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验报告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

目录

摄影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2)

实验一:数字摄影 (3)

实验二:立体观察 (4)

实验三: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6)

实验四: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 (8)

实验五:VirtuoZo立体建模 (10)

实验六:像片调绘 (12)

摄影测量实验(上机)注意事项

1、实验(上机)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摄影机和数字相机等为精密、易损仪器,应小心使用,相机镜头必须用专用镜头纸擦拭。

3、严格遵守上机守则,严禁大声喧哗或玩游戏。

4、认真填写上机实验记录,不可潦草,填写内容包括上机实验时间、地点、实验主要内容、步骤及完成成果说明等。

5、独立完成上机实验内容,实事求是,严禁抄袭他人作业。若有弄虚作假现象,该课程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6、实验结束时,应向指导教师提交实验报告和有关成果,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关机和离开机房。

7、按时上机,不准迟到、早退、旷课,有事须预先履行请假手续,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实验一数字摄影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字相机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模式的数字摄影、影像查看、影像删除和数据输出等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每组拍摄32M中等分辨率像片若干张,要求构图合理、成像清晰。每人各拍摄一张自动模式、一张人像、一张景物、一张无闪光和一张近物照片。

三、应交成果

所摄像片存储卡一张、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每组一架数字相机、电池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立体观察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造立体观察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桥式立体镜、反光立体镜及肉眼直接观察立体。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每人一架桥式立体镜、一对立体像对。

三、应交成果

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每人一架桥式立体镜、一个立体像对,反光立体镜若干架。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张航片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过程,学会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解析法空间后方交会(略)。

(二)数字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控制点坐标野外采集(已完成,见附表);

2、启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GeoImager,打开待求航片(k1004.bmp)

文件;

3、控制点对应像点坐标采集:单击几何处理/对k1004.bmp选点菜

单,出现选择地面控制点窗口,把鼠标移到控制点处,单击鼠标,

单击增加按钮,在窗口中输入控制点的地面坐标;

4、重复第3步,直到所有控制点坐标采集完毕,保存控制点文件;

5、数字像片的内定向:单击航片/地图/像片框标点定位菜单,出现

选择框标点窗口,用鼠标依次单击像片的4个框标,保存框标文

件;

6、单击航片/地图/输入相机参数菜单,出现输入相机参数窗口,键

入像主点坐标、摄影机主距、像片比例尺和四个框标点的理论坐

标,保存相机参数文件;

7、单击航片/地图/内定向菜单,出现内定向窗口,输入框标文件和

相机参数文件,计算内定向参数,检查合格后保存内定向参数,

建立质量报告文件;

8、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单击航片/地图/空间后交菜单,输入内定向

参数和控制点坐标文件,计算外方位元素,保存成果并生成质量

报告。

三、应交成果

内定向质量报告文件、空间后方交会质量报告文件、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

时间:地点:

实验五、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2学时)

一、上机目的

了解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主要方法,掌握用现有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用GeoTin软件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二、上机内容和要求

每人完成一幅地形图的数据格式转换、等高线高程赋值、编辑、不规则三角网和规则格网DEM的建立。

三、上机和步骤

1、运行GeoTin软件,单击文件/数据格式转换菜单,选中需格式转换的

文件100-2.DXF,打开文件格式选择窗口,选中DXF12.0选项,单击确定。

打开选择层列表窗口,选中等高线选项,双击等高线所在图层20,单击确定,完成数据格式转换。

2、打开经格式转换的同名文件100-2.god,打开原始数字化等高线窗口,

输入比例尺分母为500,等高距为2.5米,单击确定,打开离散化的等高线图。

3、设置距离容差为10米。

4、等高线高程赋值,单击数据处理/编辑原始等高线菜单,选中一条待

赋值的等高线,输入实际高程,单击确定。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等高线赋值完毕。(等高线高程赋值可用CAD软件实现)

5、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单击数据处理/三角形联网菜单,建立不规则三

角网,检查、编辑三角网。

6、建立规则格网DEM,单击数据处理/生成DEM菜单,打开随机栅格

转换窗口,输入格网间距(如2.5m),单击确定,完成DEM的建立。

7、用GeoGrid软件打开同名的.DEM文件,进行检查。

四、应交成果

DEM文件、实验报告

五、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上机)、VirtuoZo立体建模

一、实验目的

了解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的硬件组成,了解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建立立体模型的作业步骤。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新建测区或打开已存在的测区

