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PU) 是一种软段和硬段交替连接的嵌段聚合物, 软段通常由低聚物多元醇组成,硬段

则由异氰酸酯扩链形成。水性PU 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软硬链段的相互行为和离子的种类, 特别是不相容的软段链区和硬段链区之间的微相分离。采用DMPA 或者DMBA 合成PUD 的亲水基团处于PU 硬段, 使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过大, 从而影响胶膜的性能。

磺酸盐型聚氨酯分散体的亲水基团为强酸强碱盐,离子化强度较高,这增强了乳胶粒子“双电层”的点位,在乳胶粒之间形成了较强的静电排斥作用,阻止了乳胶粒凝聚,易制得高固含量(50%以上)的水性聚氨酯;与羧酸型水性聚氨酯只有在碱性环境下才能稳定存在不同,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即使在较低PH (5~7)下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羧酸型WPU 常采用胺类物质中和,而磺酸型WPU 的制备无需中和,且无挥发性胺的刺激性气味;聚氨酯分子中硬段引入的强离子基团磺酸基会使分子内库仑力和氢键作用均增强,从而提高了软、硬段间的微相分离程度,特别是当结晶性聚酯与磺酸盐并用时,可获得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快的水性聚氨酯;磺酸型WPU 具有更高的初粘强度和粘结强度,良好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目前磺酸型聚氨酯分散体主要使用乙二胺基磺酸盐等二胺类后扩链剂引入磺酸盐基团。近年来, 在软段引入引入磺酸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 磺酸盐可形成更强的库仑力, 使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强, 使较低硬度的PUD 既具有较高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而且磺酸型PUD 适用于较宽的p H 范围, 且具有优良贮存和耐水解等特性 。另一方面, 在软段引入磺酸盐基团的同时,加入DMPA , 使软硬段均含有亲水基团, 更有利于稳定分散。高性能水性聚氨酯一般多是磺酸盐型或者是兼具磺酸盐和羧酸盐型的, 但是, 磺酸型聚氨酯分散液在国内研究较少, 在软硬段引入磺酸盐和羧酸盐则更鲜见文献报道。

1.产品简介

结构简式:

羟基磺酸钠两端的-OH 可以和-NCO 反应,侧链的-SO 3Na 提供亲水性。

2.主要应用

在水性聚氨酯中做亲水扩链剂,部分或完全替代传统的羧酸盐亲水剂(如DMPA ),用于生产更高固含量、稳定性、耐水解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PUD)。使用羟基磺酸盐可以生产固含50%以上的水性PUD 。

