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8-3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在括号内。

(1)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且

1

AF

&&

,就可产生自激振荡。( )

(2)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它也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3)只要具有正反馈,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答:(1) √。(2) √。(3) ×。

相位条件满足后,还需同时满足幅度条件才能振荡,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8-4 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应采用哪种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1)振荡频率在100 Hz~1 kHz范围内可调;

(2)振荡频率在(10~20) MHz范围内可调;

(3)产生100 kHz的正弦波,要求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

图题8-6

解 (1)本题振荡频率范围是低频,因此用RC串并联振荡器(或文氏桥振荡器)。

(2)本题要求的振荡频率在高频范围,因此采用三端式(电感三点式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3)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满足高稳定度的振荡频率。

8-6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题8-6所示各电路,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目的练习由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的判振。

解 (1)图(a),放大电路由两级构成,第一级由1V管构成共基放大电路;第二级由2V构成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

络构成。反馈信号f U &取自RC 并联支路上,上正下负。断开f U &与放大电路输入

端1C (或左或右均可)处,并在此处与地之间加入一个信号i U &,用瞬时极性法(见

图中的正、负号)判别此反馈为负反馈(即i U &与f U &反相),因此此电路不可能振荡。

或者用相位条件表达式求φ:

A f φ??=+ 因为第一级共基电路不反相,第二级共射电路反相,一共反相一次,因此

A ?=180°

RC 串并联网络不反相,因此

f ?=0°

则 ?=180°+0°=180°

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振荡。

图(b),放大电路也由两级构成。第一级由1V 管构成工作点稳定的共射电路;第二级由2V 管构成共集电路,不反相。因此

A ?=180°

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是RC 串并联网络,

f ?=0°

则 A f ???=+=180°

说明该电路的反馈极性是负反馈,不可能振荡。

图(c),放大电路还是由两级构成。第一级由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构成工作点稳定的共源电路,反相一次;第二级由NPN 双极型管2V 构成工作点稳定的共射电路,也有反相作用。因为信号从输入到输出共反相两次,所以

A ?=360°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仍由RC 串联网络构成,不反相,即

f ?=0°

则 A f ???=+=360°

说明反馈极性为正反馈,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因此本电路有可能振荡。

图(b)与图(c)也可以用判振的“三看”步骤进行判别。两种方法相比之下,对于这种分立元件电路来说,采用相位平衡条件表达式A f ???=+判振较方便。

图题8-7

8-7 对于图题8-7所示的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出现下述非正常现象,试说明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或对电路产生的影响。

(1)合上电源后,静态工作点正常,但电路不产生振荡,即输出电压o U 为零。

(2)合上电源后,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出现上、下同时削波;

(3)F R 短路;

(4)F R 开路。

解 (1)RC 串并联网络与放大电路互为负载关系,因为RC 网络对放大电路A 有影响,使得起振条件A ≥3不满足,所以电路不振荡。如果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与RC 网络之间加一级射随隔离一下就会起振。

(2)o U 波形出现上、下削波的原因是放大倍数u A 过大,使波形超出晶体管的线性范围被管子限幅所致。可以减小c1R 、c2R ,使u A 降低。

(3)当F R 短路时,1V 管的发射极1e 成为放大电路A 的输出端,则A ?=180°,第二级2V 的反相作用无效,此时

A f ???=+=180°

为负反馈,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因此电路不振荡。为了防止F R 短路,通常采用一个电位器串接一个固定电阻来代替,只使用一个电位器调节容易造成短路。

(4)因为F R 与e1R 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起稳幅作用,F R 开路时阻断了电压负反馈通路,电路失去了稳幅功能,因此o U 不稳幅。

※8-8 图题8-8为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o U 为正弦波,求它的振荡频率0f 。

(2)对1V 、2V 、3V 组成的放大电路,有何特殊要求如果电压放大倍数过大或过小,有何后果

(3)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环节,其作用如何

图题8-8

目的 分析计算由分立元件组成的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解 (1)求0f 。

036112π2π 5.6100.00310f RC -==????=860 Hz

(2)由起振条件AF ≥&&1,13F =&,则A ≥&3,即要求123u u u A A A A =??≥&&&&3,过

大易出现上、下削波失真,过小电路不起振或者输出电压o U 幅度达不到要求。

(3)级间反馈有两个:一是RC 串并联网络组成正反馈,是保证电路起振的必要条件;二是由W R 、F R 与e1R 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起稳幅作用。

另外还有局部反馈:1V 级中的e1R 构成直、交负反馈,能稳定第一级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2V 级中的7R 构成直流负反馈,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3V 级中的e3R 组成直、交流负反馈,能稳定本级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

