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实验教材与原义务教材相比。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欲望;改变了编排顺序。将分、角、元的认识变为元、角、分的认识。顺应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增加了购物活动等。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学生见过、认过、用过一些人民币。己经有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初步认识。因此我设计本课时注意了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一年级学生平时用钱不多。经验少。使用的钱币面值比较小。因此教学难点是初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会用人民币买东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知道I 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通过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模拟使用人民币,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兑换钱币、购物等过程。从中探索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知道爱护人民币。学会计划、节约用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2?学生准备学具:人民币。

3?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货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电脑出示“ O",问学生:这是什么?

2.

学生可能会说是:星星、太阳、豆子、葡萄、橘子、纽扣、眼珠二‘' 纽扣、葡

萄、橘子……买这些东西就要用钱。钱也叫货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有关货币

的知识。现在你愿意把你了解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知识。

3?你们了解的知识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国的货币一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4.你还想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课始以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课前搜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I.投影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教师随机板书。

2.小结。然后说明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二)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老师这儿有1元钱(教师出示),我想和同学们换成角币?谁愿意和我换?

(1)师生兑换钱币。并让学生说明兑换的理由。

(2)小结并板书:1元=10角2. 1角钱换成分币。怎样换?

(1)小组活动:生生兑换钱币

(2 )全班交流并说明理由。

(3)小结并板书:1角=10分(三)创设生活情境。尝试兑换人民币1?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电脑出示):

①你要买一张8角钱的邮票。而你手中只有一张1元的钱?‘‘”’

②坐无人售票车需要1元。你只有一张5元的钱③要交书费45元。老师因找钱不便。希望你能正好交45元。而你只有一张50元的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说说你会怎么办。

2.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评价。

(四)反馈练习。兑换人民币电脑出示:一张2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可以换()张50元。

你能回答哪些问题就回答哪些。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见过、认过一些人民币,所以教学例1时只作简单处理。教学难点时,用师生、生生兑换钱币的方法,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贴近学

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注重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V个学习过程,通过小

组合作、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实践应用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手工作品,先互相欣赏一下。然后,用手中的学具人民币进行买卖。比一比。谁能用最便宜的价钱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谁能将自己的作品卖得价钱最高。

1?学生自由买卖。

2.全班交流。

3?课堂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

【设计意图】:设计购物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用智慧和劳动可以换取人民币。并对学生进行合理计划、节约用钱的教育。

四、课外实践

1.课下到商店或超市调查几种物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感兴趣的记录下来。

2.回家后自己试着帮妈妈买一次东西。

【设计意图】:

下节课学生要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价格。

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都是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出现的,学生亲自去调查并记录物品的价格,既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也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际购物,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能提高学生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后反思】

因为注意了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换

算人民币时节省了不少时间。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教学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元角分与小数教案第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找小数。 2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元角分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元角分练习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元角分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可以换()张2角,可以换 ()张5角的。 2、一张2元钱可以换()张1角的 , 可以换()张5角的。 3、一张5角钱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 4、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的,可以换()2元,可以换 ()5元。 5、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的。 6、一张5元的可以换()张2元和()张1元的。 7、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的。 8、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的。 9、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的,可以换()张50元的。 二、计算 3元=()角 50角=()元 9元=()角 80角=()元 1元5角=()角 14角=()元()角 3元8角=()角 16角=()元()角 4角+5角=()角 4角+6角=()角=( ) 元 4角+5角+6角=()角=()元()角 40元+5元=()元 20元—2元=()元 三、看标签,写价钱

元元元 ()元()角()元()角()元()角元元元 ()元()角()元()角()元()角四、解决问题 红气球每个元黄气球每个元白气球每个元 (1)买一个红气球和一个黄气球,一共多少钱 (2)买一个黄气球和一个白气球,一共多少钱 (3)小明拿了3元钱一种买一个,应找回多少钱 (4)一个白气球比一个黄气球少多少钱 (5)小青拿2元钱买这3种气球,够吗 一、填空。 1角=()分 1元=()角 30分=()角 20角=()元 30角=()元 5元=()角 70角=()元80分=()角 1元1角=()角 2元7角=()角 13角=()元()角 25角=()元()角 49分=()角()分 8角5分=()分 90角=()元 二、计算。 3角+7角=()角9角-5角=()角1元-8角=()角 23分-10分=()分 2元1角+3元=()元()角 3元7角-4角=()元()角 14分+7分=()分 6元5角+6角=()元()角 15分-5分=()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元角分与小数《买文具》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元角分与小数《买文具》教案 元角分与小数(教案)买文具教材分析: 课题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本节内容在全册书以及单元的地位: 元角分与小数《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之这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小数的意义,能从身边发现小数的使用,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作下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或者带一些人民币。 1 / 5

