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日志的行为挖掘与模式识别

操作系统日志的行为挖掘与模式识别

操作系统日志的行为挖掘与模式识别
操作系统日志的行为挖掘与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现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方面。而且现今的模式识别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与支持,在各方面也有重大的进步。模式识别也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前景 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a 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mong them pattern recognition is one of the ap pl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ow the application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to get everyone's attention and support, in various aspects have significant progress. Pattern rec ognition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people around.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Pattern Recognition, prospects 一,引言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高速发展, 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 人们开始要求计算机能够更有效地感知诸如声音、文字、图像、温度、震动等人类赖以发展自身、改造环境所运用的信息资料。但就一般意义来说, 目前一般计算机却无法直接感知它们, 我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对于这些外部世界显得无能为力。虽然摄像机、图文扫描仪、话筒等设备业已解决了上述非电信号的转换, 并与计算机联机, 但由于识别技术不高, 而未能使计算机真正知道采录后的究竟是什么信息。计算机对外部世界感知能力的低下, 成为开拓计算机应用的瓶颈, 也与其高超的运算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 着眼于拓宽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提高其感知外部信息能力的学科———模式识别, 便得到迅速发展。 人工智能所研究的模式识别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或帮助人类感知模式, 是对人类感知外界功能的模拟, 研究的是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也就是使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人类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信息、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现将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方面的一些具体和最新的应用范围遍及遥感、生物医学图象和信号的分析、工业产品的自动无损检验、指纹鉴定、文字和语音识别、机器视觉地圈模式识别等方面。 二,现状 以地图模式识别为例,地图模式识别是由计算机来对地图进行识别与理解, 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让计算机研究和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模式信息, 获取地图要素的质量意义。其计算处理的过程类似于人对地图的阅读。 地图模式识别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的一门高新技术, 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它是传统地图制图迈向数字地图制图的一座桥梁, 因此,地图模式识别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一起, 被称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三大技术。 目前, 地图模式识别由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是随着现今的计算机及其外部硬件环境的不断提高, 科技不过发展的情况下,

模式识别-参考

认知第一次作业 刘春华学号:53 以汉字识别为例,说明模式识别的四个模型各自的主要观点,以及这些模型之间有何区别。 1、模板匹配模型 刺激的视网膜图像传递到大脑,并与大脑存储的各种模式直接比较。 长时记忆中存储了各种与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相对应的袖珍副本(模板),内在模板与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模式识别是将刺激提供的信息与相应的模板进行匹配的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型。精确匹配 优点:模板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在知觉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识别,并在实现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模式识别中得到了实际运用。 缺点:模板说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方面仍然有许多缺陷。①按照该理论的假设,每一个有千变万化现象的同一个事物,记忆系统中都要储备与之一一对应的模板才能识别,需要在记忆中存储大量模板②这种理论对模式识别的解释比较刻板和生硬,缺乏人们在实际知觉中对模式识别的灵活性和变通性③没有明确阐释模板匹配的机制,尤其难以解释人们迅速识别一个新的、不熟悉模式的现象。 2、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s) 一类相关的物体或模式抽象的、理想化的样例,允许微小的变化,不需要精确匹配。 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刺激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模式的原型(有关某一类事物或刺激模式的概括性表征,反映一类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基本特性)。模式识别是在记忆中找到与当前的刺激模式最相似的原型的过程,不需要严格匹配,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可以得到识别。 优点:原型匹配理论大大减少了模板的数量,不仅减轻了记忆负担,而且使模式识别的过程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这种识别过程基本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缺点:理论不够清晰直观;匹配过程只强调自上而下的加工,而缺少自下而上的加工。 3、区别性特征模型(Distinctive-Features Models) 将模式的特征同存储在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而不是将整个模式同模板或原型相匹配。刺激被看成是一些基本特征(如水平、垂直或斜线、曲线等)模式识别通过特征分析来完成。每一种刺激模式都能被分解成一些基本特征,同一类别模式的刺激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刺激信息的特征和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在模式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客观事物,以各种基本特征的方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模式识别的过程首先是对刺激信息的特征加以分析,抽取有关特征并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系统中已储存的各种相应的特征比较,一旦获得二者特征之间最佳匹配,刺激就被识别。

