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指标换算

血液指标换算

血液指标换算
血液指标换算

血液指标换算毫摩尔/升(mmol/L )与毫克/分升(mg/dl )的换算方法(2012-10-24 19:00:37)转载▼ 标签:毫摩尔/升(mmol/l )毫克/分升

(mg/dl )换算生化离子分类:内科病

毫摩尔/升(mmol/L)与毫克/分升(mg/dl )

的换算方法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不同表示方式,如:钙,镁, 磷,钾,钠,氯,血糖,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有时用

md/dl,有时用mmol/l,它们之间究竟如何换算?怎么算?真的很头痛。

血糖浓度毫摩尔/升(mmol/L )与毫克/分升(mg/dl )的换算方法。血糖浓度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毫摩尔/升(mmol/L ),一种是毫克/

分升(mg/dl )。这两个血糖浓度单位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系数是18。由mmol/L转换成mg/dl需乘以18;反之由mg/dl转换成mmol/l 需除以18。

下面举个例子,试将血糖单位mmol/L与mg/dL的换算推导出来,作为小知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C 6(H2 O ) 6

C (碳)、H (氢)、O (氧)的原子量分别是

12、1、16。

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 = 12X 6+ (1 X 2 + 16) X6

所以1mol(摩尔)葡萄糖是180g(克)也就是1mmol(毫摩尔)葡萄糖就是

180mg(毫克)

又1L(升)=10dL(分升)

于是得出

1mmol/L=18mg/dL

注意此单位的换算关系仅仅适用血糖。

提供给大家一个最全的生化、离子换算大全。常用的东西你在下面都能找得到。这是人医告诉我的。收藏好了。

生化、离子换算方法一览血红蛋白(Hb)

g/dL X 10f g/L

g/L X 0.1 f g/dL

g/dL X 0.6206 f mmol/L

mmol/L X 1.611 f g/dL

总蛋白(TP)

g/dL X 10f g/L g/L X 0.1 f g/dL

白蛋白(AL )

g/dL X 10f g/L

g/L X 0.1 f g/dL

球蛋白(GL B)

g/dL X 10f g/L

g/L X 0.1 f g/dL

葡萄糖(GLU)

mg/dLX 0.055551 f mmol/L mmol/L X 18.02 f mg/dL 1mmol/L=18mg/dL

胆固醇(CH)

mg/dLX 0.02586 f mmol/L mmol/L X 38.67 f mg/dL

甘油三酯仃G)

mg/dLX 0.01129 f mmol/L

mmol/L X 88.545 f mg/dL

氨(Am)

ug/dL X 0.5872 f umol/L

umol/L X 1.703 f ug/dL

尿素(Urea)

mg/dLX 0.1664 f mmol/L

mmol/L X 6.01 f mg/dl

尿素氮(BUN)

mg/dl X 0.356 f mmol/L

尿酸(UA)

mg/dLX 59.48 f umol/L umol/L X 0.01681 f mg/dL

12\ 肌酸(CK)

mg/dLX 76.26 f umol/L umol/L X 0.01311 f mg/dL

13\ 肌酐(Cr)

mg/dLX 88.40 f umol/L umol/L X 0.01131 f mg/dL

胆红素仃BIL)

mg/dLX 17.10 f umol/L

umol/L X 0.05847 f mg/dL

甲状腺素

ug/dL X 12.87 f nmol/L

nmol/L X 0.07769 f ug/dL

雌二醇(E2)

ugX 3.671 f nmol

nmol X 0.2724 f ug

雌三醇(E3)

ugX 3.468 f nmol

nmol X 0.2884 f ug

胰岛素(Ins)

