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普通用卷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普通用卷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普通用卷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普通用卷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了解决人们如何吃东西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就

技术问题来源而言,这个例子主要体现了()

A.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B. 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C.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地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D. 偶尔遇到的问题

2.大学生科里·森顿和尼莱什·帕特在进行工程课设计课题时,发明了可以直接测量人

心率的手套。该案例中问题的发现途径是( )

A. 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B. 收集信息

C. 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D. 灵感

3.如图所示,通过一个次级水槽将常规水龙头的水流延

伸数寸,让小朋友或残疾人都可以方便安全地洗漱.设

计该产品时,以下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水龙头的尺寸

B. 水龙头的制作工艺

C. 洗手盆的大小

D. 次级水槽的材料

4.有人发明了一种“双头火柴”,即在火柴棒的两端均装上药头,目的是节约能源和

材料,在通常引燃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使火柴梗的用量与加工次数减少一半,所以是一种比现有火柴更经济实用的发明创造,后来进行了制作和试验.但“双头火柴”

自发明以来,一直受到市场的冷落.从设计的过程来看,这是可能是由于设计者哪个步骤没做好()

A. 设计分析

B. 发现问题

C. 明确问题

D. 设计的交流

5.某设计师要为公交车站设计一款线路指示牌,制定了以下的设计要求,你认为不合

理的是()

A. 产品要设计成可快捷移动,方便拆卸

B. 款式新颖、悦目,符合市容美化要求

C. 结构要稳定、牢固,经久耐用

D. 注意使用环保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6.小明发现用普通的台灯看书比较伤眼睛,于是他决定设计一款护眼台灯。在确定问

题的价值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已有的护眼台灯很多,相关技术也很成熟,因此确定该问题的研究价值不高。小明判断的依据是( )

A. 问题缺乏科学性

B. 问题已得到解决

C. 现有的技术条件不能解决该问题

D. 问题无普遍意义

7.夜间开车时,遭遇车祸概率最高的汽车是()

A. 棕色汽车

B. 银灰色汽车

C. 白色汽车

D. 绿色汽车

某设计师查阅相关数据后,发现火灾中大多数人死亡的原因是吸入毒性气体。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消防装置,由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组成,既能灭火又能保护使用者。请回答下列各题。

8.该设计师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 观察日常生活

B. 科学实验

C. 技术试验

D. 收集和分析信息

9.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下列不属于该装置设计限制因素的是

( )

A. 灭火器的技术规范

B. 火灾发生的原因

C. 制作成本

D. 设计者的设计能力

10.某学校因发展的需要,要在校园内安装电子显示屏,因没有广泛征求老师和同学的

意见,结果等到电子显示屏安装好之后才发现,校园内师生和校外来访人员不方便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发现与明确问题的()没有做到位。

A. 发现问题的途径

B. 明确问题的内容

C. 明确问题的价值

D. 明确问题的限制条件

11.小丽同学想设计一种两用眼镜盒,提供给同时拥有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人群使用。

在设计前,她收集了以下信息:①制作眼镜盒的材料;②眼镜的度数;③眼镜盒的连接方式;④隐形眼镜镜片盒及护理液所占空间大小。其中你认为必要的信息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水变油技术”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的骗局,此技术的“发明”者王洪成是

一名司机。他声称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极少量的“可燃炔”制剂,充分溶解,成为“水基燃料”之后,水就可以作为燃料,成本极其低廉。后来“水变油技术”被认为是骗局和伪科学。“水变油”这个问题没有价值,是因为( )

A. 该问题没有普遍意义

B. 现有技术无法解决该问题

C. 解决该问题所需投入太大

D. 该问题违背基本的科学原理

13.小刘买了如图所示的一只竹躺椅,使用后有以下发现:

①竹椅面的透气性非常好;②竹躺椅展开后,靠背的

角度不能调节;③竹躺椅能够折叠收起;④人躺下时

没地方搁脚,不舒适;⑤人在竹躺椅上翻身时,竹躺

椅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如果小刘要对竹躺椅进行

改进,有价值的发现是( )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14.如图所示为某企业要开发如图所示的电子留言转盘,可收录留言,且有留言、收听、

