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经济法典型案例集

第一部分典型案例集 (合同法) 1、案例: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制造公司签订了一份轿车买卖合同。由于甲公司的业务员丙对汽车型号不太熟悉,在签订合同时,将甲公司原先想买的B 型号轿车写成了A型号轿车。虽然乙公司提供的型号不是甲公司原想购买的B 型号轿车,但A型号轿车销量也不错。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提货并支付了货款。问:如何认定此次买卖行为?如果甲又反悔,可以退回车子、要回货款吗? 分析:(1)丙的行为属于重大误解的行为。重大误解行为是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行为。依据《合同法》第54条的有关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思想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本案中,丁某对购买标的发生了误解,并且价值巨大,应认定为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行为。 (2)甲公司不能再行使撤销权。根据《合同法》第55条的有关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本案中,甲公司在明知车型有错的情况下,仍按合同约定提货,并支付货款,应视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销权。 2、案例:甲油料厂与某供销社订立一份农副产品供销合同,双方约定由供销社在1个月内向甲油料厂供应黄豆30吨,每吨单价1000元。在合同履行期间,乙公司找到供销社表示愿意以每吨1500元的单价购买20吨黄豆,供销社见其出价高,就将20吨本来准备运给甲油料厂的黄豆卖给了乙公司,致使只能供应10 吨黄豆给甲油料厂。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按照合同的约定供应剩余的20吨黄豆,供销社表示无法按照原合同的条件供货,并要求解除合同。甲油料厂不同意,坚持要求供销社履行合同。问:(1)甲油料厂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甲油料厂如果要求供销社继续履行合同有无法律依据?(3)供销社能否只赔偿损失或者只支付违约金而不继续履行合同? 分析: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规定了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主要包括承担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等内容,这三种违约责任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适用,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适用两个或全部责任形式。 (1)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继续供货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双方合同约定由供销社供应甲油料厂黄豆30吨,现黄豆只供应了10吨,所以甲油料厂有权要求继续供货。 (2)若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是否继续供应黄豆,依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甲油料厂有权要求供销社继续供货。《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

法律经济学分析

法律经济学分析 法律是一种制度,但这种制度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其制定也在权衡着资源的合理配置,收益与成本的关系,效率的高低,使得法规的出台能够有利于合理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源,减少整个社会的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以“破坏性程序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害”和“盗窃或损毁计算机”的法律对受害人的保护的差别为例来分析。 首先,面对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增多和其危害性的日趋严重,我国刑法新制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这一项法律条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其次,法律对于盗窃和毁损公私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也有所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则被判处为盗窃罪。 法律条文对于这二者的规定有以下三点差别: (1)法律对这两种行为的后果严重性的界定的差别。 “破坏性程序对计算机的损害”的后果严重性程度要高得多。必须达到造成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软件或者硬件不能正常运行的;对二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的;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等等。 与此相对的,是毁损和盗窃罪的后果严重性规定:盗窃金额达两千元就已构成盗窃罪而毁损财物则不以钱财多少来定罪。 (2)法律对这两种行为的刑事责任轻重界定具体程度及可行程度不同。

中国大学经管类排名分类比拼

中国名校经管类排名【完美终结版】 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 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 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 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并入更是锦上添花。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3,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学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毕业生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和中间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 4,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 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实力全国前茅,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据特莱仕咨询公司发布的就业排行,人大毕业生薪酬排名位居国内高校前十。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快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分析新时代条件下,法制建设如何具 备新的条件和优势以便加快经济的增长,最终采取新措施健全法制建设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至今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经济体制的运行过程中,各类社会问题开始凸显,问题解决有赖于法律制度的健全,法律制度使得经济有法可依,要求经济有法必依。为了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 一、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健全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法制建设的目标是: 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 加快经济立法, 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经济发展是法制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支持力量,而法制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依据和环境依托。法治环境的好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加强法制建设: 1、加强法制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1)市场经济秩序中各个领域和环节 (经济的管理与运行、资金的引进与配置、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经济利益的分配和保护)都需要法制作保障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序运行。(2)市场经济活动中,法律保证市场主体 的正当竞争行为和秩序,及时保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有力制裁侵害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顺利发展。 2、加强法制建设,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发展 水平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除了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的扩张、GDP,法治更是最重要因素之 一。法制化水平象征政治经济水平,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法制化的体现。法制化水平高低是长期投资者的信心支撑,是实现经济率先发展的保障。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公平、透明、诚信、稳定的良好环境。 3、加强法制建设,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有力保障。法治是稳定的前提,而稳定和谐的 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现今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的能力不够。加强法制建设,引导和规范群众和各级干部的行为,畅通公民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增强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 二、加快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应具备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要求法制建设: 1、法制建设应使社会充满活力,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 动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经济领域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体

