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书》精读课程

《四书》精读课程

《四书》精读课程
《四书》精读课程

《四书》精读课程详细信息

中国历代名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

【荐读】中国历代重点名句,值得收藏 2017-01-16 人民日报 诗经》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易经》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尚书》 15.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 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论语》 2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6.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7.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8.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3.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5.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6.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8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4.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6.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教师读书学习笔记20篇

教师读书业务学习感受 第1周读书笔记 读《语文教学通讯》,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觉得甚好,收录如下。 生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自己静下心来进行教育科研,去发现、思考、探究一点问题,从而营造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许许多多诱惑让“板凳甘坐十年冷”成为可笑的告白。其实,蹲下来,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用心思考,才能发现语文教学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值得探究的问题。语文与我们的生命共存,我们何不从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生活的快乐呢?轻叩教育科研之门,用学术的眼光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行为,用学术的思维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或许我们也能登高望远,高层建瓴。 第2周读书笔记 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教育感言摘录: 我喜欢读书,而且读书时喜欢想自己,与自己的思想,工作“挂钩”,我总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去读书。而且,一旦我认识到了,便会立即转化为行为。 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才能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因为爱的别名是理解。 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艺术中来。 没有情感的教学,教学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 第3周读书笔记

今读《教师也需要表扬》,心中颇有感触。我曾读过家教成功榜样周鸿的《赏识孩子》,他的孩子周婷婷是在爸爸的赏识中成长成才的,因此他的赏识教育方法也随之传遍祖国大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已把赏识理念深深牢记并常挂在嘴边,总是大方的赞美欣赏孩子,当发现孩子有小小的进步时,总是及时地给予赏识,被赏识的孩子马上露出了笑脸,行动更加积极,这就是赏识的魅力。 曾听过一句话:放大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就会朝着我们预定的目标靠近。这句话我想是赏识的最高诠释吧。 现把目光放到教师这儿,教师在工作中同样希望得到领导的欣赏,家长的肯定,有时领导、家长的一个笑脸,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活动的支持或参与都是教师工作前进的动力,因为教师也是需要表扬的。 第4周读书笔记 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第5周读书笔记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 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 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 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文献阅读笔记(样例供参考)

文献阅读笔记 1、文献题目: 学生对电学中高斯定理及对称性的理解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symmetry and Gauss’s law of electricity) 2、作者:Chandralekha Singh (匹兹堡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3、摘要内容: 我们在大学基础物理课上(calculus-based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s),调查了学生在学习“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的困难,这些概念对运用高斯定理是非常重要的。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需要同时满足: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以及各处的电场方向可以确定。另外,有效应用高斯定理需要理解电场的叠加原理。本研究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帮助他们学会在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时,如何选取合适的高斯面,而这些都促进了学生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为了解释学生在“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上的困难,我们采用了自由发言(free-response)、多项选择题(multiple-choice questions)测试以及利用“出声思维法或有声思维法”(a think-aloud protocol)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针对学生在上述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并为了获得关于这些困难的定量信息,我们也编制了相关选择题。被测试的学生541人,这些学生分三部分:基础物理课上的本科生,高年级电磁学课上本科生,参加助教研修班(a teaching assistant seminar course)的研究生。研究表明,本科生在上述概念的理解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的困难。 4、研究目的:为了调查了学生在学习“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上存在哪些困难,并对此困难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正确运用高斯定理。 5、方法及过程: 1)给定题目让学生自由发言及采用“出声思维记录法”,涉及知识内容是对称性及高斯定理等。具体:在大学基础物理课上,将学生按10-20人分为一组,给每组30道题目,让他们自由发言、讨论,并给出各自的理由。同时运用“出声思维记录法”对5个学生进行访谈,更深入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获得关于上述概念学习困难的定性信息,同时也有助于后面选择题试卷的编制。 2)选择题测试。分三部分进行: A. 大学基础物理上(非物理专业)541人,8个不同班级,平均分49% B. 电磁学(物理专业)课上(分前后测)前测:33人平均分44%后测:28人平均分49% C. 研究生(助教研修班)课堂上33人(大多数是研一的)平均分:75% 疑问:为什么结果电磁学专业的学生前测成绩不如基础物理课上的学生? 6、结果分析: 在不同年级中测试分数对比可知: 1)A部分的测试结果与B相比:两部分成绩相差不大,对矢量计算的深入学习与否对学生理解“对称性”“叠加原理”、“高斯定理”影响不明显。 2)C部分的测试表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上述概念的理解较好,虽然他们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与本科生相似的学习困难。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及对学生的访谈将学生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电荷、电通量是标量 举例:在1题中,学生常见的错误是认为“电通量”与“电荷都是矢量”。在访谈中,学生说电通量是矢量,因为它的公式中涉及两个矢量;电通量有正负之分;等。 2)叠加原理

