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童年梦痕

精品赏读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收获平台

一、1、略。2、略。

二、修辞手法:拟人、排比、反复。语气:疑问、猜测、无可奈何。表现的思想感情: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

三、1、翻开断砖找蜈蚣;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2、乐园:快乐的园地。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在文中,这两个词表现了一种美好的童趣、好奇的童心。

⊙发展空间

1、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妈妈做生日礼物。

2、要点:虽然他“只能写三五行”,但写出了自己雪地贺卡

⊙收获平台

一、1、原意是“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在这里,消失了本来的贬义色彩,表现了“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爱的珍惜。2、略。二、1、略。

2、在现在与将来这段时间里,梦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是很可宝贵的,让它成为一种自我心灵的“秘密”。可以肯定在来日的某一天,她会明白。当她在将来说起往事时,就不是某种煞风景,而是一种亲切的、带着微笑的怀恋。

3、略。

⊙发展空间

1、对于别人遭受灾祸感到庆幸、快乐。贬义色彩消失。调皮、顽皮。

2、(A)老师捧着贺卡,犹如捧着一颗颗童心,因此激动得眼睛湿了;(B)年轻的语文老师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送一张贺卡给自己,但这也许是奢望,

所以伤心难过得眼睛湿了;(C)“我”为当年的行动而感到高兴,所以“我”眼睛湿了。

3、这个善意的撒谎是为了安慰老师,让她感到她的学生都爱她并祝福她同时也蕴含了我对同学们的行为的不满,想借此弥补。

4、当年那张小小的贺卡温暖了我的心,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使我决心在教育这个百花园中做一名出色的园丁。

5、略。

比较感悟

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

⊙收获平台

一、不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磨难——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新的敬意。

二、1、“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纯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

2、一个是反语,有讽喻的意味,而另一个则有歌颂的意味。

3、记叙,抒情。深沉怀念、感激。

⊙发展空间

1、有权利的“公仆”、平民百姓、平庸的小市民、唯唯喏喏的人、可怜的“别里科

夫、势利小人。”

2、略。

3、有价值的选择,在于你自己。

快乐探究

*童年絮味*生命

⊙收获平台

一、1、可改成“替她去打架”,“常常能把对手打败”。原文大词小用,增添儿童的谐趣。

2、童真、童趣。甲文中的“我”率真、幼稚,乙文中的“我”俏皮、果敢,等等。

3、略。

二、《生命》一文是从一个成年人眼光来看孩子的可爱。其他的都是从儿童自己的眼光看儿童的生活的。

⊙发展空间

1、用意: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

2、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

式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3、指老师的闪念。道理: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4、认为“会更好”的理由如: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进行批评教育,会使她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认为“不会更好”的理由如: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秋日撷英

精品赏读

3 山行

⊙收获平台

一、jìng;xiá;shuāng;sài;zhàng;yān;la;qiāng;mai;yǐ。二、1、略。

2、改作“青”或“苍”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

3、改句不好。因为“美”只是抽象的评价,而“晚”表面上只是点明时间,其实却能令读者想像到这样的画面:夕阳的晖映下,枫叶流丹,如闪烁着金红光芒的彩霞,这样火红的色彩,才比二月春花更艳丽,更生机勃勃。

三、如秋风之高爽清朗、秋月之皎洁清静、秋菊之傲霜怒放、秋叶之翩然从容等等皆可。重在个性感受。

⊙发展空间

1、这里的“迷信”意思是“执着而虔诚地热爱”。

2、“载着梦的船”比喻梧桐树的落叶。这个比喻用得好,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纯真而又独特的想象:飘落的梧桐叶承载着种子的希望。

3、一方面因为与自己一样热爱秋天的朋友远在他乡,另一方面,作者感到,人们大都醉心于春天的温柔和夏天的炽热,却不会欣赏秋天的严肃、成熟、神圣与深度。

4、因为作者认为秋天不会华而不实、浮躁喧哗,它是安静纯朴的,有着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又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希望。

5、略。

4 天净沙·秋思

⊙收获平台

一、略。

二、“昏鸦”令我们联想到是黄昏时乌鸦回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苍凉,更有几多温馨,令天涯游子触目伤怀:连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却仍旧孤独地游走天涯。

三、有道理。同样是“古道西风”的背影,“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

四、曲中之人之所以“断肠”,是因为他远离故乡,骑着瘦马冒着西风,漂泊在天涯。乌鸦归巢了,路人也回到了小桥流水边炊烟袅袅的家,而他,依旧漂泊。这一切,怎不令他痛苦得有如断肠?

