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广东民乐考级

曲目集

广东省考级工作委员会

2008.3.

一级 1、《小剪剪花》 2、《小金钱》 3、《大银纽丝》 4、《过江龙》 5、《快乐的女战士》 6、《虞美人》 7、《桔梗谣》 8、《拔萝卜》 9、《踢踏舞》 10、《春传》 (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二级 1、《莲花赞》(轻六调) 2、《西厢词》 3、《赏秋》 4、《开扇窗》 5、《阳山道》 6、《胡笳十八拍》 7、《陇东小调》 8、《紫竹调》 9、《小星星》 10、《百鸟朝凤》 11、《凤翔歌》 12、《西江月》(潮州筝曲,陈安华演奏谱)

三级 1、《三十三板》 2、《飞花点翠》 3、《双叠翠》 4、《叹颜回》 5、《纺织忙》 6、《捣衣曲》 7、《南泥湾》 8、《美丽的夏令营》 9、《快乐的啰嗦》 10、《绣荷包》(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四级 1、《汉宫秋月》 2、《渔舟唱晚》 3、《思凡》 4、《绣金匾》 5、《劳动最光荣》 6、《欢乐的阿佤》 7、《童年的回忆》 8、《娃哈哈》 9、《单点头·乱插花》(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五级 1、《浪淘沙》 2、《云庆》 3、《月夜情歌》 4、《洞庭新歌》 5、《绣荷包》(邱大成演奏谱) 6、《蜜柑红》 7、《泼水》 8、《花儿与少年》 9、《浏阳河》 10、《雪雁南飞》(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六级 1、《高山流水》 2、《柳青娘》 3、《春涧流泉》 4、《崖山哀》 5、《庆丰年》 6、《闹元宵》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8、《丰收锣鼓》 9、《瑶族舞曲》 10、《香山射鼓》 11、《蕉窗夜雨》

七级 1、《寒鸦戏水》 2、《山坡羊》 3、

《粉蝶采花》

4、《四合如意》

5、《铁马吟》

6、《秦桑曲》

7、《春到拉萨》

8、《战台风》

9、《出水莲》 10、《花灯会》 11、《粉红莲》 12、《薰风曲》(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八级 1、《将军令》 2、《月儿高》 3、《姜女泪》 4、《建昌月》 5、《伊犁河畔》 6、《茉莉芬芳》 7、《四季调》 8、《井冈山上太阳红》 9、《东海渔歌》 10、《雪山春晓》 11、《幸福渠水到俺村》

九级 1、《清江放排》 2、《银河碧波》 3、《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4、《春到湘江》 5、《长相思》 6、《草原英雄小姐妹》 7、《林冲夜奔》 8、《黔中赋》 9、《钢水奔流》 10、《长安八景》

十级 1、《汉江韵》 2、《山的遐想》 3、《包楞调》 4、《霸王卸甲》 5、《彝族舞曲》(王中山改编) 6、《绣金匾随想曲》 7、《幻想曲》 8、《情景三章》 9、《西域随想》 10、《莲花谣》 11、《箜篌引》

一级 1、《卖报歌》聂耳曲、姚策定阮谱 2、《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月苓曲、姚策定阮谱 3、《紫竹调》沪剧曲牌、甲天下订阮谱 4、《采茶扑蝶》福建民间乐曲、甲天下订阮谱 5、《行街》(片断、老六板)江南丝族乐、甲天下指法 6、《春天来了》德国民歌、庞玉璋定指法 7、《西藏舞曲》西藏民歌、诸新诚订谱 8、《快乐的罗嗦》民间乐曲、诸新诚订谱 二级 1、《凤阳花鼓》安徽民歌、甲天下订阮谱 2、《鄂尔多斯》内蒙乐曲、赵桂林改编 3、《丰收乐》赵鸿声作曲、赵桂林改编 4、《葬花》王立平作曲、庞玉璋定指法 5、《旱天雷》广东音乐、甲天下订谱 6、《八月桂花遍地开》江南民歌、诸新诚编写 7、《苏武》民间乐曲、庞玉璋定指法 8、《马灯调》民间乐曲、诸新诚编写 三级 1、《金蛇狂舞》聂耳曲、庞玉璋定指法 2、《关山月》古曲、庞玉璋定指法 3、《红星歌》姚策定阮谱 4、

《雨打芭蕉》广东音乐、甲天下订谱

5、《森吉德玛》贺绿汀曲、诸新诚订谱

6、《花好月圆》黄贻钧曲、诸新诚订谱

7、《中缅友好歌》庞玉璋编曲 四级 1、《流》林吉良曲 2、《玫瑰盛开的时候》新疆民歌、赵桂林改编 3、《友谊花开香万里》庞玉璋编 4、《锦上花》古曲、王仲丙缩编订指法 5、《草原小牧民》姜铭礼曲 6、《鱼水情》王振元编曲 五级 1、《新春乐》茅沅曲、马光陆改编 2、《红星照我去战斗》根据王惠然

柳琴曲、王振元改编

3、《卖报歌》聂耳曲、王振元改编 六级 1、《引水上山坡》王仲丙曲 2、《樱花》诸新诚改编 3、《侗歌》林吉良编曲

4、《小小马儿郎》王振元编曲 七级 1、《新翻引令》宁勇改编 2、《神鹿的故事》周仲康曲 3、《秋恩忆甲子》古曲、王仲元、苗晓云编曲 4、《酒狂古曲》王振元订大阮谱