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笔记

新东方考研英语辅导笔记 阅读理解部分 一、阅读文章 1.来源:西方的报刊杂志 2.文体: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 3.历年考题:多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4.大纲 5. 时间分配: 难度系数40%至50%,平均每篇17-18分钟,其中解题用10分钟(每题2分钟),把时间充分用到解题上,文章读出大概,题目仔细推敲 6. key word: ①Close reading, ②阅读四步走③48精读击破法 ① Close reading: 第一、精读要达到:首先,分析文章,对题目中的四个选项要做分析。正确的选项要做分析,错误的选项也要做分析。其次,把文章中的单词要背会、要全部熟悉掌握。长句子要摘取下来背诵,翻译。对于重点文章,有时需要背诵全文。 第二、如何精读48篇文章:首先是单词量;其次是难句;最后是解题思路。 第三、对于文章则可以多角度的读,题目也可以多角度的分析。 ②48精读击破法复习方式:以点代面,切忌题海战术! 第一、精度的角度。首先是单词量;其次是对阅读中的长句、难句进行分析;最后要对题目进行分析。 第二、泛读的目的。第一是增强背景知识;第二是锻炼抓住文章中心的能力。 第三、建议要读以下三本杂志:Time, Newsweek, Economist. 二、阅读四步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1.扫描题干,划出关键词(不要看选项) 结合题干,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便有目的性的阅读文章。 2.通读全文,抓住中心(7、8分钟) 1) 通读全文。要点:①首段②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和转折处(各个题目往往出现正确答案,英文逻辑性强,重点放开头结尾 2) 抓住中心。阅读后,用一分半中时间思考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③作者大致态度是什么? 3.仔细审题返回原文(审题,题干中蕴含陷阱或不细心,影响答题方向) 定位原则:1) 通常是由题干出发,寻找关键信息。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2) 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大体一致的。目的都是缩小范围。4.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à即对照原文。必须要返回原文,对照选项,排除确定。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关于阅读经典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经典阅读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吴萍丽 读经典,品人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在书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先哲们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书中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优秀人物身上所富有的正能量,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也感染着,就让我们在经典阅读中与主人公一同呼吸、一同感悟,从而引起与笔者的一场共鸣吧。 读《从小学做人》有感 “人”字非常简单,一撇一捺即为“人”,可是这一撇一捺立乎天下,要想做事,先学做人。《从小学做人》这本书中鼓励我们做一个善良且富有爱心的人。 我们应该做一个充满“爱”的人,向他人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些对我们并不难做到的“小事”,却可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犹如黑暗中的那一缕光明。 父母、老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亲近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知识和爱,让我们茁壮的成长。所以我们更应该用真心爱父母,尊师长,敬老人。《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呀,善良是人性中最温暖、最美丽也最让人感动的品质,善良就是遇到乞讨者,施舍点钱给他们、遇到老弱病残或者是孕妇时,我们能够主动地让座、遇到迷路的人,我们善意的为他指点方向。我相信,一切人与事都是相连的,在你给予他人方便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益处。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且富有爱心的人,“善良”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周围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三五班刘心蕊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俄罗斯与德国的战争故事,细细品读该书让我不禁沉迷在里面,我特别喜爱这本书的内容,读书笔记.其中的人物和事迹非常的励志,让人看后有种血脉喷张之感。书中的许多人物身上都有着让人敬佩