五、略。注意选取那些能表现意境的意象,如果富有个性,就更好了。⊙发展空间

一、1、因为西风吹送给作者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

2、有声:一切虫儿的歌唱;有色:水的澄清;有味:花的芬芳。

3、(1)A句中写天,“庄严而纯洁”,赋予天空精神内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就不只是客观的天色,而同时包含了自己对天空的景仰与喜爱,所以A句更好。(2)A句写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联想丰富,恰倒好处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鱼儿们活泼可爱的情态,所以A句更好。

(3)A句运用了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翠鸟比作“绿衣仙女”,又相应地写她清晨的啼鸣,“仿佛报道晨妆才了”,更显得娇媚可爱,而天地间也因此显得情趣横生,所以A句更好。

4、作者将秋天的残荷、树叶、雁阵、苍烟轻云等景物都想像作春夏的景物,表明在作者心目中,秋天与春夏一要,都有盎然生机。这样写,才更突出“感谢西风”的主题。

比较感悟

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

⊙收获平台

一、略。

二、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都能体现高远的视野。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居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满眼都是,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奔流不断,具有了广阔的时空感。这两句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叠词对仗造成滔滔滚滚的声势;显出磅礴的精神气度,所以是诗中最有气魄的诗句。

3、诗人多年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寄寓异乡;迟暮之年百病缠身,举目无亲,孤独潦倒。重阳登高,萧索空阔的景物触动了他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壮志难酬的悲怆,也引发了他的羁旅之愁、苦病之悲。

⊙发展空间

1、黄叶的形态是平静的,仿佛就是一座大理石的浮雕,色彩与线条都是最简单的,却又是最和谐的。作者想借此赞美黄叶成熟、从容的气质和朴实无华的精神。

2、落叶的迟迟不肯落地,它的流浪者的姿态,也许正是在提醒人们:成熟并不是死亡,消失是暂的,创造是永久的……

3、不好。因为原句把黄叶比作“晒太阳的老人”,写它们“娴静地、笑眯眯地看着这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的神韵:安详、从容、豁达,对世界充满慈爱与期望。如果改作客观的陈述,这一精神就难以传达了。

4、运用了拟人手法。至于此中含义,言之成理即可。

快乐探究

*秋颂*落叶

⊙收获平台

一、1、作者为了对下面所写的秋天的法桐进行反衬,以此渲染秋天的落叶给作者带来的感受——很残酷。

2、如:“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我觉得这很残酷;“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

3、重在谈出自己的个性感受,言之成理。如:这是个很美的句子,它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传达着一种轮回;而“悠悠”“寂寂”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不仅准确,也使得美感加强了。

4、略。能抓住事物“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的特征来谈即可。

⊙发展空间

1、作用:首尾呼应,点明主旨,揭示月亮对于大千世界的意义。

2、月亮照出的世界是变化无穷的得意与悲哀,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圆的完成;而人生,也只是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自己应该从容面对人生的成败、生死、祝福自己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自己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自己的力量。

3、文中引用“吴刚伐桂”的典故,是为了引出对“工作”的思考:人是否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不能歇息的工作;也为下文参透生命中工作的意义作铺垫。

4、第⑥段中划线句的内容是在列举人生、世事都在周而复始地轮回运转,这正是月亮本身的“圆”的形状所带给人们的联想

☆5、主要有:①写法上,都富于抑扬的变化,只是《对月》是先抑后扬,而《落叶》是感情上先扬后抑,再进入理性的扬;②对主题的表现上,都是借取客观景物来阐释人生哲理。③作品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同一时期的对人生的彻悟,具有同样的理性与豁达。

体验成功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

1、残、覆、缭、寥、绰、憬

2、(1)wù;(2)chán;(3)zhì;(4)wà;(5)wǔ;(6)ē nuó;(7)zhǔ。

3、D.