DX300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教学大纲概要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X3004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 总学时: 64 学时 总学分: 4 学分 先修课程:MATLA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语音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简介: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信息,控制和系统科学的范畴。模式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模式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决策理论的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形式语言理论的句法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程着重讲述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算法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去,避免引用过多的、繁琐的数学推导。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深入研究有关信息领域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 《模式识别》第二版,边肇祺,张学工等编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 [1] 《模式识别导论》,齐敏,李大健,郝重阳编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人工智能基础》,蔡自兴,蒙祖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模式识别》,汪增福编著[M].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统计模式识别方法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决策。掌握特征提取和选择的准则和算法,掌握监督学习的原理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方法。基本掌握非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了解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了解模式识别的应用和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有效地运用,同时为开发研究新的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2)贝叶斯决策理论; (3)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4)线性判别函数; (5)非线性胖别函数;

什么是模式识别

什么是模式识别 1 模式识别的概念 模式识别[8]是一种从大量信息和数据出发,在专家经验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推理的方法对形状、模式、曲线、数字、字符格式和图形自动完成识别的过程。模式识别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即学习阶段和实现阶段,前者是对样本进行特征选择,寻找分类的规律,后者是根据分类规律对未知样本集进行分类和识别。广义的模式识别属计算机科学中智能模拟的研究范畴,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声音和语言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声纳信号和地震信号分析、照片图片分析、化学模式识别等等。计算机模式识别实现了部分脑力劳动自动化。 模式识别--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式还可分成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形式。前者如意识、思想、议论等,属于概念识别研究的范畴,是人工智能的另一研究分支。我们所指的模式识别主要是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文字、符号、三位物体和景物以及各种可以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传感器对对象进行测量的具体模式进行分类和辨识。 模式识别问题指的是对一系列过程或事件的分类与描述,具有某些相类似的性质的过程或事件就分为一类。模式识别问题一般可以应用以下4种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是受数学中的决策理论的启发而产生的一种识别方法,它一般假定被识别的对象或经过特征提取向量是符合一定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其基本思想是将特征提取阶段得到的特征向量定义在一个特征空间中,这个空间包含了所有的特征向量,不同的特征向量,或者说不同类别的对象都对应于空间中的一点。在分类阶段,则利用统计决策的原理对特征空间进行划分,从而达到识别不同特征的对象的目的。统计模式识别中个应用的统计决策分类理论相对比较成熟,研究的重点是特征提取。 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起源于对生物神经系统的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区别于其他识别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对待识别的对象不要求有太多的分析与了解,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处理的特点。 句法结构模式识别:句法结构模式识别着眼于对待识别对象的结构特征的描述。 在上述4种算法中,统计模式识别是最经典的分类识别方法,在图像模式识别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 模式识别研究方向 模式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对象的,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以及在给定的任务下,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前者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后者通过数学家、信息学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工作着近几十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一个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基本上事有三部分组成的[11],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类决策或模型匹配。任何一种模式识别方法都首先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把被研究对象的各种物理变量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值或符号(串)集合。习惯上,称这种数值或符号(串)所组成的空间为模式空间。为了从这些数字或符号(串)中抽取出对识别有效的信息,必须对它进行处理,其中包括消除噪声,排除不相干的信号以及与对象的性质和采用的识别方法密切相关的特征的计算(如表征物体的形状、周长、面积等等)以及必要的变换(如为得到信号功率谱所进行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然后通过特征选择和提取或基元选择形成模式的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和系统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业务上应具有具备从事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发研究工作的能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一)智能机器人系统 主要进行智能机器人控制与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内容。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导航、避障与多机器人协调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 (二)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半实物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数阶与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系统建模校验与验证及仿真算法和高层体系结构理论与应用技术、工业过程建模仿真和提高控制效果与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 (三)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研究图像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识别分类等理论与技术,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处理、动态目标识别与跟踪、智能交通系统、军事等领域的工程应用问题。 (四)建筑智能化技术 本方向以建筑智能化技术为背景,主要研究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理论与技术、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围变得越来越广,而模式识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介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模式识别;数字识别;人脸识别中图分类号;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Pattern recogni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Pattern recognition is a basic human intellige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40 years of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50s,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tatistics, psychology,