ug/L X 172.2 f pmol/L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题86595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题 0.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5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4.05升=( )升( )毫升 3立方米2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立方分米5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7立方米8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8升50毫升=( )毫升 60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7.5升=( )升( )毫升=( )毫升 1000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 56000升=( )立方分米45000毫升=( )升=( )立方米 720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 33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 16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3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810000立方厘米=( )升 1立方分米=( )立方米=( )升 7.7升=( )升=( )毫升 550毫升=( )升=( )立方厘米 1.25升=( )毫升=( )立方米 2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立方米10立方分米=( )升 220立方分米=( )升=( )毫升 60000毫升=( )升=( )立方米 3.5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5200毫升=( )升 52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7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900立方分米=()立方米 8立方米=( )立方厘米 40升=( )毫升 4.8立方米=( )立方分米 4.04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6500毫升=( )升( )毫升 1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0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8506立方分米=( )立方米 8.5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43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8.29方=( )立方米=( )立方分米 5897立方厘米=( )升 3.05升=( )毫升 5.36升=( )立方厘米 7890毫升=( )立方分米 3650毫升=( )立方分米 7.65立方分米=( )毫升 4.68升=( )立方厘米

血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

血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如下: 血红蛋白(HGB): 正常参考值:男性'12.0—16.0g/dL(120—160g/L)。女性'11.0—15.0g/dL(110—150g八)。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与红细胞增高、降低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登山病、重度烧伤、严重脱水、休克、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原因所致之大量失血、重症寄生虫病等。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的主要检测指标。 正常参考值:10万一30万/mm3(100—300×10。儿)。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以及急性失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降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癌症骨转移、脾功能亢进、放射病、败血症、伤寒、黑热病、粟粒性肺结核等。此外,使用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也可导致血小板降低。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生于骨髓,胞浆内含有血红蛋白和水分,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物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参考值:男性'400—550万/mm3。女性'350—500万/mm3。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真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重度烧伤、休克、肺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登山病、慢性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等。此外,高山居民、新生儿等可见生理性增高。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重症寄生虫病等。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用电法检验。 正常参考值:新生儿,10000—20000/mm3。儿童,5000—11000/mm3。成人,4000-10000/mm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感染、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晚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烧伤等,此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增高。降低,见于伤寒、流感、风疹、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此外,放射性物质、X线及使用某些抗癌药物、解热镇痛药也可降低。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嗜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是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正常参考值:50%-7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肺炎、败血症、心肌梗塞、白血病、淋巴瘤、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降低,见于流感、伤寒、副伤寒、麻疹、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也可降低。 淋巴细胞百分比(LEM): 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 正常参考值:20%-4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降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记性期等。此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长期接触放射线等也可降低。

血液指标换算

毫摩尔/升(mmol/L)与毫克/分升(mg/dl)的换算方法(2012-10-24 19:00:37)转载▼ 标签: 毫摩尔/升(mmol/l) 毫克/分升(mg/dl) 换算生化离子分类: 内科病毫摩尔/升(mmol/L)与毫克/分升(mg/dl)的换算方法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不同表示方式,如:钙,镁,磷,钾,钠,氯,血糖,二氧化碳结合率等,有时用md/dl,有时用mmol/l,它们之间究竟如何换算?怎么算?真的很头痛。 血糖浓度毫摩尔/升(mmol/L)与毫克/分升(mg/dl)的换算方法。血糖浓度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就是毫摩尔/升(mmol/L),一种就是毫克/分升(mg/dl)。这两个血糖浓度单位可以相 互转换,转换系数就是18。由mmol/L转换成mg/dl需乘以18;反之由mg/dl转换成mmol/l 需除以18。 下面举个例子,试将血糖单位mmol/L 与mg/dL 的换算推导出来,作为小知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葡萄糖的分子式就是 C 6(H2 O)6 C(碳)、H(氢)、O(氧)的原子量分别就是12、1、16。 葡萄糖的分子量就是180 = 12×6+(1×2+16)×6 所以1mol(摩尔)葡萄糖就是180g(克) 也就就是1mmol(毫摩尔)葡萄糖就就是180mg(毫克) 又1L(升)=10dL(分升) 于就是得出 1mmol/L=18mg/dL 注意此单位的换算关系仅仅适用血糖。 提供给大家一个最全的生化、离子换算大全。常用的东西您在下面都能找得到。这就是人医告诉我的。收藏好了。 生化、离子换算方法一览 血红蛋白(Hb) g/dL×10→g/L g/L×0、1→g/dL g/dL×0、6206→mmol/L mmol/L×1、611→g/dL 总蛋白(TP) g/dL×10→g/L g/L×0、1→g/dL 白蛋白(AL ) g/dL×10→g/L g/L×0、1→g/dL 球蛋白(GL B) g/dL×10→g/L g/L×0、1→g/dL 葡萄糖(GLU) mg/dL×0、055551→mmol/L mmol/L×18、02→mg/dL 1mmol/L=18mg/dL 胆固醇(CH) mg/dL×0、02586→mmol/L mmol/L×38、67→mg/dL