CSSCI经济、管理等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经济学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81/F9.838.60911.55514.45311.112 2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CN11-1078/F8.983 5.9097.0849.0357.753 3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N 11-6010/F—— 4.703 4.267 5.386 4.785 4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CN11-1268/F 5.003 3.423 4.669 5.902 4.749 5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CN11-3536/F 4.797 4.073 3.814 5.644 4.582 6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1138/F 4.535 3.557 3.965 5.742 4.450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CN11-1087/F 3.307 3.988 4.318 4.961 4.144 8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CN11-1132/F 5.326 3.170 3.389 3.066 3.738 9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CN11-1024/F 3.573 2.560 3.878 4.486 3.624 10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1262/F 3.341 3.018 3.417 3.782 3.390 11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3586/F 2.673 2.193 2.750 4.628 3.061 12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CN31-1012/F 3.135 2.258 2.589 3.223 2.801 13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CN11-1323/F 2.854 2.478 2.425 3.200 2.739 14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CN11-2640/F 2.402 2.675 2.518 2.999 2.649 15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3799/F 3.753 2.385 2.285 2.143 2.642 16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1-1048/F 3.308 2.473 2.188 2.395 2.591 17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1692/F 2.905 2.477 2.242 2.690 2.579 18经济科学北京大学CN11-1564/F 3.083 1.968 2.185 3.065 2.575 19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CN12-1028/F 2.508 1.323 2.424 3.025 2.320 20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CN11-1883/S 2.221 1.798 1.901 2.549 2.117 21世界经济文汇复旦大学CN31-1139/F 2.143 1.453 2.245 2.596 2.109 22财贸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CN11-1166/F 2.059 1.533 2.240 2.560 2.098 23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CN51-1312/F 2.08 1.593 2.347 2.303 2.081 2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CN11-1517/F 2.272 1.718 2.075 2.172 2.059 25证券市场导报深圳证劵交易所综合研究所CN44-1343/F 2.641 1.602 1.687 2.142 2.018 26产业经济研究南京财经大学CN32-1683/F 1.783 1.763 2.153 2.283 1.996 27经济评论武汉大学CN42-1348/F 1.944 1.673 2.013 2.113 1.936 28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CN11-1600/F 2.774 2.023 1.542 1.363 1.926 29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CN51-1104/F 2.179 1.584 1.673 1.768 1.801 30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CN61-1400/F 1.944 1.447 1.675 2.093 1.790 31现代日本经济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CN22-1065/F 1.8 1.863 1.829 1.414 1.727 32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CN21-1096/F 1.965 1.317 1.567 1.933 1.696 33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CN43-1057/F 2.032 1.530 1.460 1.743 1.691 34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N11-3504/TU 1.448 1.569 1.822 1.896 1.684 35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CN32-1317/F 1.42 1.413 1.859 2.002 1.674 36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CN36-1030/F 1.774 1.468 1.685 1.747 1.669 37南方经济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CN44-1068/F 1.773 1.181 1.589 2.094 1.659 38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CN31-1817/C 1.88 1.380 1.658 1.687 1.651 39宏观经济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CN11-3952/F 1.915 1.535 1.625 1.460 1.634 40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CN33-1336/F 1.738 1.235 1.458 1.803 1.559 4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CN14-1221/F 1.594 1.277 1.602 1.724 1.549 42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N11-1384/F 1.769 1.287 1.382 1.617 1.514 43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31-1163/F 1.357 1.424 1.658 1.554 1.498 4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CN11-1591/F 1.501 1.174 1.561 1.649 1.471 45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杂志社CN11-1011/F 1.779 1.133 1.611 1.360 1.471 46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2-1544/F 1.886 1.442 1.288 1.207 1.456 47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CN11-3846/F 1.605 1.253 1.349 1.508 1.429 48城市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CN11-1119/C 1.677 1.273 1.218 1.484 1.413 4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CN42-1663/F 1.336 1.160 1.517 1.628 1.410 50财贸研究安徽财经大学CN34-1093/F 1.256 1.194 1.524 1.637 1.403 51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N53-1006/F 1.433 1.108 1.320 1.294 1.289 52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CN44-1302/F 1.5820.987 1.110 1.249 1.232 53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CN33-1154/F0.759 1.147 1.376 1.614 1.224 54金融经济学研究广东金融学院CN44-1696/F 1.139 1.130 1.252 1.252 1.193 55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3645/F 1.15 1.150 1.296 1.163 1.190 56农村经济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CN51-1029/F 1.2570.981 1.220 1.269 1.182 57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CN36-1224/F0.9310.872 1.370 1.291 1.116 58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CN11-1077/F 1.0950.994 1.185 1.173 1.112 59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CN32-1566/F 1.0120.994 1.346 1.088 1.110 60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57/F 1.1370.914 1.126 1.197 1.094 61经济经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CN41-1421/F 1.0860.884 1.141 1.239 1.088 62改革重庆社会科学院CN50-1012/F——0.503 1.161 1.591 1.085 63亚太经济福建社会科学院CN35-1014/F 1.4530.9160.9550.990 1.079 64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CN22-1054/F 1.1880.963 1.107 1.044 1.076 65经济问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CN14-1058/F 1.1690.8940.995 1.068 1.032 66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CN53-1209/F 1.2010.8010.8660.9110.945 67当代经济研究吉林财经大学CN22-1232/F0.9570.8230.9940.9260.925 68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广东财经大学CN44-1446/F0.8640.8000.9110.8420.854 6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河北经贸大学CN13-1207/F0.7510.7390.7760.8640.783 70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CN35-1020/F0.7190.3330.5820.8530.622 71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价格协会CN11-1010/F0.6860.5130.6900.5610.613 72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CN35-1023/F0.4960.3950.5290.5020.481 73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CN11-5859/D—————————— 以下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金融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CN11-5865/F—————— 1.778 1.778 2金融论坛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CN11-4613/F 2.348 1.083 1.000 1.504 1.484 3上海金融上海市金融学会CN31-1160/F 1.801 1.251 1.390 1.215 1.414 4技术经济中国技术经济学会CN11-1444/F 1.138 1.135 1.219 1.264 1.189 5现代城市研究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CN32-1612/TU 1.1680.916 1.295 1.333 1.178 6税务与经济吉林财经大学CN22-1210/F 1.225 1.113 1.212 1.001 1.138 7消费经济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CN43-1022/F 1.215 1.041 1.165 1.129 1.138 8保险研究中国保险学会CN11-1632/F0.839 1.069 1.408 1.152 1.117

