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复配工艺优化

纳米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复配工艺优化

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30No.12Dec.2013

第30卷第12期2013年12月许颖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1620)

要:以UVA 和UVB 的透过率为指标,对纳米粉体TiO 2与ZnO 的混合比、

聚羧酸钠分散剂用量及悬浮液pH 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复配工艺方案,整理后的棉织物在UVA 和UVB 波段均获得了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关键词:复合;紫外线屏蔽剂;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TQ610.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2013)12-0039-03

Compound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nano composite

inorganic UV shielding agent

XU Ying ?qi

(College of Fash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transmittance of UVA and UVB as the index,the optimal compounding technology was obtain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factors of mixing ratio of the nano TiO 2and ZnO powders,the dosage of the dispersants carboxylate polyelectrolyte and the pH of the suspended liquid.The finished cotton fabrics had excellent anti-UV effect in both UVA and UVB area.

Key words:composite;ultraviolet shielding agent;orthogonal test;technology;optimize

收稿日期:2013-07-22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优青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jd-07031)

作者简介:许颖琦(1980-),女,上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存在着世界第三个臭氧层空洞——青藏臭

氧层低谷,近几年来,因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过

敏患者明显增加,上海市统计资料指出,皮肤癌已居

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十一位.因此,紫外线辐射量增

加和短波长化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

一.在世界各国政府着力借助各种保护条约阻止臭氧

层继续遭到破坏的同时,人们也在寻求对自身的保

护.服装、遮阳帽、阳伞等纺织品成为防止紫外线过量

辐射的主要屏障.

前期对单一纳米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研究[1]14发现,纳米TiO 2、ZnO 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在280~350nm,TiO 2的紫外透过率低,而在350~400nm,ZnO 显示了卓越的抗UVA 性能,透过率远远低于TiO 2.波长为315~400nm 的UVA 虽然对皮肤的致红斑效应弱于波长为280~315nm 的UVB,但会全部到达地面,对皮肤的伤害具有累积性,且大多是不可逆的.因此,若能将纳米TiO 2与ZnO 2种粉体复合使用,必将扩大单一粉体的紫外线防护范围.鉴于前期研究[1]已获得

了同时适合纳米TiO 2与ZnO 粉体的分散工艺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纳米TiO 2、ZnO 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优化工艺,获得更佳的抗紫外线效果.1试验1.1材料及仪器材料:纳米TiO 2、ZnO 粉体(工业级,浙江舟山明日纳米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

复配工艺优化

2021版浅谈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要点

2021版浅谈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64

2021版浅谈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要点 复配食品添加剂其生产使用的原辅料、有害物质控制、致病性微生物控制、明示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等,直接影响到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建立和有效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良好基础。结合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的体会,从复配的原辅料、有害物质控制、致病性微生物控制、产品使用范围及其使用量、生产过程、检测方法和检验能力以及标识等方面,浅谈对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要点。 一、参与复配的原辅料的审核

复配食品添加剂企业在申请生产许可时,须向所在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有害物质、致病性微生物等控制要求简表》,现举例如下,具体见表一: 表一、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有害物质、致病性微生物等控制要求简表 企业名称(盖章):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复配营养强化剂序号各组分名称和执行标准号(按照国家标准中通用名称填写)该组分在复配中所占比例%该组分在国家标准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 求复配食品添加剂中对该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按照加权计算方法计算结果 mg/kg若无法采用加权计算的方法制定的有害物质限量值要求 该组分在国家标准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控制要求复配食品添加剂中对该致病性微生物的控制要求GB2760、GB14880、卫生部公告规定该组分使用范围GB2760、GB14880、卫生部公告规定该组分在上述使用范围内的最大使用限量 1食品添加剂胆钙化醇卫生部2010年第18号公告2/铅≤2mg/kg

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线助剂,防紫外线整理剂,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剂

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提高运动服、沙滩装、游泳衣、休闲服、职业装及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整理后织物的UPF值可达到50+,且有极高的耐水洗和光稳定性,经重复洗熨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后效果均不下降。适用于涂层、印花、喷涂以及高温吸尽法、浸轧法工艺及成衣整理。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TUV100符合澳大利亚AS/NZS 4399标准等。韩笑 抗紫外线整理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促进健康,现在 却被告之,赖以抵挡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益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 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区增加。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 癌高发区。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皙的人受紫外线 的威胁更大。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过程中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 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 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此外,臭氧层遭到破坏还可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 皮肤基因。因此本项整理将日益显得重要。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 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此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 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UV-B能量大,能导 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出现水泡,产生晒伤。UV-A会引起肌肤变黑,造成皮肤干皱。皮 肤晒黑主要是人体抵御日光破坏造成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在某些人身上会导致癌变。具体情 况是紫外线能使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形成碎片。当皮肤内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核就会释放修复性的物质——酶,酶能有助于产生新的DNA,以替换被损形成的 碎片,然而被损的碎片和酶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如果超过修复能力会使皮肤致癌。