4、略。

5、不散的阴霾,在落木瑟瑟的大地上空沉吟。在微潮的寒意中,远山似乎正在做着凄清的梦,等待着迟到的飞霜。风过处,唏呖呖的雨声宛若飘渺的横笛,要

唱给瘦水中卸去红妆的枯荷。而她却依旧伫立,依旧静默。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1、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姮娥奔月”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英雄将迟暮却壮志难酬的内心矛盾。

2、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进一步说,这句词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1、清晨,三峡是明丽的;中午,三峡是热烈的;下午,三峡是青雾笼罩,平静幽深;夜里,静静谧如眠。(意思对即可)

2、(1)(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2)(中午)(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

奔腾流去。(3)(下午)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4)(夜里)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3、略。

三、作文

略。

第三单元亲情歌吟

精品赏读

5 背影

⊙收获平台

一、作者起初对父爱不理解,反而自以为聪明,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及至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终于受触动而落泪,顿悟父亲的爱,产生了深深的自责心理。

二、1、描写父亲的背影,先写外貌、衣帽,然后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细写这些是因为这个背影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

2、买橘子虽然辛苦,但心里却很高兴。产生这种心情的根本原因是对儿子的爱。

三、略。

⊙发展空间

一、1、略。

2、这些描写表现出母亲那深沉的母爱:为了治好儿子的病进行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和抗争。

3、把母亲的背影比作山脉和柔和的月光,突出了她的坚毅、慈祥和温柔。

4、略。

二、略。

6 慈母情深

⊙收获平台

1、这样写表现了母亲是个坚定、平静而又能保持尊严的女人,她为了孩子宁可委曲自己。如果写母亲十分泼辣,与警察大吵大闹,就没有新意,不能表现母亲的人格个性,文章也就不会那么感人。

2、这是被无视的弱势者眼中的“派出所门外的红灯”,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当时

恐惧无助的心理。所以这个描写是生动而真实的。

3、文中三处写到母亲“用一条手臂搂着我”。作者反复描写,是为了表现母亲在尽力呵护我,慰藉我,不让我受到伤害,由此凸显了母爱的力量。

4、“葛列高利”对母子俩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母亲不卑不亢的坚持,使原来代表傲慢的、有点流气的警察屈服了、感动了。

⊙发展空间

1、对母亲不满,看不起她;后来回想到自己的罪过,十分愧疚,恨不能就此在她面前,向她请宽恕。

2、母亲的表情是平静、安详的,依然专注于准备晚餐。因为她的心里只想着让丈夫和孩子吃可口的饭菜,而对“我”的不满毫不在意。

3、“带子”喻指母亲对家人的爱。

4、赞成。因为母亲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事的经历深刻而丰富,惟有任何一本哲学书籍能比得上。

比较感悟

父母的心养母

⊙收获平台

一、不好。说“卖”,等于让穷人用孩子来换取金钱,说“送”,仿佛孩子对于穷人是无足轻重的,可以随意送人,这些都不尊重人家;而“匀”字就显得委婉有礼,犹言自家是受到对方的体恤才得到了孩子。

二、这位父亲从理智上认为可以接受把孩子匀给富人,但是却经不住时间和感情的考验。当亲骨肉真的离去,又被分离折磨得痛苦不堪。

三、不可以。因为养母只对别人“小气”,这时她的角色只是普通人;而作为母亲,她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她仍然是具有无私母爱的好母亲。⊙发展空间

1、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

2、相似情景的联想不止一种。例如:联想到雏鸟巴望着鸟妈妈衔来虫子喂食的情景。

3、照应了“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觉得“家里却老是春天”的原因是家里有妻儿的守望,有温馨的爱。

4、台州是个冷清空寂的小城,在这里,我们一家四人却享有暖融融的亲情;天地万物也似乎全都不存在了,我的心里只有这个温暖的家。

快乐探究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金色花

⊙收获平台

一、合适。因为父亲的喋喋不休正反衬了母亲总是尽心尽力、默默无闻地为家人服务。

二、1、“迁就”用得非常幽默。明明是母亲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却被说成是造就她,好像不是孩子不懂得体贴母亲,而母亲有什么古怪脾气似的。

2、略。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略。

四、“坏孩子”更能表现母亲对孩子的爱,改作“好孩子”反而没有那种亲昵感。孩子调皮的回答富有童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孩子在母亲面前的娇憨情态。

⊙发展空间

1、认为那样的学子是一个自私的人,他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无法挚爱。

2、在老人行将就木时,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3、有些东西是可以失而复得的,而有些东西(如生命)却是一去不返、无法挽回的。

