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课练习题

统计学习题课练习题

统计学习题课练习题
统计学习题课练习题

《统计学》习题课练习题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Simple 1.某工厂2001年上半年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16分)

另外,7月份工人数为2250人,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上半年平均工人数;(4分)

(2)上半年月平均总产值;(4分)

(3)上半年月平均劳动生产率;(4分)

(4)上半年劳动生产率。(4分)

解:

(1)上半年平均工人数:

(1850/2+2050+1950+2150+2216+2190+2250/2)/(7-1)=2101(人)

(2)上半年月平均总产值:

(2500+2720+2710+3230+3740+3730)/6=3105(万元)

(3)上半年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105/2101=1.478(万元/人)

(4)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2500+2720+2710+3230+3740+3730)/2101

=8.867(万元/人) (4分)

S 2.根据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计算下表中所缺指标数值,并填入相应的空格内。(10分)

解:

91年的数据得1分,其它年份的数据每个1分。

H 3. 某市几种主要副食价格和销售量的资料如下,试计算:(15分)

(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4分)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4分)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7分)

解:个体指数用k表示,反映总体中个别事物数量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总指数,反映由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考察整个总体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

数量指标指数——指数的指数化指标具有数量指标的特征(即表现为总量或绝对数的形式),其对比所得的相对数就属于数量指标指数;如销售量指数和生产指数K q

质量指标指数——指数的指数化指标具有质量指标的特征(即表现为平均数或相对数的形式),其对比所得的相对数就属于质量指标指数;如物价指数、股价指数和成本指数。K p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是两种基本的综合指数形式,区别:同度量因素固定水平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意义也不同。以价格指数为例:

L 以基期商品销售量q1作为同度量因素,说明他是在基期商品销售量和销售结构的基础上来考察各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其分子、分母之差(p1q0—p0q0),表明为了维持基期的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即基期的消费水平,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将(变动)增加或减少的实际开支;

P以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说明他是在报告期商品销售量和销售结构的基础上来考察各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其分子、分母之差,表明为了维持报告期的消费数量

和消费结构即报告期的消费水平,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将(变动)增加或减少的实际开支;

实际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相应计算方式。一般而言,由于P(帕舍)考虑的是在维持报告期的数量水平下质量指标变动的程度,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解:(1)四种商品的物价个体指数分别为:K

K1=0.9/0.8=112.5%; 109.4%; 109.1%; 117.6%。(4分)

(2)(帕舍)四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p1q1/∑p0q1=61840/55598=111.2%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拉斯佩雷斯)四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p0q1/∑p0q0=55598/47595=116.8% (4分)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3) 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上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为(绝对数分析)∑p1q1-∑p0q1=61840-55598

=6242(万元),

其中蔬菜价格的变动占520万元(即4680-4160);猪肉价格变动占3312万元(即38640-35328);鲜蛋价格变动占460万元(5520-5060);水产品价格占1950万元(即13000-11050)。(4分)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3分)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方程;

(2)预测1990年酒的销售量。解:设直线方程为:y c=a+bt

则:a=

6

6.6086=∑n

y =1014.433

b=704.44862

=

∑t ty =64.09143 y c =1014.433+64.09143t

当t=7时,y c=1014.433+64.09143*7=1463.073

5.某地区1998~2004年某种产品的产量如下表:

运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并预测2006年和2008年的产品产量。 解:

设bt a y c += 26==∑=

y n

y

a 18.228612≈=∑∑=t

ty b

或者

()

2

2

2778928182427

2.187********

n ty t y b n t t ∑-∑?∑?-?=

=

=≈?-∑-∑ 28.177

96

.12072818.2182≈=?-=∑-∑=

n t b y a 于是

t y c 18.226+= 或 17.28 2.18c y t =+ 预测2006年和2008年的产量资料如下:

()万吨9.36918.228.172006=?+=y 或()万吨9.36518.2262006=?+=y ()万吨26.411118.228.172008=?+=y 或()万吨26.41718.2262008=?+=y

6.某地区1997-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下:

要求:(1)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1997-2001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以1997年为固定基期,计算1998-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解:

(1) 填空(8分)(每个空格0.5分)

(2) 1997-2001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5

1

40.945.1168.55861.9

54.885

5

i

i Y

Y =++++=

=

=∑(亿元) (2分)

(3)平均发展速度(几何平均法)=110.91% (1分) 环比比率 平均增长速度 =10.91% (1分) M 7.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动态的资料,计算产量总指数。

解:k*=1+k

产量总指数=∑k *p 0q 0/∑p 0q 0=(1.25×200+1.10×450+1.40×350)÷(200+450+350)

=1235/1000=123.5% (5分)

∑k*p 0q 0—∑p 0q 0=1235—1000=235(万元) (2分) 该企业产品产量增加23.5%,使企业产值增加235万元。 (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