5、《塞上曲》古曲、王振元移植

八级 1、《山歌动心弦》王仲丙编曲 2、《瑶族长鼓舞曲》王仲丙编曲 3、《嘎达梅林》林吉良编曲 4、《高山流水》古曲

九级 1、《拉萨舞曲》王仲丙编曲 2、《梅花三弄》古琴曲、王振先订大阮谱

十级 1、《丝路驼铃》宁勇曲 2、《流水颂》王仲丙编曲 一级

1、《我爱北京天安门》

2、《红星歌》

3、《龙的传人》

4、《采茶灯》

5、《孟姜女》

6、《浏阳河》

7、《世上只有妈妈好》

8、《老六板》

9、《青梅竹马》 10、《画眉跳架》 11、《欢乐颂》 二级

1、《我的祖国》

2、《八月桂花遍地开》

3、

《歌声与微笑》

4、《青春舞曲》

5、《小草》

6、《彩云追月》

7、《牧羊曲》 8、《茉莉花》 9、《金蛇狂舞》

10、《摇篮曲》 11、《孔雀开屏》

三级

1、《关山月》

2、《紫竹调》

3、《苏武牧羊》

4、《满江红》

5、《化蝶》

6、《花好月圆》

7、《黄水谣》 8、《洗衣歌》 9、《马兰花开》

10、《在北京的金山上》 11、《旱天雷》

四级

1、《对花》

2、《放风筝》

3、《小放牛》

4、《京调》

5、《小推车》

6、《黄莺亮翅》

7、《我是一个兵》 8、《山歌》(白洁曲) 9、《娱乐升平》

10、《双凤朝阳》 11、《步步高》

五级

1、《欢乐歌》

2、《姑苏行》

3、《妆台秋思》

4、《水乡船歌》

5、《喜相逢》

6、《快乐的小笛手》

7、《塔塔尔族舞曲》

8、《卖菜》

9、《凯旋》

六级

1、《五梆子》

2、《枣园春色》

3、《春到拉萨》

4、《欢乐的日子》

5、《中花六板》

6、《脚踏水车唱丰收》

7、《陕北好》

8、《扬鞭催马运粮忙》

9、《喜报》

七级

1、《秋湖月夜》

2、《故乡的回忆》

3、《收割》

4、《荫中鸟》

5、《牧民新歌》

6、《歌儿献给解放军》

7、《秦川抒怀》

8、《春到湘江》

八级

1、《幽兰逢春》

2、《山村迎亲人》

3、《鄂尔多斯的春天》

4、《山村小景》

5、《牧笛》

6、《草原巡逻兵》

7、《沂河欢歌》 8、《鹧鸪飞》

九级

1、《帕米尔的春天》

2、《走西口》

3、《琅琊神韵》

4、《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5、《霍拉舞曲》

6、《云雀》

7、《三五七》

十级

1、《汇流》

2、《赤日》

3、《竹迹》

4、《昕泉》

5、《梁祝协奏曲》

6、《牡丹亭》

一级

1、《字母歌》

2、《八月桂花遍地开》

3、《布谷鸟》

4、《凤阳花鼓》

5、《龙的传人》

6、《粉刷匠》

7、《草原情歌》 8、《西藏舞曲》 9、《田园春色》

10、《天上星星亮晶晶》 11、《鄂伦春小唱》 12、《铃儿响叮当》

二级

1、《敖包相会》

2、《南泥湾》

3、《紫竹调》

4、《小曲好唱口难开》

5、《渔歌晚唱》

6、《放学归来》

7、《青春园舞曲》 8、《采茶扑蝶》 9、《绣荷包》

10、《青梅竹马》 11、《弓桥泛月》 12、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歌

三级

1、《八板头加花变奏》

2、《森吉德马》

3、《纺棉花》

4、《喜洋洋》

5、《新农村》

6、《绣金匾》

7、《金蛇狂舞》 8、《小花鼓》 9、《骑竹马》

四级

1、《良宵》

2、《赛马》

3、《读书郎》

4、《春耕忙》

5、《平湖秋月》

6、《娱乐升平》

7、《春郊试马》 8、《花好月圆》 9、《马头琴之歌》

五级

1、《解放军来到咱黎村》

2、《喜唱丰收》

3、《拉骆鸵》

4、《光明行》

5、《旱天雷》

6、《饿马摇铃》

7、《赛龙夺锦》 8、《妆台秋思》 9、《入勤春来早》

10、《怀乡行》

六级

1、《赶集》

2、《山村变了样》

3、《喜送公粮》

4、《北京有个金太阳》

5、《惊涛》

6、《走马》

7、《步步高》 8、《流水行云》 9、《翻身歌》

10、《牧羊姑娘》

七级

1、《金珠玛米赞》

2、《潼山抒情曲》

3、《红军哥哥回来了》

4、《双声恨》

5、《雨打芭蕉》

6、《春到田间》

7、《奔驰在千里草原》 8、《月夜》 9、《烛影摇红》

10、《河南小曲》

八级

1、《江南春色》

2、《草原新牧民》

3、《云雀》

4、《秦腔主题随想曲》

5、《听松》

6、《昭君怨》

7、《鸟投林》 8、《怀乡曲》 9、《汉宫秋月》10、《豫北叙事曲》 11、《江河水》 12、《空山鸟语》

九级

1、《独弦操》

2、《二泉映月》

3、《病中吟》

4、《葡萄熟了》

5、《洪湖人民的心愿》

6、《凯旋》

7、《思念》 8、《壮别》(一枝花) 9、《椰岛风情》

十级

1、《新婚别》

2、《兰花花叙事曲》

3、《红梅随想曲》

4、《吉普赛之歌》

5、《查尔达斯舞曲》

6、《三门峡畅想曲》

7、《战马奔驰》

8、《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9、《长城随想》

一级

1、《仙花调》

2、《四不正》

3、《上云梯》

4、《跳花鼓》

5、《卖杂货》

6、《玉美人》

7、《梳妆台》 8、《三汲浪》 9、《八板头》

10、《田园春色》 11、《凤阳花鼓》 12、《苏武牧羊》13、《铃儿响叮噹》 14、《八月桂花遍地开》

二级

1、《柳青娘》

2、《南泥湾》

3、《绣荷包》

4、《小红灯》

5、《归时》

6、《迷离》

7、《三醉》 8、《一枝梅》 9、《双飞蝴蝶》

10、《渔歌晚唱》 11、《秋水龙吟》 12、《采茶扑蝶》

13、《敖包相会》 14、《担梯望月》 15、《青梅竹马》

16、《小曲好唱口难开》 17、《午夜遥闻铁马声》

1、《子规啼》

2、《三宝佛》

3、《锦城春》

4、《花间碟》

5、《得胜令》

6、《凤凰台》

7、《小花鼓》 8、《喜洋洋》 9、《紫竹调》

10、《金不换》 11、《荫华山》 12、《柳摇金》

13、《金蛇狂舞》 14、《焦石鸣琴》 15、《秋水伊人》

16、《陌头柳色》 17、《沉碎东风》

四级

1、《良宵》

2、《赛马》

3、《骑竹马》

4、《岐山凤》

5、《春耕忙》

6、《相见欢》

7、《西江月》 8、《杨翠喜》 9、《紧中慢》

10、《月园曲》 11、《禅院钟声》 12、《双凤朝阳》

13、《平湖秋月》 14、《春风得意》 15、《娱乐升平》

16、《春郊试马》

五级

1、《醉月》

2、《光明行》

3、《拉骆鸵》

4、《银河会》

5、《小桃红》

6、《旱天雷》

7、《喜唱丰收》 8、《渔舟唱晚》 9、《饿马摇铃》

10、《赛龙夺锦》 11、《柳浪闻莺》 12、《妆台秋思》

13、《花好月圆》 14、《绿水长流》 15、《孔雀开屏》

六级

1、《赶集》

2、《走马》

3、《惊涛》

4、《步步高》

5、《连环扣》

6、《喜送公粮》

7、《流水行云》 8、《人勤春来早》 9、《山村变了样》10、《织出彩虹万里长》

七级

1、《双声恨》

2、《喜开镰》

3、《新疆之春》

4、《雨打芭蕉》

5、《春到田间》

6、《山乡春早》

7、《金珠玛米赞》 8、《红军哥哥回来了》 9、《北京有个金太阳》10、《众手浇开幸福花》

八级

1、《云雀》

2、《怀乡曲》

3、《江河水》

4、《鸟投林》

5、《昭君怨》

6、《漓江春色》

7、《汉宫秋月》 8、《草原新牧民》 9、《快弓换弦练习》10、《奔驰在千里草原》

九级

1、《凯旋》

2、《思念》

3、《幸福水》

4、《二泉映月》

5、《霍拉舞曲》

6、《豫北叙事曲》

7、《洪湖人民的心愿》

1、《琴诗》

2、《新婚别》

3、《春天来了》

4、《珠江之恋》

5、《吉普赛之歌》

6、《红梅随想曲》

7、《查尔达斯舞曲》

8、《三门峡畅想曲》

9、《兰花花叙事曲》

一级 1、《打水姑娘》 字向清 编曲 2、《苗家姑娘过山来》 王绍禄 曲 3、《阿瓦人民唱新歌》 杨正仁 曲 4、《映山红》 付庚辰 曲 5、《是你给我爱》 徐沛东 曲 6、《花孔雀》 何维青 曲 7、《我们村里的年青人》 张棣昌曲 8、《摇篮曲》 东北民歌 9、《妈妈的吻》 谷建芬 曲 10、《军港之夜》 刘诗召 曲 11、《高山青》 台湾民歌 12、《友谊地久天长》 苏格兰民歌 13、《月芽五更》 东北民歌 14、《桔梗谣》 朝鲜族民歌 15、《岸畔上开花》 陕北民歌 16、《孟姜女》 民间乐曲