先将实验所需的文件,包括一个像对影像、控制点坐标文件和相机文件,复制到一个新建目录中。

运行VirtuoZo软件,单击文件→打开测区菜单项,系统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或选择已建立)测区文件名。如新建测区,则出现设置测区对话框。输入主目录、加密点(控制点)文件、相机文件和摄影比例尺分母(10000),点击保存。

(二)数据格式转换

先将TIFF格式图像转变成VZ格式图像,将像素大小改为0.1mm,点击增加,将所要转换的影像加入输入途径中,点击处理。再点击退出。

(三)建立模型或打开已存在的模型

文件→打开模型(新建模型)→键入模型名即可,打开设置模型参数窗口,输入VZ格式的左影像和右影像文件名(本实验左影像为k1006-3.vz、右影像k1005-3.vz),保存。

(四)模型定向

1.内定向

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点击接受→调整框标位置,点击保存退出(左右像片均要进行)

2.相对定向

处理→模型定向→相对定向→图上右击鼠标出现小白图→点击自动相对定向→自动定义最大作业区→绿色范围为作业区,在左、右图上分别用鼠标点击一

个控制点,然后再分别点击→调整左、右控制点位置(右下角),输入控制点名,确定。(将所有控制点人工匹配好)

3.绝对定向

处理→模型定向→绝对定向→调整匹配误差大的控制点(多次右击绝对定向-普通方式,直至调整误差较小)

4.保存,退出

(五)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

(1) 在图上右击→生成核线影像→非水平核线

(2) 处理→核线重采样

(六)影像匹配

影像匹配后,点击匹配结果的编辑,出现编辑画面。(编辑作用主要防止等高线画上屋顶,将房屋区域置平)

在图上右击鼠标出现红色区域图,用绿线将房屋圈出,再右击鼠标出现红框图,点击结束定义作业区,然后点击置平。

(七)多次操作后,然后退出。

(八)产品→生成DEM和正射影像。

(九)显示→立体影像→透视显示,观察所建模型。

三、应交成果

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

时间:地点:

实验七、像片调绘

日期:第周、星期、第节课地点: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掌握典型地物在航摄像片上的构像特征,熟悉像片调绘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人一组完成一张航片(卫片)的调绘工作。

1、像片判读,先在室内根据航摄像片的判读特征(形状、大小、色调

或色彩、阴影和相互关系)判读出像片上主要地物的性质;

2、像片调绘,到实地对照航片和实际地物进行像片调绘。内容包括:

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主要地物的调绘,补测新增地物,调查并

注记地理名称,按图式要求绘制在航片上。

三、应交成果

调绘片、实验报告

四、实验仪器和资料

航片(卫片)一张、像片夹一个、透明纸一张

五、实验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学要点

数字摄影测量复习要点(2016.5) 1、摄影测量发展历程 模拟摄影测量(1851-1970) 模拟摄影测量主要是根据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反求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它所采用的仪器为光学投影器、机械投影器或光学-机械投影器模拟摄影过程,用光线交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解析摄影测量(1950-1980) 1957年,Helava提出用“数字投影代替”物理投影,数字投影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时的进行共线方程的解算,从而交会出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 数字摄影测量(1970-现在) 利用数字影像相关技术,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测图。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大区别: 1)处理的原始信息主要是数字影像; 2)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 2、数字摄影测量的任务、特点 主要任务:使用星载(机载)传感器所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对地球陆地区域进行信息提取,具体包括:目标量测、影像解译、地形图测绘、正射影像图制作、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特点:数据量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技术精度高。 3、数字摄影测量 定义: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影像相关技术来代替人眼的目视观测,自动识别同名点,实现几何信息的自动提取。 主要内容:影像及特征点的识别、同名像点的自动相关和匹配、数字影像纠正技术、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制作、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完整操作和测绘产品的生产。 4、计算机辅助测图 计算机辅助测图(又称数字测图)是利用解析测图仪或具有机助系统的模拟测图仪,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测绘数字地图,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建立测量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测图系统所处理的依旧是传统像片,且对影像的处理仍然需要人眼的立体量测,计算机则起数据记录与辅助处理的作用,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方式。计算机辅助测图是摄影测量从解析化向数字化的过渡阶段。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摄影测量学-经典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像片比例尺:像片上的线段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2、绝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指摄影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 3、相对航高:摄影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 4、像点位移: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象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象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5、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点的空间距离 6、航向重叠:同一航带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7、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影像重叠,这种影像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8、像片倾角: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 9、像片的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摄影物镜(摄影中心)与像片在地面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的参数,即确定这三者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10、像片的内方位元素:确定摄像机的镜头中心相对于影像位置关系的参数 11、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或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2、相对定向元素:确定像对中两像片之间相对位置所需的元素 13、绝对定向元素:确定单张像片或立体模型在地面坐标系中方位和大小所需的元素 14、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空间坐标与影像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响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幅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15、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相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该点的物方空间坐标(某一暂定三维坐标系统里的坐标或地面量测坐标系坐标),称为立体像对的空间前方交会 16、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按照立体像对与被摄物体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计算方式,通过计算机解求被摄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方法,称为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17、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18、POS:机载定位定向系统POS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装置IMU的直接测定影像外方位元素的现代航空摄影导航系统,可用于在无地面控制或仅有少量地面控制点情况下的航空遥感对地定位和影像获取。 19、影像的灰度:规则格网排列的离散阵列 20、数字影像的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的原始函数个(x,y)的数值时就需要进行内插,此时称为重采样 21、影像匹配:影像匹配即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的过程。 22、核线相关:利用立体像对左、右核线上的灰度序列进行的影像相关 23、像片纠正:通过投影转换,将倾斜像片变换成规定比例尺水平像片的作业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并学会分析这些模式的使用效果。 二、实验内容 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包括根据实例绘制模式结构图、编写模式实例实现代码,运行并测试模式实例代码。 (1) 组合模式 使用组合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i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视频文件VideoFile。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2) 组合模式 某教育机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北京总部 教务办公室湖南分校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长沙教学点湘潭教学点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 在该教育机构的OA系统中可以给各级办公室下发公文,现采用 组合模式设计该机构的组织结构,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在客户端代码中模拟下发公文。(注:可以定义一个办公室类为抽象叶子构件类,再将教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作为其子类;可以定义一个教学机构类为抽象容器构件类,将总部、分校和教学点作为其子类。) (3) 外观模式 某系统需要提供一个文件加密模块,加密流程包括三个操作,分别是读取源文件、加密、保存加密之后的文件。读取文件和保存文件使用流来实现,这三个操作相对独立,其业务代码封装在三个不同的类中。现在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加密外观类,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该加密外观类完成文件的读取、加密和保存三个操作,而不需要与每一个类进行交互,使用外观模式设计该加密模块,要求编程模拟实现。参考类图如下: reader = new FileReader();EncryptFacadecipher = new CipherMachine();writer = new FileWriter();-reader: FileReader-cipher: CipherMachine-writer: FileWriter +EncryptFacade () +fileEncrypt (String fileNameSrc,: voidString plainStr=reader.read(fileNameSrc); String fileNameDes)String

数字摄影测量学复习

数字摄影测量学 一、绪论 两个基本关系:几何关系、对应性关系 划分摄影测量发展阶段的根本依据是他们处理两种关系的方式 数据获取技术发展 航空数码成像;卫星成像;POS;LiDAR;SAR;低空摄影测量;移动测量系统理论发展 灭点理论;广义点理论;多基线立体;影像匹配理论发展;目标自动识别 应用发展 灭点应用实践;广义点摄影测量的应用;数码城市建模;数据处理新算法 二、数字影像获取与处理(4-9节) 2.4、数字航摄仪 线阵:ADS40、ADS80、TLS、JAS 面阵:DMC、UCD、A3、SWDC 2.5、POS POS=GPS+IMU 用于在无地面控制或少量地面控制情况下航空遥感对地定位和影像获取 差分GPS获取高精度位置测量数据 INS输出高采样率的位置数据,高精度的姿态数据 2.6、LiDAR 快速获取精确的高分辨率DSM以及地面物体的三维坐标 2.7、航天数字影像获取系统及特点 特点:高分辨率,线阵式CCD、采用有理函数模型、立体成像、定位精度高提供高分辨率的全色、多光谱、高动态范围和高信噪比的影像、多景影像 主要问题:云量和雪量问题;获得与传统航片一样的制图精度比较困难 2.8、SAR 一般是侧视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相干成像系统;斜距投影 主要存在斑点噪声、斜距影像的近距离压缩、透视收缩、叠掩、阴影及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等几方面的问题 2.9、倾斜摄影测量 特点:反映地物周边真实情况、可实现单张影像量测、 建筑物侧面纹理可采集、数据量小易于网络发布