关于读书经历的日记三篇

关于读书经历的日记三篇 别看我那么爱看书,但也是需要转变的,我也就有了一段刻苦 铭心的经历。 小时候,妈妈跟我讲:“书是良师益友。”当时我似懂非懂。当 我理解了近200多字时,我第一眼见到了书,就是这个眼,使我的人 生产生了巨大变化,使我从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成为一个踏入社会的 儿童。 我的第一本书是故事书,是图文本,内涵丰富,我看得如醉如痴,我先将书囫囵吞枣似的读一遍,只要遇到不懂的字,我就先绕过去, 回过头来,问长辈。再记住好词,把感人肺腑的句抄下,知道作者就 算精读了。 我还量了书的面积和长度,自己缝了个袋子,这样就能够随时随 地钻入书的海洋了。可惜好景不长,这个我想方设法节约时间看书的 方法很快得到我的否认,因为我读完一本书,就换一本,而袋子永远 还是那么大,有的都装不下。 我又想了一个方法,我家当时穷,于是,我到书店借书,但要帮 忙做家务,都没时间看,我就缝了一个大挎包,足足可装2本现在的书,出去时就能够看了。 我上学时的书大多都不是作文书,因为我认为作文要写好,最忠 实的益友其实是闲书,它们不像课本;作文书一样死板。我的书大多都 是自然界的奇异现象的书,比如布封写的《自然史》(还未买到)等等。 我并不是什么书都买,只要看到书,我会先看有没有这几点,如 没有我就现场看完。一,内容丰富精彩。二,要有做人道理。三,有 精彩片段。 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财富的源泉。学无坦途,只要专心学习,好书必定能带来无穷乐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 以前,每当我去超市的时候我不懂那些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计 算那些商品的价格了;小时候说话都不懂得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述一样 东西,更不会讲普通话,或许会说那也仅仅会说一两句而已,而且说 得不准,就只会说闽南话。但是,通过我读书、学习,我懂了怎么计 算面积、小数、周长......语文水平也提升了很多,我现在懂得认字了,也会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述一样东西,作文也提升了很多,不像 以前那个咿呀学语的我。我不单是语文、数学提升了,就连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也提升了很多。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前,我并不喜欢看书,所以,写起作文来总是冥思苦想的,就像在挤牙 膏似的,挤了半天也没有挤出什么好东西来,怪不得写起作文来总是磨 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于是,我发誓我要养成经常看书的习惯。 我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就非常喜欢看《快乐作文》,但是,逐步地我 对读书产生了一种“讨厌”的感觉。每当我有空的时候妈妈总是在一 旁唠叨着:“赶快看书,赶快看书。”这几个令人讨厌而烦恼的字。以前,低年级时写日记对于我来说仅仅“小菜一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 随着自己持续长大,年级越来越高,作文就成了我的一块“绊脚石。” 于是,我每天都坚持看书,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就这样,我 开始了自己的一个读书的漫长旅行。最早开始看一些类似于《优秀作文》之类的书。然后,开始接触一些中外名著。我最早接触的一本中外 名著是意大利作者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回味作者写的日记是多么的有趣。接着就是阅 读了《简爱》,当我读到一个小女孩冷得发抖没饭吃的时候,我伤心极了,心想:“她是多么的无辜,多么可怜啊!”紧接着我精读了《鲁滨逊 漂流记》,想起鲁滨逊那种对困难的不屈品质,对生活强烈的热爱精神,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将永远伴我成长。直到现在我通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了要炼一把钢铁是很难的,但是, 只要你永不言弃,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成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_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pris_test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 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复试笔试满分为150分,包括基本能力测试(45分)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105分)两部分。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2至3小时。 有关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的说明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105分)由21道题目组成,参加笔试同学可从中任意选择7道完成,每题15分。专业知识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图象处理(共3题) 考试知识点:数字图象直方图、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图象增强、边缘检测算子、梯度大小/方向计算、频域滤波基础、频域滤波操作的基本步骤。 辅导材料:冈萨雷斯等,《数字图象处理》,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3, ISBN 7-5053-8236-5。认真阅读该书的3.3, 4.2, 10.1。 二.信息安全(共2题) 考试知识点:信息熵的计算、信源编码。 辅导材料:《信息与编码理论基础》,万旺根,上海大学出版社。 三.人工智能(共2题) 考试知识点: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辅导材料:廉师友,人工智能技术导论(第二版)廉师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7, ISBN 7-5606-0811-6。认真阅读该书的第一章。 四.微型计算机原理(共5题) 考试知识点:80x86指令寻址模式及汇编指令的书写格式;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汇编程序的阅读;计数器模块8253及其编程;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模块及其编程。 注:相关硬件模块控制字格式不需记忆。(提供)