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

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升=1000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xx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C=4aS=a×a S=a2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S表=a×a×6S表=6a2 V=a×a×a V= a3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xxxx=(xx+宽)×2面积=xx×宽 C=2(a+b)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xx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S=2(ab+ah+bh)V=abh

临床诊疗指南-血液学分册

3)GSH含量测定:G6PD缺乏者测量值为正常值的60%~78%,蚕豆病现症者<50%。 (3)G6PD缺陷特异性指标: 1)初筛定性试验:包括荧光斑点试验、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红细胞G6PD洗脱染色法,结果显示G6PD缺陷。2)直接定量试验:测定红细胞G6PD活性是确诊的直接依据,男性患者酶活力显著下降,在正常值的30%以下。3)突变基因分析。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无特效对因疗法。以饮食与药物预防为主,禁食蚕豆及其豆类制品,注意防感冒、防感染、慎用药。 2.脾脏切除疗效不佳。 3.产前预防 G6PD缺乏的孕妇,于产前2~4周服用苯巴比妥,可减轻新生患儿出生后的高胆红素血症。 4.特殊处理 (1)溶血危象期:输血,输液,抗感染,防止休克与急性肾衰竭。 (2)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1)光照疗法:波长420~440nm的蓝色荧光灯,照射至黄疸明显减退(<140μmol/L)。光疗的副作用有腹泻、脱水及青铜症等,应注意补液。 2)换血疗法:起效快,适用于胆红素脑病早期、血清胆红素≥200μmol/L者。 3)药物治疗:促胆红素转化、结合与排泄。常选用苯巴比妥、白蛋白、中药复方茵陈蒿汤和10%葡萄糖制剂。 5. G6PD缺乏症患者的用药禁忌(表1-2) 二、丙酮酸激酶缺陷 【概述】 丙酮酸激酶(PK)缺陷在红细胞酶病中发病率位居第二,是糖酵解代谢酶中最常见的引起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CNSHA)的缺陷酶,其溶血机制为ATP合成减少、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PK缺陷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杂合子可无临床症状,先证者多为纯合子或双杂合子、酶活力测定和家系调查是PK缺陷的确诊依据。【临床表现】 1.见于任何年龄,有新生儿黄疸病史,有不同程度的慢性CNSHA。感冒、感染可加重溶血性贫血症状。 2.脾脏中度或明显肿大,10岁以后胆石症的发病率很高。 3.部分中度贫血患者自觉症状较轻,这是由于PK缺陷细胞中代谢产物2,3-DPG蓄积,增加了患者对贫血缺氧的耐受性。

人教版数学五下-《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小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具体目标是了解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是这一单元的第5个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意图就是让学生用体积的知识学习容积的知识,因为学生会混淆体积就是容积,容积就是体积。在升与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也模糊;为了进一步学习容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基础。 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寻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同时也多次提供了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的过程,在操作中感知1升、1毫升的大小和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并掌握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容积单位、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2、会计算容积。