4、衡量孝心,与实物的价格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要看子女是否真诚地顾念父母的需要。说“等值”是因为它们都是孝心的体现。最后一问的答案略。

体验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

1、zǎn;xua;jūn。藉;躇;怂;褴褛;桀骜。

2、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长烟落日孤城闭;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不矛盾,这正是作者语言艺术的高明之处。“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说的是表象,但比起三味书屋,百草园里有很多令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作者用“似乎”来强调百草园里有的不仅仅是野草。

4、这些细节写养母凡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都留给亲人吃。看着别人吃,比自己吃了还香,这就突出了养母对亲人的无私的爱。但更妙的是这些细节似乎把养母写得很可笑,让人无法接受,突出其卑微和平凡,使读者更觉其崇高和伟大。

5、略。

6、略。

二、阅读

(一)提示:吕诗表达了对残酷环境的蔑视,对美好前景的期待,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柳诗在大雪严寒、天地静寂的景物之中隐藏着诗人被贬谪后的抑郁不平之情和不畏艰险、特立独行的情操。孟诗在阴冷死寂的意境中浮动着凄凉失意的情思。(言之成理并能略作比较即可)

(二)1、“纯粹”在①句中意为“完全”;在②中意为“纯净无私”。

2、母亲用纯净水瓶子灌白开水,让她在同学面前很难堪。

3、如果因为贫穷而看不起自己,那么心就穷了,就没有了追求,难以改变现状;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贫穷,并为改变它而发奋,那么就可以实现梦想,迎来灿烂的未来。

4、母亲的纯净水虽是用白开水充当的,但她对生活的认识如纯净水一般明净,净化了我的心灵,故题为“母亲的纯净水”。

5、略。

三、写作

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课题: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作者生平事迹简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新授 (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二)详读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想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 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2、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 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3、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三、巩固练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交流从学会倾听开始。3分。 我跟着舅舅在()的熊猫馆里见到过熊猫()和()。 二、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8分。 ɡōnɡjìnɡchōnɡjǐnɡyuánɡùmísàn Xiànmùfēn fùwēi étuān jí 三、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8分 ( )( )天工波澜( )( )天真()()面面相()惊涛( )( )( )( )有神( )()无恙心驰()() 四、给句子中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热闹:①景象繁荣活跃;②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1)春节快到了,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热闹一下。() (2)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2、精神:①表现出来的活力;②活跃、有生气。 (3)他的精神旺盛,学习效率很高。() (4)这孩子大大的眼睛,怪精神的。()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9分) 1、可怜九月处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 3、它或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

生命。() 六、课文精彩内容回放。(19分) (1)《师恩难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中表达对老师的之情。 (2)《暮江吟》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 (3)《飞向月球》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登月的事。 (4)老舍的文章《草原》可以分成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大部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中国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 (6)可怜九月初三夜,。 (7)露从今夜白,。 (8)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称其为“()”。 七、阅读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pǔ),有一个闻名八方的“七录书斋(zhāi)”。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的张溥,天资并不聪明,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他是个有志气的、有毅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努力设法克服这个缺点,心想:别人读一遍,我读十遍还不行吗?所以,每天放学后,别的小孩都出去玩了,他在大声地背诵着课文,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确实进步不小,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一、汉字。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 wúdàn shēng jǔ sàng hān zhíyàn xiàn ()()()()()2.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我不晓得.(de dé děi)当初.(cū chū )为什么管它叫做兴.(xīng xìng)安岭,由今.(jīn jīng)天看来,它的.(de dí dì )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yì yù )义。 3.查字典知识填空。 ①音序查字法查:“丸”字应查音序_______;“乃”字查音序_______。 ②部首查字法查:“匠”字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二、词语。 1.按规定要求写出四个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珑剔透寡()鲜耻气势()礴囫囵吞()()叹不已挥()自如张牙()爪化险为()3.根据提示,分别写一个“看”的近义词。 ①表示向远处看______;②表示向下看______;③表示向四周看______; ④表示恭敬地看______;⑤表示向上看______;⑥表示偷偷地看______; ⑦表示拜访地看______;⑧表示注意力集中看______;⑨表示粗略的看______;⑩表示生气地看______。 4.选词填空。 反映反应必须必需 (1)同学们积极向老师( )情况。 (2)明天野炊,各小队( )带齐野炊用具。 既然……就……只有……才……即使……也……尽管……也……(1)( )坚持锻炼身体,( )能增强体质。 (2)这本书( )你先借的,你( )先拿去看吧。5.照样子,写上适当的答案。 (1)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 白天对明亮正如夜晚对( )。 (2)例: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葱拌豆腐——( )。 三、句子。 1.选出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文库精品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二、词海拾贝(读拼音,写词语)。6℅ páng bó zǔ zhòu tiáo zhou jié nàn zhuīdào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5℅ 敝()慨()询()嫌()熬( ) 敞()概()殉()歉()傲( ) 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6℅ ()耳欲聋公正无()一()千里刻舟求() 心惊胆()()苗助长()死如归()()不安 出自寓言故事的有 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江河气势的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心理紧张的有 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加工厂(请按要求写句子)。10℅ 1、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湖风平浪静。(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强笑着对妈妈说:“小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4℅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文实践。5分℅ 1、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此刻,我联想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人们的破坏,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成了一条真正的“黄河”,请你为黄河写一条广告语,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申奥成功是_____年7月;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____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硕果累累,请写出两位中国奥运会冠军和他(她)从事的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快乐堡23℅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1、通过课文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的周总理,_________的雨来,_________的雷棣,排球名将_________,感受方纪笔下《______________》的美景。 2、《别挤啦》的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___ ,诗中的“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写到征战一生的老人回到家乡后,看到家中凄凉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墨梅图题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品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3℅ 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高大宽敞,()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千古涛声第一课长江郭风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长江的挂图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3.作者简介: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

