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图片。 提出问题:求它们的面积 不数方格,还有别的办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它能转化成什么图形 5、引入:今天我们就要用转化思想来学习新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

18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 数方格并回答问题 (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这个平行四边形占了 18 格.每格是一平方厘米,则它的面积是 18平方厘米 。 长方形的面积是 18平方厘米 。

温故知新

让学生在数、算、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领悟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较,得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研究作铺垫。

1 2 3 4 5 67 8 9 111111 3 4 5 6 7

(二)教学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平行四边形。(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

提出问题:你能马上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怎样算的为什么

你知道为什么用底×高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2、引导发现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验证。(2)组织学生汇报转化的过程(3)提示追问:你是怎样剪的这种转化方法是沿着什么剪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呢

[百度收索视频]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课件

思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5)请同学们把刚才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重新操作一遍。

3、提出下列问题,引导思考讨论:(1)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2)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

(3)为什么面积怎么计算各是多少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4、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1)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验证。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吗

现在的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拿出自带的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学生回答:

3×6=18

底×高

学生回答:长方形

学生小组操作。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学生投影仪上展示并叙

述操作过程)

都是沿着高剪下,移到另一头拼上,成长方形。

这样才能形成直角。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直角。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形状变了,面积没变长就是底,高就是宽

长和宽长6 宽3

6×3=18平方厘米

面积相等

学生操作。

填表、讨论

(底就是长,高就是宽,面积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1、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

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长方形的面积与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所以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底×高。

汇报解答过程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大胆地猜

想,提出解决问题的

方法,并渗透验证的

思想。

让学生亲历验证的过

程,同时使学生进一

步感知平行四边形转

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感知平行四边形与转

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

互相关联。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

式,为学生创设主动

参与合作学习的机

会,把学生推到了学

习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

人发言进行思考取长

补短的能力。

有什么关系

(2)小黑板出示教材表格,指名多位

学生填数据。

观察表中的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3)提出:你能从平行四边形与拼成

长方形的关系中,得出平行四边形面

积怎么算吗

请同学再互相说说这一个过程。

(5)提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给出平行

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会求它的面积吗

(三)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下图),它

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计算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名称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学生

不懂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3)底分米,高分米

2. 下面是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

王大爷:43×23 李大爷43×20,

请你判断一下,谁对谁错

3.判断题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米,

高是0.8米,求面积的算式是× . ( )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16米, 面积是320平方米。 ( )动手操作小组内讨论

组内互相交流

学生回答:底和高会

学生解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并质疑

学生做题巩固

让学生自己参与,既

活跃了课堂气氛,又

让学生加深了印象,

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

程中学到了知识,这

样会收到很好的效

果。

培养了学生通过观

察、尝试、交流、练

习、思考、提问、猜

想、验证、比较等活

动,自主探索求异创

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

感知平行四边形计算

的方法的实验与猜想

一致,激发学生的探

索的成功感,建立学

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做习题巩固所学

知识,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练习的层次性安排,

让学生巩固基础性的

解决问题方法,同时

通过发散性思维的练

3.5米

4.8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

高是厘米, 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 )

(4)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

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一定

相等。( )

(五)课堂小结

请说说你在这堂课中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本节课后习题第1---3题.

选做题:

[百度收索]平行四边形习题

(七)拓展延伸

1、请找一个平行四形的物体表面,

计算它的面积。

2、学生课下到百度收索:学校、工

厂安装的电动伸缩门,分析感受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3.不懂的知识或想知道更多有关平