二级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杨 菲 曲 2、《金风吹来的时候》 马俊英 曲 3、《侗乡之春》 杨 明 曲 4、《会唱歌的金葫芦》 杨建生 曲 5、《少年壮志不言愁》 雷 蕾 曲 6、《远方飞来的金孔雀》 何维青 曲 7、《婚誓》 雷振邦 曲 8、《康定情歌》 四川民歌 何源 编曲 9、《阿里里》 彝族民歌 10、《金扁担》 廖地灵曲 11、《星星索》 印尼民歌 12、《竹情》 何维青 曲 13、《弯弯的月亮》 李海鹰 曲 14、《赶摆姑娘》 赵越光 吕浩峰 曲

三级 1、《月光下的凤尾竹》 施光南 曲 2、《山寨情歌》 范 睿 曲 3、《梅花三弄》 古曲 4、《山寨之夜》 陈立新 曲 5、《阿瓦人民唱新歌》杨正仁 王铁锤编曲 6、《心中的孔雀》 赵越光 赵寒冰曲 7、《婚誓》 雷振邦曲 朱润福改编 8、《快乐的小孔雀》 字向清 曲 9、《彝族酒歌》 彝族民歌 10、《达斡尔欢歌》 达斡尔族歌曲王锐编曲 11、《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王铁锤编曲 12、《采蘑菇的小姑娘》 谷建芬 曲 13、《节日的边寨》 赵越光 吕浩峰曲

四级 1、《湖边的孔雀》 杨正玺 曲 2、《版纳之夜》 曹鹏举 曲 3、《幸福的日子》 张汉举 曲 4、《晚霞》 龚全国 曲 5、《追鱼》 字向清 编曲 6、《采茶》 陈 磊 曲 7、《月夜》 孔建华 曲 8、《月夜情思》 王铁锤 编曲 9、《版纳情》 赵越光 吕浩峰 曲 10、《阿里山的姑娘》 刘凤山 编曲 11、《傣家恋曲》 王祖安 曲 12、《月夜》 龚启森 曲 13、《美丽的金孔雀》 杨建生 曲 14、《赶摆归来》 李贵中 曲 15、《美丽的西双版纳》 王铁锤 编曲 16、《鹤乡人》 耿平堂 曲 17、《凉山情歌》 彝族民歌 易加义改编 18、《伐木变奏曲》 韩学周 曲

五级 1、《竹楼情歌》 李海鹰 曲 2、《多情的巴乌》 张汗举 曲 3、《渔村晚霞》 蒋国基 杨 敏曲 4、《龙潭情》 闫瑞麒 曲 5、《版纳春光》 陈宝亭 陈 硕曲 6、《节日的得昂山》 龚家铭 曲 7、《瑞丽美》 卫明儒 曲 8、《赶摆路上》 李文星 曲 9、《傣家情》 王 塑 曲 10、《瑶族山歌》 王铁锤 曲 11、《洱海晚风》 吕浩峰 赵越光曲 12、《芦笙恋歌》 雷振邦曲 佟富功改编 13、《愉快的劳动》 严铁明 曲 14、《暮归》 刘群强

15、《印度小曲》朱润福编曲 16、《傣乡情》马红旗曲17、《月影竹楼》黎炳成曲 18、《石林欢歌》王铁锤编曲19、《欢乐的金孔雀》王铁锤编曲 20、《竹林春晓》王锐编曲21、《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刘凤山编曲 22、《美丽的秧箩》王厚臣曲23、《欢乐的嗄光》杨正仁王震曲 24、《红土诗画》王厚臣曲25、《梦中的小竹林》李鹏曲

六级

1、《勐养江畔》哏德全曲

2、《火把节之夜》杨伟曲金容改编

3、《信天游》高明编曲

4、《山茶花开》王铁锤曲

5、《草原风情》牛宏模曲

6、《迎春》何维青曲

7、《草原情思》龙振水编曲

8、《金孔雀与凤尾竹》赵家寅曲

9、《芦箫情》陈勇曲 10、《傣乡晨曲》周秀珠尚泽三曲11、《春恋》商清秀曲 12、《傣寨情歌》王次恒曲13、《哈尼欢歌》李文星曲 14、《蒙山新貌》龙振水编曲15、《映山红》付庚辰曲朱润福编曲 16、《瑶族舞曲》刘凤山编曲

17、《“天使”礼赞——献给抗击“非典”最可爱的人》吴寿松曲

18、《瑞丽江畔》尚云禄郭享基曲 19、《美丽的金孔雀》刘强曲20、《洱海渔歌》王铁锤编曲 21、《彝族欢歌》易加义曲22、《勘探队员进山寨》杨兆华曲

七级

1、《傣乡情歌》王亚军曲

2、《孔雀姑娘》岩宰曲

3、《彝乡小调》赵兴全曲

4、《同心结》伊永仁曲

5、《烟盒舞》王铁锤编曲

6、《抒怀》范睿曲

7、《远山的呼唤》哈尼族民间乐曲王铁锤编曲

8、《水之韵》谭学金曲

9、《幽静的夜晚》哈尼族民间乐曲王铁锤编曲 10、《沂蒙风情》刘凤山改编11、《采山果》陈硕曲 12、《侗乡之夜》杨明曲1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刘凤山改编 14、《祭海》朱润福曲15、《太行欢歌》刘瑞琪编曲 16、《思念》金声晓谷曲17、《牧歌》李镇曲 18、《竹林抒情》王次恒曲19、《情深谊长》臧东升曲宁保生卞昌荣编曲 20、《节日歌舞》陆春龄曲

八级

1、《金色的也雀》于天佑胡运籍曲

2、《彝家欢歌》严铁明曲

3、《小卜少》杨一丹曲

4、《情歌恋舞》刘群强曲

5、《渔歌》严铁明曲

6、《傣乡小夜曲》李贵中曲

7、《金色的牧场》王铁锤编曲

8、《康定情歌》范睿编曲

9、《苗岭欢歌》王铁锤编曲 10、《云岭》朱润福曲11、《版纳风光》王铁锤编曲 12、《赶摆》严懋全哏德全曲13、《傣寨情歌》张祖豫董锦汗曲 14、《婚恋》雷振邦曲王厚臣编曲15、《山寨情思》相隋柱曲 16、《竹林深处》杨正玺龚全国曲17、《欢乐的泼水节》周龙龙张祖豫曲 18、《拉祜情》谭学金曲19、《欢乐的巴乌》郭亨基张祖豫曲 20、《梦回》谭学金曲21、《节日》相隋柱曲