四、说教法 为了使课堂的主人能活跃起来,我用了自主探究式发现问题、谈论交流和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说学法: 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观察、讨论和探究中获取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找学生背出它们的体积公式,激发它们的学习兴趣; 2、进行2道单位换算题,其目的在于,巩固复习换算单位的方法,为后面的单位换算做铺垫。 第二环节是新授。 第一步,先通过实际中的木盒能装东西,引出“容器”概念,在让学生们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都是容器。 第二步,出示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多次强调了,只有容器才有容积,例如“电视机”它有容积吗?学生们能清楚的回答问题,也能理解哪些物体是有容积的。 第三步,说明,容积就是容纳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第四步,出示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特殊情况下,会用L和mL。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标有升和毫升的字样,从中也无形中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步,学生动手实践,探究2升水倒入量杯中,会有多少毫升。我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完整版)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一、把下列单位间的进率背熟,你一定能做到!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km=1000m 1m=10dm 1dm= 10cm 1cm=10mm 1m=100cm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m2 =100 dm21dm2 =100 cm2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m3 =1000 dm31dm3 =1000 cm3 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 dm3 1 m L=1 cm3 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升 1L= 1000 m L 1m3 =1000 dm3 =1000L 二、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记熟! 长方体的总棱长=(长+宽+高)×4 正方体的总棱长=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bh=Sh V=a3 知识运用练习题 一、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5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2)()cm3 =0.3 m3 =()dm3(3)340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4)4800 cm3 =()m3 =( ) dm3(5)5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6)8.88 dm3 =( ) m3 =( ) cm3 (7)( )立方厘米=3.4立方分米=( )立方米(8)0.35 m3 =()cm3 =()dm3 (9)45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10)()cm3 =1.3 m3 =()dm3(11)()立方厘米=100立方米=()立方分米(12)12.12 dm3 =( ) m3 =( ) cm3(13)0.58立方厘米=()立方米=( )立方分米(14)30.03 dm3 =( ) m3 =( ) cm3(15)0.4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16)( )dm3 =()m3 =0.58 cm3(17)3.2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18)( ) cm3 =4.33L=( ) m3 (19)( )cm3=()m L=8.2 L (20)42.6 m L =()L =( ) dm3(21)( ) dm3=()L=3.8 m3 (22)( ) m L=0.777 L=( ) dm3 (23)45.7立方分米=( )升=( )立方厘米(24)( ) m3=( )L=254 dm3 (25)( )立方厘米=( )立方米=300立方分米(26)5 dm3=( ) L=( ) cm3 (27)25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升(28)()m L=0.02 dm3=()cm3

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特点及临床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1515425.html, 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特点及临床意义作者:陆琪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银屑病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免疫指标等。结果(1)血常规结果比较:银屑病组WBC、N%、N、EO%、EO、PLT、MP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银屑病;血液学检验指标;特点;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2-00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matological indices in th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Methods A total of 380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other 10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routine test,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cytokine levels, and immun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test: The WBC, N%, N, EO%, EO,PLT and MPV in the psoria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soriasis; Hematological test indices;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significance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银屑病目前仍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机制也不十分明确[1-2]。目前认为银屑病与遗传、代谢、感染、内分泌异常、精神状态等有关[3-5]。临床上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寻常型最为常见。了解银屑病患者血液检查指标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对银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银屑病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92例患者为寻常型,57例为红皮型,31例为关节炎性。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排除孕期,哺乳期,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2周内服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者。对照组男72例,女28例,年龄22~75岁,平均(42.1±13.9)岁;

