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 免费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A. 符号

B. 概念

C. 公式

D. 形象

标准答案:D

2.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标准答案:D

3. 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课题;年级;授课人;()

A. 课时

B. 学生

C. 多媒体

D. 老师

标准答案:A

4. 美术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资源与技术的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

A. 引导性原则

B. 审美性原则

C. 知识性原则

D. 交流性原则

标准答案:B

5. 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要求不包括()

A. 教学计划要严谨

B. 整节课都要经新课

C. 掌控课堂

D. 教学效益最大化

标准答案:B

6. 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 净化心灵

C. 陶冶情操

D. 提高修养

标准答案:A

7.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标准答案:A

8.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规定,教学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重点与难点

C. 学生与教材

D. 内容与环境

标准答案:A

9. 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A. 英国伦敦

B. 工艺美术联盟

C. 万国博览会

D. 公立包豪斯学校

标准答案:A

10.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

B. 帕梅拉●泰勒

C. 史蒂文●卡尔彭特

D. 罗恩菲德

标准答案:B

11. 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 贝拉●巴拉兹

B. 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 弗里德曼

D. 米尔佐夫

标准答案:A

12. 创造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

A. 提供发展空间

B. 实施创造计划

C. 提供创造的技能

D. 实施发展计划

标准答案:C

13.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幼年期

标准答案:C

14. 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 明确教学的目标

B. 引导学生的学习

C. 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 清楚教学流程

标准答案:B

15.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了解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学生个性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B

16.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懵懂期

标准答案:C

17. 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 图像

B. 画笔

C. 视频

D. 画纸

标准答案:A

18.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标准答案:D

19.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标准答案:A

20. 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要求建立()的教师评价体系?

A. 发展性的

B. 持续性的

C. 稳定性的

D. 专业性的

标准答案:A

21. 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 逻辑式组织

B. 心理式组织

C. 折衷式组织

D. 中心式组织

标准答案:A

22.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更新观念

B. 转变方式

C. 调整结构

D. 重建制度

标准答案:C

23.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

B. 帕梅拉●泰勒

C. 史蒂文●卡尔彭特

D. 罗恩菲德

标准答案:A

24.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标准答案:B

25. 在中国古代艺匠进行的实用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

A. 提升素质、陶冶性情

B. 重视娱乐遣兴、抒情展意

C. 实用型的工艺人才

D. 强调品位的提升

标准答案:C

26. 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A. 符号

B. 概念

C. 公式

D. 形象

标准答案:D

27. 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 音乐课程

B. 体育课程

C. 美术课程

D. 英语课程

标准答案:C

28.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标准答案:B

29.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更新观念

B. 转变方式

C. 调整结构

D. 重建制度

标准答案:C

30. 示范的主要目的是()

A. 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三个阶段的要求

A. 透 # 熟悉

B. 化

C. 理解

标准答案:AC

2. 课堂仪式包括?()和()两种

A. 上课仪式

B. 问好仪式

C. 下课仪式

D. 敬礼仪式

标准答案:BCD

3.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教学情景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AB

4.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大致从两个方向展开()

A. 是以审美为目的的,上层社会或文化人的博雅教育

B. 是以休闲为目的,大众化的绘画教育

C. 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下层社会或艺匠的美术教育

D. 是以娱乐为目的,消费性的工匠教育

标准答案:AC

5. 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原来美术课的专业化倾向,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的学习方式

A. 自我监控

B. 自我指导

C. 自我强化

D. 自我激励

标准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窄,一般课堂不予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2. 蔡元培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3. 美术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美术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4. 脑力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体现的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创造意识的不断增长。(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5. 米尔顿●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证”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 明确教学的目标

B. 引导学生的学习

C. 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 清楚教学流程

标准答案:B

2. 下列不是形成性评价目的的是():

A. 激励学生学习

B.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C. 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D. 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

标准答案:D

3.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了解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学生个性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B

4.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幼年期

标准答案:C

5.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A. 学习成绩教学内容

B. 学习时间教学手段

C. 学习环境教学环境

D. 学习效果教学工作过程

标准答案:D

6. ()是教师教学的对象

A. 课本

B. 学生

C. 家长

D. 多媒体

标准答案:B

7.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规定,教学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重点与难点

