。其次关注部分有发展潜力的老企业,如XXXXXX X^,加强调度走访力 度,促企业资本金到位和增资扩股。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围绕优势资源和区域发展重点,确定招商重点,着重引进大项目、优质项目。突破以传统利用外资方式,将对上争取、外资并购、境外上市、 融资租赁等作为外资增长的新突破口。 (四)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力争在土地出让前设置外资条件。在引进招商引资项目时,及时与区规划、国土等部门沟通,同时积极做好两部门的对上工作,最大限度的争取在土地出让前设置利用外资优先这一挂牌条件,确保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出让总价款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优秀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独特风格,当然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出现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冲击。如果仔细研究中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时,可以发现以下六类主要隐患,这要求在企业高层在以后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多加注意。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1、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 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 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 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这一点,在许多中国企业推行 IS09000标准时便暴露的非常明显。 2、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 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 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

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中国企 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 我们需要的是长期 发展,不是短期效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解析) 3、顾客导向还是企业导向 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 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按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那些不断跟踪顾客需求变化的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尝到了甜头,畅销的产品不仅为企业直接创造了价值,还建立了最可宝贵的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4、人治还是法治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评选出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从 国家大奖到省市地区的小奖。因此中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然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所管理的 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影响力如何),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 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和独裁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但面对未来多 变复杂的环境人治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在竞争中获胜。人治色彩的浓厚,也是中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一个重要 原因。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发展当务之急),在企

浅析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浅析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著名跨国公司陆续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在外资的使用现状。 标签:外资现状分析 目前,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绝大多数(400家以上)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我国是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不仅使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发生变动,而且也会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其外资的引入对我国现有市场的影响,以便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消极影响,抓住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服务。 商务部发布:今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2月份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5家,同比下降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3亿美元,同比下降15.81%。同期,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44.5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53.14%;原欧盟十五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15.6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4.76%。 今年1~2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63.58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9.32亿美元)、新加坡(8.06亿美元)、日本(5.76亿美元)、韩国(4.23亿美元)、萨摩亚(3.35亿美元)、开曼群岛(3.34亿美元)、美国(3.23亿美元)、巴巴多斯(2.43亿美元)和台湾省(2.25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6.4%[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投资者信心大都严重受挫,其投资决策更为谨慎。而中国的外资利用情况又是如何呢?需不需在此时引进大量外资来稳住发展我国经济呢?我们先总结分析我国在2012年的外资利用的情况。 一、由于大量外资引进而忽视内资 利用外资应该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大量现金。这是一笔巨大的闲置内资,如果能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现在,虽然经过降息和开征利息税来激活经济,但估计大量闲置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因为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还不完善,资本市场不是很发达,缺乏这种转化的渠道。其次,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储存了上亿美元,这些闲置的外汇只好用来购买外国债券储存起来。目前,我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最多,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美元现在又在不断的贬值。我们靠辛苦出口创下的外汇被这些外商利用来拿到中国投资,等于是拿中国人的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型的企业管理来改革国有企业的单一工厂型企业管理。目前中国二十多万家有限责任公司、一万多家股份有限公司、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与改制前的国有企业管理相比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看,改革了传统国有企业闭门式的单纯生产管理和坐等顾客上门的状况,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要求,确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观念,把过去无视市场、轻视销售转变为高度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建立企业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而在生产管理中,更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内容,实行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究"名牌效应",重视树立本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企业的名牌意识。这种趋势表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管理接轨。 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过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这些问题在各类企业和各个行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 (一)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公司对外投资主要有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域优势。 (1)所有权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所有权优势包括两大类: ①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②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 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

