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

奈达尤金

What i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中的翻译定义。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个国家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馀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奈达的第一本专著是1946年出版的《<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响的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2010/08/08

翻译定义在我国非常之多,然而也有一些差异。现抄录几种如下:

1.翻译是在接收语中寻

找和原文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2.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3.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4.翻译是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转换上最贴切的自然等值,其次是风格等值。

5.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上和文体风格上在译文语言中采用最接近而自然的同义语再现原文信息。

为抛砖引玉,现将奈达的翻译定义试译如下:

翻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用接收语再现源语信息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信息。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现在的中国译论界如雷贯耳,它的响亮程度不亚于严复。他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兼翻译家。究其原因,是他的“等值”、“等效”翻译原则在我国产生了轰动效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译界几乎人人言必称奈达,言必称奈达的等值“、“等效”翻译原则。
奈达的翻译原则是求似翻译原则。他要求在意义上和风格上都贴近原作。这相当于中国翻译论中的既“达意”又“传神”,与我国的“神似”说不谋而合。

翻译涉及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表达意义,神韵和风格。意义、神韵和风格不能量化。现代语言学或翻译学没有提供量化意义、神韵和风格的方法,人们无法对意义、神韵和风格计量。“等值”、“等效”翻译的提法貌似科学,其实不科学。

译论界有必要澄清,奈达并没有主张“等效”或“等值”翻译。他主张的翻译原则是再现源语信息最相当、自然信息,可以简称为“切近”翻译原则。奈达不主张“等值”、“等效”翻译。“等值”、“等效”、“对等”、“对等语”,“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术语是错误的术语,它们用一个“等”字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将奈翻译理论曲解成求等的翻译理论,然而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求似不求等





摘要:本文在对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奈达的翻译标准及所涉及的层面,以及实际翻译中翻译标准在各个层面中的体现。

关键词:尤金·奈达;翻译标准;动态对等



国内讨论翻译的文章频频提到尤金·奈达的动

态对等论(dynamic equivalence),但大多存在一些

误解或狭隘和片面的解读。我们想通过实例分析,

来讨论奈达的翻译标准及所涉及的层面.以期对尤

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论作出正确的解读。



、奈达的翻译标准

(一)标准的提出

对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论(dynamic

equivalence), 国内讨论翻译的文章虽频频提

到,

但大多存在一些误解或狭隘和片面的解读。如有认

为动态对等是指翻译时可以不考虑词的对应.在形

式和意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不应受原文形式的束

缚和影响,把原作的意思灵活地表达出来。这种说

法实际上是把“动态对等” 和中国的“意译”对等

起来。奈达本人对动态对等理论作了如下的解释.

认为“所谓动态对等,是指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

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

的、自然的对等”。按照奈达的解释, “对等”是

针对源语而言的, “自然的”是针对译语而言的.

而“最接近的”则意在将两种取向在高度近似的基

础上结合起来。可见, “动态对等”既重视对源语

信息的“忠实”,又要求译语符合规范和习惯.在

保持语义对等的前提下调整源语的形式。因此,

“动态对等”在强调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尽可能

相似的同时,又不排斥翻译的外来色彩,并由此来

扩大对翻译中可译性的理解。尤金·奈达还看到.

对等的程度取决于源语和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差异越大,对等程度越低。

(二1标准的演变

尤金·奈达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尊

重接受语的特征,不要随意创造语言,要不断思考

该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接受语。在与查尔斯·泰伯

合写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1969)一书中,奈

达将“动态对等”换成“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认为翻译意味着交流,取决于听或

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什么。按照奈达的观点,判

断译文的优劣不能停留在对应的词义、语法结构和

修辞手段的对比上,重要的是接触译文的人有哪种

程度的正确理解。所以,谈“效果对等”最根本的

是必须比较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原文和

译文的。可能有人会认为,功能对等翻译本来就是

一种不太“准确” 的翻译,因为它从形式上背离原

文。然而,要正确地判断“准确”两个字的含义,

就必须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

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也就是说,功能对等

翻译是否能使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阅读时的

反应保持一致。如果这样来理解“准确” 的话,

毫无疑问,功能对等翻译不仅能使读者容易理解,

而且也准确得多。

二、涉及的层面及对翻译的解读

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

翻译的特殊困难即由此产生。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

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性,思想完全可

以沟通,这是翻译之所以能实现的客观基础。由于

译文和原读者

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

文化背景、教育层次不同,要客观真实比较很难。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

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

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

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

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

(一】词汇对等

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在实际

翻译中.让我们困惑的是怎样在目的语里找到对应

的意义。以“Tension is building up.”为例,在没

有上下文的情况下, “tension” 和“build up”都

有不同的解释。因此,这句话至少可以翻译成以下

不同的汉语:1.形势紧张起来;2.张力在增大;3.

电压在增加。

英汉词汇对等包含了字词对等、多词同义、一

词多义、词义交织和无对等词语等五种对应情况,

其中字词的完全对等主要是专用名和技术词汇。尽

管在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相

同的,但语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之间的音位和拼写差异是很

明显的,但却指向同一事物。此外,语言之间有时

有些历史的和偶然的相似性又会导致误会。如英语

里demand和法语里的demander尽管词源相同.

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有较大的差异。二战期间,国际

联盟在一则新闻发布上犯了个错误。法语的

demander意思是“ask”或“ask for”,但翻译却把

它当作英语的demand来理解,因此许多美国人错

误的回绝了法国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承诺。同样,

即使日文大量借用了汉字.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所代

表的意义也相同。 “手纸” 的汉语意义是卫生纸.