C. 学生与教材

D. 内容与环境

标准答案:A

8. 课外美术教育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以培养“()”为目标,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艺术教学的新型育人途径的探究型的美术教育。

A. 情、人性

B. 人、个性

C. 人性、人

D. 人性、个性

标准答案:B

9. 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 图像

B. 画笔

C. 视频

D. 画纸

标准答案:A

10. 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

A. 劳动能力

B. 生活态度

C. 意志品质

D. 道德修养

标准答案:C

11. 人类思维的两大形式是直觉和()

A. 情感

B. 理性

C. 想象

D. 思维

标准答案:B

12.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标准答案:B

13. 下列选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一项是

A.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C.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D. 教师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标准答案:D

14. 创造过程由构想和()两个阶段构成

A. 实施

B. 计划

C. 场所

D. 说明

标准答案:A

15. 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 净化心灵

C. 陶冶情操

D. 提高修养

标准答案:A

16.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 ),是实现新课改的( )

A. 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B. 核心、关键

C. 重点、任务

D. 基本内容、基础

标准答案:A

17. 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A. 符号

B. 概念

C. 公式

D. 形象

标准答案:D

18. 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视觉文化

B. 写意表现

C. 具象造型

D. 抽象造型

标准答案:A

19.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

B. 帕梅拉●泰勒

C. 史蒂文●卡尔彭特

D. 罗恩菲德

标准答案:A

20.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标准答案:A

21. 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 贝拉●巴拉兹

B. 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 弗里德曼

D. 米尔佐夫

标准答案:A

22.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 )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标准答案:D

23. 示范的主要目的是()

A. 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标准答案:A

24.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标准答案:D

25. 美术课程标准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

A. 要求

B. 目标

C. 主旨

D. 内容

标准答案:B

26. 导入可分为()两类。

A. 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 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 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 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标准答案:B

27. 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论述中最准确的是()

A. 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认识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B. 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

C. 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

D. 现代课程评价,已从动态评价转向静态,关注点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转到教

标准答案:B

28. 美术教师可以向民间艺人学习()

A. 纺织

B. 铸造

C. 舞蹈

D. 蜡染

标准答案:D

29. 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 逻辑式组织

B. 心理式组织

C. 折衷式组织

D. 中心式组织

标准答案:A

30.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标准答案:D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导入可分为?( )两类。

A. 举例导入

B. 直接导入

C. 故事导入

D. 间接导入

标准答案:BD

2. 课堂仪式包括?()和()两种

A. 上课仪式

B. 问好仪式

C. 下课仪式

D. 敬礼仪式

标准答案:BCD

3.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教学情景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AB

4. 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要解决的正是如何使学生获得“( )”与“( )”作品的能力。

A. 创作

B. 临摹

C. 分析

D. 理解

标准答案:CD

5.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教学情景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AB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力求体现素质教育。(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而后者是指导性的。(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3. 张彦远出生在三代相门,钟鸣鼎食的宦族,其家又世代喜好和注意书法绘画的艺术实践和收藏鉴赏,拥有大量的古今字画佳作,几乎可以与皇室的收藏媲美。在这种家庭文化的氛围中,使张彦远在书法及绘画方面,尤其是在书画理论和书画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4. 米尔顿●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证”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5. 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窄,一般课堂不予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示范的主要目的是()

A. 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标准答案:A

2.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

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标准答案:D

3. 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视觉文化

B. 写意表现

C. 具象造型

D. 抽象造型

标准答案:A

4. 教师讲课要求使用规范语言。“规范语言”是指()

A. 普通话

B. 方言

C. 幽默语言

D. 专业语言

标准答案:A

5.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A. 学习成绩教学内容

B. 学习时间教学手段

C. 学习环境教学环境

D. 学习效果教学工作过程

标准答案:D

6. 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 劳动

B. 知识

C. 能力

D. 技术

标准答案:B

7.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标准答案:D

8.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9.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更新观念

B. 转变方式

C. 调整结构

D. 重建制度

标准答案:C

10. 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 音乐课程

B. 体育课程

C. 美术课程

D. 英语课程

标准答案:C

11. 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要求不包括()