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解析

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解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法律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并且研究了法律经济学不同学派的理论基础,并且展望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情景,总结了过去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理论基础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个世纪中取得巨大发展的经济学,代表了法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是一个存在巨大交叉的前沿学科。通过研究法律当中的经济学逻辑,促进了研究的发展。 一、法律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的研究涉及很多社会制度的问题,所以经济学研究也一直做着法律的研究。从早期古典经济学一直到美国制度学派,都在经济学研究当研究者法律制度的作用[1]。但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主导,社会制度被作为资源配置的前提,所以对法律问题的研究开始减弱。但是,经济学当中仍然在研究反垄断法律和公共事业管制的问题,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对当时社会的冲击很大。进入20世纪70年代,是法律经济学的成长期,这个阶段多数的经济学家并没有直接参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波斯纳等法学家最开始进入了法律经济学这个领域,主要是以经济学的视角对法律进行评估。波斯纳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所有法律可能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法律经济学的初步构建,从而让法律经济学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派[2]。虽然波斯纳的最初目的使用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法律的研究,以及使用

经济学概念来研究法律,但是很多经济学家看到这种方式表明了经济学在法律当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律经济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逐渐完善,法律经济学也有了全新的面貌,这也使得法律经济学作为一种思潮,开始进入欧美意外的国家,并且受到了国际的认同。很多政府机构和公共团体都接受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在美国,很多政府规章都会经过成本-收益的评价才能被确立。很多经济学家都参与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还有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合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法律经济学开始进行模型化地对法律规则进行研究,使用数学分析理论分析对法律法规进行研究,研究的成果和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法和经济学》等教材相继出版,更推动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逐渐被确立,也开始逐渐分化。法律经济学是多个流派并存的,在个时代,开始向权利、正义、效率等方面有更多的研究,让法学、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法哲学观点,拓展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并改善了研究方法。其中麦乐怡就努力突破波斯纳的框架,并且将意识形态的内容也纳入到了法律经济学的领域当中。 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一)芝加哥学派 法律经济学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芝加哥法学院,芝加哥法学院可以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源头[3]。目前芝加哥学派在法律经济学处于主流地位,并且无人能撼动,科斯和波斯纳都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

2010年全国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排名资料整理2010-06-0810:34:49阅读1331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国内【经济学】顶尖的八所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 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1、国民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等级 \\\1中国人民大学A 2北京大学A 3中央财经大学A 4浙江大学A 5上海财经大学A 6厦门大学A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 8辽宁大学B 9复旦大学B 10南开大学B 11东北财经大学B 12暨南大学B 13山东大学B 14西北大学B 15西南财经大学B 2、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南开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兰州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东北师范大学 6厦门大学

8复旦大学 9暨南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吉林大学 12东北财经大学 13河南大学 14中央财经大学 15西南财经大学 3、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中央财经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9北京大学 10复旦大学 11南开大学 4、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厦门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上海财经大学 4浙江工商大学 5天津财经大学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北京大学 8复旦大学

10东北财经大学 5、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 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南开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厦门大学 6上海财经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9苏州大学 10暨南大学 11东北财经大学 12中央财经大学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南京大学 6、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复旦大学 2山东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北京交通l大学 6江西财经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西南财经大学 9暨南大学 10东北财经大学 11厦门大学 12北京大学

浅谈各省的法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契合