日语里则代表“信纸”。因此,要在两种语言里找

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是不可能的。

(二)句法对等

无庸质疑,句法对等比词汇对等更复杂。在英

汉互译时,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涉及到了单数和复数

的范畴。汉语经常用到复数时无明显语言标示,而

在英语里,复数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性和数

等语法标示在翻译时还会涉及时态的一致性。因

此,译者不仅要清楚在目的语言里有没有这种结

构,而且还要明白这种结构的使用频率。

有时,词汇的差异也会给句法对等带来翻译上

的障碍。例如,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

英汉翻译时,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在

翻译过程中让句法结构重组变得更复杂的是汉语的

定语在句子前面,而不是后面。这个就是语言学家

所说的“

左分歧” 而不是“右分歧”。这就是为什

么汉语句子要明显比英语短。

(三)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语篇是一种语言使用

单位。因此,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能只分析语

言本身,而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意

义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上下文语境:语言的上下文分析主要是在确认

语义成分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运用语用前提推

理,在对语言上下文的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单词或

语义单位在原文中的含义,从而确定语义的翻译转

换。例如:

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人生需要一种

境界: 自我安定。面对别人的成功与荣耀,我喝我

的清茶,我明白那掌声已有所属, 匆匆忙忙赶过

去.不会有成功等着你,还是自己再创业绩吧,跟

着别人永远只能摸着成功的尾巴。

此处“清茶” 的翻译很费神。时下人心浮躁,

原文却以“喝清茶” 比喻知识分子的高洁,在周围

一片追名逐利的喧嚣声中保持内心的安定。我国的

茶文化源远流长.与英语中的tea在文化上有着天

壤之别。“清茶”在《汉英词典》(修订版)中译

为green tea和tea served without refreshment.但在

此处都不适用。“喝清茶”,喝的是茶,品的却是

知识分子甘于清贫的心态。清者,朴素也。清茶,

即plain tea: “喝清茶” 即“being content with

Dlajn tea”。 “花酒”指有歌女伺候的宴会。 《汉英

词典》(修订版)提供的译文是“a dinner party

with singsong girls in attendance”,在此也不适合。

“饮花酒”实指追求功名不惜蝇营狗苟,交际场上

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结合上下文语境,可意译为

“winning and dining”。纵览上下文, “他饮他的花

酒,我喝我的清茶.人生需要一种境界:自我安

定。”译为“Human life, it seems tom~, needs a

placidity of mind.While others may be winning and

dining. I’m content with plain tea.”而在下文中,

“我喝我的清茶”实际上指面对别人的成功仍然坚

守原则,安贫乐道,追求一种简朴的乐趣。 “我喝

我的清茶” 不能再译为“I’m content with plain

tea”

. 而要译为“I’ 11 indulge in my simple

pleasure”。一杯“清茶”,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

翻译,甚至在同一个语境中前后左右的搭配不同,

其语义也变了,足见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

用。

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是指具体的参与交际的人

和事。交际渠道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心理

情感等。人们在交际时,某些语言现象通过上下文

无法弄清其确切意义

,必须参考语言使用时发生的

事件、参与者和交际方式等因素才能确定其意义。



? ? 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

陪。奴愿做妹子。每日服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

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

身,奴死也愿意。” (《红楼梦》

上例说的是王熙凤骗尤二姐人大观园的情景。

为了骗取尤氏的信任,一向言辞泼辣的王熙凤突然

变得温柔恳切,满嘴花言巧语,句句甜言蜜语,极

尽讨好奉承之能事。译者David Hawkes洞察了人

物性格的变化,把握住了情景语境的作用,再现了

不同场景下的人物的不同嘴脸,忠实地传达了原文

的意思。

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

景、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心理等。由于各民族历史

发展过程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同一时期所处的社

会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其价值观、习俗、宗教信仰

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翻译是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

翻译的内容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码,而且是语言符

号所承载的文化。因此,翻译不可避免地与文化发

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

言语社团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

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这些便是文化差异的渊

源,也是造成翻译障碍的主要因素。翻译中时常会

遇到诸如词汇空缺、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等难

题,这些难题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解决,因此译者

必须要深入了解源语和译人语文化。奈达曾说过: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

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

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请看下例:

1 was not Pygmalion; 1 was Frankenstein

此处翻译难点是Pygmalion和Frankenstein所

涉及的文化语境。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

路斯国王。他雕了一个绝美的女像,并不由自主爱

上了她。他的爱发自内心,无比忠诚,就连爱神阿

芙罗狄特(Aphrodite)也为之动情,便赋予那女像

以生命,二人得以终成眷属。Frankenstein是英国

作家谢利(Mary W.Shelley)小说Frankenstein中

的主人公,他是个年轻的医学研究者,创造了一个

怪物却最终被其毁灭。可见,Pygmalion在此比喻

“创造美和享受美”,而Frankenstein则比喻“自作

自受, 自食其果”。

(四)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

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

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

造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

语言风格

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例

如:科技体裁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因此,准确

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

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

作品中,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



。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

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因此,优

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

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以诗歌为例,诗歌是富含文化因素最多的一种

文学体裁,无论是其形式或内容都充分展现了它自

身的文化特性。例如,英语的十四行诗和汉语的七

律诗都体现了各自浓厚的文化特色。在翻译实践

中,除准确地再现诗的内涵、风格和原作者的思想

外,还应译出诗的文化特色。许多翻译技巧,如增

补、注释、回译、替代等,都可以用来解决翻译中

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充分

体会源语的文化风格。例如,李白的《静夜诗》中

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了符合英语形

合特征,译者按照英语“主谓宾” 结构的语言模

式.增加了主语“I”、关联词“if” 和谓语 动词

“ see”;译者采用诠释的方法,将“床前明月光”

译成了“At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