※8-9 若要使图题8-9电路产生5 kHz 的正弦波,试问

(1)图中j 、m 、n 三点应如何连接

(2)F R 、R 各应取多大

(3)若希望o U 幅度基本稳定,应采取什么措施简述稳幅原理。

图题8-9

目的 练习引入满足要求的反馈并反算反馈电路参数。

分析 放大电路A 由两级共射电路组成,其A ?=360°,正反馈网络与选频网络均由RC 网络兼任。

解 (1)根据电路构成特点,应使RC 网络构成正反馈,为此必须将j 、m 两点连接起来;又考虑让f C 、F R 与e1R 构成电压负反馈,起稳幅作用,必须将m 、n 两点连接起来。

如果对自己的答案不把握,可用瞬时极性法分别验证正、负反馈的极性。

(2)求F R 和R 。

将振荡条件与负反馈结合起来考虑。由RC 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知

max 13F =&

再由电压串联负反馈知 e1f o o e1F F 1.21.2R U U U R R R '==++&&&

将二者结合起来

max F 1.211.23F R ==+& 解出 F R = k Ω

再用振荡频率的公式求R 值:

360112k Ω2π2π5100.01610R f C -===????

(3)欲稳幅o U ,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支路由f C 、F R 与e1R 构成。稳幅原理可用箭头表示法叙述如下:

?

?

o e1f b1c1()()U U U U U ↓→↓=→???→↓相反对地

o o U U ↑←?????????????? 相反 基本稳定 8-10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与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比较,其输出的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较好,为什么

解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输出波形较差的原因是反馈信号电压取自电感,而感抗对高次谐波阻抗较大,因此输出波形中含有高次谐波,使波形较差;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反馈信号电压取自于电容,而电容对高次谐波阻抗较小,具有滤波作用,因此输出波形中谐波成分小,输出波形较好。

图题8-11

※8-11 图题8-11所示的RC 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用二极管作为自动稳幅元件。

说明稳幅原理,并粗略估算波形基本不失真时输出电压的峰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 V)。

目的 分析计算由运放构成的文氏桥振荡电路。

分析 基本放大电路由同相输入运放A 构成,输入信号为f U &;由RC 串并联

网络构成正反馈并兼有选频作用;由1V 、2V 、电位器3k Ω、电阻10k Ω与18k Ω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支路,起稳幅作用。

解 (1)稳幅原理用箭头表示法叙述如下: 设o o U U U -↑→↑???

→↓相反

(2)求峰值om U 。

设流过3k Ω、18k Ω、10k Ω的电流I 的方向由右向左,如图中所示,则

0.60.2mA 3I ==

o U 有效值

o 0.6(1810)U =++?= V

om o 1.41 6.2U =?≈ V

8-13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题8-13所示各电路中哪些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图题8-13

目的 运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LC 回路的放大电路能否振荡。

分析 判振的原则与题8-6相同。判振时应注意四个问题:①LC 回路谐振

时相当于一个纯电阻;②找准f U &的位置;③晶体管的接法;④用瞬时极性法判

别反馈极性,若为正反馈,则可能振;若是负反馈,不可能振。

解 图(a),基本放大电路为工作点稳定的共射电路,具有反相作用,反馈

信号电压f U &取自1L 两端,因为+CC V 端相当于交流地电位,f U &是针对交流地而言的。这是变压器反馈式电路,变压器采用自耦变压器。用“九字令”法判振:将

b 极处断开,并对地加入信号i U &,设i U &的瞬时极性为“+”,由共射电路的反相

作用,使c 极处为“-”。f U &的瞬时极性为上正下负,通过长长的短路线将f U &的

负极性端引回到b 极端。b C 是耦合电容,不移相。这样圈内为负,圈外为正,异号,表示i U &与f U &反相位,是负反馈,因此该电路不可能起振。

图(b),晶体管V 是共基接法,输入、输出不反相。f U &取自于1C 两端电压。

断开输入端e 极处,并对地加入i U &。设i U &为正,2C 下端为正,上端为负,1C 下

端为正,上端为负,短路线是将f U &的正极性端引回到输入端,圈内、外同号,

表明i U &与f U &同相位,是正反馈,因此有可能起振。各点的瞬时极性见图中的“+”、

“-”号。

图(c),晶体管为共基接法,不反相,f U &取自于2L 的两端电压。断开e 极处,

并加入i U &,设i U &为正,1L 下正上负,由同铭端定义,2L 上正下负,e C 为耦合电

容,不反相,短路线将f U &的正极性端引回到i U &处,与i U &同相位表明是正反馈,

因此该电路可能起振。

图(d),可能振荡。因为晶体管是共基接法,射极与集电极同相。f U &取自2

L 两端,i U &与f U &同相,是正反馈。

图(e)可能振荡。如果画出电路的交流通路,不难看出由5mH 的电感及两个μF 电容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图(f)可能振荡。将1L 与C 的并联回路视为一个电阻,f U &取自2L 两端,两个