抗紫外整理

《浅谈抗紫外线纺织品》

浅谈抗紫外线纺织品 摘要:本文通过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强调了开发抗紫外纺织品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影响纺织品抗紫外性能的因素,通过抗紫外的不同机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抗紫外整理剂及抗紫外的加工方法,最后介绍了抗紫外性能的评价。 关键词:透过率;机理;整理剂;评价 一、概述 紫外线简称UV,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20-38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和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UV-B的作用是UV-A的1000倍,夏季酶斑主要是由于UV-B的作用,皮下血管吸收UV-B后会引起扩张,使皮肤变红,生产红斑,严重时会发生炎症。它同样也可以影响到皮下弹性纤维,使皮肤失去弹性,形成粗糙的皱纹,UB-C作为一种更强的紫外线,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也对人体有害。 一般地讲,紫外线C不能到达地面,但近年来,由于氟利昂等含卤化合物大量排放,滞留在地球上空,被紫外线分解形成的活性氯与臭氧发生连锁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形成空洞,致使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上,紫外线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将会减少约20%左右,到那时紫外线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人们开发了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及其纺织品。 从光学原理上讲,当光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在表面上反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物体,在一般情况下,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反射率和吸收率增大,透过率就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性就越好。 二、影响纤维及纺织品紫外线透过率的因素 1、纤维种类 纤维种类不同,其紫外线透过率也不同。棉、真丝等天然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低,因而防紫外线性能差,合成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强于天然纤维,其中涤纶最强。 2、织物结构 织物厚度、紧密度和原纱结构因素,截面中纤维根数、捻度、毛羽等对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有影响。 3、染料 染料的种类、色泽及其用量对紫外线的透过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性质的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Herst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产品用途 ·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 ·提高运动服、沙滩装、游泳衣、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职业装及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的紫外线屏蔽性能。 基本性状 组分三氮杂苯衍生物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 外观淡褐色液体 离子性非离子 p H 值约为7 溶解性可与水混溶 稳定性在硬水中,pH值在5~8的酸、碱溶液中稳定,使用方便 相容性可与阴离子及阳离子产品一起安全使用 稀释使用前必须彻底搅拌均匀。可用温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加入处理浴中安全性无毒,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要求。本产品的贮存和使用应遵守化学品安全规定,不得吞服 特性优点 1.高效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异耐久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及紫外线 遮断屏蔽效果,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 线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2.用量小,作用高效持久确保在适当结构纺织品上有高的UPF值 3.与纤维的亲和性高,热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种工艺,能最大程度地屏蔽紫外线 4.反应型产品,可与纤维持久链接极高的耐水洗和光稳定性,经重复洗熨及强 烈紫外线照射后效果均不下降 5.产品通用性好适用于高温吸尽法、浸轧法和涂层工艺。 Herst?防紫外织物满足EN13758-1:2001, EN13758-2:2003, AS/NZS 4399:1996, AATCC183-2004 ,《GB/T18830-2009纺织 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等标准要求。6.不影响强力和吸湿透气性保证手感柔软、清新自然和穿着舒适

使用方法 可以采用浸轧、浸渍、涂层、印花和喷涂等工艺。用量依加工程序和被处理物之种类、形态、组织、密度及加工目的不同而异,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浸轧工艺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 交链剂AF6900 15~50g/L 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90~110℃) 高温拉幅(180~190℃×30s或140~145℃×3min) ●浸渍工艺 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6% ( 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 ●涂层工艺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4% 涂层浆 X% 漂染印花织物涂层烘干(高温焙烘或拉幅)注意事项: 1、棉针织成衣等可采用以下加工方式: 室温浸渍(浸轧配方用量)离心脱水(回收残液,重复使用) 烘干(80~110℃,6~10min) 2、因防紫外整理剂HTUV100低温久置后会产生沉淀,使用时请充分高 速搅拌、混合后再使用。 3、浸轧防紫外溶液后,烘干时要防止泳移(红外线或热风预烘,再烘 筒烘干) 4、UPF值受到纤维的品种、纤度、截断面和织物的种类、规格等以及 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等影响。所选用的织物需满足一定的物理参数 才能保证对紫外线有足够的屏蔽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阳光穿透织 物而照射皮肤,孔隙度(单位面积孔隙的数量)应小于2%。使用前 必须进行试验。 Herst质量吊牌:通过简单的协议,并且整理织物符合Herst的标准,您就可得到使用Herst 质量吊牌的授权。请您索取Herst的质量吊牌协议文件。 包装贮存: 25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打开包装使用后,应确保容器密闭。贮存温度低于0℃时,可能有沉积,但使 用热水浴加热到20℃以上,高速搅拌溶解后,不影响其质量。 重要声明:本资料中的任何表述均基于受控制的或实验室的工作,仅供参考之用。请买方在使用本公司产品之前必须根据买方所预计的使用条件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测,并确认其结果是否符合买方的特定要求,卖方不对任何由此引发的质量纠纷、偶发的或间接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如何解读复配食品添加剂 GB26687