A. 教学计划要严谨

B. 整节课都要经新课

C. 掌控课堂

D. 教学效益最大化

标准答案:B

12.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规定,教学目标可分为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重点与难点

C. 学生与教材

D. 内容与环境

标准答案:A

13. 下列选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一项是

A.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C.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D. 教师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标准答案:D

14. 在中国古代艺匠进行的实用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

A. 提升素质、陶冶性情

B. 重视娱乐遣兴、抒情展意

C. 实用型的工艺人才

D. 强调品位的提升

标准答案:C

15.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A. 总结性结尾

B. 交代性结尾

C. 启发性结尾

D. 悬念性结尾

16. 课外美术教育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以培养“()”为目标,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艺术教学的新型育人途径的探究型的美术教育。

A. 情、人性

B. 人、个性

C. 人性、人

D. 人性、个性

标准答案:B

17. 美术教师可以向民间艺人学习()

A. 纺织

B. 铸造

C. 舞蹈

D. 蜡染

标准答案:D

18.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A. 总结性结尾

B. 交代性结尾

C. 启发性结尾

D. 悬念性结尾

标准答案:B

19. 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 净化心灵

C. 陶冶情操

D. 修身养性

标准答案:A

20. 人类思维的两大形式是直觉和()

A. 情感

B. 理性

C. 想象

D. 思维

标准答案:B

21.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标准答案:A

22. 创造过程由构想和()两个阶段构成

A. 实施

B. 计划

C. 场所

D. 说明

标准答案:A

23. “学高为师”不包括。()

A. 知识面

B. 业务精炼

C. 教学能力

D. 语言表达能力

标准答案:D

24. 导入可分为()两类。

A. 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 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 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 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标准答案:B

25. 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 明确教学的目标

B. 引导学生的学习

C. 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 提示教学流程

标准答案:A

26. 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论述中最准确的是()

A. 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认识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B. 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

C. 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

D. 现代课程评价,已从动态评价转向静态,关注点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转到教

标准答案:B

27.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幼年期

标准答案:C

28. 教师讲课要求使用规范语言。“规范语言”是指()

A. 普通话

B. 方言

C. 幽默语言

D. 专业语言

标准答案:A

29.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 )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标准答案:D

30. 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视觉文化

B. 写意表现

C. 具象造型

D. 抽象造型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课堂仪式包括?()和()两种

A. 上课仪式

B. 问好仪式

C. 下课仪式

D. 敬礼仪式

标准答案:BCD

2. 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

A. 强调学习成绩,让“差生”感到羞愧

B. 提高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

C. 学生相互欣赏、教师时刻提供帮助

D. 对学生欣赏和帮助

标准答案:CD

3. 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要解决的正是如何使学生获得“( )”与“( )”作品的能力。

A. 创作

B. 临摹

C. 分析

D. 理解

标准答案:CD

4. 教案编制需要把握如下要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A. 了解教学情景

B. 确定教学目标

C. 分析难点、重点

D. 掌握授课时间

标准答案:AB

5. 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是指()

A. 有人是慷慨的、有人是吝啬的

B. 有人是豪爽的,有人是苟且的

C. 有人是善良的,有人是残暴的

D. 有人是勤勉的,有人是懒惰的

标准答案:AB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2.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力求体现素质教育。(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3.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4. 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窄,一般课堂不予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5. 脑力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体现的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创造意识的不断增长。(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论述中最准确的是()

A. 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认识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B. 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

C. 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

D. 现代课程评价,已从动态评价转向静态,关注点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转到教

标准答案:B

2. 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要求建立()的教师评价体系?