同铭端均为正极性,f U &与i U &同相位,是正反馈。

图题8-14

8-14 如图题8-14所示电路,试回答:

(1)电路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2)求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目的 判振并计算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解 (1)判振。 该电路可能振荡。晶体管为共基接法,射极与集电极同相,f U &取自2C 两端,

上正下负,f U &与i U &同相位,正反馈。

(2)求0f 的调节范围。

从L 两端看1C 、2C 、3C 是串联关系,因此等效电容为

12121231111121510010(20365)10C C C C --=

=+++??:校

12(20300)10F (20300)pF -=?=::

0f ==

66==66(0.1100.0310)Hz (10030)kHz =??=:: 8-15 根据三点式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图题8-15所示交流通路中,哪些

可能组成振荡电路,哪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图题8-15

目的 利用构成三端式振荡器的原则判振。

分析 构成三端式振荡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原则,即接于晶体管射—基极间的电抗be X 与接于集—射极间的电抗ce X 必须同性质,或者均为电容,或者均为电感;接于集—基极间的电抗cb X 必须与be X 、ce X 反性质。用这两个原则去检查图题8-15中各电路,满足者则可能组成振荡电路;只要有一个原则不满足者,就不能组成振荡电路。

图题8-17 解 图(a),be X 与ce X 均为电容,同性质,而cb X 是电感,与be X 、ce X 反性质,因此可能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图(b),be X 与ce X 反性质,不满足第一个原则,因此不能组成振荡器。 图(c),c 、b 极间的LC 并联回路在发生谐振时显纯电阻。be X 与ce X 同性质,均为电容,但是cb X 是电阻,不满足第二个原则,因此也不能组成振荡器。

图(d),同理b 、e 极间的LC 并联回路谐振时视作电阻。be X 是电阻,ce X 是电容,性质不同,不满足原则一,因此不能组成振荡器。

8-17 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题8-17所示。

(1)分析电路中的反馈支路和类型;

(2)若10k ΩR =,0.062μF C =,求电路振荡频率0f ;

(3)电路起振条件是什么

目的 计算运放构成的文氏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及起振条件。

解 (1)F R 与1R 支路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C R 选频网络构成正反馈。

(2)求0f 。

03611257Hz 2π2π10100.06210f RC -===???? (3)起振条件

因为A ≥&3

对于电压串联负反馈

F f 11u R A R =+≥3 因此起振条件为 F 12R R ≥

※※8-18 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如图题8-18所示,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可忽略不计。

图题8-18

(1)导出电路振荡周期T 的表达式;

(2)导出占空比q 的表达式。

(3)在5k ΩR =,W 2k ΩR =的情况下,求电路占空比的调节范围。

目的 计算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电路的周期及占空比的可调范围。

解 (1)求T 的表达式由教材式(8-37)可知 11222()ln 1R T T T R ττ??=+=++ ??

?充放 在忽略二极管内阻的情况下,

W ()R R C τ'=+充 W ()R R C τ''=+放 代入上式得

[]11W W W 2222()()ln 1(2)ln 1R R T R R C R R C R R C R R ????'''=++++=++ ? ????

? (2)求q 。

W W W 1W W W W W ()()22R R R R R R T q T R R R R R R R R R τττ'''+++=====''''''+++++++充充放 (3)求q 可调节范围。

当W R '=0时,W 50.422225R q R R ===++?

当R ′W=RW 时,

W W 250.582225R R q R R ++=

==++?

因此占空比q 的可调范围为~。

※※8-19 波形发生电路如图题8-19所示。

(1)电路为何种波形发生电路

(2)运放1A 组成何种电路求出1A 切换输出状态时的o U 。

(3)定性画出o1U 、o2U 、o U 的波形。

(4)导出电路振荡周期T 的表达式。

(5)怎样实现电路的调频、调幅

图题8-19

(a)电路;(b) o1U 、o2U 、o U 波形(答案)

? 目的 分析一个多级运放构成的方波、三角波电路。

解 (1)这是一个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1A 、1R 、2R 构成同相输入的滞回电压比较器,输入信号是o U ,1R 与2R 构成正反馈支路,1A 输出端带限幅器,其限幅值为

o1Z U U =± o1U 的波形是幅值为Z U ±的对称方波。

2A 与两个3R 组成电压跟随器,具有电压跟随性:

o2o1U U =

当o1U 为方波时,o2U 也是方波,且不反相。

3A 、4R 、C 构成反相积分器。当o2U 为方波时,通过积分器,其输出一定是三角波。

(2)求滞回比较器1A 的阀值TH U 。

12Z o 1212()0R R U U R R R R ±+=++ 解出 1o Z TH 2R U U U R =±= 当1o TH Z 2R U U U R ==±时切换1A 的输出状态。