如何解读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 如果复配没有单一的食品添加剂效果好,就没有复配的必要行了。其实,同样的化学成分和配比不一定会出现等价的功能,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根本在于采购价格组成和功能性的协同提高。这才是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存在空间所在。但是由于复配食品添加剂具有诸多的不可控性,特别是在最终食品中的使用的不规范性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引发了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种种争议: 2011-7-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以下简称通则)在大家的期盼中正式发布,并于2011年9月5日实施,通则一出即引起热切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大多数在慨叹通则的简单和不完整,质疑之声颇多,现就标准中的部分条款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关于2.1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重点理解以下要点: 1、除食品用香精和胶基糖果以外的,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复配而成 2、方法为物理混匀 3、辅料的作用是方便加工、存储、溶解 二、关于3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命名原则

1、在GB2760-2011版附表E中食品添加剂按其用途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漂白剂、膨松剂、抗氧化剂、胶母基糖果中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加工助剂及其它等类共23种。在GB2760-2011版附表F中列出了食品分类和名称; 2、根据3.1条款复配食品添加剂命名为:复配+XXX(仅对单一功能且功能相同的单体复配而成的,XXX代表GB2760附表E中的规范名称; 3、根据3.2条款复配食品添加剂命名为:复配+XXX(1)、复配+XXX(1)+XXX(2),其中XXX(1)代表GB2760附表E中的规范名称,XXX(2)代表GB2760附表F中的规范名称和分类,建议按复配+XXX(1)+XXX(2)命名; 三、关于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1、4.1.1条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是关于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 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就是介于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之间的中间产物,复配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就是食品生产的一个环节而已(如同固体饮料和复合香辛料),采用的原料就是生产食品企业采用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就其安全性而言,只要采用符合法规的单体添加

光屏蔽剂H61PET瓶膜专用

一种PET瓶专用紫外线屏蔽剂屏蔽400nm以下全部紫外线 宏海新材料推出一款无色紫外光屏蔽剂H61,能阻隔400nm以下所有紫外线,从而对PET瓶/膜提供紫外线保护! 该吸收剂通过提供有效的紫外线过滤吸收,为内容物提供保护,同时还能保持包装材料的通透性,为PET包装带来真正价值! 几乎吸收过滤全部的紫外线 众所周知PET瓶/膜是常见的包装容器,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用品(洗发水、洗手液、沐浴露以及化妆品);各种固体食物和香料:果汁和功能性饮料,以及维生素包装中。 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商不得不在上述内容物中加入人造色素和防腐剂,但由于PET瓶/膜容易透光,紫外线可分解这些人造色素和防腐剂,容易对内容物的外观、外观,颜色,味道及营养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品牌商在产品的储藏、分销、零售展示过程中,会避免让PET瓶接受阳光和室内照明直射,但这仍然难以逃脱无处不在的紫外线。但使用H61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它还能带来可持续效益,采用H61的剂量可比传统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减少20倍,而防护效果是一样的。同时,品牌商还不用担心它会像一些传统紫外线稳定剂那样带有有毒化学品成分,同时还会对废水造成污染。

此外,更好的内容物保护和延长保质期,有助于减少产品浪费。由于采用了H61,品牌商可继续采用天然、未着色的PET,避免使用深色或彩色的容器来做包装。那些不透明及有色的PET材料在回收的时候,会让回收流变黑,使回收更加困难,降低回收产品的价值。” 现如今彩色PET瓶(袋)的数量正在逐步上升,这将为PET的未来回收带来危险。一旦PET瓶被收集分类之后,这些彩色的PET瓶需要重新分拣出来,回收站一旦出售这些彩色PET瓶,它们经过回收处理之后,回收料将会被染成黑色或灰色,再度利用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广州宏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您的聚合物提供有效的光老化防护,热氧老化防护,为您的聚合物老化疑难杂症能提供解决方案,欢迎来电咨询! 【产品描述】 紫外线吸收剂H61是一种特殊的宽屏紫外光吸收剂,吸收效率 高,少量的添加量就能全部屏蔽400nm以下紫外线。 【特性优点】1.强大的重量吸收系数,可以把400nm以下紫外线都屏蔽掉。 2.透明光屏蔽剂,带颜色但不影响制品透明度。 3.有美国FDA认证可以用在食品接触。 4.超高性价比。 【应用】H61可以有效阻隔400nm以下的全部紫外线,以保护制品内一些营养素,避免某些对紫外线敏感的色素遭到破坏。能通 过FDA认证,推荐用在运动饮料瓶、PET农膜、太阳能窗膜、 多层食品包装、收缩膜、光学镜片等应用领域。 【产品指标】外观淡黄色粉末 含量≥98.0% 熔点≥90℃ 灰分≤0.1% 挥发分≤0.5%