学生准备: 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现在我们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一起到文具商店看看买文具好吗?师: (出示文具商店的缩略图: 一枝铅笔 0. 5 元,一把尺子 1. 06 元,一个笔记本 3. 50 元,一盒水彩笔 16. 85 元)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在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然后老师将抽小组来汇报你们组发现的数学。 (师板书课题)师: 抽小组汇报(铅笔 0. 50 元,也就是 5 角;尺子 1. 06 元,也就是 1 元零6 分)师: 我们其他小组是不是也发现了这些数学信息啊?师: 现在我们把同学们刚刚发现的数学信息整理一下,做个小练习(把每个笔记本_元_角;每把尺子_元_分;每支铅笔_角;每盒水彩笔_元_角_分;每支钢笔_元)师: 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现价格标签上不同位子的数表示的意义不同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减法 第1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和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十几减9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13 9+(4)=13 …… 5、师:小朋友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挂图,你能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后记:

《元角分与小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元角分与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买文具(认识小数)课本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创设买文具的情境: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好吗? (板书:买文具)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再发现一个完整的小数有: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三、课堂活动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小黑板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教材简解]: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是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利用小组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作准备。 [目标预设]: 1在知识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制定如下目标: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在购物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购物。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取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时的授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奇、

2揭示题:买东西要用钱,我国的钱又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题:认识人民币。学生齐读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教学新 (一)认识人民币 1相互介绍。 师:都见过人民币吧,每小组桌上的小盒子里就放着一些人民币,每人拿一张你所认识的人民币把它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2重点认识。 师:(出示:一元纸币)老师这儿也有一张人民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1元)谁来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从哪儿看出来这是1元的呢? (学生可能介绍:A:这里有数字1,这儿有字,是“圆”。B:这里有两个字,“壹圆”。) 师:讲得真好!这里有数字“1”,这里有汉字“壹圆”,“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我们可以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桌上有1元吗?(有!)举起来!(生有的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姓什么双国王方青清气晴情请生字左右红时动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广大——窄小 七、词语搭配 万里无云纯净透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雪花飞舞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会走北京门广过各种样伙伴这太阳片金秋因为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北: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三、会认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太阳道送忙尝香甜温暖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 四、多音字 觉解着会别为看 六、近义词 洁白——雪白回家——归家睡觉——睡眠到处——处处想念——挂念雄伟——宏伟壮观——壮丽开心——快乐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七、反义词 远——近弯——直快——慢想念——忘怀雄伟——渺小 壮观——渺小清凉——炎热睡觉——起床好梦——噩梦 有趣——乏味盛开——凋谢温暖——寒冷洁白——乌黑 各种各样——千篇一律

元角分与小数第课时教案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 + + + 、列竖式计算。 + +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3)派代表回答结果。 二、专项练习 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 这是一道改错题,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观察,当好“森林医生”,能够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 第1题:(1)判断结果:错误。 (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 (3)分析:1)“4”是什么数;有没有小数点。2)借助算式:+= (4)正确的是:+4= 第2题:(1)判断结果:错误。 (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

(3)分析:1)小数点没有对齐能进行加减吗为什么2)要求是什么 (4)正确算式:+= 第3题:(1)判断结果:错误。 (2)原因:漏了小数点没有点。 (3)分析:1)小数点对齐的要求。2)267即 (4)正确算式:+=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说明小数点的重要性,强调计算中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课本第7页的第4题。 (1)首先,读懂题意。 (2)解决问题。 第4 小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目的是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解决问题。当然还应该要求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1)+ (2)+2 (3)、解决问题:魔方一个元;小皮球一个元;足球一个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皮球共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比买一个小皮球贵多少元 (3)三个都买。40元钱够吗 (4)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 + + + 、地球仪单价是元; 卷笔刀的单价是元; 笔盒的单价是元。 (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卷笔刀共花多少元 (2)买一笔盒比买一个卷笔刀贵多少元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练习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分5角4分4角1元9角3角31分7元7角 6元8角7元42分4元1角15角10元19角2元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5、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6、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7、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8、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9、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0、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1、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1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13、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4、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5、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6、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8、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9、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2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21、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22、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四、付人民币。 一个台灯65元可以怎样付钱?一个足球37元可以怎样付钱? 1、明明有100元钱,买书包用去50元,还剩多少元? 2、一个计算器50元,明明现在有40元钱,想买一个计算器够吗?明明还差多少钱? 3、星期天妈妈去买菜,用去16元后还剩下1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钱?

