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锋与天气(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锋与天气(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锋与天气(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锋与天气(讲义)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

一、考点突破

1. 理解三种锋面的特点与天气状况;

2?读图片或简易图,说出锋的形成过程以及类型;

3.学会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锋面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的描述。

难点:锋面的特点和其对天气状况的影响。

、气团

冷暖气团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冷气团就一定比暖气团气温低。冷暖气团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与经过地区的温度差异有关。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度移向高纬度的气团;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如从高纬度移向低纬度的气团。同一气团移向高纬为暖气团,移向低纬为冷气团。

、锋面系统

【规律总结】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性质: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 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行一一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缓慢行一一准静止锋

【难点剖析】

云贵高原位于亚热带和热带,距太平洋和印度洋都较近。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交汇,湿润气流沿着地势爬坡而上,降水充沛,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这时,云贵高原各地气候差异不大。

冬季,约以东经104°为界,东部气候与西部气候有所不同,贵阳与昆明的气候差异明显。云贵高原东部海拔较低处,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西部海拔较高处,仍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冷暖气流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的地带相接触,势均力敌,移动缓慢,形成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贵阳经常在准静止锋笼罩之下,多阴雨潮湿天气,因此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而昆明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之下,碧空如洗,多晴朗温暖天气。昆明纬度较低,加之北方高原、山地屏障作用明显,冬季不冷,夏季因海拔较高而不热,所以被称为四季如春的“春城”。不过一旦下雨,气温就显著下降,所以又有“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说法。

【随堂练习】

1. 下列有关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 冷气团均在锋面以上

C.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相差不大

D. 根据锋面的温度,分为冷锋和暖锋

2.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冬季春季的大风沙暴形成的原因是()

A. 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答案:1. A 2. A

思路分析:第1题,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暖气团在锋面之上;由于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根据锋面的性质,

分为冷锋和暖锋。第2题,冷锋过境时,产生大风、阴天、降水、降温天气,故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都是由于冷锋过境造成的。

例题1 (潍坊一模)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题。

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

A. 一场春雨一场暖

B. 一场秋雨一场寒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思路分析:图中实线为锋线且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为雨区,说明降水主要在锋后,

应为冷锋。A描述的是暖锋,B为冷锋,C为江淮准静止锋影响下形成的梅雨,D为高压系统

控制下的秋高气爽的天气。

答案:B

例题2 (茂名二模)当亚欧大陆上有一支强冷空气南下时,乌兰巴托一北京一线所

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分析: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位于北京西北方,纬度较高,故当强冷空气南下

时,先经过乌兰巴托,再经过北京。图①和③表示的是冷锋过境,冷锋先经过乌兰巴托,故③正确。

答案:C

【高频疑点】

(1)锋面过境不一定会带来降水

锋面过境是否带来降水取决于暖气团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若水汽含量少则不会产生降水,

如发生在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则是冷锋带来的天气。

(2)冷锋天气不只发生在冬春季节

冬春季节多发生冷锋天气,但夏季也会发生冷锋天气,如华北地区夏季的强降雨一般是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

【技巧突破】

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

(1)根据锋面符号来判断

为冷锋符号,有三角锯齿的一侧为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为暖锋符号,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图A冷锋

(2 )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3) 根据锋面坡度判断

冷锋:锋面坡度较大

(4) 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冷锋:雨区窄,主

要在锋后

(5) 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

图B暖锋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

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暖锋:雨区宽,主要在锋前

人教版必修一辅导讲义:Unit1 Friendship(2)

friendship(二) 主讲教师:麻雪玲北京市英语教师 重难点精讲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 and thoughts? 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go through 1. =experience; suffer经历,经受1. He went through the hardest time with his wife. 2. 完成,做完 2. I’ve gone through much work so I want to rest. 3. 检查,仔细查看 3. The teacher has gone through all the papers. 4. 通过(考试、议案) 4. He has gone through the end-of-term exam. 题一: The police _____ the building hoping to catch the chief. A. looked for B. searched for C. found out D. went through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wonder 表示“我想知道”时,后面一般不跟that引导的从句。 I wonder whether/ if … I wonder 疑问代词… I wonder what I should buy for his birthday. 题二: I wonder what I should buy for his birthday.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在7点钟开始工作。)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by myself. on purpose 故意地,特意地 They have come here on purpose to see you. She broke the vase on purpose. Purpose:n.目的 for the purpose of 为了…目的 He came here for the purpose of borrowing money. 反义词组: by chance/accident 偶然地、意外地 I met this cat by chance. The discovery was made almost by accident. happen to 碰巧、恰好 We happen to hold the same view.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