防紫外线整理剂

防紫外线整理剂 RDLIGHT 1225 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不仅使纺织品褪色和脆化,也可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黑色素和色斑,更严重的还会诱发癌变,危害人类健康。RDLIGHT 1225防紫外线织物的防护原理是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通过分子能级的跳跃使之向低能量转化,变成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从而降低日晒强度,消除紫外线对人体和织物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增RD LIGHT 1225加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 产品性状和技术指标 防紫外线整理剂主要含有RDLIGHT 1225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 该产品无毒、不爆、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不影响织物的色泽、强力和吸湿透气性。RDLIGHT 1225外观为淡褐色液体,低温时易凝固(水浴加热,搅拌后使用),有效成分含量为33%,pH值约为7,离子性为非离子,可与水混溶。防紫外线整理剂RDLIGHT 1225适用于棉、麻、丝、毛、涤棉和锦纶等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处理后的织物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特别是UV-A和UV-B)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测试证明:RDLIGHT 1225整理JC40x40 110x90色平布UPF 值高达50+,并且40次洗涤后UPF值仍为50+。 使用说明

RDLIGHT 1225整理织物的方法可以是浸轧、涂层、浸渍或喷涂,用量通常为2-4% (o.w.f.),具体用量和用法视织物的品种和用途而定。 一、浸轧法工艺: 1.工艺配方:(以轧液率70%为例) 防紫外线整理剂RDLIGHT 1225 20 -50克 /升 低温固着剂 20 -50克 /升 2.化料操作:(以配制500升溶液为例) 首先在化料桶内加入约400升水,搅拌加入RDLIGHT 1225,再加入,低温交联剂搅拌均匀,最后加水至500升,继续搅拌,(化料桶的放料管加过滤袋)。 3.工艺流程:漂染后的织物→浸轧防紫外溶液→烘干(80 -110℃)→拉幅(160 -170℃,30秒或120℃,5-6分钟) 二.涂层法工艺: 1.工艺处方: 防紫外线整理剂RDLIGHT 1225 2-5% 涂层浆 X % 2.工艺流程:漂染后的织物→涂层→烘干(→高温焙烘或拉幅) 三、浸渍工艺: 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

【精品】食品添加剂的复配使用

【关键字】精品 食品添加剂的复配使用 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改进加工条件、提高食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随着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在食品添加剂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复配的方式,即复配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复配使用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发挥各组成材料的优点,其使用往往比单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效果更显著。 1、生产实用中食品添加剂的复配使用 1)防腐剂的复配使用 各种防腐剂都有各自的作用范围,复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其可达到扩大抑菌范围和提高抑菌效果的目的。酸型防腐剂可与其盐、同种酸的酯类配合使用,也可以将作用长的防腐剂(如山梨酸及其盐类)与作用迅速但耐久性差(如过氧化氢)的防腐剂配合使用,这2种方式均能增强防腐剂的作用效果。防腐剂复配的另一种方式是和增效剂一起使用,如与柠檬酸、EDTA、抗坏血酸等的复配使用,也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2)增稠剂的复配使用 利用各种食品胶体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复合配置的方法,可以产生多种复合胶,以满足食品产生的不同要求。如黄原胶、魔芋胶复合使用,即使较低的浓度仍可以形成凝胶。