A. 发展性的

B. 持续性的

C. 稳定性的

D. 专业性的

标准答案:A

3. 以下()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 音乐课程

B. 体育课程

C. 美术课程

D. 英语课程

标准答案:C

4. 教案的作用是:()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 明确教学的目标

B. 引导学生的学习

C. 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 清楚教学流程

标准答案:B

5. 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 图像

B. 画笔

C. 视频

D. 画纸

标准答案:A

6.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幼年期

标准答案:C

7. 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 贝拉﹒巴拉兹

B. 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 弗里德曼

D. 米尔佐夫

标准答案:A

8.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 更新观念

B. 转变方式

C. 调整结构

D. 重建制度

标准答案:C

9. 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 逻辑式组织

B. 心理式组织

C. 折衷式组织

D. 中心式组织

标准答案:A

10. 创造过程由构想和()两个阶段构成

A. 实施

B. 计划

C. 场所

D. 说明

标准答案:A

11. 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A. 导引功能

B. 导向功能

C. 刺激功能

D. 鉴定功能

标准答案:C

12. 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

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 净化心灵

C. 陶冶情操

D. 提高修养

标准答案:A

13. 下列选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一项是

A.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 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C.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D. 教师要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标准答案:D

14. 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 劳动

B. 知识

C. 能力

D. 技术

标准答案:B

15.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标准答案:B

16.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 )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标准答案:D

17. 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 )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 “癸卯学制”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首次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的是 A. 施瓦布 B. 斯腾豪斯 C. 泰勒 D. 古德莱德 标准答案:B 2.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从外部构造心灵。这种教学观可简说为“塑造说”或“外烁说”。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卢姆 D. 凯洛夫 标准答案:B 3. 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取向是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主体取向 D. 实践取向 标准答案:A 4. 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 查特斯 B. 坦纳 C. 泰罗 D. 博比特 标准答案:D 5. ()是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C 6.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 哲学取向 B. 创生取向 C. 背离取向 D. 心理学取向 标准答案:B 7. 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A. 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 标准答案:B 8. ()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标准答案:A 9. .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下列()不属于教学动力具有的特征。 A. 方向性 B. 动力性 C. 动态性 D. 转化性 标准答案:A 10.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课程评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A. 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评价时期、建构时期 B. 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C. 评价时期、建构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 D. 评价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标准答案:B 11. 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 课程解读范式 B. 课程理解范式 C. 课程实施范式 D. 课程评价范式 标准答案:B 12.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符合21世纪教育的趋势 A. 德育优先发展 B. 为求更多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学校需增加学习的份量与时间 C. 重视多元智慧,给予适性发展,启迪个人潜能与智慧 D. 为尊重个人发展,教学以放任为原则 标准答案:C 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 《老师,再见!》 B. 《爱的教育》 C. 《班级生活》 D. 《隐性课程论》 标准答案:C 14.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 主体 B. 资源 C. 脚手架

东师《幼儿园课程论秋在线作业2

东师《幼儿园课程论秋在线作业2

————————————————————————————————作者:————————————————————————————————日期: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幼儿园课程论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 重视幼儿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个人内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正确答案: 2. 集体游戏的学习性质是()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集体学习 D. 小组学习 正确答案: 3. 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课程目标,属于 A. 健康领域 B. 科学领域 C. 语言领域 D. 社会领域 正确答案: 4. 在课程实施之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是() A. 外部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内部评价 正确答案: 5. 教给幼儿的东西,应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 A. 启蒙性 B. 生活性 C. 活动和直接经验性 D. 潜在性 正确答案: 6. 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 语言领域 B. 健康领域

C. 科学领域 D. 艺术领域 正确答案: 7. 教师利用规则游戏的形式编制的教学活动是() A. 集体游戏 B. 活动区游戏 C. 自由活动 D. 小组活动 正确答案: 8. 、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 健康领域 B. 社会领域 C. 语言领域 D. 艺术领域 正确答案: 9. 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比较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是() A. 幼儿园课程评价 B. 幼儿园课程内容 C. 幼儿园课程组织 D. 幼儿园课程目标 正确答案: 10. 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时限的课程是 A. 综合课程 B. 经验中心课程 C. 分科课程 D. 学问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7.5 分。) 1. 新《纲要》中体现的知识观是:() A. 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 B. 知识是动态变化的,是一个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 C. 建构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东师15年秋季《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核满分答案

东师15年秋季《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核满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分科课程 答:又叫学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时限。 2.表现性目标 答: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3.幼儿园课程评价 答: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比较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运作的“终点”,又是它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且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 4.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创设