1.从实验学化学 一、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1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对象: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3.符号:n 4.单位:摩尔,mol 5.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答案知识讲解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3a · 6 a -等于【 】 A.-a - B.-a C.a - D. a 解析:3 a ·6a -=a 3 1·(-a ) 6 1 =-(-a )6 1 31+ =-(-a )2 1.答案:A 2.已知函数y =log 4 1x 与y =kx 的图象有公共点A ,且A 点的横坐标为2,则k 的值等于【 】 A.- 4 1 B. 4 1 C.- 2 1 D. 2 1 解析:由点A 在y =log 4 1x 的图象上可求出A 点纵坐标y =log 4 12=- 21.又A (2,-2 1 )在y =kx 图象上,- 21=k ·2,∴k =-4 1 . 答案:A 3.已知函数f (x )=lg x x +-11,若f (a )=b ,则f (-a )等于【 】 A.b B.-b C.b 1 D.- b 1 解析:f (-a )=lg a a -+11=-lg a a +-11=-f (a )=-b . 【答案】 B 4.函数y =)1(log 22 1-x 的定义域是【 】 A.[-2,-1)∪(1,2] B.(-3,-1)∪(1,2) C.[-2,-1)∪(1,2] D.(-2,-1)∪(1,2) 解析:??????≤≤--<>??????≤>??????≤->??????≥->-221 1211110)1(log 0122 2 222 12x x x x x x x x x 或-2≤x <-1或1<x ≤2.∴y =)1(log 22 1-x 的定义域为[-2,-1)∪(1,2]. 答案:A 5.若函数f (x )=log a (x +1)(a >0,a ≠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1],则a 等于【 】 A. 3 1 B. 2 C. 2 2 D.2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 篇一: 1.3- 区域发展差异0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 套教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1东. 、中、西差异①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② 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 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③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区域差异(时空发展状况) ▲2.南方与北方①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划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南方与 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2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难点: 1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教具准备:1 中国政区图 2 ppt 课件 3. 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方法: 启发式图表阅读、分析、归纳等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国地域辽阔,不仅自然地理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国的国土整治既有其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探讨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开始新内容: (承接)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分布等知识。 板书:一东、中、西差异 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第一课时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 1、可加热仪器

烧瓶蒸馏烧瓶⑴反应容器 ⑵喷泉实验 ⑶蒸馏 加热时垫石棉网,外壁无水滴, 盛放液体的体积为烧瓶容积的 1/3~2/3 锥形瓶⑴反应容器、 接受器 ⑵用于滴定 操作 ⑴加热时垫石棉网 ⑵滴定时握住瓶颈振荡,眼睛注 视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方法 温度计测量温度一 般可估读到 0.1℃(或 0.2℃) 注意量程,不可搅拌、不可骤冷 骤热,使用注意位置(如蒸馏时, 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 容量瓶精确配制一 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 ⑴标有温度(20℃)、容积、刻 线 ⑵使用前首先检漏, ⑶不反应、不加热、不换塞、不 贮存、不溶解

⑷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⑸加水至刻线1cm~2cm时,用胶头滴管定容 滴定管滴定反应,准 确量取液体 精度0.01mL ⑴使用前先检漏,注入溶液前, 应先润洗2~ 3次。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 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⑵刻度由上而下,最大容量不知, 可估读, ⑶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 液,强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 ⑷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溶 液 量筒粗略量取液 体 精度0.1mL ⑴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不估 读. ⑵应根据量取的体积选用合适 的规格 ⑶不反应,不溶解,不加热,不配 制,读数平视 注意:未知液体体积的测量和量 取所需体积的溶液的区别。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 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2章+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Word版含答案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重点) 2.说明蛋白质的形成过程、结构和 功能。(重点)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1.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 样性的学习,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 观。 2.通过对蛋白质合成及相关计算学习, 养成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种类: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 ――――――――――→ 人体细胞能否合成 ? ? ?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 非必需氨基酸:可在人体细胞合成,也可 从外界环境中获取 2.结构 (1)写出图中结构名称 a.氨基;b、d:R基;c:羧基。 (2)比较图中两种氨基酸,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 (3)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①数量关系: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位置关系: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③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1)此生理过程的名称是脱水缩合。 (2)写出字母代表的结构或名称:a.肽键,b.二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C 、H 、O 和N 等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 蛋白质 3.结构多样性 (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2)肽链方面: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 1.将下列实例与相应的蛋白质功能连接起来[连线] 功能 实例 ①结构蛋白 a .血红蛋白 ②催化 b .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 ③运输 c .抗体 ④信息传递、调节 d .绝大多数酶 ⑤防御 e .肌肉蛋白 ⑥运动 f .羽毛、肌肉、头发等 提示:①-f ②-d ③-a ④-b ⑤-c ⑥-e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 )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6.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②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差异