增稠剂中有较好增效作用的组合还有CMCL胶和CMCL、脂与刺槐豆胶。 3)膨松剂的复配使用 复合膨松剂在市场上主要用于方便食品和焙烤类食品。其中根据产品要求选择产气速度恰当的酸性盐,如碳酸氢钠在潮湿空气或在热空气中即缓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遇酸则强烈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良好的疏松剂。酒石酸氢钾是性质较稳定的酸性盐类,碳酸氢钠与酒石酸氢钾复配,其中酒石酸氢钾在复合膨松剂中与碳酸盐进行中和反应,降低成品的碱性以保证质量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控制产气过程中反应的快慢。利用酸式盐的分解特性来控制膨松剂的产气过程,可以充分提高膨松剂的能力。 4)甜味剂的复配使用 单一的甜味剂各有长短,如甜蜜素价格较低,但同时也存在苦味且耐酸性差。安赛蜜价格较高,但其甜味爽快,持续时间较长且对酸、热较为稳定,但使用时需限制添加量。但把几种甜味剂复合,可起到弥补或掩蔽不良口味和改良风味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甜度的增效作用,如甜蜜素与糖精、蔗糖,或其他甜味剂复合使用。 5)稳定剂和凝固剂的复配使用 复合稳定剂和凝固剂就是人为的将两种以上加工而成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如葡萄糖-δ-内酯作为一种新型豆腐稳定剂和固型剂,由内酯制作的豆腐质地好,价值高,但内酯豆腐较软,不适合煎炒。因此,研究以内酯为主复合稳定剂和凝固剂配方,不仅可以保持内酯豆腐的口感,同时又增加内酯豆腐的硬度。 6)复合乳化剂和凝固剂的使用 复合乳化稳定剂和凝固剂是指几种单一稳定剂和凝固剂与乳化剂按一定比率混合后的混合物。其中用冰激凌的稳定剂和凝固剂有动物稳定剂和凝固剂、植物稳定剂和凝固剂。制作冰

防紫外线材料的应用

抗紫外线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概述 理论上来说,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近年来, 随着人类使用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日益增多,且不断的向空气中排放,致使出现臭氧层空洞。因此,到达地球的紫外线量增加,人类也意识到了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报告指出,自从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日益减少,至1999年臭氧层减少了14 % ,而臭氧层每递减1 % ,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 3 %的几率。研究证明,紫外线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深度伤害遗传因子,导致皮肤癌、白内障、色斑癌的发病率增加等危害。 表1-1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紫外线对人类健康可能会造成的各种伤害。人们研制出的各种各样的防晒霜和抗紫外线化妆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因为此类产品的防护能力和作用时间有限,且其产品成份含有的各种重金属会在人体积累,长时间的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研制出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的遮阳伞、窗帘,帽子等等。人们发现,防紫外线纺织品能够更有效的,更大面积的阻挡紫外线对人体的过度伤害。

早在20世纪 9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开发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对防紫外线纺织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其中,日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国内对防紫外线纺织品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是最近几年,国内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研制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的许多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优异防紫外线功能的纤维和织物。但是,相比较外国而言,我国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研究和生产都相对比较落后,商品种类较少,商品化程度较低。因此,我国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还是有待提高,其防紫外线性能和服用性能的改善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按照国标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测定》规定,当样品的UPF>40, <5%时,该种才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 且T(UVA) AV 2、抗紫外线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情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防紫外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界对开发研究紫外线防护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化的生产。处低纬度日照较强的国家,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率先开发研究抗紫外线纺织品对人体进行防护,而且使抗紫外线纺织品进入了商品化阶段。在开发抗紫外线织物中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日本,相继推出具有抗紫外线辐射功能的衬衫、帽子、运动服和太阳伞等制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对紫外线防护比较重视。他们已制订了防紫外线整理织物的测试标准及评价方法。在1996年已用UPF值来表示衣服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我国有必要在参照有关国际、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标准,以便与国际接轨,有利产品出口。紫外线防护剂可分为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前者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后者则多为无机化合物。 近年来,日本对抗紫外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其防紫外线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消费,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例如,日本可乐丽公司产品]埃斯莫]纤维应用了日本住友水泥公司开发了超细氧化锌粒子(n-100,n-200)来获得防紫外线的性能。因为超细氧化锌粒子可以单分散状态吸附在织物上,所以用它整理后的产品]埃斯莫]纤维有较高的透明性。超细氧化锌粒子性能优异,为