SO 3Na HO-R 1-R 2-R 3-OH

羟基磺酸盐与二羟甲基丙酸、二氨基磺酸盐在PUD 中的应用对比

二羟甲基丙酸 二氨基磺酸盐 羟基磺酸盐 优点

熟知度高,价格便宜

耐光性好 反应平稳,易控制 乳液透明度好

伴有链增长

稳定性好、宽PH 范围

耐水解性好 固含高 稳定性好、宽PH 范围

耐水解性好 固含高

反应平稳,易控制 缺点 丙酮中溶解性差,需要有机

胺中和成盐

PH 小于7时PUD 不稳定

耐水解性差

含有水,容易引起副反应 涂层含有强亲水基团 合成工艺复杂,难控制

单体粘度高、相容性稍差 涂层含有强亲水基团

反应活性低

3.过程概要

二羟甲基丙酸——

二氨基磺酸盐——

羟基磺酸盐——

异氰酸酯 多元醇 DMPA

含羧基的聚氨酯预聚物

有机胺中和

离子型聚氨酯

水乳化及二次胺扩链

水性PUD 乳液

异氰酸酯

多元醇 聚氨酯预聚物

二氨基磺酸盐

离子型聚氨酯

水乳化及二次胺扩链

水性PUD 乳液

异氰酸酯 羟基磺酸 多元醇

含磺酸基的聚氨酯预聚物

离子型聚氨酯

水乳化及二次胺扩链

水性PUD 乳液

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介绍 聚酯多元醇,有机物,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聚酯多元醇的特性及用途: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 简介 聚酯多元醇,有机物,英文名:polyester polyol 成分 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元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1,4-丙二醇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用的聚酯以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居多。涂料用聚酯树脂(分子量2000-5000)主要以新戊二醇和间、对苯二甲酸等。弹性聚氨酯材料最常用的聚酯多元醇是由己二酸与乙二醇缩合制得,可加入少量三元醇如三羟甲基丙烷替代部分二醇制得轻度支化的聚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左右。软泡用聚酯多元醇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线性或轻度支化的端羟基饱和聚酯。 制备 聚酯的制备采用间歇法,多元醇与二元酸或酸酐在140~200℃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常压蒸除生成的水、甲醇,在反应后期减压除去水,使反应向生成低酸值聚酯多元醇的方向进行。也可持续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以带出水,也可以加入甲苯、二甲苯等,回流时用分水器将生成的水缓慢带出。

多元醇

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生产聚氨酯胶黏剂用的聚酯多元醇的主要原料是多元醇与二元羧酸。 (1)多元醇多元醇通常为乙二醇(EG)1,2一丙二醇(11.,2- PG)、1,4_丁l二.醇(BDO>、1,67己:二:醇(.HD)、新戊二醇 (NPG)、二缩二乙二醇’(EG·)、一缩二丙二醇(I)P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甘油等。 结构对称性的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的聚氨酯胶黏剂有明显的结晶性,为得到的聚氨酯树脂为非结晶性,常采用1,2-丙二醇与乙二醇混合使用。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可改进胶黏剂的柔韧性, 二丙二醇也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柔韧性和耐蚀性。新戊二醇.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

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由含有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与脂肪酸进行酯化而生成的酯类;此外,还包括由带有-NH2或-NH基的氨基醇,以及带有-CH0基的糖类与脂肪酸或酯进行反应制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它们在性质上很相似,故统称之为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对皮肤的滋润性能,故常用于化妆品和纤维油剂的生产中。 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有机物,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聚酯多元醇的特性及用途: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 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主要特性 聚醚多元醇[1]是端羟基的低聚物,主链上的羟基由醚键连接,是以低分子量多元醇、多元胺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成。氧化烯烃主要是氧化丙烯(环氧丙烷),氧化乙烯(环氧乙烷),其中以环氧丙烷最为重要。多元醇起始剂有丙二醇、乙二醇等二元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三元醇及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蔗糖等多元醇;胺类起始剂为二乙胺、二乙烯三胺等。 聚醚一般常用分子量为、800~‘2000的丙二醇聚醚、分子量为400~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硬泡的原料 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的原料有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等主要原料,以及发泡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剂等助剂。在合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所采用的配方中有关原料的作用如下: 原料名称主要作用 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主反应原料 多异氰酸酯(如粗MDI 等)主反应原料 水链增长剂,化学发泡剂(产生CO2) 物理发泡剂(如HCFC-141b、戊烷等) 气化后作为气泡的来源,并可移去反应热 交联剂提高泡沫的机械性能 催化剂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 泡沫稳定剂使泡沫稳定,并控制泡孔的大小和结构 抗氧剂提高抗热、氧老化,湿老化性能阻燃剂使泡沫塑料具有阻燃性 颜料提供各种色泽 各种泡沫生产工艺的开发,以及近十年来CFC替代技术等,每一步技术发展,都依赖于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体系及助剂新品种的开发。多种CFC替代发泡技术,每一种发泡体系对原料及助剂的要求不同。 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聚氨酯制品一大门类,原料品种多,范围广,下面对泡沫体系用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及助剂品种,特别是新型原料等作一介绍。 4.1 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业用量最大的多元醇原料,聚异氰脲酸酯硬泡也采用聚酯多元醇作为原料。聚氨酯发展初期,所用的有机多元醇主要是以煤化学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及农副产品蓖麻油为基础的多元醇化合物,石油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氧化烯烃,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聚醚多元醇价格比聚酯多元醇低得多,泡沫性能好,在聚氨酯泡沫用多元醇中占主导地位。 聚醚的原料来源丰富,常规硬泡用聚醚多元醇的价格低廉,聚醚型聚氨酯耐水解性能好。聚酯多元醇的优点是泡沫体强度大、粘接性好,延长率高,耐油性好,缺点是耐水解性能不及聚醚型泡沫。 4.1.1 聚醚多元醇 4.1.1.1 聚醚多元醇的起始剂及聚醚种类 通用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生产一般以负离子催化开环聚合为主。通常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或二甲胺为催化剂,以甘油或蔗糖等小分子多元醇或其它含活泼氢化合物如胺、醇胺为起始剂,以氧化丙烯(环氧丙烷,简称PO)或者氧化丙烯和氧化乙烯(环氧乙烷,简称EO)的混合物为单体,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进行开环聚合,得到粗聚醚,再经过中和、精制等步骤,得到聚醚成品。 聚醚在生产后应立即加入抗氧剂,不加保护的聚醚会逐渐被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在大块泡沫塑料的生产中过氧化物会引发泡沫熟化前期的热降解,造成泡沫烧芯甚至自燃。广泛使用的抗氧剂是空间位阻酚,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还常加微量吩噻嗪,后者与空间位阻酚有协同效应,可抑制泡沫生产过程的高温氧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端羟基基本上是仲羟基。在PO 开环聚合中引入EO 链段,可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亲水性及其与水、多异氰酸酯的混溶性。