英语精读笔记

1993 Passage One L: critical a.重要的,关键的;批评的,批判的starve v.饿;饿死 drastic a.极端的;有力度的;严厉的 mother tongue 母语 infant n.婴儿 capacity n.能力;容量 severe a.严重的;严厉的 nevertheless = nonetheless conj. 尽管如此insensitive to A 对A不敏感 signal n./v. 信号;发信号 Sb is programmed to do... 某人天生能做 neglect vt.忽略 negligence n. negligent a. ideal a./n.理想的;理想 stage n.阶段;舞台 eventually ad.最终 turn out to be 结果证明是 command n./v.命令;指挥;掌握 style n.风格 sight n.视觉;看到;视力 feel n.触觉 toy n.玩具 pattern n.模式,样式,方式;规律 incredible a.不可思议的,难以置信的 mixture n.混合;混合物 induce vt.诱导,引诱 grasp n./v.抓;抓住;掌握 respond to A 对A做出反应/回应 dull a.迟钝;枯燥 vt.使迟钝 discourage vt.使灰心 discouraged a.灰心的,沮丧的 verbal a.语言的 purpose n.目的

at once 突然;立刻 inadequately ad.不充分的,不够的 inadequate a. intelligent a.聪明的 exceptionally ad.格外,特别 remarkable a.非凡,不寻常 owe A to B 把A归因于B;有了A是因为B faculty n.能力;全体教师;系,院 inborn a.天生的 anything but selective a.选择性的;选择的 select v. definite a.明确的;具体的 necessarily ad.必然,必定 not necessarily 未必,不见得,不一定 S: such A as B 像B这样的A Today no such severe lack exists as that ordered by Frederick. 分析:such severe lack as that ordered by Frederick A:severe lack B: that ordered by Frederick,其中that指代前面的lack 介词as引导的介宾短语,作名词lack的后置定语,但因为lack作句子的主语,为了避免头重脚轻,名词和介宾短语被谓语动词exists分割开了。 翻译:今天,再不存在像Frederick下命令所造成的那种严重的匮乏。 What is special about man’s brai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nkey, is the complex system which enables a child to connect the sight and feel of, say, a toy-bear with the sound pattern “toy-bear”. 与猴子的大脑相比,关于人的大脑的特殊之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能让一个小孩把,比如说,对一个玩具熊的视觉和触觉,与“toy-bear”这个单词的发音模式联系起来。 And even more incredible is the young brain’s ability to pick out an order in language from the mixture of sound around him, to analyze, to combine and recombine the parts of a language in new ways. 更不可思议的是,小孩的大脑有能力从他周围混杂的声音中选出语言的秩序,有能力进行分析,有能力以新的方式对词和句进行组合与重新组合。 W: be incapable of 不能

用事实说话樊登读书笔记

本书价值 人际交往中,不恰当的沟通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解决问题时,情绪化、逃避或说谎都没用,反而可能让问题恶化。 本书提出了用事实说话的8项原则。它们将帮助我们摆脱情绪,关注事实,扫除沟通障碍,达成谈话目标。 你将收获 了解为什么忠言逆耳 掌握发现和聚焦事实的技巧 学会倾听,抓住谈话要义 掌握别人愿意听的说话技巧 金句精选 1.我们越多了解他人看问题的视角,越能更好地传递信息。 2.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你就不能怕被当成坏人。 3.责备是会传染的,我们越是责备他人,身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责备别人并无不妥。 4.当被真相刺痛时,为了保护自己免于疼痛,我们会想办法中止对话,拒绝倾听,甚至抵制真相,但我们的所作所为并非总是有意识的。 点击图片可直接分享和保存 作者简介 [美] 马克·墨菲(Mark Murphy) 全球领导力TOP30专家、“领导力IQ”创始人,给超过10万名企业家提供过建议,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和《财富》500强一半的企业。他被《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媒体称为“员工参与度问题专家”。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用事实说话》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

一、了解我们回避真相的原因 二、聚焦事实 三、换位思考 四、设定有效目标 五、对话而非对抗 六、创造文字画面 七、结构化倾听 八、用事实说话,让未来更好 正文 生活中,你和家人、朋友谈话,对方不能接受真相。 工作中,你向上司、员工或同事说明事实,却遭遇排斥。 而逃避这些事实,则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时,你需要掌握真相谈话的沟通方法。 本书将通过八个步骤,帮助我们达成沟通目标。 学习这个方法前,我们先要了解几个概念,以便更好地运用它。 真相谈话是一个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艰难真相被真相伙伴分享、接受和拥护。它是一个基于事实的对话,能使谈话对象乐于倾听和改变。 艰难真相,指不容易被谈话对象接受的事实。 真相伙伴,指你要与之进行真相谈话的对象。 一、了解我们回避真相的原因 真相谈话中,人们会回避真相不愿面对,原因通常有四种。 1.无知自信 对自己的错误无意识且自信,称为无知自信。导致无知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培训不足。比如某钢琴老师教你弹琴时的坐姿,你便自信地认为这就是最佳姿势。 二是缺少信息反馈。比如员工不清楚自己的表现是好是坏,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