辅导材料: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3版),戴梅萼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五.多媒体信息处理(共4题) 考试知识点:1.多媒体基本概念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多媒体数据压缩: 数据压缩算法概念及分类,统计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分形编码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音频压缩标准 3.音频信息处理 声音数字化,音频文件格式,声卡的组成与设计(含声卡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结构、编程接口等) 4.视频信息处理 视频信号数字化,视频的文件格式,视频压缩卡的设计 辅导材料: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钟玉琢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六.生物特征识别(共2题) 考试知识点:生物信息学序列联配(双序列比对,多序列比对)。 辅导材料:David W. Mount,《生物信息学:序列与基因组分析(影印)》,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 Cold Spring Harbor Lab(CSHL) Press。认真阅读sequence alignment 的相关内容。 七.射频识别(共3题) 考试知识点:电子标签的基本概念。 辅导材料:纪震,李慧慧等,《电子标签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12, ISBN 705606-1599-6。认真阅读该书的第一章。

英语阅读日记--白雪公主

My Reading Journal date(日期):2018/7/20 title(标题):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useful words and sentences(有用的单词和句子): Words: snow princess miss beautiful something young lady kill born rose heart bring never mountain house lamp Sentences: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queen. She had a pretty daughter named Snow White. Soon after the child was born, the queen died. The queen married another queen. She made Snow White do the housework all day and all night. Hunter! Take Snow White far away to pick some flowers. The hunter shot it and took the heart to the queen. Snow White began to run into the wild forest until it was almost evening. I think. How I am tired! How I want to have a rest! Ah, here is a house, there are seven small beds. They must be the beds of seven children. Let’s draw about it! (画一画)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Pattern Recognition & Intelligent System (专业代码:081104) 一、学科概况 本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为国务院1993年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本学科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主要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本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有博士生导师七名,百余名的博士生研究队伍,和先进的教学与科研硬设备环境。多年来,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与国内先进水平。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及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能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中在本领域内的工程技术的应用课题,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半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 总学分33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四、硕士课程设置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 1. 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取得新的成果。对于学术型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还应熟悉国内外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 2. 工作认真踏实,能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并圆满完成科研任务。 3. 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能发现实践中与本学科相关的需求,能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对于学术型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能提出和界定科学问题。

4.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 六、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应针对每个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和层次,确定选题范围。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6)主要参考文献。 提交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为第四小学期,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有关规定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在阐明论文的目的、意义和成果时,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获准参加答辩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外语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或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其余学科基础课程成绩不得低于70分并完成教学实践、科研实习。