(3) o1U 、o2U 、o U 的波形如图题8-19(b)所示。o U 为三角波,其幅值由阈值1Z 2R U R ±决定。

(4)因为o2U 是方波,则12T T =,12T T =。

由图(b)知 Z 1o 1Z 422U R U T U R C R ==

解出

11422R T R C R =? 则

114224R T T R C

R == (5)调频、调幅。 由于

1om Z 2R U U R ±=± 调节1

2R R 比值或改变Z U 值均可实现调幅目的。

图题8-21

因为电路的振荡频率为周期的倒数:

142114f R T R C R == 可改变4R 、C 的参数实现调频,或改变1

2R R 比值也行,但同时会使om U 变化。

8-21 试标出图题8-21所示方波发生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用“+”、“-”符号表示),使之能产生方波,并求出它的振荡频率。

解 上正下负。

0336132115kHz 243102210100.0110ln 12ln 15010f R RC R -==≈??????????++ ? ?????? 8-22 图题8-22所示电路可同时产生方波和三角波,试标出图中集成运放

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用“+”、“-”符号表示),使之能正常工作,并指出o1U 和o2U 各是什么波形。

图题8-22

解 1A 的两个输入端应上负下正,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o2U ;2A 的两个输入端应上正下负,构成滞回比较器,输入信号为o1U 。3R 与4R 构成正反馈。

o2U 是方波,将方波输入到积分器,o1U 端获得三角波。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思考题答案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第一章引注作用课程提纲 1、引注的作用是什么?与文学作品相比,学术论文在引注使用 方面有哪些不同? 答:引注的作用是(1)认知功能;(2)道德功能。引注以其标记技术直接显示所引内容的存在处所,方便人们核实,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全面地把握所引内容的准确意义。另外,引注直观地表明作者对事实和前人劳动的尊重,展示自己的道德人格。 学术论文的引注注重格式规范,应该按照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应该列出原引自期刊、学位论文、专著等的详细信息,文献注释的方式包括页下脚注、文章末或书的章节末的尾注、随文注与参考文献列表相结合;文学作品的引注多为在在行文中引用的话,对作品的引用,概括较多,概括中适量地直接引用原文,可以是引一两句关键的话,也可以只引-一些关键的或独特的词语。如果需要把作品中某段文字作为比较重要的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的话,可以有较长的引文,包括可以让引文独立成段。 2、列出两门课的提纲。 答:如以下图表所示。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学术规范》 引注 功能历史类型要素意义盲区 引注内容 引注意义 学术不端 行为 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伪造科研数据 伪造注释 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买卖论文、违规署名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重复发表 危害预防处理 人际关系 导师-学生 合作-竞争 与公众、课题资 助者之间 同行评议 利益冲突 知识产权 著作权 署名权 伦理原则 受试者相关 的伦理问题 伦理审查《论文写作》 套路方法技巧 优秀高水平论文写 作技巧 规范严谨 结合专业 认识深入SCI写作技巧 文献追踪 数据处理 投稿 返修 写作投稿技巧 寻找目标期刊 组织文章结构 学术写作语言 同行评议价值 学术伦理道德 著作权 利益冲突 同时提交 研究欺诈 剽窃

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名称虚拟页式管理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网络 实验日期成绩指导教师赵安科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主要仪器设备④实验内容与步骤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⑥实验结果与分析⑦问题建议) 实验二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1.内容: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处理 2.思想: 装入新页置换旧页时,若旧页在执行中没有被修改过,则不必将该页重写磁盘。因此,页表中增加是否修改过的标志,执行“存”指令和“写”指令时将对应的修改标志置成“1” 3.要求及方法: ①设计一个地址转换程序来模拟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当访问的页在主存时则形成绝对地址,但不去模拟指令的执行,可以输出转换后的绝对地址来表示一条指令已执行完成。当访问的页不在主存中时,则输出“*页号”来表示硬件产生了一次缺页中断。模拟地址转换流程见图1。 ②编制一个FIFO页面调度程序;FIFO页面调度算法总是先调出作业中最先进入主存中的哪一页。因此可以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或构成)页号队列。数组中每个元素是该作业已在主存中的页面号,假定分配给作业的页架数为m,且该作业开始的m页已装入主存,则数组可由m个元素构成。 P[0],P[1],P[2],…,P[m-1] 它们的初值为P[0]:=0,P[1]:=1,P[2]:=2,…,P[m-1]:=m-1 用一指针K指示当要调入新页时应调出的页在数组中的位置,K的初值为“0”,当产生缺页