三、摄影测量解析方法(1-6节) 背景:近景摄影测量中,常常采用大角度大重叠度的摄影方式,外方位元素中存在大的旋转角,相邻摄站点之间存在较大的位置差异,初值很难获取。 经典欧拉角方法不再适用。需要不依赖位置与姿态初始值的解析方法。 3.1、空间后方交会 在后方交会中,有效可靠地描述两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描述旋转的常用形式:欧拉角、正交旋转矩阵、四元数 欧拉角:能明确表示旋转矩阵R的几何意义,但需要较好的位置和姿态初值。 方向余弦法 方案:将9个方向余弦值作为待求参数,参与平差解算。R中只有3个独立元素,其余6个参数可以根据6个正交条件推得。因此可根据6个正交条件建立6个条件方程,按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直接解算未知参数。 优点:不要求初值,避免了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欧拉角方法中因旋转角定义不同而导致的公式不同所带来的不便,收敛速度快。 四元数 几何意义:代表了一个转动,可同时确定刚体的位置和姿态。 方案:旋转矩阵用四元数表示,只有一个约束条件,同样据此可建立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常模型解求未知参数 优点:和方向余弦法一致 缺点:较差的初值,收敛情况不如方向余弦法;都能正确收敛时,收敛次数相当,而方向余弦法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经典欧拉角方法。 Givens变换:用正交变换解最小二乘问题,数值稳定性和解的精度往往优于组成法方程组的方法。当法方程组病态时尤其如此。 3.2、相对定向 原理:共面方程完成标志:上下视差为0。 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以左像空间坐标系为基础,右像片相对于左像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称为~。 单独法相对定向元素:在以左摄影中心为原点、左主核面为XZ平面、摄影基线为X轴的右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左右像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称为~。 大角度相对定向:经典方法μ、v的假设不合理;迭代难以收敛。 基于方向余弦和四元数的连续相对定向均需考虑基线长度的约束条件。 相对定向迭代解法:一般是在影像的内方位和姿态的近似值为已知时被应用。 相对定向直接解法:当内方位、姿态均为未知时采用。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王宇班级: 20110813 学号: 2011081325 实验名称规范程度原理叙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成绩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K均值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平均成绩 折合成绩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5分制评定,实验成绩为各项总和 2、平均成绩取各项实验平均成绩 3、折合成绩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百分比进行折合 2014年 6月

实验一、 图像的贝叶斯分类 一、实验目的 将模式识别方法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掌握利用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图像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三、实验原理 概念: 阈值化分割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常用算法,对灰度图象的阈值分割就是先确定一个处于图像灰度取值范围内的灰度阈值,然后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这个阈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对应的像素划分为两类,灰度值大于阈值的像素划分为一类,小于阈值的划分为另一类,等于阈值的可任意划分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 最常用的模型可描述如下:假设图像由具有单峰灰度分布的目标和背景组成,处于目标和背景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值是高度相关的,但处于目标和背景交界处两边的像素灰度值有较大差别,此时,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基本上可看作是由分别对应于目标和背景的两个单峰直方图混合构成。而且这两个分布应大小接近,且均值足够远,方差足够小,这种情况下直方图呈现较明显的双峰。类似地,如果图像中包含多个单峰灰度目标,则直方图可能呈现较明显的多峰。 上述图像模型只是理想情况,有时图像中目标和背景的灰度值有部分交错。这时如用全局阈值进行分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分割误差包括将目标分为背景和将背景分为目标两大类。实际应用中应尽量减小错误分割的概率,常用的一种方法为选取最优阈值。这里所谓的最优阈值,就是指能使误分割概率最小的分割阈值。图像的直方图可以看成是对灰度值概率分布密度函数的一种近似。如一幅图像中只包含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区域,那么直方图所代表的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目标和背景两类灰度值概率密度函数的加权和。如果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已知,就有可能计算出使目标和背景两类误分割概率最小的最优阈值。 假设目标与背景两类像素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混有加性高斯噪声,上述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模式识别中的最小错分概率贝叶斯分类器来解决。以1p 与2p 分别表示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1P 与2P 分别表示两类的先验概率,则图像的混合概率密度函数可用下式表示为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例模式的应用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例模式(Singleton)的特点 2) 分析具体问题,使用单例模式进行设计。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很多应用项目都有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里面定义一些应用需要的参数数据。 通常客户端使用这个类是通过new一个AppConfig的实例来得到一个操作配置文件内容的对象。如果在系统运行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内容,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多份配置文件的内容,这会严重浪费内存资源。 事实上,对于AppConfig类,在运行期间,只需要一个对象实例就够了。那么应该怎么实现呢?用C#控制台应用程序实现该单例模式。绘制该模式的UML 图。 3 实验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AppConfig { publicclass Singleton { private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class Program { 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singletonOne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singletonTwo = Singleton.GetInstance(); if (singletonOne.Equals(singletonTwo)) { Console.WriteLine("singletonOne 和 singletonTwo 代表的是同一个实例"); } else { Console.WriteLine("singletonOne 和 singletonTwo 代表的是不同实例"); } Console.ReadKey(); } } } 4 实验结果