模式识别——用身高和或体重数据进行性别分类

用身高和/或体重数据进行性别分类 1、【实验目的】 (1)掌握最小错误率Bayes 分类器的决策规则 (2)掌握Parzen 窗法 (3)掌握Fisher 线性判别方法 (4)熟练运用matlab 的相关知识。 2、【实验原理】 (1)、最小错误率Bayes 分类器的决策规则 如果在特征空间中观察到某一个(随机)向量x = ( x 1 , x 2 ,…, x d )T ,已知类别状态的先验概率为:()i P w 和类别的条件概率密度为(|)1,2,3...i P x w i c =,根据Bayes 公式得到状态的后验概率 有:1 (|)() (|)(|)() i i i c j j j p P P p P ωωωωω== ∑x x x 基本决策规则:如果1,...,(|)max (|)i j j c P P ωω==x x ,则i ω∈x ,将 x 归属后验概率最大的类 别 。 (2)、掌握Parzen 窗法 对于被估计点X : 其估计概率密度的基本公式(x)N k N N N p V =,设区域 R N 是以 h N 为棱长的 d 维超立方体, 则立方体的体积为d N N V h =; 选择一个窗函数(u)?,落入该立方体的样本数为x x 1 ( )i N N N h i k ?-== ∑,点 x 的概率密度:

x x 11 1(x)( )N i N N k N N N V h i N p V N ?-== =∑ 其中核函数:x x 1i K(x,x )( )i N N V h ?-= ,满足的条件:i (1) K(x,x )0≥;i (2) K(x,x )dx 1=?。 (3)、Fisher 线性判别方法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通过寻找一个投影方向(线性变换,线性组合),将高维问题降低到一维问题来解决,并且要求变换后的一维数据具有如下性质:同类样本尽可能聚集在一起,不同类的样本尽可能地远。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就是通过给定的训练数据,确定投影方向W 和阈值y0,即确定线性判别函数,然后根据这个线性判别函数,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测试数据的类别。 线性判别函数的一般形式可表示成 0)(w X W X g T += ,其中????? ??=d x x X 1 ? ????? ? ??=d w w w W 21 根据Fisher 选择投影方向W 的原则,即使原样本向量在该方向上的投影能兼顾类间分布尽可能分开,类内样本投影尽可能密集的要求,用以评价投影方向W 的函数为: 2 2 2122 1~~)~~()(S S m m W J F +-= )(211 *m m S W W -=- 上面的公式是使用Fisher 准则求最佳法线向量的解,该式比较重要。另外,该式这种 形式的运算,我们称为线性变换,其中21m m -式一个向量,1-W S 是W S 的逆矩阵,如21m m -是d 维,W S 和1-W S 都是d ×d 维,得到的* W 也是一个d 维的向量。 向量* W 就是使Fisher 准则函数)(W J F 达极大值的解,也就是按Fisher 准则将d 维X 空间投影到一维Y 空间的最佳投影方向,该向量* W 的各分量值是对原d 维特征向量求加权和的权值。

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

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 模式识别 “模式”(Panern)一词的本意是括完整天缺的供模仿的标本或标识。模式识别就是识别出给定物体所模仿的标本或标识。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使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人类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信息、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模式识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分支,它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在二维的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识别方而,已取得许多成果。三维景物和活动目标的识别和分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语音的识别和合成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技术在手写字符的识别、汽车牌照的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应用。模式识别技术是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基础 机器视觉 实验表明,人类接受外界信息的80%以上来自视觉,10%左右来自听觉,其余来自嗅觉、味觉及触觉。在机器视觉方面,只要给计算机系统装上电视摄像输入装置就可以“看见”周围的东西。但是,视觉是一种感知,机器视觉的感知过程包含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例如,一个可见的景物由传感器编码输入,表示成一个灰度数值矩阵;图像的灰度数值由图像检测器进行处理,检测器检测出图像的主要成分,如组成景物的线段、简单曲线和角度等;这些成分又校处理,以便根据景物的表面特征和形状特征来推断有关景物的特征信息;最终目标是利用某个适当的模型来表示该景物。 视觉感知问题的要点是形成一个精练的表示来取代极其庞大的未经加工的输入情息,把庞大的视觉输人信息转化为一种易于处理和有感知意义的描述。 机器视觉可分为低层视觉和高后视觉两个层次,低层视觉主要是对视觉团像执行预处理,例如,边缘检测、运动目标检测、纹理分析等,另外还有立体造型、曲面色彩等,其目的是使对象凸现出来,这时还谈不上对它的理解。高层视觉主要是理解对象,显然,实现高层视觉需要掌捏与对象相关的知识。 机器视觉的前沿研究课题包括:实时图像的并行处理,实时图像的压缩、传输与复原,三绍景物的建模识别,动态和时变视觉等。 人娄的钉能活动过程主要是一个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过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机具有钉能,能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就必须使它具有知识。把人类拥有的知识采用适当的模式表示出来以便存储到计算机中,这就是知识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知识表示是对知识的一种描述,或者说是一组约定,是一种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用于描述知识的数据结构,对知识进行表木就是把知识表示咸便于计算机存储和利用的菜种数据结构。知识表示方法给出的知识表示形式称为知识表示程式,知识表示模式分为外部表示模式和内部表示模式两个层次。知识外部表示模式是与软件开发的工具、运行的软件平台无关的知识表示的形式化描述。知