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4.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玫瑰()曙天()吹拂()哺育()舢板()驳船()堆栈() 5.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自主、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互动学习:互动1: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汇总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单元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 一、听写词语,并带拼音。 恩情兄弟打扮环境仍然培养恭敬实施及格谨慎谦虚严肃优秀 二、给划线的生字注音。 思维描摹贡献选择既然配备开窍恍然大悟有教无类戛然而止 三、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累难转乐盛处 四、换偏旁,并组词。扮境仍培设描谦既择资 五、熟读并抄写本单元成语。 起承转合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桃李满门恭恭敬敬 各种各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远近驰名和颜悦色严谨庄重哄堂大笑 六、填空。1.仍,共()画,第三笔是( )。2.恭,共( )画,偏旁是( )。 3.及,( )结构,第一笔的名称是( )。 4.虚,( )结构,第三笔是( )。 5. 肃,( )结构,第五笔是,查字典要查( )部。 6. 裕,共( )画,偏旁是( )。同偏旁的字还有( )( )( )。 七、按要求写词语.每类型写三个。 1.小心翼翼(ABCC) 2.娓娓动听(AABC) 3.恭恭敬敬(AABB)4。歇歇脚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十年树木,——————。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2.“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上一句是——————————。 3.孔子是我国——时代的————。————,————是他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后人把孔子称为————。 九、句子练习。 1.孔子门下包罗了各种各样不一样的人才。(改病句) 2.孔子是教育家。(扩句) 3.气温又大幅下降了,请大家及时增减衣物。(改病句) 十、积累《论语》中的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阅读