浅谈各省的法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契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法律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诉讼和越来越多的法律工作者。本文通过选取两项经济指标和三项法律指标,来研究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和法律发展的潜在关系。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经济;法律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各式各样的纠纷和犯罪现象,于是产生了制定新法律、修订旧法律、废止老法律的迫切需求。违法犯罪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能将其完全消灭。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与之相适应的违法犯罪问题,随之便会出现诉讼的增多,法律工作者队伍的壮大,法律院校的扩招,从而推动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法律纠纷调处的发展,最终加速以法治国的进程。同时,法律的发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的运行需要法律加以规范,两者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契合关系。但是,我国各省市的经济与法律的发展并非同步,经济发展对法律发展的影响没那么快,表现得也没那么突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了,法治程度并没有得到提高。还有一些地方的法治水平提高了,但其经济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为了研究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与法律发展,我们选取两项社会指标(人均GDP与城市化)和三项法律指标(立法、法律专业毕业生率及律师率)来研究经济发展与法律发展之间的潜在关系。 一、因子分析 表1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会指标与法律指标值。其中:人均GDP =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城市化=(1-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立法=截至2004年地方立法总和;律师率=律师数量,人口数量100000(2001年数);毕业生率=每100000人口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2005年数)。 由于各组数据的计量单位不同,在作分析之前首先将它们标准化(表2)。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财务管理基础教程(doc 70页)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财务管理>>基础教程 第一章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概念 (一)财务管理理论 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 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二)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定义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 (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本书所建立的是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 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二、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一)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财务本质起点论。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证,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 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性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 2、假设起点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 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并指出:“假设对任何 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 3、本金起点论。这是郭复初教授近年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 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殖性等特点”。并进一步指 出:“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 分。”同时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 种不足。 4、目标起点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目标 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看法。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 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同时认为,财务管理目标 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观点突出 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 践的指导。 (二)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 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 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 方式等。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假设、财 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作用,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 起点。 20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管理经历了五次飞跃 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法学基础理论 1、2000年5月广州A公司与北京的B公司签定购买500件西装的合同。合同规定该货应于6月15日前运至北京。合同签订后,广州A公司积极组织货源,于5月30日组织好货源之后,将货物存放于该合同仓库内,A公司将该货物全部向中保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不幸,该货于6月2日由于意外火灾致全部损失。原定于6月5日与铁路公司签订的运输合同被迫中止。A公司与B公司双方又同意将原合同的交货时间更改为7月15日。问:该案例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是什么? 2、甲、乙1989年结婚,于1990年生一女。甲在某工厂工作,并签订一份劳动合同。1991年甲不幸去世。留下5000元存折一本。分析法律关系构成和法律事实。 3、康宝消毒柜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外观设计,并获得外观主设计专利权。1995年,甲、乙两厂生产的消毒碗柜的外观设计与康宝消毒碗柜的相似。康宝消毒碗柜公司则向法院起诉甲、乙两厂,要求他们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分析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 经济法基础理论 1、问:以下关系哪些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司登记产生的登记关系、税务机关与公民个人之间产生的征税关系、某甲公民向某公民乙借款1 万元所产生的借贷关系、企业内部的经营承包关系、张三与李四因房屋所在权问题产生的所有权关系、王某因房屋买卖登记与房管部门发生的房屋登记关系、某公民甲因王某是否侵犯名誉权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产生的人身权关系。2、1993年3 月,某县石料厂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开办环球建材公司,经批准后, 石料厂派出本厂副厂长为该公司负责人,并进行了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开业前后,石料厂实际没有投入资金。环球建材公司与外单位签订了许多合同,收取合同对方的预付款周转资金。经营不到2 年就因困难难以清偿债务而歇业,许多债权单位起诉,要求环球建材公司承担经济责任。 问:(1)环球建材公司能否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什么? (2)石料厂应当承担环球建材公司的债务吗? 3、李经理某日上午日程安排如下: 8:00~8:30 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布置工作 8:30~9:30代表公司与服装厂签订购买服装的合同 9:30~11:00到上级主管部门参加党委扩大会议 问:上述活动中哪项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其主体、客体和内容如何?

