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毒总论教案(2014)(精)

中毒总论教案(2014)(精)

中毒总论教案(2014)(精)
中毒总论教案(2014)(精)

科目;内科学任课老师:黄存军授课对象:2011级预防医学本科(1)班人数:115人

章节标题:中毒概述授课时数:3学时

授课地点:北湖校区501 授课日期:2014.5.29 讲授课题:中毒概述

教学目的:

1.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2.熟悉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3.了解中毒的病因的中毒机制,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教学重点:

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急诊处理。

教学难点:

急性中毒的诊断。

教学方法:

1、讲评式与提问式相结合

2、典型临床病例

教具:光盘、激光笔

导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不慎而造成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急性中毒病情变化迅速,而不少毒物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普通群众了解中毒防治知识,学习急性中毒的预防与救助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病因]

1. 职业性中毒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中间产物和成品是有毒的。如果不注意劳动保护,在生产中与有毒物质密切接触可发生中毒。这类病人主要以接触(呼吸道、皮肤)为主。在城市里以接触工业原料为主,在农村以接触农药为主。

2. 生活性中毒生活性中毒又分为:自杀性中毒:这类病人主要是因为情绪变化(吵架、恋爱失恋、厌世等)、精神失常者自服中毒;其中在农村地区多以有机磷中毒为多见,在城市以镇静药或精神病类药物为主,也有自服常规治疗药物如:降压药、降血糖药物、解仍或痛药物、解痉药物及消毒类清洁剂等。

[中毒机制]

一、毒物种类有毒物质的种类繁多,中毒的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强酸和强碱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使细胞变性或(和坏死);

2)缺氧: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窒息性毒物阻碍氧的吸收、转运或利用。脑和心肌对缺氧敏感,易发生损害;

3)麻醉作用: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有强亲脂性。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因而上述化学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而抑制脑功能。

4)抑制酶的活力:很多毒物是由其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抑制酶的

活力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重金属抑制含巯基的酶等;

5)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四氯化碳在体内经酶催化而形成三氯甲烷自由基,自由基作用于肝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脂质化氧化,使线粒体、内质网变性,肝细胞坏死。酚类如二硝基酚、五氯酚、棉酚等可使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作用解偶联,妨碍三磷酸腺苷的形成和贮存而释放热能;

6)受体的竞争:如阿托品阻断毒蕈碱受体。

二、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 有毒物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在工农业生产中,毒物主要以粉尘、烟雾、蒸气、气体的形态由呼吸道吸入,肺泡的吸收能力很强。生活性中毒时,毒物大多数是经口食入,由呼吸道进入的毒物很少,后者主要是一氧化碳。少数脂溶性毒物如苯胺、硝基苯、有机磷农药等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和(或)粘膜侵入。毒蛇咬伤时,毒液可经伤口进入体内。

毒物的代谢: 毒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进行代谢。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这是解毒过程,但也有少数在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氧化为毒性大得多的对氧磷。(在解毒过程中,肝脏的作用最大,肾脏次之,其它如肠粘膜等,也有解毒作用。但机体的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且与中毒病人的健康状况及各脏器的机能状态有关。故在抢救中毒病人时,必须注意保护机体的各脏器的功能,使之发挥最大的解毒作用。)

毒物的排泄途径: 1)肾脏: 肾脏是排泄毒物的主要脏器,一切非挥发性或挥发性低的毒物,绝大部分经肾脏排泄。当毒物经过肾脏时,可使肾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可使肾小管上皮混浊肿胀、变性与坏死,进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肠道: 金属毒物如铅、汞、猛、砷等,极少数生物碱如吐根碱、吗啡等,能从肠道排泄出体处。3)呼吸道:

具有挥发性的毒物如汽油、乙醚、氯仿、苯等从肺部吸收后,大部分再经肺呼出。

4)皮肤、汗腺、唾液腺、乳腺、胆道等这些部分也能排泄少量的毒物,因此,吗啡、砷、催眠药等可随乳汁分泌而引起乳儿中毒。

三、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1)毒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空气中毒物的颗粒愈小,挥发性愈强,溶解度愈大,则吸入肺内的量愈多,毒性也愈大。2)个体的易感性: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不同,这也性别、年龄、营养、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可产生严重的发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

克少尿等

1.皮肤粘膜灼伤发绀黄疸.