摄影测量学期末

名称解释 1摄影测量学 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2数字摄影测量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3中心投影投影射线汇聚同一点的投影 4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投影中心S在投影面P上的垂足) 5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6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7核面通过摄影基线且与像平面相交的任一平面。 8核线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 9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的方法 10影像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像点的过程 二填空题问答题 1摄影测量的任务和特点 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1.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2.建立地形数据库; 3.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 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 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 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 2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按用途和按技术手段 按距离 1航空摄影测量 2航天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 5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1地形摄影测量 2 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手段1模拟摄影测量 2解析摄影测量 3数字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坐标和像方坐标系。 一、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1、地面测量坐标系(T-XtYtZt):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 2、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的一种过渡的坐标系。

摄影测量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物体进行摄影、量测和解译所获得的影象,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摄影测量的特点 ?1、在影像上量测,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此很少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 ?2、影象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可选择需要的物体影象进行量测、处理、 研究,从影象上获得最新最全面的几何或物理信息。 ?3、摄影测量大部分工作在内业进行,有利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效率高。摄影测量分类 按摄影站的位置: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 按研究对象不同: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技术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851-1970)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950-1980) ?提出摄影测量新概念——数字投影代替物理投影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1970-现在)

第二章摄影测量解析基础 中心投影的正片位置和负片位置 a)负片位置:投影平面和物点位在投影中心的两侧 b)正片位置:投影平面和物点位在投影中心同一侧 c)摄影时的位置是负片位置,解算时的位置是正片位置,为了解算的方便,像点 和物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并没有改变; 摄影比例尺 d)摄影比例尺指摄影像片上一线段为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e)航摄比例尺----指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时, 像片上的一线段Z与地面上相 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摄影仪摄影的要求 摄影方式 竖直摄影: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摄影航高:H=m?f 摄影重叠度 f)重叠摄影部分与整个像幅长的百分比称为重叠度 g)航向重叠p----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 h)旁向重叠q---相邻航线的重叠 P=60~65% q=30~35% 摄影比例尺特性 ? 1 )摄影比例尺愈大,则像片地面分辨率越高,有利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的精度。 ?2) 摄影比例尺愈大,则摄影工作量增加, 摄影费用要增多,所以摄影比例尺要根据信息采集的精度确定。 量测用摄影机的特征 1.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 2.量测用摄影机承片框上具有框标 3.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值是已知的

软件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体系结构》大作业(1) 学院:软件学院 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评分表 1、叙述各小组成员完成本题目的分工协作情况。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先理解题目要求及涉及的设计模式,并一起完成代码编写。另外,组长负责文档制作。 2、评分表 序号姓名评分是否组长 1 2 作业正文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 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3、画出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程序的设计类图;如还有其他图,也一并画出。 4、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5、程序运行的典型界面截图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作业2.1-1】例2.3为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的汽车保险管理应用程序实例。现在需要 扩展例2.3的设计图,添加一个名为LuxuryCarInsurance的类,并且需要编写此类和其他需要添加的类的代码,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作业2.1-1】在例2.4中,设计并且实现了豪华(Super)和中等(Medium)别墅(House)与公寓(Condo)的查询。要求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类SemiDetacher(半独立式楼宇),并且编写代码,实现相应的查询功能,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作业2.1-1】采用的是工厂方法模式 【作业2.1-2】采用的是抽象方法模式