专项部分阅读 (一)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biān piān)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lǜ lù)轻轻地撒像茁(zhuó zhóu)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哀心祝愿:老师,您好! 1、划去括号不正确的读音。 2、找出这段话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的“老师,您好!”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4、请用“每当……就……”写一句话 (二)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qiáo cu ì)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们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教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小芭蕉了。”“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吧!”老教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教师坐在案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页,上面写道:“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个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请从下面的四句话中选择一句最合适的填到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1)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2)是啊,老芭蕉太可怜了! (3)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4)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无可奈何呀!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分单元)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d/2)2或者S=π(C÷(2π))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S=πR2-πr2或S=π(R2-r2)。(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全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复习 第一小节:古诗词 1.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释:奔流的黄河就来自云间,一座孤城外是千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怪柳不绿,春风从来不越过玉门关。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和戍边士卒的思乡情,表达了慷慨悲壮的情怀。 2.浪淘沙(唐)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解释:曲折的黄河卷来万里泥沙,大浪掀起的风簸来自遥远的天涯。如今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去,一同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中心思想:这首诗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壮浪漫的气魄。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稚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解释:十五岁参兵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归来家乡。路上遇见了乡里的人,问:“我的家里还有谁在?”他回答说:“向远处看就是您的家,一座低矮的,长满杂草的坟墓。”兔子从狗洞里来回进出,野鸡在房梁上不停的飞;院子里长出了野生的稻谷,水井旁繁衍了野生的葵菜。捣碎稻谷的壳用来做米饭,采摘葵菜用来熬汤。饭一会儿就做好了,但却不知道要送给谁。出了大门向东望去,泪水已经浸湿了我的衣衫。 中心思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少年从军65年后返回故乡,归来无家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4.出塞(唐)王昌龄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释:依旧是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战士万里出征守卫边疆不得回还。如果有那英勇善战的广将军在,绝不让匈奴骑兵的部队越过阴山。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边疆士兵对边地战争的厌倦和怨叹,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5.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解释:在夜晚,匈奴统帅因打败仗想要趁黑月之际逃跑,夜宿的大雁却惊醒了,高高的飞向天空。于是将士们披坚执锐翻身上马要去追击穷寇,纷纷扬扬的白雪瞬间落满了他们的弓刀。 中心思想:本文写出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后两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6.墨梅图题诗(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的。梅花不需别人夸奖颜色好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中心思想:本文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 7.墨竹图题诗(清)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解释: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感情。 中心思想:本诗表达了作者“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8.苍松怪石图题诗(请)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经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解释:您难道不知道,在严寒的季节,哪里去寻找青青碧草。您难道没看到,那高高的山上松树挺立着。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的真实本色。枝干挺直使山峰更加雄壮,秀丽的景色没有和他同等的。饱经风霜与冰雪,永远那样苍劲。松树挺拔的身姿直插云天,那弯曲苍劲的枝干一直伸向碧空。 中心思想:本诗写出了苍松的坚强质朴、不屈不挠,比喻了诗人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的精神。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倜傥(tì tǎng)臃肿(yōng zhǒng)絮说(xù) 模样(mú) B.辫子(biàn) 踟蹰(chíchú) 筵席(tín ) 铁锹(xiān) C.肮脏(āng zāng)诳语(guàng) 垂涎(yán) 啜泣(duò) D.面面相觑(qù) 庇护(pì) 褴褛(lán lǚ)龟裂(jūn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石破天惊叹为观止无精打采 B.惴惴不安虎视眈眈姗姗来迟 C.丰姿卓约如法泡制肆无忌惮 D.心旷神怡一本正经雷霆万钧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 B.马致远,字致远,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C.贾平凹作品有《商州》《浮躁》《废都》等;朱自清作品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这些作品均为小说。 D.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世称刘宾客,《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4.作者、作品、诗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B.济慈—《秋颂》—温暖的日子没有尽头 C.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 D.马致远—《天净沙》—孤村落日残霞 5.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 C.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 B.养父不在了,我也如长大了的鸟儿一样飞走了,养母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 D.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 9.下列词句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叶地,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芳草无情。 B.追旅思,黯乡魂,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D.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人不寐,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C.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0.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B.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C.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D.雪人:你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 二、填空题(共30分) 1.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3.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新授 (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二)详读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 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 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 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2、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 礼;终生难忘) 3、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三、巩固练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进行编故事;同桌交流;下节课集体进行交流.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刘绍棠)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念 让我开了窍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课题:《师恩难忘》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 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要点总结