防紫外线纺织品

防紫外线纺织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自我防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皮肤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它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伤害,也易成为各种有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通道,因此是一道必须注意的防线。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致使人类皮肤病发病率递增。由于臭氧层厚度的减少,太阳光中辐射到地面的短波长紫外线部分增加。虽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内合成维生素并杀灭一些微生物或病毒,但紫外线量增加和短波化,对人(包括生物界)产生重大危害和影响。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紫外线辐射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防紫外线服装及纺织品的问世,就是为了适应上述情况而产生的,有些国家已有商品出售,如女衬衫、长袜、运动服、帽子、太阳伞等。 一、防紫外线织物的作用机理 光线与物体的作用有透射、反射和吸收3种,相应的紫外线遮蔽剂有反射剂(或散射剂)及吸收剂两类。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混合使用。 紫外线反射剂主要是利用无机微粒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可起到防紫外线透过的效应。常用的紫外线反射剂是不具活性且在紫外光谱区透射率很低、散射率很高的金属氧化物的超细粉体或陶瓷粉末、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利用这些无机物微粒子对入射光的反射、散射作用,可起到防止紫外线透过的效果。另外可以将这些材料制成纳米级的超细粉体,再与纤维材料共混结合后,可以增强纤维材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防止和减少紫外线透过纤维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利用有机物质吸收紫外光,并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形式或无害低辐射将能量消耗或释放。在纤维、纱线和织物中添加了此类紫外线遮蔽剂而制成的防紫外线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显著提高,其紫外线遮蔽率一般可达90%以上,有的甚至在99%]1[以上。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水杨酸酯类化合物、金属离子化合物、苯酮类以及苯并三唑类等。金属离子化合物,常作为螯合物使用,旨在提高染色物的耐光性;水杨酸酯类由于熔点低、易升华,且吸收波长分布在短波一侧,应用不多;苯酮类则价格偏高,所以紫外线吸收剂较多采用苯并三唑类。 防紫外线织物,可以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而照射到人体皮肤,同时还可以减轻纤维和染料所受到的紫外线作用,且织物各项服用性能如强力、透气性、刚柔性等应未受到不良影响,能满足使用要求。 二、防紫外线的方法 1 紫外线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无机紫外线屏蔽剂。 2 防紫外线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是指本身具有抗紫外线破坏能力的纤维或含有抗紫外线添加剂的纤维。 2.1 天然抗紫外线纤维::腈纶为优良的抗紫外线纤维,此外,大麻纤维、竹纤维本身也有优良的防紫外性能。 2.2 纤维的防紫外加工:不同的纤维应采用不用的加工方法:锦纶抗紫外线的能力较差,在制造锦纶的聚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如锰盐和次磷酸、硼酸锰、硅酸铝及锰盐2 铈盐混合物等),即能制得抗紫外线锦纶。抗紫外线涤纶是采用在聚酯中掺入陶瓷紫外线遮挡剂的方法制成。对棉纤维而言,可采用浸渍有机系(如水杨酸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氰基丙烯酸酯系等)紫外线的吸收剂来制作]2[。 一般来说,在纺丝时掺入紫外线屏蔽剂(有机或无机物),用共混纺丝、芯鞘纺丝等方法纺丝。这种纤维织成的织物在风格、耐洗方面都比后整理法好。 3 织物后整理 防紫外线织物开发伊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原设备上进行,易于实现。整理工艺可根据用途不同有所差别,如作为夏季服装面料,对柔软性、舒适性要求高,以采用吸尽法、印花法或浸压法为好;作为装饰、家用或产业用纺织品可选用涂层法。利用后整理方法仍存在耐洗性、耐候性问题,有待提高。