数字摄影测量学汇总

《数字摄影测量学》 实 习 报 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一、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本次实习是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平台,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线划图等数字产品。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对VirtuoZo的应用实习,熟悉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特点,掌握DEM、DOM、DLG产品制作过程。 二、实习内容 1、学习VirtuoZo摄影测量系统; 2、2_Hammer测区数据准备:参数录入; 3、模型定向: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核线影像生成; 4、2_Hammer测区2个模型的影象匹配; 5、产品生成(DEM、DOM、等高线) 三、操作步骤 1.启动VirtuoZo 正确安装VirtuoZo 之后,即可以运行程序。 在Windows 中启动VirtuoZo 有以下几种方法: 在桌面启动VirtuoZo的快捷方式。 依次单击选项“开始” > “程序” >Supresoft > VirtuoZo > VirtuoZo,即可调用VirtuoZo软件。 在Windows系统的资源管理器中,找到VirtuoZo安装目录,在bin子目录下找到VirtuoZo.exe文件,双击鼠标即可实现调用。 2.新建测区 (1)选择文件> 新建/打开测区新建一个测区。 (2)在弹出的打开参数对话框中文件名栏填入测区名hammer,单击打开。(3)单击主目录一栏右侧的按钮,选择测区目录,例如Hammer文件夹,确定后如图所示。按照默认设置即可,单击保存。 3.创建相机参数和像控点文件 创建相机参数文件: (1)选择主界面下的设置>相机参数来设置相机参数。

最新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摄影测量学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4相对行高 5像片纠正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7透视平面旋转定律8外方位元素 9核面10绝对定向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物体的色是随着__________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而定的。 3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4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5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若像片按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则改化法方程系数阵带宽为_______,若按平行于航带方向编号,则带宽为_________。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同名像点必定在同名核线上 B.像点、物点、投影中心必在一条直线上 C.主合点为主纵线与核线的交点D.等角点在等比线上 2、以下为正射投影的为()。 A.框幅式相机拍摄的航片 B.地形图 C.用立体模型测绘的矢量图 D.数字高程模型 3、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原理能用于()。 A.相对定向元素的解求 B.求解像点的方向偏差 C.地面点坐标的解求 D.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坐标的解求 4、解析内定向的作用是()。 A.恢复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B.恢复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 C.部分消除像片的畸变 D. 恢复像片的外方位线元素 5、光学纠正仪是()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 B.解析摄影测量 C.数字摄影测量 D.数字投影 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是指()。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传周期 C、卫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D、卫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不断变化。 7、以下()不是遥感技术系统的组分。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班 学号: 姓名:

实验一单例模式的应用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例模式(Singleton)的特点 2) 分析具体问题,使用单例模式进行设计。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很多应用项目都有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里面定义一些应用需要的参数数据。 通常客户端使用这个类是通过new一个AppConfig的实例来得到一个操作配置文件内容的对象。如果在系统运行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内容,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多份配置文件的内容,这会严重浪费内存资源。 事实上,对于AppConfig类,在运行期间,只需要一个对象实例就够了。那么应该怎么实现呢?用C#控制台应用程序实现该单例模式。绘制该模式的UML图。 [代码截图]: namespace实验一_单例模式_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Config appc1 = AppConfig.GetAppConfig(); AppConfig appc2 = AppConfig.GetAppConfig(); appc1.SetParameterA("hello"); appc2.SetParameterA("hi"); if (appc1.Equals(appc2)){ Console.WriteLine("appc1 和 appc2 代表的是同一个实例"); } else{ Console.WriteLine("appc1 和 appc2 代表的是不同实例"); } Console.WriteLine(appc1.GetParameterA()); Console.WriteLine(appc2.GetParameterA()); Console.ReadKey();

测绘工程第3学期-数字摄影测量学-阶段作业详解

数字摄影测量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单选题(共40分) 说明:() 1.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产品不同,其中,数字摄影测量的产品是 _____。(4分) (A) 模拟产品 (B) 数字产品 (C) 模拟产品或数字产品 (D) 以上都不是 您的回答:C 2.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范畴还是确定被摄对象的几何与物理属性,即量测与 _____。(4分) (A) 理解(识别) (B) 生成DTM (C) 生成正射影像图 (D) 影像数字化测图 您的回答:A 3. 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像片的 _____。(4分) (A) 定向 (B) 相对定向 (C) 外定向 (D) 绝对定向 您的回答:A 4. 按地形图图式对地物进行编码,可分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只需要 3位数字的编码方式是_____,其缺点是使用不方便,使软件设计复杂。(4分) (A) 顺序编码 (B) 按类别编码 (C) 按地物编码 (D) 按地貌编码 您的回答:A 5. 量测的数据即每一点的三维坐标是数字测图数据的主体。对量测的每一点要填写坐标表,在填写时,除了最主要的内容——点的X,Y,Z坐标之外,还必须填写其_____,供编辑与绘图时检索用。(4分) (A) 链接指针 (B) 属性码 (C) 首点检索指针