全国二本经济类大学排名

全国二本经济类大学排名 止目前,全国财经类大学共45所。 其中,国家211重点高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省部级重点高校(在部分省、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其余32所为二本类高校。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天津市: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省: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 山西省: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 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大连)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吉林省:长春税务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商学院 江苏省: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 浙江省: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 安徽省:安徽财经大学 江西省: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省: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工商学院 河南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湖南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 广东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 广西:广西财经学院

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州财经学院 云南省云南财贸大学 陕西省:西安财经学院 甘肃省:兰州商学院 新疆新疆财经大学 至于财经类大学的排名,就不要迷信了。国内有很多排名版本,因为口径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你个人愿意,自己也可以做个排名出来。 选经济类二本大学, 首先建议你选在二本招生的重点高校,这个可以看看在你们省有没有此类院校,以二本的分数上一个一本大学是十分合算的。或选一本大学在二本招生的专业,如东北财经大学的萨里学院(中外双学位,当然要经济条件许可),在十二个省有二本招生计划。 其次,选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本高校,如上海金融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对你将来择业有好处; 三是选特色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工程、浙江财经学院的ACCA、重庆工商大学的商务策划、长春税务学院的税务专业等。 然后,再考虑其它高校。 那绝对是上海立信,或者是安徽财经大学2010年全国高校600强中财经类大学排名(46所): 财经类排名学校所在省市国内所有高校中排名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79 2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81 3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97 4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101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11 6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123

法律与经济发展

法律与经济发展 现行经济法规颇为庞杂,几乎有三分之一需要修订。因涉及范围甚广,故修订工作,不可能由经济部单独完成。进行此项修订工作时,自必须考虑各有关机关的意见,这也是何以我们要设立这个经济部经济法规编修委员会,而且要邀请各位参加的原因。各位能于百忙中惠允合作,参与编修工作,经济部及本人愿对于各位的贡献,谨在此先致诚挚的谢意。 依据多年来从事经济发展工作的经验,本人深知,由于经济迅速成长,现行法规多已不合时宜,对企业经营构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制订一项审慎的计划以全盘修订此等法律,实为当急之务。 就个人记忆所及,则远在1958年的时候,美国驻台的安全分署即曾经由美援会提出建议,认为行政院应设立一个机构,来从事修订财经法律的工作,并愿在美援项下,提供该一工作机构所需的预算。行政院法时对于此项建议也确曾郑重的予以考虑,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采取具体的行动。 1959年,为了根据政府的决策,计划改善投资环境,乃发现现行法令实已不能配合当前情况的需要。由于彻底的修订计划必须要经相当长的时间始能完成,势难因应当时改善投资环境的紧急需要。因此,不能不采取措施,专为改善投资而草拟一项特别法,以期突破现特法律史中足以影响投资之各种障碍。这就是1960年所颁布实施的奖励投资条例。事后证明,该条例确实是鼓励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法律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须要全面推动对于