四书五经之经典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名言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木偶奇遇记》讲述老人泽皮德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获得 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但小木偶调皮、捣蛋、贪玩。从而引出了一系列的冒险 故事,讲述了一个木偶人由坏变好的传奇经历。 看完这本小说,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皮诺曹的坏毛病我也有一点:我也贪玩,上课有时会开小差,还对爸妈撒过谎,有时还有点自私、任性。从皮诺曹的 故事中,我懂得了知错能改是多么的重要。从书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善良。 我也要学它,做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樱桃沟的春天》的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记忆。 这个故事里,有这样一些人物。动物:会笑的笑猫,能在山谷里飞翔的黑旋风,会模仿人说话的鹩哥,爱管闲事的阿黄,看门鹅母白鹅,老的不知活了多久 的老老鼠,得了思乡病的阿黑,勤劳的马小跳的爷爷。马小跳的奶奶,从城里来 的郑美丽老师,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小非洲等等有趣的人物。动物。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明那天,笑猫带着虎皮猫和小猫们离开了翠 湖公园,来到了有孩子味儿的望龙山里的樱桃沟,后来得知这里是马小跳的老家。它们来到了马小跳爷爷奶奶家,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们。度过了很多有趣的日夜,给大熊猫找男朋友,帮阿黑。小白找回孩子们,樱桃沟保卫战……有认识了有孩 子味儿的老师:郑美丽。度过了及其反常的一天:鱼尖叫,狗想上房,白鹅想上树,青蛙远行。每件事都很奇怪,老老鼠也让笑猫赶紧逃。笑猫可不愿意走,不 愿离开樱桃沟,不愿离开这些动物朋友们,不愿离开马小跳的爷爷奶奶。最后以 这世界到底这么了?究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描写得很生动的好词好句,故事中的人物、 动物都很有趣。笑猫的思想都很想人,把杨红缨阿姨的思想都写进去了。我希望 杨红樱阿姨可以把笑猫的故事继续写下去。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成了世世 代代流传的《史记》。 《史记》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古代,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里面的 人们个性鲜明,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古代的的历史事件,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 必要的历史知识。

“四书”中最经典的名句集锦【备考资料】

“四书”中最经典的名句集锦【备考资料】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人在心静了之后才能心安,心安之后才能安定,安定了才会聪慧,聪慧自会慧悟,能悟之后才能有所得;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当人们真正想要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 不可否认,机遇是不等人的,它不是被动的,不会等着你去分析这,分析那,考虑这,考虑那等一系列琐碎的事件后,再决定去做。或许它本身就是个稍纵即逝的“精灵”,它考验的是我们的勇气与胆量,智慧与灵魂。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事都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妥的进行,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与远古时代又有何分别?当然机遇也是需要珍惜的,需要好好利用的,碰到机遇已经是很“困难”的,要充分地彻底地去利用,却是“难上加难”。怎样去更好地“完善”它,是个重点。 那位警察,不是已经给了索比多次机会吗?而索比并没有为此去认识到什么,只是一味地无休止地不停地为着他心中所谓的“目标”继续扮演着生命的“小丑”,乐此不疲。而幸运的他,总在“舞台”上有写“失足”,但终究被当作“笑料”,一笑置之。 一场“戏剧”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剧”的开演。对警察而言,只是去例行公事;对读者而言,只是将近结尾;对生活而言,只是个小插曲;对编剧而言,是个不错的情节;对观众而言,只是对得起一张票;对索比而言,是对生命的新想法地靠近,是为他先前的“无知”付出的代价,是为他