最新部(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 1.石头总课时数上课班级 备课主讲人审核人(手写)执教老师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课件、石头 课时安排: 二次备课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 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通 过玩什么得到第一的!(观看视频) 看完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得到第一?(揭 示课题:石头) 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 二、感受石头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 1. 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么?假山也是石头做的; 2.公园里面的石头;3. 海边的石头:天涯海角) 三、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才能发现! 你们会观察么?今天,我教你们用气泡图来观察一块石头。(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min)看明白了么?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 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 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 石头。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 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 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拿出材料盒里面 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个很有用的锦囊,它可能会帮上你忙!这里面有几张 卡,(拿出“大小”卡片),你看,这张卡片上,所有的东西都和生活中 的东西一样大小,在描述石头大小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石头去比 划一下。这是“形状卡”,当我们实在不知道手里的石头是什么形状,可 以只观察一个面,对照形状卡进行描述。如果给你“颜色卡”和“斑纹 卡”,你们会使用了么? 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 人。 (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 四、活动二:分类 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 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 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 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 来分一分。

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练习题

练习题 1、6元3角-2元7角= 7元3角-3元= 6元4角-3元9角= 7元5角-2元8角= 6元3角-1元5角= 4元1角-1元3角= 8元2角-1元4角= 3元5角-1元9角= 8元-2元5角= 13元-1元9角= 6元8角-2元8角= 7元-3元4角= 5元6角-2元= 3元1角-1元7角= 5元1角-1元1角=9元3角-7角= 8元2角-4元2角= 6元8角-8角= 3元4角-2元9角= 6元3角+5元7角= 9元1角-9元=3元3角-2元8角= 6角+1元9角=3元3角+4元8角= 2元2角-5角= 6元-1元5角= 4元2角-3元2角= 9元6角-7元7角= 10元8角-7元8角=6元3角-2元7角= 2、用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如何换算成几元几角几分? 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25)元(5)角(6)分 0.50元=(0)元(5)角(0)分 0.50元=(5)角 14.10元=(14)元(1)角(0)分 14.10元=(14)元(1)角 练习:12.00元=( )元 2.40元=( )元( )角 3.20元=( )元( )角

9.80元=( )元( )角 1.20元=( )元( )角 0.90元=( )元( )角 8.73元=( )元( )角( )分 17.30元=( )元( )角( )分 0.75元=( )角( )分 0.60元=( )角 100.40元=( )元( )角 3、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1)鸭比鹅()。(2)鸡比鹅()。 (3)鸭比鸡()。(4)鸡比鸭()。 (5)鹅比鸭()。(6)鹅比鸡()。 《认识人民币》练习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要求:说说怎样想的)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5角44角19角331分 7元7角6元8角元42分元1角 三、换人民币(要求动手操作,并填空,再读读记记)。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打印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 识字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白鸟争鸣 1 柳树醒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 说着说着, 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 洗着洗着, 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 梳着梳着, 小柳梢啊,绿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藏着藏着, 小柳絮呀,飞了。 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 玩着玩着, 小朋友们,长高了……