水溶性磺酸盐聚酯多元醇产品介绍

--------树脂改性原料 总公司:北京佰源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 座2901室,100036 电话:86-10-59706082传真:86-10-59706002水溶性聚酯多元醇BY3301 ————接枝磺酸盐 产品简介: BY3301为特别设计的提高水性聚氨酯水分散性的100%不含溶剂的水溶性聚酯多元醇。该聚酯多元醇本身就具有水溶性,可直接分散在水中。 BY3301用于水性聚氨酯的配方设计,可生产无胺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 ),大幅提升乳液离子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并为水性聚氨酯提供优异的耐水解性能。同时BY3301还具有较高的结晶性,适用于生产水性及溶剂型聚氨酯粘合剂、涂料及油墨等。产品特点: 使用BY3301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有以下的优点: l 优异的光泽、出众的拉伸强度和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l 良好的初粘力和粘结性,对不同的基材具有出众的附着力; l 水性聚氨酯体系离子稳定性优异,不同pH 下稳定性不受影响,同时耐水解性能大 幅提升; 应用方向:水性及溶剂型聚氨酯树脂、UV 齐聚物 技术指标:外观 高粘度浅黄色透明液体或者白色半结晶固体分子量 2000g/mol 羟值 50-60mgKOH/g 酸值 <0.5mgKOH/g 水份 <0.10%色度 ≤2 安全与防护: 操作时候佩戴安全眼镜,沾污皮肤用肥皂清洗,触及眼镜用低压水清洗并请医生治疗。贮运及保质期: 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照常规方式运输,因产品易于吸湿,贮运应避免大气中水分的进入。一定要密封贮运,产品应贮存在室温下隔绝空气的密封桶内或贮存于70~110℃加热保温、充氮气的容器内。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年,如果超过保质期,测试合格后仍可使用。 包装: 200公斤桶装