九级

1、《湖上春光》杨碧海毕光贤于天佑曲

2、《哈尼情歌》陈鲸铼曲

3、《边寨春早》曲广义辛力曲

4、《山寨情》李贵中改编

5、《赫哲新歌》严铁明刘锡津曲

6、《情满日月潭》覃钊帮严铁明曲

7、《春到草原》严铁明曲

8、《景颇山上》严铁明曲

9、《茶歌》王厚臣曲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考级曲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考级曲目 第一级 浏阳河/我有一头小毛驴/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洪湖水、浪打浪/采茶灯/青年参军/龙的传人/火车开了/小红帽/快乐的小乐队/孟姜女哭长城/鄂伦春小唱/摘棉花 第二级 摇篮曲/七色光/歌声与微笑/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小草/牧羊姑娘/茉莉花第三级 关山月/紫竹调/化蝶/苏武牧羊/彩云追月/满江红/花好月圆/西湖之光 第四级 卖菜/扬鞭催马运粮忙/对花/放风筝/挂花灯/万年红/黄莺亮翅/闹花灯/欢乐歌/茉莉花/草原春天/黄河边的故事/京调 第五级 我是一个兵/脚踏水车唱山歌/姑苏行/梅花三弄/荫中鸟/庆丰收/打靶归来/麦收时节/山村新歌/水乡船歌/陕北好/赶路/西湖春晓/娃哈哈 第六级 小放牛/五梆子/枣园春色/阿里山,你可听到我的笛声/月夜思亲人/春到拉萨/欢乐的节日/思念/中花六板/朝元歌/静水瓶/海青歌/黄鹤归来/江汉平原好风光/春绿江南岸/夏尔巴舞曲/杜鹃花开/喜悦/悠悠乌篷船 第七级 牧民新歌/妆台秋思/秦川抒怀/江南春/牧笛/故乡的回忆/草原巡逻兵/丰收花儿漫高原/云南山歌/牛歌/山歌/麦收/布谷鸟来了/月夜情歌/雪海运肥/柳摇金/婚礼曲/上字开门/一架风/我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申江曲/塔塔尔族舞曲 第八级 早晨/喜相逢/沂河欢歌/向往/山村小景/歌唱伟大的解放军/鄂尔多斯的春天/收割/山村迎新人/天山铁骑/行街/小鸟争鸣/长城抒怀/高原风光/幽兰逢春/数蛤蟆(排笛独奏) 第九级 春到湘江/三五七/秋湖月夜/太湖春/塞上铁骑/柯尔克孜的心声/牡丹花开/深秋叙/油田的早晨/霍拉舞曲/帕米尔的春天/草原的思念(双笛膜低音大笛独奏曲)第十级 秦川情/花泣/帕米尔的春天/南韵/听泉(为低音竹笛独白而创作)/琅玡神韵/刘胡兰之歌/鹧鸪飞(赵松庭)/鹧鸪飞(陆春龄)/绿洲/走西口 ???

民族乐器演奏家简介

笛、箫 1、张维良老师简介 张维良:男、1957年 11月出生。笛子演奏家、 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 笛箫演奏家、教育家。现 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 主任、中国竹笛学会会 长、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 音乐委员副主任。 1982 年获全国民族器乐比赛 笛子组第一名;1983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一等奖;1987年获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集体一等奖;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1995年CD专辑《箫的世界》获中国金唱片奖;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MTV获中央电视台“新光杯”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2003年创作的男子独舞《竹梦》音乐获“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出版著作《笛子演奏法》、《箫演奏法》等。出版唱片及教学VCD十余辑。自1987年以来,在海内外

成功地举办了数十场独奏音乐会。出版发表:著作:笛子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箫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箫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箫与筝曲谱20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十世纪笛子名曲16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子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社)笛子技巧训练——五声音阶快速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子技巧训练——圆滑音及装饰音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笛子考级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论文: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台湾音乐时代)笛子呼吸理论及实践(中国音乐)冯子存的笛子艺术及风格(中国音乐)关于艺术院校改革的思考(中国文化报)——等十余篇唱片专集:《箫的世界》中国唱片总公司《张维良的吹管艺术》台湾福茂唱片公司《花泣》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殇》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别梦》台湾中国龙唱片公司《喜相逢》香港雨果有限公司《问情》中国正大唱片公司《天幻箫音》香港雨果有限公司《问天》香港 雨果有限公司《醉笛》香港雨果有限公司 《茶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红叶》香港龙 音制作公司《茶禅一味》台湾风潮唱片公司 《茶诗》台湾风潮唱片公司——教学VCD十 余辑

驰骋乐坛半世纪丝竹交响奏名曲

驰骋乐坛半世纪丝竹交响奏名曲 金秋时节,“王惠然从艺五十周年作品音乐会”分别在穗、珠、澳三地举办。2021年9月15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王惠然指挥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出“彝族舞曲真善美春到沂河流万家──王惠然从艺五十周年作品音乐会”。2021年9月16日晚,在珠海大会堂,王惠然再次指挥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出“王惠然从艺五十周年──新曲旧作音乐会”。2021年11月18日晚,在澳门文化中心,王惠然指挥澳门中乐团,演出“江月琴声──王惠然艺术生涯五十载音乐会”。珠江两岸、珠海之滨、濠江之畔,管弦奏鸣出民族乐韵,丝竹交响出经典名曲,堪称是中华民族乐坛之盛事。 出席三场音乐会的人士,有三地市的有关领导、各界人士及数千名热情的国乐迷。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副会长张殿英热诚为音乐会题词。音乐会演奏了民族音乐家王惠然从艺五十周年以来的代表作,浓缩了王惠然作品的精华。从系列音乐会中我们可以窥见王惠然五十载艺术生涯中一个个闪光的脚印,倾听半世纪以来一曲曲辉煌乐章。王惠然创作的经典名曲,有如一幅幅迷人的民族风情画,万紫千红,令人赏心悦目;又似一首首美妙的诗词,意境深邃,引人无限遐思…… 《彝族舞曲》创立琵琶艺术新的里程碑 在珠海大会堂的音乐会上,王惠然身着挂满勋章的军装,健步走上舞台,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人们为驰骋乐坛半世纪的民族音乐家喝彩。民族管弦乐合奏为音乐会揭开序幕,合奏《欢庆,大中国!》那欢腾的锣鼓,热情如火的旋律,表达出作曲家对新中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之憧憬;合奏《珠海之春》中那明亮甜美的高胡乐韵,在优美的协奏中描绘出浪漫之城——珠海的美丽南国风光和宏伟建设;合奏《濠江归燕》则以异国情调,表现出澳门五百年来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最后回归祖国的峥嵘岁月。作曲家用生动的民族音乐语言,淋