实现; ②认识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 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型的企业管理来改革国有企业的单一工厂型企业管理。目前中国二十多万家有限责任公司、一万多家股份有限公司、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与改制前的国有企业管理相比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看,改革了传统国有企业闭门式的单纯生产管理和坐等顾客上门的状况,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要求,确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观念,把过去无视市场、轻视销售转变为高度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建立企业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而在生产管理中,更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内容,实行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究“名牌效应”,重视树立本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企业的名牌意识。这种趋势表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管理接轨。 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过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这些问题在各类企业和各个行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国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各种管理理论与学派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到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种管理理论与学派并存的局面,包括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20世纪30年代国外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和兼并、收购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更大的经济实力去占领市场,降低经营风险,到6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规模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随后,又在大公司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降低成本,通过准时生产和效益生产方式,摒弃了流水线生产中的库存大、周转慢的浪费现象,在企业管理中取得降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大公司和低成本的前提下,又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实施质量控制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符合性质量到适用性质量再到满意性质量,以适合市场竞争和用户的要求。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国企业管理也要经历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但是,严峻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中国企业也像国外企业那样用上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一、利用外资的概念 1、利用外资的概念 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2、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世界近代史证明,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金、技术和资源。任何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与他国互通有无,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必须解决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积累本国资金的同时,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逐步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更加需要利用外资,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利用外资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外资,一般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①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国内科技人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③加速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建设和落后地区、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④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⑤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出口贸易的增长; 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二、我国利用外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00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利用外资情况在经过前几年的告诉增长后,呈现出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共达3078.51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国投资者在我国投资更加有利。到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进入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随着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以及就业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一组摘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简单明了的显示出我国几年来的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及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浙江省利用外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投资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外商对华投资越来越多。自1991年起,我国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之首。浙江作为沿海省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作为经济大省,虽然在90年代时,浙江重点致力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引进外资的重要性。直到90年代末,浙江才开始重视引进外资,在2001年前发展水平并不高,不过在2001年突破20亿美元后,浙江在利用外资方面呈快速发展趋势,2005年单年利用外资已达77.2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全球500强公司已有72家在浙江省投资兴办了195家外商投资企业。到2008年,浙江的FDI利用为1007294万美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的FDI业绩指数从2007年的1.718下降到1.526,下降明显,暴露出了在引用外资方面浙江的脆弱性与不足。 选题意义:对于目前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寻找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浙江能否紧跟国家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脚步的关键所在。外资利用随在浙江起步较晚,在已成为浙江省发展的重点,认真解决浙江省利用外资这一问题,不仅对浙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也能促进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利用外资,推进经济的发展。对于浙江省的各企业来说,也有利用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浙江省在中小企业发达的优势上,更加促进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保持优势,改革创新,从而促进浙江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此研究主要为了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就外资的利用外资方面的发展状况。目前,浙江省利用外资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主要研究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以便于找到合理的利用外资的方式,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浙江省利用外资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及评价

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及评价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引进的外资制造业为主要投资领域,外资投入产业结构,生产性项目仍占主导地位这可能与我国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用很大直接利用外资超过借款关系。同时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交通比较便利,这是我国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结果。但是,沿海与内地吸引外资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投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外资利用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的发展很快,同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开发、建设-经营-转让和风险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独资经营三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合资经营在投资项目和金额上在我国居首位。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增长快,比重不断提高,外资来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引进外资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利于直接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高起点。有利于吸收外资,缓解国有企业资金不足矛盾。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和机制,移植到改造的企业中,管理落后和机制不灵活上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两大障碍。再引进外资和设备硬件、产品的同时,可以引进管理技术和经营体制等软件,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老企业焕发青春的活力。国外企业信息灵、观念新,经营灵活,有经营多年的国际销售网络和渠道。国有企业作为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产物,受计划经济影响很大,市场观念淡薄,对国际市场不了解,合资后可以增强企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与国际市场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利用外商的出口渠道借船出海,加快、加大出口。有利于建立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机制,合资企业实现单一的国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新股东加入,特别是国外的投资者加入,使公司增添新的血液。国有企业法人股与外商股权混合,股东间利益和风险连在一起,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结构和调整投资方向,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结构问题相当引人注目。所谓经济结构最主要是生产要素结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目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存在一些矛盾,如劳动力多、设备利用率低、资金缺乏等等。引进外资改造国有企业有利于改善我国要素结构的比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同时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只用合理、科学的利用外资,才能将外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