聚酯与聚醚差异

TPU酯类与醚类的差异 TPU酯类与醚类的差异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明确TPU的大致划分方法与分类,并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单独列出着重加以分析与比较。旨在明了其各自特性,以及二者之间性能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日后针对性选择用料的依 据。 一、TPU简介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又称PU热塑料,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 TPU的分子内含有-NH-COO-基团,其很多特性取决于长链二元醇的种类,其硬度用硬段做比例来调节,它的光老化性可加光稳定剂来加以改善,同时也取决于异氰酸酯是芳香族还是脂肪族。 二、TPU的分类 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软段结构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丁二烯型,它们分别含有酯基、醚基和丁烯基;按硬段结构分为氨酯型和氨酯脲型,它们分别由二醇扩链或二胺扩链获得。按有无交联可分为纯热塑性和半热塑性。前者是纯线性结构,无交联键;后者含有少量脲基甲酸酯等交联键。 按合成工艺分为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在本体聚合中,又可按有无预反应分为预聚法和一步法: 预聚法是将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先行反应一定时间,再加扩链剂生成TPU;一步法二异氰酸酯与大分子二醇和扩链剂同时混合反应生成TPU。溶液聚合是将二异氰酸酯先溶于溶剂中,再加入大分子二醇令其反应一定时间,最后加入扩链剂生成TPU。 按制品用途可分为异型件(各种机械零件)、管材(护套、棒型材)和薄膜(薄片、薄板),以及胶粘剂、涂料和纤维等。 三、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软质段的差异,对物性所形成的影响如下: 抗拉强度聚酯系 > 聚醚系 撕裂强度聚酯系 > 聚醚系 耐磨耗性聚酯系 > 聚醚系 耐药品性聚酯系 > 聚醚系 透明性聚酯系 > 聚醚系 耐菌性聚酯系 < 聚醚系 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 聚醚系 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 聚醚系 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 (1)聚醚型TPU的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的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

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新)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TPU的软质段可使用多种的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和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的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和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的差异,对物性所形成的影响如下: 抗拉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 撕裂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 耐磨耗性聚酯系> 聚醚系 耐药品性聚酯系> 聚醚系 透明性聚酯系> 聚醚系 耐菌性聚酯系< 聚醚系 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聚醚系 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聚醚系 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 (1)聚醚型TPU的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 的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 (2)聚酯型的TPU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其中MDI的用量约在40%,AA约占35%,BDO约占25% 2、分子质量分布及影响 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遵循Poisson几率方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而聚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则服从Flory几率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软段的分子量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的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的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这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的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 3、力学性能比较: 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的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极性强的聚酯作软段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的力学性能较好。因为,聚酯制成的聚氨酯含极性大的酯基,这种聚氨酯内部不仅硬段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且软段上的极性基团也能部分地与硬段上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使硬相能更均匀地分布于软相中,起到弹性交联点的作用。在室温下某些聚酯可形成软段结晶,影响聚氨酯的性能。聚酯型聚氨酯的强度、耐油性、热氧化稳定性比PPG聚醚型的高,但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型的差。 4、水解稳定性比较: 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用碳化二亚胺进行保护后,耐水解性有所提高。聚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和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在高温下的耐水解性最好。 聚酯易受水分子的侵袭而发生断裂,且水解生成的酸又能催化聚酯的进一步水解。聚酯种类对弹性体的物理性能及耐水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聚酯二醇原料中亚甲基数目的增加,制得的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水性提高。酯基含量较小,其耐水性也较好。同样,采用长链二元酸合成的聚酯,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的耐水性比短链二元酸的聚酯型聚氨酯好。 5、耐微生物性比较: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磺酸盐聚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PU) 是一种软段和硬段交替连接的嵌段聚合物, 软段通常由低聚物多元醇组成,硬段 则由异氰酸酯扩链形成。水性PU 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软硬链段的相互行为和离子的种类, 特别是不相容的软段链区和硬段链区之间的微相分离。采用DMPA 或者DMBA 合成PUD 的亲水基团处于PU 硬段, 使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过大, 从而影响胶膜的性能。 磺酸盐型聚氨酯分散体的亲水基团为强酸强碱盐,离子化强度较高,这增强了乳胶粒子“双电层”的点位,在乳胶粒之间形成了较强的静电排斥作用,阻止了乳胶粒凝聚,易制得高固含量(50%以上)的水性聚氨酯;与羧酸型水性聚氨酯只有在碱性环境下才能稳定存在不同,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即使在较低PH (5~7)下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羧酸型WPU 常采用胺类物质中和,而磺酸型WPU 的制备无需中和,且无挥发性胺的刺激性气味;聚氨酯分子中硬段引入的强离子基团磺酸基会使分子内库仑力和氢键作用均增强,从而提高了软、硬段间的微相分离程度,特别是当结晶性聚酯与磺酸盐并用时,可获得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快的水性聚氨酯;磺酸型WPU 具有更高的初粘强度和粘结强度,良好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目前磺酸型聚氨酯分散体主要使用乙二胺基磺酸盐等二胺类后扩链剂引入磺酸盐基团。近年来, 在软段引入引入磺酸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 磺酸盐可形成更强的库仑力, 使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强, 使较低硬度的PUD 既具有较高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而且磺酸型PUD 适用于较宽的p H 范围, 且具有优良贮存和耐水解等特性 。另一方面, 在软段引入磺酸盐基团的同时,加入DMPA , 使软硬段均含有亲水基团, 更有利于稳定分散。高性能水性聚氨酯一般多是磺酸盐型或者是兼具磺酸盐和羧酸盐型的, 但是, 磺酸型聚氨酯分散液在国内研究较少, 在软硬段引入磺酸盐和羧酸盐则更鲜见文献报道。 1.产品简介 结构简式: 羟基磺酸钠两端的-OH 可以和-NCO 反应,侧链的-SO 3Na 提供亲水性。 2.主要应用 在水性聚氨酯中做亲水扩链剂,部分或完全替代传统的羧酸盐亲水剂(如DMPA ),用于生产更高固含量、稳定性、耐水解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PUD)。使用羟基磺酸盐可以生产固含50%以上的水性PUD 。 SO 3Na HO-R 1-R 2-R 3-OH