高一音乐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教案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 一、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天月夜和江边水乡夜色的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明清时期古曲,曾用过〈〈夕阳萧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名曲,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桡鸣远濑、欹乃归舟、尾声。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 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 教具:音响、VCD、碟片、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和中国古曲〈〈十面埋伏〉〉。老师请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乐曲的曲名吗?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的文与质的和谐,情和理的统一。它的文学精髓不仅渗透在诗、词、散文和字中间,同样也渗透在我国的古典音乐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看看同学们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一、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天月夜和江边水乡夜色的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明清时期古曲,曾用过〈〈夕阳萧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名曲,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桡鸣远濑、欹乃归舟、尾声。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特点:换头合尾。 2.能否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意境。 教具:音响、VCD、碟片、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和中国古曲〈〈十面埋伏〉〉。老师请同学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乐曲的曲名吗?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有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和健康的审美观念,特别强调艺术作品的文与质的和谐,情和理的统一。它的文学精髓不仅渗透在诗、词、散文和字中间,同样也渗透在我国的古典音乐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看看同学们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

初中音乐七年级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教案

初一音乐 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 一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磁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5 分钟)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 ,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 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 动音乐语言, 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因此, 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 ,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 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 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 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 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 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 ,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 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p1EanqFDPw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 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 操, 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 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 《春 江花月夜》 DXDiTa9E3d 二、 《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 1875 年前即有传抄本, 距今 1999 年, 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 “1999-1875=124 年”。 原曲名为《夕阳箫鼓》 ,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 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 20 世纪 20──30 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 组合若干段落, 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 P14 页, 划下各个小标题: 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 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 乐合奏曲。 RTCrpUDGiT 三、 《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 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5PCzVD7HxA 1、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 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 P14 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 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 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 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jLBHrnAILg

河北省民族乐器二位顶级大师介绍

一、谢荣堂个人艺术简历 谢荣堂,男,68岁,1948年出生于石家庄市,原籍河北省定州市,1972年在石家庄文工团任演奏员,师从河北省歌舞剧院王占美,梆子剧院潘忠录,1973年拜全国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大师为师。1973年任笙独演奏员。 曾任乐队队长,舞台总监、业务主任,女子乐队队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陶笛、笙专业委员会会长。 1972年在石家庄市文工团(现市歌舞团)任笙演奏员,1973年开始担任笙独奏员,1973年以来在河北省文艺舞台上演出各种笙独奏名曲,如《凤凰展翅》、《晋调》、《草原巡逻兵》、《红花遍地开》、《牧场春色》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多次代表我团参加省会重大活动,第一届“河北之春”开幕式演奏笙独奏凤凰展翅。振兴河北籍华侨中秋赏月晚会,为外宾演出笙独奏《凤凰展翅》等,并多次参加河北省一些大型活动演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石家庄市电视台多次播放。 谢荣堂除了演奏名家大曲之外,并且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创作和改编了一批笙独奏曲,例、《年轻的朋友》、《铃儿响叮当》、《小雷锋》、《打虎上山》、《收割》、《油田晨曲》等。以上曲目受到观众广泛欢迎及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其中部分曲目在省电台录制为专题播放。《油田晨曲》79年在市独唱、独奏大赛中荣获“特等奖”80年在河北省首届独唱,独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小雷锋在市专业剧目作品创作中荣获创作三等奖。 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中央提出要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倡高雅艺术,石家庄市文化局根据中央精神,1996年春节晚会要策划一台以弘扬民族文化,并有本地特点、本地风味、积极向上的大型文艺晚会,命名“庄韵”,由石家庄市文化局筹办石家庄市歌舞团承办,史学文局长和刘明华团长把河北吹打乐的任务交给了谢荣堂先生,要求既有民族民间色彩,又有时代精神,谢荣堂接到任务后非常重视,积极编曲、配器、组织排练,并多次向省内作曲家征求意见,得到了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并集定州、安国、井陉及省市各院团吹打高手三十余人,请河北省著名笛子演奏家、民乐指挥家王毓麟担任指挥,在团长刘明华的领导下,经过10余天的排练,在1996年春节“庄韵”晚会中隆重推出大型河北吹打乐《欢欢喜喜过大年》,受到全场观众、专家和省市领导的好评,省委领导上台和演员们握手,并称赞演奏的很好,有激情,整场晚会非常成功,专家们评价吹打乐是本场晚会最有分量的节目,市领导对这次演出非常满意,首次给予重点投资60万元,为歌舞团以后承办大型演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以来谢荣堂始终坚持音乐理论的学习和舞台演奏的艺术研究;曾多次应邀到河北艺术学校,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文工团、北京电影乐团和团体拜专家教授为师,与同行交流。自学了(美国)劈斯顿所著,丰陈宝翻译的《和声学》,孙继南、周栓铨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以及配器法、民族和声、工尺谱等大量专业书籍,具备了进行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是们的义务,自95年以来,谢荣堂利用一切时间、机会、收集、挖掘、研究民间素材,多次自费到定州、安国、徐水、藁城、井陉、抱犊寨等地收集拉花、吹歌、道乐资料都是河北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遗产发扬光大,经过大量的工作,挖掘、整理、改编出一批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感的精品,例如:《过大年》、吹歌《放驴》、《小二番》及部分道教音乐。 为了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提高,谢荣堂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组织省市院团吹打精英们成立了业余吹歌团,在无报酬、无补助的情况下,每晚坚持排练,排出来了一组群众喜闻乐见的吹打乐节目,如吹打乐《过大年》、河北吹歌《放驴》、

【音乐百科】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是哪一首吗

【音乐百科】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是哪一首吗? 众所周知,西方古典音乐是舶来品。那么,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管弦曲是哪一首呢? 对于这个问题,曾有过不同看法。 “《怀旧》第一”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般认为黄自的序曲《怀旧》是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怀旧》在黄自毕业的1929年,曾经由他的母校——耶鲁大学所在地的纽黑文交响乐团(New Haven Symphony Orhcestra)演奏过,并获得当地报刊好评。1930年11月,《怀旧》又由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在梅百器的指挥下在国内演奏,萧友梅还为这次演奏专门写了文章——《黄今吾的》(今吾是黄自的字)。文章最后写道:“中国人的乐队作品,这是第一次在外国人主持的管弦乐队里得到公开演奏的机会。这岂不也是最值得一般爱国的邦人君子欢喜的一回事吗?” “《新霓裳羽衣舞》第一”说1923年12月17日,萧友梅亲自指挥由他本人创办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演奏了他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但是这件重要的音乐史迹被历史湮埋了六十多年,直到80年代后期,华裔音乐学者韩国鐄运用他在海外寻找到的资料对“北大音乐传习所”进行系统摄入的研究时,才证据确凿地指出: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西式管弦乐曲”。