鱼类血液学指标研究的进展

第10卷第2期2001年6月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jOURNALOFSHAHGHAInsIiER皿SUNIvERS兀Y Vd10.No.2 JII眦,200I 文章编号:1004—7”1(2001)02一0163一03 ?综述? 鱼类血液学指标研究的进展 AdVaIKesintllestudyofhaemotologicalindic髂offish 周玉,郭文场,杨振国,张凯 (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吉林长春130062) ZHOUYu,GU0Wen?chang,YANCZhen—guo,ZHANCKal (幽w口耻眦矿A砌“盛搪榭s删f㈨My^龇妇,7k伽:.rh珊础埘E胁踟竹矿PM,0h,神M130惦2,c^‘nn)关键词:鱼类;血液指标 Keywofds:6sh;I|aemoIologicaliIldices 中圈分类号:哪17文献标识码:A I札液足动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组织。正常血液指标值能反映物种的属性和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鱼类血液与机体的代谢、营养状况及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鱼体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而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必定会在血液指标中反映出来。冈而,血液指标被广泛地用来评价鱼类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及对环境的适应状况,是蕈要的乍理、病理和毒理学指标[1|。对鱼类血液学进行研究,不仪在鱼类血液生理的基础理论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龟类的人工养殖、鱼病防治方面也足重要的『“。 1血细胞参数的研究 血细胞的某些参数特征可用来判断鱼体健康养状况以及进行环境检测,是一项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影响鱼类血细胞参数的因素很多,上要有季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水域污染物和研究方法等。1.1红细胞参数的研究 与鱼类红细胞有关的指标值受季节的影响而政,竖【3一“,已由罔内外许多研究者证实,但具体与哪一因素直接相关是各研究者的必趣所在,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许晶成和曹萃禾f8-发现湖泊围养区的青鱼(肘批Ⅲ嘶n岫)、草鱼(c把nopb叫础n测fW)、团又鲂(惭如‰n,抽fm舭)、鲢 (^h耐fkf0,】恤hE竹s,,枷f臌)和鳙(A础婶h归M6i如)血红蛋白(Hb)值都高于池塘同种鱼类。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季节变化与水温【””J或食物【”J无关,可能受鱼类的 活动性和代谢适应性的影响㈣。这与Dewild和H0uson㈣和张贤刚115J分别对虹鳟(№br!。£r眦o)和尼罗罗非鱼(㈧Ⅻ如,df0廊舢)的研究结果相异,他们的研究显示,在适温范围内McHc、红细胞数(RBc)和H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另外,鱼类在饥饿…J、受伤【”1及患病【”一驯时RB(=、Hb和比积(H1)都会降低。 就性成熟的哺乳动物而言,由于性激素的作用,雄性RBc比雌性多。鱼类与红细胞有关的指标值也存在性别差异,但有些鱼类存在一年周期内的性循环变化,而使雌、雄比较变得复杂。造成鱼类雌雄红细胞常数值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性激素的作用,即繁殖和繁殖前、后期差异显著。雄性RBc、}{b和Hl 收稿日期:2000一11.16 第一作者:周玉(19田一).男,内蒙占赤峰人,讲师,硕士,从事水产动物养殖和病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TH:043l一79739lI-66簖B珊,iI:丑n岬69@妇.o蚴

(完整版)五年级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长、正方体之单位进率题型 一、感知单位。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课本的体积大约是500()。 (2)一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12()。 (3)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3()。 (4)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4()。 2、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电视机的体积约50_____。一颗糖的体积约2_____。 一个苹果重50_____。指甲盖的面积约1_____。 一瓶色拉油约4.2_____。一个橱柜的容积约2_____。 3、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电视机的体积约50()指甲盖的面积约1() 一瓶色拉油约4.2()一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约是400()一颗糖的体积约2()一个苹果重50() 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瓶墨水约是50(),一个讲台桌的体积约是3()。 5、一袋牛奶大约有250()。 A、升 B、平方厘米 C、立方米 D、毫升 二、单位进率换算。 1.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棱长1 m的正方体可以切成( )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 A、100 B、1000 C、100000 D、1000000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00cm3 = _____ dm3= _____ L 960 ml= _____ L= _____ dm3 400dm3= _____ cm3= _____ ml 0.6L= _____ ml = _____ cm3 4、873毫升=()升 790立方分米=()立方米

1.2立方米=()立方厘米 354毫升=()立方厘米5、1.5dm3=()cm3 3.06L=()mL 730 dm3=()m3()m3=30L=()cm3 6、0.75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05立方分米=()升 =()毫升 ( )mL = 75L 1350立方厘米=()升()毫升 7、2.1 m3=()dm3 2040 cm3=()dm3 4.5 L =()ml 0.5 L =()dm3 0.08立方米=()升=()毫升 3.8升=()升()毫升 6.47升=()毫升=()立方分米 415平方厘米=()平方米 10020立方分米=()立方米 20升=()立方米 9.08立方分米=()升=()毫升 0.08立方米=()毫升