2. 眼瞳孔变化视神经炎

3.神经系统昏迷谵妄肌纤维颤动惊厥瘫痪精神失常

4.呼吸系统呼吸气味呼吸加快呼吸减慢肺水肿

5.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

6.泌尿系统肾小管中毒肾缺血肾小管堵塞

7.血液系统溶贫白细胞减少再障出血凝血障碍

8.发热见于抗胆碱能药(阿托品等)、二硝基酚、棉酚,以及金属烟热。

二、慢性中毒长期接触较小剂量的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

毒多见于职业中毒和地

方病。

1.神经系统1)痴呆;见于四乙铅、一氧化碳等中毒;2)震颤麻痹综合症:见于锰、一氧化碳、吩噻嗪等中毒。3)周围神经病:见于铅、砷、铊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2.消化系统中毒性肝病:见于砷、四氯化碳、三硝基甲苯等中

毒。

3.泌尿系统中毒性肾病:见于镉、汞、铅中毒等。

4.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于苯、三硝基甲

苯等中毒。

5.骨骼系统氟可引起氟骨病;黄磷可引起下颌骨坏死。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主要有(1)急性中毒时,应常规留取剩余的毒物或可能含毒的标本,如测定患者血、尿、粪、唾液、呕吐物等材料中毒物的品种及含量。测定血或尿中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或结合产物。

毒物分析虽然很重要,但不能等待检查结果报告后才开始治疗。(2)对于慢性中毒,检查环境和人体内毒物的存在,有助于确定诊断。

[诊断] 主要根据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

[治疗] 根据毒物的种类,进入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

一、治疗原则:终止接触、消除毒物、有效解毒、对症治疗。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将患者移离毒物污染场地,尤其是气体毒物呼吸道进入人体时更为重要。毒物污染的衣物要立即脱掉,并用清水洗拭接触毒物的皮肤。

二、急性中毒的治疗:

1. 终止毒物接触:①撤离中毒场所。②脱去污染衣物。③清洗接触皮肤。

2.清除胃肠道内未吸收毒物:

(一)消除未吸收的毒物: 1. 口服中毒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常用催吐法或洗胃法。早期清除毒物可使病情明显改善,愈早愈彻底愈好。

(1)诱发呕吐:用于神志清醒病且能配合的病人,病人处于昏迷、惊厥状态,吞服石油蒸镏物或腐蚀剂者不应催吐。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催吐可能引起出血或食管、胃穿孔。严重心脏病、动脉瘤、食道静脉

曲张、溃疡病患者不宜催吐。最简单的方法用手指、压舌板、棉签、筷子、勺柄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催吐。如因食物过稠不易吐出时或空腹服毒者,可让患者饮温水300~500ml后,再促使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完全呕吐为止。催吐过程尽量使胃内容物排空,且严防吸入气管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故需头侧位。严格掌握催吐禁忌证与适应证。

(2)洗胃:洗胃原则应尽早、反复、彻底。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有效。即使超过6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可滞留于胃内,多数仍有洗胃的必要。洗胃时插管方法:插胃管时应该避免误入气管。为了保证安全,如有可能,可先插入带气囊的气管插管。胃管选用粗大者,胃管头部涂石蜡油润滑。由口腔向下插进50cm左右,吸出100~200ml胃液以证明胃管确在胃内,并可留作毒物分析。如果不能肯定插管在胃内,可向胃管注入适当空气,同时在胃区听到“咕噜”声,即可证明插管确在胃内。吸出全部胃内容物。洗胃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位并转向一侧,以免洗胃液误入气管内。