“《哀悼进行曲》第一”说《哀悼进行曲》是萧友梅1916年在德国留学时谱写的一首管弦乐作品。创作管弦乐《哀悼进行曲》的时候,萧友梅刚入柏林施特恩音乐院“乐正科”和“作曲科”学习指挥和作曲。钢琴曲《哀悼引》和管弦乐曲《哀悼进行曲》都是学习作曲时的习作。 这一年,我国“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的两位主要军事将领——黄兴和蔡锷相继去世,全国各地对于他们的去世纷纷表示哀悼,留学德国的学生也准备集会追悼黄、蔡二人。萧友梅的《哀悼引》正是为了悼念这两位人物的去世而创作的。萧友梅手书的《哀悼引·序》中说:“兹藉留德同学诸君有追悼黄、蔡二公之举,特仿Beethoven之Trauemarsch体作成一曲,聊表悼意,名曰《哀悼引》,二公有灵,其见吾志。”*以上文字摘自《——萧友梅的及其他》,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梁茂春教授所著。 《哀悼进行曲》第一”说将中国作曲家创作管弦乐曲的时间提前了七年。由此可见,中国第一部管弦乐曲作品写于1916年,距今整整100年。 上文提到的《交响序曲·怀旧》是黄自在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完成于1929年3月13日,同年5 月31日在耶鲁大学的毕业音乐会上首演成功。这部作品是黄自为悼念在欧柏林学院上学时的同学兼女友胡永馥(1927年回国后不久因心脏病猝发死于上海)而作,充满19世纪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大纲 郭亮)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1)以本课程为依托,努力将乐团发展成为半职业化机制,使其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支柱品牌,同时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高雅艺术做出贡献; (2)该课程主旨是让学生学习乐队中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并通过对大量经典乐队曲目的接触,了解各个声部中的不同乐器在乐队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演奏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风格; (3)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乐队合奏排练中要求学生听从指挥,需照顾整体、顾全大局,在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培养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 (4)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使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经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乐队演奏员打好基础。 2.设计思路: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采取集体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进行教授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民族管弦乐队的特点细分为管乐分排,弦乐分排,弹拨乐分排、打击乐分排,集体合排五种形式,正常教学和排练为每周2学时。但根据艺术实践的需求,实践学时可做适当调整与浮动,如必须的建党、建国音乐会、海大新年音乐会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音乐会 - 1 -

等需增加排练课时以保证艺术实践的品质。演出占用了的课时适当归还学生予以休息。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合奏课全面训练学生现场视奏、看乐队分谱的能力;并了解各个声部中的乐器在乐队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谐调好各乐器间相互配合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表现意识,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过程,弄清乐器音区、音色等的变化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演奏中表现出来;以至更好的完成音乐作品的内容。 (3) 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美、享受了美、运用了美,逐步进入到以美的心灵来感受美,表现美的境界;以便用正确的审美观来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 (4)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使他们能将理论联系与实际,更好地运用于本专业的学习之中。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 (2)按时完成常规乐队分谱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在下一堂课高质量演奏,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完成将严重影响课程进度。 (3)完成教师布置的乐队片段作业,达到音乐会合奏演奏程度。 四、教学进度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以排练民族管弦乐作品为主,并选择乐队合奏性质的乐曲,乐队协奏曲等为辅助。曲目由浅到深。根据每学期的具体情况指导排练2 首以上新作品,也可在此基础上增加;第二学期需复习上学期所学的音乐作品。同时,逐步建立并扩充乐团资料库,为乐团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 1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

绪论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音乐交融的产物。它的早期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大同乐会和北京国乐改进社,随着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直至1954年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原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提出,以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组乐器作为大型民族乐队的结构体制,由此确立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新型民族乐队的建立必须与大量的演奏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当时作曲家们对这种新型的乐队编制还不熟悉,并且在思想上对民族器乐创作也不够重视,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族管弦乐创作,除《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均为聂耳曲)、《彩云追月》(任光曲)等作品是以作曲家创作的之外,大多是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家或指挥家改编的乐曲为主。①由于当时的改编者们并非作曲专业出身,对民族管弦乐的作曲技法并不了解,在创作思维上又受到西方交响乐队模式的影响,片面理解“交响化”的概念,照搬西方传统功能和声和交响乐队的配器原则,运用交响化的旋律发展手法,生硬效仿西方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这使得民族管弦乐或多或少地失去了自身原有的艺术魅力,因而这一时期的民族管弦乐创作在艺术质量上难以出现让人满意的音乐作品。 1961年“民族乐队音乐座谈会”的纪要《继承发展传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一文曾强调: ?某些民族乐队的组成是可以有条件地吸收西洋管弦乐队的经验和吸收某些外国乐器的,但是生搬硬套的方法和盲目地追求所谓‘交响性’的做法,对于发扬民族乐队的特点是不利的,也不能简单地以中西乐器混合乐队的组成方法来替代民族乐队的创造性发展。?② 由此可见,“民族乐队交响化”在当时确实是一个被人们所关注的创作问题,但是考虑到这是一种新型的乐队形式以及当时作曲家的创作队伍,这也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不可避免的一个发展过程。 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文革”结束后不久,我国整体音乐创作都进入了逐步恢复与发展的时期,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崛起,此时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还出现了新的民族管弦乐创作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可以说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正是在这一时期迈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③ ①本文所讲述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仅包括民族器乐协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民族交响音画、民族交响诗、民族交响叙事曲。 ②《“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十二——论民族乐队交响化》,梁茂春,《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 ③ 1976年至1985年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恢复与发展时期,代表作品有:二胡协奏曲《不屈的

《管弦乐完整版》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管弦乐 镇江实验学校王培 教学内容: 复习管弦乐知识,听辨部分乐器音色 欣赏管弦乐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二主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选择的是一组汉族民歌及表现祖国江河打的的音乐作品,意在领略南北江河大地音乐文化的风采,加深对祖国挚爱的情感,同时从充满民族神韵的音乐中,受到没的熏陶和启迪。 这首作品是用信天游曲调改编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管弦乐曲,结合演唱和欣赏,可以了解管弦乐相关知识,探索音乐作品中重复与对比的手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管弦乐作品,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有一些乐器的音色也会有些混淆,对西洋管弦乐队中加入中国民族乐器更是知道欠少。 对于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还是熟悉的,但是经过改编不能体会到一些配器达到的音响效果,不了解主题重复与对比的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让他们涉猎到这些方面的知识 设计理念: 课标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本节课以管弦乐为主线,向学生介绍管弦乐的历史、分组、乐器听辨,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管弦乐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两个主题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两个主题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演唱、表现主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加深对主题的印象,从而感受到两个主题在情绪、速度、节奏等方面的不同。激发学生对管弦乐作品的兴趣,并能在课后主动探索相关作 品。 教学目标: 1、复习管弦乐相关知识,了解管弦乐队的四个组别,能听辨乐器音色,对管弦乐作品产生兴趣。 2、在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两个主题的学习活动中,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民族风格,领略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 3、用对比欣赏的方法学习两个主题,熟悉主题旋律,能比较它们在情绪、速度、节奏方面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听辨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及所在乐器组 熟悉两个主题旋律能对比其在情绪、速度、节奏等方面的不同 感受作品中的民族风格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民族管弦乐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民族管弦乐状况分析报告 编辑:黄程宜 2011年11月24日. 发表于 《锦瑟》 作者:席强 一、全国民族乐团(队)分布情况中国目前各种编制的民族乐团(队)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国家政府投入的大型国有事业体制的专业民族乐团:1、中央民族乐团;2、中国广播民族乐团;3、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4、上海民族乐团;5、济南前卫民族乐团。(二) 各省、市、自治区歌舞剧院(团)所属的民族乐队演变而成的民族乐团1、广东省民族乐团;2、天津民族乐团;3、北京歌舞剧院民族乐团;4、江苏演艺集团民 族乐团;5、南京民族乐团;6、浙江民族乐团;7、黑龙江省民族乐团;8、吉林民族乐团;9、辽宁民族乐团;10、湖北省民族乐团;11、成都民族乐 团;12、山东省民族乐团;13、陕西民族乐团;14、安徽民族乐团;15、福建民族乐团。(三)全国各地方根据不同特点而组建的民族乐团:1、江苏女子民族乐团(连云港);2、广东珠海女子中乐团;3、湖北编钟乐舞民族乐团。(四)全国音乐艺术院校所属的学生民族乐团1、中国青年、少年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2、中国华夏民族乐团、中国青少年弹拨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以上四类不同规模和组合的民族乐团,除一小部分有拥独立建制外,大部分都由各省市歌舞剧院(团)临时组合演变而成,就是说,在剧院需要担任歌舞剧目演出时, 是伴奏乐队,并不是专业性很强、按现代乐队体制要求训练、演出的乐队管理体系。这部分乐队,主要受上世纪90年代末中央民族乐团首次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 厅的成功带来的轰动效应所影响、逐步在歌舞剧院(团)伴奏乐队基础上扩大编制, 或将省市内几个不同演出团体的演奏人员集中起来,临时组合成大型民族乐团。 管理较松散,缺乏专业性,规格和水平上参差不齐。 二、民乐的现状我国现有的各类民族乐团,演出市场的占有率很低,与其它艺术类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除一部分热爱民乐、喜欢演奏民乐的观众,大部分人对民乐并无太大兴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广东民乐考级 曲目集 广东省考级工作委员会 2008.3.