人教版新版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物质分类及变化讲义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分类及变化 (一)核心理论梳理 一、物质分类 1、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并分别举例说明,如 (a)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c)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和物质的关系 (a)、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等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等(b)、四同概念 (1)、同素异形体 (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形成方式分为两种: ①原子_________不同,如如O2和O3; ②原子_________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Ⅲ)、性质差异:_______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Ⅳ)、化学键特点: ①、共价键: 同素异形体(选填:都、部分)_________由共价键构成,共价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但稀有气体是_________原子分子,没有__________。 ②、离子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 ③、金属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2)、同位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3)、同分异构体 (4)、同系物 3、物质分类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与练习

7;27 教学目标 掌握指数运算,熟悉指数函数的性质。 2)能力目标 会进行复杂的指数运算或化简,会求指数型函数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指数运算,指数函数相关的问题。2)难点:指数型函数的问题求解。 教法与学法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和解题思路介绍,让学生总结方法和解题套路,掌握上述内容。 教学过程备注 1.复习测试(0~15)测试题目此处填写测试题目答案(简单的答 案,不需要过程) 2.作业和测试讲解 (15~50) 板书上堂课知识点填写讲解效果 3.新课讲解 (50~90) 4.随堂练习 5.板书设计 测试题目测试题目答案 教务公章:

复习测试: 1.已知函数f (x )=ax 2 +bx +c (a ≠0)是偶函数,那么g (x )=ax 3 +bx 2 +cx (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又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2.已知函数f (x )=ax 2+bx +3a +b 是偶函数,且其定义域为[a -1,2a ],则( ) A .3 1 = a , b =0 B .a =-1,b =0 C .a =1,b =0 D .a =3,b =0 16、函数f (x ) = ax 2+4(a +1)x -3在[2,+∞]上递减,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 . 17.f (x )是定义在( 0,+∞)上的增函数,且f (y x ) = f (x )-f (y ) (1)求f (1)的值. (2)若f (6)= 1,解不等式 f ( x +3 )-f (x 1 ) <2 . 13.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3 +2x 2 —1,求f (x )在R 上的表达式. 12.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y )=2f (x )·f (y )(x ∈R ,y ∈R ),且f (0)≠0,试证f (x )是偶函数.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培训资料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 3,也不能少于1/ 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 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 最佳。

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讲解训练-(含答案)

~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复习讲解 (含答案) 【要点梳理】(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基本不等式) 一、不等式 1.定义 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基本性质和运算性质两部分 基本性质有: 性质1 对称性:a b b a >?<; 】 性质2 传递性:,a b b c a c >>?>; 性质3 加法法则(同向不等式可加性):()a b a c b c c R >?+>+∈; 性质4 乘法法则:若a b >,则000c ac bc c ac bc c ac bc , ,.>?>?? =?=??且0c =,则00a b c c c a b c c c ? >?>?? ? ?>?+>+; 性质6 可乘法则:0,00a b c d a c b d >>>>??>?>; 性质7 可乘方性:()*00n n a b n a b N >>∈?>>; 可开方性:( )01a b n n N 且+>>∈>? ! 要点诠释: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同解变形的依据. 二、比较两代数式大小的方法 作差法: 1. 任意两个代数式a 、b ,可以作差a b -后比较a b -与0的关系,进一步比较a 与b 的大小. ①0a b a b ->?>; ②0a b a b -?>; ②1a a b b

最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讲解学习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先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2、常考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 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 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 滤; 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a)Na2CO3在BaCl2之后;(b)盐酸放最后。 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烧瓶的支管口处;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

习题1.2(第24页)

练习(第32页) 1.答:在一定的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 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2.解:图象如下 [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 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 12,x x R ∈,且12x x <, 因为 121221()()2()2() 0f x f x x x x x -=--=->,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

5.最小值. 练习(第36页) 1.解:(1)对于函数 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 (2)对于函数 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3()2f x x x =-为奇函数; (3)对于函数 21 ()x f x x +=,其定义域为(,0)(0,)-∞+∞ ,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 22()11 ()()x 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 21 ()x f x x +=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 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2()1f x x =+为偶函数. 2.解:()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的; ()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习题1.3(第39页) 1.解:(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