中断后,操作系统总是选择P[K]所指出的页面调出,然后执行: P[K]:=要装入的新页页号 K :=(k+1)mod m 在实验中不必实际地启动磁盘执行调出一页和装入一页的工作,而用输出“OUT 调出的页号”和“IN 要装入的新页页号”来模拟一次调出和装入过程,模拟程序的流程图见附图1。 按流程控制过程如下: 提示:输入指令的页号和页内偏移和是否存指令?? ? 0 1非存指令存指令,若d 为-1则结束,否则进 入流程控制过程,得P 1和d ,查表在主存时,绝对地址=P 1×1024+d ③ 假定主存中页架大小为1024个字节,现有一个共7页的作业,其副本已在磁盘上。系统为该作业分配了4个页架,且该作业的第0页至第3页已装入内存,其余3页未装入主 依次执行上述指令调试你所设计的程序(仅模拟指令的执行,不考虑序列中具体操作的执行)。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四

四、计算题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o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则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要求: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解: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由已知条件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可知页号部分占5位;由每页为1KB” 1K=210,可知内页地址占10位。由内存为16KB',可知有16块,块号为4位。 逻辑地址0A5C( 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 1010 0101 1100 ,根据上面的 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编码000 10 ”为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o 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11(十进制),即物理块地址为:10 11,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 得10 1110 0101 1100 ,即2E5C( H)o 2、对于如下的页面访问序列: 1, 2 , 3 , 4 , 1 , 2 , 5 , 1 , 2 , 3 , 4 , 5 当内存块数量为3时,试问:使用FIFO、LRU置换算法产生的缺页中断是多少?写出依次产生缺页中断后应淘汰的页。(所有内存开始时都是空的,凡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 次缺页中断。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2. 解: 采用先进先出(FIFO )调度算法,页面调度过程如下: 共产生缺页中断9次。依次淘汰的页是1、2、3、4、1、2 共产生缺页中断10次。依次淘汰的页是1、2、3、4、5、1、2o 3、下表给出了某系统中的空闲分区表,系统采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策略。现有以下作业序列:96K、 20K、200K o若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来处理这些作业序列,试问哪一种算法可以满足该作业序列的请求,为什么? 空闲分区表

思考题作业

传染病防治新知识作业 思考题: 1.试述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传染期的临床意义? ①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h(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a.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b.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c.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d。 d.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d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 e.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②临床症状期。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③恢复期。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④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传染期。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针对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其免疫状态应分别进行如何处理? 接触者指曾接触过传染源或可能已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根据接触者的免疫状态分别进行处理。(1)应急预防接种。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其接触者可进行自动或被动的预防接种。例如在麻疹爆发时对接触的易感儿童可接种麻疹活疫苗,对体弱儿童可接种胎盘球蛋白。(2)药物预防。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以采用药物预防。例如用乙胺嘧啶、氯喹预防疟疾,一般多用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或特殊职业人群。(3)医学观察。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应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但不限制接触者的日常活动。(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收留在检疫机构所指定的地点,在医学观察期同时应限制其活动自由。

实验3 页式存储管理的缺页中断及淘汰算法模拟

实验三请求页式管理的地址变换及页面淘汰算法模拟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变换过程 2. 通过实验,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 二、实验内容 1.编程模拟实现页式管理的动态地址变换过程 2.编程模拟实现当发现要访问的页不再主存时,发生缺页中断,并调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 三、实验步骤 1. 定义页式管理中的页面长度,页表长度,页表结构。 2.定义实现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的函数。(注意要定义一个全局变量用于记录当前最早到达的页号) 3.定义完成动态地址变换的函数。 3. 在主函数先输入一个作业的页表信息(必须要有在主存的页),再通过循环的方式不断输入一个数字表示逻辑地址,根据刚才创建的作业的页表信息,如果该逻辑地址所在的页已经在主存则直接计算该逻辑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若该逻辑地址所在的页不在主存则调用先进先出淘汰算法,淘汰一页,调入所要的页,然后再计算该逻辑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循环结束,程序退出。 四、实现提示 1、#define n 100 /*假定的页面长度*/ #define length 10 /*假定的页表长度*/ struct { int lnumber; //逻辑页号 int flag; //该页是否在主存,可用“1”“0”表示*/ int wnumber; //物理页号 int next; //用于记录该页后下一个到达的页号 }page[length]; /*页表结构定义*/ 2、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