一级 1、《小剪剪花》 2、《小金钱》 3、《大银纽丝》 4、《过江龙》 5、《快乐的女战士》 6、《虞美人》 7、《桔梗谣》 8、《拔萝卜》 9、《踢踏舞》 10、《春传》 (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二级 1、《莲花赞》(轻六调) 2、《西厢词》 3、《赏秋》 4、《开扇窗》 5、《阳山道》 6、《胡笳十八拍》 7、《陇东小调》 8、《紫竹调》 9、《小星星》 10、《百鸟朝凤》 11、《凤翔歌》 12、《西江月》(潮州筝曲,陈安华演奏谱) 三级 1、《三十三板》 2、《飞花点翠》 3、《双叠翠》 4、《叹颜回》 5、《纺织忙》 6、《捣衣曲》 7、《南泥湾》 8、《美丽的夏令营》 9、《快乐的啰嗦》 10、《绣荷包》(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四级 1、《汉宫秋月》 2、《渔舟唱晚》 3、《思凡》 4、《绣金匾》 5、《劳动最光荣》 6、《欢乐的阿佤》 7、《童年的回忆》 8、《娃哈哈》 9、《单点头·乱插花》(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五级 1、《浪淘沙》 2、《云庆》 3、《月夜情歌》 4、《洞庭新歌》 5、《绣荷包》(邱大成演奏谱) 6、《蜜柑红》 7、《泼水》 8、《花儿与少年》 9、《浏阳河》 10、《雪雁南飞》(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六级 1、《高山流水》 2、《柳青娘》 3、《春涧流泉》 4、《崖山哀》 5、《庆丰年》 6、《闹元宵》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8、《丰收锣鼓》 9、《瑶族舞曲》 10、《香山射鼓》 11、《蕉窗夜雨》 七级 1、《寒鸦戏水》 2、《山坡羊》 3、 《粉蝶采花》

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学习心得

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学习心得 11070254 杨雪丹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音乐是美的。它能表达我们的心情,思绪,引起我们的共鸣,打动我们的心。通过这几周学习通识课《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课程,我从中认识到许多乐器知识,对乐器的分类与音乐的欣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从中体会到了乐器蕴含深邃的艺术涵韵,以及音乐的奇妙的意境。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弦乐器大多数都是起源于欧洲。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乐器一般都用于宫廷奏乐。弦乐组分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贝斯) ,而铜管乐则是由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组成的。另外,木管乐分为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巴松管),萨克斯。弹拨乐则包括竖琴。 管乐团通常以合奏的形式表现。其中指挥占了其中的核心地位,因为指挥本身了解整个乐曲的演奏过程,对乐曲本身有一个完整的构思。提琴类的乐器则是构成了乐团的灵魂,其中首席提琴手所占的位置都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其中的小提琴手。 首批管弦作曲家是海顿和莫扎特,而现代管弦乐队的音乐缔造者则是我们熟悉的贝多芬。海顿的《小夜曲》,细细倾听给人一种安静宁谧的感觉,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则是给人一种慷慨激昂,一种深刻震撼人的心灵的感觉。 而中国的民族乐器则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乐器。他们利用手中的生产工具石块、土块和木块,以及竹管、兽皮、兽骨等,作为最初的敲击节奏的乐器。据考古和甲骨文记载, 当时使用的已经有鼓、铃、钟、磬、管、埙等乐器,以打击器乐为主。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出现,乐器得到极大的发展。总的趋向是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定音高到固定音高,由单音乐器到旋律乐器,由打击乐器到吹管乐器,再到丝弦乐器,由单一到多样。 而民族管弦乐队的组合原则和规模,与传统丝竹乐队、吹打乐队都不尽相同。民族管弦乐队由“吹、打、弹、拉”四组乐器组合而成。民族管弦乐:广义地讲,丝竹乐队、吹打乐队(那些辅以丝弦的)都属于民族管弦乐队,因早在汉代关于相和歌的记载中,“丝竹”与“管弦”二词并用。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组合原则和规模,与传统丝竹乐队、吹打乐队都不尽相同,所以人们把民族管弦乐队专指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性民族管弦(简称民乐合奏)乐队。 民族的管弦乐给人的一种总体感觉,凝练与简洁。就是因为它的凝练与简洁,更能给包含各类音乐的特性,做到音乐的包容与艺术的相容,相互渗透。从而丰富艺术的内容。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审美理念和思维习惯不可能是亘古不变额。尤其在世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逐渐走向融合的今天,已然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但先辈留下的丰富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探讨,不断挖掘、总结,这样才能保持住民族管弦乐特色和根基,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好中国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广东民乐考级 10、《春传》(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二级 1、《莲花赞》(轻六调) 2、《西厢词》 3、《赏秋》 4、《开扇窗》 5、《阳山道》 6、《胡笳十八拍》 7、《陇东小调》 8、《紫竹调》 9、《小星星》10、《百鸟朝凤》 11、《凤翔歌》 12、《西江月》(潮州筝曲,陈安华演奏谱) 三级 1、《三十三板》 2、《飞花点翠》 3、《双叠翠》 4、《叹颜回》 5、《纺织忙》 6、《捣衣曲》 7、《南泥湾》 8、《美丽的夏令营》 9、《快乐的啰嗦》10、《绣荷包》(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四级 1、《汉宫秋月》 2、《渔舟唱晚》 3、《思凡》 4、《绣金匾》 5、《劳动最光荣》 6、《欢乐的阿佤》 7、《童年的回忆》 8、《娃哈哈》 9、《单点头·乱插花》(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五级 1、《浪淘沙》 2、《云庆》 3、《月夜情歌》 4、《洞庭新歌》 5、《绣荷包》(邱大成演奏谱) 6、《蜜柑红》 7、《泼水》 8、《花儿与少年》 9、《浏阳河》 10、《雪雁南飞》(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六级 1、《高山流水》 2、《柳青娘》 3、《春涧流泉》 4、《崖山哀》 5、《庆丰年》 6、《闹元宵》 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8、《丰收锣鼓》 9、《瑶族舞曲》 10、《香山射鼓》 11、《蕉窗夜雨》 七级 1、《寒鸦戏水》 2、《山坡羊》 3、《粉蝶采花》 4、《四合如意》 5、《铁马吟》 6、《秦桑曲》 7、《春到拉萨》 8、《战台风》 9、《出水莲》 10、《花灯会》 11、《粉红莲》 12、《薰风曲》(客家筝曲,罗九香传谱) 八级 1、《将军令》 2、《月儿高》 3、《姜女泪》 4、《建昌月》 5、《伊犁河畔》 6、《茉莉芬芳》 7、《四季调》 8、《井冈山上太阳红》 9、《东海渔歌》 10、《雪山春晓》 11、《幸福渠水到俺村》 九级 1、《清江放排》 2、《银河碧波》 3、《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4、《春到湘江》 5、《长相思》 6、《草原英雄小姐妹》 7、《林冲夜奔》 8、《黔中赋》 9、《钢水奔流》 10、《长安八景》 十级 1、《汉江韵》 2、《山的遐想》 3、《包楞调》 4、《霸王卸甲》 5、《彝族舞曲》(王中山改编) 6、《绣金匾随想曲》 7、《幻想曲》 8、《情景三章》 9、《西域随想》 10、《莲花谣》 11、《箜篌引》 一级 1、 3、 5、《行街》 7、《西藏舞曲》西藏民歌、诸新诚订谱 8、《快乐的罗嗦》民间乐曲、诸新诚订谱 二级 1、《凤阳花鼓》安徽民歌、甲天下订阮谱 2、《鄂尔多斯》内蒙乐曲、赵桂林改编 3、《丰收乐》赵鸿声作曲、赵桂林改编 4、《葬花》王立平作曲、庞玉璋定指法 5、《旱天雷》广东音乐、甲天下订谱 6、《八月桂花遍地开》江南民歌、诸新诚编写 7、《苏武》民间乐曲、庞玉璋定指法 8、《马灯调》民间乐曲、诸新诚编写 三级 1、《金蛇狂舞》聂耳曲、庞玉璋定指法 2、《关山月》古曲、庞玉璋定指法 3、《红星歌》姚策定阮谱 4、《雨打芭蕉》广东音乐、甲天下订谱 5、《森吉德玛》贺绿汀曲、诸新诚订谱 6、《花好月圆》黄贻钧曲、诸新诚订谱 7、《中缅友好歌》庞玉璋编曲 四级 1、《流》林吉良曲 2、《玫瑰盛开的时候》新疆民歌、赵桂林改编 3、《友谊花开香万里》庞玉璋编 4、《锦上花》古曲、王仲丙缩编订指法