1,中华民族最强音是指:《义勇军进行曲》原来是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主题曲,这首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井底之蛙》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寓言,所讽刺的对象是:那些目光短浅,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3,《“扫一室”与“扫天下”》给我们的启发是: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实现远大的志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扫一室“是指:扫一间小小的屋子,泛指生活中的小事。“扫天下”是指扫除天下一切不平之事,是轰轰烈烈的伟业。 4,《一枚金币》这篇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学了本课我们明白的道理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能不劳而获,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8, 来者不拒:拒,拒绝。对有所求的人或东西一概不拒绝。 粉妆玉砌:妆,装饰。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下的很大积雪笼罩了一切。 拾金不昧:金:金钱,泛指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而设法交还给失主。 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风雨,历尽艰辛。 筋疲力尽:筋:筋骨;疲:疲乏,疲惫。尽:完。形容非常疲乏,力气已经用尽。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危:危险。处于安定的境况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心惊胆寒:寒:惶恐;害怕。内心惊吓害怕。 眼疾手快:疾: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极目远眺:极:尽;眺:望。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省吃俭用:省、俭:节约,不浪费。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据为己有:据:占有,占据。公共的或者别人的东西当做自己的。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彤云密布:彤:红色。阴云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理直气壮:理:理由;直:正确、充分;气:气势。壮: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旺盛。 满不在乎:满:全;在乎:在意。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异想天开:异:奇特,奇异;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油然而生:油然:很自然的。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朗: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振奋人心:振:振作。奋:奋发。使人们的情绪精神振作奋发。 众目睽睽:睽睽:睁大眼睛注视。许多人睁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勇往直前:勇:勇敢。直:一直。前:前进。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心驰神往: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志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有,怀着。指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报复。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密·····封·····线·····内·····不·····要·····作·····答········· 总分: 等级: 注意听老师读一段话,认真完成下面题目。 、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奥林匹克新格言是: 、新格言提出的是道德的 、人性的 和时代的 。 一、用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 )。 1、随机 变(y īng y ìng )( ) 应. 有尽有(y īng y ìng )( ) A 、该; 当 B 、应付 C 、接受;参加 、心平气和.(h é h è )( ) 随声附和. (h é h è ) ( ) 、温顺;不猛烈 B 、跟着说 C 、配合得好 、宁.死不屈(n íng n ìng )( ) 鸡犬不宁.(n íng n ìng ) ( ) 、安宁;安静 B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 C 、宁可;情愿 二、 在错别字下面画“——”,再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 意不容辞( ) 走头无路( ) 礼上往来( ) 挥撒自如( ) 无际之谈( ) 螳螂扑蝉( ) 三、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提示归类。 ①( )不安 ②( )丧气 ③心惊( ) ④( )欲流 ⑤( )救人 ⑥悬崖( ) ⑦神采( ) ⑧( )如归 1、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 2、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 3、表现精神品质的:

( ),一味等待的人将( );不懂 装懂、( )的人,必将( ); 如果只是( )而不去独立思考,最终也会 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五、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 、革命的道路上有钱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 、老师对我们说:?陈强的作文得奖了,你去把他叫过来。?(改成转述句) 3、我们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成双重否定句) 4、整个一天下午我都怀着一个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修改病句) 一、下面课文的作者是谁?是哪一个国家的呢?读一读,连一连。 《一夜的工作》 中国 顾拜旦 《黑孩子罗伯特》 美国 狄更斯 《别挤啦》 法国 何其芳 《体育颂》 英国 玛丽〃雷蒙 二、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1、竹开霜启翠 2、吾爱松柏梅兰友 3、 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4、品若梅花香在骨 三、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2020四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题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一、我能读准拼音,写好词语。 j?n shèn gān jú r uìxuě hóu lóng ( ) ( ) ( ) ( ) gōu lóu táo zuì kāng kǎi xiōng yǒng ( ) ( ) ( ) ( ) 二、我会当小老师,找出词语中错别字并更正过来 因才施教()由然而生()年近古希()慢山遍野()全神掼注()满不在乎() 三、我能区分他们,并能给他们找朋友。 饿()飘()湍()微() 娥()漂()喘()徽() 四、这是我的积累收获。 一()小诗一()肉干一()印刷机 ()的传说累得()痛苦地() 身临()境()居乐()理直气() 五、我能按要求写词语。 (1)含数字:四面八方 (2)ABAC:自言自语 (3)含反义词:左顾右盼 (4)含象声词:咕噜咕噜 六.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我能打比方,让句子更具体、生动。。 月亮像挂在天空中。 (2):树丛挡住了他的视线。 改成:“被”字句 (3)()没有辛勤的劳动,()享受不到收获的快乐。(填关联词) (4)写一个拟人句: 答的不错吧,继续来!