int first=0; void fcfs(int in_number) //in_number表示要求调入的逻辑页号{ printf("发生缺页中断,淘汰第%d页\n",page[first].lnumber); page[first].flag=0; /* 所淘汰页的存在标志改为0*/ page[in_number].wnumber=page[first].wnumber; page[in_number].flag=1; /* 所调入页的存在标志改为1*/ printf("从磁盘调入逻辑第%d页成功!其对应的物理页面号为:%d\n",in_number,page[in_number].wnumber); first= page[first].next; } 3、动态地址变换函数 void compute_address(int laddress) //laddress表示要变换的逻辑地址,在其中调用fcfs函数 { }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1.简述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文献按载体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3.文献的级别及其相互关系。 4.在计算机检索中,如何缩小检索范围? 5.获取文献全文的方法有哪些? 6.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哪些? 7.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8.计算机检索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9. 简述IM主题索引的编排规则。 10.《医学主题词表》(MeSH)字顺表的参照系统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意义。 11.按照存储内容的不同,数据库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12.什么叫主题词的扩展检索,它的优越性何在? 13.什么是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14.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 15.独立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6.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17.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准率? 18.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专利有效期为多长? 19.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0.何谓数据库的顺排文挡和倒排文挡? 21.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22. 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3.试述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 24.简述会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国内和国外会议论文的检索系统有哪些? 25. 周红同学在检索一个课题时,第一次检索的结果有172 条文献,你建议一下她采用何种方式来缩小检索范围? 26.Medline和Pubmed有什么区别? 27.专利文献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8.如果要查找有关“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面的中外文文献,可以选择哪些数据库?请选择其中一种数据库,简要检索策略。 29.通过哪些检索系统可以查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是否有“computer communications”这本期刊? 30. 请列出5个Google高级检索语法,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31. 在CBMWin4.0版中的查找某作者发表的文献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2. 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3. 列举6种可以检索引文的数据库。 34. 文献的种类 35.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36、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37、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8、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加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初步拟定包括

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四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 答:(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2) 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3) 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1)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这种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为“零头”或“碎片”。为了消除零头所以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2)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14、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要。 答: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多元统计分析? 2﹑多元统计分析能解决哪些类型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简述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路。 2﹑写出样品间相关系数公式。 3﹑常用的距离及相似系数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利用谱系图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 5﹑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系统聚类分析? 第三章判别分析 1﹑简述距离判别法的基本思路,图示其几何意义。 2﹑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有何异同? 3﹑简述贝叶斯判别的基本思路。 4﹑简述费歇判别的基本思路。 5﹑简述逐步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6﹑在SAS和SPSS软件中如何实现判别分析? 第四章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3﹑什么是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其意义何在? 4﹑为什么说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能反映主成分中所包含的原始变量的信息? 5﹑为什么要用标准化数据去估计V的特征向量与特征值? 6﹑证明:对于标准化数据有S=R。 7﹑主成分分析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 第五章因子分析 1﹑因子得分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有何不同?

2﹑因子载荷阵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3﹑方差旋转的目的是什么? 4﹑因子分析有何作用? 5﹑因子模型与回归模型有何不同? 6﹑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因子分析? 第六章对应分析 1﹑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2﹑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3﹑简述因子分析中Q型与R 型的对应关系。 4﹑对应分析如何在SAS和SPSS中实现? 第七章典型相关分析 1﹑典型相关分析适合分析何种类型的数据? 2﹑简述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3﹑典型变量有哪些性质? 4﹑典型相关系数和典型变量有何意义? 5﹑典型相关分析有何作用? 6 ﹑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典型相关分析? 验证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现利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选用了三个指标:(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DXBZ);(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占全部人口的比例(CZBZ);(3)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WMBZ),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文化程度人口的状况。计算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使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和Ward法,将上机结果按样品号画出聚类图,并根据聚类图将30个样品分为四类。 2、根据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对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只要采用6个指标:(1)Call—每千人拥有电话线数,(2)movecall—每千户居民蜂窝移动电话数,(3)fee—高峰时期每三分钟国际电话的成本,(4)Computer—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5)mips—每千人中计算机功率(每秒百万指令),(6)net—每千人互联网络户主数。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采用欧式距离,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计算。

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收筹划基础 参考答案: 1.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2. (1)(答题要点) 第一,不违法性 第二,事先性 第三,风险性 (2)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规定的违法行为未经处罚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犯有以上罪行的,判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欠缴税款数额较大,是指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

信息检索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c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2、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___b__发展. A、终身学习; B、学习型社会; C、创新发展; D、信息素质 二、多选题 1、简单地说,信息素养就是“ abcd 信息的技能或能力。” A、发现; B、检索; C、分析; D、利用 2、一般来说,信息素养主要包括 abcd 四个方面的内容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是abcd A、系统的“信息检索课”; B、参加信息素养培训; C、利用网络和多媒体; D、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三、简答题 1、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6个一级指标是什么? 答:○1鉴别信息及其来源○2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4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5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6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2、美国图书馆协会(ALA)1989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什么?