删除功能.在开发这一装置时,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下不属于限制条件的是()

A. 企业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

B. 企业的生产能力

C. 留言转盘的功能要求

D. 留言者的声音特点

15.有位同学发现打火机掉进水里捞出后再也点不着火,于是他想发明一款防水打火机,

在明确该问题的价值后,他紧接着应该做()

A. 明确问题的表述

B. 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C. 明确设计受到的限制因素

D. 明确防水打火机的模型

16.如图所示为一款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切菜护手器,能将手指和

菜刀隔开,切菜时不用担心伤到手。设计该产品时,以下因

素从“物”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人手的大小

B. 不锈钢材料的强度

C. 菜刀的形状

D. 指套无毛刺

17.某设计师在洗头时,发现取用洗发液瓶(如图甲所示)中的洗发液需双手操作,感

觉不方便.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洗发液瓶,只要单手按压便可取用洗发液.请回答11-12题

该设计师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A. 观察日常生活

B. 技术试验

C. 技术研究

D. 收集和分析信息

18.赛格威(如图所示)是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运输载具。但自我平衡的

实现却需要一个高造价的精度陀螺仪,因此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销

路一直不好。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评析,这是因为设计者在设计产

品时疏忽了( )

A. 明确问题的价值

B. 技术试验环节

C. 制作模型环节

D. 发现问题环节

19.我们常常会遇到“好的创意不一定会实现”的情况,这是出现在以下哪个环节中的

()

①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

②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③设计计划

④提供问题的人员的素质水准.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0.在信息时代,种类繁多,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的信息是丰富的问题之源.以下哪个

方法是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

A. 问卷调查

B. 查找文献

C. 家庭走访

D. 上网收集信

二、分析评价题

21.如图所示是一款可调节型平板电脑放置架,使用时放置在地面上,支撑柱和支撑臂

间采用图c所示的连接件实现调节。观察平板电脑放置架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支撑柱与支撑臂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是 (在A.铰连接;B.刚连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处);

(2)该平板电脑放置架可调节的高度要适合成年人的身高,这主要考虑

了(在A.特殊人群;B.人的心理需求;C.人的动态尺寸;D.人的静态尺寸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处);

(3)金属材质的支撑柱上需要加工直径为M6的螺纹孔,则应选择直径

为的钻头进行钻孔(在A.Φ5.3mm;B.Φ6.0mm;C.Φ6.3mm;D.Φ6.7mm 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处);

(4)为了防止平板电脑放置架使用时在地面上滑动,下列措施中合理的

是(在A.在支撑臂和支撑柱的连接处安装弹簧垫圈;B.在支撑脚下安装橡胶垫;C.为支撑脚表面喷涂防锈漆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5)小明对平板电脑放置架进行测试时,发现其稳定性较差,他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在A.观察日常生活;B.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C.收集和分析信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处);进一步分析得出,主要原因

是其支撑脚设计不良引起的,以下优化方案最合理的是 (在下列方案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处)

A.支撑脚横截面改为三角形B.底部围成封闭状C.延长支撑脚

三、技术应用题

22.小黄发现同学们课桌上放置的水杯易被碰倒,于是他想设计一个夹持在课桌边沿的

杯托,要求辈子取放方便,不易被碰到.他在网上找倒了图示的杯托,但是他发现这个杯托专用过多的过道空间,同时结合现状,他只能选用金属或者木料材质进行制作,于是,他觉得结合这个杯托自己设计一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1)在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应的信息.下列信息中:

①桌子高度;②桌子面板厚度;③桌子面板外伸部分的尺寸;④桌面的大小;⑤辈

子的形状和尺寸;⑥杯子的材料.

你认为需要收集的信息是______.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④⑤⑥

(2)用草图表达你的设计方案,必要时用文字说明.______.

(3)如果你选择的材料是金属,请问:金属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划线工具有哪些?