(D) 公共检索指针 您的回答:A 6. 模型之间的接边及相邻物体有公共边或点的情况,均要用到 _____功能,避免出现模型之间“线头”的交错,或者本应重合的点不重合。(4分) (A) 直角化处理 (B) 吻接 (C) 复制(拷贝) (D) 直角点的自动增补 您的回答:B 7. 在数据输出之前,需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主要包括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与 _____。(4分) (A) 生产数字地图的数据编辑 (B) 建立数字正射影像 (C) 生产地形数据库 (D) 栅格影像数据的矢量化处理 您的回答:A 8. 机助测图的数据编辑任务有图形编辑与 _____两类。(4分) (A) 地物编辑 (B) 字符编辑 (C) 属性编辑 (D) 地形图图式编辑 您的回答:B 9. 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输出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数据库和 _____。(4分) (A) 生成DEM (B) 生成数字化地图 (C) 屏幕 (D) 栅格影像 您的回答:C 10. 在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处理中,无论是联机还是脱机的编辑,机助测图数据编辑应包括插入、修改 任意一点和_____等必须的功能以便对已记录的信息作修改。(4分) (A) 复制 (B) 删除 (C) 剪切 (D) 镜像 您的回答:B 多选题(共18分)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一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1年12月

实验一、Bayes 分类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对模式识别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对贝叶斯决策理论算法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3.理解二类分类器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条件: 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已知 ) (i P ω, ) (i X P ω,i=1,…,c 及给出待识别的X 的情况下,根据贝叶斯公式计 算出后验概率: ∑== c j i i i i i P X P P X P X P 1 ) ()() ()()(ωωωωω j=1,…,x 2)利用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及决策表,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采取i a ,i=1,…,a 的条件风险 ∑== c j j j i i X P a X a R 1 )(),()(ωω λ,i=1,2,…,a 3)对(2)中得到的a 个条件风险值) (X a R i ,i=1,…,a 进行比较,找出使其条件风险最小的 决策k a ,即()() 1,min k i i a R a x R a x == 则 k a 就是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四、实验内容 假定某个局部区域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非正常(2ω)两类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P (1ω)=; 异常状态:P (2ω)=。 现有一系列待观察的细胞,其观察值为x : 已知先验概率是的曲线如下图:

)|(1ωx p )|(2ωx p 类条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分别为(-2,)(2,4)试对观察的结果 进行分类。 五、实验步骤: 1.用matlab 完成分类器的设计,说明文字程序相应语句,子程序有调用过程。 2.根据例子画出后验概率的分布曲线以及分类的结果示意图。 3.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决策表如下: 结果,并比较两个结果。 六、实验代码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x=[ ] pw1=; pw2=; e1=-2; a1=; e2=2;a2=2; m=numel(x); %得到待测细胞个数 pw1_x=zeros(1,m); %存放对w1的后验概率矩阵 pw2_x=zeros(1,m); %存放对w2的后验概率矩阵

