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提纲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一)历史地位:

(二)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1.思想核心:主要内容(1)孔子提出“仁”学①②③

(2)孔子追求的“礼”的含义、内容、评价

2.政治主张①②

3.哲学主张:

(三)教育思想1.2.3.

(四)影响:

二、老子(一)历史地位:思想著作

(二)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1)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2)辩证法思想:

2.政治思想:

(三)影响: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百家争鸣的原因:1、春秋战国文化辉煌,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

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2、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3、政治:分封制瓦解,周于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大夫崛起;

4、阶级关系: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

5、文化: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二、主要派别及主张

(一)儒家:孟子1.历史地位:

2.主要思想主张(1)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①②

(2)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3)重义轻利思想:

3.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1.基本主张(1)荀子的唯物思想思想:(2)主张“”(3)政治主张:

2.思想特点及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时期鲁国的墨翟(历史上尊称为“墨子”)。(一)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1、2、3、

(二)墨家学派的地位变迁1. 2.

三、庄子与道家(一)庄子的思想主张1.2.3

四、韩非与法家(一)历史地位:

(二)基本主张1.2.

(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孙膑与兵家1.历史地位及思想来源:

2.军事思想及影响:

六、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①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3)它们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基本主张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1)提出背景:①②③

(2)思想来源:

(3)主要观点A.B.C.D

2.影响:积极:①②③消极:①②

第4课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2.3.4.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南宋的

2.理学本质:

3.思想观点(1)理的本质:(2)理的表现:(3)穷理方法:

4.统治地位的确立(1)(2)(3)。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1)理论:“(2)求理的方法:

2. 王守仁(1)思想核心(2)求理的方法(3)强调

3.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2)积极: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李贽的思想:(1)政治思想:①②③(2)哲学思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主要思想:(1)王夫之a. b. c. d.(2)黄宗羲a. b. c. d.(3)顾炎武a.b.3.评价:进步:(1)________思潮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

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2)进步思想家对_______的反思、批判,根植于

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这股带有性质的进步思潮,对造成了强烈冲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4)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着反对____的民主革命。

局限:没有形成推翻君主专制的社会思潮,也未促使社会的转型。

从春秋末期到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儒家的思想发展演变历程:(1)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奠定了儒学的思想基础。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发展,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代表。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既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又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宋朝时期,“二程”和朱熹在继承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佛、道两教的某些思想,逐渐确立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儒学理论体系,即理学。

(5)明朝中叶,王阳明在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的主张,即心学,形成了儒学发展史上继宋代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儒学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君主批判的主张,从而使儒学重获新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

第6课中国古代科技和实践

课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①发明②.改进:③传播:④意义: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印刷术:①.发明:②.传播: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15世纪)。

③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

(3)指南针:①.发明:②.应用:。③.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④.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①.发明:②.应用:③.传播: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由阿拉伯传入欧洲(14世纪)。

④.意义: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重要问题补充

1,什么是传统科学(古典科学)?什么是近代科学?

传统科学建立在直接的观察和思辨性的猜测以及形成逻辑的演绎基础之上,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近代科学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到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实用性:大多服务于农业

(2)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少实验、科学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属于古典科技的范畴。(3)技术化: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以师代徒的形式传递。

3,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中国较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先进的国家。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4)交通发达,促进了国内外科技的交流与传播。(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科学家的努力。

(6)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4,明清时期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1)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教育落后,八股取士,思想僵化。

(4)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根本原因。

5,西方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资本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4)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