洗胃液的量:洗胃液一般可用温开水。如已知毒物的种类,也可选用适当的洗胃液。每次注入200~300ml,不宜过多,以免促使毒物进入肠内。每次灌液后尽量排出。为了使毒物排尽,需要反复灌洗,直至回收液澄清为止。洗胃液总量至少2~5L,甚至可用到6~8L,必要时还可增多。拔管时,要先将胃管前部夹住,以免在拔管过程中管内液反流进入气管内,导致吸入肺炎,甚至窒息。

洗胃液可根据毒物的种类不同,选用适当的解毒物质,如:1)保

护剂:吞服腐蚀性毒物后,为了保护胃肠粘膜,可用牛奶、蛋清、米汤、植物油等。2)溶剂:饮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可先用液体石蜡150~200ml,使其溶解而不被吸收,然后进行洗胃。3)吸附剂:活性碳是强有力的吸附剂,可吸附很多种毒物,一般可用20~30克加水200ml,由胃管注入。4)解毒药:解毒药可通过与体内存留的毒物起中和、氧化、沉淀等化学作用,改变毒物的理化性质,使其失去毒性。根据毒物种类的不同,可选用1:5000高猛酸钾液,可使生物碱、蕈类氧化解毒;5)中和剂:吞服强酸时可采用弱碱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不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酸后可生成二氧化碳,使胃肠充气膨胀,有造成穿孔的危险。强碱可用弱酸类物质(如食醋、果汁等)中和。

(3) 导泻:洗胃后进行,灌入泻药以清除进入肠道内的毒物。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吸收。注:硫酸镁如吸收过多,镁离子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昏迷者及磷化锌和有机磷中毒晚期者都不宜使用。

(4)灌肠:除于中毒时间较长,超过6小时的中毒病人(*腐蚀性毒物中毒除外,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巴比妥类、颠茄类、阿片类)。常用微温肥皂水1000ml高位连续灌肠。

3.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利尿、供氧、透吸疗法、血液灌流。

4. 特殊解毒药的应用。特效解毒剂指对某些毒物有特异解毒作用的药物,但不少毒物并无特效解毒剂,主要依靠一般急救措施。常用特效解毒剂见下:

特效解毒药适应证注意事项

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有机磷中毒禁与碳酸氢钠合用

阿托品有机磷中毒接触毒物9小时内达阿托品化

吸氧、高压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敌鼠中毒

维生素K1 敌鼠中毒先静脉注射而后肌内注射

纳络酮阿片类、吗啡、二氢埃托菲

亚甲蓝(美蓝) 亚硝酸盐、苯胺、硝酸基化合物小剂量、低浓度、反复使用,

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维生素C 安易醒苯二氮卓类中毒

维生素B6 急性异烟肼中毒

抗毒血清肉毒、蛇毒、毒蕈中毒

二巯基丙醇急性砷、汞中毒

二巯丙磺酸钠急性锑、汞、砷中毒

亚硝酸盐急性氰化物中毒3%亚硝酸钠10ml缓慢静脉,随

即25%硫代硫酸钠50ml

缓慢静脉注射

5. 对症治疗:抗惊厥、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特呼吸循环功能、保护重要器官。

三、慢性中毒的治疗:解毒、对症治疗。

[预防] 强调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工矿加强安全生产,农村加强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度,预防食物中毒和药物的中毒。

思考题

1.急性中毒的诊断标准?

2.如何处理急性中毒?