有关立法予以悠订的迫切需要。 关于法律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政府立法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本人愿提供下列各点,以供各位参考: 第一,政府的立法必须要兼具防制性与促进性的双重功能。我们一方面要运用法律以保障人民的权益,而另一方面也要用以增进公共福利。因此,法律应该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工具。法律必须能领导活动的进展,而绝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我们应该可以用日本的经验来证明: 经济法规应配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进步与变动而随时修正。例如,日本的造船工作,虽具相当规模,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几乎已为盟军完全摧毁,且其设备与技术亦已远落在美国之后。故在战争甫经结束的一段期间,造船业的恢复甚至显得并无多大希望。但经颁布法律,对自己电动焊接机械及其他造船机械免除进口关税,并自美国引进新技术之后,造船业开导突飞猛进。经过十年多后,日本在世界造船业中已居于领导地位。日本法律允许关税税则随时修订,以配合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战后经济能有非常的快速进步,法律的高度配合与适应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而间接的也是日本人对于立法特别重视的结果。在日本,国会参众两院及内阁固均设有法制局,各部会也都有立法顾问人员,专门担任法律的修订工作。即使从事经济活动的民间机构,也相当重视立法,且经济提出修订法律的建议,也因此,日本的法律才能适当的灵活运用,随时适应实际需要。 同样,在于其他若干国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将法律继续不断修正的事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中国国内最好的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中国国内最好的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是如何排名的?下面整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供你参考。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24年公立综合教育部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37年公立综合教育部3、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占地面积294多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个校区,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广东工艺局。这些院校是早期中国南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2年公立理工教育部4、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致力于人才培养彰显财经特色,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追求卓越品质,突出引领作用。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2年公立财经辽宁省人民政府5、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21年公立综合教育部6、山东大学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单元法的一般概念 例1、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 例2、关于法的强制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必要的; 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潜在的; C、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合法的; D、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法律效力的唯一保障。 例3、法律史一种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具有自身的特性,但下例那一选项不属于法律的特性:() A 法律的规范性 B 法律的概念性 C 法律的阶级意志性 D 法律的效力性 例4、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下例哪一选项() A 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 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C 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D 法律与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完全相同 例5、我国民间故事铡美案中,这一法律现象说明什么?( ) A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 B 法律有时候也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 D 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同例: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 例6、下例哪些选项属于法律的规范作用()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预测作用 D 教育作用 例7、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法律的社会作用的基本方式.( ) A 确认 B 制约 C 调节 D 预测 例8、张某已经具备开设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决定向工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他认为有关部门会批准他的申请并向他颁发营业执照,这表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预测作用 D 教育作用 例9、张三和李四签订一份有效地买卖合同,在合同中约定,张三于合同签订30 天后向李四提供50 吨小麦,用以生产面包,李四在该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又和王五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约定,李四将50 吨小麦制成面粉后将全部出售给王五,从这个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李四的行为,法律显示出( )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预测作用 D 教育作用 例10、法律是一个判断标准,一种评价尺度,因此可以用法律评价人们行为的哪些方面() A 是否合法或违法 B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C 是否合理或者不合理 D 是否好坏例 1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者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下列哪些选项为法律对人们行为指引的方式。() A 否定的指引 B 确定的指引 C 有选择的指引 D 肯定的指引 例12、下例说法错误的是那一项() A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既产生正面作用,也产生负面作用 B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只能产生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 C 法律的规范作用在任何性质的社会都是相同的 D 法律的社会作用在任何性质的社会都是相同的。 例13、下例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是( ) A 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 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