答:主要是指认知型教育活情境的创设、行为型教育活情境的创设、能力型教育活情境的创设。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1)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基础性。 (2)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3)幼儿园课程是适宜发展性课程。 (4)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2.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是什么? 答:依据活教育的课程观,在长期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活动: 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8秋在线作业2(满分)

(单选题)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以上表述的是小学第()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就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实地观察法 B: 现状调查法 C: 历史比较法 D: 访谈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A: 谈话 B: 讲读 C: 文献 D: 练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 A: 国文 B: 语言 C: 语文 D: 中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的“愤启—悱发”思想。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先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卓越教育家()(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正确答案:

2015秋东师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 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材 答:物理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观点、物理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构成来组织编写的一个教学体系。物理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重要来源。 3.课题研究课 答:“课题研究课”是由研究性学习发展而来的学习模式,是把物理实验内容定为学习载体的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而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 答: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应于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学习。”因此,现行高中物理课中的“课题研究”也属于研究性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实施这一课程的核心是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地去探究,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

东师2017《幼儿园课程论》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课程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适宜发展性课程 所谓适宜发展性课程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幼儿园课程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其规律,但不是仅仅停留于迎合或迁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第二是指幼儿园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是适当的,提供的影响是经过选择、优化的,具有选择性。第三是指幼儿园课程是要提供适宜的刺激,促进学前儿童适当的发展,具有发展性;既要保证学前儿童达到应有水平,获得充分发展,又要为其以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既要拓展学前的“最近发展区”。第四是指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全体发展的共同性,还要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独特兴趣与需要,照顾其个性。第五是指幼儿园课程还要适当照顾教育者,切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强调幼儿、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儿童有权利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去学习他们认为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建构知识。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4.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语文学科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与答案

离线考核 《语文学科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答: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都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逐渐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指导作用,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语文教学大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叙述,而语文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年之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 (2)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语文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站在课程统整教学的“大课程观”角度来定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 (4)同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把注重结果的评价变成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过程评价中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评价。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时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不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来进行; (2)保证全员参与。教师不应有功利的思想,将其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 (3)帮助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起点不要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活动; (4)体现个性化。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自有特点。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答: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知识一种共同参与一直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 (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B 2、C 3、A 4、C 5、C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________is a word game in which you write answers to questions in a pattern of numbered boxes.A. anagram B. crossword C. riddle D. word puzzle 正确答案:B 2. Which opinion of using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is wrong?()A. teacher-guided correction B. group correction C. focus correcting 正确答案:C 3. ()utilize group of subjects in research.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A. A group study B. Teaching journal C. Lesson report D. Action research 正确答案:A 4. We all know that the teacher needs to know his/her students, in the following items which one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ascertain().A. sex B. age C. social background D. occupation 正确答案:C 5.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step a teacher takes is to determine the () of an activity.A. course B. approach C. objective D. correction 正确答案:C 6.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ich one is wrong?()A. Vary instructions could enrich course contents. B. Vary instructions enhanc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English. C. Vary instructions helps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wareness. D. Vary instructions enhance the students’ memory ability. 正确答案:D 7.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not the correct statement().A. as an assessor, the teacher does two things, that is, correcting mistakes and organizing feedback B.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role that the teacher has to play is to be an controller C.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s encourage the teacher to participate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 )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并以此目标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的类型。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 2.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 A. STS课程 B. 隐性课程 C. 附带学习 D. 副学习 正确答案: 3. 以"陷入‘价值中立性‘误区的科学技术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活的异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 ASTS课程 B. 轮形课程 C.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 环境教育课程 正确答案: 4. “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 克伯屈 B. 杰克逊 C. 巴罗 D. 杜威 正确答案: 5. “我长期地寻找一个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的心理根源。……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以上表述体现了 A. “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B. “教学适应自然”思想 C. “教学尊重儿童兴趣”思想 D. “教学的直观性”思想 正确答案: 6. 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教育家是 A. 皮特斯