课后分析本次课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中毒的发病机理的讲解中,加入图片、设计流程图,并适当总结图表,简化了课本烦琐的内容,使讲课内容直观、生动,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利用临床举例(如中毒的各期临床表现),让学生的思维随着内容的深入而活跃。结合本院系开展的一些诊疗项目讲解,使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提了不少相关的问题,授课效果良好。

冬季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冬季取暖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安全 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班级:七.9班 班主任:蒙国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了解,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冬季取暖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5、火灾电害以及交通事故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相关安全的知识。 探究: 一、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

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 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 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火电灾的危害:可以迅速导致人的人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3;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火灾:用淋湿帕子握住口鼻迅速下楼,或者站在顺风的地方,有自主呼吸,充分给 以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呼叫120急救服务, 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千万别让自己以及家人玩火,家长抽烟的烟头不能乱扔。 更不能用湿手去接触有关电的事物,如:电视、、、、、、 三、如何防止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别玩火、别触电。 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 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火灾电害 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火灾电害煤 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探究: 一、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

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放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2、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新课: 1、一氧化碳中毒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 阅读材料: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

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 (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 2、结合我县近两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什么叫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称作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2、日常生活中,预防煤气中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 A、预设:(烧煮过程中无人看管;离开时忘了关闭煤气;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预防冬季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羊场中学八(8)班 一、教学目标:2015.11.17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三、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新课: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三、过程提要 1、问答题 (1)假如你煤气中毒了,你该怎么办? (2)目前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冬季取暖仍采用煤炉,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3)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尝试举例加以说明。2,实例分析讨论 煤气中毒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 (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2017年秋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一(1)班班主任:张琼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2008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 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糖尿病个案护理

个案整体护理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0901 钱佳丽 基本资料: 科室:西内一床号:628 门诊号:70175771 住院号:0273016 姓名:沈伯泉性别:男年龄:80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 入院诊断:中医:消渴西医:2型糖尿病 入院时间: 2011.10.12 10:00 入院时令:秋发病节气:寒露后 入院介绍:对症宣教,住院须知(饮食、休息、卫生、探视、陪客、物资保管等等) 入院原因:发现血糖上升10余年,控制欠佳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发现血糖上升,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口服药治疗,近半年来,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多尿,口干症状,体重减轻,检测空腹血糖控制在15~20mmol/l左右,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更换多种口服药物,目前口服诺和龙每日一次,每次一粒,二甲双胍缓释片0、85每日两次,血糖仍控制不佳。今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查空腹指末血糖17.0mol/l,门诊拟“1型糖尿病”收入院,患者病程中否认意识不清,深大呼吸,否认肢体麻木,近期有视力模糊。拟诊“2型糖尿病”收入院。 患者半年来,胃纳夜眠可,排尿多,排便可,体重减轻3~4公斤。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多年前有阑尾切除手术,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承认有血吸虫病疫区接触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否认烟酒嗜好。 婚育月经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6.2 °C 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清,气平,面容萎黄,精神稍软,双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清,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空腹指末血糖17.0mmol/l 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 疾病认识: 概念: 糖尿病是有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 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症。除碳水化合物之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因和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诱因,免疫损伤是结果。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创伤、手术、精神刺激、多次妊娠与分娩,其中病毒感染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分类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异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临床上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为主。

六(3)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六(3)班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煤气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最冷时,不免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煤气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煤气的生成及危害 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煤气中毒!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 ~ 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①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②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吸入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以及家庭中 ③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

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至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 > 三、煤气中毒预防及急救处置预案 1冬季室内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安装烟筒。 2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保持烟筒排烟通畅。 3若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4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角,以防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 5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煤气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 6、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煤气中毒。 7、若发现煤气中毒,首先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并迅速将病人移到室 外。 8、中毒严重的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县医院急救中心“120”电话 四、学生谈论自己知道的煤气急救方法,教师总结。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一,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引入最近我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小组探究学习: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1、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2、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3、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互相讨论) 五、如何防止煤气中毒:【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七、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及心得体会。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备课讲稿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题班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一氧化碳中毒事 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往往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 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题班会。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一 [摘要]8月9日早9许,xx高新区长岭南路中段非机动车道上,一男子被发现在一辆黑色SUV车内死亡,被发现时已过三四天。高新分局花园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在车辆周围拉起警戒带,经法医在现场勘察后,初步确认该男子已经死亡,死者身上无明显外伤。经法医鉴定,确定该男子死亡原因系车内密闭状态下,开启空调后导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不幸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案例二:陕西xx :回家奔丧出意外一屋五人中毒被撂倒一氧化碳中毒案例三:陕西11名小学女生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二)讲述新课: 1、课题: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专题班会【板书】 2、设问: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