SD大鼠血液学指标

SD大鼠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脏体比正常值范围探讨 探讨SD大鼠30d喂养试验中的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脏体比的正常值范围。方法收集10个批次雌雄各100只SD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脏体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重、肾重、脾重及脾体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嗜碱性细胞、血糖和谷草转氨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外,其余的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大致在文献报道范围内,且存在性别差异。 国家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1,2]把大鼠30d喂养试验作为第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常规方法,血液学、血生化及脏体比是其常用观察指标,这些观察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近几年均有报道,由于这些指标受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影响结果的判定。为此,从2009年开始收集10个批次雌雄各100只SD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脏体比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正常参考值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动物主要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SPF级初断乳SD大鼠,体重60-100g,适应喂养3d后开始试验。用XT-2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学指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CX4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广州标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血生化指标。 1.2方法10个批次的30d喂养试验,每个批次20只大鼠,雌雄各半。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的辐照饲料喂养各批次动物,同批动物用同批号饲料喂养。所有试验 动物均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在40%~70%的条件下喂养30d,试验期间让动物自由进食和饮水。试验结束时禁食16h后称重,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取血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取肝、肾、脾称重并计算脏体比(脏体比=脏器重*100/禁食后体重)。 1.3统计方法用SPSS11.0for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SD大鼠脏器湿重和脏体比SD大鼠的肝、肾、脾绝对重量和脏体比见表1、表2。肝重、肾重、脾重和脾体比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2,P<0.01;t=-18.479, P<0.01;t=-14.374, P<0.01;t=- 3.779, P<0.01),肝体比和肾体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 P>0.05;t=-1.122,P>0.05)。 2.2 SD大鼠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SD大鼠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见表3,雄鼠与雌鼠比较,除嗜碱性细胞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外(t=0.158,P >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显著性(t=4.402, P<0.01;t= 3.564, P<0.01;t=- 4.092, P<0.01;t=3.300, P<0.01;t=-3.223, P<0.01;t=-2.385, P<0.01;t=2.838, P<0.01)。 注:表示与雌性比较* P<0.05,** P<0.01 2.3 SD大鼠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SD大鼠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4,除谷草转氨酶和血糖测定结果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660,P>0.05;t=0.884,P>0.05),其余指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08, P<0.01;t=6.975, P<0.01;t=5.671, P<0.01;t= 3.114, P<0.01;t=2.196, P<0.05;t=-3.372, P<0.01;t=- 4.923, P<0.01)。 3 讨论 肝体比和肾体比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与陈建国[3]的报道一致,而脾体比存在性别差异显著性与孙于兰[4]的报道不一致,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除嗜碱性细胞、谷草转氨酶和血糖测定结果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指标均有性别差异显著性,这与赵安莎[5]的报道不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1KJ=1000J 1MJ=1000KJ=1000000J 1GJ=1000MJ=1000000KJ=00J 1焦耳= 因此1千瓦时=1000W×3600秒=3600千焦 供热热量单位换算与节能计算实例 单位换算与计算虽然论坛经常讨论,在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下,大家关注程度更加高涨,真是可喜可贺啊!最近,我编制了几篇公司供热节能指标考核文件,将大家比较关心的主要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以望共同提高: % 1、能量、能耗、热耗、热量等一系列术语在供热领域其含义及单位是一致的,大家不必要去怎样表达,这些物理量在结合时间、空间等条件时在计算上就变得复杂起来,所以,供热一般计算时一定理解物理量含义,而不必要理会推导过程,去除有些条件,使计算变得简化。 2、热量单位常用的三种形式,大家要分清哪种单位是常用的及应用表达环境,分述如下: (1)、焦耳(J)、千焦(KJ)、吉焦(GJ),工程计算广为采用,国际单位制。热力计算、热计量、热量化验等实际操作中常见,国家标准及图表、线图查询等规范性技术文件中主要表达的单位。但是,其他导出单位及工程习惯相互交织,使得这种单位在今天热力计算中不是很方便。 (2)、瓦特(W)、千瓦(KW)、兆瓦(MW),工程导出单位,是供热工程常用单位,如热水锅炉热容量:7MW、14MW、29MW、56MW...等,习惯上常说到的10t、20t、40t、80t...等锅炉,相当于同类容量蒸汽锅炉的设计出力.工程上热水锅炉和换热站热计量仪表、暖通供热设计计算、估算、供热指标等,广泛采用。