2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一处美丽的风景。

2017年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教学目标: 1.了解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养成善于倾听和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看图,知道主题是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1.观察第1页的三幅图。问: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1幅是一位老师讲解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 二、指导看图,指导上课时如何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1.看第3幅图。问:上课时,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 (1)观察学生神情。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或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播放一段学生上课时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录象,让学生评说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 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请小朋友们看圆形小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2.在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 (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做不教学过程必强求整齐划一。 (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3.一位小朋友在发言时,其他小朋友应该怎样?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一位小朋友发言时,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边听边想。听他发言后,可以举手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第2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第 2.3页的通版图。让学生说说第3页右上圆形框内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讨论交流,弄清图意。 3.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板书:爱惜学习用品) 二、训练整理书包 1.指导学生观察整理书包的插图。 a学生结合经验,说说图上的学生会怎样整理书包。 B小结;如果书包是分层的,课本、练习本和铅笔可以分开放;如果不分层的,也要把它们归类,便于查找。 C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书包,并按要求练习整理。 2.整体观察2.3页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分别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教师小结:书本、铅笔盒、铅笔等都是学习用品,保持它们的整洁、有序,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方便。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同桌相互练习使用刨笔刀。相互评价。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案分析 [教材简解]: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 单元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各种面值的人 民币,再利用小组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作准备。 [目标预设]: 1.在知识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制定如下目标: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在购物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购物。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取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在取币、 付币、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理念]: 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奇、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在四十分钟的授课过程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 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 在教学中设计了颜色鲜艳的课件,以小组学习为主,创设购物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正做到乐得学,学得乐。 [设计思路]: 我把全课分成三大环节,第一大环节是情境激趣,教师先设问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什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出示课题。 2.第二大环节新课教学中,首先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是 什么样子的。师生相机补充完善。其次教学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通 过活动,让学生理解1元=10角或1角=10分,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练习题 1、人民币单位转换问题 人民币的单位有()、()、()。 1角=()分 600分=()元 1元=()角 2元=()角 4角=()分 1元=()分 10角=()元 10元=()角 80分=()角 40角=()元 2元=()角 5角=( )分 80分=( )角 200分=( )元 7角=()分 10分=( )角 60角=()元 70角=()元 9角=()分 20分=()角 100分= ()元 100角=( )元 1元1角=()角 1角1分=()分2元3角=( )角 2角2分=( )分 4元5角=( )角 3角5分=( )分 27分=()角()分 59角=()元()角 12角=()元()角79角=()元()角 65角=()元()角 64分=( )角( )分 23分=()角()分 52分=( )角( )分 73分=( )角( )分 6角3分=()分 3角8分=( )分 6角2分=( )分 3角5分=( )分2角2分=( )分 1角1分=( )分 5角4分=() 2元3角=()角 1元1角=( )角 2元3角=( )角 3元6角=()角4元5角=( )角 3元4角=()角 7元5角=()角 3元5角=()角5元4角= ()角 9元9角=()角 1元5角=( )角 元=()角 2. 00元=()元元=()分 元=()角()分元=()元()角元=()元()角 元=()元()角()分 2、人民币兑换问题 5元能换()1元 2角能换()1角 5角能换()2角和()1角 10元能换()2元 100元能换()10元 100元能换()20元 100元能换()50元 50元能换()10元 10元能换()2元和()1元 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张10元可以换成()5元。 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元。 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1张20元可以换成()张2元。 1张2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张2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成()张5元。 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计划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物质世界,观察石头、泥巴、沙子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它们的形状特征。 2、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水,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河食用油等。 3、让学生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4、让学生认识地球上生活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以及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二、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三、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内容课时周次备注 一、石头与泥 土1、石头 1 1 2、玩泥巴 1 2 3、沙子与黏土 1 3 二、水4、水是什么样的 1 4 5、玩转小水轮 1 5 6、盐和糖哪儿去了 1 6 三、空气7、找空气 1 7 8、这里面有空气吗 1 8 9、空气是什么样的 1 9 四、动物与植物10、形形色色的动物 1 10 11、多姿多彩的植物 1 11 12、动物、人 1 12 专项学 习 向科学家那样 1 13 科学阅 读 科技发展历程 1 14 复习 1 15

元角分与小数第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买书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经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填空。 (1)5.9元= 元角= 角(2)3.3元= 元角= 角 2、列竖式计算。 25+11 46-48 124-23 103+28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题目。 (2)说说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花了多少元? (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列式:3.2元+11.5元= 元 (4)探索算理和算法。 1)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 4.7元 第三种:用小数计算。第二种:用竖式计算。. 3元2角 3.2 + 1 1元5角 + 1 1.5 1 4元7角 1 4.7 3)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的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 4)讨论: 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5)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2、拓展知识。 (1)提出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2)判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算式:11.5元-3.2元= 元 (3)列竖式计算。 竖式: 1 1.5 - 3.2 8.3 (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 3、课堂小结:强调小数点要对齐。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3题。 2题: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单位的小数用心算进行加减。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 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2.5+54.4 45.8-4.6 5 3.7+1.2 12.4-11.3 1.46+0.53 8.47- 2.25 35.6+4 3.3 46.7-5.4 2、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 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 (3)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买书 列式:3.2元+11.5元= 元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 4.7元 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 3元2角 3.2 + 1 1元5角 + 1 1.5 1 4元7角 1 4.7 算式:11.5元-3.2元= 元 竖式: 1 1.5 - 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