答: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具有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的查询、评估、组织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3、简述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关系。 答: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第二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____A________。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 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 2.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1993,13(5)P6-14,ISSN1000-758X 属于哪种文献类型___A_________。 A、图书;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项属于按出版类型分类的文献类型______BCD______。 A、光盘; B、图书; C、期刊; D、学位论文 2. 下列哪项属于文献三要素_____ABC_______。 A、知识; B、载体; C、记录方式; D、信息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实验参考2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存储管理如何实现地址转换。 (2)进一步认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如何处理缺页中断。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完成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过程和模拟缺页中断的处理。 三.实验原理 页式存储管理把内存分割成大小相等位置固定的若干区域,叫内存页面,内存的分配以“页”为单位,一个程序可以占用不连续的页面,逻辑页面的大小和内存页面的大小相同,内外存的交换也以页为单位进行,页面交换时,先查询快表,若快表中找不到所需页面再去查询页表,若页表中仍未找到说明发生了缺页中断,需先将所需页面调入内存再进行存取。 四.实验部分源程序 #define size 1024//定义块的大小,本次模拟设为1024个字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ruct plist { int number; //页号 int flag; //标志,如为1表示该页已调入主存,如为0则还没调入。 int block; //主存块号,表示该页在主存中的位置。 int modify; //修改标志,如在主存中修改过该页的内容则设为1,反之设为0 int location; //在磁盘上的位置 }; //模拟之前初始化一个页表。 struct plist p1[7]={{0,1,5,0,010},{1,1,8,0,012},{2,1,9,0,013},{3,1,1,0,021},{4,0,-1,0,022},{5,0,-1,0,023},{6, 0,-1,0,125}}; //命令结构,包括操作符,页号,页内偏移地址。 struct ilist { char operation[10]; int pagenumber; int address; }; //在模拟之前初始化一个命令表,通过程序可以让其顺序执行。 struct ilist p2[12]={{"+",0,72},{"5+",1,50},{"*",2,15},{"save",3,26},

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D 】A.程序B.数据 C.文件D.资源 2.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A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作业调度不当D.进程调度不当 3.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中进行的。【D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 C.连接过程D.执行过程 4.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A 】A.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B.只能随机访问 C.只能顺序访问D.只能读写不能访问 5.对于硬盘上存放的信息,物理上读写的最小单位是一个()。【C 】A.二进制(bit)B.字节(byte) C.物理块D.逻辑记录 6.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C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与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7.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C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8.在存储管理的各方案中,可扩充主存容量的方案是()存储管理。【D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 C.连续D.页式虚拟 9.磁盘是可共享的设备,每一时刻()进程与它交换信息。【C 】A.允许有两个B.可以有任意多个 C.最多一个D.至少有一个 10.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有关。【B 】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页)

A.逻辑文件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 11.在操作系统中,()是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B 】A.程序B.进程 C.作业D.线程 12.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C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13.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C 】A.篡改B.破坏 C.窃取D.删除 14.系统抖动是指()。【 D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部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15.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C 】A.先入先出算法 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6.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而产生死锁。【D 】A.打印机B.磁带机 C.磁盘D.CPU 17.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是由()完成。【C 】A.程序设计语言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D.标准库程序 18.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的地址映射是通过()实现的。【B 】A.段表B.页表 C.PCB D.JCB 19.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特征是()。【A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20.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A.先来先服务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页)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3-1 简述传感器的定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的组成 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单元称为敏感元件,而转换元件是能够将感应到的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学物理量,电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整形、转换后送显示器显示,或记录,或处理,辅助电源负责传感器的电源供给。但是并不是所有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有一部分传感器不需要起预变换作用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器件等。 3-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它提供物联网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需要的原始

数据。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传感器按输入信号(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分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膺数字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四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等若干类。 3-3 什么是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智能传感器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 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功能: ⑴自补偿和计算,例如,温漂补偿; ⑵自诊断功能,例如,故障自诊断; ⑶复合敏感功能,单个传感器可测量多个参数,并可进行信息融