______.

23.小明在家里烧菜时发现锅盖的放置没有合理的方法,平放时面朝上拿取不方便,面

朝下又感觉不卫生,因此想设计一个能够将锅盖竖直放置的结构,小明在对锅盖的数据进行了测量和收集,发现常用锅盖的直径为160-360mm,锅盖手把及最小处为

尺寸如下图,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以下设计要求:

①能使锅盖保持竖直方向,放取方便;

②有一定的稳定性;

③能适应不同大小的锅盖,锅盖的底部始终靠在结构底部;

④材料用40mm宽,3mm厚的钢板。

根据题意,请完成以下几小题:

(1)小明在发现锅盖放置不合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________(在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和分析信息;③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入空格中。)(2)请用草图画出你的设计方案,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3)在设计方案中标出相关尺寸。

(4)在设计方案出来后,小明请同学们来进行讨论,想对方案进行优化,以下优化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①在锅盖放置时的底部处设计一个收集水的装置用于收集锅盖中流下的水;②在锅盖架中加一个冷却装置,使锅盖能在短时间能冷却;③用厚度更大钢板增加结构的强度;④用不锈钢板代替普通钢板增加环境适应性;⑤增加一个清洗功能的装置可以随时清洗锅盖上的污渍中选择两项,将序号填入空格中。)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上_教案_广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 讲授课时: 总第 2课 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 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任务: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复习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集合A ={x |-1≤x ≤2},B ={x |x <1},则A ∩(?R B )= . 2.已知函数20()10x x f x x x ?=?->?,≤,,,若1()2f a =,则实数a = . 3.方程)2(log )12(log 255-=+x x 的解集为 . 4.函数23 )(-=x x f 的定义域为 . 5.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32()2f x x x =-,则0x <时,函数()f x 的表达式为()f x = . 6.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1212{,,}A B x x x x x A x B *==+∈∈其中,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 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2(x f x f -=+则)6(f =_________. 8.若2()2(1)2f x ax a x =+-+在(3,3)-为单调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9 .函数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0.函数)86lg()(2++-=a ax ax x f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若关于x 的方程a a x -+= 523)43(有负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12.如果函数()223f x x x =-+在[]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范围是 .

13.已知定义域为()(),00,-∞+∞U 的偶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 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为 . 14.不等式012 ≥+-ax x 对所有]2,1[∈x 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二、解答题 15.设集合{}2|lg(2)A x y x x ==--,集合{}|3||B y y x ==-. ⑴ 求B A ?和A B U ; ⑵ 若{}|40C x x p =+<,C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1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212833)21() 32(??? ??--+-- ; (2) 2lg 2lg3111lg 0.36lg823 +++.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就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得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得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就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得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得习惯与自主学习得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得获取者就是刚刚升入高中得学生,按照人得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得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得认识,可以让她们从大量存在得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她们应该获得得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得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得各种信息,感受信息得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得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与学习得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得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得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得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得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就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您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瞧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得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得信息。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得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得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得身体内部得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就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得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得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得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得特性,也就有相同得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得信息,找出它们共同得特性。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复习提纲及针对性练习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 一、材料的分类(选择题) 分类 取材 性质 举例 取材于大自然 保持着原本特质的材料 木材、黏土、石材 、木鱼 石 (人造材料) 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 其特质与原料不同 塑料、玻璃、钢铁 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综合 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胶合板、纸、混纺料 例题1、下列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纺织毛巾 C 、木材 D 、纱线 2、下列属于混合材料的是( ) A 、胶合板 B 、玻璃 C 、木材 D 、塑料 二、材料的性能: 、 、 。我们先来了解材料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能。 1、 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 ① :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② :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③ :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④ :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2、 :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典型例子如橡皮筋、弹簧。实际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属、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材料抗冲击震动的性能。例如,玻璃的韧性很差,易被敲碎。 4、: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例如,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其硬度就比较高。 5、:指材料接受折、锻、压等外力,被改变形状或被延伸,而材料没有运受破坏的性能。例如,铝的延展性好,可以压制成盘、碗等,而木材则不能。 (延展性是延性和展性的合称。延性:物体可以拉成细丝而不折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延性。展性,物体可以压成片断而不断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展性。) 6、其它---材料具备的物理性能还有、、等。 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的性能,主要有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例如铁容易被氧化,而不锈则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些特殊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材料的加工性能是指与材料被加工时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又称工艺性能。例如,塑料和一些金属材料可以熔铸成型,有的金属适宜锻造成型,有的金属适宜弯折成型,而木材则只适应切削加工,此外各种材料材质不一样,加工时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例题1、在我校进行拔河比赛之前,选择比赛用绳的时候,对用绳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其()的要求上。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弯强度 D、抗剪强度 2、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更强。 A、抗弯 B、抗压 C、抗拉 D、抗剪 3、某厂生产一种抗拉能力为2000N的钢丝,生产出一部分样品要进行技术测试,下面方法最合理的是() A、用20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 B、用25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 C、用钢丝剪测试是否容易被剪断