(3)、卡(car)、千卡(Kcal)...,已经淘汰的热量单位,但是工程中还在使用,特别是大量的技术书籍,例如煤的标准发热量7000KCal,等. 3、供热指标核算、计算及测算时,我给大家推荐4个基本换算式,在这些工作计算的结果,虽然有点误差,但是已足够精确。如果一定精确计算,则要查有关图表手册了: (1)、1W=, 1Kcal=; (2)、1t饱和蒸汽===60万Kcal; (3)、1kg标煤=7000Kcal=29300KJ; (4)、热工当量1Kcal=. 1W=(热工当量是换算式,不是物理关系式,热力计算常用). 4、北京地区供热实现节能的主要指标值(采暖期4个月) # (1)、第一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2)、第二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3)、第三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注:北京第一步节能主要指标为2000年前最好水平,各地参照时,先将此4个月的指标值折算一个月,北方地区采暖期有6各月或7各月的,按采暖期制定考核指标,月考核先挂账,终了节能绩效结算. 5、能耗指标考核计算实例 (1)、例1,我热力公司呼和浩特某开发区8座汽水换热站2010年制定节能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当地供暖期为6个月,统计连续3年采暖期的能耗年报表,经过数据分析及价格测算,初步确定了各换热站汽耗指标为160Kg汽/m2,整个采暖期.已知,当地设计面积热指标是65W,各站蒸汽计量,蒸汽为饱和蒸汽,工作压力小于.问采暖期折算每平米标煤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折算热量是多少与北京地区哪个节能指标较接近 解:A,×=112000W=130256Kcal; B,130256/7000=标煤,(接近北京第一步节能指标,按6个月折算,×6/4=标煤); C,112000w/180d/24h=m2.(远低于设计值) 关于确定煤耗指标先从技术角度分析,同时必须考虑燃料的价格,因为节能指标的制定,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找出能源管理的盈亏点,方可真正找出节能的途径,不可玩起数字游戏.定汽耗指标时,要测算蒸汽生产成本及管损才有意义. ~ (2)、例2,我公司另一座热水锅炉房,没有上供热热水计量仪表,制定出6个月采暖期煤耗指标为:43Kg煤/m2,煤的低位发热量为5400Kcal,问折算成采暖期每平米汽耗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热耗是多少折算标煤是多少 解:a,43×5400=232200Kcal=270049W; b,270049/700000=(饱和蒸汽); c,270049w/180d/24h=m2,6个月; d,折算标煤:43×5400/7000=.(如果采暖期每平米按标煤订煤耗指标,就是这个计算值,也不一定有实际意义). 这个实例提供了热计量及燃料计量.电计量、水计量等在考核范围内一切物化、量化方面计量的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计量统计,加强节能考核及分析,

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体积互换公式

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升=1000立方分米=1000000毫升=1000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C=4aS=a×aS=a2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S表=a×a×6S表=6a2V=a×a×a V=a3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C=2(a+b)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S=2(ab+ah+bh)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S=ah÷2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 周长=直径×π周长=2×π×半径面积=半径×半径×π C=πdC=2πr S=πr2 d=C÷πd=2rr=d÷2r=C÷2÷πS环=π(R2-r2)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 S侧=ChS侧=πdh V=Sh V=πr2h 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临床血液学检验 名词解释&小知识点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普通显微镜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最为简单、使用,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种血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等,从而诊断、协助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骨髓穿刺适应证: (1)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如一系和/或一系以上细胞减少或增多,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细胞等 (2)不明原因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3)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等 (4)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5)其他:骨髓活检、骨髓细胞表面抗原(CD)测定、造血干/祖细胞培养、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电镜检查、骨髓移植、微量残留白血病测定、微生物培养(如伤寒、副伤寒、败血症)