行四边形知识可上百度收索。

4. [百度收索视频]名师讲堂:《平

行四边形面积》

学生总结并谈体会

记录作业习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所需要的条件及其数据的配对关系,深入感知数学的规律性。趣味性练习与来自生活的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生活,走进生活,学会应用数学规律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严重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晰,法则记得牢靠,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运算顺序这部分知识是分散出现的,一年级就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式题(没有括号),三年级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有小括号),四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三步计算式题,五、六年级继续巩固。 在讲解运算顺序时,学生会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如,36-135÷9或36-135÷9=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36- 135÷9=21=135÷9(不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 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236-36×5(应等于56,而误得400), 756÷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 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如:75÷25×4,75÷(25×4);240-15×6+10,240- (15×6+10)。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博的。 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定律。 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易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数字特征进行简易运算。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灵敏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变化一些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形式,使计算简易。如,240×18÷72=240÷(72÷18)=240÷4=60(根据除数是乘数18的4倍,直接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运用交换律);240÷15×60=240×(60÷15)=240×4=960(根据乘数是除数15的4倍,直接乘以4);18×35=18×5×7=630(将35分解成5和7相乘); 81÷36=81÷9÷4=9÷4=2.25(将除以36变成先除以9再除以4)。 四、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校级教学竞赛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荣兴学校许江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自主、和谐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小黑板、剪刀、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游戏:小小魔术师。教师出示不规则图形。 (1)师:你能直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2)师:你能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3)师: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小结:刚才同学们先将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补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转化。把不认识的图形变成了认识的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状变了,面积相同)(设计思路:“温故”是课堂教学起始的重要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出示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后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趣引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早上我听校长说,学校要建一个宣传栏,其中要用一块底是5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边形胶合板。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一种漂亮的图形,你们听了校长的话,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做成。 生2:我想这个宣传栏建起来一定很漂亮,会把我们的校园点缀得更加美丽! 生3:我想知道这块胶合板的面积有多大。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 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王林和张强家各有一块地,(演示课件)可是谁家的地面积更大呢他两都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大家先猜猜看首先老师考考大家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谁能回答 生: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以前学过,是长×宽,只要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求出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非常好,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好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数方格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过什么方法 生:我们以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件)假如覆盖在图形上的小方格,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来计算,你能不能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能)那大家就数一数吧!谁能说一下长方形的面积 生:通过数方格,我知道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生说师演示课件)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生:通过数方格,我知道平行四边形中有18个小格,所以它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师:你们都是这个结果吗通过数方格,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18平方厘米,也就是它们的面积相等,现在大家再仔细观察,想想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联系(边说边演示课件) 生: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都是6厘米,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都是3厘米。(板书:平行四边形、底、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其原理

八、四边形 朱建良太仓市实验中学 【课标要求】 (1)能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2)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判定及其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3)能掌握梯形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并会运用将梯形分解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能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课时分布】 四边形部分在第一轮复习时大约需要6个课时,其中包括单元测试.下表为内容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 【知识回顾】 1、知识脉络 2、基础知识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及邻角互补、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特征. (2)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有: 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性质: 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菱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 (4)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菱形都有两条对称轴,而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它们的对称中心都是对角线的交点. (5)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识别方法有: ①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⑤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⑥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⑦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⑧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6)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组平行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7)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它有以下特征: 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8)等腰梯形的识别方法有: ①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能力要求 例1 下列哪一个角度可能成为某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 A .260° B .1980° C .600° D .2180° 【分析】(1)多边形问题一般可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结(n -3)条对角线,可将n 边形分割成(n -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180n -??,因此,n 边形的内角和必为180°的整数倍. (2)求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先求其每个外角的度数,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量,即360°.正n 边形的每个外角为n ?360,其每个内角即为)360180(n ?-?. 【解】1980°是180°的整数倍,故选B .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也可以利用公式求出多边形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湖北省京山县京山小学王华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 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更要参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这节课,让他们动手实践,在做中学,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记号笔、尺子、长方形框架、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 一、体验游戏,感悟转化 1.由规则图形转变为不规则图形,初步感知“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拼图游戏吗?(玩过)利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你们看看,它们拼成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出示七巧 板拼的正方形图案)(4平方分米)这两个图案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出示七巧板拼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总 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先从比较方格纸上每组中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这一策略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并为进一步的探索活动提供基本思路。例2 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而例3 则主要是放在探索平行四边形和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上。通过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学中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知识基础,以“转化”这一策略为基本思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观察、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转化这样基本的数学思想,为将来学习图形的变换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猜测、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

《角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示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评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评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①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③培养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和学具:电脑、课件、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课件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教具)这又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指出平行四边形对边上的高。 二、认定目标。 1、(出示平行四边形)谈话引入:你想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多大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学习哪些知识呢? 三、导学达标。 (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电脑显示数方格的方法) ⑵引导学生比较方格图中两个图形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设问:根据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虽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如果要求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果园的面积,用这种方法方便吗?(不方便)既然不方便,我们不数方格能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3年教育部审定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87-88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探究、对比、交流,经历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PPT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 初步探究学习卡、平行四边形、剪刀、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起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用行动告诉老师