抗日晒整理剂,抗紫外助剂,面料防紫外线剂,抗UV助剂,防紫外整理剂

抗日晒整理剂,抗紫外助剂,面料防紫外线剂,抗UV助剂,防紫外整理剂

防蚊整理研究进展 王爱兵1,朱小云2,杨斌3,斯叶华1,夏龙全1 (1.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336; 2.上海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上海200137; 3.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82) 原载:第八届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61- 摘要:介绍了蚊虫的种类及危害、人类吸引蚊虫的原因,以及蚊虫的防治方法等。阐述了驱蚊整理剂的机理,以及天然驱避剂和合成驱避剂的种类、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列举了目前采用的纺织品防蚊整理工艺,以及现有的三种防蚊效果的测试标准(GB 13917.1-1992、GB/T 17322.10-1998和GB B917.3-1992),并对这三种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亟待制定针对防蚊整理织物的检测标准。 关键词:防蚊整理;发展;标准;应用 蚊虫是四害之一,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除少数种类外,大多数蚊虫都会叮刺人畜,不但会吸血,而且可能传播多种疾病,危害很大。蚊虫在叮咬的时候,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在叮入人畜后,会在伤口上注入一些唾液,病原体就由此传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每年因雌性疟蚊叮咬而感染疟疾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因此,蚊虫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蚊虫的种类及其危害 蚊虫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小型昆虫,体长0.5~1.5cm。其触角细长,口器形成一长喙,雌蚊的喙一般适于刺吸血液。蚊科中常见的有按蚊(Anopheles)、库蚊(Culex)及伊蚊(Aedes)3个属[2]。蚊虫中以刺扰伊蚊的危害最严重。国内常见的蚊媒病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国外还流行黄热病、西尼罗热、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圣路易脑炎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病。 2 人类吸引蚊虫的原因[3] 人体皮肤通过普通汗腺和特殊汗腺实现排汗。普通汗腺分布于整体皮肤,特殊汗腺又称为香腺,仅分布于特定部位。普通汗液主要含盐分和少量有机物质,特殊汗液含有类脂质和脂肪酸。无论是普通汗液还是特殊汗液,排出时都不含有气味物质,其只有被皮肤表面存在的微生物分解后,才会生成可挥发性化学物质。典型的汗味是由多种化合物,如饱和、不饱和支链及末端不饱和的碳羧酸(C4~11)引起的。 雌性蚊子需要吸食血液来产卵、育卵,其嗅觉灵敏,对人体呼吸和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乳酸等挥发物非常敏感,可以从30m外直接冲向吸血对象。 到底何种化学物质是蚊子的信息素,目前尚不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机理及常见紫外线屏蔽剂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InternationalGroup(HK)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机理及常见紫外线屏蔽剂 波长在180~400nm 的光线称为紫外线,其中波长290nm 以下为短波紫外线,即UVC;波长290~320nm 为中波紫外线,即UVB;波长320~400nm 为长波紫外线,即UVA 。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线在传播时大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因此,需要防护的主要是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纺织品对紫外线防护的机理,分为反射和吸收两种。普通纤维主要通过吸收对紫外线起到阻隔作用。抗紫外线织物,主要是用屏蔽剂对纤维或织物进行防紫外线处理,来增强纺织品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能力。 常用的紫外线屏蔽剂,包括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类紫外线屏蔽剂,主要作用是对紫外线进行反射。一般是利用不具活性的陶瓷、金属氧化物等细小颗粒与纤维或织物结合,达到增加织物表面对紫外线反射和散射的作用。此类屏蔽剂主要有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铁、滑石粉等,其中氧化锌、二氧化钛效果较好。屏蔽剂颗粒直径范围通常在λ/2(λ为紫外波长)~0.01μm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纳米级尺度范围,某些物质的磁、光、声、电等性质将发生显著变化,出现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研究表明,当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紫外线辐射屏蔽剂达到纳米级尺寸时,出现优异的光吸收特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屏蔽作用。颗粒越细,抗紫外效果越好,对织物手感的影响也越小。 有机类紫外线屏蔽剂,主要是吸收紫外线并使之变成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达到防紫外线辐射的效果。常用的有水杨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氰基丙烯酸酯类等。

抗紫外助剂,面料防紫外线剂,抗UV助剂,防紫外整理剂,衣料抗紫外线剂

使用方法 HTUV100可以采用浸轧、浸渍、涂层、印花和喷涂等工艺。用量依加工程序和被处理物之种类、形态、组织、密度及加工目的不同而异,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浸轧工艺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 交链剂AF6900 15~50g/L 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90~110℃)→高温拉 幅(180~190℃×30s或140~145℃×3min) ●浸渍工艺 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6% (o.w.f) 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 ●涂层工艺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4% 涂层浆 X% 漂染印花织物→涂层→烘干(高温焙烘或拉幅) 韩笑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 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 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 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波长的UV A紫外线可透过完全截止可见光的特殊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nm为中心的近紫外光,可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验钞等场所。09年10月德、意科学家发现【虾青素】能有效地消除【紫外线UV A】对皮肤细胞的伤害。 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中等穿透力,它的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别强烈。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UVC波段,波长200~275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UVD波段,波长100~200nm,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餐饮服务单位良好行为规范

附件2 餐饮服务单位良好行为规范 (共26篇) 一、 【证照及信息公示良好行为规范】 1.依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许可项目开展经营活动。 2.证照及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所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在店堂醒目位置公示。 3.倡导餐饮服务单位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 建议张贴位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办公室 二、 【管理机构良好行为规范】 1.学校食堂、大型及以上餐馆(经营面积≥500m2)、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及人员管理责任,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他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 3.制定食品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及考核标准,

并做好检查记录。 4.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管理和记录,有自查记录、自行抽检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人员健康体检记录、晨检记录、留样记录、餐厨垃圾处置记录、消毒记录、食品添加剂采购使用记录、收货查验和台帐登记记录、灭鼠灭蚊灭蟑记录等可查。 建议张贴位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办公室 三、 【制度建设良好行为规范】 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1.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制度; 2.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3.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4.关键环节操作规程; 5.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6.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7.投诉受理制度等。 建议张贴位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办公室 四、 【人员健康管理良好行为规范】