聚酯多元醇的生产及应用

聚酯多元醇,有机物,英文名:polyester polyol 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元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1,4-丁二醇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用的聚酯以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居多。涂料用聚酯树脂(分子量2000-5000)主要以新戊二醇和间、对苯二甲酸等。弹性聚氨酯材料最常用的聚酯多元醇是由己二酸与乙二醇缩合制得,可加入少量三元醇如三羟甲基丙烷替代部分二醇制得轻度支化的聚酯,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左右。软泡用聚酯多元醇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线性或轻度支化的端羟基饱和聚酯。 聚酯的制备采用间歇法,多元醇与二元酸或酸酐在140~200℃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常压蒸除生成的水、甲醇,在反应后期减压除去水,使反应向生成低酸值聚酯多元醇的方向进行。也可持续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以带出水,也可以加入甲苯、二甲苯等,回流时用分水器将生成的水缓慢带出。 不同品种的聚酯多元醇由于种类不同或制备工艺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对于聚酯多元醇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是羟值、酸值、水分、粘度、分子量、密度以及色度等。比如上海炼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S360、LP410广泛应用于聚酯多元醇硬泡阻燃保温材料。微信号:luhm19800823,TEL135******** 聚酯多元醇的特性及用途:聚酯型聚氨酯因分子内含有较多的酯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内聚强度和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脂肪族(多指已二酸聚酯)聚酯二元醇多用于生产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孔聚氨酯鞋底、PU革树脂、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油墨及色浆、织物涂层等。由已二酸与1,4-丁二醇、1,6-已二醇或乙二醇制得的聚酯二醇为蜡状固体,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结晶性强,初粘力大,得到制品的机械强度也较高;由带侧基的二醇制得的聚酯如PMA和PPA常温呈液态,柔软,用于油墨、软革等,PMA耐水解性较好。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是指由苯酐与二元醇或者三元醇(EG、PG、DEG、DPG、TMP、NPG、MPD、BDO、HDO)聚合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由于分子中含有苯环刚性基团,可以起到增强作用,且价格较已二酸聚酯便宜,因此用于替代或部分替代的乙二酸聚酯,用于硬质泡沫,胶粘剂和弹性体。有增加制品强度,耐热性及降低成本的作用。上海炼升化工生产的产品符合以上要求。微信号:luhm19800823,TEL135******** 工业上生产聚酯多元醇的方法。 1.[1] 一般都采用间歇法生产:生产时首先把羧酸与二元醇加入反应器中熔融,通入氮气,于150℃左右反应生成水,逐步蒸出,釜内生成低聚酯混合物(低分子量聚酯多元醇)。随水分的蒸出,釜内温度逐渐升高,在170~230℃下,真空度逐步降到500Pa,将过量的二元醇和少量副反应产物(低分子聚酯、醛及酮)与反应生成的残留水一起蒸出。 2.也可将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鼓泡通入羧酸与二元醇的混合物中除水,但一元醇的损失量高于直接真空蒸馏。 3.也可使用甲苯或二甲苯之类的惰性溶剂回流去水。本法在常压阳较低温度(145~190°C)下进行,这种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但在工业上不及前面两种使用普遍。 4.生产控制。 生产聚酯多元醇时需要严格地监测酸值、羟值.以及黏度的变化,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聚酯多元醇。