人工智能中的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摘要: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方法模式识别的应用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 正文: 模式识别的定义是借助计算机,就人类对外部世界某一特定环境中的客体、过程和现象的识别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判断等)进行自动模拟的科学技术。随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当然也希望能用计算机来代替或扩展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计算机)模式识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发展并成为一门新学科。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 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识别又常称作模式分类,从处理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角度,模式识别分为有监督的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和无监督的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两种。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各实验样本所属的类别是否预先已知。一般说来,有监督的分类往往需要提供大量已知类别的样本,但在实际问题中,这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研究无监督的分类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此外,模式还可分成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形式。前者如意识、思想、议论等,属于概念识别研究的范畴,是人工智能的另一研究分支。我们所指的模式识别主要是对语音波形、地震波、心电图、脑电图、图片、照片、文字、符号、生物传感器等对象的具体模式进行辨识和分类。 模式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对象的,属于认识科学的范畴,二是在给定的任务下,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 模式识别与很多学科都有联系,它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例如自适应或自组织的模式识别系统包含了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制;人工智能研究的景物理解、自然语言理解也包含模式识别问题。又如模式识别中的预处理和特征抽取环节应用图像处理的技术;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也应用模式识别的技术。 模式识别的方法主要有决策理论方法和句法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如果被识别的对象极为复杂,而且包含丰富的结构信息,一般采用句法方法;被识别对象不很复杂或不含明显的结构信息,一般采用决策理论方法。这两种方法不能截然分开,在句法方法中,基元本身就是用决策理论方法抽取的。在应用中,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别施加于不同的层次,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模式识别的应用非常广泛,比较典型的有:1 文字识别: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将文字方便、快速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已成为影响人机接口效率的一个重要瓶颈,也关系到计算机能否真正在我过得到普及的应用。

(完整版)中科院-模式识别考题总结(详细答案)

1.简述模式的概念及其直观特性,模式识别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6’) 答(1):什么是模式?广义地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可观察的物体,如果我们可以区别它们是否相同或是否相似,都可以称之为模式。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从事物获得的信息,因此,模式往往表现为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信息。 模式的直观特性:可观察性;可区分性;相似性。 答(2):模式识别的分类: 假说的两种获得方法(模式识别进行学习的两种方法): ●监督学习、概念驱动或归纳假说; ●非监督学习、数据驱动或演绎假说。 模式分类的主要方法: ●数据聚类:用某种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将原始数据组织成有意义的和有用的各种数据 集。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的方法,解决方案是数据驱动的。 ●统计分类:基于概率统计模型得到各类别的特征向量的分布,以取得分类的方法。 特征向量分布的获得是基于一个类别已知的训练样本集。是一种监督分类的方法, 分类器是概念驱动的。 ●结构模式识别:该方法通过考虑识别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达到识别分类的目 的。(句法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相同的单元(神经元)组成。相互间的联系可以 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增强或抑制信号。增强或抑制是通过调整神经元相互间联 系的权重系数来(weight)实现。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监督和非监督学习条件下的分 类。 2.什么是神经网络?有什么主要特点?选择神经网络模式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8’) 答(1):所谓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 理系统(计算机)。由于我们建立的信息处理系统实际上是模仿生理神经网络,因此称它为人工神经网络。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的两种操作过程:训练学习、正常操作(回忆操作)。 答(2):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固有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处理; ●知识的分布存储; ●有较强的容错性; ●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人工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人工神经网络不适于高精度的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不适于做类似顺序计数的工作;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人工神经网络必须克服时间域顺序处理方面的困难; ●硬件限制; ●正确的训练数据的收集。 答(3):选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要基于应用的要求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能力间的 匹配,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图像校正与分割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案