苏教版本高中高一数学必修一学习知识点归纳总结计划.doc

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点 【一】 一、集合及其表示 1、集合的含: “集合” 个首先我想到的是上体育或者开会老常喊的“全体集合”。数学上的“集合”和个意思是一的,只不一个是一个是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是:某些指定的象集在一起就成一个集合,称集,其中每一个 象叫元素。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 b ,c}。 a、 b、 c 就是集合 A 中的元素,作a∈ A,相反, d 不属于集合A,作 dA 。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 非整数集 (即自然数集 )N 正整数集N* 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Q 数集 R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法与描述法。 ①列法: {a,b,c ??} ②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如{xR|x-3>2},{x|x-3>2} ,{(x,y)|y=x2+1} ③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例:不等式 x-3>2 的解集是 {xR|x-3>2} 或 {x|x- 3>2} :描述法表示集合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A={(x,y)|y=x2+3x+2} 与 B={y|y=x2+3x+2} 不同。集合 A 中是数元素(x,y),集合 B 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 (1)无序性 B={2,1},集合A=B。 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序,如集合A={1,2},集合 例:集合A={1,2},B={a,b},若 A=B,求 a、 b 的。 解:,A=B 注意:有两解。 (2)互异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2} (3)确定性 集合的确定性是指成集合的元素的性必明确,不允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二、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 A 包含于 B,:,有两种可能 (1)A 是 B 的一部分, (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A=B, A、B 两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反之 :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B,作。 如:集合 A={1,2,3} ,B={1,2,3,4}, C={1,2,3,4},三个集合的关系可以表示,,B=C。A是 C 的子集,同 A 也是 C 的真子集。 2.真子集 :如果 AB, 且 AB 那就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作 AB(或BA)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 一.练习题: 1、在钢板上加工螺纹孔,用到的工具是() A、钢锯和丝锥 B、锉刀和丝锥 C、钻头和丝锥 D、板牙和丝锥 2.工艺的一般过程正确是() ①备料②部件装配③零部件加工④总装配⑤形成坯件⑥表面涂饰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 3、张明用薄铁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 4、周文用麻花钻加工了一个孔,该孔剖开后的形状应该是( ) A.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在薄铁板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扶正冲眼 B.左手紧握薄铁板,右手握紧手锯进行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C.用台虎钳夹紧零件,锉削锯割面,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D.将钻头正直装夹在台钻上,用手钳夹紧零件,对准冲眼钻孔 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木结构的各个构件,先表面处理,后进行榫卯连接。用于表面抛光的工具是( )。 A、锯 B、刨子 C、锉 D、凿子 6.小兰家的茶几的一个铁质脚断裂了,她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 ) A、焊接 B、榫接 C、胶接 D、铆接 7.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是( ) A、锯割 B、划线 C、刨削 D、切削 8、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下列不需要的工具是( ) A、钢锉 B、台虎钳 C、刨子 D、手锯 9下列不属于金属加工工艺的是:( ) A.攻丝B.锉 C.錾D.刨削 10王强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详见示意图圆圈部分。现要对 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小茶几。他完成这个任务最适合的工具组 合是()。