浅析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素质训练

浅析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素质训练 乐队合奏素质是乐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力的基础,乐手要具备良好合奏意识,这样才能默契配合,通过合作演绎出美妙的音乐。乐队是集体的表演艺术形式,合奏是主要表现手段,要想提高合奏素质,必须保证乐手个性和集体表现意识的统一性,实现个人和乐队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乐队的合奏素质。 一、民族管弦乐队 我国民族管弦乐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时主要以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为主,并没有拉弦乐器。20世纪20年代成立了上海大同会,以笛、笙、大鼓、琵琶、古筝等丝竹乐器为主,这在民族音乐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后期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管弦乐队中融合更多的乐器,让民族音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洋管弦乐器对民族管弦乐队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西洋管弦乐队的形式来组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整体的框架没有太大区别。单纯地模仿让民族管弦乐队丧失了特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笔者所在的是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为了提升合作素质,必须要加强训练,保持民族特色。 二、合奏观念的意义 指挥家列·斯托考夫斯基说过:“一个好的乐队要具备两个原则,一是每个乐手要具有丰富的个性表现,二是对音乐协调有深刻的理解,加强演奏中的合作,从而达到音乐表现上的完整和统一。不仅要求乐手具备个性,更要形成统一的整体,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优秀的乐队都是经过长时间训练而来的,乐手不仅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注重演奏中的协调配合,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所以说对于民族管弦乐队而言,合奏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是乐队的核心所在。民族管弦乐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鲍元恺:《炎黄风情》 (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一) 燕赵故事 1、小白菜 这是我在童年听到的第一首民歌——一首流传久远的歌,它表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遭受继母虐待的悲惨境遇,和他对生母的依依怀念之情。我以这首民歌的凄婉旋律为基础,用弦乐刻划主人公对往日温暖亲情的眷恋,以及为母亲送葬情景的回忆。中间部分的旋律是我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音调重新创作的,其中有哀伤的呜咽,无奈的叹息,也有短暂的憧憬。当旋律重新回到《小白菜》时,小提琴以充满幻想的空灵音响把人们带到了这苦命孩子寄希望于天国的依稀梦境之中。 2、小放牛 这是一首农村歌舞曲,曾被编成京剧和昆曲短剧而流传全国。 清晨,阳光明媚,清风拂煦,牧童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出村口。路上,一位美丽的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则以“赵州石桥甚麽人修?玉石栏杆甚麽人留?甚麽人骑驴桥上走?甚麽人推车轧了一道沟?”一连串问题请村姑回答,作为指路的条件。聪明的村姑有问必答,一一应对,二人边唱边对,一派欢乐气氛。乐曲以音色对置的手法表现一问一答的诙谐情趣,最後以乐队的全奏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3、茉莉花 中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各省几乎都有旋律、歌词各不相同的《茉莉花》长期流传。我选取了我的祖籍河北沧州地区的《茉莉花》的旋律。这是一

首优雅细腻,精致委婉的歌曲,表现了少女以茉莉花自喻,对美好爱情充满幻想的烂漫情怀。由小提琴、中提琴先後演奏的《茉莉花》旋律,时而恬淡宁静,时而含情脉脉,时而以不协和和弦表现少女偶上心头的一缕愁绪。当另一旋律与《茉莉花》重唱时,则象是一首爱的颂歌。然後,音乐转入沉思,又在结尾时凭添一丝迷惑。 4、对花 “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 对句歌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而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则是对句歌中常见的内容。这首乐曲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对花》,中部则是另一首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 全曲以多变的节奏、对置的音色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出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一连串喋喋不休的反复音调象是场外熙熙攘攘的助威呼喊,把对歌场闹翻了天。中部插入的慢板则是手执竹板击节入场的女子表演“落子”(莲花落)的舞蹈场面。 (二) 云岭素描 1、小河淌水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这是一首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云南情歌。乐曲以原曲歌词提供的时间(月夜)、空间(山下小河旁)为背景,用弦乐高音区的模糊音响模拟朦胧月夜,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的丁冬音响模拟小河流水。在这样的背景上,恬美的英国管和明亮的长笛先後唱出这柔美动人的旋律。当旋律转为全体弦乐齐奏时,低声部模拟“阿哥”以放慢一倍的同一旋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