衣料抗紫外线剂紫外线屏蔽剂防UV剂抗紫外整理剂防紫外线整理剂

抗紫外线整理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促进健康,现在却被告之,赖以抵挡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益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区增加。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癌高发区。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皙的人受紫外线的威胁更大。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过程中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 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此外,臭氧层遭到破坏还可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皮肤基因。因此本项整理将日益显得重要。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 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此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 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UV-B能量大,能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出现水泡,产生晒伤。UV-A会引起肌肤变黑,造成皮肤干皱。皮肤晒黑主要是人体抵御日光破坏造成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在某些人身上会导致癌变。具体情况是紫外线能使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形成碎片。当皮肤内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核就会释放修复性的物质——酶,酶能有助于产生新的DNA,以替换被损形成的碎片,然而被损的碎片和酶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如果超过修复能力会使皮肤致癌。 紫外线对人们的危害在于它对皮肤具有透过性。波长较长的UV-A比UV-B透过皮肤量大,对人危害最大。因为超短紫外线UV-C能被臭氧层所吸收,再加上各种气体、云雾、尘埃等的散射,使得小于280nm的电磁波无法到达地面,UV-B也只有一半能到达地面。根据资料统计:皮肤角质层可吸收紫外线照射量的60%~80%,表皮层可吸收6%~18%,真皮层可吸收10%~20%。 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长年受日光照射,眼睛的晶状体吸收大量紫外线,造成机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损伤,引起白内障和部分失明。

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时间:2011-07-08 08:45:00 来源: 中国质量报 7月6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食品安全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就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指标、微生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规范。《通则》将从9月5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通则》的规定,复配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复配着色剂、复配防腐剂等。《通则》适用于除食品用香精和胶基糖果基础剂以外的所有复配食品添加剂。 去年6月,卫生部曾就《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征求意见。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通则》增加了新的内容,要求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应尽可能降低其在食品中的用量;复配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发生化学反应,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制定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检验方法。 《通则》要求,复配食品添加剂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用于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和辅料,其质量规格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发生化学反应,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应有异味、异臭,不应有腐败及霉变现象,不应有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对于复配食品添加剂中有害物质的限量问题,《通则》要求,企业对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进行加权计算,由企业制定限量并进行控制。对于致病性微生物,《通则》则明确规定,企业根据所有复配的食品添加剂单一品种和辅料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对相应的致病性微生物进行控制,并在终产品中不得检出。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之前的报道,由于复配食品添加剂行业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国家标准,因此企业在生产准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此次《通则》的出台,将有力推动该行业的规范和质量控制工作。

纳米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复配工艺优化

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30No.12Dec.2013 第30卷第12期2013年12月许颖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1620) 摘 要:以UVA 和UVB 的透过率为指标,对纳米粉体TiO 2与ZnO 的混合比、 聚羧酸钠分散剂用量及悬浮液pH 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复配工艺方案,整理后的棉织物在UVA 和UVB 波段均获得了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关键词:复合;紫外线屏蔽剂;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TQ610.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2013)12-0039-03 Compound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nano composite inorganic UV shielding agent XU Ying ?qi (College of Fash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transmittance of UVA and UVB as the index,the optimal compounding technology was obtain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factors of mixing ratio of the nano TiO 2and ZnO powders,the dosage of the dispersants carboxylate polyelectrolyte and the pH of the suspended liquid.The finished cotton fabrics had excellent anti-UV effect in both UVA and UVB area. Key words:composite;ultraviolet shielding agent;orthogonal test;technology;optimize 收稿日期:2013-07-22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优青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jd-07031) 作者简介:许颖琦(1980-),女,上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存在着世界第三个臭氧层空洞——青藏臭 氧层低谷,近几年来,因为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过 敏患者明显增加,上海市统计资料指出,皮肤癌已居 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十一位.因此,紫外线辐射量增 加和短波长化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 一.在世界各国政府着力借助各种保护条约阻止臭氧 层继续遭到破坏的同时,人们也在寻求对自身的保 护.服装、遮阳帽、阳伞等纺织品成为防止紫外线过量 辐射的主要屏障. 前期对单一纳米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研究[1]14发现,纳米TiO 2、ZnO 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在280~350nm,TiO 2的紫外透过率低,而在350~400nm,ZnO 显示了卓越的抗UVA 性能,透过率远远低于TiO 2.波长为315~400nm 的UVA 虽然对皮肤的致红斑效应弱于波长为280~315nm 的UVB,但会全部到达地面,对皮肤的伤害具有累积性,且大多是不可逆的.因此,若能将纳米TiO 2与ZnO 2种粉体复合使用,必将扩大单一粉体的紫外线防护范围.鉴于前期研究[1]已获得 了同时适合纳米TiO 2与ZnO 粉体的分散工艺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纳米TiO 2、ZnO 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优化工艺,获得更佳的抗紫外线效果.1试验1.1材料及仪器材料:纳米TiO 2、ZnO 粉体(工业级,浙江舟山明日纳米复合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 复配工艺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