图像校正及分割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图像分析与模式识别》课程期末大作业报告 课程名称:图像分析与模式识别

目录 图像校正及分割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1) 1 软件需求 (1) 1.1 操作界面需求分析 (1) 1.2 图像几何校正需求分析 (1) 1.2 ISODATA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需求分析 (2) 2 算法原理及流程图 (2) 2.1 Hough变换 (2) 2.1.1 Hough变换原理 (2) 2.1.2 图像几何校正流程 (3) 2.2 ISODATA算法原理 (3) 2.2.1 ISODATA算法原理步骤 (3) 2.2.1 ISODATA算法流程图 (5) 3 程序设计框图 (6)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7) 4.1 图像几何 (7) 4.1.1 支票图像几何校正结果 (7) 4.1.1 支票图像几何校正结果分析 (8) 4.2 图像分割 (8) 4.2.1图像分割结果 (8) 4.2.1图像分割结果分析 (10) 附录: (11) 附录一:图像几何校正代码 (11) 附录一:ISODATA聚类算法图像分割代码 (11) 附录一:MATLAB的GUI操作界面代码 (17)

图像校正及分割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设计一种图像几何校正及图像分割处理软件,实现对倾斜支票图像校正为水平,及对已给的图像进行分割。图像几何校正主要通过边缘检测、Hough 变换、求倾斜角、图像旋转等算法实现;图像分割采用ISODATA聚类算法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对倾斜支票图像几何校正和对图像的分割功能。 关键词:边沿检测;Hough变换、图像旋转、ISODATA算法;图像分割; 1 软件需求 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整个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 根据题目,设计需要编写带有操作界面的图像处理软件,功能包含图像几何校和基于ISODATA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开发工具使用MATLAB。根据MATLAB的特点及需要实现的软件功能,软件需求分析如下: 1.1 操作界面需求分析 软件实现的功能是图像处理,因此操作界面中需要一个按钮,用于选择待处理的图像,称为“图像选择”按钮;选择的原始图像需要在操作界面中显示,因此需要一个用于显示原始图像的坐标控件;由于软件需要实现多功能,需要一个下拉框实现功能的选择;一个开始功能处理的按钮,称为“开始处理”按钮;一个用于显示图像处理结果的坐标控件。最后需要一个退出操作界面的按钮,称为“退出”按钮。 1.2 图像几何校正需求分析 原始图像在拍照时出现了倾斜,需要将图像校正,消除倾斜。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图像是一支票,支票上存在表格。因此想法是通过检测支票表格边框线的倾斜角,就是整图像的倾斜程度,然后根据这个倾斜角旋转,便可得到校正的水平图像。要检测支票图像表格边框直线。需要对图像的边缘进行检测,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很多,如:sobel算子边缘检测,prewitt算子边缘检测,roberts 算子边缘检测,log算子边缘检测,canny算子边缘检测等,由于原图的噪声并不是很严重,因此上面这些边缘检测办法都能胜任,这里使用log算子进行边缘检测,为了适应其它边缘检测方法,本设计需要尽量在改变边缘检测方法时尽可能少地修改代码。边缘检测后,采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然后在提取的直线上找两个点,计算出直线的倾斜角度。最后根据这个倾斜角度对图像进行旋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