2017-2018学年新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 1.2子集、全集、补集(1) (4) 1.2子集、全集、补集(2) (7) 1.3交集、并集 (9) 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1) (12) 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 (15) 2.1.2函数的表示方法(1) (17) 2.1.2函数的表示方法(2) (20) 2.2函数的简单性质(1) (23) 2.2函数的简单性质(2) (25) 2.2函数的简单性质(3) (28) 2.2函数的简单性质(4) (31) 2.3映射的概念 (34) 3.1.1分数指数幂(1) (37) 3.1.1分数指数幂(2) (40) 3.1.2指数函数(1) (43) 3.1.2指数函数(2) (46) 3.1.2指数函数(3) (49) 3.2.1对数(1) (52) 3.2.1对数(2) (55) 3.2.2对数函数(1) (57) 3.2.2对数函数(2) (59) 3.2.2对数函数(3) (61) 3.3幂函数 (63) 3.4.1函数与方程(1) (65) 3.4.1函数与方程(2) (68) 3.4.1函数与方程(3) (70) 3.4.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72) 3.4.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2) (75) 3.4.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 (78)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 “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 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 ...、确定的 ...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 描述法 图示法 个体与群体 群体是由个体 组成 自然语言描述如{15的正整数约数} 数学语言描述规范格式为{x|p(x)}

信息技术必修一知识点

第1章知识要点 1.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价值性 ◇时效性 3.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略) 第2章知识要点 1. 信息需求的确定 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 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这些信息来源有其特点,在考虑从什么渠道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一般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3. 信息获取的方法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阅读法;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文献法;通过与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访谈法;通过广播、电视、影视资料获取信息的视听法;通过实验研究获取信息的实验法;通过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的调查法;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2、信息犯罪3、信息污染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卜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 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 AND、“OR:“ NOT、“ +、?”、“ &”、“人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 音频(.mp3) 2、视频(.avi)

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 导读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国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作、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价值表现在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 1、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提供防侵害的手段)、解放人(解放、延长了自身器官的功能或提高其效率)和发展人(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3、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思考:1、区分“保护人”和“解放人”。如:B超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价值。 2、理解技术“发展人”的含义:如爱迪生在完成大量发明项目过程中,自身造诣日渐深厚,并且博得世人的尊重。 三、技术的性质 技术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其中: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和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由“技术的综合性”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而技术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二者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3、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其程序为:提交申

【2020年】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 册)同步练习汇总 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1.1 棱柱、棱锥和棱台 A级基础巩固 1.下列图中属于棱柱的有()

A.2个B.3个 C.4个D.5个 解析:根据棱柱的定义, 第一行中前两个和第二行中后两个为棱柱. 答案:C 2.五棱柱中, 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 那么一个五棱柱共有对角线() A.20条B.15条 C.12条D.10条 解析:由题意五棱柱对角线一定为上底面的一个顶点和下底面的一个顶点的连线, 因为不同在任何侧面内, 故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2条, 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2×5=10(条). 答案:D 3.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几何体中, 不是棱锥的为()

解析:判断一个几何体是否是棱锥, 关键看它是否满足以下条件: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 且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故A不是棱锥;B是四棱锥;C, D是五棱锥.答案:A 4.关于棱柱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所有的棱都相等; ②至少有两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③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作侧棱. 解析:①错误, 因为侧棱与底面上的棱不一定相等;②正确, 根据棱柱的结构特征知, 棱柱的两个底面一定是全等的, 故棱柱中至少有两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③错误, 因为底面和侧面的公共边不是侧棱. 答案:② 5.观察如图所示的正六棱柱, 共有________对平行平面, 能作为棱柱底面的有________对.

解析:观察图中的正六棱柱, 可知共有4对平行平面, 其中能作为棱柱底面的只有1对. 答案:4 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 ②各条侧棱都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底面是正三角形, 其余各个面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一定是正三棱锥; ④正四面体是正三棱锥. 解析:根据定义判定. 答案:④ 7.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 直角三角形最多有______个. 解析:从长方体中寻找四棱锥模型. 答案:4 8.有一个面是多边形, 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锥吗? 解:不一定, 因为“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并不等价于“其余各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配套练习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 配套练习汇总 课后训练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序号是________. ①NBA 联盟中所有优秀的篮球运动员;②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R ;③美韩联合军演时发射的所有导弹;④校园花坛里所有鲜艳的花朵. 2.给出下列6个关系: 1 2 ∈R , Q ,0∈{0}, tan45°∈Z , 0∈N *, π∈Q , 其中, 正确 的个数为________. 3.(1)“被3除余1的数”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________. (2)设集合6 {}3A x x =∈∈-N N , 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____. 4.已知集合A ={1,2,3}, B ={3, x 2,2}, 若A =B , 则x 的值是________. 5.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①cos30°∈Q ;②若a -∈N , 则a ∈N ;③方程x 2+4=4x 的解集中含有2个元素;④若a ∈N *, b ∈N , 则a +b 的最小值为2;⑤|-3|∈N *. 6.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若以集合S ={a , b , c }中三个元素为边可构成一个三角形, 则该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 三角形;②满足1+x >x 的实数x 组成一个集合;20y +=的解集为{2, -2};④方程(x -1)2(x +5)(x -3)=0的解集中含有3个元素;⑤今天正午12时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构成的集合为无限集. 7.已知二元素集A ={a -3,2a -1}, 若-3∈A , 求实数a 的值. 8.已知集合A ={x |ax 2+2x +1=0, a ∈R }.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 求a 的值; (2)若A 中最多有一个元素, 求a 的取值范围; (3)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求a 的取值范围.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