C. 布鲁纳 D. 赞科夫 正确答案: 7. ( )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提供频繁信息反馈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主要为了改进教学,而不只是为了评价成绩。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评价 D. 过程评价 正确答案: 8. 按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9. 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 上课 B. 训练 C. 主动作业 D. 被动作业 正确答案: 10. ()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A. 被动适应论 B. 主动适应论 C. 超越论 D. - 正确答案: 11. 根据评估的目的与评估进行的时间不同,可以把教育评估分为 A. 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 B. 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 C. 自我评估与他人评估 D. 相对评估与绝对评估 正确答案: 12. 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A. 利维 B. 泰勒 C. 布卢姆 D. 莱斯 正确答案: 13.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是()提出的

东师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 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东师《语文学科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1: ()是语文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形式。 A: 演讲 B: 辩论 C: 课堂发言 D: 口头作文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根据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人的心理特征出发,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朱自清 D: 朱熹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语文独立设科是在() A: 1840年 B: 1897年 C: 1903年 D: 1949年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的主要标志。 A: 感知能力 B: 分析能力 C: 理解能力 D: 鉴赏能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教师中心论”是德国教育家()为代表的一种教学主张。 A: 赫尔巴特 B: 苛勒 C: 夸美纽斯 D: 泰勒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活动。

B: 教学 C: 实践 D: 智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A: 阅读 B: 理解 C: 鉴赏 D: 分析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记忆。 A: 无意记忆 B: 随意记忆 C: 段时记忆 D: 瞬时记忆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的思维形式。 A: 联想 B: 记忆 C: 注意 D: 想象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是:()。 A: 技术性和原则性 B: 依存性和变通性 C: 多样性和综合性 D: 继承性和创新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阅读方法最常用的有四种方式有()。 A: 朗读法 B: 默读法 C: 速读法 D: 导读法 E: 略读法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东师《幼儿园课程论》17春在线作业2

2017秋17春幼儿园课程论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 “学会”、“明白”、“理解”、“做出……反应”等属于() A. 核心的行为 B. 行为产生的条件 C. 行为结果 D. 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2. 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的是()。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斯宾塞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 3. 创造了儿童发展的阶段论,即将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的是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 4. 课程指的是学生体验到的意义,把关注的焦点从“教”转向了“学”,这种课程的定义认为课程是 A. 经验 B. 学科内容或教材 C. 目标 D. 计划 正确答案: 5. 学前知识系统化课程论认为幼儿园活动类型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活动和( ) A. 日常生活活动 B. 工作 C. 作业 D. 游戏 正确答案: 6. 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 社会领域 B. 语言领域 C. 科学领域 D. 健康领域 正确答案: 7. 使幼儿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这个教育目标属于()。 A. 语言领域 B. 美术领域 C. 健康领域 D. 艺术领域 正确答案: 8. 早期儿童课程方案的代表人物是() A. 拉瓦特里 B. 韦卡特 C. 凯米——德渥里斯 D. 皮亚杰 正确答案: 9. 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颁发了 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B.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C. 《幼儿园工作规程》 D. 《幼儿园暂行规程》 正确答案: 10. 活动环境是教师预先创设的,但是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式方法是幼儿自己决定的游戏是() A. 集体游戏 B. 活动区游戏 C. 自由活动 D. 小组活动 正确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7.5 分。) 1. 语言领域课程的内容是()。 A. 培养幼儿正确地学说普通话。

东师2020年春本科《语文学科教学论

《语文学科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答: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都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逐渐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指导作用,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语文教学大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叙述,而语文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年之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 (2)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语文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站在课程统整教学的“大课程观”角度来定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4)同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把注重结果的评价变成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过程评价中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评价。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时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不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来进行;

(2)保证全员参与。教师不应有功利的思想,将其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 (3)帮助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起点不要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活动; (4)体现个性化。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自有特点。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答: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知识一种共同参与一直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2)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注意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二、案例分析(共30分) 《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 xxxx高级中学xx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 板书:叙事散文《背影》 写景散文《xx》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3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3 1、A 2、A 3、D 4、D 5、C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A帕克赫斯特 B华虚朋 C凯勒 D杜威 正确答案是:A 2、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是:A 3、下列有关测验与评量的叙述何者正确? A纸笔测验是评量学生进步最有效的工具 B测验和考试成绩应该导引课程与学校目标 C学习的评量者是老师,学生和家长不宜参与评量工作 D学习的评量不一定需要运用纸笔测验。 正确答案是:D 4、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A主体 B资源 C脚手架 D意义建构 正确答案是:D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是:C 6、核心课程与其它课程组织型态的最基本差异是 A以学生为组织中心 B以学科为组织中心 C以社会为组织中心 D以知识为组织中心