聚酯与聚醚材质的差别

聚醚型TPU与聚酯型TPU之间所存在得差异 TPU得软质段可使用多种得聚醇,大致上可分为聚醚系及聚酯系两种。 聚醚型(Ether):高强度、耐水解与高回弹性,低温性能好。 聚酯型(Ester):较好得拉伸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以及耐溶剂性能与耐较高温度。 软质段得差异,对物性所形成得影响如下: 抗拉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 撕裂强度聚酯系> 聚醚系 耐磨耗性聚酯系> 聚醚系 耐药品性聚酯系> 聚醚系 透明性聚酯系> 聚醚系 耐菌性聚酯系< 聚醚系 湿气蒸发性聚酯系< 聚醚系 低温冲击性聚酯系< 聚醚系 1、生产原料及配方差异 (1)聚醚型TPU得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PTMEG)、1、4—丁二醇(BDO),其中MDI得用量约在40%左右,PTMEG约占40%,BDO约占20% (2)聚酯型得TPU生产原料主要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其中MDI得用量约在40%,AA 约占35%,BDO约占25% 2、分子质量分布及影响 聚醚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遵循Poisson几率方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而聚酯二元醇得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则服从Flory几率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软段得分子量对聚氨酯得力学性能有影响,一般来说,假定聚氨酯分子量相同,其软段若为聚酯,则聚氨酯得强度随作聚酯二醇分子量得增加而提高;若软段为聚醚,则聚氨酯得强度随聚醚二醇分子量得增加而下降,不过伸长率却上升。这就是因为聚酯型软段本身极性就较强,分子量大则结构规整性高,对改善强度有利,而聚醚软段则极性较弱,若分子量增大,则聚氨酯中硬段得相对含量就减小,强度下降。 3、力学性能比较: 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得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得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极性强得聚酯作软段得到得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得力学性能较好。因为,聚酯制成得聚氨酯含极性大得酯基,这种聚氨酯内部不仅硬段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且软段上得极性基团也能部分地与硬段上得极性基团形成氢键,使硬相能更均匀地分布于软相中,起到弹性交联点得作用。在室温下某些聚酯可形成软段结晶,影响聚氨酯得性能。聚酯型聚氨酯得强度、耐油性、热氧化稳定性比PPG聚醚型得高,但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型得差。 4、水解稳定性比较: 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用碳化二亚胺进行保护后,耐水解性有所提高。聚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与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在高温下得耐水解性最好。 聚酯易受水分子得侵袭而发生断裂,且水解生成得酸又能催化聚酯得进一步水解。聚酯种类对弹性体得物理性能及耐水性能有一定得影响。随聚酯二醇原料中亚甲基数目得增加,制得得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得耐水性提高。酯基含量较小,其耐水性也较好。同样,采用长链二元酸合成得聚酯,制得得聚氨酯弹性体得耐水性比短链二元酸得聚酯型聚氨酯好。 5、耐微生物性比较: 聚酯型软质热塑性聚氨酯与潮湿得土壤长时间接触,会被微生物侵蚀,而聚醚型软质或硬质热塑性聚氨酯以及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或硬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