不懂的珍惜从他手中逃脱,也许可以扭转他命运的“机遇”而对其藐视所得到的教训的最终结果。 如果他会怪任何人,那么证明他的确活该;如果他只怪自己,那么他就能大声地对自己说:“三个月,也不算太久,我会珍惜并且把握住每一天的光阴。幸福,其实并没走远,只是我忽略了。等着吧……” 幸福,其实并没走远。没错,主宰幸福的有很多,机遇是其中的一个。不要等到上帝不耐烦了,毕竟他也有喜怒哀乐,给你个下马威,到那时,就好象太没“人情味”了。受苦的可是自己。 珍惜周遭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看见。机遇,就好比是遇到的机会,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至极,则是一件“美”事。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所具有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大相径庭。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将机遇“透明化”,完全看清,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啦。 倘若相反,结局就会如同索比: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 机遇遇到却不把握,是蠢材;不遇机遇却懂得把握,是人才;既遇机遇又懂得把握,是天才。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着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经典精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经典精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有幸在国学班第一堂课聆听姜鹏老师的经典精读《资治通鉴》。今天是国学18期的开学典礼,如此重要的时刻,我想请来的老师定然是重量级的,两天的课程充分验证了我的猜想。作为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姜鹏老师学贯东西,通晓古今,知识的渊博自然不在话下,但把历史讲到百家讲坛并广受好评,也需要更深厚的功底,因为要把枯燥的历史讲得既通俗易懂又有深度,既精彩又尊重史实,确实不易——尤其是对《资治通鉴》这类帝王之读。听完两天的课程,学到并悟到了许多珍宝,并把老师的独有观点和智慧记录以供复习体会。 在正式讲课前开学仪式中,有个环节是老师代表发言,姜鹏老师从“6.28上海暴力事件”剖析反思,认为当下社会戾气太重,源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太注重分数成绩。且不单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对孩子的期待带着功利,期许孩子通过高分进入好学府,未来有好的工作可以赚取高的财富。于是导致学校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太缺少人文关怀,太希望孩子成为成功人士,却忘了首先应该教育他成为合格的人。国学的意义是希望把漠视多年的人文关怀

重新拾回来。 建议同学们不能过于关注有形的东西,还要关注无形但重要的东西,这个社会变化太快,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如何找到不变的东西。从投资的角度,不变的价值,是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得到认可并体现。 在作为老师代表发言中,我记录下了姜鹏老师经典语录: 1、人文关怀不能用有用和无用来辨别,它就是必须的。 2、(西医代表现代工业文明和西医代表的传统经验,存在不同的实用性和负面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传统复兴也不是简单回到过去,应该在人类文明史中,思考怎么为未来作出贡献,要做到兼收并蓄,不封闭,对传统也要反思及再创新。 3、纵览《资治通鉴》总共250个皇帝,无数名门贵族,最后发现仅靠财富传承是不可能的,权力也无法代代传承,时间和空间可让财富和权力有局限性,真正能传承的是文化、思想和智慧。 4、在《资治通鉴》记载中,汉朝400多年,仅有60卷,用卷均7年的速度来读《资治通鉴》,真感觉人生如白驹过隙。商鞅如此厉害的人物,自始至终没跳出第二卷,我

阅读读书笔记4篇

阅读读书笔记4篇 本文是关于阅读读书笔记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改变,从阅读开始》读书笔记一 曾经饱受苦难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能今天崛起于沙漠之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与其民族优秀的阅读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人、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那么拜读朱永新教授的书《改变,从阅读开始》,更让我的心灵得以洗涤、净化和认识上的提升。“不读书的孩子是一个没有潜力的孩子;不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庸俗的家庭;不读书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校;不读书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落后的社会。”一句话,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阅读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多么富有哲理。 阅读《改变,从阅读开始》,就是一种震撼了,他的书中,选编了19位智者的讲话,这些智者,是活跃在上个世纪中国文化舞台的大人物,他们学贯东西,出入佛老,担当着接续中国文化慧命的历史重任。这19篇讲话是对中国文化的集中解读,有儒家、佛教、道家等不同角度,但它们实质上说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我对书中的辜鸿铭特别感兴趣,辜鸿铭是个怪人,一生共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精通英、法、日、俄、拉丁、希腊、马来等九种外语,曾为六国使节充当翻译,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第一”。这么一位在学问上几乎全盘洋化的学者,却以一副灰白小辫、瓜皮小帽和油光可鉴的长袍马褂的打扮直到终老。 文章中,辜老谈到,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与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而这种温良,来源于同情心。他指出,在他生活的年代,中国人实际上已经变种,不再是真正的中国人了,因为几乎丧失了“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既有着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中国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