7、“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的教育性 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因材施教 D教学的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是:A 8、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 正确答案是:B 9、下列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特征与趋势 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正确答案是:D 10、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的是 A施瓦布 B杜威 C哈里斯 D泰勒 正确答案是:D 1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 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反对管理主义倾向”的是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 正确答案是:D 1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经验分享

星光不负赶路人,更不辜负用心赶路的人。决定考研的各位都是好样的,但是怎么用高效又相对轻松的方式取得想要的结果,是每一个考研路上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只要踏着坚实的步子走下去,就会拨开云雾见到太阳。 考研正式结束快一个月了,恍然之间还是能清晰的回想起当时备考的样子。日子那么长,每天早起晚归日复一日,比想象的漫长,又比想象的快很多。现在我想把考研中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份力量,对诸位有所帮助。路程不算很长,但一滴滴汗水洒下来,是咸还是甜走过的人都深有体会。 先说为什么考研,我考研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自己专业储备不是很充足,如果直接去工作我没有底气去面对学生;其次东师是我从高中就想要去的学校,没能考去一直很遗憾;现实一点讲,学历高一点至少就业会轻松一些吧。总之,出于种种原因,我下定决心就一路坚持下来了。我个人的感受是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个动机要足够强大,强大到能支撑着你保持热情到考研结束,为了爱情也好(我单身,爱情的力量理解不上去),要一直有这个坚定的信念,这样在后期十分焦躁,容易萌生退缩念头的时候就能够顽强的扛住心理压力走下去。只要信念足够坚定,没什么是做不到的。 然后我想说一说备考的内容。 (一)333 首先是专业课,专业课遇见勤思完全是个意外,当时勤思来学校开讲座,主要面向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结果我当时跑错了教室,稀里糊涂的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我们之间的缘分就开始了。老师很认真的给我讲,我的备考时间应该如何安排,各科应该怎

么学,客观的分析我的学习情况,让我感受到这个教育机构的专业性和负责的态度,于是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基础课程的老师讲课各有特色,教育学原理的老师披着中长发,把枯燥深奥的知识点娓娓道来,提出很多和理论相关的教育问题,很自然的就把人带入到对知识点的理解中,在我看来特别难理解的课程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听了一遍视频之后知识点就很容易理解了。中教的老师口音特别可爱,而且对教育史的把握让人十分佩服,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老师讲“浙东出异端”,当时真的很震惊,教育史好像变成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不同的人在交谈、争辩,很生动很有趣。外教和教心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渗透很多自己的观点,这个理论和那个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这个教育家和那个教育家是师生关系,但是徒弟又有创新。知识点不再是等着去攻克的学习难关,反而慢慢渗进了自己的观念中,逐渐成了自己头脑结构中的一部分。 到了强化班发下来的讲义就是直接背诵的了,而且配套课程里老师还会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容易混淆的地方,对知识点的把握会更加清晰,而且因为有了一定的理解,背诵起来也不会痛苦。强化班的讲义伴随着我直到上考场前最后一刻,某天凑上去还能闻到纸张翻阅的味道(不细说了,脑补一下哈哈)。后期冲刺班和习题解析还会讲怎么答题,如果主体内容不够多应该怎么延伸,如果内容很多又该怎么拣选重点,非常实用。勤思在不同的阶段会发下不同的配套讲义,讲义有很多本,我特别建议大家把主要内容都整合到一本资料上,资料太多翻来翻去很麻烦,而且思路也容易混乱,就按照四科内容的顺序添加到书上,随时翻看特别方便。 还有就是每月一次的答疑,老师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讲备考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了该怎么解决,即将要开始的学习应该怎么进行效果最好,还会说大家的备考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课程的不同定义 1.课程是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材 2.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3.课程是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是学习经验 5.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是社会改造 7.课程的不同层面 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人所制定和生成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课程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实施的过程也应看作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泰勒原理 △课程设计者从三个方面的信息确定课程目标:对学习者的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哲学和心理学是筛选这些信息的筛子;按照固定的规则叙写行为目标。 △课程编制四步骤:(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那些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如何确信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什么是课程设计 指从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出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课程设计可以分成: 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宏观层面的课程设计:确立课程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整体勾勒不同学段的宏观课程任务,表现为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对构成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程序,有时还包括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和环境、分组情况及教学策略等进行组织与安排,并保持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形成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微观层次的课程设计:指教师在实施已有课程时,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现有水平、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对已有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以利于教学。微观的课程设计类似于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目的、目标、计划 内容 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简答题汇总及试卷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试题分析 2010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哪些?(10年、11年考察) 2、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看待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4、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应避免的问题有哪些? 2011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作文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11年、12年考察) 3、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哪些?(10年、11年考察) 4、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11年、14年考察) 2012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11年、12年考察) 2、语文教材对教师的价值 3、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013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阅读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哪些? 2、如何理解作文的开放性与自由表达? 3、将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的意义? 4、语文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014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语文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2、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有哪些?(11年、14年考察) 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有哪些? 4、作文讲评的要求有哪些? 2015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七言以上)。 2、列举五个20世纪前期我国的语文教育家。 3、在教学中怎样处理朗读和默读的关系。 4、语文教材都有哪些类型? 分析:简答题考察重点知识点: (1)语文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如:10年、11年考察“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哪些?” 12年考察“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