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参考答案 例1.3L=3000ml,4立方米=4000立方分米.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分析:两个小题都是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都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进率都是1000. 解答:解:3L=3000ml; 4立方米=400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3000,400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例2.4090毫升=4升90毫升.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分析:4090毫升换算成复名数,用4090除以进率1000,商是升数,余数是毫升数. 解答:解:4090毫升=4升90毫升. 故答案为:4,9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例3. 81cm3=81ml 700dm3=0.7m3 560ml=0.56L 2.3dm3=2300cm3.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分析:(1)把81cm3换算成ml数,因为1cm3=1ml,所以81cm3=81ml; (2)把700dm3换算成m3数,用700除以进率1000得0.7m3; (3)把560ml换算成L数,用560除以进率1000得0.56L; (4)把2.3dm3换算成cm3数,用2.3乘进率1000得2300cm3. 解答:解:(1)81cm3=81ml; (2)700dm3=0.7m3; (3)560ml=0.56L; (4)2.3dm3=2300cm3. 故答案为:81,0.7,0.56,230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例4.将一个体积是3.8立方分米的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的体积是 3.8升,合3800毫升.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核心考点

血液检验 红细胞检验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简称再障,是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使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组织所替代(红髓脂肪变),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伴发热),罕有淋巴结核肝脾肿大。 【分型】 国内根据其病程及临床表现和血象、骨髓象特征将AA分为急性和慢性。国外主要注重实验室特征,将AA依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型(I 型、II 型)和轻型(I 型、II 型) ①急性AA: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贫血呈进行性(加重),常伴有严重出血,出血部位广泛并常有内脏出血;半数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常在一年内死亡。此型又称重型再障- I 型。 ②慢性AA:起病缓慢、病程进展慢、病程较长(一般在4年以上)。以贫血为主,出血和感染较轻,经恰当的治疗,病情可缓解或治愈,预后较好。此型又称轻型再障。慢性AA病情恶化,血象和骨髓象转变为急性AA的表现,称为重型AA- II 型。 【检验】 1、血象:以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为主要特征,三系减少的程度各病例有所不同。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性,少数为轻、中度大细胞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各类白细胞都减少,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尤为明显,而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血小板不仅数量减少,而且体积小、颗粒减少。急性AA时,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常<0.5×10^9;血小板<20×10^9/L;慢性再障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低,但各指标叫急性再障指标为高,达不到急性再障的程度。 2、骨髓象 ①.急性再障:红髓脂肪变是AA的特征性病理改变,骨髓涂片可见脂肪滴明显增多。多部位穿刺结果均显示有核细胞增生减低。造血细胞(粒/红/巨核系细胞)明显减少,早期阶段细胞减少或不见,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无明显的病态造血。非造血细胞(包括:淋巴/浆/肥大细胞等)相对增多,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大于50%,淋巴细胞比例可增高达80%。如有骨髓小粒,染色后镜下为空网状结构或为一团纵横交错的纤维网,其中造血细胞极少,大多为非造血细胞。 ②.慢性再障:病程中骨髓呈向心性损害,骨髓拥有代偿能力仍可有残存散在的增生灶,常因不同的穿刺部位,骨髓象表现不一致,需多部位穿刺或进行骨髓活检,才能获得较明确的诊断。多数患者骨髓增生减低,三系或两系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明显。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常>50%。如穿刺到增生灶,骨髓可表现为增生良好,红系代偿性增生,以核高度固缩的“炭核”样晚幼红细胞多见,粒系减少,主要为晚期及成熟粒细胞。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加,以脂肪细胞较多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