信息必修(一) 课题: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情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列举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亲历感官剥夺——你能坚持多久? [游戏] 请几位同学和老师做实验。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我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并出示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请大家保持安静,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只能坚持几十秒钟,而有的同学坚持的时间稍长? [学生]:因为他耐力不行 [学生]:因为被孤立,无法得到信息 [总结]: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二、丰富多彩的信息 观察下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运动员比赛场景;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标;2008年奥运会口号。 [小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知识点 1、1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及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必须依附于一定的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 可转换的特点。 2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 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 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 人们利用才 能体现出其 价值,而有些 信息的价值 则可能尚未 被我们发现。 3 ☆时效性及价 值性紧密相连, ☆信息如果没 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 效了。 4---信 息不同于物质、能量 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1、信息技术( IT )是指一切及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载体举例: 报纸、课本、光盘等 信息举例: 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 CCTV播出的新闻等 价值性举例: 学习材料、生产技术 商业信息、GPS定位系统 时效性举例:

天气预报、股市信息 交通信息 共享性举例: 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 【问】: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练习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了解决人们如何吃东西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就 技术问题来源而言,这个例子主要体现了() A.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B. 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C.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地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D. 偶尔遇到的问题 2.大学生科里·森顿和尼莱什·帕特在进行工程课设计课题时,发明了可以直接测量人 心率的手套。该案例中问题的发现途径是( ) A. 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B. 收集信息 C. 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D. 灵感 3.如图所示,通过一个次级水槽将常规水龙头的水流延 伸数寸,让小朋友或残疾人都可以方便安全地洗漱.设 计该产品时,以下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水龙头的尺寸 B. 水龙头 的制作工艺 C. 洗手盆的大小 D. 次级水槽的材料 4.有人发明了一种“双头火柴”,即在火柴棒的两端均装上药头,目的是节约能源和 材料,在通常引燃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使火柴梗的用量与加工次数减少一半,所以是一种比现有火柴更经济实用的发明创造,后来进行了制作和试验.但“双头火柴” 自发明以来,一直受到市场的冷落.从设计的过程来看,这是可能是由于设计者哪个步骤没做好() A. 设计分析 B. 发现问题 C. 明确问题 D. 设计的交流 5.某设计师要为公交车站设计一款线路指示牌,制定了以下的设计要求,你认为不合 理的是() A. 产品要设计成可快捷移动,方便拆卸 B. 款式新颖、悦目,符合市容美化要求 C. 结构要稳定、牢固,经久耐用 D. 注意使用环保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6.小明发现用普通的台灯看书比较伤眼睛,于是他决定设计一款护眼台灯。在确定问 题的价值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已有的护眼台灯很多,相关技术也很成熟,因此确定该问题的研究价值不高。小明判断的依据是( ) A. 问题缺乏科学性 B. 问题已得到解决 C. 现有的技术条件不能解决该问题 D. 问题无普遍意义 7.夜间开车时,遭遇车祸概率最高的汽车是() A. 棕色汽车 B. 银灰色汽车 C. 白色汽车 D. 绿色汽车 某设计师查阅相关数据后,发现火灾中大多数人死亡的原因是吸入毒性气体。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消防装置,由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组成,既能灭火又能保护使用者。请回答下列各题。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容。由于这个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