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 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 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使呼吸困难。 4.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较老年人敏 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中毒。 医生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神经系统和心悸损害最大,导致供血阻塞、人体缺氧,致残率很高,易造成迟发性脑病,治疗恢复非常难。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

一氧化碳中毒专题教育教案

一氧化碳中毒专题教育教案 第十五周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一氧化碳中毒后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短暂的昏厥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采用燃煤炉取暖时,如果没有安装烟囱,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室内门窗紧闭等都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使用煤气做饭的学校因管理不善造成管道煤气泄露;南方地区使用沼气的学校,因设施设备操作不当,引发沼气泄露;学生误入极易聚集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菜窖、深坑、深井和下水道等。 一、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1)学校教室和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2)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 (3)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学生宿舍或教室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4)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5)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 (6)相关人员要掌握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当自动点火的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散发后再点火,以防引起火灾。 (7)在食堂、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 (8)要用专用橡胶管连接灶具,并经常检查,防止橡皮管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9)要正确使用沼气设备,遵守安全规范,检查沼气池时要防止中毒。 (10)学校要加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办法。 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1)发现有学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 (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室内开窗通风,并拨打120 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4)救助中毒的学生时,首先要松解中毒学生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育煤气中毒教案

一年级安全教育第三课 班会主题:预防煤气中毒 活动安排:主持人:马丹 召开时间:2015年10月26日 到会人数:29人教学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家庭生活安全知识,预防煤气中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教学准备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资料。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家居安全 1. 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 安全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

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3.防盗: 保管好个人财务。不在教室上课时或下课期间要锁好门窗。坚决杜绝外来陌生人员进入校园。在外乘车或外出期间要看管好自己的钱财,对可疑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发现盗窃事件即时报警。 3.防暴力: 同学、朋友、邻居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若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心存怨恨。若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向有关人事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4. 交通安全: ①行人靠右行,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②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放学后不在马路上完,不要逗留。 ③严禁乘坐超员车辆、非法营运车辆和农用车辆,乘车时需抓紧扶手,车辆停稳后在下车,下车后不要从车前车后横过马路。 ④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要注意来往车辆。三、发生火灾怎么办? 1. 要打火警电话119 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 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七 实践竞赛: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八(4)班日期:2018年10月7日班主任彭枫周次:第七周 主题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感恩教育 教学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不能掉以轻心,了解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内容摘要安 全 教 育 班 会 主 题 一、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 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 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 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3.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4.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 导致大量泄气。(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感恩教育 通过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时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发现想感激的人。体会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爱, 在学习上无私奉献的老师爱,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爱。促使学生在 那些早已习惯的行为中理解、感悟爱。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 做起,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三、常规安全教育 1、严禁打架斗殴,严禁抽烟喝酒。 2、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洗澡。严禁私自离校。 3、严禁在楼梯间嬉戏打闹,注意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

最新初中教案-课题3一氧化碳 精品

课题3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 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 技能性目标:1、熟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2、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体验性目标: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 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对比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台、有关实验仪器(一氧化碳性质实验)。

板书设计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无气体无比空气略小难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 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点燃 2CO+O2===2CO2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 CO+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附: 课堂练习一 1、不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途径是() A、燃着的香烟 B、煤炉烤火 C、紧闭门窗的空调房间 D、浴室中使用着的燃气热水器 2、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氢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A、它具有还原性 B、它具有可燃性 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 4、用哪些方法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随堂检测: 1、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燃烧时有蓝色火焰 D、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而且是化合物的是() A、氢气 B、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有A、B、C、D四种气体,A和B、B和D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都会爆炸;A和B化合生成C,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和D化合生成E;C 溶解在E里生成F,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 B , C , D , E , F 。 4、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