东师《幼儿园课程论16秋在线作业

东师《幼儿园课程论16秋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重视幼儿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人内评价 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 2、集体游戏的学习性质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集体学习 D、小组学习正确答案: 3、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课程目标,属于 A、健康领域 B、科学领域 C、语言领域 D、社会领域正确答案: 4、在课程实施之后对其效果的评价是() A、外部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内部评价正确答案: 5、教给幼儿的东西,应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 A、启蒙性 B、生活性 C、活动和直接经验性 D、潜在性正确答案: 6、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语言领域 B、健康领域 C、科学领域 D、艺术领域正确答案: 7、教师利用规则游戏的形式编制的教学活动是() A、集体游戏 B、活动区游戏 C、自由活动 D、小组活动正确答案: 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健康领域 B、社会领域 C、语言领域 D、艺术领域正确答案: 9、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比较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科学地判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是() A、幼儿园课程评价 B、幼儿园课程内容 C、幼儿园课程组织 D、幼儿园课程目标正确答案: 10、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时限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 B、经验中心课程 C、分科课程 D、学问中心课程正确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16秋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 37、5 分。) 1、新《纲要》中体现的知识观是:()

东师语文学科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1 )

东师语文学科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1 ) (单选题)1: (B )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 A: 无意注意 B: 有意后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单选题)2: 语文独立设科是在(C ) A: 1840年 B: 1897年 C: 1903年 D: 1949年 (单选题)3: (B )是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A: 动机 B: 兴趣 C: 激情 D: 感知 (单选题)4: 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A )出版。这是第一本教科

书形式的语文教学法专著。 A: 《新国语教学法》 B: 《中等国文》 C: 《国文百八课》 D: 《语文学科教学论》 (单选题)5: (D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价。 A: 初始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发展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单选题)6: ( C)是语文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形式。A: 演讲 B: 辩论 C: 课堂发言 D: 口头作文 (单选题)7: 真正的阅读是从(D )开始的,它是阅读的核心。A: 感知 B: 认读

C: 分析 D: 理解 (单选题)8: (B )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单选题)9: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C)的发现学习理论。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加涅 (单选题)10: (C )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或几个事物的心智活动。 A: 想象 B: 推想 C: 联想 D: 意象

(多选题)11: 作文修改课包括:(ABCD )。 A: 示范批改课 B: 集体修改课 C: 学生自改课 D: 互评互改课 E: 专题讲评课 (多选题)12: 语文教师语言技能构成因素:( ABCDEF ) A: 气息控制 B: 语音辨识 C: 音量把握 D: 语调变化 E: 语速调整 F: 词汇积累 (多选题)13: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ABCDEF )等特征。A: 科学准确性 B: 启发性 C: 针对性 D: 教育性 E: 生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