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实验二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1.内容: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处理 2.思想: 装入新页置换旧页时,若旧页在执行中没有被修改过,则不必将该页重写磁盘。因此,页表中增加是否修改过的标志,执行“存”指令和“写”指令时将对应的修改标志置成“1” 3.要求及方法: ①设计一个地址转换程序来模拟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当访问的页在主存时则形成绝对地址,但不去模拟指令的执行,可以输出转换后的绝对地址来表示一条指令已执行完成。当访问的页不在主存中时,则输出“*页号”来表示硬件产生了一次缺页中断。模拟地址转换流程见图1。 ②编制一个FIFO页面调度程序;FIFO页面调度算法总是先调出作业中最先进入主存中的哪一页。因此可以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或构成)页号队列。数组中每个元素是该作业已在主存中的页面号,假定分配给作业的页架数为m,且该作业开始的m页已装入主存,则数组可由m个元素构成。 P[0],P[1],P[2],…,P[m-1] 它们的初值为P[0]:=0,P[1]:=1,P[2]:=2,…,P[m-1]:=m-1 用一指针K指示当要调入新页时应调出的页在数组中的位置,K的初值为“0”,当产生缺页中断后,操作系统总是选择P[K]所指出的页面调出,然后执行: P[K]:=要装入的新页页号 K:=(k+1)mod m 在实验中不必实际地启动磁盘执行调出一页和装入一页的工作,而用输出“OUT调出的页号”和“IN要装入的新页页号”来模拟一次调出和装入过程,模拟程序的流程图见附图1。 按流程控制过程如下: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大本)习题解答 一、填空 1.将作业相对地址空间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 地址重定位 。 2.使用覆盖与对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 3.存储管理中,对存储空间的浪费是以 内部碎片 和 外部碎片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4.地址重定位可分为 静态重定位 和 动态重定位 两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时,最好按 尺寸 法来组织空闲分区链表。 6.在分页式存储管理的页表里,主要应该包含 页号 和 块号 两个信息。 7.静态重定位在程序 装入 时进行,动态重定位在程序 执行 时进行。 8.在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如果页面置换算法选择不当,则会使系统出现 抖动 现象。 9.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采用先进先出(FIFO )页面淘汰算法时,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块数时, 缺页中断 的次数有可能会增加。 10.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淘汰是由于 缺页 引起的。 11.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每个用户作业有一个 段 表,每段都有一个 页 表。 二、选择 1.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B 决定的。 A .内、外存容量之和 B .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 C .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 D .作业的绝对地址空间 2.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的系统中,一进程在内存占3块(开始为空),页面访问序列为1、2、3、4、1、2、5、1、2、3、4、5、6。运行时会产生 D 次缺页中断。 A .7 B .8 C .9 D .10 从图3-1中的“缺页计数”栏里可以看出应该选择D 。 1 2 3 4 1 2 5 1 2 3 4 5 6 页面走向→ 3个内存块→缺页计数→ 图3-1 选择题2配图 3.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 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 .交换的信息量太大 C .内存容量不足 D .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 4.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D 。 A .进行存储保护 B .允许程序浮动 C .允许程序移动 D .扩充主存容量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 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 二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3、你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 1、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 2、联系实际说说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五 1、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六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七 1、从真理观角度说明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八 1、如何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九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并说明坚持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十 1、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为什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十一 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内涵。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十二 1、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是什么? 2、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十三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划分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十四 1、剩余价值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2、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十五 1、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对内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 3、对待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十六

模拟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 选择页面调度算法处理缺页中断

操作系统实验二(第一题) 一.实验内容 模拟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以及选择页面调度算法处理缺页中断。 二.实验目的 在计算机系统总,为了提高主存利用率,往往把辅助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充,使多道运行的作业的全部逻辑地址空间综合可以超出主存的绝对地址空间。用这种办法扩充的主存储区成为虚拟存储器。 三.实验题目 模拟分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产生缺页中断。 是 否 开始 取一条指令 取指令中访问的页号 查页表 该也标志=1? 输出“*”页号表示发生缺页中断 形成绝对地址 输出绝对地址 有后继指令? 取下一条指令 结束

四.程序清单 // // 操作实验二.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ins { private:string ope; long int page; long int unit; public: ins(){ } ins(string o,long int p,long int u):ope(o),page(p),unit(u){} void setope(string o){ ope=o;} void setpage(long int p){ page=p;} void setunit(long int u){ unit=u;} string getope(){return ope;} long int getpage(){return page;} long int getunit(){return unit;} }; class work { private: long int Page; int sym; long int inum; long int onum; public: work(){} work(long int P, int s,long int i,long int o):Page(P),sym(s),inum(i),onum(o){} void setPage(long int P){ Page=P;} void setsym( int s){ sym=s;} void setinum(long int i){ inum=i;}

复习思考题

《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 2.推广服务系统 3.目标团体系统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 )和( )两个子系统。 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 )年通过的。 三、简答题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2.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4.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 5.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农业推广 一、名词解释题 1.人的行为 2.需要 3.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 1.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 )。 A. 动机 B. 目标价值C.期望概率D.激励力量 2.同一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 )。

A. 从众 B. 模仿C感染D.相容 三、简答题 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 一、名词解释题 1.沟通 2.正式沟通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 A. 杂音B.噪声C.反馈D.趋异 2.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A.链式沟通 B. 轮式沟通 C. 扩散型沟通D.全通道型沟通 3.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A.单串型且车轮型 C. 扩散型D.全通道型 4.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 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 C. 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 三、简答题 1.简述沟通的分类依据及其类型。 2.农业推广沟通由哪些要素组成 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4.简述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含义与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