七、我是个出色的医生,我能用修改符号给下列句子治治病。 (1)、同学们非常关怀李老师的身体健康。 (2)、老师表扬了班里的好人好事和班长做的好事。 八、我能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必有我师焉。 2、蒙汉情深何忍别,()。 3、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 4、请写一句民族谚语()。 5、请写一句表示“尊严”的名人名句()。九、我从课文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1、世界上还有一种最值得珍视的桥,那就是以、信任、 、和构筑起来的无形桥。 2、登庐山,看;游黄山,。 3、《囚歌》为进出的门,为爬出的洞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自由,但我深深地。 这段中出现“自由”第一处“自由”是指;第二处“自由”是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词作者,曲作者。 5、我能背诵本学期课文中学过的两首古诗并能默写其中的一首。 阅读探宝快乐尝试: 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有些同学认为阅读很难,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你要将文章读懂。先静下心来读它三遍试试! 寒号鸟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非常舒服。寒号鸟缩在崖缝里冷(的地得)(厉历)害,直打哆嗦,它悲哀地说:“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晨,风停了,太阳出来了,暖烘烘的,好像春天来到了。喜鹊来到崖缝(féng fèng )前劝寒号鸟说:趁天晴,快垒窝,现在你懒惰,将来就糟(羔糕)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总复习整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总复习整理 (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分数: 、填空题。(共30 分) 1. 连一连。 走着______ 粮食 穿着______ 斗笠 戴着______ 山路 挑着______ 草鞋 2. 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盛______ (ch 的g sh ing)水盛_________ (ch 和g sh ing)开 床铺______ (p u p Q 铺______ (p u p Q路 3. 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东②西③南④北 下午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_______ ,后面是______ 左面是_______ ,右面是。 4.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拜”:A.—冲见面表示敬怠的礼节;B.人情往来.表示麻烦人办事;C.表示与人结为某种关系;D.见面行礼表示祝贺。 1. 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_______ 2. 每逢春节,我都去爷爷家拜年。 ______ 3. 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______ 4. 请你帮忙照看我孩子,拜托了。 _____ 5.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9. 读一读,连一连。 淹没 房屋 冲毁 _____ 百姓 伤害 _____ 猛兽 驱赶 _____ 田地 吸取 _____ 教训 10. 结合语境 ,写出恰当的内容。 与朋友交往时,我会想起《论语 ?学而》中 “ _____ ”这句格言。清明节到了, 我又会想到 “清明前后, ____ ”的农业谚语。当我来到沙漠中族行,拍到了一 缕孤烟笔直升起,会配上王维的 “ ______ ,长河落日圆 ”;趁着夜色我来到了洞 庭湖,在皎洁的月光下,无风、宁靜、和谐的波光与月色映衬,不禁吟起了刘 禹楊的: “ ________ , _____ ”;当同学取得成功有点骄傲时,我会用歇后语 “关羽失 荆州 ______ ”来告诫他。 、综合练习题。(共 30 分) 2. 先看图,判断图中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又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然 后补充8. 看拼音,写词语。 ku axi a b d f dig saw d g sh uf u ch uf 1g b U ni d sh u f u 1 ng l i 1. 用钢笔描红。 肖 咏 握 忧 烛 卡 黎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题型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 阅读理解题型答题技巧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类型一: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类型的题目 一般的作用是: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等作用。 这些是基本的概念,做阅读时,作为高段的学生应该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不过,现在的教学理念,不太喜欢直接考这样的题目,但实际上,每个做阅读的孩子,都应该掌握这些概念。虽然老师不提倡这些概念,但是考试的时候,你又知道哪个老师会忽然发神经,出一些这样的题目考你呢?是不? 类型二:括某段大意 1.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佳艺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答案

第一单元 《一夜的工作》课后练习题答案: 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记叙了周总理工作的情况? 答:课文是从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这两方面来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的。 2、朗读课文最后两段,结合上文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答:抒发了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赞颂了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辛勤劳作、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 《穷人》课后练习题答案: 1、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 答:因为一是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在沙皇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更为宽泛。二是以“穷人”为题更能体现主旨。虽然人穷,但为了帮助别人,宁愿吃苦受累,像这样的穷人,在当时沙皇统治下的社会里,不会只有桑娜一家,所有的穷人都会诚心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2、课文中多处描写了桑娜的心理活动,找出来

3、

4、 看林人。“我”知道有了看林人的牺牲,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我”怀念看林人,他们是 平凡而伟大的。 2、作者直接与看林人对话,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作者直接与看林人对话,看林人纯洁、高尚的心灵让作者更加震撼,让作者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更有力地表现出了看林人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第二单元 《丑石》课后练习题答案: 1、“我”对丑石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答:“我”对丑石的认识前后的变化是:遗憾—讨厌—惊奇—赞美。因为我从天文学 家口中得知,这是一块年代久远的陨石,虽 然丑,但是它的价值却非常高,是非常了不 起的东西,丑到极点便是一种美。 2、作者是怎样描写丑石的“丑”? 答:作者是这样描写丑石的“丑”的:“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