你想听。 一天,阿凡提在街上卖毛毯,地主巴依走了过来。他一眼就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聪明的阿凡提拿出这样的两块毛毯,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生:分别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阿凡提说:“亲爱的巴依老爷,如果您能从这两块毛毯中挑出一块大的来,我就不收你的钱;可如果你选错的话,你就得答应我,把欠长工的钱全部付清,怎么样?”巴依一听不收钱,高兴的两眼放光。他一把抓起这块长方形的毛毯说:“这块大,我就要这块!” 2、巴依认为这块长方形的毛毯大,你猜猜看哪块大?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毛毯大。生2:我认为两块毛毯面积一样大。) 我们说的毛毯的大小指的是毛毯的什么?(生毛毯的面积。)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生:以前我们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能会有帮助。 [设计意图: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以故事引入,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探索热情。]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卫存旺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及方法.从而在课堂活动中活跃起来。 一.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分一 四.案例分析 例1计算4.75+3.4的竖式,百分位上怎样算?这一位上不是把“5”移下去,是算5+0=5,“0”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的。同样,4.75-3.4的百分位上是算5-0=5,也可以根据小数性质,在3.4的末尾添上“0”。这些可以添上的“0”只是没有写出来,把它想在脑里了。类似的情况在第48页“练一练”里和练习八第2题里也多次出现,如果教学时注意到这些,那么已经为例2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1)在教学计算法则时,已经出现了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同、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的情况,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学生往往发生错误。教材把这种情况视作计算中的难点问题,安排例2加以解决。 (2) 在例2和“试一试”里集中力量突破难点。 例2的竖式中,3.4的末尾有红色的“0”,并加了虚线框。这个“0”不是一开始就写出来的,是在计算情境中出现的。依据3.4-2.65写出的竖式,被减数百分位上空着。这一位上是几减几?由此联想小数的性质,可以在3.4的末尾添上一个“0”。写出了这个“0”,百分位上怎样算就清楚了。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三、讲授新课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

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设计提要】: 本设计能大胆重组和增补了教学素材, 舍去“数方格”的方法,巧妙地利用长方形框架的变化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操作、推理、归纳当中认识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成功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放弃复杂、热闹的外在形式,力从体现简单、实在、有效和层次性。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十一册,P1-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操作、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和方法的价值;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自制长方形框架、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出示长方形教具,贴在黑板上)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师:我们把这个长方形的长用a 来表示,宽用b 来表示,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该怎么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 =a ×b 。

[评析:利用教具长方形框架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铺垫。]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把这个长方形拉一拉,它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这样一拉,a 还在吗? 师:b 还在吗? 【应变预设】: 把长方形拉动变成平行四边形以后,宽变倾斜了,学生可能会说b 不在,这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虽然这条边的位置变了,但是它的长度没有改变,所以b 还在。 师:看来大家的眼力真不错!我们已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用a ×b 来计算,现在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以后,a 和b 都没变,那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师:同学们现在有几种不同的想法,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应变预设】: 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本节课的关键,学生可能会说出几种不同的猜想,大部分同学仍认为是a ×b ,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后面进行验证猜想的前提。 [评析:巧妙地利用“长方形框架的变化”这个情境抓住了新旧知识点的结合点和模糊点,并不复杂的操作演示却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尝试转化。 师:(拿出信封里的两个图形)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斜边相等,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剪刀和三角板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学具,开始行动吧。 师:认为变了的小组请举手。老师请一个小组到展台上面示范边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校园的三个花坛),为了美化校园,校园新建了3个花坛,观察图,谁来说一说每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怎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会算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复习旧知,促进学生

知识的迁移,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和用割补的方法把左边的图形转化成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更方便、简洁。)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刚才同学们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比出了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拿出各自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动手剪剪拼拼,看看行不行?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卫辉市实验小学王红霞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际操作,猜想验证使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1)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图中能发现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根据生的回答即时圈图。

(2)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大小。生上讲台课件演示。用重叠法,发现并不能准确地比出来。 (3)师引导可以计算面积。出示并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目标出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面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3、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用数方格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提出猜想 (1)任务出示: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过什么方法? 生:我们以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件)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来计算,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好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自主学习。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辅导。 (3)展示交流。是根据生回答小结并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任务二验证猜想 (1)剪一剪,拼一拼,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如果能转化成长方形,看看这个长方形长与宽和原来的平行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 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 根小棒。A 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 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 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 份, 2 份, 3 份, 4 份, 5 份, 6 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 份不好分。生2 :平均分成5 份也不好分。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 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 根小棒平均分成3 份,只有1 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 根小棒平均分成4 份、5 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 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 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 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 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 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 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 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质课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课本79-83页 教学目标: 1、会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培养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养成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和学具: 电脑、投影仪、平行四边形、刀、尺。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引入 1、请认识一下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2、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和相对应的底是多少 3、口算下面的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 30厘米

4、出示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设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教师总结出自探提示。 二、 解疑合探 1、 数一数它们的面积是多少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面积是( )平方米 6米 2厘米 24 面积是( )平方厘米

2、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 动手操作:把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画、剪、移、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3、小组讨论: A、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面积变了没有 B、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C、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5、展示推导过程。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 拓展应用 1、 我会算 口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请你填一填 3、 我会想 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分米厘米 厘米 4 5厘米 2厘米 28 10 面积(平方厘米) 2 4 平行四边形的高(厘米) 7 8 平行四边形的底(厘米) 32 5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