用火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防煤气中毒、用火、用电等教育教案 长堰中学:独步清风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中发生火灾、触电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 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2、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学会避免并阻止事故的发生。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家中发生火灾、触电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2、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二、发散思维,了解潜在危险 (案例一)董博,6名哈医大学生中的唯一幸存者,事发后,他的心理受到了难以愈合的打击,在他们实习的中日友好医院内,接受

着治疗。 2月4日,立春,北京的天一扫往日的雾霾。哈医大09级第五临床学院康复科的董博要帮老师整理资料,整夜未归。走出办公室,已是早晨7点,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每每这个时间,与他一起实习的另外5个兄弟,应该出现在医院才对。习惯地摸出电话,董博给另外5个同学打去电话,一个未接,两个未接,打了5个人的电话,没有一个人接电话,董博有些慌了,冥冥中感觉有事情要发生,他飞奔回他们共同居住的地方——樱花东街3号楼。先是拍门,无人回应,董博掏出钥匙开门,迎面的是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儿,他冲入屋内,几个兄弟都在床上,一动不动,有的口吐白沫,有的鼻子出血…… (案例二)哈尔滨国润家饰城火灾 时间:2013年1月6日20时30分许 地点:上海市沪南路2000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损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 起火原因:电线线路老化,店里人员忘记关系取暖设备。 安全隐患:安全出口被封堵,室内消火栓位置不明显、上锁封闭。 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些东西可能引发哪些安全问题?(学生自由交流) 总结:触电,煤气中毒,火灾,甚至是伤亡。 三、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历模板

2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入院记录 姓名×××出生地xx 省××县(市) 性别X性民族××× 年龄×岁入院日期×××年×月×日×时 婚姻×婚记录日期×××年×月×日×时 职业××病史陈述者×××年×1 月×日×时 工作单位×××地址××× 主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七年,腹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饭量大 增,夜尿频多,当时无排尿困难及尿路刺激症状。曾外院查血糖增高(具体不详),诊断为 “2型糖尿病”,曾口服消渴丸、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平素监测血糖较少,控制 情况欠佳;入院前2天患者口渴明显加剧,尿多,并逐渐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 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一共四次,每次量不多,无黑便,今日我院门诊尿常规示:尿 酮体(+++)、尿糖(++++),随机血糖29.6mmol/l,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稍感乏力、倦怠,食欲差,大便稍稀,小便 量少。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溃疡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 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到 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婚育史:X岁结婚,爱人体健,关系和睦,育有X子X女,均健康。 月经史:初潮年龄X岁,月经周期X天,经期X天,末次月经(或绝经年龄)XXX年X月 X日。经量一般,无痛经史,白带量不多,无异味,足—早—流—存—。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患史,无家族内传染病史,父母等直系亲属情况不详。 体格检查 T:37℃ P:109次/分 R:26次/分 BP :90/60 mmHg 神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扶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颜色 正常,弹性差,无水肿、皮疹、瘀点、紫癜、皮下结节、肿块、蜘蛛痣、肝掌、溃疡和瘢痕。 毛发生长、分布正常。锁骨上、腋下、滑车、腹股沟、腋窝等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外观无 畸形,无肿块,无压痛,无瘢痕。双侧眼睑无浮肿、下垂。眼球凹陷、无斜视、震颤,眼球

预防煤气中毒教案设计

安全教育教案——防煤气中毒 [教学目标]: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探究: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预防煤气中毒教案

预防煤气中毒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安全教育教案——防煤气中毒 [教学目标]: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探究: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案

提高警惕预防煤气中毒 ——安全教育讲座 李京凯 2008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二、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三、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