摄影测量学汇总

<<摄影测量学复习提纲>> 1.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量测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 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内容:获取被摄物体的影像,研究影像的处理理论、技术、和设备,以及将所处理和量测得到的结果以图解或数字的形式输出技术和设备。 2.主要特点: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主要工作在室内进行,无需接触物 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直观,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 可以拍摄动态体的瞬间影像,完成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的测量工作;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 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 按摄影时摄影机所处位置不同:航天摄影测量(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方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按应用领域划分: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的技术手段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4.摄影测量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 量 5.摄影原理:小孔成像原理 6.成像公式:物方主平面Q到物点A的距离D,称为物距;像方主平面Q’到 像点a的距离d,称为像距。物镜的焦距为F。由光学成像公式可知: 构像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7.物镜的光圈:实际使用的物镜都不是理想的,通过物镜边缘部分的投射光 线都会引起较大的影像模糊和变形。为限制物镜边缘部分的使用,并控制和调节进入物镜的光量,通常在物镜筒中间设置一个光圈。光圈是衡量镜头能通过光线多少的重要参数,一方面可调节物镜使用面积的大小,另一方面了调节进入物镜的光亮。镜头具有汇聚光线的能力,它里面有一个用以控制镜头有效通光口径的装置,称为光圈。 8.快门:快门起遮盖投射光线经物镜进入镜箱体内的作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 建造者设计模式定义了处理其他对象的复杂构建的对象设计。 问题:创建复杂对象时候,构造函数的创建会涉及通用体系结构判定。某些编程人员认为任何构造函数都应当执行适当的逻辑以创建整个对象。另外一些编程人员则认识到将某些逻辑分解入其他方法才是有意义的。采用后一种样式设计的构造函数基本上是一系列请求实例化的方法。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都不是特别灵活。事实上,它们根本就是错误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基于一组业务逻辑的结果来构造对象。在示例中,对象只有特定的部分必须被创建。如果完全定义对象的所有部分,那么可能导致完全预见不能的结果。 多个方法调用的复杂性问题在使用之处似乎并非太严重,但该复杂性却是缓慢增长的。如果需要经常调用这些方法,那么就应当创建一个Builder对象。 UML MyObject MyObjectBuilder -MyObject:MyObect +complexFunctionA() +createInstanceOfMyObject() +complexFunctionB() +buideMyObject(configurationOptions) +getBuiltMyObject() *MyObject类具有能够完全实现对象构造的两个方法。为了具有完整的Myobject对象,需要执行complexFunctionA()和complexFunctionB()方法。 * MyObjectBuilder类包含一个名为createInstanceOfMyObject()的方法。这个类负责创建Myobject类的一个简单实例。需要注意没有用于进一步构造的配置选项。这个类还存储MyObjectBuilder类创建的实例中的私有实例。 *buildMyObject()方法接受参数configurationOption。这个方法用于调用在MyObjectBuilder 对象中存储的MyObject对象的complexFunctionA()和complexFunctionB()方法。 *getBuildObject()方法返回MyObjectBuilder对象内部Myobject对象的私有实例,该实例既是完整的,也是正常构建的。 示例代码演示: _type=$type; } public function setSize($size) {

数字摄影测量学作业题答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绪论 P6 3:概念在P3,组成:图0-1 5:任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范畴还是确定被摄对象的几何与物理属性,即量测与理解。即不仅要自动测定目标点的三维坐标,还要自动确定目标点的纹理。 现状:处理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作业 面临的若干典型问题…… 第一篇 计算机辅助测图与数字地面模型 第一章 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采集 15页 2:P8-9。 1)像片的定向: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光束法一步定向 2)输入基本参数:测图比例尺、图幅的图廓点坐标等 3)输入/选择地物属性码,依次采集各点 4)量测同一类地物中的其它各地物 5)量测新的地物,方法同上3、4。 6)必要时,联机编辑。 3:便于管理、输入、显示、输出等。 1)键盘输入 2)菜单输入 仪器面板输入 数字化菜单仪输入 屏幕菜单 3)音响输入 4:略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处理 19页 1:建立DTM与生产数字地图的数据编辑(图形编辑、字符编辑),目的是保证所测数据的图形表示和注记都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4:略1、键盘命令2、功能键3、菜单式交互 12:图形编辑:复制、删除、修改、自动闭合、捕捉、平行化、直角化等。字符编辑:中英文注记、字库、符号库。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数据输出33页

1:1)输出至数据库2)应用数控绘图仪,将所获取的数字地图以传统的方式展给在图纸上(或屏幕上)。 图形输出主要功能为P21: ·图板定向; ·绘图廓与公里格网; ·绘制各种独立制图符旱,如三角点等; ·绘制各种类型的线,如虚线、点划线等; ·曲线拟合与光滑; ·绘已知线的平行线; ·进行闭合区域内的符号填充,如晕线、植被符号、地貌符号等; ·各种方位、不同型号的中、西文及数字注记。 7:图板定向的目的是建立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与绘图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过程即坐标转换的过程。 9:符号库的建立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早期使用较多的子程序库,即对每一符号编制一个子程序,全部符号子程序构成一个程序库。执行简单、占存储空间大。 另一种是由绘图命令串与命令解释执行程序组成。算法复杂点、占存储空间少点、执行需指定参数。如一个铁路的符号命令参数串可设计为: 绘曲线;绘平行线,宽度;分段,间隔;垂线,长度;填充。 11:1)图板定向; 2)绘图廓与公里格网; 3)绘制各种独立制图符号,如三角点等; 4)绘制各种类型的线,如虚线、点划线等; 5)曲线拟合与光滑; 6)绘已知线的平行线; 7)进行闭合区域内的符号填充,如晕线、植被符号、地貌符号等; 8)裁剪 9)各种方位、不同型号的中、西文及数字注记。 第四章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 61页 2略P35-36:1、规则格点(格网) DEM2、不规则三角网 DEM3、Grid-TIN混合形式的DE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